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回复: 3

[综合讨论] 左宗棠三句“名言”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0 09: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左宗棠有三句名言,思索寻味,有点心得。
一、“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不同的理悟,便有理解的不同意境。
1)从哲学文化境界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正义感的人能弘道,发上等愿与择高处立逻辑并举。发上等愿,其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古今皆同:坚执民所共由理道,建设宜人社会的明志立道,如孟子所说反身以诚,尽心尽性知天事天。也如船山实学心性:“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我才自命,不能自逸;我情自性,不能自薄”。择高处立,有现实主义精神,不同的历史逻辑时代,便有不同意蕴的择高处立。在先秦时代的历史重任:解决“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民生问题!我想到荀子的文理繁,情用省的两个哲学概念,一是精于物者的物物道,必要提高人类对自然界顺天而制天的主体能力,精于物者而物物。二是完善王制功能的礼法合治,“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精于道者兼物物,理情逻辑是: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礼义调理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通人伦仁义行的屈物欲,有实事实理的实践实证:“使物必不屈于欲”,精于物物正民生非行仁义的伸物欲,“理有屈伸顺乎天”。物物道与物欲观的两个哲学概念,伸展儒学现实主义精神的人文自然观:探寻民生理想的生活富裕,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
2)经过汉唐经世致用的专制生长期,礼有损益的王朝正常陵替,有道伐无道的治乱循环,进入盛唐过后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新历史逻辑时代。择高处立,人文自然观的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历史重任时过境迁,转向于治乱循环的社会治理,建构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文化大环境。体现现实主义精神的择高处立,我会看重船山的两个哲学理念:一是人道理欲观,“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人文通衢是“为生民立命”;“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人文通衢是“为天地立心”。实事实理实践证验的理欲辩证。二是道体论:“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心性的唯物辩证,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象数天理,中奏以天的社会限定蕴含哲学基本问题的层次理论,释放始奏人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终奏物。关乎传统儒学人能弘道的哲理逻辑;关乎象数天理的顺天而制天,人文自然观的顺应人情物理数者,哲理人文的精义:天人诚道与诚信道的文明同道。最高水平的传统哲学文理,也是自然经济时代接轨于商品经济时代的历史接合点:商品经济时代的人道理欲观,于人欲见天理的须有安排,哲学观的古今义理会通;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的须有安排,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发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与心性学等应用性社会学科,体现商品经济时代人道理欲观的哲理精义: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与遵循人道诚信义理一致性原则的文明同道。择高处立,体现现实主义精神的三个精义的历史逻辑次序: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文明同步的人文自然观;天人诚道与诚信道文明同道的传统哲学理一观;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与遵循人道诚信义理一致性原则,文明同道的现代哲学观。
