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66|回复: 12

陈述红楼真本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5 11: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述红楼真本事》
       ——引言 时间玄机
陈传坤
  提要:在对长期以来悬而未解的《红楼梦》——“3 W”死结的时间解索过程中,本文首先摈弃了“脂”评、文史资料等尚待证实其真实性的“外证”条件下,借鉴信息学、集合学与控制实验模式等方法,完全依足120回《红楼梦》(通行程乙本)文本内容陈述作了九曲回环式的探求和推断,使用“日梭万年历”、数理天文历法知识检索文本内容,一意“孤行”文本自证。
  在进行“红楼真本”的版本研究时,论文从结构生成功能出发,推陈出新,准确陈述,最后再回头反证“外围”论据,“金兰契互破金兰语”(《红楼梦》第45回标题),追究其可采信程度,反观自证,得到石破天惊的结论:一、120回《红楼梦》是一块“完璧”,确定是红楼真本,通观前80回和后40回叙述文本,不论是内容还是结构,大体上都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系统。至今流毒的草根红学或学院派所秉承的“百衲本”或者“程、高续后40回”或者“红楼原本只有前78回或80”等等残本之说,均被证伪。二、120回《红楼梦》文本叙述各关隘时间,在结构编写、系年与内容和谐对称,体大精思。如每5年内容为一折关目,其标目分类集合却又暗含传统天文知识(“九九”节气纪日)等完全与历史纪年“契若虎符”,可谓真意存焉。三、《红楼梦》作者纂制了自况文体文学——日记式“散文体小说”,暗藏清晰的时间脉络,正如鲁迅评论“正因写实,转成新鲜”。四、考订出《红楼梦》贾宝玉的具体生辰,作者并非公认的生活原型“曹雪芹”,而是另有其人其事的。
: A8 j% |0 ^: Z9 A引言:时间玄机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上至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它对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对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等等描写,都具有很强的可信性。它还表现了作者对烹调、医药、诗词、小说、绘画、建筑、戏曲等等各种文化艺术的丰富知识和精到见解。
5 b1 I) R8 I" v  《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并没有被束之高阁,藏之名山。 “红学”和《红楼梦》最初以抄本“出山”: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伟元《红楼梦序》)它在1791年用活字印行之后,流传更广,俗谓“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反其义而说之。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引起了封建时代渴求自由的青年们的共鸣,因此当局统治者把它视为洪水猛兽,在清代文字狱时代被多次明令禁毁,但《红楼梦》屡禁而不绝,影响越来越大。清朝乾隆时代的文人有感于《红楼梦》又不满于《红楼梦》,于是创作了五光十色的续《红》书。
& }4 _+ h, j1 N4 s6 z- H  但是,最早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的应该是从“脂砚斋”开始的,上世纪初前,影响最大的是评点派和索隐派。评点派以脂砚斋为代表,其后还有“护花主人”王雪香、“太平闲人”张新之、“大某山民”姚燮等。索隐派的代表性著作出现在清末民初,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等,他们认为《红楼梦》的人物情节只是作品主旨的幕障,人物情节影射着历史真事,只有考索出作品影射的真事才能明了《红楼梦》的真意。这种方法几近于猜谜。“五四”运动以后,以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为代表的“新红学派”崛起,扫除了索隐派的梦呓,但由于观点、方法的限制,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仍旧没有能够正确解释《红楼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红楼梦》研究得到蓬勃发展,逐渐深入,领域逐渐扩大到《红楼梦》的版本、《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 《红楼梦》后40回、 《红楼梦》的历史地位、《红楼梦》的续书和改编、《红楼梦》批评史等等。科学意义的“红学”正在形成后来发展到五四以来的传统索隐派和考证派,现在又有新红学、周汝昌的曹学,还有最近出现的刘心武的秦学,陈林现象和土默热红学等等书层出不穷,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角儿也在“海选”,可谓五彩斑斓,蔚为大观。/ v: [( V7 ^/ E- k3 |
  《红楼梦》早期抄本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实这些抄本上的批语不尽出自脂砚斋,署名还有:畸笏叟、棠村、梅溪、松斋等等,但是以脂批为多。脂砚斋生平不详,据他的批语的口吻和内容,大抵可以知道他很熟悉《红楼梦》创作的情形,参与修改,与“雪芹”极亲近,周汝昌推定为文本所写的“湘云”。周的论证有一定论家的代表性。脂批中确实有“余比钗颦”、“老货”、“我也要恼”、“我也要拧”等女性口吻,脂批中也确实透露出他(她)与作者之间说话十分亲昵随便,关系之亲密非同一般,再次,脂批中明确显示,他(她)与作者的过去,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作者描写的好多事情,都是他(她)亲历亲闻的。但是这仍是猜测。而且周汝昌“史湘云原型说”有着致命的缺陷,最根本的此说不仅对曹雪芹的作者地位无补,而且进一步证实了曹雪芹著作权的不可靠——如果曹雪芹没赶上江南的风月繁华,他的妻子或续弦也决无经历过风月繁华的可能,是谁也杜撰不出《红楼梦》来!! ~7 }- d1 X# U' y9 l0 n
  用《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反推,是不科学的、非学术的研究方法。脂砚斋的批评有不尽确当之处。至于《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并且提供了曹雪芹生平家世的重要线索,提供了《红楼梦》生活原型的一些材料和创作过程的一些情况,对《红楼梦》的艺术分析有独到之见,它还透露了曹雪芹原稿八十回以后的一些情节要点,如果能自证,那就意义非常了。但这就象推测鬼怪之存在,以资内证其必具备可证伪性。
2 k# U' [3 k' C( l+ S  但是研究红楼,就要了解“3W三大基本命题”,即WHOM /何人著,WHAT/何著,WHY/何为著?这就是困惑红学界的多年悬案。这是红学研究万里长征胜利的第一步,需慎之又慎。
( Z$ m0 D- I3 j8 P; o1 [. t红楼叙述有谱吗  《红楼梦》中有许多人物的年龄前后存在着出入,面对这个困惑红学界的悬案,一般论者推测为是作者的疏漏,或信笔泛叙。但我采用反证法,假设《红楼梦》是一步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是精确的时间叙述作品,依此来检验文本,看有否成立。
( b% K( l3 G" F: b4 S- b1 d2 S4 s  我们就象王夫人检抄大观园中学习起来,看看大观园姑娘、丫环的年龄瞒报没有。在《红楼梦》红学史上,曾经有许多红学大家为编写系年,出入可谓云泥之别。周绍良所编的系年为:第18至52回,红十二年。第53至69回,红十三年。第70至80回,红十四年。此系年固然经过细推密敲编出来了,但有时却发现了不大不小的问题:大观园中的姑娘丫环年龄之谜。比如,《红楼梦》第49回大观园中来了众多姐妹:
+ c, W! m; q' s# X  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
. R/ d, v1 Z2 D3 U  此处 “十五六七岁”,周汝昌《红楼纪历》里按:, j- K  i* T' g: ~" p! w
  “按本年宝玉十三岁,(如依周绍良所编系年,本年宝玉十二岁,笔者注),凡小于宝玉者不能超过十三岁;凤姐又绝不止十五六七岁。此为信笔泛叙。”$ k6 S, Y, I) Z: q# c
  这种结论是草率的。虽然文学作品对年龄的准确度要求比较宽松,但也总要以实际常例为依据,要大至相当才可。如把十二三岁的人,二十左右的人,统统泛叙为是“十五六七岁”,这种泛叙未免太不“生活”了。 如果说第49回年龄问题还可勉强用“信笔泛叙”解释的话,那么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里,比宝玉还小一岁的黛玉竟然也自云“我长了今年十五岁”之语又将何呢?对此,周汝昌只得推测道:“按黛玉小宝玉一岁,实当十二岁。所叙明明不合,疑字有讹误。”其实古代纪年“女进男退”,不可断然推断。6 J# R& S2 `/ M/ ?9 q2 N/ }7 E
  我们如果仔细再推敲一下,那绝对不是统统泛叙为“十五六七岁”的。如大观园中的几个大丫环年龄,其浅显明了得颇是令人吃惊的。我们看第32回(属周归类的红十二年):
" W& k( V( _% r0 S' S3 `  n& }! d  史湘云红了脸,吃茶不答。袭人道:“这会儿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0 @( f1 d& t$ e
  根据第6回说的袭人大宝玉两岁之语推算,第三十二回她应是十四岁,但这样一来,“十年前”的袭人只有四岁!尤为奇怪的是,第54回贾母谈起袭人时还曾说过:“我想着,她从小儿服侍了我一场,又服侍了云儿一场,末后给了一个魔王宝玉”这样算起来,袭人四岁之前早已服侍了老太太一场了!不到四岁的小孩居然服侍起人来,真真令人瞠目结舌。
3 R+ Z6 G0 ^% I0 a  根据有关细节(特别是第46回),我们知道袭人跟鸳鸯、紫鹃、金钏等皆从小一起在贾府做丫头,且都是年龄相仿的姐妹,用鸳鸯的话说就是:“这十来个人,从小儿什么话儿不说?什么事儿不作?”也即她们都是四岁左右就做了丫头,有着近十年的丫头史。
# x) g2 `9 n3 ]0 J1 H  对此,民国时期著名的评点派人物王伯沆认为《红楼梦》这部小说“不必过于稽考年月”,指出湘云、袭人的年龄“殊出情理之外,疑‘十年’十字必误无疑”,因而主张“十”字改为“数”字。 可是,早于袭人与湘云说笑之前,第30回,丫环金钏就已说过了与袭人很相似的话,她说自己“跟了太太十来年”,这又作何解释?难道说作者特别喜欢“十”字不成?难道此处“十”字也是“数”字之误? 综观红学论著,大多红学家面对年龄之谜,在无可如何的情况下,只得推测为是作者的“疏漏”或“信笔泛叙”,这其实是找不到结论的结论。绝对不是抄工过录之时积非所成的。  W0 L8 ^" t4 l1 V8 G
孟光接了梁鸿案  但作品中却有几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按常理,人物的年龄是随年代的递增而同步递增的,如果作者对自己陈述的年代更递混淆不清,那么人物年龄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有出入。但是仔细阅读文本,有关情节来看作者实际上对作品的年代更递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但何故姑娘丫环的年龄反而接二连三地“疏漏”起来呢?; E& J5 j! o5 v; X1 E
  许许多多的细节都可证明作者对自己叙述的流程更递是清楚仔细,比如《红楼梦》第59回(属红十三年)有如下一段对话:
4 X3 a# ?$ w' I+ t, i  春燕问道:“你们在外头这二三年积了些什么仇恨,如今还不解开?”藕官冷笑道:“有什么仇恨?他们不知足,反怨我们了。在外头这两年,别的东西不算,只算我们的米菜,不知赚了多少家去。”
6 K* n$ _- k$ O! r4 V, {  藕官等人是第18回里为了迎接贾妃省亲而从苏州采买来唱戏的,她们到达贾府是在红十一年十月左右,离红十三年头尾正好相隔“二三年”。另外,因为藕官是在红十三年到大观园里改行做丫头(58回),她在外头唱戏,受老婆子盘剥实际上只有两年左右时间,所以藕官又特别说明“在外头这两年”,可谓准确之至,细心之至再如第66回(属红十三年)。该回贾琏要替尤三姐做媒,尤二姐说三姐已有了意中人柳湘莲了。贾琏听说后,就说柳湘莲“最和宝玉合的来。去年因打了薛呆子,他不好意思见我们的,不知哪里去了。” 柳湘莲痛打薛蟠是在属红十二年的第47回发生的,“去年”之说一点不错。
, L- Y4 |+ f3 S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为《红楼梦》编年的各种文章,大多不谋而合,这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如果作者思绪混乱,所写年代杂乱无章,那后人是根本无法编写系年的,即便编出来,也不可能那么一致。
% t8 ^, h* o! ~6 E- n7 R  第二即如果作者对作品人物年龄并不重视,那么即便他能准确地记清作品所写的年数,姑娘丫环年龄之出入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阅读《红楼梦》可以看到,作品对非主要人物的年龄都不厌其烦地予以具体交代,那么理所当然地,对黛玉、凤姐、袭人等主要人物的年龄将会更其重视,可是为何她们的年龄反而含糊不清,屡有出入呢? - E6 m# `: o: e
  关于非主要人物年龄的描写,这里不仿举若干例子:
& T, r- E9 n( {6 Q; _" \  “原来这一个名唤贾蔷,……如今长了十六岁。”(第9回) : X& l, P: I9 f7 }: t( Y
  “原来这小红本姓林,……年方十六岁。”(第24回)
  }% U0 _0 A  G; q  “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第35回)
% [3 P" \; o/ ?0 \1 T! s+ s  宝玉一面看莺儿打络子,一面说闲话,因问他:“十几了?”莺儿手里打着,一面答话说:“十六了”。(第35回)
9 P$ ~' O% N  t# y7 w1 R3 `( ?3 _6 E  “旺儿有个小子,今年十七岁了。”(第72回)   v" g% A- c& U* ^3 F* m
  “原来这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第79回)
& o- I9 j5 H# k4 M2 M+ K- J0 B! z  这里所举的人物,算不上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可他们都有确切的年龄,这足以说明作者是非常重视年龄问题的。作者对非主要人物年龄尚且那么重视,那对主要人物就更没有理由疏漏了。
/ ~+ j2 e. G; c1 _0 H" k; n  第三,《红楼梦》姑娘丫环年龄之出入,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是非常有规律的:让小者增大,让大者减小,统统合于“十五六七岁”这个标准岁数。试想,如果是反复修改、疏押的话,能那么有规律吗? 只要分析一下第一节所举的例子,就不难找出这种规律。比如黛玉、宝玉的年龄,她们显然被增大了,而凤姐的年龄,第6回(属红八年)刘姥姥说她“不过二十岁罢了”,可她却越活越年轻,时隔四五年,到第49回反而只有“十五六七岁”。
5 V% x7 M- |! v& k" q  《红楼梦》姑娘丫环年龄出入如此有规律,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可以这样说,为了使前后描写更符合情理。人物年龄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们身心成熟与否。对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无疑是会考虑进去的。《红楼梦》前一部分,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宝玉、黛玉,她们只有六七八岁,这显然是作者有意的安排。
) W6 G! T, Q; I1 v  从以上分析可知,《红楼梦》姑娘丫环年龄的前后出入,用疏漏、信笔泛叙等言语是很难解释的。而且事实上我们也难以相信,象曹雪芹这样一个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严肃认真的作家,居然会对自己笔下一连串心爱人物的年龄大小混淆不清,接二连三地疏漏起来,据我的理解,《红楼梦》姑娘丫环年龄之谜,跟作者的创作构思和思想是有很大关联的
& m  Q! Y; d8 A1 t5 [0 J5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红楼真本事》
       ——第一章 溯本探“元”
§1.1干支纪年
  我国古代是用一套序数系统来标记年、月、日和时辰,即干支纪年法。就是天干和地支, “干”指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60次循环一周,称为一个“甲子”。干支纪年法既简单又准确,不论大月、小月,闰年、平年,它总是以60次循环一周依次记下去。干支纪年最晚在战国时代开始采用,纪日最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几乎每一片甲骨都刻有干支记日。从古至今,我国已有3700多年不乱不叠的干支纪年历史,这是世界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方法,对于推算历史事件的确切日期具有重要价值。! m2 f: x& k1 S& ~9 G
  但按古代阴阳五行论,干支标记年份的起止时间段并不是从每年的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起到年末最后一天,而是起于第一年的立春日,止于次年的立春前一日。譬如 ,《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颠》:4 Q' T8 ]; X# L) u
  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第1344页)
# L. [. c; c5 @! Z( J2 S. ]+ a  依此为例,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那么立春当日就到了乙卯年。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因此就是死于乙卯年的第二天。
  U5 g% o4 P! {  o# E7 T" b& |  干支纪月的方法与记纪年和记纪日的方法不一样,每月的地支都是固定不变的,即十二地支与十二个月份相配,以“冬至”所在的那个月建为子月,依序顺推。但是,月支并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地支,交节及节后为下个月的地支。上文中“甲寅年十二月”已经立春,元春死于立春次日,由此推知,死于乙卯年寅月的第二天。
# W/ [+ ], B. M( E+ u, n/ J  以干支记时辰,自汉代开始,主要做法是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段,再配以十二地支名。
& i$ O" E9 v, u9 Z8 V5 n& e  了解了干支纪时的基本方法,下面我们就可以根据作品文本,来考察元春的生年死月和她确切的存年数。前提是:假设《红楼梦》120回本的文本呈现的是作者所精心设置的。; l- t' f& J3 _3 Z
§1.2元妃生辰滑稽谁之过?  既然假设后四十回与前80回是一个系统内的元素,那我们不妨首先从“发就顺”的第86回出发。120回《红楼梦》第86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中有一段令我们眼花缭乱的描写:1 X$ i) J/ W; U( H/ n, B
  宝钗道:“不但是外头的讹言舛错,便在家里的,一听见‘娘娘’两个字,也就都忙 了,过后才明白。这两天那府里这些丫头婆子来说,他们早知道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说:‘你们那里拿得定呢?’他说道:‘前几年正月,外省荐了一个算命的,说是很准。那老太太叫人将元妃八字夹在丫头们八字里头,送出去叫他推算。他独说这正月初一日生日的那位姑娘只怕时辰错了,不然真是个贵人,也不能在这府中。老爷和众人说,不管他错不错,照八字算去。那先生便说,甲申年正月丙寅这四个字内有伤官败财,惟申字内有正官禄马,这就是家里养不住的,也不见什么好。这日子是乙卯,初春木旺,虽是比肩,那里知道愈比愈好,就象那个好木料,愈经斲削,才成大器。独喜得时上什么辛金为贵,什么巳中正官禄马独旺,这叫作飞天禄马格。又说什么日禄归时,贵重的很,天月二德坐本命,贵受椒房之宠。这位姑娘若是时辰准了,定是一位主子娘娘。这不是算准了么!我们还记得说,可惜荣华不久,只怕遇着寅年卯月,这就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了。他们把这些话都忘记了,只管瞎忙。我才想起来告诉我们大奶奶,今年那里是寅年卯月呢。”$ o& q: u/ M. k' I
  由此文本叙述可知,元春生于“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正月初一)辛巳时”。对照第95回:
' K' d6 o! _) b  N. o9 x  “是(应为逝)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1 h; L, S+ Z2 ~6 G: k8 B" x
  我们发现可疑之处了。根据《六十甲子顺序表》,甲申年正月初一出生,乙卯年第二天去世,相差31或91年,但只能是三十一岁,绝非文本中的“存年四十三岁”。9 p7 `: k5 i/ U
  一、生年错了。查电子版万年历,甲申年丙寅月只能是1584年 /1644年 /1704年 /1764年,但日子不对,带卯日的分别为1584年初一日、1644年初二日、1764年初三日,其中也只有1584年初一是丙寅月己卯日。在时间叙述的问题上真是“只怕时辰错了”。
% o8 {5 |& x% I) ]  二、假如生年时间记述正确,但去世和存年的年份都错了。譬如张爱玲说,古文竖立排版,过录工抄错了,应存年四十一、二岁(古代男子减岁女子进岁,计算可能2-3/岁差数,实际38/39岁)尚可接受。但是一:如果生于甲申年而去世时38/39/40岁,那么当年必定是癸亥年/壬戌年/甲子年,而第95回中“是(应为逝)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应该写作癸亥年/ 壬戌年/ 甲子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二,如果去世时的确是43岁,且逝世时是立春交乙卯年寅月,那么她应该逝世于丙寅年是二月十九日。第95回中“是(应为逝)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应该写作为丙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在时间叙述的问题上又是“只怕时辰错了”,是否文本过录抄写有误?
, I6 c; U; [0 j  三、假如去世、存年的年份是正确的,但生年年份却错了。“是(逝)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正确,那么元春应生于壬申年丙寅月乙卯日(正月初一)辛巳时,按壬申年查万年历,1632/1692/1752年,除夕、初一、初二三天此三个年份分别为戊戌/己亥/庚子日、庚戌/壬子/辛亥日、壬戌/癸亥/甲子日,均无乙干和卯支日。此情况最不可能存在。5 g1 |. S  k% B: Q/ [
  总之,寅/子、和甲/丙,这几个字云泥之别,口读或手书时不可能象张爱玲说的抄写之误的《红楼梦》第95回的文本中犯了明显的常识性错误,但现存的程伟元和高鹗元本子都是完全一致,置明显错误若罔闻,听之任之。但仔细琢磨,全书120回,正儿八经的天干地支纪年只有这一处详细使用了。应该是作者慎重提笔的。
9 N4 k9 J9 Q* X2 x6 G; V2 C5 _& T" o  可见元春的生、死、年三者记述都错了。也是故意“抖搂”的?
# y! M7 O, w" Z; d( i1 n& C0 `
  y' ?3 e$ O8 C! E§1.3 存年四十三岁之不可能?; m, S0 A/ b5 S. g% ]
  对于元春的存年岁数,现在流行的说法是陈林在《红楼梦时间秘密》中分析,从文本前80回的情节来看,元春薨时的年龄绝不可能是43岁,只能31岁:
" [: M" Q2 c$ r  按照后40回作者的安排,贾宝玉在元春去世时大约16岁。如果元春死时43岁,那么她竟然比胞弟宝玉大了27岁,这是不合情理的。第33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写到,当年端午节后,王夫人哭求贾政不要打宝玉,她说:“我如今已将快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这一情节距离元春去世日期不到4年时间。如果元春死时43岁,那么王夫人此时最多54岁。难道王夫人在11岁时就生下了元春?难道王夫人不满10岁就嫁给了贾政?从小说的情节和日常生活的逻辑来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他的错误还不止于此,在关于元春年龄安排的问题上,这位作者也犯了一个明显的情理和逻辑上的错误。从小说前80回的情节来看,在31岁和43岁这两个存年数中,元春死时的年龄只可能是31岁,而绝不可能是43岁。按照后40回作者的安排,贾宝玉在元春去世时大约16岁。如果元春死时43岁,那么她竟然比胞弟宝玉大了27岁,这是不合情理的。
. Q& A8 _; t% Z/ p9 q( t# C  1998年,徐子余《红楼梦学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虎兔相逢”解作康雍两朝交替之年新证》的论文,也对元春年龄的错误作了细致的分析,但他明白地承认自己无法解释这个错误的由来:& x) a$ z. }0 M: G4 H
  如果按元春死于甲寅年算,则存年三十一。这样才与前八十回有关人物的年龄相适应。第三十三回写贾政笞挞宝玉时,王夫人曾说:“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按此推算,年后元春死时,王夫人也只有五十挂零。如果元春存年四十三岁,那么母女相差最多只有十岁,显然不合常情。如果元春存年三十一岁,那么, 她比母亲小二十来岁,就合乎常情了。还有冷子兴说,王夫人先生贾珠,次生元春,再次生宝玉。如果把王夫人生元春定在二十来岁,那么,在这以前一二年生贾珠,三十多岁生宝玉,而宝玉挨打时约十五岁,元春比宝玉长十余岁。这样,作者介绍说“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也就合情合理了。如果元春存年四十三,长宝玉二十来岁,那么,宝玉三四岁时,元春早已选入宫中作女史了,哪有机会教授宝玉?总之,元春存年三十一岁,才与前八十回所写王夫人和宝玉的年龄相适应。旧时以干支纪年,文人都能算出从甲申到甲寅是三十一年,到乙卯是三十二年,但续作者却算错了。何以会在这种常识性的问题上出差错呢?这真使人疑惑不解。2 D2 k2 D0 J' F. Z2 g8 t9 @  q
  从“续作说”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一定会让人感到疑惑不解。其实,这是想当然的。红学家周思远说是“陈林现象”,“是谁还是大清法律规定只能是31岁,而不是43岁?至今没有历史文献资料支持。”
/ P9 \, D5 n' P7 F- }  我的看法是:一按照古代纪年,张爱玲说的元妃存年实际为38/39岁(虚岁四十一、二岁),如果元春存世四十一、二岁,胞弟贾宝玉在她去世时大约16岁,大了20岁左右,推知元妃入宫作女使时20多岁,这是合情理的吗?合理的。
% |) L% t; G1 w! k. p% v  譬如,有史料记载,容妃和卓氏(1734—1788),和卓氏,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回族人,即传说中的香妃。乾隆二十五年入宫封为和贵人,时年二十七岁。深受皇太后喜爱,进宫第三年册封为容嫔,时年二十九岁。乾隆三十年随夫君、太后、皇后、令贵妃、庆妃以及孝贤皇后之弟傅恒等人南巡,一路上乾隆还遵照维吾尔族伊斯兰教的习俗赏赐给容嫔特制的饭菜。又如,恂嫔(?—1761)霍硕特氏,亦作郭氏,台吉乌巴什之女。生年不详,生辰为十二月二十四日。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新封郭常在(1759),二十五年晋郭贵人(1761年),二十六年八月扈从木兰,八月二十七日突发急病,薨于行在。2 C" c, i0 _8 V7 g% r1 Y" V, ?
  二:王夫人此时最多54岁。王夫人在15/16岁时生下了元春。这合乎古代13岁“及笈”的习惯,13-16岁“女字”、“弄璋之喜”再正常不过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关于适婚年龄的法律规定来看,女子通常在14岁左右出嫁,男子通常在16岁左右结婚。例如《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四《嘉礼》规定:
: k& J* N6 Z' P  官员(七品以上)自昏及为子孙主昏,豫访门第清白女、年齿相当者,使媒氏往通言俟许。男年十六以上,女年十四以上,身及主昏者无期以上服,皆可行。(下士、庶人同。)! M) o7 w) G& w; O
  这就是说,陈林论证的“元春死时只可能是‘存年31岁’,而绝不可能是43岁,元春只比宝玉大15岁左右。”是误解,偏证不能成立。7 B$ ^9 T8 q) b$ }6 F- L
  此外存年41、2岁,还可以和文本再比兑看看,依然成立。
7 T4 c. m& ~" `8 x- n% F  一、“存年四十一、二岁”这个年龄差距,元春比胞弟贾宝玉大了20岁左右,正如第18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所写“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
! O' u8 M  L* g  二、最早指出关于元春去世时年龄安排的常识性错误的是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一位署名“苕溪渔隐”的红楼爱好者。他在当年刊刻的《痴人说梦》中指出:“贾妃薨逝,存年四十三岁。”(九十五回)案八十六回云元妃生于甲申年,而此回云“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甲申至乙卯仅止三十二年。年四十三岁当改三十二岁。# Y0 e0 X6 }- b* p  }' ^
  三、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对这个错误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错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胆的猜测:  a, \, n  k5 ?6 `$ q! W3 W
  元妃亡年四十三岁,我记得最初读到的时候非常感到突兀。一般读者看元妃省亲,总以为是个年轻的美人,因为刚册立为妃子。元春宝玉姊弟相差的年龄,第二回与第十八回矛盾。光看第十八回,元春进宫时宝玉三四岁。! \# ~7 x+ r# p- u4 G( U" q
  康熙雍正选秀女都是十三岁以上,假定十三岁入宫,比宝玉大九岁。省亲那年他十三岁,她二十二岁,册立为妃正差不多。写她四十一、二岁死,已经有人指出她三十八岁才立为妃。册立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中风而死,是续书一贯的“杀风景”,却是任何续《红楼梦》的人再也编造不出来的,确是像知道曹家这位福晋的岁数。他是否太熟悉曹家的事,写到这里就像冲口而出,照实写下四十一二岁?
3 @( ~' W: ^$ }  张爱玲所说的“曹家这位福晋(王妃)”,指的是曹雪芹的大姑、曹寅的长女、由康熙皇帝指婚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嫁给平郡王纳尔苏的曹佳,想当然耳。在她看来,曹佳就是元春的原型人物,就象刘心武猜测写小说似的。张爱玲坚信后40回是续书,但她并不认为程伟元和高鹗是续书作者。她提出了续书作者知道曹佳的岁数、非常熟悉曹家的事情这样的疑问。
- z& L! i2 j( l  ^  《红楼梦》自乾隆中后期开始广泛流传到清末民初的大约160年间,从现在发现并公开的史料来看,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小说的作者究竟是谁。虽然小说明写曹雪芹对初稿披阅增删,分章纂回(土默热最近用文艺比较,解作洪升的“传奇初稿”改编成了小说《石头记》,尚难确立,但是对于雪芹的身份则莫衷一是,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第七章《史事稽年》中写到,蒋瑞藻《小说考证拾遗》页五十二引赵烈文的《能静居笔记》:3 X6 G! C" m: \+ Q! y' E  o
  谒宋于庭丈(翔凤)于葑溪精舍,于翁言:曹雪芹《红楼梦》,高庙末年,和珅以呈上,然不知所指。高庙阅而然之,曰:“此盖为明珠家作也。”后遂以此书为珠遗事。2 M( n1 C& }% a6 \3 _8 i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乾隆皇帝也不知道小说所写究竟是何人何事,“然之”就是肯定了“不知所指”这个情况。然后,乾隆皇帝又作出了自己的推测:小说大概、也许写的是明珠家的事情吧。
$ ^5 n. e+ A3 _2 \  且不说历史上是否真有乾隆读红楼这回事,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程伟元和高鹗的时代,没有哪位读者知道小说情节人物的历史原型。这样看来,张爱玲所谓“续书作者知道曹佳的岁数,非常熟悉曹家的事情”的猜测,反面即可能就是续书=作者,原作如此。存年四十一、二岁极有可能。: M5 K9 u9 t- E9 G( e% e0 s; g' L
  总之,不论31岁还是41岁,生死的年份貌似不符合文本,客观上都合情、合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1: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红楼真本事》
       ——第二章 “元”来如此
§2.1元春生辰为哪般?  究竟元春年龄的常识性的错误,是不是作者故意留下的明显破绽,“此地无银三百两”?是否还有其他确凿的证据支持此论断吗?现在我们就来考察一下,后40回的文本作者故意设置这些错误究竟是何用意,顺藤摸瓜地梳理下去,看看究竟能够发现什么大的惊心埋伏。 * U! T. D# `6 u$ @8 v" U" M* [7 Y
  我们使用实验控制法和排除法,仔细对证看看文本陈述矛盾否,尤其对照关键回目,尝试用31岁和43岁分别“试商”,核对集合系列现象是否符合文本关卡。1 Z7 a3 n5 Q/ }4 E( L# w+ \
  《红楼梦》第5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写到了元春判词:
6 n' |3 V7 F: s" r0 C4 v$ x" g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 x1 n. e, T/ u' u: b3 [+ R8 t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第78页)7 d* ?8 T) j' _% j( Y
  其中“兕”是指“犀牛类猛兽”。“虎兕”,原作“虎兔”,甲戌、蒙府、戚序、甲辰、舒序本均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三卷本120回从己卯、梦稿本改。
7 N2 }0 u( M0 k# x  第九十五回写道:“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第1344页)根据地支、节气与农历十二个月的关系可知,后40回的作者将“虎兕(兔)相逢大梦归”这一句判词明确解释成了元春去世日期的时间特征。如果作“虎兕”,则是指“十二月(丑月)立春,寅(虎)月与丑(牛)月相交”;如果作“虎兔”,则是指“寅(虎)年十二月立春,交卯(兔)年寅月”。由此看来,无论第五回的判词究竟是作“虎兔”还是作“虎兕”,第九十五回对元春去世日期的描写,都是符合前80回作者文本字面意思的。
( N$ a# M) S6 N, \+ I- ^$ Q! P  清朝入关后,从顺治二年(1645年)起,弃明朝的“大统历”而改用“时宪历”,颁行《时宪万年书》,“时宪历”一直施行到清末。郑鹤声编撰的《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上起1516年(明代中叶正德十一年),下迄1941年(民国三十年),将阴历的年月日与阳历的年月日一一对照排列,其中“节气纪载,自清世祖顺治二年起,全以《万年书》为依据”;书的中缝,从上到下,排有当年的干支、公元和朝代年号纪元。因此《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所载的小说作者所处时代的干支历日和节气等资料数据,与他创作时所依据的历法资料和天象数据是完全一致的。
9 [0 q: R% q$ k* O* e# Y  康熙皇帝后四次南巡至和江宁等地,都是由曹寅接驾。由此可以确定:考察元春去世日期的上限是1703年。文本是由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首次刊印出版的。无论作者是谁,后40回所载的历法情况(十二月十八日立春)也应该与其亲身经历有关,并且绝不会在乾隆辛亥冬至之后。因此考察元春去世日期的时续下限为1792。用《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在后40回作者生活与创作的年代中,究竟有没有某寅年十二月立春、某卯年寅月的情况。
: z& j, Y. T1 Q4 H- N  陈林《红楼梦时间解密》推论与此迥然抵牾,他论证说:/ K+ K( h# J' W6 m, e( }
  元春只可能死于寅年十二月立春后的十二月底或卯年正月初某日,因此可以首先排除两个年份:1711年和1771年。在剩下来的两个年份中,只有“1723年2月4日,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惟一恰当的时间。也就是说,后40回作者所暗示的元春真实的去世日期,一定是在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立春之后,理由如下:3 l; C6 w* f$ f8 r6 e2 [
  (1)这个日期符合笔者对其真实去世日期的判断,即按照小说上下文来推断,元春必然死于十二月底或一月初,而不是十二月十九日。如果元春死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当天(下午3时左右立春之后),则可以推断作者在创作时很可能有意将“廿九”改编成了“十九”。这就是说,小说作者很有可能在真实日期的基础上通过增减数字笔画以隐瞒小说情节的真实朝代年纪。如果元春死于壬寅年十二月立春之后一日,查《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可知她死于癸卯年正月初一。
9 @+ h- M. [0 q) L8 e# d  (2)不论元春死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当天,还是死于次年正月初一,她都是死于雍正元年年初。这个日期非同小可,绝非偶然,它必然是后40回作者的精心安排,因为这个日期对于小说中的贾府和历史上的曹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v4 ~+ O4 m1 x+ K  元春之死,是贾府败落的导火线,贾府失去了政治靠山,潜伏已久的种种危机终于汇聚在一起,来了一个总爆发,导致贾府被查抄。对于现实中的曹家而言,“虎兔(兕)相逢”更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的临界点。
3 r' _: C; v0 s5 b  康熙六十一年正是壬寅年,康熙在位61年,曹家因为与康熙的特殊关系也享尽荣华富贵,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簇锦”。康熙于壬寅年壬寅月十一月十七日(1722年12月24日)驾崩;十一月二十日(12月27日),康熙第四子即位,以第二年癸卯年(1723年)为雍正元年,雍正元年正月初一正好在立春后一日,即1723年2月5日。
+ _% Q4 r7 Q( ?- I  笔者经过查电子万年历索证,腊月十八日立春并不是稀有之事,甚至找到年份有7、8个,因此可以成为小说作者创作的现实依据。从1703到1791年间,“寅年十二月立春”的年份如下:
5 C7 s  ?; k' t; \. t, j9 A  1703月2月4日,癸未年是腊月十九;. Q2 ?0 [0 B- }8 ?
  1704年,乙未年腊月廿九日;
) ]; w- k! {! M  1706年2月4日,癸未年十二月廿一日;
  t9 \+ S3 S7 a0 x0 X: ^  1711年2月4日,庚寅年十二月十七日,16时58分,或16时44分;' s! l4 r. e! u6 k' f# e
  1723年2月4日,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5时5分,或14时51分;
. Z8 u* B+ S# U# r6 J  1747年2月4日,丙寅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0时46分,或10时31分;
" K5 ^# |/ Y. ^; Y  1771年2月4日,庚寅年十二月二十日,6时32分,或6时15分。
. a' m; \. P7 w  其中,符合 “十二月17日-19日立春” 条件的年份应有1703年、1711年。可见陈林“首先排除两个年份:1711年和1771年,剩下来的两个年份中,只有‘1723年2月4日,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惟一恰当的时间”是错误的!6 Y/ B  f9 x! X) `! _+ T! E8 e
  譬如,1703年2月4日,为壬午年腊月乙未日(十九日18:44:20时立春),交癸未年甲寅月乙未日,也可以表述为:“是年甲寅(月)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这与第95回: 元春“是(应为逝)年甲寅(月)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也算基本符合。5 d5 `# v$ G9 e& j! I
  而且,1711年也可取用,譬如,此按纪年法真实的文本表达为:元春逝世的时间是公历1711年2月5日——(康熙50年)辛卯年庚寅月戊寅日(腊月十八日)逢辛卯年庚寅月十七日/丁丑日16:58:34时立春。也就是说,后40回作者所暗示的元春真实的去世日期,并非象陈林言之凿凿的“一定是在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立春之后”。因为作者撰写《红楼梦》真本的当时,文本竖着写,古人是句读尚未采用“泊来”的标点符号),其实按照文本表述,解读标点还可以是这样的(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八日,十七日立春):
/ X5 A* _3 d6 D9 V, v  是(应为逝)年甲(应为某天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一、二岁。(实际40/39岁或31岁)* S3 v5 ?; w& z1 H5 \
  这1711年也符合文本第95回陈述——元春“是(应为逝)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当时)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5 @2 w+ K% ?* j( a  笔者由此推论:、符合笔者对其真实去世日期的判断,即按照小说上下文来推断,元春逝世十八日,不是公认的立春次日即十二月十九日。不会出现象陈林说的“如果元春死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当天(下午3时左右立春之后),则可以推断作者在创作时很可能有意将“廿九”改编成了“十九”。这就是说,小说作者很有可能在真实日期的基础上通过增减数字笔画以隐瞒小说情节的真实朝代年纪。如果元春死于壬寅年十二月立春之后一日,查《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可知她死于癸卯年正月初一。”他“不论死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当天,还是死于次年正月初一,她都是死于雍正元年年初。”目的是推论“这个日期非同小可,绝非偶然,它必然是后40回作者的精心安排,因为这个日期对于小说中的贾府和历史上的曹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7 _- Z0 P! V. i; ^) s8 K' X
  二、陈林改造时间,循环假设。说:元春去世时间是公历1711年2月5日——(康熙50年)辛卯年庚寅月戊寅日(腊月十八日)。存年39岁或30岁,那么生于1681年或者1692年。目的是为了论证预先设定的框框:
  ^0 A) u/ p5 k* y  元春之死,是贾府败落的导火线,贾府失去了政治靠山,潜伏已久的种种危机终于汇聚在一起,来了一个总爆发,导致贾府被查抄。对于现实中的“虎兔(兕)相逢”更是败落的临界点。康熙23年—51年,从1684年,曹寅由接父亲曹玺织造到1712年7月毙命,曹家因为与康熙的特殊关系也享尽荣华富贵,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簇锦”。康熙于壬寅年壬寅月十一月十七日(1722年12月24日)驾崩;十一月二十日(12月27日),康熙第四子即位,以第二年癸卯年(1723年)为雍正元年,雍正元年正月初一正好在立春后一日,即1723年2月5日。 通过对历法资料的查证和辨析,陈林论证了“元春真实的去世日期必定是康熙61年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立春之后(二十九日当天或雍正元年癸卯年正月初一)。能够在小说中做出如此精心安排设计的,必然是前80回的作者本人,而绝不可能是与曹家毫无关系的外人。也就是说,前80回和后40回必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 F! t: Z5 I: q, ]. c  很显然,陈林是改造了几处关键的控制变量,导致因变量太多,问题复杂化了,所以控制实验的结果可信度不高。陈林通过改动元妃生辰时令,推断元春生平1692——1723年,完全附会历史时间——比附较厉害。而且以后推论还有可能依次推论、改造样本纯粹性,何来科学性。$ U: @- r+ C6 a( {4 c9 [" r

