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1|回复: 1

[综合讨论] 体制内外的学院派与江湖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0 13: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秋风:我是江湖派,庆幸自己不是一个书呆子》后,感觉到秋风的话很实在实理。我以前认识的秋风,与现在认识的秋风,不一样了。在传统儒学问题上的认识差距缩小,节录几段如下:
其实我自己做学问是属于野路子,属于江湖派不属于学院派。但是现在回想我20年的在体制外生活的经验,我还是觉得非常的庆幸,庆幸在我自己不是一个书呆子。
一个儒者呢,要是做一个书呆子那就完了。书呆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不能用世,除了读书和写书之外不会干别的事情,那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儒者。儒者要能坐而论道又能起而行道,因为儒者不是神学家,儒者也不是哲学家,儒者是兼知和行,要能知也能行。读书明理最终是为了行道于天下,我想这是我们作为儒者应该有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现在很多人一窝蜂去学阳明学了,因为阳明学好像有一个捷径,直接就修心嘛,这个心呐很好说,听上十场八场讲座咱们就开始修了。阳明学之所以能够流行于当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让人以为学儒学很简单,这其实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看法。
这些年其实我一直在强调一点,就是《大学》讲的是修身而不是修心,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区别所在。如果你一天到晚修心,这是禅,是佛教,不是儒门,儒家讲的是修身,而身是合内外,你不能只讲内。宋儒他们很多人都受了佛学的影响,大概只有我老乡张载的横渠学派还守得住,他反复强调这个合内外,一方面要明明德,另一方面横渠特别重视礼
一、体育界的体制外,有网球名人李娜。在网球界,李娜是亚洲顶尖人物,世界也赫赫有名。
大学毕业生的秋风,认为“自己做学问是属于野路子,属于江湖派不属于学院派”。体制外的学术人,不受学院派传统承袭的思想制肘,颇有陈寅恪的“独立之人格,自由的思想”的学人风范。在学院内承袭前人及导师的观点,埋首学问道,轻弃思辨道,思辨脱节,只会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道,“不能用世”,“做一个书呆子那就完了”。秋风的眼光敏锐,深知现时学院派的理论空谈弊端,逆向而行的理性务实,足以令秋风老师的学问长进,令人刮目相看。“阳明学之所以能够流行于当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让人以为学儒学很简单,这其实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看法”。“大道至简”的“情用省”,有个逻辑前提:“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用《易传》的话,极深研几的探赜索隐,易与天地准的文理繁。“一方面要明明德,另一方面横渠特别重视礼明明德的正确理解,还是有心性内外的。心统性情,性内情外;心性内外,情内物外。情通内外的哲学范畴,明明德的明诚道,導向成然形下的明德诚信道,通往实德诚道的合内外,即是道器层次的合内外,也是诚之者人之道与诚者天道的合内外。抽掉实德诚道之外的物物道,非儒学的明明德。仁义行的道德实践,也存富有日新价值目标的非行仁义。宋明理学的明明德,只知仁义行,轻弃非行仁义的实德诚道,追逐去人欲而存天理的心即理和性即理,失心性内外的情罪路。同样,仁礼心性有内外,仁内礼外。体用中庸的仁礼本体,即仁心大用融入的礼本体,礼内物外,礼通内外,与情通内外同样性质。为天地立心,心统性情的情通内外;为生民立命,性命通贯天道酬勤的礼通内外,心性学范畴的能动部分与应用部分的合内外道。能动部分情通内外,心统性情的仁内礼外,各正性命的仁统同,“天之所齐,不待齐也”,无法齐同的仁统同,仁内;性命分殊的礼明分,“天之所弗齐,不可齐也”。“不可齐也”的礼明分,礼外。仁礼一体的情通内外。应用部分是体用中庸的礼通内外,“维天之体即以用,凡天之用皆其体”,礼体成就天用,昭物与明物的礼通内外。情通内外与礼通内外的心性内外,存在音容天与存在理势天,道器两层次的人为与自然的矛盾辩证。存在理势天是導向性质,神理与神参的两体理一,天地神参;存在音容天是被導向性质的基础部分,实践理性的理气与性命的两体理一,天地人参。天地神参与天地人参,同属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有相资相成的矛盾同一性,也有相分相离的矛盾差异性,矛盾差异性引发差殊性和分离性,导致矛盾体的两极走向。防避矛盾差异走向负面,存在音容天的大道至简情用省,矛盾基础的一物两体,转化为两体理一,客观前提需要精深研究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存在理势天的文理繁,方有大道至简的情用省。以为学儒学很简单的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即理,大道至简的情用省?实事实理实证,阳明后思想解放潮的百姓日用皆道负面,自扫门前雪的实惠人生情用繁,因果出自阳明心即理的文理简。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于存天理,致良能于去人欲,知行合一的文理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13: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阳明言心即理,即主观理;程朱言性即理,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客观理,主客共向一个理:存天理,都是定理内修的去人欲。心即理修心,性即理归根结底还是修心。秋风老师言:“《大学》讲的是修身而不是修心,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区别所在。如果你一天到晚修心,这是禅,是佛教,不是儒门,儒家讲的是修身,而身是合内外,你不能只讲内。宋儒他们很多人都受了佛学的影响”。秋风感慨:“大概只有我老乡张载的横渠学派还守得住”。与“希横渠之正学”的船山学齐同,“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茲之失”。的确,《大学》说修身,心统性情言修身。情接外物的正心诚意,有功贞情路。修身养性于情贞路,防避于情淫欲滥。修心于致良知?没有情物交融与情理合一的天人境觉,何以得此良知的修心?修心于致良能的去人欲,追求美食是人欲?焉有礼通内外的体用中庸?只见礼内,不见物外,中为心体庸守常,儒学异化的体用中庸。正当的人欲是发展生产力的情功路,共同富裕的心性动能,内有其情,外必有其物的活力创新。去尽人欲所复全的天理,是人性天理?修心是禅,佛门治心术。儒学言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天理人欲的矛盾辩证,灭人欲天理废。宋儒的修心去人欲,与孔儒修身辨贞淫情,根本两回事。孔儒辨贞淫情,逻辑接续是辨功罪情。宋儒修心,实乃情罪路。“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则执其常而不达于变”。“则守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秋风老师明确指出传统儒学言修身合内外,宋儒言修心分隔内外。合内外与分隔内外的修身与修心,不同性质思想体系的两种说话,理蔽殊途!
三、秋风老师称自己是体制外的野路子,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一体。自生自长自成。称体制内的学院派是坐而论道的书呆子,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却有普遍性,很严重,成弊端的学术界现象。陈寅恪主张“独立之人格,自由的思想”的学人风范,没有体制内外藩篱,不分江湖派和学院派,一致服膺遵循。为什么会有野路子与书呆子的截然分野。秋风老师步入野路子后,学问长进,让我刮目相看。所以,学院派的体制内,真真正正倡导“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学人风范,倡行自由讨论,惟真理专崇的学术风气,松解“书呆子”头上“紧箍咒”,走入探究实事实理实证的野路子,遨游于学术自由的空间,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一体的“自生自成”,如孟子所说,尽心尽性知天事天,方有中国学术长进的文明气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