3)结中等缘与就平处坐的逻辑并立,享下等福与向宽处行的逻辑并立,依愚浅析,民生利益存有富贫差异及差殊的客观实在,有两个走向,一是合理公平范围内的民生正义,孔子所说“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的野人礼乐,乐齐人心的礼义明分。荀子的藏富于民,精于物物的礼法合治,礼义调理物欲观的富贫分配原则:“物必不屈于欲”的精于物物,决定“使欲必不穷于物”的精于道物;船山于人欲见天理的须有安排,合理公平社会原则的实事实理实践实证:能否释放始奏人的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终奏物;能否顺天而制天成就事物运行元亨利贞的循序渐进,象数互生成就实函斯活的体用中庸,于天理达人欲的更无转折。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当遵循商品经济规律。结中等缘与就平处坐,藏富于民,社会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占高中低收入三阶层总量60%左右,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阶层基础,即使遇到通货膨胀高度的40%50%,也安然无恙,体现商品价值总量与货币发行总量之间的不断调控,接近平衡的一致性原则。享下等福与向宽处行,贫民阶层20%左右中,极少数的极贫阶层生存底线不可失,乃社会福利关注重点,也是慈善救济的对象。商品经济非自然经济,普罗大众的生活质量,决定着社会的消费水平,决定着内需市场的健康运行。社会供需的平衡规律,体现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与遵循人道诚信义理一致性原则的文明同道。二是祸损社会公平正义,自然经济时代是官逼民反,民水载舟覆舟;商品经济时代,体现为社会实在的经济危机与萧条。矛盾激化焦点:违反商品经济规律的折腾人心,违反符合诚信理则人道规律的须有安排。
二、“万有不齐天地事,一无可寄古今情”。能否全善理解?不曲解其意?考验其传统哲学的学问涵养与文化底蕴。愚有四句解:天地礼分万殊事,(性命分殊事万殊,船山言,天之所弗齐,不可齐也。)民心仁统不待齐。(各正性命的仁心统同,船山言,天之所齐,不待齐也。)情随物非事常变,(物情感应仁义行,情物创新非行仁义的物欲屈伸,性情相需,始终相成,体用相函的易无体。)古往今来天道诚。(人道仁义礼智信推动天道元亨利贞诚,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情物创新的天道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09: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纵览古今,感慨万千。
(1)天磨,天命降临的人生磨难。道器层次的天命意涵,从形上導层次,受命→造命→俟命的天命循序。受天命,原有的文化大环境;造天下生民命,便有文化大环境演变的承前(受命)与启后(俟命)的因果路。现实造命意涵,君相造命,人事言天。理势自然:理有屈伸与顺逆,势有轻重成可否。天人的理势必然: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顺乎天的理有屈伸,“使欲必不穷于物”,以性正情,情贞于人伦仁义行的屈物欲;“物必不屈于欲”,情物创新发展民生事业,非行仁义的伸物欲。张扬人性自然,心性活然的质文心性。理有屈伸以顺乎天,接形下器道层次:人情物理数者。势有轻重以应乎人,势,形上導的政治人事之势,理势自然的势之理。理势天導向成然的音容天,礼法合治有轻重。理势必然的理之势,理据于质文的心性状态,治理文史的心性时代,张扬个性,发展情质的礼主法辅;治理质野的心性时代,法主礼辅挽救人心,法治于质野行为,扭转心性质野的社会现象,逐渐回归礼治人心的礼主法辅;中庸理则的质文心性时代,引领心性潮流的君子文质彬彬,合符道体的仁义健康和礼义健顺的社会质文,礼主法辅。理据于三个不同的心性时代,便有不同的治理方法,“天治者,神以依”的礼法合治。应乎人的势有轻重,接形下器道层次:顺应人情物理数者,象数互生的天理原则,防患未然的循序渐进。形下器道的人文自然观,形上文政導的哲学观。天命磨难畏天命,畏大人和畏圣人之言的“代”行天命,即造命与俟命。因道器层次的存在实态,引出畏天命的天磨概念。“能受天磨真汉子”,在先秦天命之谓性的时代,孟子直抒胸臆情怀,“穷则独善其身”,“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生于患难的“善养浩然之气”,寄希望于“达则兼济天下”的天命降临。若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天命之谓理时代,尊卑定理的以理杀人。纵然有天命降临的“达则兼济天下”又如何?如岳飞《满江红》唱出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腔热血付东流,成风波亭千古冤魂的悲凉下场。后人难得糊涂,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泄气了,“达则兼济天下无望”,“独善其身至真”!“能受天磨真铁汉”有善终?自宋后,有多少中华民族的真汉子?岳飞是真汉子,左宗棠是真汉子,龚自珍大声疾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无法撼动天磨的天命大环境!躲进深山研著经典学问,探究古今义理会通的船山学,文理层次的真汉子,谁愿仿效?被满清文化逆转所荒芜,其文理三百多年至今仍未见天日。谁会研究和明晰其人道理欲观和道体论?彰显其文理学问的萧萐父先生及其学问追随者,都是真汉子,谁会“捧场”?张扬儒道佛善性文化,可以宽容法家专制与墨学利益抱团?宽容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却不能“宽容”由出入而走出儒道佛,研究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学派观点?彰显孔儒脉理传承,关乎古今文化转换,中西义理会通,历史接合点的船山学?孔儒时代正气凛然士大夫气节成过去式,“达则兼济天下无望”,“独善其身至真”。理在气中,在天命之谓理和道德内修的专制文化大环境下,真汉子稀缺。自唐宋后,依然张扬儒道佛独善其身至真,善性文史的心性智慧。治世的道德人生,乱世的无为人生和空境人生,都是缺失改善世界,建设宜人社会的哲学观。张扬儒道佛文化,与商品经济的时代文化格格不入,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09: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2)不遭人嫉是庸才,人嫉有二种,一是出自名利场的妒贤嫉能,有孔子圣教的礼义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圣教又如何?