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紫闪蛱蝶
5 |4 J1 X; N5 d" A来源:生命科学分类% T: i/ Y' g( s& S
$ G y; s8 v4 K 柳紫闪蛱蝶(学名:Apatura ilia)是原生于欧洲和亚洲大部份地区的一种蝴蝶。其外形和帝王紫蛱蝶很相似。
3 s( s6 _* r' ^9 Y0 I, G$ @ 柳紫闪蛱蝶 ( Apatura ilia)为鳞翅目蛱蝶科 闪蛱蝶属昆虫 , 以幼虫取食柳树叶片。
- a; p, L% T+ Y% p0 ], o5 o
. S! x+ A6 V! j' b 中文学名:柳紫闪蛱蝶
. K/ ?+ f: b7 k- c 拉丁学名:Apatura ilia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
# l! U9 l' h( }, l% \6 g 别称:柳闪蛱蝶、淡紫蛱蝶、紫蛱蝶
( v. b/ N# D, \9 {5 Q ^6 z 域:真核域3 G7 n3 U9 M* b
界:动物界( E5 B ?& |+ M; y
门:节肢动物门
/ e! @5 ]3 K) c; b9 I 亚门:六足亚门
) V. C# h: j5 l9 R1 K 纲:昆虫纲
8 b1 j, y& E( v) }# ^$ W% } 亚纲:有翅亚纲
. v# M4 J' @, v+ _) I 目:鳞翅目
" k* G/ c& c% E' @0 l0 p 亚目:锤角亚目
; u3 j- k. J {8 K# X 科:蛱蝶科4 Z( V. S' _0 X5 G- v- k, p
属:闪蛱蝶属& t& z% |' [0 \) t: M
种:柳紫闪蛱蝶
: [9 b X8 C3 L! b 分布区域:欧洲、朝鲜;中国. ^# v1 e1 @( V! Z% i) U' a
4 P. U) n8 i# Y6 C3 n. n
形态特征+ [' D5 v# m6 r4 P9 C9 G
成虫翅展59~64mm。翅黑褐色,翅膀在阳光下能闪烁出强烈的紫光。前翅约有10个白斑,中室内有4个黑点;反面有1个黑色蓝瞳眼斑,围有棕色眶。后翅中央有1条白色横带,并有1个与域前翅相似的小眼斑。反面白色带上端很宽,下端尖削成楔形带,中室端部尖出显著。成虫喜欢吸食树汁或畜粪,飞行迅速。
5 o, Z3 ?0 o+ \' E; x! d 幼虫绿色,头部有1对白色角状突起,端部分叉。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树干缝隙内越冬,寄主为杨,柳科的植物。蛹绿色,为垂蛹,蛹期约9~12天,幼虫期较长.卵单产于叶片背部,刚孵化的幼虫啃食自己的卵壳,以高龄幼虫最为危害,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有叶柄.
V0 E9 F( q" W* f; ?( \4 d( Q* W: K0 a- h
地理分布
$ I6 b! g% x" w4 c; n5 `; y 欧洲、朝鲜;黑龙江、辽宁、吉林、新疆、青海、宁夏、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酒泉、张掖、武威、兰州(榆中)、临夏、庆阳(合水、宁县、正宁)、平凉、天水、陇南(文县)。* D" U! ^ x. I7 T
- Y7 ^! o+ i2 E$ ]! t.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