, t+ s) ~3 O# z' N3 i4 T7 D  其实,我们更简单的做法是“舍车保帅”——鉴于120回《红楼梦》文本只有一处用了天干地支纪年,文本中上千处用的纪年法是节令和排列数字法的系列物理现象,以及文本结构符合对称的循环功能,我们完全可以假设文本信息系统排除节令纪年是假造的可能,直接用元春存年31岁和43岁分别“试商”。
1 \  N; U  z0 F5 M) o0 }  下节的论证是基于以下假设条件的可证伪性功能:+ m! D" ?$ p4 N" P3 q
  1、干支纪年法在文本系统中存在的几率近忽略不计,可以完全抛弃不顾,直接拿系列节令数字样本尝试;& @7 @" [8 r5 T+ ^' e
  2、拿来的系统抽样符合信息分类的三个特性,即互斥性、纯粹性和完备性。
8 P& c* m$ ^. K) b( T  3、回头再来比兑、验证,看那种情况更“契合”文本信息叙述。5 g) t, m- d2 e4 L
§2.2“元”来如此  从上章的讨论可以看出,后40回的作者在元春去世日期的问题上进行了精心的处理。第一章已经论证过,在《红楼梦》自乾隆中后期开始广泛流传到清末民初的大约160年间,从现在发现并公开的史料来看,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小说的作者究竟是谁。后40回作者在时间叙述问题上不会出现的明显破绽而构成了一个“证据链”:后40回的作者与前80回的作者是同一个人,120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j% O* \; u3 p6 \, ~8 q. R
  那么我们现在就顺理成章推算元春的生辰。我们遴选确定文本系统抽样标准参数:元春“贵重的很”的命理特征是出生和去世的节气时令——“生于正月初一(元旦日)”和“逝世时腊月十九日,腊月十八日立春”。其中暗示了三个共有特性:1、元月初一立春;2、若干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 3、年干有寅、卯或辰。. \/ u% s& j  I4 U# \% Q/ G, U  L
  此外,还要界定年份范围。史料可查的重大时间是——120回《红楼梦》文本第16回“贾元春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王熙凤和赵嬷嬷关于“太祖皇帝仿舜南巡”的对话以及有关的史料记载可知,小说所写的故事大致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太祖皇帝六次南巡,独甄家“接驾四次”的描述,如果是自传体作品,将取材于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四次以江宁织造曹寅的织造署和居所为行宫这个独一无二的史实。第十七、十八回所写的元妃省亲的情节,可能是隐射康熙南巡、曹寅接驾的史实,也可能是作者根据曹家某位王妃省亲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以后再证。+ n( D7 J0 E& s  G: C/ U
  从小说文本来看,“千载稀逢的太祖皇帝六次南巡,甄家接驾四次,早生二三十年就赶上了。”元春是在“太祖皇帝”南巡、江南甄家“接驾四次”之后去世的。确切地说,根据小说各回年代之间大致的关系来推断,元春是在第十六回所写情节的大约4、5年之后去世的。据《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康熙六次南巡的起、止时间分别如下:  D2 ^: O# r3 w
  第一次南巡:二十三年甲子九月辛卯(二十八日)(1684年11月5日)启銮;(十一月)庚寅(1685年1月3日),上还京。% W+ u( H# I; g- G0 b" R
  第二次南巡:二十八年己巳春正月丙子(1689年1月28日)启銮;三月丙戌(4月8日),上还京。
- ]4 L6 x: p  X, J
0 B$ }( _/ h# O0 Q8 F  第三次南巡:三十八年己卯二月癸卯(1699年3月4日),上奉皇太后南巡启銮;五月乙酉(6月14日),上奉皇太后还宫。  9 q( L9 G7 I, r3 i6 I+ O
  第四次南巡:四十二年癸未春正月壬戌(1703年3月3日),上南巡阅河;三月庚申(4月30日),上还京。1 t6 V) A: {2 X. S& Y8 Y; s+ r
  第五次南巡:四十四年乙酉二月癸酉(1705年3月3日),上南巡阅河;闰四月辛酉(6月19日),上还京。 & r. M* N/ [6 T& u
  第六次南巡:四十六年丁亥春正月丁卯(1707年2月5日),诏南巡阅河;五月癸酉(6月21日),上还京。康熙皇帝后四次南巡至都是由曹寅接驾。/ l# X: r- O* D7 V- Z
  由此可以推定,考察元春去世日期的上限是1703年——下限是1791年,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56年辛苦收索、整理,并于当年冬至后以木活字排印的120回本的《红楼梦》,就是通常所说的“程甲本”。再查网上电子版《万年历》可知,符合条件“正月初一立春”、十二月十八日立春”的年份如下:
. M# m" U9 I7 H' O7 b7 L' c3 D
正月初一的共计6个:
1704月2月4日,康熙43年(甲申年丙月寅辛丑日)正月初一,00:29:52立春;3 K$ w( L- |4 ]/ P7 d6 [
1707年2月4日,丁亥年元月初二,17:54:31立春;
9 ?' }9 i- z/ u) F1715年2月4日,正月初一,乙未年戊寅月戊戌日,16:25:43立春;
6 M+ M: k" i) O# Z1723年2月4日,正月初一,癸卯年甲寅月庚辰日,15:5:00或14:51:00立春;% ~; H' E5 k/ M
1734年2月4日,雍正12年(甲寅年丙寅月戊寅日)正月初一,06:56:01立春;- K: H$ ~. k1 H" B  L! h
1772年2月4日,乾隆37年(壬辰年壬寅月丁酉日)正月初一日,12:26:46立春。& l: z4 _: }  B  j& d" n8 I
腊月十八日立春的有2个:
1760年2月4日,乾隆25年庚辰年十二月十八日(戊寅月甲午日),14:38:52立春;
$ C# S! G/ t5 Y) @* P' y1779年2月4日,壬辰年,十二月十八日,22:47:43立春
( k9 v9 n# B" o2 X6 ]# p) f, v4 @5 `6 ]" u
  以上有2*6种排列组合,但是文本叙述元春存年应有个范围,年岁之差应在宝玉年龄18、9岁与王夫人岁数60岁之间。最小18+4=22岁,最大不超过60-13=47岁。组合排列后,合适的选项组只有三种如下:
& f9 |% F; v& x% H+ x  一、诞辰1715年2月4日,康熙54年正月初一(乙未年戊寅月戊戌日),16:25:43立春——逝于1760年2月5日乾隆25年(庚辰年戊寅月乙未日,十二月十九日),腊月十八日14:38:52立春;享年45岁。* T% S- K  X0 ]6 L& t  \
  二、诞辰1723年2月4日,雍正元年正月初一(癸卯年甲寅月庚辰日),15时5分 / 或14时51分立春——逝于1760年2月5日(庚辰年戊寅月乙未日,十二月十九日),腊月十八日14:38:52立春;享年3 8岁。4 X5 e- ~. j7 B) S/ J4 T
  三、诞辰1734年2月4日,雍正12年正月初一(癸卯年甲寅月庚辰日),7.:39:47:43立春——逝于1760年2月5日(乾隆25年庚辰年戊寅月乙未日十二月十九日),腊月十八日14:38:52立春;享年2 6岁。
; [! C* v' |' a3 D( Y$ Z6 S% O2 T  接下来,还要在抽出的样本框中鉴别考证更合适的一组,以契合文本信息系统在《红楼梦》文本叙述86回,已知元春生于“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正月初一)辛巳时”。但选定月日以后,所以时辰辛巳时没有相斥证据下,就是不能推翻,同时,没有反证推翻,那就是最好选择,但有了排斥的系统因素除外。
$ S4 o0 w1 _9 F6 c$ S0 f6 i! Y §2.3宝玉生日  统观120回《红楼梦》文本,主角“男一号人物”贾宝玉的生辰最为突出。连一个丫头小子都确定的标示出日子,只有他例外,文本陈述仿佛有深意。" u, K1 k$ T1 U  ~" a
  但是我们可以从几回夜宴吃酒行令可以推断,他的生辰就是“饯花节”:
+ I1 E* r: M/ ~& Q4 s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续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 p$ H, |; h8 ?5 E1 B+ T' n1 F  这透漏了《红楼梦》著者的信息:自己避讳和宝玉形象的隐语。但是节令很特殊,因为第63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叙述宝玉正当过生日宴晚会时,出了坏事:
( `, {4 Z' t' t1 v6 J9 n  原是老爷秘法新制的丹砂吃坏事,小道们也曾劝说'功行未到且服不得',不承望老爷于今夜守庚申时悄悄的服了下去,便升仙了。这恐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脱去皮囊,自了去也。
. e8 ~3 w/ x0 k! q1 j/ e4 t  这暗示并明确叙述了一个宗教活动——“庚申时”道教修炼的方术。修炼者在庚申日彻夜静坐不眠。道教认为人体内有上、中、下三尸(或称三彭、三虫),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三尸能为万病,并专记人之罪过,每于庚申日即上白天曹,下讼地府,述人罪过,减人寿命。故于是日清斋不寝,阻止三尸上天入地报告。三尸及守庚申之说早已见诸道教经籍中。《抱朴子·内篇》有记述:/ A" w/ M; i8 e
  守庚申亦称“守三尸”,“斩三尸”。指于庚申日通宵静坐不眠,以消灭“三尸”。“三尸”又称“三虫”,其概念源于汉代纬书《河图纪命符》曰:“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纪。恶事大者,夺纪,纪一年也;过小者,夺算,算一日也。每到六甲穷(当为庚)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罪过。有益,乃成仙。”道教承袭此说,以治三尸为成仙之要。一方面,给三尸取名,并描述其各种罪行;另方面,提出种种治三尸的方法。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已引《易内戒》《赤松子经》及《河图纪命符》言三尸之性质及危害,又在《遐览》中著录《三尸集》一卷,表明魏晋道教已视灭三尸为修道所必需。
% Y+ i0 `+ X$ i* z6 \; u  其后,南北朝至隋唐间,又有不少道书专论三尸及守庚申,《云笈七籤》引录为“庚申部”,载卷八十一至八十三。 许多道书载有消灭三尸的方法,除以辟谷服气、符咒、服药以驱除三虫外,主要为守庚申。《三尸中经》云:“凡至庚申日,兼夜不卧,守之,若晓体疲,小伏床数觉,莫令睡熟,此尸即不得上告天帝……三守庚申,即三尸振恐,七守庚申,三尸长绝。”守庚申以除三尸,在唐宋十分流行。《中国道教卷三》: `8 W6 k0 l  `8 `. k# a0 ]& n! V# L

( j+ \/ T. q1 P* j  可见,宝玉生日当时“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也是“ 庚申”日。再比照此后四年左右的第95回元春去世的叙述,所以时间范围应在元春上限生辰范围:1730年—1760年。查一查电子万年历,四月二十六日/端午节、芒种节、庚申日三者重逢的有哪些年份?
+ o& Z! u* ?- b- i6 R  查阅的情况很令人惊奇居然只有一个——时间是1753年6月6日(乾隆18年,癸酉年戊午月庚申日)!& i4 u4 n$ [2 V  p
  这个时间是贾敬的“生日”——升天的日子,像秦氏、元春和正在论证的宝玉的生日一样,是打开红楼秘密的金钥匙,尤其重要。以后论证时大大有用。7 {% H, e( d" Q& D* ^- V
  宝玉此时离元妃薨逝有4-6岁,从文本叙述推算,宝玉此时仅为14-19岁。所以在1730-1760年,对照万年历可看到如下:
2 g: }# D* L; o1734年6月6日,雍正12年五月初五日,端午节/芒种节/饯花节,09:50:36 交节;7 g! i3 M9 a* T
1735年6月6日,雍正13年四月十六日,15:42:14 交芒种节;" Z) C; s- K$ O
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四月二十六日,21:25:01 交芒种节/万圣节/饯花节;" V3 ?3 K4 n2 X9 `( E3 G  u
1747年6月6日,乾隆12年四月廿九日,13:16(未时)交芒种节/饯花节;
& f1 C- r. |, E; E1750年6月6日,乾隆15年五月初三日,芒种节/饯花节,06:36(卯时)交节;$ J5 J3 F  z/ K/ T6 E4 B' |( J
1752年6月6日,乾隆17年四月二十三日,18:14(申时)交节;  ?  O& r5 m) r6 B: b9 ]
1753年6月6日,乾隆18年五月初五日,
' |- @" D* p8 f+ w(癸酉年戊午月庚申日),端午节/芒种节00:04:52 交芒种节 ;; {8 B# g. ^& P- }) U2 X: U# _: S
1754年5月17日,乾隆19年四月二十六日,无节;
% G& M8 ^8 ]9 T- K4 Y8 L——6月6日,闰 四月十六日,06:03:10 交芒种节。
% c# c- _( _, q' T  另外,从第3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叙述,宝玉与元妃相差十几岁。两厢对应,当在1730-1760年。对照万年历可看到,四月十六或二十六日是芒种节的只有2个年份如下:
* f' [. u" w0 K& c2 r1735年6月6日,雍正13年四月十六日,15:42:14 交芒种节;
8 V3 N  f& a. n/ c; \: N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四月二十六日,21:25:01 交芒种节。1 Z! m4 s0 g& V+ E$ U5 o0 s

3 e- {& f+ i4 k  x所以宝玉生辰只能为: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芒种节(四月二十六日)
, f0 x( z9 w1 f; A3 b7 y  我们反过来再看元春诞辰,发现情况一、二均符合集合列的必要条件:
; K$ V8 X" T4 }3 _) ?& K& [一、1715年2月4日,康熙54年正月初一,乙未年戊寅月戊戌日,16:25:43立春——1760年2月4日,庚辰年戊寅月甲午日,十二月十八日,14:38:52立春。享年46岁。5 F! p+ M, f. B
二、1723年2月4日,雍正元年正月初一/除夕夜,癸卯年甲寅月庚辰日,15时5分 / 或14时51分立春——1760年2月5日,庚辰年戊寅月乙未日,十二月十八日14:38:52立春。享年38岁。
. V) {4 [* Z( @$ T# }# V! E$ M  生日和1736年相差别只有13岁的年份是——1723年2月4日(雍正元年正月初一)应是元春的生日。
# b! {9 f6 R- V6 B0 L0 B  ——再来反证后40回文本叙述:
$ G- I  j  l7 H' S  对照《红楼梦》第95回:“是(应为逝)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元春逝于1760年2月5日,庚辰年戊寅月乙未日,正是1759年底——乾隆己卯年腊月十九日,可不就是“交卯年寅月”!而1723—1760年正是38岁——所以进一步证实张爱玲推证文本中过录之误:“四十三岁”应是“四十一、二岁”——是古代虚岁纪年法的。
' i" x+ d3 I& l §2.4元妃其人  在确证了元春真实的生日“雍正元年正月初一,癸卯年甲寅月庚辰日”后,我们再来看看她真实的四柱八字“癸卯年/甲寅月/庚辰日/某时”与小说第八十六回所写命理特征的关系:: c8 Y- }  O' j8 \7 O/ e9 W
  根据“游戏规则”,如果元春的八字一定要同时出现“飞天禄马”和“日禄归时”,《三命通会》又规定,正月出生的人命理中若要有“天德”或“天德合”,则其四柱八字中必须有“丁”或“壬”;正月出生的人命理中若要有“月德”或“月德合”,则其四柱八字中必须有“丙”或“辛”。+ I. M# Z0 F: Q! S- \6 P
  在《红楼梦》文本叙述,元春生于“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正月初一)辛巳时”。最后,由此推论时辰为(正月初一)辛巳时,含有论证“日禄归时”: “此格有七日,甲寅(按,指甲日寅时,以下类此)、丁午、戊巳、己午、庚申、壬亥、癸子”其中的戊巳、庚申。* a+ Z$ }& v5 E% E+ |: ^
  所以元春诞辰:+ v+ ]2 ]7 R4 a$ P& u) L7 B
  生于1715年2月4日,康熙54年正月初一,乙未年戊寅月戊戌日辛巳时,45岁(上述已排除了,不可用),只能是生于1723年2月4日,雍正元年正月初一,癸卯年甲寅月庚辰日丙申(或壬申)时(按干支排列匹配,无“丁申/辛申”说),符合立春交节时14:38:52的情况。时年龄38岁。. e1 i7 a$ ~- H! `3 g% o4 q
  后补:最后我要指出,我在论证本文成立的一个月后,我还查到了小说《红楼梦》主角“女一号”元春的历史中的现实原型人物——“元”来如彼:. o" n9 x! ^1 v9 f* O2 e
  纯惠皇贵妃 苏(佳)氏(1713——1760),苏召南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初入侍藩邸,雍正十三年生皇六子永瑢。乾隆二年册为纯妃;(1745年)乾隆十年十一月册为贵妃,同年十二月生皇四女。(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四月晋升为皇贵妃,十八日立春,同月十九日薨,终年48岁。五月追谥:纯惠皇贵妃,葬于裕陵妃园寝。(笔者注:此为清档案公布的原文,故保留“48”等原始记录)
1 a( E3 l6 M! n9 d5 l  对照第86回关于元春“八字命理”的描写:
, x) C( _" \. z! B$ l" v4 O  宝钗道:“不但是外头的讹言舛错,便在家里的,一听见‘娘娘’两个字,也就都忙 了,过后才明白。这两天那府里这些丫头婆子来说,他们早知道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说:‘你们那里拿得定呢?’他说道:‘前几年正月,外省荐了一个算命的,说是很准。那老太太叫人将元妃八字夹在丫头们八字里头,送出去叫他推算。他独说这正月初一日生日的那位姑娘只怕时辰错了,不然真是个贵人,也不能在这府中。老爷和众人说,不管他错不错,照八字算去。那先生便说,甲申年正月丙寅这四个字内有伤官败财,惟申字内有正官禄马,这就是家里养不住的,也不见什么好。这日子是乙卯,初春木旺,虽是比肩,那里知道愈比愈好,就象那个好木料,愈经斲削,才成大器。独喜得时上什么辛金为贵,什么巳中正官禄马独旺,这叫作飞天禄马格。又说什么日禄归时,贵重的很,天月二德坐本命,贵受椒房之宠。这位姑娘若是时辰准了,定是一位主子娘娘。这不是算准了么!我们还记得说,可惜荣华不久,只怕遇着寅年卯月,这就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了。他们把这些话都忘记了,只管瞎忙。我才想起来告诉我们大奶奶,今年那里是寅年卯月呢。’”
5 g# c0 W# |2 G: ~) ]  ----还有第5回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k, ~5 b1 m6 ]. f, m
  ——三项对照可以判定,作者《红楼梦》陈述的元春的原型,就是历史生活中的“纯惠皇贵妃”——生于1713年(康熙52年)癸巳年己未月丁卯日/润五月癸巳年戊午月丁酉日生,逝于1760年(乾隆25年四月)庚辰年辛巳月癸巳日,终年48岁。只不过〈〈红楼梦〉〉少还她10年春光,(23岁左右入选女史,20年应指照宫闱这段时间)。这可能是创作考虑的艺术选择。) e' }8 G$ a+ O4 e) _. l! [- O, q0 s
§2.5宝玉原型  我们前面考证了宝玉生辰为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查看清朝历史纪年,正是雍正十三年——皇帝暴亡的当年,元春的原型,就是历史生活中的“纯惠皇贵妃”。
" I) H0 Y! x% h9 p- x  那么宝玉的原型呢?结合上节考证的《红楼梦》主角“女一号”元春的历史中的现实原型人物,我们不妨再仔细看看——纯惠皇贵妃% @# o( C' b7 d# z. f
苏(佳)氏(1713—1760):
1 s  U5 Z6 _- n4 r4 c  苏召南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初入侍藩邸,雍正十三年生皇六子永瑢。乾隆二年册为纯妃;(1746年)乾隆十年十一月册为贵妃,同年十二月生皇四女。二十五年四月晋升为皇贵妃,十八日立春,同月十九日薨,终年48岁。五月追谥:纯惠皇贵妃,葬于裕陵妃园寝。9 }; G1 F- e3 `+ J. E/ }
  如果说,《红楼梦》叙述的这位元妃原型,就是“纯惠皇贵妃”的话,那么生于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或雍正13年)的贾宝玉与“雍正十三年生皇六子永溶”的生日正好重合。正如第18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Y/ s9 e" E8 `4 I$ L7 x7 J3 K' |  T
  “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  U0 x. I. K) n! b  @  m
  ——贾宝玉与元妃的关系其实就是清代皇室生活中的母子血缘关系。贾宝玉的原型就是皇六子永瑢(古籍写作 “永 玉容”)!
; h( C# Y" i- x7 }! X- ]  z4 j) w  ——在《红楼梦》文本中元妃省亲在第16回,这一年“晋封为升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正是宝玉10岁左右(红十年)。推算一下正是1746年。正契合历史上纯惠皇贵妃“乾隆十年十一月册为贵妃,同年十二月生皇四女。二十五年四月晋升为皇贵妃,十八日立春,同月十九日薨,终年48岁”(在《红楼梦》中作者减去十年春光)。" X/ H5 ]. ?7 C, ?: p
§2.6为秦卿“时日”把脉  我们先来给秦可卿逝世时的时间“把把脉”。第11回当年冬底,秦可卿已经病入膏肓:% ?6 n9 I0 ?7 M: |* t
  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日日差人去看秦氏,回来的人都说:"这几日也没见添病,也不见甚好。"第11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 J  m3 F# A% v1 q, |' \9 S  可见,逝世这一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左右。
3 l& a- G3 t- w9 i  陈林〈红楼梦时间解谜〉中论证说:# {! M/ N% z% X- {7 O% X1 q& I" ~# w
  颜采翔先生著《红楼醒梦》认为“十一月三十日冬至”指的是1642年,秦可卿之死是隐射死于1643年的皇太极。笔者完全不能认同王先生和颜先生所作的大胆猜测。不过,两位先生告诉读者一个事实:从嘉庆十八年(1813年)上溯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其间没有任何一年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为了慎重起见,笔者特别查证了《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从1643年到1812年的历日表,的确没有哪一年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9 t+ T: i2 ~# q$ z1 L: J/ @  T0 K
  所以他推论“照本文的推定‘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在丁酉年(1717年)。这一年的冬至是哪一天呢?查《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十一月二十日(阳历12月22日星期三)冬至。”——这样的结论当然是错误的!——实际上他说的证据不立。因为查电子万年历,从1642年—1812年,十一月三十日逢冬至日的年份有存在,而且仅有一个。如下:
7 s  W5 X# m# a$ N; Y  1745年12月22日,乾隆十年乙巳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日。(该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时辰23:40:42交节,按古人纪年法为三十日子时冬至)。
. W# ^8 d: X/ u  ~  (另,电子万年历显示:1669年12月21日,康熙8年甲申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3:02交冬至,次日为三十日——如果作者记忆或古人推算的此日为冬至日,亦有可能;别的年份冬至日与三十日相互差距至少两日以上,在历史的客观差距上不存在。所以1669年康熙8年己酉年,疑似。)
1 ?, @$ h9 D4 z/ T2 k2 L8 g  但是考较一下下,比较1669年和1745年:此年必须满足文本同期人物如元春生辰的年岁(以上考量的1715年——1750年)年间。其中只有一个符合,即1745年12月22日凌晨,乾隆十年乙巳年十一月三十日。
- e- M* V2 F& w  i' K' _, M5 X+ d6 i  因此推断,秦可卿逝世的时间就在1745年12月22日(乾隆10年乙巳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日左右。《红楼梦》第10回写的就是1745年秋冬的事件。* k3 w  \* I; g  l6 R
  y  |7 w: p9 [8 P0 _
  总结以上结论,元春生辰为:生于1723年2月4日(雍正元年初一)癸卯年甲寅月庚辰日丙申时(或壬申时);逝世于1760年2月5日,庚辰年戊寅月乙未日,实年38岁(古人虚数记作四十岁)。宝玉生于1736年6月5日,时乾隆元年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 ^3 S, H7 g' z

8 [) J( z0 {, F1 J7 P  本章结论:! a6 l8 ~( v4 X# Z
1、在此系统论考察过程中,控制实验因素具有系列显现功能,而且样本数据还使用了80回后的第95回文本内证,初步判断后40回和前80回是一个和谐的系统。下文以后还会从结构生成功能和文本内容,继续严加考究的。7 f9 M- y. b' q1 s- _& a. A& n
2、120回《红楼梦》是初步可信的,意义重大,程高的序言诚可信哉。# n8 D- r& G1 n$ k0 Z; Z$ P
3、元春原型的探索,果然振奋人心,文本叙述的内证关乎宏旨,初步印证了《红楼梦》不愧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一部日记式纪传体杰作,体大精思。
: Q! x5 [$ y& y$ O4 E4、考察过程谨依足120回《红楼梦》文本,没有借助以前红学研究的任何结论或见解证据,只是借助电脑万年历现成工具,结论应为不刊之论。+ h9 S0 h0 [- H; D- r  @
5、论证元春生辰时间,无须要那末复杂化,“陈林现象”等把文本系统改造得面目全非,而且“缘木求鱼”,不攻自伪。同时,进一步说明简化探索工具,得到的结论更具有科学的精简意义。/ L( c- H' I; r: x) X
6、120回《红楼梦》后40回中,至少95回之前是红楼真本。$ _, X# u1 j1 o+ W% d
! @+ s' @. G1 l! Y) ?  _
  以上论证推翻了现在红学的所有关于《红楼梦》的“时间问题”和红楼真本的问题。在接下章我再对这个系统年龄仔细考究,对照文本,发现一个惊人的陈述——大观园不但是和谐的《红楼梦》历史时间系统结构,而且影射康熙乾隆时代事件和习俗的原型,这为索引派提供了又一个口实,但是他们索引的结果却很少与历史吻合,或者也不与笔者实际考察出的历史时间接榫。因为《红楼梦》毕竟是文学艺术——纪传体小说,仅仅猜谜是不科学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1: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红楼真本事》
% z% S% b! w: b3 w
       ——第三章 宝玉圣诞考
上几章论证以小说第95回所隐藏的元春真实的去世年代1760年为坐标,根据文本提供的时间线索,以顺推和逆推的方式“还原”120回小说情节所隐藏的从1735年到1760年这样一个真实的年代序列。! b0 g7 L! a! E0 m9 b. P* P+ S
  在“还原”小说情节真实年代的过程中,笔者将小说所描写的一些重要情节与史实作了对比,揭示了两者一一对应的关系:- Q% j1 A4 C. H6 C) y/ u
  第27回,暗示当年“四月二十六日未时(13时~15时)交芒种”——以现在的节气计算方法推算,当年1736年 “四月二十六日未时”即 13时29分交芒种节。. q) ]5 B! A; f& o! ]2 L/ g# Z7 b
  第11回,“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当年1745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
6 W' F* g# m; C0 k9 E  第28回,“夏至在端午节前一天”;十月中旬交小雪;十二月只有29天,“腊月二十九”次日“元旦朝贺”。——历史上1750年芒种节比端午节早2天;十月二十四日交小雪;十二月只有29天,“腊月二十九”的次日是正月初一。
% b3 p5 U8 ^3 L" X, R2 A) }/ ]  老太妃/老太后清明前后薨逝,三月底或四月初葬于孝慈县。——此年(1748年),乾隆十三年奉皇太后率妃嫔东巡山东,驻曲阜,诣阙里,谒孔林,祭少昊、周公。留曲柄黄盖于孔府大成殿。三月,皇后富察氏逝于山东德州舟次,乾隆帝哀痛至极,兼程还京师,殡皇后于长春宫。乾隆帝辍朝九日,亲定大行皇后谥为“孝贤”。, S7 P- `) c( X( j* L
  第95回,寅月立春,交卯年寅月,元春去世“虎兕(兔)相逢大梦归”,腊月十八日立春,交卯年寅月。——当年1760年,乾隆纯妃四月十九日薨逝。2 V+ O# W4 B8 a0 ^- R" [; l
  
$ _( V; b, E* o  ^3 |! R  U; I: S  由小说情节与史实的对比可知,小说作者的确是按照从1745年到1760年这样一个真实的年代序列来逐年编织故事情节的,这个真实的年代序列隐藏在120回情节之中,同时又被作者用特殊节令皇家殡葬等情节暗示出来。$ S* I& h$ |, |
  由于这个真实年代序列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确认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出生的真实年份一定是1736年。现在的问题是:贾宝玉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小说没有明确地写出来。对于其他重要人物,作者则明确地写出了出生的月份和日期,例如:0 c1 v, s5 Q) h: L0 ^
  第2回:元春生日是“正月初一”;! F4 J& Y# X  ]& B3 k' G, T. }
  第22回:薛宝钗生日是“正月二十一日”;
! W, @. o0 x5 g" w+ n- R  第26回:薛蟠生日是“五月初三日”;9 s, p4 F9 A2 h# A5 k
  第42回:巧姐生日是“七月初七日”;
- o2 }% h, u0 B! U: e3 F9 @  第43回:王熙凤生日是“九月初二日”;
* a% `# [" U- @5 z$ b  第62回:林黛玉和袭人的生日都是“二月十二日”;王夫人生日是“三月初一日”;# J0 X" `. T8 s$ P
  贾琏生日是“三月初九日”;
" i1 U( c! u' T  第70回:探春生日是“三月初三日”;
  k" V" C( \) R: \  z( D0 ], [9 Y  第71回:贾母生日是“八月初三日”。. Z* G' Q: e" C' H7 L
  《红楼梦》作者惟独对于男主人公贾宝玉的生日遮遮掩掩,实在令人好奇。在第一章我在前文考论了宝玉生日为芒种节(四月二十六日未时),本节继续严加讨论。
2 L) o! \0 e8 Z2 b2 \ §3.1一石三生  第58回写到,在宝玉过生日之前的一段时间,“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第820页)。第59回写到,清明后不久,“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帷下榻,微觉轻寒,启户视之,见园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第831页)。再过了一段时间,就是第62回:“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第865页)第63回写到,宝玉生日当天群芳开夜宴之前,林之孝家的带领几个管事的女人来查夜,林之孝家的对宝玉说:“如今天长夜短了,该早些睡。”(第887页)由此可见,此年宝玉的生日芒种节在立夏之后。. h% J1 J' N7 o3 J4 x
  第63回又写到,宝玉生日的第二天凌晨,贾敬为“守庚申”吞金服砂,“烧胀而殁”,“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尤氏)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三日后便开丧破孝”(第902页)。第64回则写道:“择于初四日卯时请(贾敬)灵柩进城。”(第907页)由此可见,“三日后便开丧破孝”其实是不能停放,端午节后的三天“初九”就开丧破孝。
& }7 l  L/ }( D, Z9 Z  R! ~; \7 m. d  因此这个“初四日” 卯时请(贾敬)灵柩进城,是六月的“初四日”呢。( a9 Q2 Q- h) ^" D6 m
  “老太妃”是在当年清明节前死的,在偏宫中停尸祭奠21天,贾母等人送葬则是在立夏之前。送葬队伍在路上走了十来天,到了孝慈县之后又停了几天的灵,然后贾母等人打道回府,回程又走了十来天。小说写到了祭奠和送葬的时间表:$ p  u9 b- x" e+ J6 L: _# V
  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在大内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曰孝慈县。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第817页)
1 }+ b9 B! h  M9 w% D% u  这样算来,贾母等人返回贾府时大约是在四月底——芒种前后几日。因“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时间21+10+10+3、5=43-48天,为近一个半月,所以就到了四月底——宝玉赶不上“张道士四月二十六日圣诞法事”了。4 S3 r" x6 w) Z
  第64回写到,贾敬灵柩初四日进城,供奠举哀完毕,几天后贾母等人就回来了。就在贾母回府的前一天,贾宝玉听雪雁说林黛玉在自己房中设案点香,他想:" R! Z, I+ \, |+ i: P! f) R' {) a
  “或者是姑爹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与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
4 `% o- s( j3 x) C( h" J  这段文字明写的月份从上下文来看,根本不合理。贾母回府是在芒种节前后,可是芒种节既不可能在六月,更不可能在七月。这显然是作者在故意制造时序混乱。
  I7 u& d4 O( v. p2 B  第64回末和第65回初写到,贾琏是在贾敬死后的第二个月,“初三黄道吉日”偷娶尤二姐的;第68回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也说“亲大爷的孝才五七,侄儿娶亲”。第65回写到,尤三姐“嘲笑取乐”贾琏和贾珍时,尤二姐和贾琏已经“作了两个月夫妻”。至第66回,贾琏前往平安州,途中遇到薛蟠和柳湘莲,柳称“月中就进京”,将定下与尤三姐的亲事,“谁知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由此看来,贾琏偷娶尤二姐是在“六月初三”,贾敬灵柩进城是在“五月初四”。
4 @" f+ M: T" N2 X% A. W6 y6 T  根据本文对各回年代的推定,小说的叙述来看,贾宝玉生日当年不可能是“四月二十六日”,譬如第27回:
9 d& l! ^! O" [) O* r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 C: u) A/ g7 U  在这一天,“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黛玉一个人在悲悲切切地葬花。
& N0 K$ I: V7 e( b  第26回写到,“薛藩说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第28回生日当天午饭过后,冯紫英请贾宝玉、薛蟠,“还有许多唱曲儿的小厮并唱小旦的蒋玉菡、锦香院的妓女云儿”等人吃茶喝酒。宝玉回来后,很快就睡觉了“一宿无话”。7 @4 f) n! W% g6 c8 m
  第二天,即五月四日,宝玉醒来,听袭人说“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第29回又折回头写到凤姐来到贾母处,也只是“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遂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接着就是叙述五月初一贾母亲自去清虚观拈香为元春打平安醮的情节。, g: L1 B/ `, e$ H2 ^. F% ~, l" ?! a
  由以上三回可知,五月初一日到二日2天,贾府上下完全没有给贾宝玉做生日庆贺的任何迹象,好象五月初三是宝玉生日了,查万年历可知,为1750年。
* w& d# k/ [0 q8 w+ ?  
4 |- A! }3 ]0 ^) ~  一般评论界认为,对于贾宝玉真实的出生日期,〈〈红楼梦〉〉第1回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特征。写到在一个炎热的夏日,甄士隐梦见一僧一道携“通灵宝玉”“下凡造历幻缘”;梦醒后,甄士隐抱着英莲去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回来时正好看见一僧一道在街头分手。读者自然明白,此时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已在警幻仙子那里“将蠢物交割清楚”,“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也就是说,贾宝玉出生在这一天。在这里提到了一个特征时间:“过会”。3 c& x, {  {& K- d7 C
  什么是“过会”呢?“过会”是民间旧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
. ?! s, B1 F" C: I9 F. C  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杠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最易生事。. D- I. Z( I- O% c$ k
  道教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少在本教内部以及民间都有重大影响的宫观、名山,有的还是某一教派的宗坛所在,所以在教内外都有极大的号召力。这些名山宫观中所供奉的神,能够吸引附近乃至于千里以外的信众、香客前来进香,尤其是其神仙的生日等重大节日,以庙为中心,以敬奉该宫观的神仙、祖师等为主要内容,形成规模宏大的祭祀、庆祝活动。所以这些庙会常常有不同的名称。有时为突出其进香的内容,称为香会;为突出其报答神佑、采取大规模民间文艺演出的特点,称为赛会、过会、出会。……在庙会中,人们常举办各类娱神又娱人的民间文艺活动,有时也请专业的戏班来演酬神戏。比如,北京有所谓过会的习俗,就是在各庙会期间,演出各类曲艺、杂耍等。; T" `% i; F3 [! ^' h7 i2 z2 v
  但是陈林在考察论证这个特殊活动时,又出现了“陈林现象”。他说——
5 w& Y* }( n; o$ ~: C. i  药王庙会:药王是古代对精于医术的名医和有关传说人物的景仰并加以神化,而后奉为主司医药之神。”主要者有三:扁鹊、孙思邈和韦慈藏……
+ i( B0 L4 B$ g5 C$ p  清顾铁卿《清嘉录》卷四又记吴郡(今苏州市)药王诞日祭祀情况,曰:“(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生日,医士备分烧香,骈集于洙泗巷之三皇庙,即医学也。郡县医学官司香火。卢家巷亦有药王庙,诞日,药市中人,击牲设醴以祝嘏,或集众为会,有为首者掌之,醵金演剧,谓之药王会。《中国道教·卷三》, j) {9 o( \4 @0 b/ z  V0 \- b; T
  之后,陈林就断然结论说,“甄士隐抱着英莲去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就是四月分的药王庙会!这确实是“误读”,因为他混略〈〈红楼梦〉〉第1回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特征:“炎热的夏日”!- z0 B/ e! {7 x7 M$ v- V6 Q  H( D; ]/ k8 o0 ~
  其实,甄士隐抱着英莲去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就是夏季六月。六月谓之“荷月”,又叫暑月、伏月。北京正是六月野荷生香的季节,所以京城消夏,多以赏荷为题。据介绍,以前,什刹前海中间有道南北走向的长堤,正好将这片水域分为东西两部,沿长堤东面种植了各色荷花,岸边杨柳成行,在炎炎夏日的傍晚,微风阵阵,荷香扑面,景色宜人,吸引了京城人士前来纳凉。到了清末,这里已形成了市场的雏形。《春明采风志》中所描述的:
& P. |6 l0 S& _  “什刹海,地安门迤西,荷花最盛,六月间,士女云集,然皆在前海之北岸。同治中忽设茶座,添各种玩艺及人景。”……
  ~& q1 ?4 M' t- U. a$ i/ z   据《北京崇文图书馆》描述:
% |+ \. q% k& i& B' f: w  清末,每年夏季来临,京城里的人们便结伴,出东便门,在大通桥运河码头乘船,向东约三里,就到了二闸,也就是庆丰闸。据老人们回忆,原来在大通桥西南有一片莲藕荸荠塘,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就有人利用这里养种莲藕和荸荠,也有不少人来这里消夏游玩,后什刹海市场形成,这里的游人也日渐稀少。
* n2 p2 t) E( c0 x% U" k8 c0 q# P: ~    六月,正是炎热的大暑天气。据神话传说农历六月十三这天起,向人间施雨一事不专属龙王一人,凡海里的鱼兵虾将都可随时让人间下雨,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到了雨季。京城里不论是养鱼的,还是卖鱼的,既怕雨水大,坑水外溢,冲跑鱼虾,双怕雨水小,断了溪流,造成死鱼。所以人们将这天定为“分龙兵”日。在天坛边上的金鱼池和高碑店等处的各大养鱼行业,都要举行祭祀龙王的盛典,在鱼坑沿支搭席棚,棚内设坛,供上纸扎的龙王神龛,邀集同业人员焚香祈祷,希望雨水适度。这天凡参祭者围在一起,吃一顿“白肉席”,再看上一场献神的堂会戏,在夕阳既下时,还有个热闹的“送驾”仪式,也就是送龙王。整个过程中既有各档香会表演,又有燃放鞭炮助威,最后参祭者还要一齐下跪三叩,仪式方告结束。
  A' ~: y" ^+ z3 v  在六月,老北京有“祭老爷”的习俗,这里的“老爷”特指关公。尤其是明清时期,关公最受老北京人的崇拜,甚至被神化了,有一幅关帝庙的楹联是这样写的“汉封侯,魏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可见不论儒教、佛教、道教都把关公奉为神明。明清以后的北京城内,关帝庙的数量最多。据《京师乾隆地图》载,当时北京城专祀关帝和以祀关帝为中心的庙宇加起来,共有116座,成为庙宇之冠。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关公的诞辰日,这天,各关帝庙内都要举办不同规模的法会,前门瓮城内的关帝庙香火最盛,一些地方戏班、花会也纷纷前来助兴,成为京城六月的一件盛大事。2 b& V) _3 v+ D( P& _9 i8 m, J
  由此可见,“过会”是道教的祭祀、庆典活动,也是有各种各类的民间文艺活动。正因为“过会”有各类文艺活动,甄士隐才会抱着三岁的小女儿英莲到街前去“看那过会的热闹”——农历六月十三的举行祭祀龙王的盛典、还有六月二十四日“祭老爷”的习俗。由此直接推证宝玉生日在具体的几月几日,也就有点附会了,其明显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应第120回:5 N% ?9 H% e2 K$ y! q- @, j
  贾政进内谢了恩,圣上又降了好些旨意,又问起宝玉的事来。贾政据实回奏。圣上称奇,旨意说,宝玉的文章固是清奇,想他必是过来人,所以如此。若在朝中,可以进用。他既不敢受圣朝的爵位,便赏了一个“文妙真人”的道号。
  [9 ~3 Q  ~2 U. g) T5 I  以便大发宏论:贾宝玉口口声声说要去做和尚,可是“文妙真人”分明是一个道号,“并且与道教神仙孙思邈的封号妙应真人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两人又都是不受圣朝的爵位。”最终目的是取证“正是为了暗示贾宝玉真实的出生日期就是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孙思邈)圣诞这一天。”/ U# c3 C1 b( }; }
  此时,我们不妨再回头看看文本叙述。第29回写到,“八十多岁的人”张道士对贾母说:“前日四月二十六(应为九)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这个“遮天大王的圣诞”有无可能就是二十六日的某个节呢?$ ?5 m: C4 O) L
  据《八蜀网》载文,在重庆秀山龙池、石堤一带至今还有苗族的“羊马节”,并介绍说:8 j. b+ B% r# |* A
  羊马节: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重庆秀山龙池、石堤一带。每年阴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举行,届时人们杀猪宰羊,请客送礼,隆重庆祝。
/ ?+ ~- V  ~8 \- C  h( j! _  实际上,在我国历史上的各朝代中,不少地方都建有“药王庙”,广大民众对药王极为崇重,向有药王盛会之俗。如《吉林旅游网》介绍:0 j* ?1 o3 A+ m/ B7 X' v
  北山庙会始于清初,大概自兴建庙宇后就有了,严格地说,北山庙会有四种:农历四月初八为如来佛诞辰,四月十八为娘娘庙会,四月二十八为药王庙会,五月十三为关帝诞辰。由于如来佛诞辰和娘娘庙会的规模比较小,人们为了热闹又把关帝诞辰庙会与药王庙会放到一起举行,所以现在说起的北山庙会,一般仅指农历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  L4 s' X$ k* f, s2 u! x: Q
  现在,一年一度的药王庙会,已成了吉林市传统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节日”。庙会活动一般持续三日,每逢庙会正日,北山公园便出现人头攒动、人流如潮的壮观景象,赶庙会的人常达二三十万人之多。从山顶俯视,只见近千米的上山路上,人流如潮,只有摩肩而不见接踵,恰似候机室的电梯徐徐上升,尤其是北山南侧的陡坡上,人流蜿如长蛇随山路起伏。
; ]; c0 B7 J" q- R( M* M  历史上,吉林庙会一直与辽宁大石桥农历四月十八日的娘娘庙会并称为东北两大重要庙会,早在清代就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北山庙会盛千山”之说。6 t: w; i' M9 |4 D+ w+ B' e
  由此看来,甄士隐抱着英莲去街前所看的“过会”的热闹,可以是四月的“药王会”的盛况,也可以是六月或别的庙会。各地尊奉的药王不一样,有“北谓扁雀,南为孙思邈”之说。
3 h" l2 d3 U/ s% \* r- D2 k  根据文本陈述,再结合第二章论述可知,虽然宝玉生于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丙辰四月二十六日庚寅日),原型为同年出生的乾隆六子永瑢,但是在红楼陈述时,标记过生的日子就有了三个:一、出生当年1736年阴历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二、1747年6月6日,乾隆12年四月二十六日(应为二十九日),未时13:16交芒种节;三、1750年的五月初五日,卯时06:36交芒种节。此可谓“一石三生”也——当然都在“芒种节”这一天。: M8 u# T0 N; V
  注:笔者还推测作者在草创之期,亦可能安排宝玉生日为端午节(逢交芒种节),譬如出生当年逢五月初五,而在第63回怡红院众艳为其过生日也在端午节,时间是1750年6月6日;而且在第27回饯花节时(查民俗无此节,猜想作者是仿宝玉参悟道禅杜撰一样,特意安排的),应为1736年四月二十六日逢芒种节,所以说了此日为尚古风俗“芒种节”。如果由此推得宝玉生于1734年6月6日,从文本陈述,貌似亦合一个和谐的系统。(按照系统论,要求集合的部分元素必须服从系统总体特征原则,可以推论1734年并不可取,暂时按下不论——此问题安排在下面第四章“梦解十二钗”,探讨探春生日时将仔细考论。)但是,后来批阅纂作时考虑到宝玉的形象和寓意,黛玉为二月十二日“花朝节”生日,安排宝玉生日为“饯花花王”,故意又改为生日四月二十六日生日的。4 {1 i/ N/ f# e8 f2 B
§3.2不可能之可考  本节再提出两个明显的问题:# X% ~7 J9 T* n* a0 A9 [
  一、第3回写到,林黛玉进贾府后,听王夫人说起贾宝玉,便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第62回写到,探春和袭人谈论起每个月里的生日,袭人说:“二月十二是林姑娘。”  既然贾宝玉生于1736年,则林黛玉真实的出生日期是1737年3月12日(乾隆2年丁巳年癸卯庚午日,二月十二日),(死时刚满17岁)。在第98回写的应是1757-1758年乾隆22年的事。第90回写到当年十月中下旬,贾母和王夫人论起宝玉和黛玉的婚嫁问题,贾母说:
- f, W8 s, v7 V  f! [- S, d$ A+ c) i9 B* p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况且林丫头年纪到底比宝玉小两岁。# L9 I  b1 j) ]; u
  按实岁算,黛玉比宝玉小1岁;按虚岁算,黛玉比宝玉小2岁。“虚岁”的计算按民俗一般只用于男性,女性的年龄照实岁计算,这就是民间通常所说的“男进女满”。
) ~/ a- g" X9 \" I& X( D8 X7 e  按文本推定,第90回所写情节是十月,贾宝玉虚岁为21-22岁(回应前面贾母说的应“晚婚”),林黛玉实岁为18,因此“林丫头年纪到底比宝玉小两岁”。- ?* H% ?& P1 x9 n% t0 q
  第85回写到九月中下旬,贾政升了工部郎中,贾府上下准备庆贺:& Y5 a( t* }* ^! p
  这里贾母因问凤姐谁说送戏的话,凤姐道:“说是舅太爷那边说,后儿日子好,送一班新出的小戏儿给老太太、老爷、太太贺喜。”因又笑着说道:“不但日子好,还是好日子呢。”说着这话,却瞅着黛玉笑。黛玉也微笑。王夫人因道:“可是呢,后日还是外甥女儿的好日子呢。”贾母想了一想,也笑道:“可见我如今老了,什么事都糊涂了。亏了有我这凤丫头是我个‘给事中’。既这么着,很好,他舅舅家给他们贺喜,你舅舅家就给你做生日,岂不好呢。”(第1225~1226页)6 h0 _& D( Q$ q* ~$ f6 i& S
  由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林黛玉的生日竟然从“二月十二”变到了九月中下旬。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笔者采信陈林的论述:
4 c: y- ^$ V" X6 u  这不是黛玉真实的生日,所谓的“好日子”,是指“女子日子”,也就是说,这一节文字含蓄地写出了林黛玉月经初潮的时间,贾母等人准备为她举行“成人仪式”。
% }( T0 U9 m. b( N  女孩子有月经了,就表示已经成人了。古代女子长到15岁时,家长会为她举行成人仪式,称为“笄礼”。笄礼和男子的冠礼同为成人仪礼,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家礼》中比较具体地规定了笄礼的程式,《中国妇女生活风俗》一书对此有详细的介绍,本文仅录该著介绍笄礼当天情况的部分文字:
( N2 n: m; i* x% C' O7 C0 w$ {  在约定的佳日里,笄礼由母亲主持,仪式一般在正厅举行。女宾至,主妇出中门见宾,宾主互拜,主妇请宾客升堂,各就各位,主妇东立,女宾西立。接着,充当侍者的女性眷童引女子出房,由女宾手揖女子即席,女子即跪下。侍者向女宾呈上梳子,女宾为之解发梳理,并为之合髻。女宾退下,盥洗片刻即复位。侍者将簪置于托盘进呈女宾,女宾走到女子前祝辞,……祝毕即跪下为女子加笄。女宾起立后女子亦起,进房易服。出房后便要进行醮礼仪式。( x  ~' r8 R  Q, n9 S5 d; U
  女宾在醮礼仪式上为女子祝酒,并宣布为女子所取的表字,女子拜受后,由母亲引女子见于祠堂,见于尊长,全部笄礼仪式便告结束。
" Z, m% ~2 B' D3 z8 @6 |$ z) H  但以上是汉族女子笄礼的情况。马英林著《凉山彝族传统性文化述论》一文写到了彝族女子成人仪式,可以作为理解林黛玉成人仪式的一个很好的参考:
$ f9 U" a2 w5 {4 n2 I, I- r  作为彝族女子成熟的标志,需要举行公开的成人仪式。仪式的进行主要视女子发育情况即月经初潮期而定,一般在十五至十七岁,也有个别十三或十九岁时举行的,但不可太晚或过早。多在女子单岁时择吉日举行,通常由母亲或年长而子女多、漂亮、能干的女性主持,仅限成年女性亲友参加,不许男子在场。
: L1 G2 |1 L+ D/ g% g% w+ V1 J  按照本文的年代陈述,第85回为乾隆21-22年(1757—1758年),因此林黛玉初次月经的时间是18--19岁,可能与体质衰弱关系极大(符合上文“个别十三或十九岁时举行的”)。——这也可理解黛玉为什么最后不被贾府“相中”的原因。当贾母等人为她庆贺时,的确选的是庆祝贾政升官的“吉日”,也的确没有男子在场:
6 P% L* r) x' |  j+ T4 c+ k) h# g' }9 E  这日一早,王子腾和亲戚家已送过一班戏来,就在贾母正厅前搭起行台。外头爷们都穿着公服陪侍,亲戚来贺的约有十余桌酒。里面为着是新戏,又见贾母高兴,便将琉璃戏屏隔在后厦,里面也摆下酒席。上首薛姨妈一桌,是王夫人宝琴陪着,对面老太太一桌,是邢夫人岫烟陪着,下面尚空两桌,贾母叫他们快来。一回儿,只见凤姐领着众丫头,都簇拥着林黛玉来了。黛玉略换了几件新鲜衣服,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含羞带笑的出来见了众人。(第1226页)4 ~# R4 I& u1 w: {- F, D
  我赞同陈林分析的“如果真是过生日,实在犯不着‘含羞’。”在整个庆贺仪式过程中,贾宝玉根本没有出场,此前此后亦未致一词。这个“生日”的的确确是林黛玉的成人仪式。
& A. g$ a  M  U' H$ p$ A  不了解“虚岁”的计算和女子成人仪式,就很容易对以上两个情节产生误解,以为是“狗尾续貂”的续作者肆意篡改前80回的人物形象,违背作者原意。4 m. _+ g/ ]# F' j
  