缺失机会平等的人事机制,圣教之理非势之理,“通于人未合于天”,未合理势之天。二是出自利益集团排斥异己的“妒贤嫉能”。北宋时代,先有范仲淹变革的庆历新政,接续有王安石变法。北宋朝政积弊已深,如柏杨所言:“宋帝国的内在危机,人人皆知,人人都认为必须变革”。关涉帝王祖宗之法,应对官僚的利益集团,双方势力比对,谁会看到变法希望?“不过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在不损伤自己既得利益之下变革”。孔子圣教是“君子喻于义”,看不到变法希望的士大夫群,又焉能放弃既得利益奉行君子义?官僚利益集团非君子礼义阶层,倒置为谋私利的小人阶层,以小人利的官僚阶层管理社会,恶果就是礼崩乐坏的流俗质野。心性质野的文理先祖是墨学,兼相爱交相利。孟子斥为“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荀子解蔽于墨学,“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墨子交相利,非正义利天下民生的交相利,如同杨朱一毛不拔利私己,却比杨朱聪明。兼相爱是谋私利的通衢,墨子兼相爱与儒学亲亲忠恕,爱人境界的仁爱性质不同道。墨子兼相爱目的是兼相利,梱绑在利益集团架构下的谋私利。儒学忠恕仁爱的人伦至诚,诚者人之道的日新盛德仁义行,推动诚者天道富有大业的非行义。孟子斥其无父,兼相爱于交相利,丧亲亲人伦的无父,缺荀子礼三本之二,“先祖者,类之本也”。儒学德政礼治的正义利物,文之质也:墨子兼相爱于交相利,质之用也,缺荀子礼之本之三,“君师者,治之本也”。非儒学的文之质用。墨学文理湮没,泛滥于乱世时代,利益抱团鬼域流行的小人禽兽,引发流俗质野的礼崩乐坏。君主专制的治乱循环,发生心性文史与心性质野的钟摆惯性。历史心性的现代重复,从文革文史到官场腐败引发流俗质野的钟摆惯性,失中庸质文的心性文化。面视官场利益集团的心性祸害,张扬墨学,意味是什么:不能解蔽于闇乎大理,蔽于一曲的“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文理也付之东流了。
随祖宗之法不可变,官僚集团的利益不可动,一切变革都是徒劳无功。其中,还缺失二个重要因素。北宋文理,提倡天命之谓理的事物定理,存理去欲的道德内修,与变法格格不入。王安石变法,缺乏支持变法的文理。儒道佛熏染的社会心性,也再不是孔儒熏陶有正义感的社会心性,也不是汉唐时代有道伐无道,人民正义的社会心性,而是独善其身至真的社会心性,治世道德,乱世道佛,治乱循环的心性折腾,走向实惠人生。不管谁当皇帝,都要穿衣吃饭。疏离正义感的实惠人生,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百姓日用皆道负面的社会心性。王安石变法,缺乏支持变法的社会心性基础。没有支持变法,缺失正义的文理基础和心性基础,能改善专制的祖宗之法?能撼动官僚利益集团?变法失败必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09: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3)不遭人嫉是庸才,说得很对,值可深思的是:坚执做英才,不做庸才,有多少人完梦?能改善这个心性世界吗?有多少人象岳飞那样夭折?有多少人如辛弃疾那样悲愤,“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又有多少人出道是英才,可以成长为英才,最终成为庸才,或者是利益抱团的鬼才。也许,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心性模式,期望着理想的社会模式:恒心者与恒产者的安居乐业。《易传》提出仁礼本体论的三道三才,阴阳天道易简理得的乾易知,刚柔地道心性理则的乾刚健。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君子的乾健精神,是履行乾易知的君子职能,“事常变,易无体,神无方”,“易与天地准”的乾易知,神有方。因而,也是刚柔地道乾刚精神的君子职责,坤柔精神效应乾道变化的“坤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易与天地准”的乾易知,乾道变化的乾刚正,取决于自强不息的乾健精神。若是乾健精神缺失的社会大环境,还有循物理的人事易简理得和心性理则?恶果:政制人事的满目疮痍,触目惊心,皆是庸才与鬼才。久而久之,皎皎者易污,真汉子稀缺。文理屹立的真汉子,躲入深山探究经典的古今通义,船山一人。其文理蒙尘世遮掩,已三百多年不见天日。世间不需要会通古今义理的哲学文理?需要儒道佛互补的社会人生观文理?张载提出形上導命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士大夫群同样需要有个能成长为英才,立心立命的理道大环境吧!孔子的礼义忠恕文理,与机会平等的人事机制合一的心性环境,物物道与物欲观合一的人文自然观,非“蔽于天而不知人”的纯粹天道自然观;也需要一个人道理欲观的仁恕天下,与“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的道体论合体,形上文政導的理道定所,象数互生大中涵化的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防患未然,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理势自然而必然,释放心性活力的社会大环境,改善世界,建设宜人社会的哲学观文理。非提倡独善其身、适者生存的社会人生观文理。若是恒心者能安居乐业,争当英才,君子刚健精神引领社会潮流的公平正义,文明演进的宜人社会,“不遭人嫉是庸才”,不成气候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