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7|回复: 7

周易杂谈 32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天人合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2 17: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易杂谈 32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天人合一?
今人喜言“天人合一”,然而多是南辕北辙,其中有混同于“人天相应”者,也有混同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者,总之乱说一通。三者实际上各自意义完全不同:
相应反映人与万物形质构造的大同小异相类相似的客观事实,是一种观点认识;
和谐一致是人与万物互为依存共荣不害的实际理念,是一种自洽行为;
而合一则为人与万物实质同本同根决定的相互沟通往来境界,是一种特别功能。
“天人合一”既不是强调物物之间形质构造的相似性,也不是物物之间存在过程合理的行为方式,而是专言物物即人与万物之同一性所决定的可沟通性。
最早言及“天人合一”的是《周易》,乾卦《文言》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此即“天人合一”,不合一就不能弗违奉时。“大人”为人,但不是普通的人,而是有道能与天地万物沟通的人,故谓“大人”,大即道;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皆为宇宙万物;德、明、序、吉凶,皆为万物中道物之作用结果;合即合一,相互沟通。因为沟通,所以动静无不与之俱,我不违于天,天亦不违于我,我即天,天即我,这就是与天合一的境界。天,宇宙天地万物,指其内里的道物。
此外,邵雍《观物内篇》:
“圣也者,人之至者也。……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者焉。又谓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者焉。又谓其能以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者焉。又谓其能以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古今,表里人物者焉。”
邵言之义,与前易义无别,亦为我即天,天即我,分四层次言之,步步深入:观则万物一心而已,代则天下意、言、工、事无不出于我,知则穷通天地万物情理,达则极尽上下古今,故不谓“天人合一”不可。至人、圣人,亦即能与宇宙万物沟通者。
《黄帝内经》中,也多处言及“天人合一”。《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曰“淳德全道,和于阴阳”,皆为与天合一境界,故谓“把握阴阳”、“合于术数”、“合同于道”,因为此不仅为修身的高层次境界,也是医家医患治病的最高境界与终极目标,故必言之。
《老子》亦常有“天人合一”的表述,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即有道者之道与天之道合;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圣人之道与天之道合。其“有道者”、“圣人”,皆是与天地万物可以合而为一者,未至此者则不能。
这类论述还有战国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汉董仲舒“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与天一也”,宋程颐“天地人只是一道”,至张载始有“天人合一”的正式命题。然而庄周的“以天合天”(《庄子·达生篇》)已与“天人合一”切近。“以天”即以我之天,“合天”即合于外物之天,天为自然、本质即道,如“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谓“技进乎道”,境界正如《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耳、心皆有滞碍,至于“一志,听之以气”,方是与外物沟通的合一境界。
为什么都讲天人合一这件事?那是因为易经揭示的万物本质都有相同的道,在道这个层面上万物是同一的,庄子曰“万物与我为一”、“万物齐一”,所以凡涉及万物这一根本,都回避不了更否定不了万物有道的同一性,而同一必然具有相互沟通往来能力,相互沟通即是天人合一。同一是基本条件,是合一之因;合一是事物必然,是同一之果。
上述古贤所言看似神秘,实际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明白了周易万物有道,也就看破了天人之所以能够合一的原因,毫无难以理解之处。
但是,并不是说天人合一能力万物天生会有,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达到的,完全不是!前面曾言那是一种特别功能一种境界,到了那种境界才会出现那样的功能,那时方可以天人合一。那么,怎样才会达到那种境界?万物有道是天人合一的基础与根本原因,这个没错,但不是因为有道就一定会合一的,这只是个基础,必须从这个基础出发,再前进一步达到相应境界。为什么通常的道物状态不能合一?因为通常的道物是用来日用视听言动和自身营卫,没有余力去完成另外任务,尤其是那些道物生来已经专职专责,既无别样任务,也无别样能力,所以常态下搞不了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在我与身外万物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方信息完全彻底在我的掌控之下,而肩负完成这种重大使命者就只有我身内之道。
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根本意义之所在,也是天人合一与别者根本区别之所在!
何为相应境界?
《易传》曰:“易无私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又曰:“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复》卦象曰:“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 黄帝外经》:“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老子》:“致虚极,守静笃”,
又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庄子》:“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以上皆为可以天人合一的境界,非此不能合一。
“天人合一”境界有初层次与高层次不同,初层次者时有时无,行其功则有,无其功即无。高层次者常有不无,如乾《文言》“大人”、邵言“至人”状。
与万物沟通的境界非难,只是一心之运而已。邵雍《观物外篇》曰:“心一而不分,则
能应万物。此君子所以虚心而不动也。”又曰:“先天学主乎诚,至诚可以通神明,不诚则不可以得道。”心一、至诚,皆为无思无虑、虚静至极的功中境况,故曰“虚心而不动”。神明指“道”,通神明即为与道沟通。虚静至极,非一般所可达到,必训练纯熟始能出现。心一、至诚是道物产生的必须前提条件,有了特殊境界下的道物,才有与外界沟通的可能。
《系辞传》:“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天人合一即是人之道在意念主导下,可以自由出入身内外,没有任何限制阻碍,去与目标物之道合同为一,目标物即我,我即目标物。天指万物,故谓天人合一。
将“天人合一”之义强解为“人与大自然环境和谐一致”者,初看似乎无错,细加探究便有漏洞了:明明“和谐”,却偏要等同“合一”,和谐与合一能是一回事么?显然偷梁换柱,名实不符。“和谐一致”是言人类与自然界万物共存共荣关系,索取大自然又必须保护大自然,否则人类就是自掘坟墓;“天人合一”则言人与万物都有道物,在道物层次上有共同语言,可以互相沟通交换往来,所以“和谐一致”与“天人合一”相差十万八千里。
人天相应与合一之渊源基础是相同的,即人与万物皆不离于道,人有道物、生于道长于道,万物亦有道物、亦生于道长于道,故人与天地万物相应,亦与天地万物能够合一。但二者(人天相应下次讨论)终究不是一事,意义迥别,差别亦甚远。
那么,人与万物间融合沟通能力,即“天人合一”究竟有没有,是说说而已还是真实?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这种境界不是虚妄,不是神话,也不是忽悠胡说,确确实实是客观存在,是否定不了的客观事实。高人所以能知过去未来、预言祸福,特异功能者所以能不见而知,都是凭藉此一境界。你没有这个功能,不见得别人也一定没有;你没见过这类奇事,不见得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历史上道家、佛家具有这类功能者俯拾即是,信手拈来。此外医家中的精华人物如岐伯、扁鹊、华佗、孙思邈之流,他们的医术皆至于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地步,也都是“天人合一”的结果,非此是无能致之的。
当然易学就是易学,易学不是科学,科学也没有易理,因为他们研究的是万物形质,不知更不懂万物有道的华夏千古流传的这一绝对真理!
所以若拿科学当作尚方宝剑,来审视易学评判易学,必是蠢猪无异,甚至在蠢猪之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3 08: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在我与身外万物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方信息完全彻底在我的掌控之下,而肩负完成这种重大使命者就只有我身内之道。
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根本意义之所在,也是天人合一与别者根本区别之所在!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3 13:1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人喝白开水能跟你讲出一番天地道理,不过都是他自己的,别人想重复肯定体会不出那样的道理。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如此。你这个太长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0: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广义 发表于 2018-9-13 13:16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人喝白开水能跟你讲出一番天地道理,不过都是他自己的,别人想重复肯定体会不出那样的 ...

