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8-30 16:35 编辑
* c. |/ Z" G& c" J6 b: i4 F3 l1 o
7 {4 d3 r8 t- o+ o, k, D* P) ^东周凤纹铜钟钮模
" @7 P2 D9 Z" N7 t' Y' w& o来源:侯马在线. R( f$ l6 h7 q
- r3 b! n: g+ Y 东周凤纹铜钟钮模。山西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藏。东周春秋时代的晋国铸铜模具,为铸造编钟挂钮的模具。长13.9厘米,宽9.8厘米,厚2.8厘米。此模仅具有一个抽象的凤头,凤喙大张,无足,蜷曲成圆形,颈部羽片大小相等,排列均匀,是陶范中的珍品。
5 m" g7 X! V! m; J
! e. R; Q3 Z9 t* q# z. P
2 ]" C& ?( K( |2 V& t5 w1 N3 |
晋国原来缺铜,曾经不得不用大量的盐向别国交换,到了晋献公(?-前651)时期才有所改变。当时献公的宠妃骊姬(?-前651)为使自己的儿子成为继承人,建议让太子申生(?-前656)攻打皋落氏,意图让他阵亡疆场。不料申生打了胜仗,还将盛产铜矿的中条山纳入了晋国土地,从此晋国的炼铜业大大发展起来。然而公元前656年,最终在骊姬的多次阴谋陷害之下,太子申生在新城曲沃自缢而死。
& q4 M3 ~- m4 e, W8 X. A
: c. ~! z, }- A+ X$ D
. G( c0 e5 c% l2 p- y$ R
5 y& p; T2 b: N3 v" U: M
晋国的铜钟曾使一个叫仇由的小国灭亡。仇由国是东周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中山国与晋国之间,在今山西盂县。属白狄民族,灭于晋国。# N$ X3 V2 h$ U+ b) Q7 n
公元前490年,晋定公(?-前475)在位。晋国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因在内争中失败,被逐出晋国。到前458年这一年,智伯(前506-前453)与赵、韩、魏,四家就瓜分了范、中行的领地。智伯为四卿之首,继续专晋国之政。
: B" K- O' j/ x& X
/ q" G# i1 R; m% z+ z
( a6 ~9 O; W2 n- Z 晋国东北方有中山国,又有仇由国,在晋与中山之间。仇由和中山都是所谓夷狄,故智伯要剪灭他们,以便开疆辟土。依地理形势,仇由成为首攻目标。但那里地处太行山脉,仇由国在山中,而山路崎岖,多险阻。于是,智伯就命人铸造了一座青铜大钟,假意送给仇由国君。" D) n: G# T6 P4 Q q$ r1 x/ g
钟,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礼乐之器。凭空得到这样一件大礼,仇由国君当然非常高兴。只是这座大钟大到要把两辆大车并排才能装载起运,没有大道就运送不到。仇由国君不知智伯包藏祸心,当即命人凿山填沟,铺路架桥,要现修一条大道来迎纳大钟。
2 p; v* W3 ?* t* w 仇由国的大臣赤章蔓枝劝谏国君说:“此举万万不可。照《诗》上讲,‘唯则定国’,我国能有什么模范行为,竟得智伯如此相重呢?智伯的为人,既贪婪,又不讲信用。况且送大礼这件事,都是小国讨好大国才会做的,现在却颠倒过来了。这定是智伯要攻打我国却苦于无大道可通,所以想用这座大钟来骗我们拓修道路,送钟的大车来时,晋国的军队一定跟在后面。大钟万不可收纳。”仇由国君不信,不听,仍下令“斩岸堙溪(铲平高岸,填塞河沟。)以迎钟”。 r8 z: \- ]$ B- O$ k9 p4 P6 |
赤章蔓枝又谏。国君答复说:“大国与我结欢,若不顺从,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您还是不要再提意见了。”% f, k o0 g: p3 S0 N/ c
赤章蔓枝叹息道:“为人臣的,对国君不忠贞,那是有罪当死的,然而忠贞不被用,就只好抽身而去,躲开祸事了。”当日就套马驾车,并把车毂截短(长毂车稳,短毂车快),赶紧出走去了相邻的卫国,再由卫入齐。
6 [. p/ d3 M0 A1 Q2 H3 J 果然,在赤章蔓枝到达齐国后的7个月后,仇由亡国的消息就传过来了。这也是成语“斩岸堙溪”的来历。9 R( S& ]9 V6 g3 Z. i$ U* N
仇由国被灭后,其国人痛定思痛,将亡国之名“仇由”定为姓氏,世代相传。后有人分别省文简化为仇氏、由氏。
) a) T; Y# J- {# H! \- S
% }9 @) S6 A* P- t4 S# w
1 m% M' z) Q: G1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