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7|回复: 0

[科学技术哲学] 人认知外部环境的最基本方式与局限性(世哲会入选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3 15: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认知外部环境的最基本方式与局限性
                                                                                     高旷
                                                       (yzzxgk@126.com
      摘要:人认知外部环境的最原始、最基础的方式就是感觉;感觉来源的最初端口就是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的感觉阀域与自身承受力决定了人感知外部环境的上下极限;经过感觉器官过滤并传达到大脑的各种讯号与外部真实信息有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感觉器官既是主体认识外部世界(环境)的天然工具,也是与生俱来的界限与障碍;超出感觉器官接收能力上下极限的无限领域只能留给科学探索与宗教悟证;生命与世界是互为因果的自洽合一关系;东方的实证智慧有待于重新评估与定位。
        关键词:感觉  感觉器官  信息  认知  世界
      感觉(sensation)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是生命认识世界的笫一步,是一切见、闻、觉、知、识的最原始资料来源。可以说,没有感觉则其它一切一切都无从谈起!即便是阅读本文的当下,也离不开“眼见”的视觉作用。
            人感觉的物理基础与生理学参数
  就人类来说,体验、感知、获得自身周围环境信息的前置工具就是五种感觉器官,即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触觉器官,亦即所谓的眼耳鼻舌身“五官”。
感觉器官里广泛地分布着各种感受器,感受器能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变为电、化学冲动(神经冲动),并通过神经系统传达到思维器官——大脑。
  感受器通常根据所在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分为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三大类,再根据刺激性质不同可把感受器分为: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电磁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与特异敏感性
  各种感受器只对一定性质的刺激高度敏感,这种特性称为特异敏感性。每种感受器都有一定的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引起感觉。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
  2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电位
  各种感受器把作用于它们各种形式的刺激的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过程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受刺激时,在感受器细胞或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前者称为感受器电位,后者称为启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感受器电位和发生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特征。当它引发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时,才标志着这一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功能的完成。
  3   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就是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的部位。
  4   感受器的适应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继续存在,但由其所诱发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冲动频率逐渐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
  5   几个主要感觉器官的感觉阈域。
  视觉器官阈域: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70-740nm的电磁波;人脑所获得的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中,大约95%以上来自视觉。
  听觉器官阈域: 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对于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个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当强度在听阈以上增加到某一限度时,还会引起鼓膜的疼痛感觉,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
  温度感受阈域:人的皮肤如果是暴露在空气中,短时间内可以停留在零上几十度到零下一百多度的空气里,时间一长就会受伤。
       这几个阀域的上下限度,决定了人作为井底之蛙觊觎世界“井口”尺寸的大小。
       事实上,任何生命感觉器官的阀域都不可能是无极限的,恰恰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对所有感觉器官来说,当外界刺激严重超过其适应极限时,会直接伤害器官本身。譬如,强光可以刺伤或刺瞎眼睛;声波可以击穿耳膜;压力过大或过小,躯体变形;温度过高或过低能导致皮肤、肌肉蛋白质变性以至于灰飞烟灭……某些环境条件下感觉器官自我保全尚不可得,何况能获知框外的刺激与信息!
        由此可知,人类(包括其它生命)的感觉器官既是主体认识外部世界(环境)的天然工具,也是与生俱来的界限与障碍,这也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有力证据。
            感觉形成的模拟性推演与理性分析
       大脑是感觉、意识、记忆、联系、分析、推理、决策等作用的最终归宿,大脑中进行的活动过程是如何将传递过来的电、化学信息转换成意识,是重要的生理科学问题之一,目前尚待解决;虽然用各种科学方法也可以找出人脑的生化要素,但对意识经验如何产生、存储、应用却完全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
       因此说,感觉的物质基础与生理参数还可以量化性的掌握,而感觉经验的具体运作却没有那么准确清晰的把握。