) y7 U. m8 v1 I, i* H0 m1 e& j  二、《红楼梦》第45回写到,当年九月初某日,黛玉对宝钗说:( G* L8 s5 ?9 Z; _( f9 y# ]( y1 q
  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0 g' _7 Z& r" g# l  小说的描写和这条批语制造的时序混乱太大了,如果以此为准,对于小说时序以及人物年龄的推定必然出现前后矛盾、混乱不堪的结果。第25回三月中旬左右,癞头和尚说:“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这说明宝玉当年13岁,因此黛玉仅12岁。到了秋天,黛玉突然变成了“十五岁”,岂非咄咄怪事?笔者认为,黛玉当年的确是“十二岁”。
1 }; A* [, G3 Q5 L2 w' b: H  第78回(指1756年左右)写到当年八月十七日,宝玉祭奠晴雯,撰《芙蓉诔》,其中明确写到了晴雯的年龄和两人相处的时间:
: ^5 O9 ~+ }+ f9 }$ S# v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u' u/ N! {& v% I/ o+ a# C, B) K8 B
  这就是说,晴雯死时16岁,宝玉和她朝夕相处了5年零8个月,生于1739-1740年(阴历二月十二日)。但是这与前面的陈述矛盾不堪——- V- q# a: a( _
  第63回(1753年)写到袭人的年龄:“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第6回写到袭人比宝玉大两岁:“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既然宝玉出生于1736年,那么袭人、晴雯和宝钗必定生于两年前的1734-1735年。香菱的情况不太一样,第1回明确写道:“(甄士隐)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因此香菱必定比宝玉大2岁,生于1734年左右。既然晴雯、袭人、宝钗三人同龄,比宝玉大两岁,那么按照小说所写的年龄,宝玉在作《芙蓉诔》时才15岁多。按照文本叙述宝玉在3年前的1748年,第25回就13岁了,到第七十八回时肯定是16岁,而晴雯17岁。+ ?0 J$ J8 V) U2 i5 j
  上文提出,作者隐瞒真实朝代纪年的手法之一,就是将可用史料确证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时间在小说中推延或提前。如作者很可能将1736年“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的交节时刻推后到第27回,变为小说中的“未时”。第63回写到,贾敬是在宝玉生日夜宴的第二天凌晨暴毙的,他是为了“守庚申”,“吞金服砂,烧胀而殁”。所谓“守庚申”,是指于“庚申日”通宵静坐不眠,举行一种所谓消灭“三尸”的道教迷信活动。按道教迷信的说法,“三尸”(又称“三彭”、“三虫”)是人腹中的一种怪物,专门伺察人的隐私过恶,每到庚申日就到天帝面前告发,减人禄命。若人在庚申日不眠,“三尸”就不能上天告状,因此可以长生不死。
  t! u9 M4 d9 y  ^  已知宝玉的生日是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那么1753年6月6日是否就是“庚申日”呢?1753年6月6日是芒种节又是“庚申日”—所以宝玉生日过的是芒种节,年年不同,当年是端午节——说明作者依此为准,表现对二十四节气的崇敬。
7 a; a! [8 k+ \9 c  再查从宝玉诞生的1736年到甲戌本底本定稿的1754年间的历日资料,只有三个如下:
2 U% b8 Q% Z$ w# Z  1、1753年,乾隆18年五月五日是“庚申日”;
$ G' D" O9 A  o6 l3 P2 s  2、1721年,康熙60年辛丑年四月三十日也是“庚申日”;8 q* M3 m  x3 q- u) h: o+ E* X. s
  3、1752年,乾隆17年壬申年四月二十九日是“庚申日”。 2 D8 D+ _9 V" ~. F2 q. L: G
  利用排除法考较一翻。其中第2条:四月三十日,不可能过录之误,况且与文本叙述不合,应排除。其次第3条:四月二十九日,为文本提到的可能造成的过录误笔。作者是利用了1753年“芒种节为庚申日”的史实,将贾敬真实的死亡日期1753年在记忆中提前了一年,变成了1752年的“四月二十六日”、“庚申日”。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暗示宝玉的生日就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
, M7 D" Z+ X- P3 }" \  综上所述:
. }- _3 R! x5 _+ W) m4 _1 P5 a4 K  1、作者种种“作弊手法”自然是为了隐瞒故事所发生的真实朝代年纪,但他同时又留下了明显的破绽和可资探查的线索。
- S) c. X% n6 x% b: l  2、理清这些破绽和线索,可以揭开作者的真实身份。% L) Q& ~% ~2 r9 z
  3、本文已还原了小说各回真实的朝代纪年,论证了《红楼梦》确是按照真实的年代陈述、编织情节,但是可以推得小说中多个重要人物的出生日期,由此可以得到一份贾氏家谱。
! G3 S0 s* r8 [/ B1 C3 E' U' [ §3.3贾家玉牒  爷爷:贾代善(出生于??年,顺治?-?年间);
: M# @- E( @- M% i) d4 H5 {) W    ——奶奶:贾母(1685年9月3日,康熙24年乙丑年八月初三日);
9 a7 V: Y# H) B- O, \4 M: Z: n  父亲:贾政(约1699年10月4日、康熙38年己卯年九月初二);! u3 h! e. V: m# D$ c' O9 W
  母亲:王夫人(小于贾政,约1705年-?);
) B' {" h  D# V! b. K; b  —— 伯父:贾赦(生于1696年-?、康熙35年);3 R+ x: L+ t4 t' P$ l; t
    哥哥:贾珠(生于1722年、康熙60年年初);! E0 t+ i! Y8 D: f: V/ J5 a
    姐姐:贾元春(生于1723年2月4日、雍正元年癸卯年正月初一庚辰日);2 |0 ^* O3 p; R7 `$ |
    堂兄:贾琏(大约生于1734年4月2日、雍正2年甲辰年三月初九日庚未日);
7 ^8 x* q& ]8 i9 q    ——堂嫂:王熙凤(生于1735年10月4日、雍正13年乙卯年九月初二日);
. B0 V7 h1 z" p' D. o+ {% I  ——表兄:薛蟠(1733年6月14日、雍正11年癸丑年五月初三日);+ f! l7 k7 V, c" ^3 }
   % N5 [: N% R- X+ i$ }* H
  宝玉:(生于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丙辰四月二十六日庚寅日,原型乾隆六子永瑢);
- d* J& i2 T$ ]( \$ s) j  夫人(表姐):薛宝钗(生于1735年2月24日、雍正13年乙卯年正月二十一日);' Y. q& y" x$ P: Y7 [- }
  儿子:贾桂(生于1756年、乾隆21年乙亥年)
* X4 Q7 L6 }1 w6 y" ]    ——表妹:林黛玉(生于1737年3月12日、乾隆2年丁巳年二月十二乙未日);. r+ P  T! [) d- A
    ——妹妹:贾探春(生于1737年4月5日、 乾隆2年三月初六甲午日清明节);
& w/ H* }1 W; e  j+ @3 B    弟弟:贾环(生于1739年)6 u) v8 z) q5 B+ A
    ——亲侄:贾兰(生于1741年)
2 C3 `, M% n  c4 T1 m    ——堂侄:贾蓉(生于1728年、雍正6年);
& N3 g  x+ K6 u0 U9 K  ——侄女:巧姐,生于1750年8月8日(乾隆15年七月初七日),逢2:38立秋日;
  w! A! A7 l) }9 t  M6 p5 \8 ~  ……
! V+ F" O  e& o4 z( ~  从小说情节来看,“下凡历劫”的“石头”就是小说的作者,而“石头”就是贾宝玉,石头、宝玉和作者是“三位一体”。因此,贾宝玉真实的出生日期就是作者的出生日期。那么,生于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丙辰四月二十六日庚寅日)的作者到底是谁呢?原型是:乾隆六子永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1: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红楼真本事》
2 q. a3 d, @- x( A3 J2 f6 y, ~8 r
       ——第四章 红楼十三月

! j4 U' Q9 e$ B1 J6 u6 ?《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一座艺术宫殿中璀璨的明珠,这部传奇杰作,可谓内蕴深厚,体大精思,光芒万丈长。
/ x# I* H* k3 ^8 k3 M  Y9 N  通读红楼梦文本,咋看相似时间混乱不堪。其实,红楼真本自有一套不掖不迭的时间意识流。我认为是因为红楼梦叙述交织了三种记叙方法:1、四季流转的节气,2、庙堂皇帝的纪年法,3、人物宝玉的人生历程时间(干支)。由此形成了两种系统结构模型,即下面论述的——结构模型一、系统模型二。
5 s! c0 u- |7 o4 s: H1 m+ }! u §4.1梦解十二钗 8 @2 ~. z) a# z" _; L
  读120回《红楼梦》叙述文本,打开第二页时读到有一偈子云:
. ^! H, r# U0 u! ]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 f1 {4 g# v4 M8 a* R. T& T  就会不知不觉的想到坡足道人告戒世人“风月宝鉴千万要照反面看”,就想像这句回文诗是作者的真意——看反面的:事后传奇?又接着看下一页:
4 p: v$ ^# h$ g% W- n8 k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朝草一株……这绛株草始得久延岁月。7 i( U4 H. s. g+ L9 N9 Q( }
  回文念后若有所思,莫非是作者在提示我们:“一石三生,草始得久延岁月?”' g* W7 o. w; l  h. }% f) A6 ~& ]
  因此缘故,我径直借用前面章节结论—— “一逝三(升生)”(指秦卿病逝、元春生辰、宝玉生日和贾敬升天)的时间,“草始(曹使)得久延岁月”,获得纪年方法。以便进一步继续证明120回《红楼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论,揭示红楼十二钗的年谱,再对这个文本系统论证出不同于时下的定论。
; g' i/ T) b' A* d  
3 T, U* k/ I. t1 a0 L  J/ ]  前面两章已经具体论述了“一逝三升(生)”的具体生辰——
7 n% A3 }' a; g/ [8 E  元春生于1723年2月5日,雍正元年正月初一,逝世1760年2月5日。
" Z, K# S! R1 ?  宝玉生于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生日为每年的芒种节。9 E3 r& O" F) s6 r+ M( H# U
  贾敬升天日:1753年6月6日(乾隆18年,癸酉年戊午月庚申日)。7 }9 E3 l0 j' P( G0 H9 j! y
  秦卿逝世时:1745年12月22日就在乾隆10年(乙巳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日左右。/ R. \) p! K. o" y
  
, P% _- g. G/ H/ ]6 z/ Y7 t6 m  ——《红楼梦》第49回大观园中来了众多姐妹:
% W+ o1 w/ V* n) F2 b$ w  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 k  g4 H3 Z7 u/ A6 P* V
  由此看,凤姐儿、迎春、宝钗为3个同年;宝玉、探春、湘云、李纹宝琴、邢岫烟5个同岁;黛玉、惜春、李绮3个同年。所以推得:
7 G2 F' k& N( g( ^- X0 t  黛玉:在第45回虚岁15岁,第85回到了好日子 “及笈礼”,应生于1737年3月12日,阴历二月十二;
' g- \: {$ Z( r/ n  凤姐、迎春、宝钗,生于1735年;宝钗生于1735年正月二十一;
' I( L4 u2 h- a# r2 |  K  ……
' T# g8 P& \/ B6 S# k# d6 ^8 _! ]
——巧姐儿生辰考:
  120回<<红楼梦>>只有一处明确写到了巧姐的年龄。第117回写到:/ Y* q7 q, O) q& e
  “邢大舅、贾环和贾芸等人聚饮时说起凤姐和巧姐,席间有人问起巧姐的年龄和长相,贾蔷回答说:‘模样儿是好的很的,年纪也有十三四岁了。’”(第1601页)4 w; \/ m& Q/ y+ d: E
  按照此后我的《红楼十三月》推算,第117回当为1765--1766年,所以生于1750--1751年左右。又第42回写到,巧姐的生日是“七月初七日”(第577页),由此推论巧姐生于1750年8月8日(七月初七日)。凤姐生于1735年10月4日,大户小姐15岁“及笈”,之后嫁贾府生巧姐儿。巧姐儿生于1750年8月8日(乾隆15年七月初七日),逢2:38立秋日。! A- T7 [# k& U1 C" o/ M. v
  但是,在《红楼梦》第21回写到,此年正月,“巧姐儿”(有本子为大姐儿)出痘疹。张爱玲《红楼梦魇》认为创作前期凤姐有两个女儿,此回应是大姐儿,后期文本改为巧姐儿的。——按照前期文本陈述,刘姥姥一进贾府时说凤姐“不过20岁” ,推得元本本回此年为1735+20=1755年;此时大姐儿为5岁半——“大姐儿”应生于1750年左右。
# S! B3 ]% e0 q" b  但是到后来,凤姐就像这个年岁一直长不大(我按照后文《红楼十三月》推算,第21回当为1745年-1746年,凤姐在10岁不能生字);可能后期作者看到了人物之间岁数的问题,尽量让凤姐“趋近”大观园人物的年龄,故意把大姐儿去掉,才改的巧姐儿。所以,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起贾琏“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第34页)。
6 o3 L% Q0 I$ J( A/ p  附关于出“痘疹”的年岁资料:中国是水痘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七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约1.5亿人,每年新生儿约有2000万人,绝大部分属于易感人群。目前唯一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措施就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新华网吉林频道》2005年11月13日电)
7 f* k0 q' F$ P( q8 ^# G2 W   , b# k3 B: C+ f5 G9 s$ c- X( k" P
——解梦探春生日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x8 g1 T! _: a& Q) @
  在第2章探讨宝玉生日时,我们推测早本中,如果他生于(雍正12年)1734年6月6日端午芒种节,貌似也合乎系统时间。我们不妨考量一下下,如果把第5回的判词中“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理解为探春生日为清明时节,清明指代探春,看有矛盾否?9 k9 M1 \' _, j0 r; A9 n& A
  我们查查万年历,可是我发现从1720年—1745年,并没有一年清明节是逢上三月初三日的。只有1734年4月5日清明节为三月初二日9:00交节;1737年清明节为三月初六 ;1742年4月5日 清明节为三月初一 ;1740年4月5日为三月初八。其余差距太大了。所以如果宝玉生日为1734年6月5日端午节,探春生日1734年4月5日(近似清明节日),仿佛合乎文本第49回所要表达的“凤姐儿、迎春、宝钗为3个同年;宝玉、探春、湘云、李纹宝琴、邢岫烟5个同岁;黛玉、惜春、李绮3个同年。”而且第102回探春出嫁也在宝玉结婚之前呢——看起来《红楼梦》第49回确是作者元本的早期定稿,探春生日为1734年三月初一日的。
: O3 T1 V' Z+ X& M  U, W( d3 j4 Q! J  但是从别的回目看来,作者可能后来又心动了。120回《红楼梦》文本反复说,宝玉称呼探春为“探妹妹”可见其年龄要比宝玉小。所以按照后来的定稿,探春她的生日必定在宝玉的生日1736年6月5日之后。查万年历,我发现1735—1745年,三月初三与清明节趋进的一年(假设古历上三月一日到三月四日是逢上清明的),也只有1737年清明节为三月初六 ;1742年4月5日 清明节为三月初一 ;1740年4月5日为三月初八,其余差距太大了。所以,最佳选择为1737年4月5日,只能推论初六疑为初三的误写或过录之误。另外按照文本暗示陈述,像元妃一样避讳,探春要远嫁他国做王妃,我猜想是作者“隐真”(雍正原名胤祯,讽刺旨意吧),探佚不到了。有说探春影射密谋中的探子吹了,太蠢。
2 m, k  i# c4 {' m/ W  所以我们综合系统要求,只能推论作者安排宝玉的生日1736年6月5日,探春生日1737年4月5日。探春生日不是理解为清明时节。; _6 K# [) f7 r3 L
  按照第78回,贾兰作七言绝句《姽婳词》,众幕宾看了大赞:“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源,真不诬矣。”,此时1755年秋,故贾兰生于1741年,比宝玉小5岁$ ]" }. \" N- V* l( g
  从贾兰的年龄上来看,本文对这两回年代的推定是正确的。第78回又写到了贾环的年龄。贾环作诗后,众人夸奖说:“三爷才大不多两岁,在未冠之时如此,用了工夫,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如果贾环的确比贾兰大两岁,则他应生于1739年。贾环的胞姐探春是“三月初三(六)日”生(第70回),探春生于1737年,查《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这一年的三月初八是“清明节”阳历4月5日。
9 P! O7 o: W7 |. i% N  探春原来可能是在清明时节出嫁的(第102回所写的春秋季节)。“清明”是探春的代称。
' U: J& |1 O" O( B  b8 j- G/ Q  
7 z# M. L. W/ s+ G3 w6 m9 P5 M  ——确证了元春真实的生日,反过来又说明笔者对元春真实去世日期的推断是正确的,同时再一次确证了后40回作者的身份。
' H4 A) `0 f- U7 ?# ^* B3 q  如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9 D: M& J3 T: Y+ i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I1 }' I) M8 n, C- K6 t' n9 d
  次日,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第744页)……至次日五鼓,贾母等又按品大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兼祝元春千秋。(第748页)
+ {- g$ f: }9 S' n4 ]+ n  这几段文字写应看到,“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说明腊月是小月。连续三天之中发生的事情:第一天是“腊月二十九日”,荣宁两府做好了过年的准备;次日是“腊月二十九日”的次日——初一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贾母等人进宫“朝贺”,还去为元春祝寿。朝贺回来之后,又去宗祠祭祀祖先;第三天,贾母等人又进宫“朝贺”。  m9 o; b+ |2 ~: N( J
  我们从第二回冷子兴口中知道,元春出生在“大年初一”,第53回目又明写“除夕”祭宗祠,这样看来,“腊月二十九日”的“次日”显然就是大年初一,第三天理所当然就是正月初二。查万年历,第53回在1750—1753年间,只有1751年腊月二十九为除夕,其余是三十为除夕节。. R5 {  ?; K* N* r& W( Y
  附注:清朝历史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 戊午)正月,初行元旦朝贺礼,乾隆帝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再御太和殿受百官之贺,自是每年元旦如此。祈谷于上帝,奉世宗配享。初幸圆明园,奉皇太后居畅春园。以谒泰陵,命鄂尔泰在京总理一切事务。
! f! `2 O* m- q. Z- Q   ) C, Y' g5 ~- U* u' D9 {' D% S' p
——巧姐儿生辰考
  120回<<红楼梦>>只有一处明确写到了巧姐的年龄。第117回写到:“邢大舅、贾环和贾芸等人聚饮时说起凤姐和巧姐,席间有人问起巧姐的年龄和长相,贾蔷回答说:‘模样儿是好的很的,年纪也有十三四岁了。’”(第1601页)8 o4 T5 E+ `( T' a
  按照此后我的《红楼十三月》推算,117回当为1763--1765年,所以生于1750--1752年左右。又第42回写到,巧姐的生日是“七月初七日”(第577页),由此推论巧姐生于1750年8月8日(七月初七日)。凤姐生于1735年10月4日,大户小姐13岁“及笈”,之后嫁贾府,15岁生巧姐儿。论文中应改为巧姐儿生于1750年8月8日(乾隆15年七月初七日),逢2:38立秋日。6 j0 N3 r- B( ^! G! _/ p
  但是在《红楼梦》第21回写到,此年正月,“巧姐儿”(有本子为大姐儿)出痘疹。张爱玲《红楼梦魇》认为创作前期凤姐有两个女儿,此回应是大姐儿,后期文本改为巧姐儿的。我按照后文《红楼十三月》推算,此回当为1745年-1746年,此时大姐儿为5岁半。——“大姐儿”应生于1743年8月25日左右。——前期文本陈述刘姥姥说凤姐“不过20岁”,可到后来就像这个年岁,一直长不大;可能后期作者看到了人物之间岁数的问题,尽量让凤姐“趋近”大观园人物的年龄,故意把大姐去掉,才改的巧姐儿。所以,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起贾琏“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第34页)。
: }) H+ U6 ?% w5 l  附:中国是水痘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七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约1.5亿人,每年新生儿约有2000万人,绝大部分属于易感人群。目前唯一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措施就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新华网吉林频道》2005年11月13日电)
2 ]4 R+ k" ?& x: \8 h. g- J7 [7 ^, V5 e' {% y3 w- W& e" r
§4.2 和谐的结构  通过上章1745年、1750年、1753年、1760年等系统特征时间的考证,《红楼梦》陈述的关键时间浮出来了。经过仔细梳理,于是我得到初步的结构模型(模型一)。
% w* p: @- o7 c8 i9 z( e  系统模型一:按庙堂皇帝“乾隆”年号纪年法,其集合(以后章节具体再论证),设为每5年一个关目折(九九归一)。) N5 E1 q% U+ i7 l0 E, }& G; m# `
  具体如下:5 j7 S6 T# Z( \
  第1—5回:《石头记》洪升(弘皙或弘升)传奇
% ]3 g; ]. o* {# {+ `; A  第6—17回: 《风月宝鉴》蒲松龄聊斋
: ]  m9 ^* W: X: ^$ a* s  I2 s. F  c4 \  后来曹雪芹扩充为:《金陵十二钗》、《红楼梦》  D9 F5 \  Z, n+ p1 N
  序言 第 1-5回相隔4回; 1735年( 红楼元年) ;% R  V# w0 n( f! @) {4 i& z- h& C
  1、第6-17回相隔10回,1735年——1745年( 红楼0-10年);- I: G' B# x  v# v
  2、第18-27回相隔10回,1745年——1750年( 红楼10-15年) ;0 N' M  m9 C, W" B  w
  3、第28-63回相隔36回,1750年——1755年( 红楼15-20年);
' K2 c  b9 m/ S  4、第 64-95回相隔36回,1755年——1760年( 红楼20-25年);1 `9 W5 I6 g! ]) V( [# c
  5、第 96-108回相隔12回,1750年——1765年( 红楼25-30年);# j/ h8 s) z% |+ C# D! B- H7 v
  ……
0 g- Q& ~8 i/ W. `: b+ ?' c  我们可以验证一下,譬如第27回宝玉过生,元妃赐礼,暗含着“金玉之缘”,宝玉初四进宫谢赏,文本叙述五月初一到初三贾府到清虚观打蘸消灾祈福。但先是第26回叙述五月初二薛藩(五月初三生日)提前一日请宝玉吃生日酒,过了一回,第27回却写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未时交芒种节”,而第28回初一打蘸时张道士却说“前日四月二十六日做蔗天大王的圣诞”(药王圣诞有说隐语祭祀前明,通灵(通令)宝玉托出去给道有见识见识,暗指兵符,以后再论)。很多读者说“如此颠倒时间,真是少见”——确实少见,都记着“四月二十六日”呢。
) Q4 f* @9 l  T, {5 H- G/ C  只有一种情况才会出现文本陈述的这样,即作者故意造成是同一段时间的事,其实不可能的——非彼即此,必不同年。其实前日四月二十“六日”应是“九日”的过录之误,(以后从脂批再来反证,暂作对待),这正像第86回存年四十三岁应为“四十一、二”之误一样的。所以,文本表述为今日是初一而“前日四月二十九(六)日做蔗天大王的圣诞”,薛藩五月初三生日吃酒。再过几日是端午节了——第31回描述该习俗用的是明写,”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后文第62回描述斗草之戏时虽然毫未提及端午节,但前后文均点明这时是端午节期间,用的是隐笔)——这一年阴历正月二十一日,《红楼梦》第22回文本描述薛宝钗“及笄”——15岁了。由上表可知,文本叙述的是15年(1750年)左右的事件,查万年历,确实有这样巧对的时间——1750年6月6日(乾隆15年),端午节/芒种节(饯花节)相逢,于当天06:36(卯时)交节!! Q. r+ \0 V& u! |
  根据第28回文本陈述天气这么热,应该快到夏至日了。那么夏至远吗?不远,就在10天后的6月21日(阴历五月十六日23:45交节)。笔者查询1745——1753年间只有这一年芒种节、端午节这么凑巧在几天之差,和夏至10日之远。而别的年份芒种节、端午节都在10天以外。至于第27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而且交芒种节,为1747年6月6日,于13:16:04交芒种节——可不就是“未时”!5 g1 V) D3 C" c7 w0 w0 k$ h
§4.3红楼十三月 8 O, b4 t, X- q4 W8 x& j
  通过上面系统特征事件的考证,《红楼梦》陈述的真本事浮出水面了。经过仔细梳理、研究,我得到一个更加精确的系统模式(模型二)。
. P3 [$ k1 \( C( {3 K' U  系统模型二:是按一年(一部红楼梦序曲)、四季(集合)、十二个月(金陵12女性代表/金钗)、二十四节气排列构件文本陈述系统。四季流转的节气(九九归一法),每个九叙述2年内的乾隆纪年法。(作者表示抗议朝廷非天道,暗指不过满清朝廷子民日子)。6 U! v4 J: Y! h, i8 r' e$ Q1 M; F8 w/ D
  一 九(月)第 1-8回 、红楼(弘皙或弘升/洪升)回首当年/乾隆6--年前事件,火烧葫芦庙(皇帝庙堂) 可推出时为:1741--年起于冬季至于元宵节;
% d! r" `& |6 h" l- @  二 九(月)第9-17回、红楼回首当年/乾隆8--年事件,黛玉进贾府可推出时为:1743年 起于冬季至于元宵节;4 I! y/ B1 X0 ?! H5 _
  三 九(月)第18-26回、红楼回首当年/乾隆10--年事件,秦氏逝世 可推出时为:1745-年 起于冬季至于元宵节;
+ G$ e- o1 x0 o; p) b& j  四九(月)第27-44回、红楼回首当年/乾隆12--年事件,元春省亲可推出时为:1747-年 起于冬季至于元宵节;0 p- V/ K$ n+ H
  五九(月)第45-53回、红楼回首当年/乾隆14--年事件,饯花神(明帝珠由炯化身)可推出时为:1749-年 起于冬季至于元宵节;
* X; f" |- g# y9 K, `# C4 A& y' t  六九(月)第54-62回、红楼回首当年/乾隆16--年事件,太君破陈腐可推出时为:1751-年 起于冬季至于元宵节;
  K  f5 B3 U" ]" F' B2 A  七九(月)第63-71回、红楼回首当年/乾隆18--年事件,贾敬升天 可推出时为:1753-年 起于冬季至于元宵节;" b& i2 B- G$ E$ Z) t' h" u
  ……
4 \/ ?: \% n+ H' `/ j" b  十九(月)第90-98回、红楼回首当年/乾隆24-25年事件,元春逝世可推出时为:1759-1760年 起于冬季至于元宵节3 l# A% g( l' N. r0 a2 T! E7 Z
  十一九(月)第99-107回、红楼回首当年/乾隆26--年事件,宝钗庆生辰可推出时为:1761-1762年 起于冬季至于元宵节
4 O. Y( u) \- _" J. d, T1 t4 Y  十二九(月)第108-116回红楼回首当年/乾隆28--年事件,贾母逝世可推出时为:1763--年 起于冬季至于元宵节& E5 B' @- Z9 P: h
  十三九(闰月)(第117-120回)红楼回首 归依结缘
6 R1 S8 j2 a- d! a. _  (其中,表中:“回首”指 十二 * 九 折中的折子回首,如“二 九”—“红楼回首”指代第9回所写之事件,由乾隆8年推算为乾隆1735+8= 1743年的事;回末指17回事件时间为乾隆1735+9= 1744年事件。大家可以类推检验,相差不过一年光景。)
8 o9 u! t1 K: l% l* m   + {4 U  s4 h0 ?( j8 |
  以上是红楼体系的大致总年细表。大的关键一般如此,细节时间也有规律可循。譬如考察探春出嫁时间——探春远出嫁在《红楼梦》第100回,由上表可推得处在“十一 九(月)第99-107回”应在乾隆2 6年,即1761年。这是否契合文本陈述呢?我们可以实证一下。+ I/ @) i- L0 \
  注:为避免严酷的文字狱网,《红楼梦》作者擅长隐语,在记传历史的时候,铁骨铮铮,大有汉司马迁著作《史记》一样,“春秋笔法”,“一字褒贬”。像不用朝廷年号纪年,表示抗议清廷王道非天道,暗指不过满清朝廷子民日子。排满指骂很多,我在以后章节“解索篇”会仔细论到。
" N2 A7 N; x. g% @* U  另如第110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绌失人心》中:一、“史”为护官符偈于语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取字“里、”、“住”、“金陵”指楚国柱史,姓“李”,又暗指康熙大太子允扔(衣字旁)被康熙雍正圈禁皇家陵墓,终生老死。二、“王凤”指代皇帝,“力绌”谐音“立储”制。讽刺雍正乾隆丧失天道人心。120回《红楼梦》继承了一贯的文字风格,又证明后40回和前80回的系统性、一贯性。0 F: d: l' E9 }0 E' B, f, c' T& m
  
