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0|回复: 0

王作左守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7 13: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11 10:35 编辑   j1 C  L) A8 s( ]: M

0 J- r: q7 _! ?) [) p* m王作左守鼎
1 D' w1 J' d# v8 H来源:文物古董! i% t$ a9 [; k# p3 C7 b8 O
6 b! [) Y% o) w" V
  王作左守鼎,西周文物,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n% ^6 m( d/ R: O0 `  C5 u
ymtim0.jpg
& O& e$ e/ B: f( b5 k# f  中文名:王作左守鼎
) N) \& C% W: g9 h7 ~; E4 I6 B' ]  类别:铜器
) t' j6 j& m2 P/ U+ M. @  年代:西周
/ ^7 `: A, L/ A  c  Q9 \% ~" N& A. Q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收藏! }2 f0 [: {# @7 h9 G% _. s
wzzsb55e.jpg 4 C7 J: Y0 S% h7 t
  简介& Y9 a; t( Y+ K7 a- L3 o+ O0 y
  王作左守鼎高41、口径38厘米:口沿外折,上立粗壮的两耳,颈部略收,腹部稍鼓,腹下置三蹄足。颈和足的上部均有短棱脊,形制与小克鼎相似,但小克鼎的腹部似乎更深些。保利艺术博物馆于2000年春收藏。& G$ F0 J- ~+ y* a1 B
  腹内壁铸铭文两行6字:王乍(作)(将鼎)彝左守。
# g$ I: V, A' `/ M6 N wzzsb65e.jpg # U% K; k5 k& p9 f' E
  相关资料
3 S4 |# w9 ^5 \  (将鼎)彝:(将鼎)字《说文》所无,《广韵》:“(将鼎),煮也,亦作(羊鬲)。”《集韵》:“(羊鬲),说文煮也,或作(将鼎)。”《玉篇》:“(羊鬲),式羊切,煮也,亦作(将鼎)。”又云:“鬺,同上。”则(将鼎)也就是《说文》的“(羊鬲)”字。金文无“(羊鬲)”、“鬺”字形,故(将鼎)是正字,而(羊鬲)、鬺为俗体字。《史记·封弹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裴骃《集解》引广曰:“亨,煮也。鬺音殇。皆尝以亨牲牢而祭祀。”
; y6 g" |( e1 ~6 u  彝是宗庙常器,彝就是升牺牲以祭祀祖先的青铜器。在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中,称彝的器有鼎、簋、簠、盘等。其中大量的是鼎和簋,这两种器主要是盛熟食的彝器。
" b  `2 t( e: `) \! W+ t) A  左守,表示祭把所放的位置和职掌,铭文既以此为享之祭器,则必置于宗庙固定的位置,而不能作为日常生活用器。1 y4 a/ `' n5 D4 ]9 h
  夏商周时期,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但更多被用作礼器,用来“别上下,等贵贱”。各级贵族因其等级不同,使用鼎的数量也不同,规定很严格,并以此来作为区别人们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
  x; f/ ?" c# L; P# R 094730o3ezng8y3krfe3of.jpg
$ F9 X5 X' q: S5 p# k) Z' y6 ?6 {  王作左守鼎* v7 r! @# p( Z- ]+ ~& D% H
  据文献记载,当时周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士用一鼎;至于一般的平民百姓,是绝对不可以使用鼎的,甚至是会招至杀身之祸。“九,数之极也。”由于九是最高的数,故而周王使用九件鼎。这些鼎往往形制、花纹相似而大小不同,它们的尺寸依次递减,排列起来,就是古代所谓“列鼎”。这套制度被称作“列鼎制度”,在西周时期成熟并得到严格的执行。在河南、山西等地西周诸侯及贵族墓中发现的青铜列鼎的数目,就十分符合这套制度。春秋以后,随着周王室走向衰落,各地诸侯势力大增,“礼崩乐坏”,列鼎的使用制度逐渐被破坏,一些地位较低的贵族也开始享用起与自己身份不符的数量的鼎来。1978年,人们在发掘著名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时发现:战国早期作为楚国附庸的曾国的国君,曾侯乙竟然也用了周王才可享用的9件列鼎!这是典型的“僭越”。
1 x2 }* @- f: N$ C" k" b  周王所用的鼎到底是不是九件呢?目前仍难以确认。考古学家们苦心求索了近百年,一直没有发现周王陵墓的踪迹,目前所发现的明确的周王铜器存世不过六七件而已,别说九件列鼎了,就是一件周王鼎也没有见到过。直到1999年底,保利艺术博物馆入藏一件周王鼎,才弥补了人们的这一缺憾。$ L- A6 M0 O! ^
  这件周王鼎,鼎内腹壁上有“王作 彝,左守”六字铭文,人们从而明确了解到它是周王专门用于祭祀的一件大鼎,当年陈列在左侧方位。这件鼎确实不失皇家气派,高近半米,胎壁颇为厚重,铸工精致,造型也十分雄浑端庄。外腹壁上装饰有十二只回首卷尾的大型凤鸟纹,凤鸟纹下还以细密的卷云纹作衬底,繁简相宜,相当精彩。根据大鼎的器形和装饰等方面判断,专家们认为这件鼎的主人应是西周中期的周恭王,或是稍晚的夷王和厉王。
/ U7 @5 _6 W- m' W  E& | 094713qaeio235wi6x3nf2.jpg
: q  A( z5 }# F  从礼制角度而言
; V4 q8 E0 G+ p" \3 N9 \, h% C6 c) U  周王鼎应该是目前所知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青铜器,是一件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它能够入藏保利艺术博物馆,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那是在1999年12月底,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香港一家古董店中偶然发现了这件周王鼎,不过当时它里里外外覆盖一层绿色的锈,铭文也深深掩藏在绿锈下面,但其典雅豪放之美还是显而易见的。大家判定:这是一件稀见的西周铜器珍品,能够拥有这样鼎的人,一定是个地位很高的贵族。虽然也有人曾为了找铭文在鼎内底上刮了几道,但没有找到,专家们明白鼎的铭文不太可能在底部,要有,也应该在内腹壁上,随即重点观察了鼎的内腹壁。突然,专家们在靠近口沿处的锈下隐隐约约发现有“字”的迹象,而且还能看出两个横道,会不会是个“王”字呢?如果真是“王”字,那就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周王鼎!专家们不动声色,随即向货主提出要将这件鼎带回北京。这件鼎一到北京,就被送到有关单位做X光检测。检测结果验证了专家们的猜测,鼎内壁绿锈下果然有“字”。经过除锈处理,隐匿多年的铜鼎铭文终于彻底显露出来。
: ~4 E8 \5 U& Y" P. \9 g" H' ~  就是这么偶然之间,中国又一项重要文物考古新发现诞生了。; T, |$ c2 n" X. d" p" m( `
0 }% h2 P# f9 m1 i'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