       我们首先简单模拟一下视觉的形成:眼睛视网膜接收到了物体发出或反射的不同频率的光波﹙电磁波﹚,从而产生了神经冲动,然后传入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在这里再把神经冲动转换成大脑能识别的图象(这些图象已然经过了“深加工”,是“角度感”、“形象感”、“立体感”等协同工作形成的),然后把图像根据摄入的信息在大脑虚拟空间中还原,还原等于把图像往外又投了出去。虚拟位置能大致与“原实物”位置对准,这才是我们所见到的“实景”。
       人类所看到的大千世界无不如此造就,即便是科研条件下的微观与宏观人为观察也是这样,都是眼睛的过滤性接收与传递以及人脑的主观加工与合成,才形成眼前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所谓世界!人眼所接受到的仅仅是370———740nm之间的电磁波,反馈到人的大脑里,却是各种色泽。且,绿色(光波)和红色(光波)的波长本来只相差180纳米左右,竟被人的大脑“加工”(反映)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
       究其物理与生理真实,人真正接收到的东西只不过是极其有限的光波(电磁波),其关键的东西无疑是大脑的有机合成功能。
       看电影、电视、电脑的过程最能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眼睛接收到的仅仅是屏幕反射或发射的光波,可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看到了某物质、某些人、某些事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亲眼所见,尚属光影,何况影中之影。
       没有光波,人什么也看不到!质言之,人类看到的根本不是什么“物质”,而是有限光波的脑功能转化。更为吊诡的是,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光波的解读也会截然不同,例如人类的色盲现象。
       不仅仅是人类,其它动物与人一样,也是预定程序的“信息合成生物平台”,科学研究证实,狗眼里的世界只呈现黄--灰三种颜色;牛、羊、马、猫等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基本颜色;鸟类可看到至少5种光谱带,鸽子能够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
       我们再看声音感觉的形成:一定频段(20——20000赫兹之间)的空气波动——自然界中一种信息(空气波动),经过人的耳神经系统处理后,再经人脑的解释,使人产生了声音的概念。
    气味感的形成也是如此,自然界的物质主要是由十几种元素所构成,而这些元素本身并不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气味。那么,人通过口鼻感知到的各种气味是从那里来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人脑创造出了各种气味,其机制、机理与形成颜色和声音的机理相同——气味也是形成于人脑对自然界中某些信息的特定解读。
      如同色泽感一样,不同生命对同一物质的气味感也是不一样的。譬如,粪便等对于人与猪狗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不是个个案,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即,同一种物质或环境对人与其它生命的害益程度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乃至于说是致命的。
      这就是说,生命的物理基础、生理结构与既设程序(DNA等)、相对病理决定了该生命的感性认知,进而形成所谓系统的理性认识与概念认识。
            总结
      通过以上种种极易被人们忽视的物理、生理科学与生活常识,我们应当有所警觉:其一,人脑所接收与反映的信息全然不是如实的信息本身,而是经过感觉器官过滤加工过的东西。其二,人类感觉器官接收刺激的幅度及其狭窄;人类凭现有的感官承受力,不可能接收到自然界的全方位刺激信息。其三,人就像是被“预先编程的智能信息合成机器”,这就是说,人对自然界中各种有限刺激信息的解读是被预先相对设定的。不仅如此,即便是相同的刺激信息,不同的生命与个体对它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可以这么说,所谓的“现实世界”,其实是生命对所获有限、不同刺激信息的个性化、特异化叠加映射,是即时感知与经验记忆的综合隅见,无异于盲人摸象的偏见总括。
      之所以我们彼此感觉到眼前的现实环境没有什么区别,是因为人类的生理结构与预设程序几乎是雷同的。
              延深
      条件决定规律------陈建国(江西社科院),也就是说:工具决定结果,认知条件(功能)决定认知事实;能认识决定了所认识。
有怎样的生理结构与感知功能,就会获得怎样的外在“实体信息”,进而确认怎样的逻辑“世界”;反之亦然, 什么样的“世界”被什么样的生命所认知、认可、确认;也就是说“世界”与生命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亦即天(自然、世界)人(生命)合一。
       任何所谓的“世界”都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由相对应的生命生理生活逻辑所界定与确认,人类的“世界”也是如此;任何所谓的性质,譬如大小、软硬、冷热、美丑、香臭、有用与无用等等感知与经验,都是相对成立的,也就是所谓的立处即真(僧肇法师)。
      人实在“当然无法越过人的感觉和精神”(恩培多克勒),推广来说,任何生命的有限感知信息与理性经验都将沉淀、固化为某种立场与角度,成为一种窠臼,一种实(死)执,形成了所知障,再也难以转身。
       要跳出这个怪圈,当觉悟此理,溯本追源,返璞归真,这正是科学探索、哲学论辩与宗教修证存在的原因、价值与理由。
      科学技术与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发明与发现,都是对以往的认知理论在适用范围上的重新界定或直接否定。只要人类存在,科学认知就会不停的向前发展,该认知动态就永无尽期。
      早在两千多年前,东方古圣哲就已经觉悟到认识论问题的复杂性与吊诡性了!
     《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论语子罕第九》:“子语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二十八章意马莫纵》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5 w1 a: b0 E* O2 g9 o
        参考:《医学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主编 姜乾金  ISBN 7-117-04631-7∕R·4632)
      《生理学》第九章(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主编 姚泰 ISBN 7-117-04468-3∕R·4469)
& `# e0 f3 z. R/ r3 u; I, ~6 X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