5 [# @: f; B! [9 Z# @" H" C" `  结论:1、证明了《红楼梦》120回大致是个和谐的体系,但是也再次证明了《红楼梦》120回并非全部曹雪芹所作,有改动删除添加。. a( w" x- t( T. z. j' G
  2、许多索引派的附会并非扑风捉影,如刘心武、周汝昌等“秦学”“曹学”可以参考。3、作者身份尚不清楚,但曹雪芹如是贾宝玉原型,按周说,敦敏诗“四十萧然太瘦生”1 d) k8 M4 j! f8 e- N4 w% O
  和脂批的“壬午”除夕逝世说,其忌辰应为:1762年癸未除夕。
8 I. M/ C1 l; W- `4 V: ?, P/ W  (作者:陈传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1: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红楼真本事》
       ——第五章 脂批解谜(上)
§5.1 “曹学”的麻烦  因为长夜永昼,我自己曾经买了坊间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和关于《红楼梦》的书来看。如今渐暖,书是看得差不多了,结果却发现《红楼梦》真的像俞平伯老先生说的那样“越研究越糊涂”。假如你细心,会发现一些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权威本子《红楼梦》作者署名栏少了高鹗的名字,并且不加说明(中华书局启功主持的聚珍本、辽宁人民出版社冯其庸评批本)。这说明红学界内部出现了新的动向,说明高鹗续书有了新的说法。3 C" Y) y$ v2 v  G, c# P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别的古籍身上,大家会做得透明得多,惟独《红楼梦》不能这样透明,因为关于《红楼梦》的成书和作者以及各种版本,都属于无从下结论的范畴。周汝昌坚信高鹗罪大恶极,程高本是伪篡之书,后40回一无是处。他是主张把高鹗从坟墓里挖出鞭尸的。他关于《红楼梦》的著作目前是书店的多去了,比如《与贾宝玉对话》、《红楼夺目红》、《周汝昌梦解红楼》等数种,他点校的《红楼梦》只存八十回。这个季节还读了他的《文采风流曹雪芹》和《红楼家事》,简直可以说是顶礼膜拜了,于是遍搜他的书来读,并且对红书后40回明显产生厌倦。 ; |1 _$ T; T' K5 `. R% ]0 w
  不曾想,“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突然找到一本林语堂写的《平心论高鹗》,一下子又树立起对红书后40回的信心,才明白读书是不能倚赖权威的。林语堂他认为高鹗功不可没,后40回有十分精彩的文字,并且是原创,高鹗主要是当了编辑。宝玉怎么就不能于科举上上心?黛玉怎么就不能赞美八股文?克非更加了不得:他干脆用了十年时间证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诸抄本都是伪造的。假如他和欧阳健《还原脂砚斋——二十世纪红学最大公案的全面清点》的观点被证实,那么胡适以来的新红学洋相就出大了。因为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等新红学家们个个都是奉脂本为圭臬。- @4 X0 U$ d4 G, |% H& N& |( ~$ h3 L& \
  其实,脂本伪造说的始作俑者欧阳健10来年前就有此说了,只是红学界置之罔闻。这很好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历来都没有固定的说法,大家都是猜谜似的在各自解读少而可怜的文献。假如欧阳健的说法成立,那连仅剩的这点文献如《枣窗随笔》之类也不可靠。如果真的有一天证明脂砚斋是民国时期的古董贩子,那胡适对曹雪芹生平的考证就不攻自破,周汝昌的“曹学”麻烦就更大了。那红学真的就“呼剌剌如大厦将倾”了。好在我读克非等的书时对红学已经有了免疫力,并不完全相信哪一方了。因为攻击脂砚斋的人所用的方法和攻击高鹗的方法一样让人觉得不十分可靠。我只相信120回本的《红楼梦》像他们讲的那样是目前最完整的本子。
, c) T0 ^+ S0 P9 C9 S! g* v+ O  胡适在1927年收到甲戌本后自己一定是领悟到了些什么,所以此后对此本子并没有深入发表意见,也不愿公开卖书给他的人的姓名。这是我读欧阳书时得到的信息。俞平伯当年对周汝昌的曹雪芹研究不置可否,我想他有他的道理。难保不是两位大师依然知道脂本有假,只是不好说破罢了。这只是我个人的揣度。不过,这种情形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红学不易进行。, F5 X; l7 o- f9 E7 B/ Y
  现在开始,笔者将从微观层面,利用“一逝三生(升)”的论证结果,继续深入讨论〈〈红楼梦〉〉的真本事,尤其是借用元春和贾宝玉的“原型”这把钥匙,继续打开红楼迷宫。
; n) J, w1 P, w) ~. z  |) b( k- s; N! I+ j4 T
§5.2脂本何所以?  国内所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早期抄本共有十一种,另有一种木活字本俗称程甲本,其底本也是一个脂砚斋评本。合计起来脂评系统的《石头记》,共有十二种之多。这十二种本子,惟独过录己卯本已确知它的抄主是怡亲王弘晓,因而也可大致确定它抄成的年代约在乾隆25年到35年之间。其它的各种抄本,至今都还不能确知它的抄主和抄成的确切年代。即此一点来说,这个己卯本也就弥足珍贵了。
% w# ?3 q4 T% F" Q* j' x, s  己卯本名称是因为在这个抄本上有“己卯冬月定本”的题字,所以简称“己卯本”。己卯是乾隆24年,当然这个年份是指底本的年份而不是现在这个本子抄定的年份。现在所知己卯本最早的收藏者是近人董康。他喜好刻书,所刻多精本。现在我们要调查己卯本在董康以前的藏者已不容易了。董康有《书舶庸谭》(1929年)一书卷四说:
5 i# N! [4 I9 [! p+ Z3 E5 K  生平酷嗜《石头记》,先慈尝语之云:幼时见是书原本,林、薛夭亡,荣、宁衰替,宝玉糟糠之配实维湘云,此回目中所以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也。
- }- g; O+ A. C/ |  又在《题玉壶山人琼楼三艳图》第二首《枕霞阁》诗末自注云:( F" D8 W/ x# @% y
  “末联据原本《红楼梦》”。" k6 o- j7 ]# F9 f) [1 n
  这里虽然前后两次提到《石头记》或《红楼梦》,但显然还不是这部己卯本。我认为这时他还没有收藏这部己卯本,如果已经收藏了,他就会同时提到了。这部己卯本后来归了陶洙,陶洙在己卯本上有五段署年的题记,最早的纪年是一九三六年丙子,共三条;其次是一九四七年丁亥;最后一条是一九四九年旧历正月初七日(己丑人日),或许就是1936年他最初加题记的时候,陶洙收到此书,已残缺得很厉害。据他记载,
3 \2 B. }( w/ y1 e; n, f  此抄本残存一至二十回、三十一回至四十回、六十一回至七十回,内六十四、六十七回原缺,已由武裕庵抄补。& r0 ?9 i9 a* K6 C
  据说武裕庵是嘉、道时人。陶洙收藏此书时,实际上此书残存38回,其中首回还残三页半,第10回残一页半。加上武裕庵抄配的两回,也只有40回。
% l  j- P" w& h9 j; O1 Q  陶洙在收到此书后,就进行了校录补抄,一是补足了首回和第10回的残页,二是据庚辰本抄补了21回至30回,三是用蓝笔过录了甲戌本的全部批语和凡例,用朱笔过录了庚辰本的全部批语,并用甲戌、庚辰两本校改了己卯本。幸亏陶洙精细地留下了此书残存回目和页数的记录,也留下了他用甲戌本、庚辰本抄补情况的详细记录,还注明了抄录不同抄本时所用不同的颜色。比较麻烦的是用朱笔校补到己卯本上的庚辰本的文字,与己卯本上原有的朱笔旁改文字一时难以区别,这就要硏究者细心地去辨认了。至于完全是由他补抄的部分,如21回至30回这十回,己卯本只字俱无,全从庚辰本上过录,而且还多有抄误。我不妨举几个例子:( O# `- |: g6 k1 n6 t5 F/ y( V6 j
  庚辰本页数/ 行数己卯本页数 /行数备注/同异情况
7 W  ?' g0 G/ b8 g6 R' x4 ^  第57回:“他一个入在这里作什么?”
! ]) J$ U) r& h( J- t, [  1339页/第3行     687页/第5行同将“人”字误写成“入”字
& w. [0 S8 s! }4 ^; p& C  “林字的人接他们来了。”
8 i% v( ?) }! q1 }. k' F7 K; `  1347页/第4行695页/第4行同将“家”字误写成“字”字
5 h" T% E* D! A# S, O5 j6 C  第62回:“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人个人。”
# i6 b9 Y( ?/ u  1479页/第10行798页/第7行 同将“五”字误写成“人”字
7 }, k7 a# G8 Y2 K. m8 {5 L5 c  第63回:“坐中间庚者陪一盏。”* t& n! D" i- I, ~3 c2 I6 y
  1501页/第8行818页/第7行 同将“同”字误写成“间”字
1 J) w/ z, G9 D' |1 X  “他还唱了一个四儿。”; a4 o3 A) {/ p( {  ?
  1505页/第3行821页/第6行同将“曲”字误写成“四”字
: X  W1 G2 ~  \# d" j7 U  “贾珍文子。”) z7 t3 d3 V4 {6 B9 Q# N8 O8 @: d
  1519页/第1行834页/第1行同将“父”字误写成“文”字
& A- q2 j- g) F# @6 e  “所有大臣皆嵩呼颂不绝”
; P/ e1 L9 [7 g/ U  1519页/第1行834页/第1行 同将“高”字误写成“嵩”字
0 f6 Z$ k5 N2 x  例子就举这么一点,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我想也足够说明问题了。在两本中同样能将“人”字误写成“入”字,能将“唱了一个曲儿”误写为“唱了一个四儿”,像这些罕见的类同抄录错误,这里面必有一个母本与子本的血缘关系问题,如果其中某一抄录者不是照猫画虎,当然绝不会出现以上类同抄录错误。
* S5 }) n5 x7 R& _  g. B0 G; y  对于这个珍贵抄本,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一九七五年历史博物馆王宏钧将他早些年前为该馆收藏的三回又两个半回的《石头记》抄本送给吴恩裕鉴定,经研究,他发现了此残抄本上多处有避讳的“祥”字缺笔,因而怀疑有可能是避怡亲王弘晓的讳。吴恩裕发现在原抄本的《怡府书目》即怡亲王府的藏书书目,上面钤有“怡亲王宝”、“讷斋珍赏”、“怡王讷斋览书画印记”等图章,在这个抄本书目里同样有避讳,在三回又两个半回的《石头记》残抄本里,也有“祥”字避讳。最终确定这个三回又两个半回的《石头记》残抄本,确是己卯本的散失部分,而且还进一步确定这个己卯本是怡亲王府的抄本,主持抄藏此书的人当是怡亲王弘晓。这是《红楼梦》版本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3 d" {! A: a" W+ O
  由于发现了己卯本是怡亲王府抄本,同时也带来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因为曹寅是康熙的奶兄弟,允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康熙南巡时以曹寅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还称曹寅的母亲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而其过继子(曹頫)则“自幼蒙故父曹寅带在江南抚养长大”,由于康熙与曹寅的这种特殊的亲密关系,那末康熙之子允祥与曹寅这一家,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也是情理中的事。基于以上种种背景,怡亲王弘晓(允祥之子)直接从曹家借到己卯本的原稿本来组织人力进行过录,确实是有可能性的。
3 B$ c) A. q5 y2 ]  何况弘晓与曹雪芹的好友敦诚也有较深的交往,这种关系反映在弘晓的《明善堂诗集》和敦诚的《四松堂集》里,从这方面来看,弘晓也有可能借到己卯本的原稿来进行过录。这样看来,这个己卯本的过录本,完全有可能是己卯原本的直接过录本,抄写的款式是完全按照己卯原本的款式,因此我们还可从现在的过录己卯本推知己卯本原稿的面貌。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抄本,确是更值得珍视的了。
; Y+ h1 n0 p2 E; M9 d  既然大量的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现存的这个过录己卯本确是怡亲王府的抄本,那末,这个抄本上所写的“己卯冬月定本”的题句,自然不可能是商人随便加的而是完全真实可靠的了。同样,这个本子的抄藏者既然确定是怡亲王弘晓,其底本或己出,或来源很大的可能是曹家。这个抄本上题的“脂砚斋凡四阅评过”自然也不可能是商人随意加的了。何况我们按脂砚斋评阅的年份依次排列,到己卯年又恰好是第四次评阅,可见这个“四阅评过”的题句,是脂砚斋评阅《石头记》的一个确切的记录和极为重要的证据,连同上述这条“己卯秋月定本”的题记,形成了此本区别于其它早期抄本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因此对这两条题字决不能随便加以否定。
: G0 O; H" E( x/ L0 r% i  d" h  但是请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己卯本”上署有“己卯冬月定本”字样仅仅署在第31回至40回总回目之下,它并没有署在其它各总回目扉页之下,除了第61回至70回的总回目下署残缺不全,第1回至10回残缺无总回目之外,还保留了一个第11回至20回的总回目。此总回目之下并没有署“己卯冬月定本”字样。但是,“庚辰本”保留了第1回至80回各总回目扉页,“庚辰本”在第1回至第40回每个总回目扉页之下并没有下署“定本”年份。但是在第40回至80回各个总回目扉页之下署有“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字样。* p% H+ D% O" t& H: Z
  所以我猜测:俗谓的“己卯冬月定本”乃是指《红楼梦》的第31回至第40回的成书时间,即1759年12月22日(乾隆24年十一月初四冬至日);而“庚辰秋月定本”则是指《红楼梦》的第40回至80回的成书时间,即1760年9月22日(乾隆25年八月十四秋分日)。6 l: t& D3 D( `+ s7 j5 }* w
  既然《红楼梦》的前80回各部分“定本”是如此分批而成,那么我们一贯认为的现存“己卯本”的“元本”成书于“己卯”年和现存“庚辰本”的“元本”成书于“庚辰”年显然都是一种误会。既然《红楼梦》第40回至80回于“庚辰”年才“定本”,这里根本不存在什么“庚辰本”是从“己卯”年“定本”的“己卯本”抄录而来的问题。但从我前边为大家提供的第五十七回和六十三回两个版本罕见的正文错字类同来看,这里又说明两个版本显然又存在着一个母本与子本的血缘抄录问题。那么,现存的“己卯本”和现存“庚辰本”的母子血缘关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里,恐怕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怡府所抄录的《石头记》是从现存的“庚辰本”抄录而去,或者是从现存的“庚辰本”的第二代抄本抄录而去;并不存在什么现在“庚辰本”是从怡府《石头记》抄录本抄录而来的问题。7 u! s! }. v5 |( o2 Y& z, f: Z; I
  
1 B! R: g, D  w7 A% }  在研究己卯本的过程中,另一个重大的突破和收获是发现了现存庚辰本是据现存的怡府过录己卯本抄的,而且其抄写款式,与过录己卯本一模一样,连过录己卯本的错字、空行、附记等等,也完全一样,甚至在庚辰本第七十八回,还保留了一个与己卯本完全一样的避讳的缺笔“祥”字,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现存庚辰本确实是与现存己卯本的母源关系。冯其庸认为现存“庚辰本”墨抄正文部分是从现存“己卯本”抄录而来,关于“庚辰本”的朱笔眉批则是“毫无疑问应是己卯原本上的批语”。他的含义不外乎“庚辰本”的文字是由两个版本抄录而来:一是现存“庚辰本”的正文是由现存的怡府抄录的“己卯本”抄录而来;二是现存“庚辰本”的朱笔批语则由“己卯”原本抄录而来。
* S4 m1 ^$ z! Q- P4 l$ f0 S7 y$ @
§5.3道亦有盗?  可是我分析在这里他疏忽了。' R1 l  p* v6 {8 v+ F( T
  其一、“庚辰本”的抄录者既然能借到“己卯本”元本,为何不从它直接来抄录正文,而反而从怡府抄录的“己卯本”来过录?除非怡府的就是《石头记》原本!结合我们论证的宝玉原型为乾隆六子永玉容,他正是原出于怡府的。于是猜想:莫非《红楼梦》真本作者与他关联千丝万缕,甚至进一步猜想他就是作者?这是有极大可能的。
' i2 ^8 ]+ z; X0 G& I' f  其次,是现存“庚辰本”的朱笔眉批既属过录,为何它的朱笔眉批字迹潦草,行楷不一?实际上同页眉批的数十字,笔迹大相径庭。这不是过录批语中通常时出现的正常现象!  O) K" W- z8 s2 C, }- [, h
  为了简便说明问题,我仔细分析了印影本“甲戌本”和“己卯本”过录眉批。发现朱笔眉批笔迹差异悬殊。其中的共计十页——第276页、277页、299页、302页、308页、444页、476页、477页、544页、570页。通过“甲戌本”和“己卯本”的四页眉批,我们可以看到,凡属过录的眉批,必然字迹恭正,过录得很认真,眉批的抄录笔迹也前后保持一致。这是过录的正常现象。然而冯其庸认为的“庚辰本”的眉批,“毫无疑问”的“应是”从“己卯原本上”抄录来的“批语”,但就我们列举的上10页“庚辰本”眉批笔迹来看,却出现了下列与“抄录”者笔迹不和谐的怪现象:  i$ }0 s, F- ~% @  n+ e) D  O
  一、字迹潦草,如277页/477页。批语的抄录是抄给别人看的,应当如同抄录正文一样的态度,数十万字的正文过录都一丝不苟,哪有寥寥眉批却抄录得如此草率不堪啊?
$ r+ @4 G. c3 E! s3 H) L  二、行楷不一,如276页/277页、302页、444页、476页/477页。就这四处六页来看,出现了行楷不一的数种笔迹。276页“可从此批”四字写得如此认真,而后边九十余字却写得如此猫急,其它亦如此潦草不堪。难道过录眉批时还有工夫在同页之内换几种笔法?这一种情况在“庚辰本”的眉批中却比比皆是。
* {2 }0 c' h/ P1 A0 I6 `  三、笔法不一。如276页“可从此批”,299页“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交”,302页“兆年不易之朝,永治太平之国,奇甚妙甚”和544页507页,几处眉批都是正楷,但前三处和后两处的笔致显然不一,后两处显见得拙劣了。我此几处笔迹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还有277页和302页的两处行书来看,笔迹貌似出自另一人之手。难道抄录寥寥眉批,还得雇用几个人抄录不成?这一种过录现象恐怕永远也不会出现。但是,虽然眉批的书法不一,字迹相差悬殊,但经专家查对眉批中的各条批语中的某些特殊笔形走势却颇相近。还有,不论眉批中的笔迹如何变异,而落款署名署年的笔迹却始终保持一致。这些仿佛证明“庚辰本”朱笔眉批仍旧出自同一人之手。
& [; r0 |8 n1 V  ^! x# s( M" p5 Q  既然“庚辰本”朱笔眉批出自同一人之手,那么过录者为什么要在同一页寥寥几十个字之内要换几种书法和几种笔迹,放的什么“烟雾弹”呢?这种现象揭示“过录者”在隐藏什么心理。难道“庚辰本”的眉批是在造伪?分析“庚辰本”朱笔眉批的变化来看,它既相合又相违。“过录者”的心理动机仿佛是让这些笔迹的差异,造成时差感,过录的时间不同所以留下了变形的差异痕迹。我们大家只要看看“庚辰本”影印本各页都有这种“时差”的感觉。如果承认没有作假,那么只有一种推论:“庚辰本”朱笔眉批如此现象,乃因批者随看随批,时移事宜留下的痕迹,乃是批者的手迹。干脆说此“庚辰本”朱笔眉批乃是脂砚斋的手迹,除此之外,再无选项。7 k' @+ B! i: b) P# e9 E* J
  譬如它的确是脂砚斋的手迹——现存“庚辰本”乃是《石头记》的元本子,那么推论“己卯冬月定本”就是什么抄录本了。但是鉴于“庚辰本”中有批语“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兑清”,时为1756年4月6日,这样以来,1760年“庚辰本”40回—80回定本,竟然早于1759年的怡府“己卯本”!——这还与上论“己卯冬月定本”《红楼梦》的第31回至第40回的成书时间,即1759年12月22日(乾隆24年十一月初四冬至日”的论述,成书顺序相互抵牾。
( P6 I+ n; m3 L. Q  
* Y: g0 O9 b6 u* o4 `, _  综上所论,所以结论只有一个:“庚辰本”绝不比怡府“己卯本”更早,眉批的真实性不能完全断然采信;而且,怡府“己卯本”更可能接近真本《红楼梦》,批者和作者“关联重要”。
6 ^: h8 R$ ?' X2 ^/ t8 V# H& w §5.4先来后到乎?  红学家认为此“甲戌本”的“祖本”定本于“甲戌”年,主要依据于此本第一回中的“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语。“甲戌本”写道:' V3 a# G, C2 p  S; l" C6 E- K/ S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 `& Z7 u) C6 L8 L6 ]' d, L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U6 ^9 l( n8 m4 @4 o6 |, L1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V  g- m9 H6 l% T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见“甲戌本”第一回9~10页), P! ^0 b- n9 g2 M! c

0 o2 [' L3 A$ ~5 N( z$ m  “甲戌本”与“庚辰本”此处文字有出入:“甲戌本”在五言绝句前多出了“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在五言绝句后多出了“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己卯本”此处残缺不全,不得而知。
- G0 ]* a5 x7 ^$ j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这一句话乃是后来后插进去的,也是硬塞进去的。它虽和“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当补在同时(都用了一个“至”字),但前一句补插得很自然,因为它的补插位置得当;后一句却补插得极不协调,因为它补插在五言绝句的后面。它若插补在五言绝句的前面,即插补在“金陵十二钗”和“并题一绝云”两句话中间,那可能要好一点。此一句话像脂批,又不像的——不论怎么说,此一句话是一种注释说明。它的意思不外乎说明《红楼梦》的各种古老版本(如“己卯本”和“庚辰本”)定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乃是因为脂砚斋在“甲戌”年“抄阅再评”时才重新作出的决定。此句话的全部含义是:此书开始虽托名为《石头记》,但按其书以言情为主,它可定名为《情僧录》;又按书中“红楼梦十二支”曲名,又可定名为《红楼梦》;又可取东鲁孔子作《春秋》之义,也可定名为《风月宝鉴》;又可因此书是演金陵十二个女子的,当又可定名为《金陵十二钗》;但此书到“甲戌”年,“脂砚斋抄阅再评”时,才决定了“仍用”《石头记》作为书名。此话丝毫没说所谓“甲戌本”的“祖本”成书于“甲戌”年的成份。
8 O" U: ]+ }# A: _1 ]! w  我们今天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定名为“甲戌本”,完全是一种误解。
2 f' g  Q8 u$ Y: p8 Z* `  我们前边说了用“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为此书“祖本”定名为“甲戌”年版本,它完全是对“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的误解。那么,此版本到底是不是一部到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版本呢?此本的成书时间又大概在于何时,我们不妨用“己卯本”“庚辰本”来和它作以对比。& G5 i6 [# @' z3 p* J9 ^
  在两个本子的系统中取得样本元素,譬如:
( o- I( u( y  K6 D9 v& A: A  P  一、“己卯本”第1回--4回都将甄士隐之女定名曰“英菊”,到第7回更名“香菱”;“庚辰本”类同。在“甲戌本”第1回--4回却将甄士隐之女定名曰“英莲”,但到了第7回也更名为“香菱”,章回目却用了“送宫花周瑞叹英莲”之“英莲”。- q( }1 l' I# E
  二、“己卯本”第5回十二钗正册第二页,有关元春歌词的最后一句为“虎兕相逢大梦归”,而“庚辰本”和“甲戌本”的此句却是“虎兔相逢大梦归”。' {$ D1 ^4 |2 w; U( H
  从这两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己卯本”、“庚辰本”和“甲戌本”本子的“母本”成书的客观顺序是:
0 L% x' W( ?" ~5 `2 ?8 b$ g1 G  己卯本(1759年12月22日冬至)元本→庚辰本(1760年9月22日秋分)元本→甲戌本(1754年)元本……
' e2 O# B5 w( s  A/ S  现在,我们不妨再借“庚辰本”的朱笔眉批来验证一下现存“甲戌本”的元本是否为甲戌年所作,并验证它是否比“庚辰本”还早。譬如查对本子,可以看出“庚辰本”上脂砚斋亲笔批的几条眉批被“甲戌本”过录为回前批。如果“庚辰本”为接近元本,那么“甲戌本”为过录本。无法否认现存“甲戌本”肯定要比现存“庚辰本”晚得多。6 j+ v+ J! r1 o7 I' H1 s
  综合上述两方面,在《红楼梦》的版本研究史上,对己卯本和庚辰本的原始面貌的认识,是一个重大进展。由于这一进展,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己卯本的重大学术价值。现在可以这样说,在目前的《石头记》早期抄本中,己卯本是过录得最早的一个本子,也是最接近原稿面貌的一个本子,其残缺部分的情形,可以从庚辰本得到认识,庚辰本几乎就是一部完整的己卯本。3 e# M" M  E% ?) `  N. N. l; m4 B; v& ~
§5.5畸笏夫何人?关于红学的研究,虽然在过去的200余年,说了成千上万次,但是只要《红楼梦》活着,看起来它还会被说上万成千次——脂砚斋又是个不得不说的话题。4 i! ^' l3 F1 ^
  本文考察的脂本批语来自八个本子: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蒙府本、列藏本、靖藏本和甲辰本。
& P7 Q( J  y; Q7 x  R  本文提出辨别“脂批”真伪的标准有以下几个:
$ g7 D' ^: t7 s0 M6 }% Z, M4 j4 m  一、从现今发现并公开的史料文献来看,署名批语的情况来看,这些批语也绝不可能是曹雪芹所作。因此,如果脂砚斋、畸笏叟真的是与作者曹頫非常接近的人,深知小说的创作内幕,则他们署名或不署名的批语一定不会将曹雪芹当作小说的作者;
) R; u' q0 d: n' k; ~( \  二、批语的内容是否准确、客观地总结或描述了小说的创作意图和手法。+ A+ ]# w8 I9 F" [' ~
  以上标准去衡量所有的批语,可以发现:大量既未署名又未标记干支纪年的批语无法确定其归属权,但是少量未署名和署名且标记了干支纪年的批语很快可以辨别真伪。/ O  J) N$ c# ~& j7 }8 X
  首先从批语最为可疑的着手——畸笏叟。
9 h9 i! Q/ G5 v0 G, V6 I, H  畸笏叟是仅次于的《红楼梦》第二大批评家。关于他的身份,历来主要有四种观点:(1)他是脂砚斋的另一化名;(2)他是曹雪芹的舅父;(3)他是作者的伯父,真名叫曹硕;(4)他是曹頫的化名(曹雪芹的叔叔或父亲),等等。但总的从批语的情况来看,脂砚斋和畸笏叟分明是两个人。6 ^; J  S/ r+ ]' r5 m$ R
  1959年,毛国瑶先生发现了靖应鵾藏本《石头记》,并摘录了有正本所无的“脂批”150条。但是奇怪,这个藏本已于1964年以前遗失。且不说靖藏本究竟是否存在过,也不论靖藏本上究竟有没有毛先生所辑录的这些批语,即便要拿它当论证前提,也必须首先作出真伪的辨别。如果抛开“靖藏本批语”,单从其他“脂本”的批语来看,我们也可以得出“脂砚斋和畸笏叟必定是两个人”的结论。
  ], d* I) \& \  N  其次,畸笏叟批语的一个特点是表明身份和时间,至于对文本叙述的真正含义,却很少“抖搂”。譬如,第27回写到,红玉对贾芸心怀私情,又巴不得去侍侯凤姐,庚辰本对此有两条相连的眉批:
& _& i. W/ n& F* l6 m  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儿、后篆儿,便是却证,作者又不得可也。己卯冬夜。
0 L, T6 h# ]8 N! H' \4 c7 T& I  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叟。# ~! E4 d0 X; Y7 u& @
  前一条批语没有署名,但标记了干支纪年“己卯冬夜”。根据统计,庚辰、甲戌两本从第20回到第28回有纪年“己卯冬夜”的朱笔眉批20多条,其中第24回评论贾芸撞倪二一段描写的眉批不仅有干支纪年“己卯冬夜”,而且署名“脂砚”:
1 {9 d# I0 [% @! @  这一节对《水浒记》杨志卖刀遇设毛大虫一回看,觉好看多矣。己卯冬夜,脂砚。
4 W9 t% U$ E: ^3 W  k  即便“己卯冬夜”的批语全是作伪,上文所引畸笏叟的批语显然是在反驳“脂砚”的说法,认为脂砚没有看到所谓红玉“狱神庙慰宝玉”的情节,所以误将红玉当作“奸邪婢”。这表明畸笏和脂砚不可能是同一人。& i, ^" o& }8 _: }# Q0 O
  有人提出“畸笏叟”是小说作者的另一个化名。果如此,那他怎么可能批评自己没有看过小说的有关情节,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都缺乏正确的评价呢?第22回写到贾母为宝钗庆祝生日,命凤姐点戏,庚辰本对此情节有两条并列的眉批:
: p& T% p# U# D, M  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矣,不怨夫?前批书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乎!
+ [3 @# m. Z( j* M7 W' w. U  从内容上来看,后一条批语似乎是承接前一条批语。前一条批语说“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因此“前批书者聊聊”似乎应该解作“前批知者聊聊”或“前批书者知者聊聊”,意思就是知道“脂砚执笔”这回事的人很少。不过,即使不作如此解释,“前批书者聊聊”也是能够单独成立的,即它可以按字面解释为“以前批书的人很少”。1 |3 K2 o7 d  j5 M$ @
  后一条批语未署名,要确证它的归属权并不容易。说它的作者是脂砚斋,也是能够言之成理的。生于1736年的作者/脂砚斋到丁亥年(1767年)已经31岁,戏噱自自己为“朽物”,也不为过。不过从庚辰本批语的情况来看,“丁亥夏”总是与“畸笏叟”联系在一起,因此一般认为这条批语就是畸笏叟所写。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么无论是知道“脂砚执笔”这回事的人很少,还是“以前批书的人很少”,总之从这条批语的内容来看,到了丁亥年夏天就只剩下畸笏叟一个知情的批书人了,这说明另一个批书人脂砚已经去世。既然如此,畸笏叟和脂砚斋当然是两个人了。
" K( X& i2 U" F- n$ [  《红楼梦》第18回写道:
! t% D, r1 N4 w7 ?; R9 I  h  “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第246页)+ v1 ^: ~3 S( k& T8 C' h
  对此,庚辰本独有的侧批写道:, F8 b* Z$ z6 T1 s& b
  批书人领至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先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
# z6 m- n& J) T  这条未署名的批语很容易让人想到它就是小说作者所写。这一方面是因为批语所透露的身份对应关系,同时是因为这条批语在一般读者不经意的细微处突然迸发出极其强烈的情感。由于“批书人”和“余”是脂砚斋常用的自称,因此我们很容易相信“脂砚斋”就是化名。但是如果元春的原型是纯惠皇贵妃 苏(佳)氏(1713——1760),苏召南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可以想象苏召南之子,真会如何?
; B# m( k8 V& e. ~0 z7 P1 O+ l: D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么批语跟作者的经历和情感看来并不完全合拍。可是,如果要说这条批语是后人假脂砚斋的姿态伪作,似乎也说不通,因为联系其他署名脂砚斋的批语内容来看,这条批语给人以批者脂砚斋就是作者本人的印象。例如,第48回宝钗说薛蟠外出做生意,“只怕比在家里省了事也未可知”,庚辰本双行夹批写道:' ]8 _& _3 _8 A: [. j  j5 E
  作书者曾吃此亏,批书者亦曾吃此亏,故特于此注明,使后人深思默戒。脂砚斋。
. M5 }# l% @5 r2 P+ B: t  脂砚斋在多处批语中将“作书者”与“批书者”相提并论,两者总是有着相类似的经历。无论如何,在确认作者之前,将他与批书人脂砚斋联系起来考察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从更多的批语中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例如,“作书者”某些看起来平常的文字往往能引起“批书者”强烈的情感体验,或者引起后者披露“作书者”的强烈情感体验。从情理上来说,这些情感体验不大可能是后人用文字伪造出来的,如第3回写到,王夫人对林黛玉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甲戌本对此句有侧批:( w1 ^7 d. v/ |5 l8 C. r& s
  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
$ L6 S3 e4 k% z3 M: f! Q9 _  第3回写到贾宝玉的外貌“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甲戌本的眉批不但解释了“中秋之月”的用意,还为宝玉这娇嫩的肤色大动感情:
! j+ W% z$ [* w" {8 l9 f; n* Q  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则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
' I6 H+ N, ?+ X  “少年色嫩不坚牢”,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 V2 B2 @5 l0 v- V! f6 P
  第13回写到凤姐协理宁国府时历数府上五大弊端,甲戌本眉批不但将宁国府与作批者自家并举,并且为凤姐所提及的弊端感到悲痛不已,甚至泣血:
7 h! k0 H& l+ Z: Y  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令余想恸血泪盈(应为“悲恸血泪盈面”之误)。
  g# M, N# U/ _1 i+ m9 [  V) `  这些批语明显炫耀批者“知根知底”和“与作者经历相似、心意相通”的特点。
7 R" J5 A; v; v' y  C8 m5 M" X §5.6所“嫁”非淑  甲戌本《凡例》和第一回的文字表明,这个批者不但能够代表作者清楚地说明小说的意图和源流,他还能最后决定小说的“最终定稿”,将小说定名为《石头记》。谁能够拥有这种权利呢?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没有任何一处脂砚斋的批语指出雪芹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在可以确定为脂砚斋所作的批语中,“作书人”和“作者”的称谓绝不可以用“雪芹”或“芹溪”来代替,“批书者”严格而又巧妙地区分了曹雪芹和作者的关系。例如甲戌本第一回独有的眉批:# w0 j+ t! _8 g& k
  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 z" b$ l: a. q, o0 W9 L
  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
& S5 T8 \( q- S  这条未署名的批语像是企图暗示雪芹是作者。但是我们很快否定之否定了。因为在甲戌本这条眉批的下面,正文清楚地写到在曹雪芹批阅增删后,最后是脂砚斋给小说定名的。“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只可能是“脂砚斋”所撰。如果这条批语并非伪造,它恰恰能表明雪芹并非小说真正的作者,恰恰是脂砚斋“默许”自己就是小说的作者。
7 m+ s4 t9 s& V% W4 u2 q4 w  他所依据的是脂砚斋在甲戌年对小说“再阅评过”时所作的一条批语。小说第18回写到龄官执意不肯出演《游园》、《惊梦》两出戏,己卯本和庚辰本对此都有大段的夹批,其中一句是:
5 d; F# v% W7 b  与余三十年前目睹身亲之人,现形于纸上。
" w$ h0 c. O/ R: v' l: r  这条批语者是脂砚斋,跟其他几处提及“三十年前”的批语一样,这条批语也是写于甲戌年 (1754年乾隆19年) 后。现在回过头去看,按本文推定,18回写的是1745-1750年的事,莫非甲戌年是(一甲子年)60年后的1754+60=1814年吗?但是120回早在1779年活字印刷出来了。所以,这条批语正好表明作批语者并非真的“脂砚斋”原批!此类标志“三十年”之类等的批语,看来都不可能是作者或“脂砚斋”原批。3 Q; A# o$ |. k5 B$ n
  此外,还有更多的脂批是元批者故意的“乔装打扮”,并不署名。譬如,前文反复引用的甲戌本第一回独有的一则眉批:
6 Q, c- j1 O( Q5 L% u9 ~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9 ~: n+ I9 @3 t8 ?2 E+ @; ?
  这一段批语是以比喻的方式形象总结了小说作者根据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改造的手法,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对小说作者隐瞒真实朝代年纪所用手法的比喻式评论。如果回顾一下本文对小说所隐藏的真实朝代年纪的揭示,以及小说作者的种种作弊手法,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段批语的描述和总结非常到位。那些并不真正了解作者创作手法的伪造者是绝不可能编出这种文字来的。但是,甲戌本第13回回前有一段缺损的批语,最后一句写道:
$ d. e9 n+ k! y$ H* A  隐去天香楼一节,是不忍下笔也。
2 Q- F% \3 J5 X7 O. Z& `5 J3 W  既然“不忍下笔”,说明作者没有写“天香楼一节”。又写到,秦可卿死讯传来,“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甲戌本眉批对此评论道:6 e2 A) Y7 e3 t/ a+ ?5 |
  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 s; h0 k5 Z, f5 k
  这进一步说明,“天香楼一节”是肯定没有写的。作者为什么不写呢?一个原因是“不忍”,另一个原因在甲戌本第15回的批语中透露了出来。第15回写到宝玉先前扬言晚上要找秦钟“细细的算帐”,可是到了晚间,文本却写道:
" [8 Y: o" ]  ], l$ F# |$ l/ R  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
: E) ~. v0 A* p! U) d) k; W3 k  甲戌本对此有一大段双行夹批:
/ j& O' c& N% h' l* }/ q: z  忽又作如此评断,似自相矛盾,却是最妙之文。若不如此隐去,则又有何妙文可写哉?这方是世人意料不到之大奇笔。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故特用此二三件隐事,借石之未见真切,淡淡隐去,越觉得云烟渺茫之中,无限丘壑在焉。' {% c# T4 A8 X+ ~$ f0 h
  批语说“似自相矛盾,却是最妙之文”,评得很恰当。批语解释了作者如此处理的原因。如果以这个原因来解释作者不写“天香楼一节”,也是完全说得通的。虽然上述两条批语并没有署名(其一般是不署名的),但从其到位的情理来看,可以认定是脂砚斋所作。但是,这个与脂砚斋并非同一人的畸笏叟所作的批语,往往让人感到他的重要性,生怕读者忘记了他的身份——“曹寅时期过来的人”,口吻是“脂砚斋的长辈”。; _6 o0 ]4 k- }8 X# v! M
  第28回写到冯紫英宴请贾宝玉和薛蟠等人,席间行令用“大海”罚酒的情节,庚辰本有眉批写道:
3 Y6 d4 p$ H6 N5 }  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8 ^& Z; M4 d  x6 R3 T- C
  甲戌本有侧批写道:' q- K* {% `( I8 J6 L
  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8 G: b0 v0 a0 B% t1 l
  有人考证,“西堂”是曹寅的江宁织造府中堂斋园池名(又名“西园”、“西亭”、“西池”);曹寅自号“西堂扫花行者”,人称“西堂公”;曹寅诗集《荔轩集》又名《西轩集》,又有词集《西农》。因此“西”字乃是曹家最繁华鼎盛时期——曹寅时期的标志或象征。在甲戌、庚辰二本的朱笔眉批中,干支纪年“壬午春”、“壬午季春”、“壬午孟夏”、“壬午夏”、“壬午九月”、“壬午重阳”、“壬午重阳日”或既标记干支纪年又署名“畸笏”、“畸笏老人”的同年批语就是40多条,而其他批者则没有该年的批语。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断定“壬午重阳日”及上述同类的一组批语,全是“畸笏叟”所批。. m* t5 a: O0 n% ^
  可是,这样一位看起来很重要的批书者,终有失足之地。如第20回写到,李嬷嬷拉住黛玉和宝钗,唠唠叨叨地数落丫头茜雪。庚辰本眉批对此写道:
& s, `$ b6 B* ?9 v+ F, i; R, Q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昌(应为“标目”)“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P4 o3 E/ g7 n/ a" ~0 y
  畸笏叟在这段批语中竟然称有五六回小说手稿“被借阅者迷失”,其中包括所谓回目为“花袭人有始有终”和“狱神庙慰宝玉”的两回文字。假定这一条批语是作者知情人化名“畸笏叟”所写,其内容与现存小说相对比来看,也是非常荒唐的,既然是作者,就算被借阅者迷失了五六回手稿,从甲戌年(1754年)到丁亥年(1767年)的13年间他也完全可以补写回来,。另一方面,既然没有补写回来,现存120回小说并没有因为缺了那五六回手稿而不完整,说明作者改变了初创时的构思,但他完全没有“叹叹”的必要。由此来看,这条批语绝不可能是作者知情人化名“畸笏叟”所写。
; u# ^) r7 D/ Z0 N   畸笏叟其他几处妄拟所谓“迷失”手稿内容的批语如下:
/ f& g" p6 \. k  K  叹不能得见玉兄悬崖撒手文字为恨。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第581页眉批). H% S# r/ ?& t6 b- n
  “狱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第586页眉批)+ R2 O: s$ x0 Q6 A( u, h9 E' N
  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辰本第600页眉批)
1 Q- F" f' C; c7 \% u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庚辰本第729页回后批)
* `5 V; x% n: l3 O  P1 [) }  以上这些批语所透露的所谓“迷失”手稿的内容在现存120回小说中丝毫不见踪影,是否因此批者挟以自重呢,果如此,批者却说不出真正的子午寅卯来!
/ q% u0 K: H2 x. w5 d  其中“狱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亦见于甲戌本眉批。假定这一句是脂砚斋所写,他也没有在其他任何批语中透露这“一大回文字”涉及文本的任何情节。即使脂砚斋叹惜一大回文字的“迷失”,但在未来的定稿中显然最终彻底改变了构思方向。从两个本子批语的总体情况来看,甲戌本的这一句“迷失”,才真正迷失了红楼的真本真意了。  
. M1 ^( @5 _' @3 M §5.7贾雨村言?  在《红楼梦》抄本中,曾一度出现过一个靖氏藏抄本。对于此一抄本,孙逊在其《红楼梦脂评初探》一书中介绍道:?2 U) \- Z6 a- T2 y4 T3 G# k2 S$ C* y
  此本于一九五九年在南京出现,后就传闻“迷失”,至今不知下落。当年,毛国瑶同志见过此本,据他介绍:; M9 I. A, E4 t8 b5 \
  此本存七十七余,内缺第二十八、二十九两回,第三十回残失三页。共十厚册,由十九个小分册合并装订而成。未标书名及抄写年月,书已破旧,纸张脆黄,从各方面看应是一个乾隆抄本。书中附有大量批语,批语形式及双行夹批、行间侧批、眉批、回前回后批,朱墨两色相杂。其中双行夹批都很整洁,眉批间有错乱,行间侧批尤多讹乱。, l, G( u3 W/ D' E9 I) a! _
  据毛国瑶同志说:此本为靖氏所藏。靖氏是旗人,原籍辽阳,上世约在乾、嘉时期移居扬州,清末又迁居南京。书中所钤“明远堂”篆文印章,即为靖氏堂名。看来此书是收藏者的先人所藏,后由扬州带来南京,其来源盖很早。可惜这样一部重要的抄本后却“迷失无稿”,至今不知下落,真不免使人“叹叹”!?9 t5 `7 R; u  @4 R  @4 A" |
  但此本能使今天《红楼梦》研究者得益的是,当年毛国瑶同志曾将此本与有正本对勘,摘录了为有正本所无的批语150条。这些批语有些为其它早期脂本所没有,有些虽然其它脂本有,但却可以用它来校补它本的讹误;其中并涉及到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故在此本尚未重新发现之前,这些摘录的脂批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有关“靖本”的情况基本就这些,现在我们来谈有关“靖本”脂批的问题。  e. D* R) M  A# I, c$ Q
  第一处,关于曹雪芹卒年的批语。“靖本”写道:
" w0 I6 A7 B8 m% t  此是第一首标题诗,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
+ }" }. d. [8 W" E/ t7 m  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赖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愿造化主再出一脂一芹、是书有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原矣。甲申八月泪笔。(标点符号为俞平伯所加): }1 b, Y; O( C0 C' N3 k- ~
  第二处,“靖本”在第13回有一条双行夹批。批语为:
) k  v( i1 Z$ a5 L  九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棠村。
7 u/ d& w8 N. g  第三处,“靖本”在第13回正文“另设一坛于西帆楼上”(“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俱作“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批道:
2 `% v$ `1 N8 A# a' m4 L: g  何必用“西”字?读之令人酸笔!(鼻。吴恩裕注)(抄自吴恩裕《丛考》294页)0 w* ~* O5 t* U( h, R3 i9 n/ S
  对于“靖本”这一条批语,吴文没有说明是侧批,是双行夹批,还是眉批。7 P3 S) |$ s4 b3 M
  第四处,“靖本”第13回有一条批语为:
+ ~5 A- o5 P. x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言其意,令人感切悲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标点符号、注释全为吴恩裕所加)" j$ j* |; a+ q; e  w+ S  p2 ]
  第五处,“靖本”有一条朱笔眉批为:* C" e0 J8 r6 p0 Z8 R5 p% e
  可从此批。通回将可卿如何死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叹叹!2 a5 j% q; C2 z' b, E4 n9 }+ K0 f
  壬午季春。畸笏叟。(抄自《集刊》第一辑戴不凡一文235页)
, Q" l# `( O+ z( k" G  第六处,“靖本”在二十二回有两条眉批。. X; y3 P; }. J9 c6 H# [3 s
  第一条为: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矣,不怨夫!(朱眉)( y$ v8 H8 ~$ ]& ~
  第二条为:前批,书(知)者聊聊,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前批稍后墨眉)(注为孙逊所加)1 p7 H0 Z6 Y0 m% [$ @' p2 \' s+ a
  第七处,“靖本”在二十二回后的批语为:  V! y+ K/ C0 h6 T% p
  此回未补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h1 J& o+ w( E
  ……
* R: P' ?( ^1 T/ c; ?7 Z3 i  “靖本”以上第一处、第三处、第四处、第五处、第六处、第七处的所谓批语,好就好在还有别的版本批语照应文字在,我想结合“甲戌本”和“庚辰本”的有关的照应批语来谈一谈,通过对比来考订到底是“靖本”批语正确还是“靖本”批语是一种篡改后的赝品。% H# c2 ]* ]& Q5 n
  其一:“靖本”有关曹雪芹卒年问题的批语,“甲戌本”第一回也有文字大体相同的批语。现抄录如下:; b3 Z, ~9 F' ]/ A* H7 [
  第一条批语抄在五绝“谁解其中味”之下,为: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第二条是眉批,为:?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獭头和尚何,怅怅!" k! x4 _  A1 u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S% l" I+ g% ~' o9 j, n: l
  甲午八月泪笔。?- @8 N7 t4 ?; `" i1 Z" u5 w
  对于这一处批语,一般论者认为“靖本”的“甲申八月泪笔”为正确。包括俞平伯还专门写了《记“夕葵书屋(石头记)卷一”的批语》一文论证了这一问题。但是我想就这一处批语提出下面几个问题:
1 W  o; F2 g3 V# ]8 Q  |  这一处批语,从批语的口气“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或如“靖本”的“今而后愿造化主再出一脂一芹”来看,都说明此一批语为脂砚斋所下。这一点诸红学家毫无疑义。既然如此,脂砚斋在“甲申”年尚且活着;但为什么脂砚斋在“己卯冬夜”每每下批之后,却突然失踪了呢?为什么在“壬午”年之后全部换成“畸笏”的批语呢?为什么在“己卯”五年之后的“甲申”年又突然下此一批呢?若因脂砚斋死去而换为畸笏,脂砚斋当死于“己卯”冬夜后不久,绝不会死在“己卯”年之后的第五年“甲申”年“八月”之后。这是一个问题。$ o& O: d+ Q2 t
  其二,从这一处批语的口气来看,此批语为批者最后的一条“绝笔”批语。既然为绝笔批语,此批当批在批者临死之前不久。然而脂砚斋不是别人,他乃是张宜泉的化名,张宜泉却死于“甲午”之后的第二年“乙未”年。这又足见甲戌本的“甲午八日泪笔”无误;而“靖本”的“甲申八月泪笔”一批,本是为“纠正”其“讹误”。
8 |/ c5 h0 j) d. u/ y  第三,我们再来看看此一批的位置。“此是第一首标题诗”,在甲戌本它批在“谁解其中味”五言绝句之下,它和“甲午八月泪笔”的眉批并没有批在一处。甲戌本“此是第一首标题诗”乃是属于双行夹批,它下批的时间应当比较早;“甲午八日泪笔”一批虽然也是因“谁解其中味”一诗所引起的,但它的批语位置却在眉上,而且此批的下批时间属最后一条绝笔批语:两条批语不仅位置对不上号,而且下批的时间也对不上号。从这些情况来看,“靖本”的“甲申八月泪笔”一批实际上乃是把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两条批语硬扯到一块的复合批。舍此没有别的结论。由此可见“靖本”的此条“甲申八月泪笔”一批,乃是将“甲戌本”的两条批语综合之后,又加工并修改了其中的某些文字,并又觉得脂砚斋不当卒于“甲午”年之后,而又将“甲午八日”的署年改为“甲申八月”,便形成了此一条“靖本”批语。2 h9 d& d4 w, h6 k2 u! j, Y/ A
  其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第13回中的一个阁楼名俱写作“天香楼”,而“靖本”却写作“西帆楼”;并且在“另设一坛于西帆楼上”批道:) [( O- C* [3 I; `7 o( C
  “何必用‘西’字,读之令人酸笔!”?- u( P. Y: G" G+ }: K
  对于“靖本”的此批,我猜想此是照应“甲戌本”第二回正文“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侧批:
9 T: r& \" `: Z  “‘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
4 j3 p  u' W& n/ I: ~& W  但是它却无法照应“靖本”中篡改的另一条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一语。其它各本正文均作“天香楼”,“靖本”正文却作“西帆楼”——既然“靖本”第13回正文作“西帆楼”,那另一条批语中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语又来源于何处呢?这不能不是一个漏洞。可惜的是“靖本”没有将另一条批语改为“秦可卿淫丧西帆楼”,若此,对“靖本”此条批语来说,方不失为一高着,可惜的是“靖本”脂批的篡录者失误了。
9 _3 I3 j- m, [: U* E  其四:第13回“靖本”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一批,看起来,是“靖本”的此条批语批出了第13回秦可卿与贾珍翁媳通奸及其死亡的全部情节,但实际只要我们查一下“甲戌本”原批就会真象大白:“靖本”此条批语乃是由“甲戌本”三处批合併的。我们来抄录一下“甲戌本”中和此批有关的两条批语:?第一条批语为:; e; M; c+ ~9 Y: |0 {) s7 i6 d
  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4 _% F4 {9 V. ?4 }1 ^( s
  还有一条回后批:4 e$ B2 k+ i6 l2 w' [; {# {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 n3 [( {0 H9 \5 M# N  “甲戌本”的“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缺四五页也”是眉批,独立的一条批语。此条批语是批此回少缺四五页的原因的。“甲戌本”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因命芹溪删去”一批是回后批;它是批批者插手此事并“命芹溪删去”此一过节的原因的。这两条批语,不仅下批的位置不同,而且各批的内容也不相同,各有其独立完整的意思。还有,“甲戌本”虽无“遗簪”“更衣”字样,但“甲戌本”在此回正文“秦氏之丫环,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之旁有侧批一条道:“补天香楼未删之文”。$ k9 n& |% y  d8 ]2 z
  “靖本”篡录者显然将此三处脂批综合于一处,又想象了一个“遗簪”“更衣”的情节,遂将“甲戌本”眉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缺四五页也”与回后批合并后放到了回后批的末段,又增添了“遗簪”、“更衣”、“诸文”、“是以”八个字,又减去了一个“因”字,巧妙地组成了一个内容完整文字无误的“靖本”批语。但是此批语“过录者”忽略了一个问题:既然“靖本”此回中的阁楼名叫什么“西帆楼”,而不叫“天香楼”,那此批语中又何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与“删去天香楼一节”等“天香楼”文字呢?% [: K+ q: f& c+ _! ]
  注:“只剩朽物一枚”的“一枚”,乃取典《汉书·食货志下》中的“(贝)二枚为一朋”,其意不外乎,我与雪芹“二枚”组成“一朋”,曹雪芹这“一枚”已逝世了,今只剩下我脂砚斋这“一枚”了。
, B. g( g1 ^* c% _+ A  前文讨论过,《红楼梦》虽然不明写“天香楼一节”,但作者以“一击两鸣”的手法,用鲍二媳妇上吊和司棋重病不起两个情节,暗示了“天香楼一节”的“无限沟壑”,“删去”之说根本不能成立。可是,靖藏本对于秦可卿之死却有一组奇怪的批语。该本第13回批道:! t# L7 T7 |2 \  Y$ F1 I3 X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7 @0 X* l/ b# u* u8 g; }  在第13回“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些疑心”一句,靖藏本眉批写道:7 p# I2 ]9 B& x! T+ I  F! s
  可从此批。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叹叹!壬午季春,畸笏叟。
. Z' A: K  |. ^# e& }" a  后一条批语在庚辰本回后批上借了一头一尾,头是“可从此批”,尾是“畸笏叟”。“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这一句还说的通,因为“隐去”至少表示没有写,不像“删去”这么无理。但是“大发慈悲”的“余”是谁呢?惟一合理的推论是,这个“余”只可能是小说作者脂砚斋。脂砚斋在“壬午季春”写这个批语也是说的通的,可是靖藏本在“壬午季春”之后署上与脂砚斋并非同一人的畸笏叟的大名,这就错了。" C/ U4 o/ Y9 G  R$ W9 R
  前一条批语显然是一贯自称“朽物”和“老朽”的畸笏叟所作,其内容当然跟甲戌本上类似的批语一样荒唐,这不但是因为“删去”之说不能成立,而且“命芹溪删去”则表明畸笏叟将“芹溪”当成了小说的作者;更为荒唐的是,它还发挥出了“删去”的色情内容,即“遗簪更衣诸文”——这句是靖藏本独有的批语。
2 @* H9 Z& s0 y6 R8 A  畸笏叟也好,靖藏本批语的制造者也罢,他们似乎都没有注意到甲戌本第5回曲子《好事终》“宿孽总因情”句下的一条双行夹批:
9 U. j$ [" S6 s. K% P- R  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 O# e& L/ G% C, y- p" L- k- W4 P  再者,脂砚斋所常用的一般为双行夹批。将“作者”和“芹溪”严格区分来谈,也是真正脂批的特点。如果这句未署名的批语的确是脂砚斋所作,那么畸笏叟所谓的“删去”和靖藏本的“叹叹”统统无甚着落了——如果是“大发慈悲”的畸笏叟所作,那么作者还有“菩萨之心”吗?作者既有“菩萨之心”,哪里轮得到畸笏叟来猫哭耗子——“大发慈悲”?既然作者“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畸笏叟岂能“命芹溪删去”?' D  [! p  S5 j5 Z5 ^
  还有,第42回写到,刘姥姥给凤姐的女儿取名叫“巧哥儿”,她说:
1 N) Q7 o6 {) ?# ]  “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凤姐听了自是欢喜,回答说:“只保佑他应了你的话就好了。”
' r3 c' a  B  ^, ^- u  靖藏本对此有“眉批”:: T! F, j4 p& ^/ x* h# K
  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能不心伤?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哀哉伤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辛卯冬日。$ v1 e5 T& p0 u
  这个“眉批”符合靖藏本批语总体的特点——“批书人”的称谓看起来像脂砚斋,可是“辛卯冬日”的时间标记又表明作批者只可能是畸笏叟,这条独有批语还是伪托。
2 P+ Y: m8 e/ N# P+ h; g5 M   6 Z. J0 F6 g& u; o5 e- o
  索本求缘,靖藏本作不得准的关键是他倚老卖老、自说自话刻意突出“脂砚斋”早死的信号。如靖藏本批语还对本章第一节所引庚辰本第22回关于“凤姐点戏”的两条眉批作了拼贴和发挥。庚辰本的后一条眉批说:
! x$ z$ h- P' h0 A% p! v/ j9 y  J  “前批书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乎!”; V# A$ v; ?2 _! q4 \8 X, T. Z
  如前所论,无论是知道“脂砚执笔”这回事的人很少,还是“以前批书的人很少”,这一条批语都表示:到了丁亥年夏天,只剩下畸笏叟一个知情的批书人了,另一个批书人脂砚斋已经去世。靖藏本将庚辰本的两条眉批拼在一起,道:
# b. X0 @* _& {! u1 T* h  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矣,不怨夫?前批知者聊聊。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 H. D& b$ o) b2 O4 k$ @1 D# |8 z  其中“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一句也是靖藏本批语所独有。可见此一条“靖本”脂批纯属伪造。4 N" v, ~2 `$ p, s5 u
   , N$ R# S4 H1 C
  结论:6 \  K; D, d6 a+ p
  1、现有的《红楼梦》版本中,“己卯本”、“庚辰本”和“甲戌本”本子的“母本”成书的客观顺序是:己卯本(1759年12月22日冬至)元本→庚辰本(1760年9月22日秋分)元本→甲戌本元本…… ; 5 y" ?% d; @4 }- x  |
  2、甲戌本的脂批瑕瑜互见,并非世俗高估的价值连城,但是在红楼的外证上意义非凡;
2 i  B4 J* i! Y: X- H3 a3 `  3、国内所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早期抄本共有11种,另有一种木活字本俗称程甲本,其底本也是一个脂砚斋评本,共有十二种之多。这十二种本子,惟独过录己卯本元本的已确知它的抄主是怡亲王弘晓,确定它抄成的年代在乾隆25年到35年之间。其它的各种抄本至今都还不能直接当作考论的证据;* s6 |8 f4 W* j+ L2 d( u8 x: k
  4、己卯本弥足珍贵。鉴于宝玉的原型是乾隆六子永瑢。永瑢又是出身怡王府(后过继给慎靖王允禧),又别号玉琼楼主人,曾经和纪昀总编撰主编《四库全书》,所以他就是《红楼梦》的作者的最大嫌疑人。
  B% E* s" T% r0 @  下面将继续探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1: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红楼真本事》
       ——第六章 脂批解谜(下)
§6.1“终身误”   甲戌本独有的一条批语显然让脂砚斋活到了丁亥年(1767年)之后的“甲午八日(人日)”(1771或1774年)。& S7 g7 X, M4 `) j( n5 H+ K6 ?
  甲戌本第1回有三段并列的眉批:$ K# ^+ E4 A. \, p4 e4 ]6 ~6 H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并题一绝云:
; m. e' L' {0 s2 o5 ^5 y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甲戌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 B& V% A( n* n9 L  最后一段批语明明白白地是以脂砚斋的口吻说话,这条批语看起来是脂砚斋在“甲午八日”写下的临终绝笔。
( |! ~8 b  f& }( r5 F* p3 W3 F  既然甲戌本(1754年)的批语表明脂砚斋直到甲午年还活着。靖藏本批语则将“甲午八日泪笔”干脆换成了“甲申八月泪笔”:3 _" |4 A$ b/ q/ U
  此是第一首标题诗,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赖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愿造化主再出一脂一芹,是书有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原矣。甲申八月泪笔。
! B! I- a! |7 T  靖藏本这条“泪笔”的作者看起来只可能是脂砚斋,然而这段批语并不是正文的眉批、夹批或侧批,而是单写一页,接着就是“卷二”两字,因此看起来像是“卷一”的回后批。  甲戌本批语的情况则很不一样,如上文引用。此批解谜的关键是“甲申八月泪笔”,究竟是何人所作?何时所作的?所作何解?
7 ]( r1 x! m* d1 @2 \' i  现在考察上文所引甲戌本三段眉批的真伪情况。
( Z- _" V* Y& W  本文上章讨论过第一段眉批的真伪。按照甲戌本这条眉批下面的正文陈述,在“曹雪芹批阅增删后”,最后给小说定名的是脂砚斋,这表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只可能是“脂砚斋”所撰之序。前面论证,如果这条批语并非伪造,它恰恰是脂砚斋“默许”自己就是小说的作者。从后两条批语来看,除去“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獭头和尚何!怅怅!”一句,可以认定这两条批语是脂砚斋所作。从第三条批语来看,它们显然是脂砚斋在“分段说明”小说所写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以及五言绝句的情况。总之——, V7 W% B. M9 W
  第一段、含蓄地表明脂砚斋才是作者。5 ]* z5 E* n; ]7 v$ E7 o3 G2 g
  第二段、对五言题诗注解。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是在感慨世人不能了解作者的“辛酸泪”。那么,谁才能真正了解这一点呢?看来只有题诗的芹和作者本人了。第二条批语所谓“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恰好是在说明这一点:“能解者”是“哭成此书”的人,“哭成此书”的人才有“辛酸之泪”。
, T6 }$ F" [+ E+ ]; w7 s) s  那么,谁是“哭成此书”的人呢?当然是写下这条批语的脂砚斋。尽管芹了解作者的“辛酸泪”,而且自己也有“辛酸泪”,并对小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是“书未成”时,他就不幸于“壬午除夕”“为泪尽而逝”了。& S5 Z1 P! X: M5 G0 L- w
  所谓“书未成”,是指没有“最终定稿”。如果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之后“书已成”,那么脂砚斋又何必在甲戌年“抄阅再评”时将曹雪芹拟的《金陵十二钗》改成《石头记》呢?因此第二条批语实际上告诉我们,小说直到“壬午除夕”芹去世时仍未最终定稿,最终定稿是由脂砚斋最后哭着完成的。第二条批语还告诉我们,脂砚斋不但为小说而哭,还为芹的去世而哭;芹是“泪尽而逝”,脂砚斋在写这条批语时“泪亦待尽”第三段眉批显然是承接第二段这个“来日无多”的意思继续写下去。由于这一段眉批并不是就五言诗的内容进行注解,所以脂砚斋隔行另起一段来写。表明脂砚斋在知道自己来日无多的情况下:“希望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如此则小说“何本”(应是“何幸”笔误)。显然是脂砚斋认为只有“一芹一脂”才能真正了解红楼真本事。) V$ Q) c  {! V8 o, Q: V  Q
  以上这些批语的内容完全符合小说作者的身份和语气。单看这三段眉批就可以断定脂砚斋必定是作者(芹+脂)之一的化名。已知宝玉生于1736年6月5日,如果“甲午年”是1774年,那么在临终绝笔时作者之一已经38岁了,正是敦敏诗云:“四十萧然太瘦生”!9 M3 k- t) p1 K+ P6 }5 P. h0 ]
  总之,无论靖藏本和庚辰本中“畸笏叟”的批语如何造假,在确证了《红楼梦》的作者就是脂砚之后,这些伪造的批语就无法再掩盖庐山真面目了。
- `+ c6 i1 Z7 h/ D1 f7 G  确认作者之一在甲午临终绝笔,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为什么批语者要在眉批中含蓄地透露谁是真正的作者了,同时也可以清楚地了解为什么这三段眉批会隔行分段书写。另外,  在第一段和第二段眉批之间,有另外一句眉批,这句批语跟前后两段眉批没有任何内容上的联系:8 z: |% \' I  Y% j: o6 w
  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 b' [6 [# H. a0 ~0 B( p9 v" f
  它是对文中甄士隐的姓氏“甄”发议论。由于这一批语的存在,有的红学研究者就误以为上文讨论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眉批是脂砚斋于不同时期先后写成的。但是,如果考虑到“临终绝笔”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正如有人分析说,第一段眉批并不是写在小说正文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上(尽管这里还有一大片空白位置),而是另起一页,写在雪芹五言题诗之上。这说明脂砚斋在临终之前想用第一段和第二段眉批将两个问题一次说完。可是在此之前,已经有他自己或者其他人在页眉空白处写下了“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这一句批语。当他写完第一段眉批之后,在这段眉批与前一句批语之间,已经不够位置写下第二段批语了,所以他就在“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一句批语之后空了大约两行的位置,继续写下去。第三段是脂砚斋书写临终遗愿,所以再次隔行另起一段写下去,最后署上“甲午八日泪笔” 六个字。9 c9 S8 {+ V0 ]

