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9|回复: 0

四川宝胜村舞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1 21: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宝胜村舞龙% R4 i0 E2 ~6 X& b9 L) N5 e% _
来源:文化频道
8 b2 T- \, B, [
# }0 A9 b8 j2 i6 L$ G, p  档案中的清明往事,成都客家“豢龙”家族祭祖要舞龙! Y( i3 ~$ P0 L8 [; U( _  s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迁徙入川的客家人已在此定居300多年,宝胜村刘氏家族是其中一支。除了客家血脉,“豢龙”家族是刘氏人坚守的身份。村里保存有一本泛黄的线装本《刘氏族谱》,谱中记载远古部落联盟陶唐氏首领尧帝的后裔刘累是刘姓始祖,生活于夏朝。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是其后人,现在的“大”字辈是刘氏家族第181代后人。在《史记·夏本纪》中记有“刘累学扰龙”,“扰”就是驯服、畜养的意思。
* R) Y! i: ?# V' I yaoti0.jpg
1 Y; @+ N) R) y3 m ll8334.jpg
2 S1 }9 S/ f: N! z liub01.jpg
% `% G, C/ _) ^+ e# s- h; E7 G  除了族谱外,刘氏祠堂旁一块光绪十二年的墓碑上,镌刻的“豢龙后代家声远,破楚苗裔世泽长”碑文,也是刘氏家族自称“豢龙”传人的证据。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经说不清上古神话中的龙原型,究竟是鱼是马是蛇是猪还是鹿,它综合了众多动物的特征,又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吉祥的化身。" x0 j4 |" p* w! m
  对于宝胜村的刘氏家族来说,龙还有更多的含义,它与刘氏的祖先崇拜已经融为一体。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每年春分祭祖时,刘氏家族都要舞起彩龙。8 E# |& ?" U4 L2 Z0 B$ A
; k* t4 K6 t2 B1 Z
  洛带刘家龙舞龙祭祖。. q7 f4 `4 J3 g2 u, }2 D! X! `1 j
wl6138.jpg 2 j+ l+ Z$ H- n  I. o. r# I
wl6038.jpg ' Z4 c8 B8 M. J1 I. @6 k
wl6238.jpg
# C( h) H1 V! y; H+ t+ j% Z1 T2 w
7 V- L( n% h; `  客家人春日祭祖! q# z0 N$ p* s
  东山“豢龙”家族祭祖时要舞龙
/ f: ]3 n  G; N6 C0 R1 V  ^% o( c  春分祭祖,是客家传承百年的习俗。龙泉驿区档案馆副研究员胡开全说,客家人祭祖从每年二月二“龙抬头”开始直到清明节前结束,较为集中的时间是春分。多数家庭固定在春分这天祭祖,风雨不改。“清明节对客家人而言更像我们所称的寒食节,更多是祭祀英烈等,是社会号召或政府行为。”2 M$ n3 I( ^( t! {8 k- M) u. U" a
  祭祖的形式分祠祭和坟祭。在祠堂内进行的祭祖即祠祭,子孙后代祭拜历代先祖,掌门人进行家规家训宣讲等。以刘氏一族为例,早在光绪年间,刘氏先祖纂刻示谕碑于祠堂之上,19条家规内容详实,条理分明。其中特别提到,族人之间要团结和睦,扶危救困,“有鳏寡孤独,废疾缠绵,实系忠林贫苦无依者,族堰长等务须体恤,设款调济,以伸亲亲大义”。另外,世代耳口相传的家训四十言,也在祠祭时一起诵读,以此传给后人。这当中有言“富不丢书,穷不丢猪”、“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等。/ ^( @0 U2 T" `1 g: ?$ I1 g
