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西沱古镇: K! K0 l9 Y5 I: f' v4 w/ n4 O! Z0 i2 V
来源:民间文化
2 r! s. s4 M6 Z! g& Z8 T/ ^; g" ~4 ?* M9 F' L/ q
西沱古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原名西界沱,古为“巴州之西界”,因地临长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望。西沱属石柱县管辖,有“一脚踏三县”的称誉。' _& E; Q( j6 c7 y* T
西沱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清朝乾隆时期,这里就是“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沼邑”。从古至今,这里就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深水良港,现在已成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旅游门户。& }8 C* H# ]. x( i4 U. ~5 Q' m e
5 t& F. k* T B2 a- n
历史上楚湘一带缺盐,而蜀地忠县的临江又盛产井盐,而蜀道历来艰险万分,交通极其不便,勇敢、彪悍的巴人背夫们,便在崇山峻岭之中,开辟了这么一条由川入鄂的巴盐古道!而后,成千上万吨的货物靠着一群群背夫们的双肩双脚,沿着云梯街驮出了这大山,而西沱也借着这条巴盐古道,发展成为了川东地区的商贸重镇。20世纪60年代前,这里都还可以看见背盐工们背着一包包沉重的盐巴,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步一步艰难地背到镇上来,如今交通变好后,才慢慢变成历史!
" `3 X3 f9 H# A9 p% S9 |7 o! G
" S, F) Y) |+ M4 c! h, Y
在西沱古镇云梯街上段,有一口井水清澈见底,井边布满苔藓,石壁刻着“千脚泉”几个大字,这是一口有故事的井。当地极负盛名的是“千脚泉”由青石砌成,井口长1.2米,宽0.7米,井深0.65米。据传,相传,宋朝时,街上住着一位老先生,每天,来来往往的背夫从他门前经过,时常口渴难耐,老先生就将自家的水井凿在了家门外,不仅供自己饮用,也让路过此地的背夫们取水歇脚。一年夏天,西沱天气炎热,水井逐渐干涸,来来往往的背夫来到井边,发现井里没有水,各个口干唇裂,看着这一幕,老先生十分心急,为了解决饮水问题,每天清晨,他都会从镇外挑水过来,灌入井中。西沱镇居民黄宁平:“但是,这些背夫一点儿都不知情,他们每一次经过这口水井发现,水井又有了清澈的泉水,就以为这口泉水永远不会干枯。但是有一天早上,老先生起来晚了,在他挑水的过程中,被一队早起的背夫看见了,看着这位老先生提着沉重的水桶,倒在井口里,这些背夫相当感动。他们才知道,每一口水都凝结着老先生的辛劳。”背夫们被这一幕感动了,全都停下脚步,为老先生跺脚鼓劲。没想到,随着跺脚声越来越强烈,突然间,井底重新冒出了一股清泉,从这以后,这口井水再也没有干涸过。为了让后代子孙铭记这滴水之恩,这口井便被人们命名为“千脚泉”。受老先生的影响,慢慢地,古镇的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摆上了一口水缸,方便过往的人们随时取用。如今,背夫们的身影已经逐渐淡出了历史,再也听不到泉边的声声号子,但古镇里的许多水缸却留了下来,满满的一缸清水犹如一面镜子,总会让后人从中照见先祖的美德,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铭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要与人为善。: h! u: ~% \+ C! Z
; a) l' [; V, _ h" L, t B
1992年被列为四川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2年被列为市级三峡库区迁建保护的传统风貌镇。2003年列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评为巴渝新十二景之一,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最具活力小城镇。2015年12月,西沱古镇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Z! `1 ~8 J+ u* w K. _
4 k/ D; J- D$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