' \7 H/ I$ N4 c; e' z4 Z2 _§6.2芹系何人?   这个“甲午八日泪笔” 六个字很怪,红学家众说纷纭我在上文为了叙述方便,姑且认同为1774年(甲午年八日或甲午年人日)。但是,解释这个纪年法,有说是年的,有说是时的,这都是误读,并不合古代通用的纪年法规则。
; y2 K5 f# b# a& L) n  C! |  对此,笔者也有独特的揭谜。其实这处脂砚斋“甲午八日”,就是传统纪月日的方法——某年甲午月初八日,揭示出来很有特殊意义。既然甲戌本(1754年)的批语表明脂砚斋还活着,那么“泪笔” 的时间范围至少在1754年后,但必程甲本(1791年冬至)“出山”之前。
1 ?+ y9 \/ S% ~) f+ t0 p  此外,由于存在壬午年(1763年)的芹逝世的记录,所以写“泪笔”的时期是:1763年除夕-1791年冬至。查万年历可知,芒种节为“甲午月”(按照古代记月法,天干“午”应是五月份芒种节交节后的当月,五年循环一次)共计只有6个年份。如下:2 P$ \0 C6 ~$ q3 r
  1771年6月20日(乾隆36年)辛卯年甲午月甲午日,四月二十四日交芒种节;
5 k, X, E9 ~4 l! s1 c: G  1776年6月23日(乾隆41年)丙申年甲午月戊寅日,五月八日;
: p# v* l" r$ u4 u( q  1781年6月29日(乾隆46年)辛丑年甲午月戊戌日,五月十四日;
0 O0 I% m0 B" |  1786年6月5日(乾隆51年)丙午年甲午月壬子日,五月十日23:28交芒种节;1 B. o& O- J; M* b; U0 }
  1791年6月6日(乾隆56年)辛亥年甲午月己卯日,五月五日04:35交芒种节——此年冬至日12月22日(十一月廿九日03:45交节,程甲本“出山”);
. ~( @7 o  _5 q( O; o4 n  (其中:1756年,(乾隆21年)丙子年甲午月乙亥日,五月八日17:33芒种节;1763年2月12日乾隆27年壬午年除夕芹逝世。)0 e3 l8 _$ j7 E6 _$ j3 ]
  注:上面的第5条:1791年6月6日,(乾隆56年)辛亥年甲午月己卯日,五月五日,04:35交芒种节——将在下面章节〈〈“拷红”—作者系何人?〉〉还要仔细推论考究,仍然有用,暂按下不展开论述。
5 p/ M# F* ]0 x: T8 {  因为特殊的意义——庚辰冬月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凡四阅评过)》中的一句脂批:
% y" s; ?1 C' @  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1756年6月6日)
6 F- n$ g8 A$ Z2 o1 x- v( R& Z6 Q  标志此时正是《红楼梦》“男一号”宝玉的生日“芒种节”——批者为作者/宝玉,考察宝玉的生日是芒种节。而1756年“甲午月五月初八日”,正好暗合第一次抄录。
1 X" k' ~2 V7 _2 u4 t0 u  首先考察较早的1771年(乾隆36年),它与可靠的己卯本的批语中:1756年(乾隆21年)相差15年之长,仿佛契合了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的文本陈述。再来对照上一章的结论:比1756年还晚几年的怡亲王弘晓的己卯本(第1回到第40回左右,1759年12月22日冬至),也共计不足40回(抄本上有“己卯冬月定本”的题字),是年1759年冬(乾隆24年)。所以前期流传的原本不会是全本。由此可论,甲戌本是批者在1756年把最初创制的前面回本(40回元本子,并非“全部庐山真面目”)作为修改底本,选择了当年宝玉的生日“芒种节”作为标记。所以,反而后出的己卯本“如21回至30回这十回,己卯本只字俱无”——显然是最早的元本,其他章回它只能是收藏者全从别本上过录,而且还多有抄误。因此,脂批本中“壬午除夕,芹为泪尽……甲午八日泪笔”绝笔批语的存在,更加坐实了甲戌本的“母本”实际上是从1771年芒种节之后才流传出世的本子!2 {4 ]+ \% b  o8 p) R2 D% j
  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与上章第二节推论的版本流传考证结论暗合——“己卯本”、“庚辰本”和“甲戌本”本子的“母本”成书的时间顺序为:己卯本元本(1759年12月22日冬至)→庚辰本元本(1760年9月22日秋分)→甲戌本元本。
+ h3 \4 e9 K' e, X  此外,“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也找到对榫的时间——
& i: f* g) r8 k  b, P/ Y9 C! L  1763年2月12日,乾隆28年癸未年甲寅月戊午日;此年宝玉27岁,宝钗26岁。
5 Z9 O6 ]1 p% C$ Y6 i9 D+ _  `   / O8 m" ~$ _. i* A
  对照脂批文本,我们发现“壬午除夕”在实际的纪年中是明显看不到的,而且《红楼梦》在1763年间,“书未成”,按照〈〈红楼十三月〉〉结构,创作正处在第108回—116回文本叙述的事件——贾母去世了,宝玉出家了。但是按照前面结论,120回是个完本,所以“书未成”其实指的是已经草创,尚待统稿。而在1771年之际,作者实在是完成了初稿。由此可见,“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中的“芹为泪尽而逝”之“芹”,绝对不是作者,亦非宝玉。8 w7 [1 a& p# J+ M2 u
  那么这个“芹”在文本中可能就是作者/脂砚斋的一个伴侣——薛宝钗,于26岁左右泪尽而逝!
" @3 |, @  m0 w) z8 z5 b( Z  
0 w+ W4 q4 b/ i& c7 C1 T  以上我们考较了〈〈红楼梦〉〉脂本批语者“脂砚斋”是作者的化名,可以猜测“雪芹”就是宝玉的伴侣薛宝钗。因此,在脂批中当然会偶尔出现一些女性话的语言。* s, h' B2 T: b) R+ U2 _4 p- p1 O' i
  附注:那么脂砚斋的意义是什么呢?笔者推测,由于大观园惜春作画时提到了宝钗家独藏的珍贵——雪(薛)浪纸(脂),根据俗语“笔墨纸砚,乃文房四宝哉”,“照反面看去”,各取其字暗含着(脂)、砚、哉(斋),于是就成了“脂砚斋”,作者以此聊作纪念宝钗之谊耳。
- {: w1 D. v( T3 }7 Q; s §6.3脂砚绝笔考  我们不禁探究,脂砚斋到底是谁呢?他至少直到1771年还活着,对〈〈红楼梦〉〉做批语。他就是宝玉出家以后的代称吗?对照文本陈述,批者如是宝玉的话,此时36岁(1771-1736),脂砚斋如是指代《红楼梦/石头记》真本的作者,再减去十年批阅,其生活经历与年龄,都实在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著作工程。但是,如果“甲午八日泪笔”是笔者考量的1776年、1781年、1786年或1791年,那么存年为40岁或者45岁或者更大。他从1759年开始创作或流传出来前面三四十回本子的部分,或在1771年等更晚时间,也是可能的。. {9 k1 X# S- F, G- Q$ a
  下面论证,我们假定雪芹与宝玉是同一个人。继续探求,看看是否哪年更合乎文献记载中的“曹雪芹”。
  D2 }+ J+ n. ~0 _4 i6 g: ]4 K  赵国栋在《也谈“甲午八日”》一文中一反前议,提出“八”字原应为“人”字,“甲午八日”应为“甲午人日”:
/ j! m- p9 X8 x: a4 R4 V" P  《北史·魏收传》引晋议郎董勋《答问礼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太平御览》卷九七六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宋高承《事物纪原·天地生植·人日》:“东方朔《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皆清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人日》:“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繁衍。”
0 F, p- m8 ]9 R7 c" W' p% {. w5 l& O$ V  曹雪芹逝世于“壬午除夕”,脂砚斋在若干年后的“人日”来怀念他,正是顺理成章的事。此处的“甲午”,若依靖本改作“甲申”,则更合情理一些。笔者也赞同“甲午八日”应为“甲午人日”的看法,但是完全不能同意“依靖本改作‘甲申’,则更合情理一些”。查电子万年历,“甲午人日”是1774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七辛酉日),第二天正月初八交“雨水”节气。此时的宝玉已将近38岁,而芹已经去世11年了!9 C: k8 C8 b: W+ k4 m
  “人日”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根据气象情况判断吉凶,如上文所引东方朔《占书》说,正月七日这一天占卜人之事,如果这一天天气“清明温和”,则表示所占之人将会“蕃息安泰”;如果这一天天气“阴寒惨烈”,则预示着所占之人将会有“疾病衰耗”。《辽史·礼志六》:“七日为人(日)。其占,晴为祥,阴为灾”;民国《桓仁县志·岁时》:“以当日(七日)之晴阴占岁之丰歉,验否则不问也。” - B" L0 r, D/ P+ g
  其一“年未五旬”说。* ]% `( c% q8 U4 V2 q
  如果脂批在另一时间乾隆46年,1781年6月29日(五月八日)“泪笔”,那么之后某年年底逝世,为壬寅年壬寅月丁酉日。当年46岁。以后几年去世,很符合当时张宜泉的悼念诗“年未五旬”(张宜泉在《伤芹溪居士》一诗的诗题下自注:“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据查万年历,有这么合适的年份,即1784年(乾隆49年)为甲辰年。但是从现有资料而言,张宜泉又好象不太了解《红楼梦》的创作。; T9 u, Q* \, i/ r. f; D. Q
  其二“四十年华”说。$ v5 b9 I, p1 C
  按照“甲午人日”这样的推论,1774年脂砚斋兼作作者和批者的原型——现实中的曹雪芹绝笔时,当年逝世,存年应为1774-1736=38岁,根据以上分析,如果赞成《红楼梦》的作者是现实历史记载中的曹雪芹——文本中的宝玉原型就是曹雪芹,那么应该确认曹雪芹生于1736年6月5日,卒于1774年2月17日(乾隆39年甲午年正月初七辛酉日),年龄38岁。# e4 I. Q, H$ b2 s+ r3 s
  按照敦诚诗《挽曹雪芹》,全诗如下:4 n: z$ t$ y7 r  o4 j
   挽曹雪芹(甲申)
/ q* W& R( a, x# ^. O1 V  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  ~- k0 {! ^4 m, c3 ^1 E+ ~' `5 |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 ?2 G: U! W: s9 N) X$ h  敦诚又有《鹪鹩庵杂诗》抄本,其中有两首《挽曹雪芹》的诗:
& h6 B& n1 [! ]+ H) g  挽曹雪芹
$ O3 E1 }: i: g; d! u' J9 N  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肠回故垅孤儿泣(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泪迸荒天寡妇声。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蘅?# Q5 v7 P, F% F5 C* T- Y& I
  开箧犹见冰雪文,故交零落散如云。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邺下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烟对落曛。7 ^* L/ O& a/ D! @- [4 N, d
  “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这一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敦诚于甲申年作挽诗之前数月,曹雪芹的“孤儿”追随父亲而去,敦诚为曹雪芹父子的相继离世感到伤心难过,因此得了病。敦诚的这一首诗,应该是曹雪芹逝世的周年祭。
/ G* r* B) D: z1 I* U# L  所以,“四十年华”如是指曹雪芹,所以他应该逝世于1774年--1776年(1736+40)年底。但查看电子万年历可知,逝世年为乾隆42年除夕,即1776年6月23日(五月八日)“泪笔”,1777年2月7日(乾隆42年除夕)逝世,但是此年为丁酉年,与甲申年(1764年)纪年数字和字形,都相差太远。
2 ~4 _9 S  |$ Y3 `) d  上述只有1774年(甲午年人日)与“敦诚诗《挽曹雪芹》,挽曹雪芹(甲申)”时间相近似,而且满足了文本陈述的“内证”、“外证”的两个必要条件:3 f2 Y! Z8 w/ S4 z/ B
  • 文学中的“四十年华付杳冥”;
  • 脂批本中“壬午除夕,芹为泪尽……甲午八日泪笔”的绝笔批语时间。
" O5 r$ @* Z5 s& X1 _  x, b  S
  总结:一、说生年为49岁:1736年6月5日——1784年乾隆49年甲辰年(1781年6月29日(五月八日)“泪笔”),也能符合其二条件,《红楼梦》文本未经改造,但是“四十萧然太瘦生”意义变了。
: f) E, ?% i. ?. Z% M5 h0 C  二、说生年为39岁:1736年6月5日——1774年2月17日(乾隆39年甲午年正月初七辛酉日),不但改变了脂批文本,而且不合敦诚诗中自注的“甲申”纪年。
1 a! `5 H  Y+ _' t  矛盾重重,可见前面“雪芹与宝玉是同一个人”的作者假设不成立的。
0 {- \7 s# Q( ]# g §6.4敦诚是作者乎?  以上论证,我们假定曹雪芹与作者是一个人,得到的结论是曹雪芹生年为39岁:1736年6月5日——1774年2月17日(乾隆39年甲午年正月初七辛酉日)。现在对照已有历史资料,看看有否出现抵牾的现象。( r# D. K0 a, ]! P
  一、从《四松堂集》的《敬亭小传》和卷二《感怀十首》第一首《世父拙庵公》的诗注来看,敦诚是11岁入的宗学,15岁第二次入宗学就读。敦诚11岁入宗学时是1745年,这时哥哥敦敏16岁。而生于1736年的雪芹已经9岁了。这个比敦诚小几岁的雪芹,是很可能与一个小毛孩朝夕相处,剪烛夜话。7 L5 d* \2 x8 c  k( u* t
  如果这些行为指的是与敦敏相处的情形,那么按照《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曹天佑至少在1744年还担任“州同”的官职,为什么要突然改名“曹霑”,跑到宗学里跟一帮青少年厮混呢?是否间接反映到《红楼梦》宝玉大闹学堂章节的情况呢? 4 M" W1 B$ ~9 {( s$ j
  二、从张宜泉有关雪芹的诗作来看,他们曾有过“促膝话新诗”的密切交往。《〈春柳堂诗稿〉自序》有一句:) ^1 B  C" z/ L
  “想昔丁丑礼部试,我皇上钦定乡会小考,增试五言排律八韵,一时握管拈毫之士,皆鼓吹休明,和声以鸣国家之盛者,未易更仆数”。
. z# m9 q, [* z/ z8 u  钦定乡试增五言排律在乾隆22年丁丑(1757),这是不争的史实。- n7 ]8 H/ X$ w& M. H" r
  台湾学者刘广定据此认为,张宜泉参加“丁丑礼部试”时至少有十六、七岁,因此大约生于乾隆五年(1740年);蔡义江先生则认为张宜泉出生时间更早,大概生于173 9年或1734年。所以曹雪芹他是很可能与生于1734年或更晚的张宜泉漫步西郊、题诗唱和以及“促膝话新诗”的。
8 U9 W1 L6 H& Q  三、据《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记载,曹天佑为“颙子,官州同”。有案可稽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始修于雍正13年十二月(1736年),成于乾隆九年十一月(1744年),也记载说,“曹天祐,现任州同”可见曹颙的这个遗腹子是作过官的。( N3 a  e8 X! B8 g' x4 k
  然而曹雪芹的生前好友从未有只言片语提到过叫作“曹霑”的这个人担任过任何官职。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四编卷四说曹雪芹“以老贡生槁死牖下,徒抱伯道之嗟”,邓之诚《骨董琐记》卷二“曹雪芹”条说:“雪芹名霑,以贡生终,无子。”- k; t9 |6 _# ^2 k% B
  由上可见,曹雪芹还是有历史真实的影子的存在的一个人物。! A( V! s. Z+ ^; Z! w$ |& [
  那么,120回《红楼梦》的作者与其可能是什么关联呢?9 \# p# F' E% j1 W
  笔者在此首先再有个假设,也就是大家猜测的——唯一看过全本120回的敦诚兄弟,就极其有可能是《红楼梦》的批阅兼作者。我们不妨回头检视一番,使用“探佚学”反证看看结果如何。
1 F) h  T1 F' T/ [* e  从《红楼梦》第1回:$ p) C5 y5 J) G# z2 W- d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 n% b' F8 E5 u  可以推测:“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这就是说,批者看到这个新的稿子写出来,就想到了旧的稿子,所以仍用了旧书名。从这一个批,把《风月宝鉴》跟《石头记》这两种书稿,一前一后用新旧连起来,《风月宝鉴》做为《红楼梦》的第一稿来算是可能的,写得大概比较幼稚。文本批语陈述中的“乃其弟棠村”就是历史上生于1734年的敦诚(号棣村?),那么脂批者是大其五岁的哥哥敦敏么?查对史料,我们发现敦诚确实生于1734年的(见上面引证的《四松堂集》的《敬亭小传》和卷二《感怀十首》),与此时推论的作者同岁,写过《风月宝鉴》;而敦敏生于1730年。" q' v" t6 [! f8 \% l5 r
  另外,从现存的史料记载看:曹寅(公元1658-1712年),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任苏州织造,三十三年任江宁织造,四十三年兼领巡视两淮盐务监察御史,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病逝于任。曹寅藏书目《楝亭书目》钤有“楝亭曹氏藏书”印。对比以下,可以看到敦诚与曹寅两人的号“楝亭”、“敬亭”仿佛暗示有某种非凡联系,推得敦诚号棣村与号楝亭多么近似——似乎说明不可能是差辈的关系。再看敦诚:(雍正12年1734——乾隆56年1791)字敬亭,号松堂,敦敏之弟。五岁入家塾,十一岁进右翼宗学读书。22岁在宗学考试中列为优等,以宗人府笔帖式记名。24岁时曾受父命在喜峰口松亭关管税务。26岁随父返回北京闲居。33岁补宗入府笔帖式,旋授太庙献爵。40岁丁母忧。卒年5 8岁。著有《四松堂集》、《鹪鹩庵笔麈》、《白香山<琵琶行>传奇》等。可见在120回《红楼梦》出世的那年1791年他去世的,是否出书是他的临终遗愿呢?不得而知了。
  |% w; g1 t4 d+ V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既然敦敏两兄弟与雪芹关系非比寻常,现在我们对于曹雪芹的了解,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们两兄弟的诗集,可以推论他们对于曹雪芹写书岂能一无所知呢?既然大家都是落魄之士,又都常常在一起吟诗作画,他们可能不看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吗?所以有以下推论,其结果二者必居其一:一、譬如敦敏两兄弟并没有自己的手抄本和评注,那么《红楼梦》的作者是不是雪芹就探讨的危险了——曹雪芹根本就不可能是作者!二、敦诚兄弟就是曹雪芹/批阅者的最大嫌疑人。8 U5 f: O( j4 B0 Q0 }
  但是从流传的再评抄本看,还有庚辰本的“凡四阅评过”,好象批者专门为刊布流世而作似的,什么动机呢?既然如此讳莫如深,而又在诗文显露,再从与宝玉的生辰近似来看,令人怀疑敦诚、敦敏涉嫌是《石头记》的书商身份,所以他们对〈〈红楼梦〉〉作者情况也是语焉不详——可惜找不到史料记载那么看来,他们的元本手抄本以及评注极可能伴随《红楼梦》的后30回“为借阅者迷失”或者逃避文字狱网等等所云,只是托词。
- W$ j/ S8 W* N9 ~. f §6.5 “拷红”—作者有几生?  总之,《红楼梦》的作者确实不是雪芹,而究竟是不是宝玉的原型——永瑢呢?) L& Q$ E' \, ?8 V6 y
  根据文本陈述,再结合第三章第一节“一石三生”中结尾的论述可知,虽然宝玉生于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丙辰四月二十六日庚寅日),原型为同年出生的乾隆六子永瑢,但是在红楼陈述时,标记过生的日子就有了三个:一、出生当年1736年阴历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二、1747年6月6日,乾隆12年四月二十六日(应为二十九日),未时13:16交芒种节;三、1750年的五月初五日,卯时06:36交芒种节。此可谓“一石三生”也——当然都在“芒种节”这一天。
$ k" x/ `) N4 m2 W0 b7 r, u  于是乎,如果作者隐匿的宝玉就是自己的影子,作者会改变一部分历史真实的。譬如,在早期纂作时安排的生日自然就是自己的生日,仍然是暗示“一石三生”——当然都在“芒种节”这一天,但是真巧了,在他出生时、贾敬升天日和“众艳寿怡红”时都在五月初五节——才合乎历史现实生活中过生的规矩!而且,这些改动的时间,并不影响以前推断的““一逝三生/升”的时间结构框架。因为推论其他三个的年岁和日子所选定的样本元素,相互之间都是独立的,具有系统论证是集合分类标准的互斥性、纯粹性和完备性。所以改动宝玉一生日,并不会影响其他三人论断的结果,即前面文本考量的1723年、1745年、1753年和1760年等标志文本系统结构模型的特性时间毫无改动,所以由此构建的《红楼十三月》系统模型二也无变化。只是把十二钗的年谱按照此差时间同时调整即可。所以下面假设改动宝玉生日不会改变前面论证的120回《红楼梦》是一个和谐的系统等结论,而且这个和谐系统所显现的系列信息——红楼真本事,依然有效。特此注明。
# r/ y5 `; A5 T2 K! v# g: S  于是推测,在《红楼梦》草创之期没有考虑那么多避讳,作者亦可能自然安排宝玉真实的生日为端午节(逢交芒种节)为标志。因为鉴于历史显示——其出生当年(雍正12年)逢五月初五(时间是1734年6月6日端午节,此日09:50:36交芒种节);而在第63回怡红院众艳为其过生日也在端午节(时间是1750年6月6日);而且在第27回饯花节时(查民俗无此节,猜想作者是仿宝玉参悟道禅杜撰一样,特意安排的),应为1736年四月二十六日(此日21:25:01交逢芒种节),所以说了此日为尚古风俗“芒种节”;1753年6月6日端午节(癸酉年戊午月庚申日)。0 [" ]9 E" E# F% [: b% a
  由此推得,宝玉生于1734年6月6日,从文本陈述看,亦契合一个和谐的系统。(按照系统论要求集合的部分元素必须服从系统总体特征原则,可以推论1734年也似可取。我推测后来批阅纂作时考虑到宝玉的形象和寓意,黛玉为二月十二日“花朝节”生日,安排宝玉生日为“饯花花王”,故意又改为生日四月二十六日生日的。)
0 {; r! d" o- o; W  此问题在第四章“梦解十二钗”探讨探春生日时,我们又旧话重提仔细考论后推论——! |0 K% t, \  F1 A7 q) z& t
  我们推测在早本中,如果他生于(雍正12年)1734年6月6日端午芒种节,貌似也合乎系统时间。我们不妨考量一下,如果把第5回的判词中“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理解为探春生日为清明时节,清明指代探春,看有矛盾否?我们查查万年历,可是我发现从1720年—1745年,并没有一年清明节是逢上三月初三日的。只有1734年4月5日清明节为三月初二日9:00交节;1737年清明节为三月初六 ;1742年4月5日 清明节为三月初一 ;1740年4月5日为三月初八。其余差距太大了。
) e; x2 |: }- b* B; ^: q1 Q1 p  所以如果宝玉生日为1734年6月5日端午节,探春生日1734年4月5日(近似清明节日),仿佛合乎文本第49回所要表达的“凤姐儿、迎春、宝钗为3个同年;宝玉、探春、湘云、李纹宝琴、邢岫烟5个同岁;黛玉、惜春、李绮3个同年。”而且第102回探春出嫁也在宝玉结婚之前呢——看起来《红楼梦》第49回确是作者元本的早期定稿,探春生日为1734年三月初一日的。, _! d+ ~' d! c1 G! h/ z
  现在我们可以说,如果不考虑宝玉称呼“探妹妹”的文本叙述话,按照“宝玉生日为1734年6月5日端午节”,它可以满足上论第1回、第5回判词和第49回文本等系统时间,按照局部服从系统整体的系统论原则,完全可以推断:作者的真实意愿是表达自己(宝玉是其影子)自然的生日为每年的端午节!4 A( H+ A+ f5 M2 M3 Y
§6.5 “拷红”—作者系何人?  联系前面论证情况,笔者在6.2章节探讨“芹系何人”时论到脂批笔者“甲午月八日”说时,满足甲午月八日绝笔的情况,其实还有一个合乎此条件而又貌似不合程甲本出世的历史实际的年份——1791年6月6日,(乾隆56年五月五日)辛亥年甲午月己卯日(04:35交芒种节)。但笔者经过仔细考论,此年冬至日为12月22日(十一月廿九日03:45交节)才有程甲本“出山”,有没有可能是此年芒种节(亦为端午节)之后的批语呢?在时间上是很有极大的可行性的。因为鉴于脂批说甲戌眉批:$ Z! c6 p6 q, R) Y4 n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 y  g3 I+ Z9 Q( a  上面在6.2章节已经论证了“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对榫的时间为芹逝世于1763年2月12日(乾隆28年癸未年甲寅月戊午日,此年宝玉27岁,宝钗26岁)壬午年除夕。其中的“甲午八日泪笔”是1791年6月6日(乾隆56年五月五日)之后五月初八日,似乎更合乎实际情况:1791年6月6日端午节逢芒种节(04:25交节),正是作者所暗示的生日特征“一石三生”:芒种节/端午节相逢;况且在此年五月八日泪笔,正说明批阅者/作者蜡油晚烛而逝,几个月之后即12月22日冬至后,程甲本开始活字刊布,“出山”流世了。此时的刊布或许就是作者的遗愿呢。从最早的己卯本元本子来看,这也说明甲戌本的“母本”根本不是1754年就有的早本,而是至少在1771年后的本子。$ V' y6 a7 r/ C4 V( Y
  所以宝玉的原型就是乾隆六太子永瑢,直到1791年6月9日(乾隆56年辛亥年甲午月壬午日五月初八日)才有脂本的第1回哪个绝命的“泪笔”!3 h2 C" x% Y* D1 P5 c6 l
  那么史料是如何记载永瑢的呢?据记载:“纯惠贵妃苏(佳)氏于雍正十三年生皇六子永瑢,乾隆二年册为纯妃;十年十一月册为贵妃,同年生皇四女。”因此,宝玉的生辰和其原型乾隆六子永瑢是吻合的。永瑢“质庄亲王永瑢,高宗第六子,有《九思堂诗钞》行世,亦工画,济美紫琼,兼通天算。”曾经和纪昀总编撰主编《四库全书》,又是出身怡王府,于1760年1月18日后,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过继给慎靖王允禧。逝世于1791年年底(五十五年底)。
. D- V0 i4 M$ I% y# L  所以说乾隆六子永瑢应该是120回〈〈红楼梦〉〉的作者,从〈〈红楼梦〉〉自况式小说的纪传特性推论,他应生于1734年6月5日雍正13年五月初五,逝世于1791年6月左右。可惜的是由于暂时公布的史料语焉不详,具体日子是否契合,笔者在此不可臆测也。: z* `4 |- a3 O4 f. V5 V
  附录一:孚郡王府——最初是怡亲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贤良寺,雍正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至第六代袭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夺爵赐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道光三十年(1850)封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因其排行第九,俗称九爷府。如今在大门外,已经很难看出旧日王府的一点踪影。经过一位老爷爷的指引,我才找到了被掩盖在树枝下的“孚郡王府”的牌子。王府的院子很大,不过大多是居民区,颇为嘈杂。走到中院,才能看见一点王府的景象。不过里面有八家单位在办公,“谢绝参观”的牌子挂的也很明显。走进一看,最显眼的是正殿(银安殿),以及前面蹲着的两个大石头狮子。《京华时报》/ b5 f6 @, M$ b. ?5 M7 z! O" h& A9 U
  ——其中“前面蹲着的两个大石头狮子”,让我们油然想到〈〈红楼梦〉〉中柳湘莲说的贾府“只有门前的那两个大石头狮子,还算干净!”的话来。. V( N' {0 ?; Y$ G0 p/ r
  附录二:《清史稿》载,“怡贤亲王允祥,圣祖第十三子。康熙三十七年,从上谒陵。自是有巡幸,辄从。六十一年,世宗即位,封为怡亲王。寻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命总理户部。子弘晓,袭。乾隆四十三年,薨,谥曰僖。子永琅,袭。嘉庆四年,薨,谥曰恭。”: A: f& C$ W& Z2 G/ \
  “慎靖郡王允禧,圣祖第二十一子。康熙五十九年,始从幸塞外。雍正八年二月,封贝子。五月,谕以允禧立志向上,进贝勒。十三年十一月,高宗即位,进慎郡王。允禧诗清秀,尤工画,远希董源,近接文徵明,自署紫琼道人。乾隆二十三年五月(1758年6月),薨,予谥。
2 f! q4 B) p7 J* [- F, _  “二十四年十二月,以皇六子永瑢为之后,封贝勒。三十七年,进封质郡王。五十四年,再进亲王。永瑢亦工画,济美紫琼,兼通天算。五十五年,薨,谥曰庄。子绵庆,袭郡王。绵庆幼聪颖,年十三,侍高宗避暑山庄校射,中三矢,赐黄马褂、三眼孔雀翎。通音律。体孱弱。嘉庆九年,薨,年仅二十六。仁宗深惜之,赐银五千,谥曰恪。子奕绮,袭贝勒。道光五年,坐事,罚俸。十九年,夺爵。二十二年,卒,复其封。子孙循例递降,以镇国公世袭。”〈〈清史稿〉〉
0 ]" c- }+ ^$ G) u+ T4 R4 p3 t  
& I( d  A3 d. s5 ~7 p$ Z  至于仔细考究永瑢纂写〈〈红楼梦〉〉的文学素养的问题,也是靠谱的——永瑢才华四射。历史上,永瑢和纪昀曾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囊括百家,统驭万类。卷帙之富,成就之高,为古典目录学之绝无仅有者。学者莫不资其津逮,奉为指南。清人张之洞就曾有言“今为诸君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语虽若浅近,然实知甘苦之言矣。可见其能。因为立储制和过继给庄亲王(出身怡王府,后过继给慎靖王允禧),所以永瑢于皇位绝缘了——由此也可以理解,他在〈〈红楼梦〉〉中对“立储”的深恶痛疾和当朝者的讽刺了。: @5 O& J* |, {# z* ?
  此外,另据新华网载——福建闽侯县发现乾隆皇六子手书楹联:
4 {7 K1 }/ H, b' D  新华网福州2004年12月2日电 (綦芬)福建省闽侯县博物馆最近在南屿水西林发现乾隆皇六子的一对手书摹刻楹联。专家称,乾隆皇六子的手迹极为少见,该手书摹刻楹联颇有文物和艺术价值。据闽侯县博物馆馆长曾江介绍,这对楹联木刻长1.75米,宽0.25米,行楷体,联句为“瑶林藻吐琼章绚;银籀光依紫露华。”字径约7厘米。落款为“书奉,毅庵师傅政画,皇六子”。款后上下钤盖两方印,上阴文“皇六子章”,下阳文“绵音敏志”,径5厘米。该楹联是称赞毅庵(叶观国的别号)师傅文章酣畅绚丽,书法超逸华美。落款是恭请毅庵指正书法。
- x1 r; P3 v5 G9 B  皇六子即清亲王永瑢(1734-1791年),是清高宗乾隆帝弘历第六子。永瑢通晓天文历算,工诗能书善画。此对楹联书法得唐徐浩书法之精髓,是永瑢楹联书法中一副上乘之作。叶观国(1720-1792年),世居福清,顺治间迁闽县(今福州),乾隆辛未年(1751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
5 z4 H- j+ l  U3 s7 K: R  该楹联木刻现保存在南屿水西林当地名人、明六朝元老林春泽的后裔家中。据称,该木刻为林家祖传。
& `$ q( F6 g1 `: \; z1 n. ]  由此看出,很少题字的永瑢居然还有文物遗留给林家。所以,〈〈红楼梦〉〉中人物贾宝玉之与林黛玉的亲密关系,正是影射历史生活中六太子永瑢与林家(明六朝元老林春泽)的水乳交融的关系。至于他们是否有爱情纠葛,或者林家有女服侍过皇六子永瑢的藩邸,笔者在历史上暂时无查呢。
1 W4 ^1 t3 Q6 ], E6 J! k  A  
4 i/ `' `8 t" y4 J; a& ?4 M/ ]  另:文学上的永忠 在〈〈红楼梦〉〉中宝玉的形象又酷似康熙的嫡长曾孙——永忠。允礻题嫡子弘明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生子永忠,是为其嫡孙。弘明向为皇祖所喜爱,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夏,康熙帝曾为之一手操办婚事。弘明之子出生数月后,雍正帝去世,允礻题随即获释。允礻题为嫡孙命名永忠,体现出他对皇考康熙帝的深深怀念与忠诚不贰之志,同时,也透露出他决意改弦更张,谨慎行事,以度余生的想法。皇位继承制度变革中的巨大波折,致使允礻题与皇位失之交臂,而皇权的强大威慑力与强制力,又迫使他不得不深藏心中积愤,貌似恭顺,以苟全性命,求得善终。此中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H0 A! F+ R0 m7 U
§6.6“拷红”—秦可卿原型  据历史记载,慧贤皇贵妃高佳氏(?——1745)满洲镶黄旗,河道总督、洊升大学士高斌女。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命玉牒内改书为高佳氏。初隶包衣,雍正年间,高氏就成了弘历的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同时下令将高氏母家从包衣佐领下拨归满洲镶黄旗,当时因为是世宗大丧期内,所以册封礼推迟了二十七个月,到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才举行。贵妃高佳氏(乾隆10年乙丑年)于1745年2月1日元旦(正月初一)生病,初四日立春开始重病卧床,正月二十三日晋升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填仓日)病逝。1 C( O1 p, G4 g9 N) _) V
  再对照万年历,可知此年1745年12月21日23:41交节——12月22日子时冬至(十一月三十日)。正与《红楼梦》第11回文本陈述的秦可卿逝世当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的节令接榫。看起来,历史中的慧贤皇贵妃高氏就是小说的秦可卿的形象原型。7 h8 t4 ^( f0 f% w) c; R
  120回《红楼梦》第10回标题“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描述了御医“张太医”给秦可卿开方看病,以及其和贾珍有“扒灰”的嫌疑等等暗示,我们进一步猜测,作者是在隐语雍正和儿媳高氏有爱昧关系呢。而且《红楼梦》第13回“秦可卿死封龙禁蔚”中写了贾珍亲自找到“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为秦氏请诰封。此回叙述时间,按照笔者考量的《红楼十三月》推算正是1745年。“戴权”似乎讽刺雍正皇帝在位时(雍正13年)“代替”乾隆下诏册封儿媳妇入贵人地位(晋升贵人)的事件——“龙禁蔚”即乾隆即位的诏书。这也和120回《红楼梦》第110回“王凤姐力绌失人心”中“力绌”讽刺立储制的荒唐的嘲讽,遥相呼应。作者表现了他一贯的排满思想。4 V) B5 y. Q, ~7 A$ K" v' {
  此外,文本陈述的“金寡妇贪利”(金贵人)告密事件,还暗示对当时历史生活的金贵妃争宠抬满籍的讽刺。它牵涉到乾隆朝时另一位对后妃母家抬旗的还有贵妃金氏,但她从乾隆元年始册嘉嫔至十四年封为贵妃,册文中都只称“金氏”,直到嘉庆四年三月才命“淑嘉皇贵纪一族抬人正黄旗满洲旗分”——再一次表现了作者他一贯的排满指骂的才能和艺术。
- N4 K) n! b  r) D  可是说“贾珍亲自”、“戴权”等等隐语有无史料所指呢?我现在可以查到历史文献记载。譬如,乾隆朝的嫡后与继后母家都为满洲大族,不存在抬旗问题,但对贵妃母家也实行过抬旗,清朝首次关于抬旗的上谕,即是针对贵妃的:“雍正十三年九月奉旨:贵妃之外戚,著出包衣,入于原隶满洲旗分,钦此。”此时雍正刚逝,乾隆初政,这条上谕所指当然不是“先帝”贵妃。因乾隆不能对其母妃直呼“贵妃”,但当时乾隆自己仅即位数日(雍正暴毙),皇后尚未册立,更无论贵妃。分析他在即位之初便下此上谕,为的是给他的宠妃大学士高斌之女高氏晋封做准备。乾隆二年,共册后妃5人:皇后富察氏、贵妃高氏、纯妃苏氏、娴妃那拉氏、佳嫔金氏。皇后和娴妃母家为满洲大族,高、苏、金三妃母家为汉籍,高氏曾祖“高名选,镶黄旗人,世居辽阳地方,原隶包衣。”要使包衣出身的高氏封号高于满洲大族出身的娴妃,确有必要做点文章,抬旗之举便成为很恰当的措施。
3 F3 \9 Q8 M  |8 V) a4 r6 C  此年1745年12月22日子时冬至(十一月三十日),《红楼梦》第11回陈述的现实历史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的影子——秦可卿逝世。可惜的是,历史对其生年语焉不详,无从查询了;而文本和对其也无法探佚了。要知道,直到1745年12月乾隆10年十一月,《红楼梦》的女一号人物“元春”的现实原型——“纯惠皇贵妃苏佳氏”才册封为贵妃,1760年乾隆25年四月晋升为皇贵妃,十八日立春,十九日薨逝。可见,120回《红楼梦》在安排历史人物和事件,指桑骂槐,又是如何极尽苦心之能事也。$ K$ ^. v" C. a9 S( u3 o
  