  坟祭则是祭祀入川始祖(或祖婆)的坟墓。胡开全说,演变到如今,更多的坟祭是各家祭拜先祖,“主要是活着的后人见过的,熟悉的先辈。”
- M# f5 F8 b' W  为了纪念曾经驯养过龙的刘氏先祖,后人用竹子扎成龙型,舞动起来,祈望祥瑞永在人间,世代相传。由此,刘氏一族春分祭祖时舞龙成为对祖先崇拜的重要形式。
9 v/ B( v3 [- n! v# r  这个家族对龙的崇拜,除了一般的娱乐庆典以外,把对祖先的崇拜凝聚在庆典仪式里面了,跟家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所以舞龙不仅仅是一个祈求神灵的保佑,实际上好像是家族仪式的一个展示,是一个家族延续的象征。
* A7 r" n) d. Y  ~, g3 r/ U. s% M5 I' f( A  a# v0 h+ X( m
  祭田收入专供祭祖
4 ^$ h' G8 J) ]/ r+ {  z  开支分家不能分蒸尝田8 p( [9 I) ?/ u1 }; n# {6 O
  刘氏在清初入川时,因人少,且艰于衣食,舞龙曾一度暂停。据说由此导致家族极为不顺,一蹶不振。有鉴于此,入川始祖毅然决定重新恢复龙舞。如此一来,在龙的精神感召与鼓舞下,他们又重新坚定了信心,凝聚人心,共渡难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奋发图强,成为了当地的望族,并相继建立了祖屋和祠堂。
  f2 c4 {9 e6 B5 P  与此相适应,舞龙队伍日益壮大,大家情绪高昂,舞龙技艺更加精湛,还由此成立了家族的龙灯会。由族长兼任会长,所需费用均从家族的祭田收入中统一支付,并在家族中制定了专门的管理章程,利用每年的农闲进行培训。  v0 R; K  M6 j" [' o' G! r
  宝胜村刘氏祠堂有两块石刻《示喻碑》,里面有这样的记载:“除留碾子塘水田四块,约计八亩,招佃受租,作防大小水分杂事支用。至同治年间蒸尝会告成,众九大房均分防事田移交,其春秋、春尝会、笼灯,大房、幺房各一个,共四会,应大会出款支用。其些小之事,应春分、笼灯二会支用。”文中的“笼灯”指舞龙事宜,也就是说,刘家的舞龙是跟春分祭祖同等重要的事。# ?5 q7 T/ D8 _; v
  有恒产者始有恒心,同乡其他的舞龙队伍在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很好的保留,就跟其经济来源有关。刘大益回忆,民国时期的刘氏先祖是划出十五亩田的公产办“龙灯会”,族人又称为“龙灯费”。
# w* {& |7 U8 M8 x; Y) H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前文说到的“祭田收入”。刘氏家族用祭田收入“养龙”,因为舞龙是春分祭祖的重要一环,而“祭田”作为公产,是客家人支持祭祖的重要保障。
. q& y# L; u3 T& |- [  现存龙泉驿区档案馆的一张契约能道出一二。这是一张苏姓客家人的分关契约,其中有这样的描述“与天字号相连除有蒸尝田柒亩有余”,胡开全说,意思是尽管分家,7亩蒸尝田却不能私分,依然是公产,“蒸尝田的收入要用于祭祖”。8 k7 B9 d6 A1 b* _6 j' I. ?$ |
  从“蒸尝田”的名字中,就能找到与祭祀祖先的关系。“春天来了,如何把春的讯息传给长眠地下的先人?”胡开全说,上坟烧纸,蒸气腾腾,就是让祖先感受到。到了秋天丰收季,又怎么让祖先得知,“这时候,端上刀头肉等祭品,让祖先先品尝。”蒸尝田由此而来。
. P9 d6 {8 E4 q5 V: Z# v# S  用公产保障祭祖开销,实则是凝聚族人的心,所有人都能参与,不存在贫富比较。. h# o9 K2 M* U% }8 J. S3 y; t' H( |
8 B0 ]5 L# W/ f- C*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