谢谢八卦先生参与!

但先生差矣,君不见那里包括若干个内容?至少也五六个吧,每个内容大概字数也就五六百,还能算长吗?
如若一段一段的发上去,当然本楼主可以频频亮相,可是苦了读者,得多花点脑筋去对号衔接,难免不大口吐槽。
如若以长短论成败,自然出个题目让大家去折腾最好,不费力气,还有热闹可看。可惜,本人又不会。
小子无能,左右难做人也!
至于白开水理论,也许有其道理,个人看法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3 20:55: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题目,再分类叙述: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5 05:5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承认,要求你按照我上述分类方法著述是在引诱你画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5 12: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望朔回归 于 2018-9-16 07:53 编辑

周易永恒先生:你的長篇杂谈使人很难全面领会,建意你具体的一项一项的讲解,如32篇杂谈中的和谐与合一使我受益很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5 21: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朔回归 发表于 2018-9-15 12:15
周易永恒先生:你的長篇杂谈使人很难全面领会,建意你具体的一项一项的讲解,如32篇杂谈中的和谐与合一使我 ...

能从善如流,不泥己见,未见如望君者也,此乃为学做人之大端,可贵可赞!
因为杂谈,故难免不杂,次序也常不如人意,君不委婉指出亦自知是一缺憾,后当尽力注意,谢谢你的建议。
至于受益云云,主要还是望君自己,与我几乎无关,试如那些自视甚高者们,拒人千里怎会得到真实收获?
望君努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