; `" d! p3 I  J; b3 K  附注一:慧贤皇贵妃高氏,满洲镶黄旗人,初隶包衣,满州河道总督、大学士高斌女。雍正年间,高氏就成了弘历的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同时下令将高氏母家从包衣佐领下拨归满洲镶黄旗,当时因为是世宗大丧期内,所以册封礼推迟了二十七个月,到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才举行。
9 [& l( o1 i% \. P6 @% v  高氏是名门淑女,通情达理,尽心尽力侍奉皇帝。有时皇帝因水旱灾情而担心农民种不了地,打不了粮食,心情郁郁不乐,高氏就陪在皇帝身边,婉言劝慰。她还经常用古代名妃的言行来要求自己,二十年如一日。乾隆十年元旦,正是佳节喜庆之日,未想到高氏竟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乾隆帝去看望她时,高氏语重心长地嘱咐乾隆帝要自爱,不要悲伤,当皇帝很不容易,情真意切,使乾隆皇帝很受感动,虽经全力医治,但病势日渐沉重。为了报答这位侍奉自己二十年之久的爱妃,在正月二十三晋封高氏为皇贵妃,可是刚过两天,就在正月二十五填仓日这天,高氏病逝了。第二天乾隆帝就赐谥她为慧贤皇贵妃。为了悼念爱妃,乾隆帝写了多首挽诗。她的金棺暂安在静安庄殡宫,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随孝贤皇后入葬裕陵地宫。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嘉庆皇帝命将玉牒内慧贤皇贵妃母家之姓改为高佳氏。(铁血读书网等)* q1 \) }* P' T6 b0 C. x
  
2 `3 g; R6 m! h) k- |  附注二:乾隆朝的嫡后与继后母家都为满洲大族,不存在抬旗问题,但对贵妃母家也实行过抬旗,首次关于抬旗的上谕,即是针对贵妃:“雍正十三年九月奉旨:贵妃之外戚,著出包衣,入于原隶满洲旗分,钦此。”此时雍正刚逝,乾隆初政,这条上谕所指非“先帝”贵妃。因乾隆不能对其母妃直呼“贵妃”,但当时乾隆自己仅即位数日,皇后尚未册立,更无论贵妃。分析他在即位之初便下此谕,为的是给他的宠妃大学士高斌之女高氏晋封做准备。乾隆二年,共册后妃5人:皇后富察氏、贵妃高氏、纯妃苏氏、娴妃那拉氏、佳嫔金氏。皇后和娴妃母家为满洲大族,高、苏、金三妃母家为汉籍,高氏曾祖“高名选,镶黄旗人,世居辽阳地方,原隶包衣。”要使包衣出身的高氏封号高于满洲大族出身的娴妃,确有必要做点文章,抬旗之举便成为很恰当的措施。
" b* k% [2 C* t: Q, H    乾隆二年,在册封高氏为贵妃的册文中,仍称“尔庶妃高氏,笃生名族”〖34〗,这表明此时高氏家族尚未被抬旗。但是到乾隆十年,已称“皇贵妃高佳氏”了〖35〗。单姓:“高”与复姓“高佳”的差别是汉姓与满姓的差别,也是高氏家族已由镶黄旗包衣抬入上三旗的标志。    乾隆朝对后妃母家抬旗还有贵妃金氏,但她从乾隆元年始册嘉嫔至十四年封为贵妃,册文中都只称“金氏”,直到嘉庆四年三月才命“淑嘉皇贵纪一族抬人正黄旗满洲旗分”。足见雍正十三年九月之上谕只是对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所言。另婉嫔陈氏、芳嫔陈氏也都被赐满洲姓为陈佳氏。(原载《老北京网》)
6 ]% E( v4 c% a §6.7“拷红”—贾敬原型  贾敬原型是宝玉原型皇六子永瑢的叔伯——弘昼
8 P/ n6 g9 a5 @/ v) {8 K$ U) Q  〈〈红楼梦〉〉中贾敬作为宝玉的叔辈吞金丹升天,隐语弘昼(乾隆35年1770 年时)作道场死去。
2 b0 H4 e. L) v/ ^' _5 L  据史料记载:弘昼与乾隆同岁,两人从小同吃同住,同窗读书,关系最为亲密。但乾隆登位后,就越来越对弘昼态度严厉,使他明白两人的关系不再是兄弟关系,而是君臣关系。一次,弘昼与弘瞻一起到皇太后宫中请安,跪坐在皇太后座旁的藤席上,而此座正是乾隆平日跪坐的地方,乾隆立时责备两个弟弟“仪节僭妄”,并给了弘昼罚俸三年的严厉处分。还有一次,弘昼与几个皇亲奉命清点仓储,做事有些敷衍了事。不想一点小错竟被乾隆抓住不放,严饬了一番不算,又被罚俸一年。面对兄长的深深的戒心,弘昼常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那就是自己装成死人,由家人演习丧礼。经常是他高坐院中却假扮死去,由王府的护卫侍从等陈设好各种冥器,供上祭品哭奠,而他自己则一边吃着供品,一边观赏家人侍从的哭相,以此为娱。弘昼一而再,再而三演练自己的死仪,精神几近失常。乾隆三十五年,弘昼终于死去,终年 60 岁。
6 ~/ ?# I$ ^% V# A% f( q  
0 I& ]8 g& Y: N/ Y7 C  本章总结:+ m# ^% C1 i. b+ U: r# w
  一、如果不考虑宝玉称呼“探妹妹”的文本叙述话,考虑到作者回避 “生日为1734年6月5日端午节”的情况来看,它可以满足120回《红楼梦》文本等系统时间,按照局部服从系统整体的系统论原则,完全可以推断作者的真实意愿是表达自己(宝玉是其影子)自然的生日为每年的端午节;在论证宝玉生于1736年6月5日(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的范围上,进一步延伸,论述了《红楼梦》宝玉的原型——作者生于1734年6月6日(五月初五日/芒种节),打破了红学届公认的作者逝世于1773/1774年。在历史或文学史上〈〈红楼梦〉〉第一回中的曹雪芹,与历史上的曹寅毫无血亲关系。基本上和这些文献记载可能是另外的人,否则结论是荒唐的。+ f' k# ~6 S3 F+ o8 ^
  二、120回《红楼梦》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一件严肃的历史现实主义的百科全书。笔者尝试的系统论方法,考证《红楼梦》是一个和谐的信息系统;论证时所构建的《红楼十三月》系年表和系统模型,具有科学意义上命题可证伪性的要求,证明了120回是一个严密的和谐系统,各个元素必具备集合的三个特性,进一步论证和谐系统所显现的信息系列——红楼真本事。譬如,元春的原型是纯惠皇贵妃苏佳氏,宝玉的原型是乾隆六子永瑢,秦可卿的影子是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等等。这符合作者的历史现实经验。,* K8 [! |0 K* E; X
  三、《红楼梦》开创了纪传体或日记式“自况小说”。之所以不说是科学史料,因为创作品还有文艺的特质,就像汉司马迁作的《史记》,虽有“一字之褒贬”、“春秋笔法”,但终究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存焉。这正区别西方严格的历史文献,所以叫中华文化现象——但“中学西学,心理悠同;南派北派,道术未裂”也。所以国人看来,《史记》就是古人的史料,而“正因写实,转而新鲜”的《红楼梦》传记体作品,本身时间是合乎历史的现实状况的。其次,我们的“清史”不仅仅是故宫档案馆的那些“记载”,诸如古代的义理、民俗、星术,还有教、科、文、卫、文化、饮食、养生、艺术等等方面———《红楼梦》正好补足了许多方面的历史,以及或人为或天灾造成的文化积淀的缺失。所以《红楼梦》被誉为一部百科全书,并不言过其实。不能推论“因为它是小说(不是胶柱鼓瑟的刻板历史文献),所以就和历史无关”的偏见。〈〈红楼梦〉〉反映了作者的爱憎思想和世界观,显露了卓越的艺术才能,陈述的画面丰富地展示了清代的一些历史现象;
9 r( t4 x% _' x3 y( K2 O3 m1 n  四、通过以上勘察,论证了120回〈〈红楼梦〉〉作者并不是曹寅家族人,而是乾隆皇帝的六太子——永瑢,他生于1734年6月5日(雍正13年端午节),逝世于1791年6月(乾隆56年)。
  S  S* K  R3 F$ y! s& b陈传坤于三月十九日再定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1: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红楼真本事》
       ——贾家的年龄推断
《陈述红楼真本事·玉牒续考三》

& g/ N. ?- |+ W- _3 X
1.家谱续考
  贾珠的年龄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断。$ h; S2 @( `( |" W
  第4回子兴说:“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28页)第39回年秋,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信口开合”给贾母讲故事:
" x% i4 n+ H5 M4 k- B# q5 c  “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 这一夕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第541页)! R4 D- i4 I; r: z5 X$ B
  此回时间为1736+14= 1750时贾宝玉已满13岁,。
% v7 o' r1 h0 s' h2 ]! L7 H  如果不将刘姥姥的话当作“信口开合”,而看成是作者故意透露贾珠的年龄和贾宝玉的身份,那么贾珠应该是在18岁时死的,死时已经有了儿子贾兰。已知贾兰生于1741年,故贾珠生于1741-17==1724年左右,比生于1723年正月初一的元春小一岁半。" P) K! R: q& j% L
  从文本分析,联系第56回庚子年甄宝玉“今年十三岁”(第793页)和第114回甄宝玉比贾宝玉“略小一岁”(第1567页)这两个情节来看,贾宝玉在此年必定是满实岁14-15岁。因此证明第56回文本,叙述的当年事件是1736+15==1751年。4 Y! {; F& }; F9 h- l
  从第18回的“正月初八”到第53回的年关忙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里的重要人物与重大事件都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但这几年的年序不清晰。在这36回中,作者或明或暗地写到了3个重要的时间特征,即3个节气的交节日期,乃至交节时刻:
! C' Y" f) i0 [( o" R# c  第27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二十九)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 (第373页) ——时间为1747年6月6日" m8 v* X! d9 I8 G5 ^$ j* y
  第30回:“盛暑之时”,“赤日当空,树阴合地”(疑为夏至日),“伏中阴晴不定, 片云可以至雨”(可见已过夏至日),“原来明日是端阳节”(即端阳节在夏至之后)。(第425页、第426页) ——时间为1750年。第4回“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第57页)到第5回“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第70页) ——此回时间为1744年。0 p; O4 H. P- i- _) L1 |6 y
  第2回冷子兴谈到了贾蓉的年龄,说他“今年才十六岁”(第27页)——此回时间为1744年。故贾蓉生于1728年。第6回1745年初冬,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凤姐房里看到了贾蓉:“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第103页) 按年龄来推算,此时贾蓉正好17岁。
: X5 f) ~8 d& P. e  第43回,凤姐的生日是“九月初二”(第591页);第101回九月中旬——此回时间为1761年。凤姐说:“我也不久了。虽然活了二十五岁,人家没见的也见了,没吃的也吃了,也算全了。”(第1414页)故凤姐生于1735年九月初二。6 A; g+ D! A* a0 [, F2 x2 J
  袭人比宝玉大两岁,林黛玉比宝玉小一岁,两人同一天生日,都是“二月十二”(第六十二回,第867页),故袭人生于1734年,林黛玉生于1737年3月15日 (二月十二)。# n' j/ ?9 S( H$ V
  宝钗“比薛蟠小两岁”(第四回,第64页),薛蟠生日是“五月初三”(第二十九回,第417页),故其生于1732年(五月初三日)。第66回写到贾琏告诉薛蟠,他已经偷娶了尤二姐,薛蟠听了大喜,说:“早该如此,这都是舍表妹之过。”(第941页)薛蟠的年龄竟然比凤姐还大,这是作者的细心。
6 P1 Y0 ~% q1 c" R; p  第4回写道:“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第56页)此时为1744年甲午年,故贾兰生于1741年,比叔叔宝玉小5岁。第78回——此回时间为1755年秋,贾兰作七言绝句《姽婳词》,众幕宾看了大赞:“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源,真不诬矣。”(第1125页) ) o/ D& W. _$ i/ G7 x5 U
  第78回又写到了贾环的年龄。贾环作诗后,众人夸奖说:“三爷才大不多两岁,在未冠之时如此,用了工夫,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第1125~1126页)如果贾环的确比贾兰大两岁,则他应生于1739年。但是贾环的胞姐探春是“三月初三(六)日”生日(第70回,第992页),探春虽是庶出,但不可能比同父异母的哥哥还大。探春生于1737年三月初六。& V3 s  D; [6 P& f: O: k: i
  贾珠的年龄不太明确,但大致可以推断。冷子兴说:“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28页)第三十九回己亥年秋,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信口开合”给贾母讲故事:+ e/ c3 r' e& K6 `' {  b+ }2 {7 q
  “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 这一夕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第541页)' H5 F: L7 I  {* u' w( h
  此时贾宝玉已满13岁。如果不将刘姥姥的话当作“信口开合”,而看成是作者故意透露贾珠的年龄和贾宝玉的身份,那么贾珠应该是在18岁时死的,死时已经有了儿子贾兰。已知贾兰生于1741年,故贾珠生于1722年初,比生于1723年正月初一的妹妹元春大1岁小说关于贾母年龄和生日的描写存在明显的错误。第62回写到,探春谈起“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她说:“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薛姨妈)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琏二哥哥。”(第867页)由第22回可知,宝姐姐是正月二十一日生日,那么老太太也应该是正月底的生日。可是到了第72回,老太太的生日突然变成了“八月初三”:; W/ q) a. `5 H9 J2 w9 Q  ^* f2 A
  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又因亲友全来,恐筵宴排设不开,便早同贾赦及贾珍贾琏等商议,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荣宁两处齐开筵宴。(第1001页)
6 O- n9 F# ?$ q3 |& M% l  第118回继续沿用“八月初三”的写法:“到了八月初三,这一日正是贾母的冥寿。”(第1616页)
" H7 `0 ?3 \9 v0 O
2.“老太太”疑是“姨太太”
  看来,老太太的生日的确应该是“八月初三”,而非正月底;第62回的“老太太”,当为“姨太太”(薛姨妈)之误。第35回写到,贾母对薛姨妈夸奖宝钗,这段文字里就用到了“姨太太”和“老太太”:2 u% `( K  g; f) q# w/ y9 }
  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薛姨妈听说,忙笑道:“这话是老太太说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第478页)6 ^; i1 y/ e2 B7 d; ?: g7 N
  第97回写到,“老太太”和“姨太太”共同筹办宝玉和宝钗的婚事:
1 L0 t. d/ B. i( }  次日贾琏过来,见了薛姨妈,请了安,便说:“明日就是上好的日子,今日过来回姨太太,就是明日过礼罢。只求姨太太不要挑饬就是了。”说着,捧过通书来。薛姨妈也谦逊了几句,点头应允。贾琏赶着回去回明贾政。贾政便道:“你回老太太说,既不叫亲友们知道,诸事宁可简便些。若是东西上,请老太太瞧了就是了,不必告诉我。”(第1366页~1367页)) Q. r$ E- X; G
  贾母看了都说“好”,轻轻的与凤姐说道:“你去告诉姨太太,说:不是虚礼,求姨太太等蟠儿出来慢慢的叫人给他妹妹做来就是了。那好日子的被褥还是咱们这里代办了罢。”(第1367页)  |+ o( w$ x# d% q- y" J6 Y
  由以上引文来看,将“姨太太”误写成“老太太”并非不可能。同时,第62回探春将“老太太”和宝钗说成是“娘儿两个”,因此“老太太”应作“姨太太”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第57回写道:“目今是薛姨妈的生日,自贾母起,诸人皆有祝贺之礼。”(第808页)此时正是元宵过后,清明之前,因此可以断定:薛姨妈才是二月底的生日,第62回的“老太太”应该是“姨太太”。# y/ a/ {  n5 s$ i
  不过,即便如此,作者在“姨太太”的生日问题上也弄错了。第36回写到,黛玉对宝玉说:“我才在舅母跟前听的明儿是薛姨妈的生日,叫我顺便来问你出去不出去。你打发人前头说一声去。”宝玉回答说:“上回连大老爷的生日我也没去,这会子我又去,倘或碰见了人呢?我一概都不去。这么怪热的,又穿衣裳,我不去姨妈也未必恼。”(第496页)从上下文来看,此时正是夏秋之际,第37回开篇就写到“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第498页),因此可以判定,第36回所写的薛姨妈的生日应该是“八月初三”,作者将“老太太”和“姨太太”的生日混淆了。6 g9 T- i& r- ]7 o$ n1 ]6 i4 V
  至于作者为什么弄混了两个人的生日?笔者暂时无法找出合理的解答。
# j! }* C/ }, n6 b% n7 d2 F
3.“八旬之庆”无误
  关于贾母的年龄,小说作者白纸黑字前后矛盾。第39回明确写到了贾母和刘姥姥的年龄大小:
: ^7 n  Y7 O+ E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家活也没人作了。”(第538回)
1 `8 @8 p1 T0 B8 o9 e4 g/ t  按照本文对年代的推定,此回应是1748-1749年八月底。因此刘姥姥应生于1673年。  从小说的这段文字来看,贾母应该是七十岁左右的人。第71回应是1754年,时间跨度6、7年,贾母已是“八旬之庆”了。到了第110回——此回应是1765年左右,贾母去世,“享年八十三岁”(第1515页)。
% c4 W1 F7 r9 J! v4 N  所以说,贾母生于1682年9月4日 (康熙21年八月初三日),比刘姥姥小8岁。
# K. o, s0 |* F  第47回写到,贾母训斥与鲍二家媳妇偷情的贾琏,她说:“提起这些事来,不由我不生气!我进了这门子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凭着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了些,从没经过这些事。还不离了我这里呢!”(第650页)
% P! Y, H" u) t5 F4 u! h" B  按本文《红楼十三月》对年代的推定,此时是1749年九月初。+ z& Q& B3 R# Z% [/ u
  到了第110回1764年,贾母临终前说:
6 f# r  v+ N6 Y  “我到你们家已经六十多年了。从年轻的时候到老来,福也享尽了。自你们老爷起,儿子孙子也都算是好的了。就是宝玉呢,我疼了他一场。”(第1514页)
- |  |+ D9 m7 M8 k# Y3 f7 s  从时间上来推算,贾母临终时“连头带尾”在贾府也只呆了“六十多年”。如果贾母在第71回应为1753年,的确是“七旬之庆”,去世时“享年八十三岁”,在第47回——应为1750年左右,则她时为68岁,进贾府时已14岁了。它符合《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四《嘉礼》的“法律规定”:男子满16岁,女子满14岁结婚。4 c* j' _! h4 q3 S2 v5 z+ W! j8 j+ j
  且不论贾母出嫁时年龄的大小,首先可以肯定,贾母出嫁是在1695年。那么这一年她的丈夫、贾宝玉的爷爷、荣国公的儿子贾代善又是多大年纪呢?第29回写到,贾母等人于(1753年)五月初一去清虚观为元春打三天平安醮,见到了“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张道士(第406页)。张道士对贾母说:“老太太不知道,看着小道是八十多岁的人,托老太太的福倒也健壮。”(第409页)张道士既然是贾代善的替身,两人的年龄应该相近。如果贾代善活着,当时也应该至少80岁了。因此贾代善最晚应该出生于1669年,1695年娶亲时已26岁。4 L- [5 W: m1 P# s0 F4 L3 l- a7 E' ^
  作者冷静、客观、细腻地描述贾母和凤姐等人谋划与实施“掉包计”全过程,以及贾母对待垂死的林黛玉的态度,流露出作者对贾母和凤姐等人的痛恨,读来力透纸背,寒心彻骨。作者又借小说人物之口表达了宝玉对于贾母的仇恨。第82回写到了黛玉的一次恶梦,在梦中,贾母等人冷漠地将黛玉嫁了出去,黛玉在梦中哀求说:
2 d: r" x. m0 H; c# P  “老太太,你向来最是慈悲的,又最疼我的,到了紧急的时候怎么全不管!不要说我是你的外孙女儿,是隔了一层了,我的娘是你的亲生女儿,看我娘分上,也该护庇些。”(第1183页)
  i# u0 e1 z) G6 F# Q" Q  综上,贾母生于1682年9月4日 (康熙21年八月初三日),1695年(康熙34年)虚岁15岁嫁给贾代善,1764年逝世,享年83岁。, h! V4 u7 a# }! A: w
  既然贾母在1749年己亥年秋说自己已经到贾府“五十四年”,故长子贾赦此时最大为53岁,最早生于1696年(康熙35年)。( ~" ^+ R. ?- q* q9 A$ Y
  贾政的年龄描写不明确。第16回写到,秦可卿下葬之后不久,“一日正是贾政的生辰”(第209页),突然传来喜讯,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第210页)。故贾政应出生在初春时节。+ o* I# p+ u4 X3 F9 B' E/ G
  第33回写到,贾政痛打“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第456页)的贾宝玉,王夫人求情说:“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按本文的推定,此时是1750年端午节后的第二天。既然王夫人“已将五十岁”(元春生于1723年春节,贾珠生于1722年),那么王夫人出嫁在1720年左右,生年约为1720-15=1705年左右。贾政大约生于1699年(康熙38年)左右。
6 n1 l4 T1 t. a% O, c9 @8 v  小说只有一处明确写到了巧姐的年龄。第117回写到,邢大舅、贾环和贾芸等人聚饮时说起凤姐和巧姐,席间有人问起巧姐的年龄和长相,贾蔷回答说:“模样儿是好的很的。年纪也有十三四岁了。”(第1601页)这一年为1765年之后,所以生日为1750年8月8日左右。  第42回写到,巧姐的生日是“七月初七日”(第577页),故可推断巧姐是在贾琏和凤姐结婚后第二年出生的,至第117时实岁十三岁。
9 A3 [% Z! e: ]& e; V  第92回1759年十一月初一,宝玉来到贾母房中与巧姐谈《女孝经》。巧姐此时9岁,已经“跟着李妈认了几年字”,“认了三千多字,念了一本《女孝经》,半个月头里又上了《列女传》”,“也跟着刘妈妈学着做(女工针黹)”(第1303~1305页)。" l$ @5 U$ ^9 B* _) ~& m4 X

* @3 N# J) ^& M1 z8 {. P  从以上年龄上来看,本文对年代的推定是正确的。这再一次证明后40回的作者与前80回的作者必定是同一个人,120回小说出自同一作者之手。$ G& G; S8 q- K1 A0 K
陈传坤
改定于 2006.03.26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2: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3 H$ v6 u3 F, S% h( z% j/ J6 c$ k: T" H细节证缘

. @9 m( t+ p; @3 o    ——从《红楼梦》文本分析群芳年谱: F! Z, V/ E+ v; j; x* Y8 V- y9 e
) _! I+ {2 O$ E: N: F
    §8.1 疑义相析( I4 E4 z* H+ I

