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1 21:32 编辑 1 S9 q9 K. |* }0 ^) k
7 G9 _# v7 N& `, l% C中统元宝交钞! f" A+ |- @& H
来源:钱币博览1 L1 q# V8 |6 U
+ g( R, i4 B- v" L& Y
“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宋代纸币至今无实物)。刻版印制时间为元代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的忽必烈时代。这种纸币已与现代的钞票别无二致。“中统元宝交钞”为树皮纸印造,钞纸长16.4厘米,宽9.4厘米,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盖有红色官印。: L9 w [5 ~) M2 o, }
元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纸币最盛行的时期,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专设“提举司”,专司钞卷印制发行、调拨等项,严禁私人伪造。中统钞的特点是不定期限,永久通用,不限地域,可通行全国。中统钞共分九等,贰贯文省是当时最大的面值,每张可兑换白银一两。$ p+ j& s+ ]7 g6 g' T( k$ r& ?
% ]/ a+ a; _1 R. e \
中文名:中统元宝交钞8 _) m6 d( I$ T
时间:1260年
! P4 b( T6 e( K" X2 ? 使用时间:元末
6 ]3 M4 A) a. C$ B 地位:在元代有极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 o9 @( i6 }' B9 X4 v5 F
# D, l# H- C( Q2 X& f+ @ 简介6 o8 I* u' ?4 ]& }
“中统元宝交钞”在元代有极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于元中统元年(1260年)发行,一直行用至元末。$ E, ~+ J! f0 ?
! p M8 K% b" k* [1 U+ U0 V o A; o 历史
9 b7 w6 P. ~% A* J! j 元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纸币的鼎盛时代。成吉思汗(1162-1227)时代的蒙古国,以白银为市贸流通,其后受宋、金影响,开始在占领区内发行纸币。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1215-1294)登基后,发行以丝为本的交钞,并在十月进一步推出“中统元宝交钞”。这种钞票发行之初,以白银为本位,任何人持中统钞都可按银价到官库兑换成白银。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起,全国禁用银钱市货,“中统元宝交钞”成为国内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这在世界货币史上是一个伟大创举,除蒙古占领区的伊儿汗国发行纸币以外,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也效仿元朝发行过纸币。《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大汗的纸币”更是令欧洲人惊叹。
6 D% U% F% w/ G- q
: O9 c# |/ C9 y% w9 ?/ G4 y* o" x
特征
% E3 |; q! p% q8 C% o 正背左上方盖黑色长条形合同印。纸质柔软,颜色青黑。以“中统元宝交钞壹贯文省”为例∶钞面上方横书汉文钞名“中统元宝交钞”。花栏内上部正中“壹贯文省”四字,面额下为横置钱贯图。两侧竖写九叠篆汉字和八思巴文,右侧汉文“中统元宝”,八思巴文“诸路通行”;左汉文“诸路通行”,八思巴文“中统元宝”。钱贯图右为“字料”,左为“字号”。字料上方盖一活字似“微”,字号上方盖“师”。钞面上下依稀可见各盖有红印一方。钞背有“至延印造元宝交钞”字样墨印一方。
9 J: S; F' h' F- E$ C8 Q% B! T2 H8 y: [# M/ a
面额
8 k$ K7 S% K' }+ n" ^ 中统元宝交钞以银为本位,以贯、文为单位,面额:其文以十计者四:曰一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以百计者三:曰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以贯计者二:曰一贯文、二贯文。中统钞每两贯可兑换白银一两。这种货币不受区域和时间限制,国家收税、俸饷、商品交易、借贷等使用宝钞,并允许用旧钞换新钞,这样中统钞就成为通行于全国各地的统一货币。/ D8 @& K4 f6 c; y8 T) q9 L
1 V g# ]7 q5 W5 w+ _: r! o/ u2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