1 \8 v6 Q1 H% {3 I' h! B    笔者从《红楼梦》作品文艺品味角度,再来复证前几章考量的120回《红楼梦》系统论(从1723—1765年)一逝三生(升)所推论的《红楼梦》主要人物的齿序叙述,看看文本是否符合文艺创作的艺术真实
/ S( d) W; N; ~& i7 O; ^/ p8 l1 |1 C    一般读者是从整部小说作品来理解的。因为《红楼梦》有四百多个艺术人物,譬如阅读欣赏仅仅从十二钗艺术形象的角度来赏析、理解,就显得单薄,是不符合文学欣赏实际的。但是,如果弄清男一号贾宝玉及其主要人物年岁的动态增长的创作意识,摸清其主要人物在艺术世界各事件中年龄的差异,对于正确理解书中的内容,感受书中美妙的艺术境界等,都很有必要,也有意思,更能进一步把握《红楼梦》叙述命脉,深刻理解这部现实主义作品的历史鲜活与生活的真实感。! o. u# U) e7 d. K9 s
    一连串的疑问就从〈〈红楼梦〉〉全部书的第五回总论开始。譬如第120回《红楼梦》第5回写道,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秦氏可卿将其安排到自己屋里。此时——
3 m* d, i5 d5 j3 k, b& n" U) N$ U    嬷嬷说道:哪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里睡觉的礼呢?”秦氏笑道:嗳哟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个。
% a% x7 |5 I* t7 z5 c& r8 M
    那么此时宝玉到底多大呢?3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宝、黛初识时,他们各有多大?黛玉葬花时,是《西厢记》(《会真记》)中张生和莺莺似的青年公子袅袅婷婷的女儿相会后的幽怨吗?薛家母女落脚荣府时是黛玉入府的次日”——第二天吗? “宝、钗识金锁、认通灵时,彼此又是多大?宝玉到底比元春晚生了几年?(有的版本上说十几年,有的为次年,有的为后来,到底那个说法比较准确呢?)第95回里说元妃薨逝存年四十三岁是否可信呢? 贾宝玉成婚是十七岁多,还是十九岁多?等等。

. d( g  H$ N8 z& D& m/ z9 ^    此考论的前提是:8 x' q/ ^7 W  L9 z! m+ k
    一、- U& K: p9 r1 P: H) u
基于前面几章论证了120回《红楼梦》文本陈述,是一个和谐的系统;
5 [. C- t; h2 x
    二、鉴于《红楼梦》首回作者自序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严格地按照现实生活的面目而纂制、创作的。
! l4 l: ^: s; B
# P* O- p7 b, d2 A0 Q! T- c! N    §8.2 木石% |1 g/ `9 D' _$ v+ H- l/ C9 S4 ~
    许多读者都感觉到,《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年龄是随着故事叙述的推展和人物彼此的瓜葛流动着向前行进的,作者似乎惟恐读者跟不上趟,所以不时地向读者直接或间接地交待或暗示着。虽然无直接交待,但我们可根据《红楼梦》陈述的拟态环境:长相行为、语言举止、风气俚俗,以及姐、妹、兄、弟称谓与故事情景等,进行定量判断。现在,我们以现实主义作品创作是否合乎历史逻辑,是否符合生活实际为标准,奇文欣赏,疑义相析,进行艺术判别和确认。" t8 c1 u6 p" {/ R
在第63回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袭人取出一签来,签上注中有:
; l" x4 N# c* Q9 v    “坐中同庚者陪一盏。
$ J4 z. A$ J$ k  F  R3 v7 k6 v. @
    “大家算来, 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

2 p2 D* d4 N0 K/ Y    这说明,袭人、香菱、晴雯、宝钗四人同岁。在第6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中有袭人本来是个聪明女子,年纪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指明袭人比宝玉大两岁。所以上述四人都比宝玉大两岁左右。在第3回中,黛玉说
:5 ?; {0 C0 z! U. f8 R, z+ }
在家时记得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 小名就叫宝玉。
8 u+ z" r) X) W
    可知,黛玉比宝玉小一岁,按照古人男满女进规矩,她比宝钗等四人应小二到三岁。从宝玉撰写的《芙蓉女儿诔》中:
$ W6 h1 r. B. ^2 k1 i/ y2 M
窃思女儿自临人世,迄今凡十有六载。…… 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5 i: \' V% o. ~  y- s2 B    可知晴雯死时年仅十六七岁,和宝玉相处共五年零八个多月。也就是说,他们刚相处时,晴雯才十岁到十一岁——根据前面宝钗等四人同庚可以推得,宝玉此时八至九岁。这暗合第77回中所说
:
" m" I! l# n* O6 @' Z" ^! J    “这晴雯当日系赖大买的……那时才得十岁,贾母见了喜欢,就孝敬了贾母。
* R+ a6 p3 D" Y% t) b/ Y
以及后来老太太又打发到宝玉屋里,也相吻合。
! R. U8 H" u. Q- B1 u# X
    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黛玉年方五岁”,已开始上学识字,并聘了贾雨村为家塾教师又是一载有余,不料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病而亡。黛玉六岁多就丧母了,后被接入荣府。同一回中贾雨村说上月其母竟亡故了和宝玉如今长了七八岁之语,也说明宝玉比黛玉大一岁。有的版本上此处说宝玉如今长了十来岁”,欠确。一个六七岁的幼年失怙的弱女孩,! W6 C5 p( N; z* b* r8 a
被外祖母接去, 况且还是在其父的动员指教下不忍离亲而去, 怎能说是抛父进京都”, 使人难以理解。那么这是作者的失检点处,还是传抄时混入了别人的手笔呢? 不得而知。

& c4 z& H+ p0 c  G% C( N# z    3回黛玉进荣府时才六岁多,身量并不甚高——所以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 而不是扶着婆子的胳膊或肩膀。于是就有:) l6 j. g; Y$ G3 f) H5 F8 s) `! A: ?5 e
    “凤姐携着黛玉的手,上下打量了一回……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
/ I; X, p; u- {3 ?4 n! B可也上过学
?’”
/ j9 e) x9 M9 P$ Y" _6 @8 \殷勤而关切的表现, 完全是一个未曾见过面的大嫂子对学龄前小朋友的亲热口吻。再说七八岁的宝玉,稚嫩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也引得脂批大发感慨。第19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叙述,袭人的哥哥花自芳连忙抱下宝玉来花自芳听说有理,忙将宝玉抱出轿来,送上马去”——而不是扶下扶上”,可见十二岁时,宝玉身量还小。可见作者用词之确。

3 s" [; V- x( p    由此可知,“宝、黛初识时,黛玉六岁多,宝玉七岁多,他们还都是儿童, 绝不是二八娇娃年龄的待月西厢相会。正因此蒙童小儿,日久生情愈见可贵——也正像李商隐喟叹的爱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 e' }, H# ~$ s
" A, D6 ^9 U& ^# v    §8.3 金玉良
5 \. ?: b$ r/ [3 W3 P1 A2 w% S7 p5 w# w
    再看薛家母女何时落脚荣府。第3回黛玉进贾府的文末叙述次早(有版本为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按:薛家姨母寄来的通关信),这和黛玉入荣府连着写的。( B0 ?! \& x5 l
    但其实却不是黛玉初入荣府的第二天,细究已是三年后的次早——12回当年秦卿病逝。因为在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中英莲(后版本更名为香菱)“自五岁被人拐去隔了七八年,又被呆霸王薛蟠抢去后霸占为侍妾,带入荣府时年仅十二三岁。因上节论述了宝钗和香菱同岁,所以宝钗入荣府时也为十二三岁。此时宝玉十至十一岁,黛玉才九至十岁。黛玉进京都荣府业已三年了。再看第20回《林黛玉俏语谑娇音》宝玉对黛玉说的:“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了这么大了,他(指宝钗)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两厢是倒契合的。这个问题,1980 年人民文学版的《红楼梦》通行本注意到了,在次早(日)一段前空了一行,以期读者注意。
7 ]9 g, [- o+ T    宝钗在十二岁左右到荣府。此前在第4回叙述的待选”“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人才赞善之职,这也符合乾隆时代要求仕官名家之女”13待选的典故。于是,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做针黹,倒也十分相安。这期间宝、钗不可能就未见过面,但贾宝玉的随行记者”——石头,却未记下两初会的情形,只在第8回记下了一两年后的两识金锁、认通灵的事:
8 y2 _% F' O0 h4 m    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鉴赏,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
. I! w7 n# U( B' J1 L7 }: G    此时,秦钟已在荣府和宝玉相会要上家塾。两人都是十二岁左右。. q4 V& n! f# K% ]3 @
宝钗应为十三四岁了,在荣府已有一两年了。这与下面第9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金荣妈胡氏劝金荣:你这二年在那里念书……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相互一致。

2 O! `+ F. l; s% g    所以石头记所志之事,是宝玉七八岁后发生的贾府故事,并不是从宝玉落草之日起,按日、月、年记流水帐。这是作者用的间架之法,这里的年故意隔过去了,并非作者有失检点。
% x0 K& p6 ?- K6 q; _; I" v$ {' r    如前所述,宝钗入荣府时宝玉十至十一岁。此时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可知宝玉比贾兰大五岁左右。从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0 }7 o+ q0 h3 X1 B
    “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娶了妻生了子(指贾兰),一病死了。+ N. Y. u$ l4 C2 h& O% m
    可知贾珠最多比贾兰大二十岁(怀胎十月),比宝玉应大十五岁左右。冷子兴又说王夫人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指元春)”。所以元春最大也应比贾珠小一二岁,就比宝玉大十三四岁。这与程乙本陈述的: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完全相吻合。这里的十几年就是十三四年。按照文本叙述,元春带三四岁的宝玉认字时,已是十七八岁了!所以作者刻画惟妙惟肖:虽为姊弟,有如母子”,相当贴切。宝玉刚过完十二岁生日(第33回),便遭罹其父一顿暴打,王夫人哭诉道:“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可知王夫人生宝玉时已三十七八岁了。因此推论,王夫人生元春时应为二十三四岁,生贾珠时二十二岁左右。
, j& u9 X4 m% X+ _
    附:元春与宝玉年龄差异的疑点
# o# F4 z. H. G' |    对于脂本系统的《红楼梦》而言,贾元春的年龄究竟是多少,大约无关《红楼梦》故事大局,正像贾政、王夫人、贾赦、薛蟠、贾琏等人之具体年龄没必要交待一样。可是,程高本后40回却对贾元春的年龄赫然标出,言之凿凿:
; z/ t7 Y- a% a: h0 B  W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0 o% F* n4 ?9 l" i% t9 w  A——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存年四十三岁到底有没有合理性?
4 F% E' s% F' m% i- A
古代的人对干支纪年就像现在我们背乘法口决一样,熟得不能再熟。看它所说什么甲寅年,又是卯年寅月等语,我是经过查了万年历、看资料才换算出来的,颇费了一番心思,结果证明它的纪年无误。这证明后40回作者对干支纪年尤其熟悉。虽然根据前80回的本本一再陈述无朝代年纪,大可不必出现甲寅年卯年寅月等确凿字样。
2 O$ H5 E7 B. s4 v《红楼梦》第2回:! \4 [4 X0 o) Y7 A1 ?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甲戌侧批:记清。】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甲戌侧批:此即贾兰也。至兰第五代。】一病死了。【甲戌侧批:略可望者即死,叹叹!】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甲戌眉批:一部书中第一人却如此淡淡带出,故不见后来玉兄文字繁难。】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甲戌侧批:青埂顽石已得下落。】就取名叫作宝玉。你道是新奇异事不是?
' H8 E4 B0 e  m3 D; T& K8 h& J( `% ^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贾珠最大,按照十月怀胎的科学他比元春至少大一岁,贾宝玉要小得多。再看前80回,提到贾珠之子贾兰的地方并不多,但可以肯定他龄更小。
: B1 y- V) F! D( p7 `$ h
    在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中英莲(后版本更名为香菱)“自五岁被人拐去隔了七八年,又被呆霸王薛蟠抢去后霸占为侍妾,带入荣府时年仅十二三岁。因宝钗和香菱同岁,所以宝钗入荣府时也为十二三岁。此时宝玉十至十一岁,黛玉才九至十岁。黛玉进京都荣府业已三年了。所以,宝钗在十二岁左右到荣府。
7 C5 Z. Q- J. ]: O    再如前所述,宝钗入荣府时宝玉十至十一岁。此时,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可知宝玉比贾兰大5-6岁。从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娶了妻生了子(指贾兰),一病死了。可知,贾珠最多比贾兰大二十岁(怀胎十月),比宝玉应大15岁左右。4 N& J: X0 R1 m8 V
    因为在宝玉出走(大约一年)之前元春病死,也就是元春实岁至少是44岁(按照古代虚岁计算)。而如果贾珠活着,可以推论至少应是44岁。又按照第2回:(贾珠)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所以贾珠在19岁之前生了贾兰——我们假设在贾珠20岁时(再晚不能晚过二十岁)贾兰出生,那么贾珠44岁时(已经过了24年之后),贾兰至少24岁了——所以由此推得,在第119回宝玉考场走失时,其则至少29岁了!
: e/ m3 H$ S0 J" p于是问题来了。0 P- C) B' @1 E9 |2 n( Z; ?, x) c" B
    问题一:贾兰岁数、按照程本第119回叙述这时候贾兰是十四、五岁,其实应为二十四、五岁了;+ O# M; [' G! O! J1 o9 n: p
    问题二:宝玉岁数、按照程本第120回叙述贾政的话: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其实,宝玉出走时应该为二十九年了!而所有的传统红楼梦学家按照自编的系年推出结论,竟然却说宝玉出走之时才19岁,这与元春、贾珠、贾兰的年龄关合吗?!
# K0 D0 A7 ?3 N    所以不论从80回,还是后40回推算,宝玉出走时应该为二十九年了。看来,程本的文字确实与原本有讹误——“字脱误了。这与程乙本陈述的: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完全相吻合。这里的十几年就是十三四年。按照文本叙述,元春带三四岁的宝玉认字时,已是十七八岁了!所以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虽为姊弟,有如母子,的确相当贴切。$ q' l& U% x  X
    (陈传坤* V( t4 V- o$ a( P, A* K
改定于2006.05.1

/ z" a* }2 f; I+ l. t5 _
) o! w& a' k  @; L% O) P9 M    §8.4 岁月有痕
- U+ @; U  |3 q8 H& K/ _* K6 G8 B    还可以从习俗交往看迎、探、惜、湘的年龄,小有无着。黛玉初到荣府时见迎春已肌肤微丰,合中身材了,举止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她已开始微丰”,又是大观园出嫁最早的一个姑娘。据此判定她已十岁左右,比宝玉大两岁左右。因为按照常识富贵家的女儿,十岁前后生理发育变化最大,就像现在的青春女孩。她出嫁时宝玉十四岁,她十七八岁。在黛玉眼中,探春长挑身材,排行第二。但是在后来的交往中,探春和湘云都分别称黛玉为姐姐。可能比黛玉小几个月,但不宜再小(还有惜春呢)。探、湘比宝玉应小一岁多。当时,惜春虽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但此时她已上学读书了。根据《红楼梦》中贵族子女五岁入学的惯例,惜春已满五岁。比黛玉小一岁或几个月,比宝玉小两岁左右
6 P* B# z" [2 ]2 C: Z4 },比迎春小三四岁。若此,再对照第49
:3 \/ \+ a+ M0 i5 A
    “叙起年庚,除了李纨年纪最长,凤姐次之,余者迎、探、惜、钗、黛、湘、李纹、李绮、宝琴、岫烟、宝玉等,皆不过十五六七岁
……” 1 @, y/ T, r) O; D" f
    这里的年龄差距两三岁,所以已知钗、黛年龄差距三岁,惜春比黛玉小几个月,迎春比宝钗大一岁(难道作者安排她也是正月二十前生?)迎、惜间年龄差距已达四五岁。可见这一段是作者随笔,不能顶真判定某个人具体年龄的。

8 |; r; [/ s" d! {& P5 [9 G    巧姐原名大姐儿,是贾琏和王熙凤之女,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已有贾琏的女儿睡觉之所,在接着第7回的送宫花中,还有奶子拍着大姐儿睡觉的描写。据此判定巧姐一至二岁,比宝玉(此时十二岁)小九岁左右。但是从第117回的年纪也有十三四岁了的叙述,推论宝玉十六七岁,出家十九岁矛盾。
) d5 e" [: n% ^, p- B    刘姥姥与贾母的年龄。第39回刘自称:“我今年七十五岁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比我大好几岁呢!”可是事隔几年年,却是贾母八旬大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贾母八旬确凿,因为在接着的鸳鸯抗婚中,她的长子贾赦,上了年纪”, “胡子苍白”,当在六十岁以上。况且,在贾母八十一岁那年,次子贾政已是望六之年。若贾母也是十五六岁出嫁,十七八九岁生长子贾赦,二十岁左右生次子贾政,贾母此时当为七十八九岁。但她为什么说刘比她大好几岁?这是贾母在公众场合为了尊重对方,按照习俗说的客气话?
8 n, w' K: w: ?! \) \  C+ K' \: Z# O    宝钗十五岁生日时,唱戏的十二个女孩子,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可认为她们都比宝钗小四至六岁,比宝玉应小两至四岁。* l. f1 ]8 p8 t/ c
    伺候幼年或未成年主子的丫鬟,其年龄一般比主子大些。因为大了才有能力掌管钗钏”,伺候盥沐起居。如黛玉的丫鬟雪雁,入荣府时叙述只有十岁”,但比黛玉还大三四岁。贾母嫌其小怕伺候不周,把自己的大丫鬟鹦哥给了黛玉。宝玉屋里的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等都比宝玉大,浇花喂雀烧茶炉子的粗使丫鬟小红,比宝玉大四五岁。袭、晴比宝玉大,前面已有交待。那么怎知麝秋也比宝玉大呢? 在第54回描写,一次宝玉要小解,便走过山石后去,站着撩衣,麝月秋纹皆站住,背过脸去,口内笑说:“蹲下再解小衣,留神风吹了肚子。这时,只见两个媳妇迎面来了,又问:“是谁?”秋纹道:“宝玉在这里呢,大呼小叫,留神吓着罢!”此时宝玉十四岁多,麝秋对宝玉的关爱,确像个大姐姐似的。迎春的丫鬟司棋,探春的侍书,惜春的入画,湘云的翠缕,都比主子要大些。唯有跑腿传话,拿取物品的丫鬟才小些。: w0 R) `* E+ }1 y
    据此排序,前80回中有两处和书里说的不符。一处是黛玉后来的年龄,书中45回黛玉说:“我长了今年十五岁,按照她前面的年龄推算,此时她当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在生活中也确如此,在后来的白雪红梅中,她穿羊皮小靴,湘云穿鹿皮小靴。傻大姐年方十四就已是两只大脚了。黛玉显然不是十五岁的半大姑娘。为什么大了两岁呢? 我以为字形虽不太相近,但也有相似之处。有抄错或被改的可能。抄书人可能觉得十三岁的黛玉,文才怎能就这样高? 怀疑可能是抄错的,便改回为,也是有的。3 n: Q3 l. A3 }: R6 H
    另一处贾兰在第78回的年龄,我们知道前面推论贾兰比宝玉小五岁。当宝玉十七八岁时,贾兰当为十二三岁,所以书中说小哥儿十三岁的人。但贾兰的这个年龄,是从众幕宾眼中看出的,不是本人或知情人所述。富贵人家的生活条件好,孩子身体发育成长快一些,个头大了点,让他人看着年龄大了点,也是有的。1 k% d4 c& h$ m0 s
    这里,我们以宝玉的年龄为基准,列出比宝玉大两岁的有袭人、晴雯、宝钗、香菱;大两三岁的有迎春。还有大四五岁的有薛蟠、贾蔷;大五六岁的有贾芸;大六七岁的有秦可卿、妙玉;大八九岁的有贾蓉;大九至十岁的是凤姐;大十多岁的有贾琏、鸳鸯、元春。和宝玉同岁的是秦钟,比宝玉小一岁的是黛玉,再小一点的有探春、湘云,小两岁的有惜春、贾环,小五岁的有贾兰,小九至十岁的是大姐。3 S% f9 F$ ^; O  d4 H4 Q
1 G; W) q! }" E3 I! `1 u& c
    §8.5雪泥鸿爪- B; `/ C# V% [: u( s2 A" M
    宝玉在秦氏屋内睡中觉时,才十至十一岁,还是孩子。虽是叔叔,却像其小弟,且与其小弟秦钟同岁,只怕那一个还高些呢,况且秦氏已婚,年龄至少比宝玉大六七岁。此举还在情理之中,未感有乱伦和不雅之嫌。
0 {5 r/ s$ l+ N  V" T5 v8 w+ U& U    元春省亲时,宝玉才十一二岁,所以当元春召见宝玉时仿佛露出舔犊之情:
: [7 {+ R8 ]1 `. v6 ~    “命他近前,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长了好些……
$ a' a- x. a  P' x1 j    这样深情关切的描写,合乎一个大十几岁的亲姐姐对小弟弟的相见之亲。

% A( x2 O% n7 n# r: g( D* Z! w    当宝玉和黛玉耳鬓厮磨,同躺一张绣榻,说俏皮话还动手动脚,隔肢乱挠意绵绵静日玉生烟,让我们联想到李商隐的《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境界。此时宝玉十二岁,
( j* s% k, D; y# R黛玉十一岁左右,完全是一对还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童年时代的表兄妹。
. u# z. a- B8 z# w& q
    宝玉猴上身去要吃鸳鸯嘴上的胭脂,并扭股糖似的粘在身上。此时宝玉还是淘气十足的十二岁孩子,因身量不高够不着,只得跳起来像猴子似地攀缘着鸳鸯的脖子、肩膀,两脚不着地,附着在鸳鸯身上。而鸳鸯比宝玉大十多岁,像大姐姐、大姑姑似的,! S) e; e+ M5 C: s8 V, G
也不会使人感到不雅。
6 ]3 b# e0 I: M) ]3 U
    小红赶着进去给宝玉倒茶,说道:“二爷,看烫了手,等我倒罢。这里就有疑问,宝玉自己倒茶,能烫了手? 其实,因第25回中有那和尚将宝玉带的那块玉擎在手上,长叹一声,
+ w) r( z6 z, k8 @1 h+ v  S* n' A:青埂峰下,别来十三载矣。也就是说,那块石头携入红尘十三年了,宝玉也就十二岁了。对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生惯养的十二岁的公子哥儿,就像当今的小皇帝一样,自己倒茶,确有烫了手之虞。那么小红呢? 十四岁进府当差,如今已十七岁了,比宝玉还大四五岁呢。这句话里有献媚,
' t2 e' P7 U! g. ]. ]但更多的是关爱,也确是生活实际的写照——看起来,宝玉的博爱意识有先天的培育的温床呢。

" ]5 \* O. V0 [. |    宝玉十三四岁时做事有失检点,致使其父贾政失了点尊严,被责令按在凳上毒打一顿(第33回),一家人嚎天哭地,也在情理之中。
; N* C) R$ S6 V0 a8 e    63回宝玉生日,群芳夜宴,闹寿酒至四更时分,少女们和少男杂睡一屋,大家甜黑一觉,不知所之。第二天,十岁多的芳官醒来才知道自己竟和宝玉同榻而睡,害羞得说不出话来。刚过完十六岁生日的宝玉说:“我竟也不知道了,若知道,给你脸上抹些墨。读此,可能觉得惊奇。但仔细一想,宝玉从小就胆小、折腾人,夜里还要吃茶。伺候宝玉的一群丫鬟、嬷嬷们,一直是和他同屋分榻而睡。这次夜宴闹至天快亮了,大家挤在一屋迷糊一觉,也无可非议。抹些墨的恶作剧,从前小学里常有,晚上在油灯下读书学习,年龄小的孩子熬夜不过,& d& ^! x. \6 b  L+ q
就爬在桌上睡着了,同桌见此,就用毛笔往他脸上画眼镜、抹墨。他若还不醒,也不告诉他。第二天早上,
+ Y+ l4 _& q) f惹得孩子们见笑个不住。这在生活中也是真有的。

3 |/ ^& \( L# G$ P5 L% t" S2 _    《红楼梦》后四十回中贾母八十一二岁那年,贾妃薨逝,说存年四十三岁,此时贾妃当三十七八岁,宝玉还未成婚。那年贾政虽是望六之年,年近六十,但王夫人才五十四五岁? 还有书中安排贾母八十一耳岁那年,十八九岁的宝玉和宝钗成婚,这就和宝玉出家后,所以王夫人哭诉的才成了一二年的亲。我信其后者为实——说宝玉十九岁出家,书中有两点为据,一是贾政说的竟哄了老太太一十九年;二是贾雨村在知机县急流津时和甄士隐相遇,有别来十九载之忆,都可说明宝玉出家时已十九岁了。这也和王夫人说的才成了一二年的亲相附合。这也说明宝玉成婚时为十八九岁,当在贾母八十三岁寿终之后。% |1 f& L# B/ P7 J  R% p6 _
    现在,我们再列出下列事件中主要人物的年龄:! C0 z" e4 l: b3 ~/ i
    黛玉入荣府时,六岁多,宝玉七岁多。宝钗入荣府时十二三岁,此时宝玉十至十一岁。宝玉神游太虚境时,十至十一岁,宝玉会秦钟时,两人都是十二岁左右。宝、钗”“识金锁、认通灵时,宝玉十二三岁,宝钗十四岁。大观园题对额元妃省亲时,宝玉十二三岁。搬进大观园住,宝、黛读西厢时,宝玉十三岁,
/ k' k" V! K7 c" H黛玉十二岁。宝钗扑蝶时十五岁,黛玉葬花时十三岁。宝玉挨打时十四岁。晴雯撕扇时十五六岁,宝玉十三四岁。菊花诗会时,宝玉十五岁,黛玉十三四岁, 宝钗十六七岁,探春十四岁,湘云十三岁多。惜春画大观园时十二岁。探春理家时十四岁多,湘云眠茵时十三岁多。
6 R5 s( s/ g& D( E晴雯屈死时十六七岁,宝玉撰写芙蓉诔时十五岁。迎春出嫁时十八九岁。

+ t- J  J. U+ w5 i! \! v$ g" G" J    在后四十回中,贾妃薨逝时三十八九岁,贾母寿终时八十三岁,宝玉成婚时当十八九岁。凤姐死时二十五六岁。探春出嫁时十八九岁。宝玉出家时十九岁多。" Q, ~! v4 l9 d: b, f. \
    《红楼梦》中少男少女的年龄大小是一个敏感的问题。稍有差池,推得的人物年龄就不和生活真实,有时很荒唐。尤其是宝玉的年龄忽大又忽小,是作者在《红搂梦》中打的一个回力球。我们不可逾越雷池半步,否则将大煞风景,不成体统,更谈不上感受书中审美的意境了。试想,如果让十六七岁的青年人(宝玉)去吃鸳鸯嘴上的胭脂,谁不以为他就是流氓!
/ W- j# G+ V. u2 D3 V8 z1 d    总之,《红楼梦》是一部千古未见之奇奇书。贾宝玉、林黛玉又是奇书中有奇才的理想形象。大观园里的女儿们,又是处于混沌世界、天真烂熳之时、才华初露的天使。这样出奇出众的人,自然会有出奇的言论,出奇的作为。贾宝玉是嘴里衔着块玉来到人间的,事虽出奇,却不是他自己所为。但他淘气聪明”, “百个不及他一个”,是他的所作所为而致。他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奇异之论,又是他对人生人性觉醒的表现。在十三岁时他还在地上玩挖坑,说明他在生活中也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少年。他把夫妻蕙、并蒂菱埋葬了,则是他将来抛弃夫妻生活而出家做和尚的先兆。林黛玉是由绛珠仙草”“幻化人形修成女体,来到人间还泪的。她才冠群芳,心较比干多一窍,将花儿葬了随土化了,以乞质本洁来还洁去。出奇的想法,出奇的作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还有那丫鬟翠缕的阴阳论,香菱的夫妻蕙论,藕官的泣虚凰,晴雯撕扇等。他们在年龄上应是一群天真无邪和无知的孩子。初看似乎有点荒诞不经,但仔细一想,非但不荒诞还很有道理、很有童趣,也就令人更惊奇了。
8 F3 }- `# R# x# a    《红楼梦》是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经过精心设计勾画、用他的心血凝成的。《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年龄大小和相互牵连的关系,也是经过精心设计安排的。至于后40回中的个别差异或前后稍微矛盾,也是时间风化和心理变迁历程所呈现出的原始面貌——因为原稿是程高从故纸堆中鼓担上集腋成裘,搜罗毫厘而来的罢了。. g: b7 z* l- i2 b+ o9 q1 q4 @5 m" @
    作者:陈传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红楼梦真本事》一文,到此告一段落了,总感觉意犹未尽,刚开了头,就煞尾了。 ; [' H! {9 u- V: R8 Q1 ?, A. B, T4 ~
  我现在回头检讨检讨,觉得确实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索一直困惑着“红学”的一些问题。我认为论证从逻辑上来讲是基本严谨的。我一直认为《红楼梦》后40回首先不是高鹗续的,第二很可能是原创。其实,后40回是不是高鹗所续,历来争议是非常大的。是高鹗所续的唯一证据就是高鹗的同年所说的“……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对于“补”字的涵义,争论颇多。但无论如何仅以此一句话就断定后四十回为高鹗所作也过于武断。
5 N. E/ Q, N9 |* S4 N
' `$ _8 E& F0 a  I3 O- \  从时间、精力和动机几方面分析,后40回不可能是高鹗所续。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40回的篇目整整占了120回本的三分之一,仅仅字数来看40回也可算是一个长篇了。如果让我们任何一个人只抄一遍的话,我想即使每天什么都不干,在三个月以内完成也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红楼梦》原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而要续出40回,我想几年是不够的。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修补一件旧东西要比制做一件新东西麻烦得多。如果要续书,首先要充分研究前80回,完整掌握人物、及其性格,其次还要理清原作者为后面发展所铺设的线索。要把这些搞清没个三年、五载,我看是不行的。况且还要按照这些去续写,这绝对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们知道高鹗完成程乙本堪对、印刷是在乾隆57年,三年后高鹗中进士,而且在这之前大概是乾隆51年,高鹗还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在那个年代能够中举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想范进我们就可以知道其艰难。像蒲松龄、吴敬梓穷其一生也未中举。而高鹗居然在两次参加科举,并中举的情况下,完成了续书,真是一个比原作者还要天才的超人!不论续书的质量如何,不知能否有人能完成这个工作?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还有一个精力问题。7 d+ s& g& N( n

) {" E2 l* l( s& x  另外就是他的续书动机。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5层次”论,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是需要动机的。比如现在的古玩市场上假货充斥,有的人先造一个赝品之后,把它埋在某地,过几年之后,等地表植被和周围完一样后,再把它挖出。这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但造假者可以从中谋取暴利,谋取暴利就是造假的动机。而高鹗在花费了如此的时间和精力之后,他到底是为了什么?造假一个是图名,一个是图利,还有心理满足欲。首先高鹗不可能是图名,因为他从没有说过后四十回是他写的,自己也没署名,续作者的名完全是后人加的。二是图利,也是讲不通。因为在当时他卖书是不会赚多少钱的,不会像现在的金庸“纸醉金迷”。不像现在的畅销书一卖就是几万、十几万册。即使能赚一些钱,那也和他所付出的努力是不成比例的。与其那样还不如谋求仕途呢——俗话说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如果说高鹗既不图名也不图利,还要冒着科举不中的风险去完成续书,难道满足什么心理欲呢?愤懑,悲凉,排满?那还会去应试吗!更是矛盾。
, l* g: E$ d! o! y, o
$ }# Q  \/ Y( M: N7 K$ F  可是现在要说后40回不是真本原创的论据是不充分的。因为现在说后40回是续作的论据主要有一个是前面所说的 “……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其次就是根据前80的线索和“脂批”等批语的推测。这其中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后40回人物的结局与第五回中判词不符。0 \8 _# X1 _- n* a  N& r3 p7 L
% i( S' y7 b, f
  我认为这些根本不能作为后40回是续作的证据。因为我们知道在前80回中第5回中给出判词,并有结局的人物只有两个:一个是秦可卿,一个是晴雯。这两个人的结局晴雯是与她的判词是一样的,而秦可卿则完全不同。判词中说秦可卿是自缢而亡,但是第13回她却是病逝。在前80回中有结局的人物命运与判词的符合率是不到一半,那么凭什么一定要求后40回中人物的命运要与判词完全的吻合呢?
' t+ |# G8 x* o! }: L3 p) l- g- i  {: Z9 c4 c* ], O
  现在“红学”的研究成果看第13回是作者改过的,所以秦可卿的结局与判词不符。那么我们也推测后40回也同样是作者改过的,机会更多。这就涉及到为什么早期的“脂本”为什么只有80回的问题。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在传抄的过程中亡佚了。其实不应该是传抄时丢了,因为它丢的太整齐、太利落了。在现有的前80回的抄本中也不齐全,有的甚至只有几回、十几回,这些都应该是传抄的结果。但是后40回为什么连只言片语都没,而且前面的既不是81回、也不是75回,丢得也太凑巧了。& V3 H, M, @9 U9 K4 m

+ B% X, J# z+ i- z  我的推测是,脂批本系统的文本——《红楼梦》前80回作好后,陈述的真本事恰恰正好是“红楼十三月”系统模型的“八九月”(第72回—80回)——而“九九月”的81回—116回等文本尚在纂制、润色。而且按照笔者论证的《红楼十三月》的模型推论,此回目“八九月”(第72回—80回)事件叙述的历史是在1755年—1756年之间。所以,前80回文本就跃跃“出山”,早期流传外面去了,正是1756年以后——于是就有了“凡四阅评”庚辰本(第40—80回署有字样“庚辰秋月定本”),真正暗合了其内批语“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兑清”(1756年6月6日丙子年甲午月五月初八交芒种节),也真实地标志了作者的生日纪念的意义。而此前怡王府的己卯冬月本是没有批语的“母本”洁本,正处在乾隆24年1759年12月22日冬至日,所以批署“己卯冬月定本”字样的回目现存第31回—40回;而且第11回—20回回目存在但无批署字样,第61—70回批署不全——由此证明《红楼梦》前面“八九月”回目陈述的正是历史1756年前的掌故,作者后面的文本在那时还在纂改、抄录或批语。就像开始对第13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一样不滿意,需要修改。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后40回推测就是修改后的版本,所以与已经流传的文本所陈述的线索和判词有点不合。* a; f2 b. b2 S- F3 D9 V: G

5 ^  W9 m" X8 K6 h& |, _* l7 ~  现在所有出版的《红楼梦》所写的作者都是“曹雪芹”和“高鹗”,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即使后40回是续书,而其作者是谁也是很有争议的。所以在今后出版的《红楼梦》的作者中不应该出现高鹗的名字——连他自己都没在《红楼梦》上署名,我们应尊重前人。现在考较《红楼梦》前后是一个系统整体的论述,在我看来是无可辩驳的,同时也特别希望能有“红学”界的高人能够提出令人信服的反驳来。2 H$ @+ ?* N  G' n7 t4 m8 U
) c  J7 e8 O. {9 p7 k: o
  我对陈林《红楼梦》时间解谜的结论是否定的。此外,陈林在判断“脂砚斋”和“畸笏叟”的前题之一是:“凡是提出与现存后40回情节不相同内容的批语均是后人伪作”。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整篇陈林的论文中,他忽略了文本流传的各种先后时间与纂改的各类可能性。重要的是还回避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脂本”和“程高本”两个体系?按照我的推测后40回不是在传抄的时候丢失的,而是因为作者修改而晚于“脂本”问世的,正像作者说的偈语“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暗示作者就知道身前身后有两个流传的本子了!这样的话,批语与后40回情节不相同就很自然了,因为批语中所给出的内容是作者定改终稿之前的内容,就好像对13回的批语一样。
$ [8 u" ^, R  i" A# K1 F/ H: ^
/ k9 O8 P: w& b5 e0 X( r  所以我们应该再来研究一下造成“脂本”和“程高本”两个体系的原因。
% A" n6 Q& A  P6 y% ?
/ u* I- h, K- |4 S) w  (陈传坤)7 t5 v6 P/ A% d
6 {3 x4 |: H9 P4 x! U  c$ I
  2006.03.08 AM3:30
4 i0 A  b1 _1 t: m8 I2 t
4 S; v+ j6 T% R; L' b  [" n   - F6 c  g. L$ p! a' C

" y, F6 g) s9 U/ |( G# U5 l  附录:
7 i1 R8 |# K# N. |- y7 s0 b, R8 Z) [8 M7 l7 g. @; T' b
  答客十问1 L4 w8 j+ b( o8 q' W! a' t2 u2 H; C
2 k' X( v$ n; \' z
   0 s2 H" g5 G$ n9 J, [$ T

( s* ]/ l* A7 u$ c  1、子由 网友疑问:“1、怎么看出《红楼梦》是康熙—乾隆年间的叙事呢?2、谁说的宝玉是乾隆年间的人?请你先证明这个,然后再在“1730-1760年”之间去找符合你条件的日子??——论文中‘所以宝玉生辰只能为:1736年6月5日,乾隆元年四月二十六日’。”: `7 o$ h- E+ {# c& _, ?+ M2 B% U
4 J- U6 M  X% y+ v0 O# @
  答复如下:确定在清朝的历史和文本证据有:
" a+ `2 w1 u% d/ v0 n3 l! y* C8 e0 E! E% o
  一、文献可考量的只有清朝皇帝六次江南巡视,文本中第16回赵姨娘陈述“那可是千载稀逢的”“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江南的甑家……独他家接驾四次”,所以历史必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清史有记载啊。是否您能提供其他朝代类似的史料呢?援引法律“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您如否认我的观点,首先请您举例、举证据反驳我。譬如谁说鬼怪之存在,那就应说出人人可以验证的理由来。6 y1 k# B7 Q6 H2 ]; w3 W
9 p- L3 x0 k. P* z) S7 ]: L; L
  二、文本内朝廷“元旦朝贺”,在《“明清五百年—清代宫廷大事表”网》载:“乾隆三年(1738年 戊午)正月,初行元旦朝贺礼。乾隆帝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再御太和殿受百官之贺,自是每年元旦如此。祈谷于上帝,奉世宗配享。初幸圆明园,奉皇太后居畅春园。”——可证从清朝乾隆3年始有“元旦朝贺”的。作者不是前知500年后知500年的神仙,假设作者是明朝人或乾隆年代之前的人,怎能预先知道身后的典章制度呢。3、文本从程甲本,即1791年高鹗活字印刷、刊布,所以必在乾隆56年之前;
; {3 Z; {! }9 Q! [; k# }: t, |" b0 P, j
  三、确定元春年限是从1644年--1791年间,之后推论元春生辰在1723--1760年,所以推论宝玉必在1723年--1760年之间也。5 u; i/ z# o% n2 P

+ {: s3 w7 H" c9 `4 N. ^+ x7 X  请您统揽笔者的《陈述红楼真本事》系列1--6章,在“中国文学网·专题研究”或“红楼艺苑·学术研究”网站的频道。——陈传坤?2006.03.13?AM11:00
! A+ t* x, W! j; Z/ C2 T  n# b& Z2 ?6 ]7 z! x
  
0 b% U: K& A+ J! `; ?
: p, J! k- Z  x! W5 {  还说一下下观念问题:不能因为说自己不认识或不确知某个社会事物或自然规律,就否认其客观存在。其实人们所拥有的知识世界,可能只是洪荒宇宙中的一个粒子而已,古人梦想嫦娥飞天,今天神六飞天不是变成现实了吗——说明人类在进步,不能效法老子“弃圣绝智”——认同也是一个过程问题。: z: j9 \3 @0 G5 R3 z! p2 |

$ F; m9 V! ~2 g; l! O- ~5 m! D  另:梦里潮汐 朋友说的“我对你的考证基础有怀疑”,请把您“怀疑的考证基础”列出几条,看我是否能给您满意的答复,行吗?如您太多疑问,还可EMAIL:FYCCK@AMCC.COM.CN 谢谢您。! E2 z6 W/ R5 e5 h
9 _+ h' L2 C4 p0 }0 ]/ D
  陈传坤 2006.03.15 AM1:00( M' G6 a9 N0 `& z8 b% `" a

3 W* @1 ^& g6 f$ F2 j  2、“中国红楼在线”的 梦里潮汐 问:
9 e, |0 J  c; o/ K$ I4 _3 v
' \3 G5 O3 c0 x1 ]4 p6 C  “按照你这样的红——史互证,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来这样的结论:红楼梦写的就是清朝某段时间的(具体时间得你来说,我不是很清楚)事情,而且还是信史。”; }& h& E1 W" f1 O4 G+ s

" `7 n- J. m6 S8 s0 O$ b  “如果不能够这样得出来,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红楼梦文本本身时间是合乎逻辑的,但是因为他是小说,所以和清史无关。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你的宝玉生日,元春生日这些考证就是错误的。”$ j- ?) p% ^. n" i0 p  z. K  p8 v4 \
! D9 T3 a) x9 r3 \
  首先谢谢 梦里潮汐 朋友的提问。我的答复有三条:
7 e1 r, C7 ~1 }# V8 N# X$ A; b* b1 K! t& Z0 n( c* @
  一、以前的红学、曹学或秦学等考证方法是类比论证法,合己则采信,否则改造文本,包括陈林现象亦然——这可能是类比论证法的缺陷所致。但我用的是系统论方法,考证《红楼梦》是一个和谐的信息系统,文本结构生成模式和集合信息系统,论证出120回是“全壁”——即创作的元本;而非“百衲本”或后人续本,更不是红学界说的“前80回和后40回相互矛盾”的论述。我只须依足文本,利用工具,进行纯粹的文本陈述的“内证”即可,论证“一世三生/升” 的每个环节过程不涉及一切历史的“文献”或前人的任何结论。所以,并不存在您说的“按照你这样的红——史互证”的假设论据;7 h9 _3 y7 u: O; C' c, w2 {

) W* Q6 Q5 [- L7 O6 v  二、我论证之后所构建的《红楼十三月》系年表和系统模型,具有科学意义上命题可证伪性的要求,是严格符合集合分类的三个特性:互斥性、纯粹性和完备性,要求集合元素(文本的每个回目,而不是仅有的几回文本陈述),均能满足一个系统的条件(除非您找到关键的反面证据);- k( D* b: z3 `: s; n# ^
/ N  F" C; m/ V! z2 ?: E/ Z
  三、我论证的《红楼十三月》的结构系统,证明了120回是严密的完整系统,各个元素必具备集合的三个特性,进一步论证和谐系统所显现的信息系列——红楼真本事,符合作者的现实经验。所以说120回《红楼梦》是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所以《红楼梦》开创了纪传体或日记式“自况小说”——之所以不说是科学史料,因为创作品还有文艺的特质;就像汉司马迁作的《史记》,虽有“一字之褒贬”、“春秋笔法”,但终究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存焉。这正区别西方严格历史文献,所以叫中华现象——但“中学西学,心理悠同;南派北派,道术未裂”也。所以国人看来,《史记》就是古人的史料,而“正因写实,转而新鲜”的《红楼梦》传记体作品,本身时间是合乎历史的现实状况的。其次是我们的“清史”难道就是故宫档案馆的那点“记载”吗?诸如古代的义理、民俗、星术,还有教、科、文、卫、文化、饮食、养生、艺术等等方面———《红楼梦》正好补足了许多方面的历史,以及或人为或天灾造成的文化积淀的缺失。所以《红楼梦》被誉为一部百科全书,并不言过其实。因此,不能推论“因为它是小说(不是胶柱鼓瑟的刻板历史文献),所以就和历史无关”的偏见吧。 . Z" {% r3 x4 E& Q) a

$ V! K2 l0 T' t5 w- d- S + @% X. L( E5 Q8 j; a

7 }, r' C9 J) f  欢迎您不吝提问,也可来信: fycck@amcc.com.cn 谢谢!8 I1 Q5 G2 Y, p

6 E. [" Q4 @* I  陈传坤 2006.03.130 k$ x# K; q) T, h( s

9 l" y3 p" {7 b1 A7 E, @  3、答复青木堂主朋友 关于"兰桂齐芳"-----) ~! ]& w! V4 c! B, ~/ d" G

7 D% \8 ~) ?9 E' K% F* @  首先谢谢您!您来信提出的关于"兰桂齐芳"历史上的可能性,我查到的史料如下:
" @; I; D8 X8 ]% Y% O0 n5 z6 J! U( T. M6 C3 n4 ~! R8 q
  故宫博物院授权的“明清五百年”网站公布的《清代宫廷大事表》:“乾隆三十年(1765年 乙酉):是年准八旗大臣子弟一体参加科举考试,毋庸奏明请旨。甘肃大地震。滇缅间诸土司与缅人冲突,缅甸之役开始。”5 w& N* E: Z' u0 r
5 W& f$ P2 E" D$ s: s, @  G
  对照《红楼梦》第119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氏延世泽》,按笔者《红楼十三月》章系年表推算为1765—1766年,此时八月中秋宝玉乡试高中。可见文本陈述的年份契合历史.这也又一次说明120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元本。陈传坤 于 2006-03-128 H5 Y' }$ |/ A

2 a! N6 O, ~9 P  答 烛影摇红 朋友----关于“朝贺”是除夕而非元旦疑问(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引用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A4 V2 q/ M9 t. A' q% K& _

" V  d" `+ b8 D* f3 E* g4 I/ N  答复如下——
( q$ O5 c" m5 p( ~, B3 t6 ~( J% K* ?5 \$ q
  故宫博物院授权的权威资料公布:“乾隆三年(1738年?戊午)正月,初行元旦朝贺礼。乾隆帝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再御太和殿受百官之贺,自是每年元旦如此。祈谷于上帝,奉世宗配享。初幸圆明园,奉皇太后居畅春园。”——《“明清五百年—清代宫廷大事表”网载》;又据《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嘉礼·朝会一》:“凡元日、长至次日、万寿圣节及遇国家庆典,皇帝御太和殿,群臣上表称贺,则有大朝之仪。在外直省官及四夷属国豫期表贺,至日各率属望阙行礼,与京朝官同。”
6 W" K' X& b* a1 l* w
: W2 A. l& q/ M* y$ m* D! C! |% |  所以,清朝自乾隆三年始有“元旦朝贺”,且在正月元旦日或延及初二日,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疑有误。另,陈林考证的“第53回中元旦朝贺,当为庚子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亦荒诞,即这样的皇家典故在晚18年之后的1738年才厉行的,《红楼梦》作者怎么寅吃卯粮呢?又反证陈林的《红楼时间解谜》错的离谱了。笔者的《陈述红楼真本事》无误。
- j3 J$ I$ A1 \8 e7 H1 Q* n4 t; m1 ~& |" S+ x' x% s
  陈传坤 于 2006-03-12
1 p$ N+ T' l2 B9 y0 s
. ~+ h2 t6 L+ A0 o+ j3 m7 F5 I( ~  4、巧姐儿生辰考/ T& d0 w) ^) U) y5 u+ c+ h

" S: B& A# `$ n  有网友质疑贾家玉牒中:“巧姐儿生于1743年8月25日,凤姐生于1735年10月4日,8岁生产,怀疑有错误吧?”
  h2 X- {8 M: B, S' s  }+ R* t: |5 Y/ n* A
  答复如下:+ H5 i6 q. R0 b7 B. `* }

2 X  O0 y  f, ^  120回<<红楼梦>>只有一处明确写到了巧姐的年龄。第117回写到:“邢大舅、贾环和贾芸等人聚饮时说起凤姐和巧姐,席间有人问起巧姐的年龄和长相,贾蔷回答说:‘模样儿是好的很的,年纪也有十三四岁了。’”(第1601页)
* B, Q' L0 g! c
0 }1 |& m- j. K9 q- ?3 _  按照此后我的《红楼十三月》推算,117回当为1765--1766年,所以生于1750--1751年左右。又第42回写到,巧姐的生日是“七月初七日”(第577页),由此推论巧姐生于1750年8月8日(七月初七日)。凤姐生于1735年10月4日,大户小姐15岁“及笈”,之后嫁贾府,生巧姐儿。论文中应改为巧姐儿生于1750年8月8日(乾隆15年七月初七日),逢2:38立秋日。. e! `* w6 e( F8 b. s. a" \/ c+ S
6 f8 n& N9 L! t2 z
  在《红楼梦》第21回写到,此年正月,“巧姐儿”(有本子为大姐儿)出痘疹。张爱玲《红楼梦魇》认为创作前期凤姐有两个女儿,此回应是大姐儿,后期文本改为巧姐儿的。(我按照后文《红楼十三月》推算,此回当为1745年-1746年,凤姐在10岁不能生字)——前期文本陈述刘姥姥说凤姐“不过20岁” ,推得元本本回此年为1735+20=1755年;此时大姐儿为5岁半——“大姐儿”应生于1750年左右。可到后来,凤姐就像这个年岁一直长不大;可能后期作者看到了人物之间岁数的问题,尽量让凤姐“趋近”大观园人物的年龄,故意把大姐去掉,才改的巧姐儿。所以,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起贾琏“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第34页)。
5 b' |5 N" ^9 k8 P/ P6 y$ O+ R
' u& l2 B9 H* P- `% y2 {  附:中国是水痘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七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约1.5亿人,每年新生儿约有2000万人,绝大部分属于易感人群。目前唯一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措施就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新华网吉林频道》2005年11月13日电)?
7 O7 \% r1 m: g1 C% @# w. g$ \
, }) }. c1 h% W% b" c8 I  笄(jī):指女子十五岁。及笄,女子成年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O3 o0 j$ ?, ^, \$ y9 u4 X

% c0 l7 A9 h9 H, R1 k  
7 S) ~* W7 f6 o+ O( A: s  J: b9 u+ k, g, I, P% [- Z& ?1 x
  5、再答疑问之一: 梦里潮汐 朋友,请看我的答复:?' u, O- n7 ]' @

4 E2 t$ ]2 ?& g  一、文献可考量的只有清朝皇帝六次江南巡视,文本中第16回赵姨娘陈述“那可是千载稀逢的”“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江南的甑家……独他家接驾四次”,所以历史必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清史有记载啊。是否您能提供其他朝代类似的史料呢?援引法律“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您如否认我的观点,首先请您举例、举证据反驳我。譬如谁说鬼怪之存在,那就应说出人人可以验证的理由来。
3 {5 x# c2 z1 F/ g
/ R% {% N3 \9 o4 t  二、文本内朝廷“元旦朝贺”,在《“明清五百年—清代宫廷大事表”网》载:“乾隆三年(1738年 戊午)正月,初行元旦朝贺礼。乾隆帝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再御太和殿受百官之贺,自是每年元旦如此。祈谷于上帝,奉世宗配享。初幸圆明园,奉皇太后居畅春园。”——可证从清朝乾隆3年始有“元旦朝贺”的。作者不是前知500年后知500年的神仙,假设作者是明朝人或乾隆年代之前的人,怎能预先知道身后的典章制度呢。三、怀疑精神是可贵的,而科学的命题应具有可证伪性质,正确的观点(当然不是意思说“我确认我的就是真理”)人人皆可重复论证实验的。
+ `" C9 U. E2 A7 W- M* X: [9 Y$ G2 [1 M9 D3 r- y6 s
  还说一下下观念问题:不能因为说自己不认识或不确知某个社会事物或自然规律,就否认其客观存在。其实人们所拥有的知识世界,可能只是洪荒宇宙中的一个粒子而已,古人梦想嫦娥飞天,今天神六飞天不是变成现实了吗——说明人类在进步,不能效法老子“弃圣绝智”——认同也是一个过程问题。
# T! F3 |+ z6 C/ a( a3 `! C
1 v* p2 l7 s) \+ F* z/ |% U  另:梦里潮汐 朋友说的“我对你的考证基础有怀疑”,请把您“怀疑的考证基础”列出几条,看我是否能给您满意的答复,行吗?如您太多疑问,还可联系 Email: fycck@amcc.com.cn?谢谢您。?* N7 g( N! W! N9 S# i+ I: i
1 o# G: [0 H, W: m: G, m
  陈传坤 2006.03.15 AM1:00: Y) W3 u7 }4 u2 ]6 f; `, k

9 }# e- ?/ B( W$ G! a) D3 K  疑问二:梦里潮汐 说“绝不是清朝历史中的某个真实人物。红楼梦更不是这个人的家谱或者传记。”+ [+ ^5 P  c4 `

- p9 ~& x  p7 K3 Y  答:这样表态好象和我《陈述》论文论证的目的不一致,我论证的120回是一个“全壁”。传记和科学的史料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正如《三国志》之与《三国演义》的区别——不能断然说《三国演义》纯粹是说梦吧,史料记载(啊,您可能又问我哪个历史资料馆可查了)满清入关,还要翻译成满文,大小军官人手都有呢。况且,即使是论证了它是某某的家谱和真实的传记,你又有什么期待呢?
" v; D( P- v" n" Y$ F1 R/ c
" h. K4 S$ h( M  疑问三:您这句话:“都只是小说人物,绝不是清朝历史中的某个真实人物。”——究竟是一个个人看法,还是一个论证过程呢?
% t, ~, S9 J0 J7 e) a7 m2 f. x  B: ~" R6 w- @2 \4 H& c! J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看法,可也;如意思说因为“都只是小说人物”,所以“绝不是清朝历史中的某个真实人物”,就差矣。正如《三国演义》是公认的小说吧,那人物曹操、孙权、诸葛亮是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呢?那就麻烦您翻翻《三国志》(我猜测应是您比较相信的史料历史了)。
, V+ P1 A/ O* }4 q: R% s8 l' j% `7 [6 O
  ——陈传坤8 m5 D. u# a% p% ?3 E
9 E+ N! {& q  X4 \
  6、梦里潮汐 朋友回信问:- a9 O" B3 B  r& L, T

! O, U2 F  Q# }: q5 l0 Q9 |  O  1、其实把贾宝玉当作历史人物的说法不是从陈传坤同志开始的,陈传坤同志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这样说的人,不相信的话可拭目以待。比如:贾宝玉就是清世祖顺治皇帝,还有说贾宝玉是纳兰成德等等这些的说法,都是很早就有的了。2 [& X% B- p, V6 w

5 i' ]6 r: @" H' \: ~6 s. g2 g7 X  2、我其实是相信红楼梦小说描写的年代大致是清朝康乾时期的,这个相信是在看你的本文之前的事情。
- C9 ~4 K, b7 _) {, g
3 a# }# a- g! x$ y! l2 y1 o  3、就是红楼梦文本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你即使论证出来120回在时间、文本结构、信息系统等等方面是一致的,我也不认为它一定就是全璧,为什么呢?因为红楼梦是小说,我们就得看他的文笔,而目前就我的能力来看,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文笔、味道上和前80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不认为120回是一个整体。
8 F. Q) e2 \# j! h4 P" s2 y. i; {0 c# [
  答复梦里潮汐 朋友——沟通从心开始,错的我可以修正啊,我们可以逐句分析一下。
5 X& K$ K$ s$ j8 n7 v; ~' T8 Z
! R# @- ^% _- n) a  1、您说:" 其实把贾宝玉当作历史人物的说法不是从陈传坤同志开始的,陈传坤同志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这样说的人,不相信的话可拭目以待。"---我并没有宣称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啊?再说,我只是随便举了几个例子证明《红楼梦》陈述的事件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正如论证水的化学分子是H2O,难道把世界上“所有的水”(可能吗)都化学分析一下下才去确认吗?——枚举法哪能几句话就证明了一个问题呢。
7 q6 `% T' {% Y1 U* P4 Q  M$ J
0 K, D, X7 Q) L! k  j% r$ g$ g  2、但是你又说:“我其实是相信红楼梦小说描写的年代大致是清朝康乾时期的,这个相信是在看你的本文之前的事情。”——你这是想当然的,还是十足论证出来的?你可以把论证写出来,好让大家分享分享啊。
6 V" Q# N) n5 U, m$ A5 R: V
. k" `% z! t) c7 E  3、您接着说:“比如:贾宝玉就是清世祖顺治皇帝,还有说贾宝玉是纳兰成德等等这些的说法,都是很早就有的了。”这些历史人物是我论证的吗?您首先仔细统揽我的文章,有此事否。
/ J3 n1 b' i% v/ U9 u" O4 Y
# Y, Z7 ]0 p' k! t  4、您第三点说,不认为它一定就是全璧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红楼梦是小说,我们就得看他的文笔,而目前就我的能力来看,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文笔、味道上和前80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看起来,你确定一部作品是否全璧,“就得看他的文笔、味道”。* m: o/ w% N- ]1 ~& U7 \
" G8 B* x: H# h. q
  是否说文笔不一致就不是一个整体呢?鉴于《红楼梦》文本自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创作里程,这样如此成见,你就忽略了事宜时移的动态变化了,就可能失误了。其实一部长篇作品创作历时之久,所谓的文笔、味道可能风化了,时空会让一些“走形”的。不信你可以比较同一个作家青年/老年的作品,甚至同年内的作品文笔、味道等的差异;毕竟,月亮还有阴晴圆缺呢。
; Z; e4 T* l1 `" x7 W* J1 D- }
" \5 Y6 q( K: i- p  m  譬如现代的,如贾平凹,1988-1990年写了抒情诗一般的《商州系列》、《浮躁》等,而再看那1993年的《废都》,其立意、境界、味道,简直云泥之别!长篇小说如金庸的《天龙八部》之与《鹿鼎记》,简直一年一个样子呢。由此可见,文笔不是判断作品是否是“全璧”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正如俗云:“一胎生九子,孳孳各不同”也。) i- K8 Y) D; c

) L/ }, i# i( _& R5 N& I  陈传坤 2006.03.16 AM 1:000 b; e" N" N$ k9 S+ x* G6 I& I! e
' u( s2 C+ m1 ~; u9 I
  8、 繁华 朋友问:从前面几章论证看,1736年生人的宝玉,1754年甲戌本问世,只有十八年,不可能作红楼梦小说。就是说宝玉不是作者本人。是这样吗?
2 ]. b( X5 [; J1 f* z1 h! Q- T: {/ k; V) \+ v
  答复:首先谢谢您这么好的提问。这个问题牵涉到版本考证,内证不好否定,我在《陈述红楼真本事》的第5、6章“脂批解谜”中有详细论证,所谓的甲戌本是较己卯、庚辰本等还要晚的过录本。——在下面的“脂批解谜”一章中,笔者论证出不同时下的一个结论是甲戌本的“母本”元本子实际上是从1771年芒种节之后才流传出世的本子!所以您 “1736年生人,18岁创作”的疑惑差不多打消了罢?结论是《红楼梦》的作者并非雪芹,确实另有其人,待考。
+ e/ A. G# G% N4 K- T) \
4 c" V' _/ D( e9 j) y* C- c* p  此外,从笔者前文考证的宝玉和元春的原型是乾隆的六子永 玉容和纯惠皇贵妃等系年表来看,如果这么年青的天才作家写出如此巨著,那就更传奇了,先按下不说,请您继续看连载啊。欢迎你继续提问。?) ?9 s/ S; }7 O4 \: u' B' z7 z
# p1 l  q3 I, H) X" J! v
  陈传坤 于 2006-03-17
3 _4 y4 a: f% n+ p5 n5 y
9 {& ]* g8 J3 s2 G  
* J- d" h8 J: ]* ]" J- W  ^3 E5 L9 S  S
  9、答 红楼在线?刘栖泠 朋友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新的方法论问题——
  }% j8 S+ L. l, A' Z; y
% J/ k+ Y' s4 S4 f  刘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颇中时弊.现在《红楼梦》已经走过200多年了,所有历史、文献或实物物质遗产等方面的资料(除非伪造的)基本上可说全部水落石出了(但是还不尽如人意),而还没有发现的且可足资凭证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材料,只能是冰山之一角了。新的史料或实物方面的发觉,可谓希望不大。现在看来,研究红楼梦的出路——只能从方法论上开拓了。9 t' |4 b& t1 }! p2 r- W
5 j% l$ H* X' Q/ w& O; q
  吾看来红楼前辈研究的方法,实证或探佚,终究是归于逻辑哲学上的类比/枚举/归纳等论证方法,这些论证的结果,难免说十挂漏,没有(充分、必要条件)严谨的科学依据。旧年的“道可道非常”的《红楼梦时间解谜》仿佛另辟蹊径,引入古人的八字命理?、天文工具等推算出元春(1703-1723年)/宝玉等红楼年谱。貌似颠覆的主流红学大厦,但是细看就让人诟病,如周思远枪毙的“陈林现象”——为了某个既定结论随意篡改文本,又循环论证,何来科学意义!故宫博物院公布的“元旦朝贺”是从乾隆三年(1748年)元旦才推行的典故,而陈林“道可道非常”却让《红楼梦》的作者提前数十年“寅吃卯粮”——小说中的贾家却在其推定的1730年就提前享受了。作者真正成了前知500年后知500年的神仙了!可见其论证的荒唐。
1 R* b( N+ b2 @5 B: Q# P& W6 H9 f7 _! y5 h1 ?* Q' W
  旧年开始,笔者决意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几经考量与推敲,借鉴信息学、集合学和控制实验论方法,抛弃前人一切成果和史料等“外围证据”,一意“孤行”文本自证,探索到从结构生成功能出发,论证120回文本呈现的是一个和谐的系统——“红楼真本事”。6 C6 }* G8 g4 X8 v1 r
) F% M+ \  E$ f7 G6 n9 \* o
  现在,笔者把论证的《陈述红楼真本事》系列1--8章,开始在“红楼艺苑·学术研究”、“悼红轩·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学网·专题研究”等网站和大家见面了。恳请您们不吝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来,以谘诌善道耳。吾何幸之!谢谢。
2 `4 s2 c/ }! d' S) F% C" G) N( l1 M1 n4 B* \& G5 E; h: B& `
  ----陈传坤 2000.6.03.16
+ E! v* [; g8 X0 b
& k7 T. T( h6 O/ }1 r7 v, ?0 L5 I  10、答 绿旖 朋友---关于宝玉和元春生年相差几岁有文本细节证据的疑问:
3 l  }+ Z% u$ I( w9 H
- y9 l2 A3 U, t. n  答复如下:首先谢谢您这么仔细,而又热心地来信。9 J- K7 D2 X; s2 b

) F3 d" C" e# Y* W( g  按照笔者从文本历史显示论证出的关于宝玉和元春生年相差13岁(元春为1723年出生,宝玉为1736年出生)的岁数问题,一般论者猛然看认为出乎意料,心理上有“隔”。譬如周汝昌、欧阳健和尤志心等前辈曾经认为相差太大不可信。有正本子是晚于程本系列,鉴于在程乙本有文本“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的叙述事实,欧阳健在《红楼新辨》论证时,确信高鹗等再校时把程甲本的“次年”反而又故作主张更为程乙本的“十几年”:“时间跨度不免过大,使得很多事情说不通!太大了!!”所以他们推论在有正本在1911年刊布时,改成“后来”一词,想是“尤其合适的”——其实是想当然了(包括现行的岳麓书社等出版的120回《红楼梦》都按照此说更改,可见偏误之深)/ g( o; K% M1 k6 K9 r

4 |2 K, W0 P* m, k- |( @4 [! N  A  据文本120回《红楼梦》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具体地提到他们之间的年龄差别:在程甲本作“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甲戌本、己卯本同上,庚辰本讹夺“了”字)。只有程乙本改为“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看起来,程高初版时忽略了这个小细节(譬如说高鹗很知道典故的内情等,这样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他们在校对程甲本时忽略了,所以次年其在刊布程乙本才决定又改回来,“一仍其旧”,改成原来孤本的样子了。
- j% u; I3 \$ j+ V4 M1 B
5 o& K7 |2 m3 k1 I7 {  另外也反证笔者的《陈述红楼真本事》考较的“一世三生/升”与“红楼十三月”的事件推论,是完全契合《红楼梦》创作原本事的,而且又说明程高之叙诚可信哉。  o% F2 u1 I6 k3 b! h* q

! M4 D, G- }. V6 [4 i: t0 X  由此也说明:鉴于脂批甲戌本、己卯本或庚辰本之讹夺,所以我们在考证红学材料时,姑且认为脂批本是不能轻易拿来直接佐证的——它既不是作者的最早原本,也非终定稿本也。
" V# A5 ?- k% }
! J7 @/ _0 Q5 O% O, G9 e4 E# ^9 i  ——陈传坤2006.03.23PA:6:302 a% E; v5 O: d" G5 P
0 h: L( E1 O3 @4 ^5 U2 I( J7 Z' D9 x
  
7 q6 B( T* |) h0 S, g$ Q2 X  d. o2 D1 P8 c3 m6 g
  11、微 朋友说——陈传坤先生对故宫博物院公布的:“乾隆三年(1738年 戊午)正月初行元旦朝贺礼”的“初行”理解有误。 如果资料无误,那么当是指乾隆本朝的元旦朝贺的初行时间,并非针对整个清朝而言。见王士禛《池北偶談第四卷 談故四》有:
. M0 Z0 G9 i4 Z. u- \! d0 |: K4 s- T% i6 Z" ]
  ◎太皇太后朝儀 舊制:元旦、冬至及太皇太后、皇太后萬壽節,上詣兩宮行禮,大學士、尚書、都統已上隨駕詣宮前行禮,侍郎已下則否。(康熙)二十年,御史任某條奏,部議隨駕官如故,侍郎已下,於午門前行禮,遂為定制。7 k) p1 \9 p- z! A! v0 i/ G

/ c2 b5 X- X! v9 e  `( j  答复 微 朋友首先谢谢您的提问。答复如下:好象原文“已上隨駕詣宮前行禮”中应为“以上”。您举例的王说原文我查看了,无误;但是我又从故宫博物院授权公布的“500年明清大事记”上逐条查看了一下下,其中就只有“初行元旦朝贺”这一条,所以我的理解无误。是否故宫专家查看皇宫档案如此,还是专家考订出来的?笔者暂不得知。看来还需故宫方面解答。我再留心查看别的资料,以后给您答复罢。
# Y* w+ R  v. G% o
* ]! T: I3 M1 B7 {1 t, Q# R  又及:微 引用的王士禛说,仅仅有“上詣兩宮行禮”之意——并没有提到“元旦朝贺”礼节,《红楼梦》文本第53回明确说“次日,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而且,据明清五百年网站公布:
9 @4 K" _3 E/ h* ?1 Z% ]& o9 d
  “康熙八年(1669年 己酉) 十一月 太和殿、乾清宫成,上御太和殿受贺,入居乾清宫。”/ f5 X& w7 p. L! r3 |$ Y2 Z
7 p2 G7 J, ]# i: z3 P2 V
  “康熙十八年(1669年 己未) 十二月 火灾,太和殿焚毁。”次年四月“设武英殿造办处。”: r+ w8 _9 C( E. v6 N

$ x5 C; ]9 i$ ]/ [3 p5 h  “康熙二十年(1681年 辛酉) 十二月 以三藩平定御太和门受贺,宣捷中外。”
6 `: f; w. l* F- q) W# k9 |  P6 l; }) _* u, A9 B7 v4 k$ H% I& c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壬戌) 正月 上元节,赐群臣宴,观灯,用柏梁体赋诗。”
8 Z& J  s- M# T' a9 |, h4 [# W2 m" z2 b9 D3 i
  可见,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太和殿已经焚毁,二十年上还在武英殿造办处,到二十一年上元节才有赐宴等事。如果王说一定是指此年朝贺,也只有历史上1669年12月的上御太和殿外“太和门受贺”,但不是元旦节,也并非真正的元旦朝贺礼制也。1 H4 P+ K( w3 H& }2 C, T1 y

& j, ~; @9 Y* ^$ [7 Y1 s9 U" \( u  由此可见,王士禛(渔洋)所谓的康熙“二十年……遂为定制”是指“太皇太后朝儀”罢。所以仅据此说,不能否定故宫博物院公布的“乾隆三年(1738年 戊午)正月初行元旦朝贺礼”典故。笔者答问时引用的是整个清朝的典故大事记,也无误。
6 u3 E5 ]5 t# g9 B8 v5 _) h9 @$ J
3 p: p" R! s& V1 Y  ( [词条解释]“元旦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T0 {1 `; N* N, F" k! P

- }* Q2 p& @1 y2 ]4 E  12、劳杨回复说——“元旦朝贺”是什么礼,朝贺谁?先明确,乾隆三年“初行”的是皇帝带领众王臣朝贺皇太后,应该讲故宫博物院的公布是正确的。本人给出反例,证明乾隆二年就没有如此朝贺——“乾隆二年丁巳春正月庚寅朔上诣 奉先殿行礼。诣 堂子行礼。诣 寿康宫问皇太后安。遵懿旨停止诸王大臣行庆贺礼。诣大高殿 。”(摘自《清实录》)
: Z: }' k4 c) l6 V* w" Z: l+ @' X* p0 _: z# R6 Z
  感兴趣者,可以查下去,便可确认乾隆三年是“初行”年。
% u" Z+ q8 B' S3 {: Z6 Z3 K: G: s. o# [. K3 l" [
  13、由 微 2006-03-25说——; ~+ v( s/ h8 n4 G! U. H/ d4 i

" p: U" Q  }( r; t8 P+ i( q' }: I  第一、陈先生论证的是“清代元旦朝贺”的初行时间问题,而不是“清代有皇上亲自出马的”元旦朝贺的初行时间问题;有皇上亲自出马的“元旦朝贺”与红楼梦没有关系。
. _# y( m2 V& x2 W' b, j0 V  |  j$ [* E" T1 R8 c8 s4 ?7 T3 `" Y
  第二、乾隆三年是"皇帝(乾隆)一同前去的"元旦朝贺的“初行”年,而不是清代"元旦朝贺的“初行”年!
2 u0 {0 w' \8 q( Z7 }# ~
3 B0 C& g5 f' X  第三、劳杨先生的“先明确,乾隆三年‘初行’的是皇帝带领众王臣朝贺皇太后,应该讲故宫博物院的公布是正确的。本人给出反例,证明乾隆二年就没有如此朝贺”,应该是正确的理解。因此陈先生说乾隆三年是清代“元旦朝贺”的初行年,是结论性错误;劳杨先生也认为是如此,因此也是有误的。在下开始将“初行”理解为是针对乾隆本朝而言的,也是有误的。' p/ B0 Z1 [" L- e
! P: O. c& k  _" X
  答复:首先谢谢大家热诚的讨论和提醒。
. K; `9 I' G( Q. c+ d9 d( O
. V% S7 X" \% I* h  我又仔细查看一下权威清史《清实录》,从本纪一圣祖本纪到本纪十一。康熙年间很少提到正月份朝贺之事(有“康熙五十一年千叟宴”、“雍正四年御太和殿受贺”)只有两条涉及朝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壬戌) 正月上元节,赐群臣宴,观灯,用柏梁体赋诗。”、“乾隆四年正月赐宴乾清宫,赋柏梁体诗”——其他记载正月上基本是关于军政国事(尤其在康熙初朝,好象陈林说的康熙八年也是军政要是)。另外,本纪一康熙朝到本纪十一乾隆朝,关于元旦朝贺明确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 戊午)正月,初行元旦朝贺礼。乾隆帝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再御太和殿受百官之贺。自是每年元旦如此。祈谷于上帝,奉世宗配享。初幸圆明园,奉皇太后居畅春园。”8 E) @7 L+ S( d6 x) @. u1 _
4 E# X6 c/ `2 q% w9 p& N
  《清实录》与《明实录》一样﹐都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大政日志﹐逐年逐月逐日排列皇帝的活动﹑诏谕和臣工奏议。但《清实录》更专为皇帝活动和诏谕的汇集。臣工奏章非经皇帝批过者不载﹐而且也没有大臣附传。《清实录》对皇帝一律歌功颂德﹐于皇室内部﹑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以及许多重大史事的真相﹐多有粉饰掩盖﹐甚至不惜一改再改予以泯灭。但康乾时期《清实录》毕竟汇集排比了大量源文件资料﹐因此仍不失为研究有清一代历史的史料宝库。
4 A4 q; w! l8 D: }( a% p) O) l" y  E; q$ w1 P
  我觉得判定乾隆三年朝贺礼节,是否符合《红楼梦》文本第53回:“次日,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主要有“朝贺,行礼,领宴”,关键有“朝贺、领宴”几字。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T' V- ~! H' e9 M5 c, m$ c

. P# f" x! a1 M3 i  ——陈传坤2006.03.25# Q7 q2 I# W$ n+ s+ K; F
% ?+ D) h/ |' k/ X6 Y* O9 O
  14、续 答客问——关于《红楼梦》陈述事件时间的选定问题
: k1 G1 ?0 N& Q% u
. G5 a5 \8 H) X. B  首先谢谢你们的热情参与和提醒。鉴于大家如此热情,笔者仔细把明末到乾隆时代1546年—1791年的时间又排查了一遍。发现:0 t  E' L. @) B% k- n# o3 J4 R/ M

2 P0 T8 M4 I# S0 C( i# }  秦卿逝世年——十一月三十日是冬至日;只有1642年和1745年两个年份有。9 G- G% k% `8 s$ }
* j  {& g2 `$ t' S
  元妃薨逝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只有1646年2月3日、1760年2月4日和1779年三个年份。
" X* W2 i! [: J9 h3 J# H; f' [1 v: T5 U; \5 p/ \
  贾敬升天日——“守庚申”;庚申日在端午节的只有6个(端午节在庚申日的公历年月日)分别如下:
7 X5 R% I# A  B& K* a* s6 ^7 i; o  `' X( w# [
  1546年6月2日嘉靖二五年;1603年6月13日 万历三十一年;! v2 r+ v! E+ I9 G2 h
9 D0 \+ G1 i/ k7 u% |- p
  1670年6月21日康熙九年;1696年6月4日 康熙三十五年;
' e  S; l* v% |% [0 h& a* P8 m" X% |5 t9 m
  1727年6月23日雍正五年;1753年6月6日 乾隆十八年。3 F( K8 g  s4 v) B
* |# c+ ]* A: s# [6 I! d& I
  但是庚申日交芒种节的只有两个:1650年6月6日顺治7年(庚寅年壬午月庚申日)02:48交芒种节 ;1753年6月6日 乾隆十八年。其中,前者为五月八日,后者为五月初五端午节又于00:04:52交芒种节)。% e2 \+ \& V0 q7 f5 N, @# }( }

; t) E7 L0 `- ^  所以符合正逢宝玉当年生日特征的时间只有“1753年6月6日 乾隆十八年”。
# Y( A. ~( X2 ^# h
0 c) x) n! D- E  综合以上时段,考察《红楼梦》文本系统只有在1700-1791年间,才能都满足叙述的三个条件。所以笔者论文界定的时间范围不存在其他选择余地,结论无误。" Y/ U& Z; p  D1 \

3 b0 Q$ H- |! b0 I7 L" y  ——陈传坤 2006.03.2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2: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红楼迷津
8 M, z" B' c3 t. U6 p/ y& v! \8 O& w  ~7 r# J
           ——大观园的历史原型
, ~0 v* u0 p. h3 I) s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 U: s0 a% q, @) H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P0 f' _; l' G5 C1 K/ {7 E  
) o. Z' g& K  I* m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4 `  @2 J* z# a5 e- ~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m2 `( k) t7 R. H; `" V  这首《踏莎行》词题为“郴州旅舍”,作者秦观,是宋代的著名词人,公元1096年,他被贬官迁徙到湖南的郴州。这首词就写于次年,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5 `' L5 g9 r- H4 X9 O
  前此,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引借此词,可以略窥红楼梦作者乾隆六子永 玉容的创作情愫与状态。暂且按下。
3 C4 |; r; ]/ x3 C1 e! C' w3 U§11.1楼台迷津渡何处觅芳踪?  首先,探讨大观园之面积:会芳园 + 1/2东大院 + 下人排房 + 小巷,究竟有多大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才好牵藤摸瓜。3 [% C& d; t/ z/ U
  在作者心目中,会芳园仅能设立六、七个景点,究竟这“会芳园”暗喻那个地方?首先,会芳园这名字是取材於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之“会桃李之芳园,聚天伦之乐事”。桃李,见《资治通鉴》唐狄仁杰曾向朝庭推举姚元崇等几十人,后来姚等均成名臣。有人对姚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后人以“桃李”喻后生或后辈。譬如状元为殿试一甲第一名,因是皇上监试皇上亲批,所以状元亦称“天子门生”,皇帝多在殿试后在“御花园”设宴款待新科状元,会“桃李”之芳园,这个“桃李”便可喻为会“状元”之芳园,即会芳园便意味着“御花园”。从第11回凤姐儿带领跟来的婆子丫头绕进园子的便门,说话间已来到天香楼的后门。御花园就在坤宁宫之后,所以又称“宫后苑”。0 M4 {$ @, ~5 g
  此外,在第53回,许多道具和典故可以间接证明大观园就在大内皇宫——北京故宫附近。举例罗列如下——
& Y& A( f7 p8 M9 w  其一、宗祠两旁之长联:
# p3 i0 ~# `5 o/ I& Z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养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5 Q' c( b, Z: a& T: {# N, g  古时,皇帝有四时之祭:春/(示勺)、夏/(示帝)、秋/尝、冬/蒸。对联“蒸尝之盛”由此典故可印证。8 I/ G" t; G3 g0 R( U4 t. E
  其二、从乌进孝带来的货品看:银霜炭上等选用,银霜炭:银,颜色带灰,霜是白色。银霜炭即是灰白炭。这种炭,气暖耐烧,围着火盆烤火,不会被烟呛。它便是宫中的“红萝炭”,以易州等地山中硬木烧成,按尺寸锯截,盛在小园荆筐里,外面刷红土,故名“红箩炭”。史载,每年清宫都派员到易州、涞水采买。严禁私相买卖,只能卖与官家。
0 Q) f, v. {7 H. B% J' F, U  再三、看看宁国府除夕祭宗祠:8 J6 D# z6 f. J7 h; g- s" x
  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公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
( D9 `6 o; ?6 t# e! Q! b$ S/ U$ i  奉先殿,始建於明,清顺治十三年(1656)重建,是清代皇帝祭祖的地方。前殿内供奉努尔哈赤,皇太极的神牌;后殿则供奉努尔哈赤之前的肇、兴、景、显四祖。
' R8 g3 e3 \1 b2 ]0 L  其四、宫中取暖和御寒:宫中取暖方法有炭盆及地坑。
& L* M% I; M/ {' j) m% b4 N  地坑:在内庭的宫殿廊檐下,砌地坑烧火洞,在宫殿多称为“暖阁”。在乾清宫,坤宁宫及东西六宫内都有此种设施。炭盆:设在宫内的火炉分盆和笼。大约有重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或四足,有的下边还安一个座的。小的随手可以提动,用来暖手叫手炉,暖脚的叫脚炉。: d7 v0 `& T- V% `+ m
  第53回,尤氏上房早已袭地铺满红毡,当地放着象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火盆……….让刑夫人等坐下……每一张椅下一个大铜脚炉……尤氏答应了,一面走出来至暖阁前上了轿。2 D6 v! Z0 h" U1 x
  其五、当地火盆内焚着松柏香、百合草,贾母归了座……) G0 d+ q* ]9 f/ p8 v
  《汉武内传》:七月七日设在大殿上以紫罗席地,燔百合之香,燃九光九微之灯,以待王母。何逊诗:“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
& ?5 j; y% L2 t  其六、大观园所描写的景物——“路灯”:
3 H! R0 }, o* b/ ^7 D! e! j, o  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 ]& S$ K1 A, e9 Z  总之,〈〈红楼梦〉〉陈述的道具、典故和生活细节,都充分说明了其作者背景和故事原型,都离不开“皇城根”——这是考论原型首先要明确的必要条件。下面笔者还要仔细追究、分析其原型构成的充分条件。1 \1 W; |5 O& Q. [; d) `3 O" L, U! b
  
$ i& x6 k, T6 ]  ], r  《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中的大观园,历来是个众说不一的话题,或南或北,忽东忽西,莫衷一是。
$ E0 U  I( W& `$ I0 S  现在,按照笔者前面《红楼十三月》结构年表和秦可卿逝世的年份1745年冬至,所以第17回贾政诸人初游大观园,应为1745-1746年;可以推论出《红楼梦》第17回陈述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应当在大观园修成的当年(次年元宵节元妃归省)。如果承认大观园是历史的影子,其原型必须在1746年左右建成开园。2 L4 i' \0 s+ f) J' h
  那么历史现实中有这样规模的园林建筑吗?经过考察,符合文本原型的为清皇宫园林“长春园”——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的历史,于1751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
- [; q. f6 G0 I4 K8 ?/ I3 Z  我们不妨仔细探究以下历史记载的人文地理,看看确实是否吻合现实的原型。
; o( U" C/ G8 y+ S1 b6 T1 R§11.2“三里半大”靠谱吗?  大观园乃《红楼梦》的主要舞台背景。如果将大观园从《红楼梦》中抽出,皮之不存,那么整部《红楼梦》必然成为无本之木,毛将焉附?主要情节就无法展开。可见大观园在整部著作中的份量。
$ D  O* a# f7 h- u: c  一般研究者大多相信《红楼梦》的情节有写实的背景。脂批中也有“真有是事,经过见过“、“写得出,试思若非亲历其竟(境)者,如何莫(摹)写得如此!”、“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等批语。这样,大观园的原型来自何方自然成为一个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其实,远在《红楼梦》初起流传之时,袁枚就记载了当时大观园原型取自随园的传说。此后,有关大观园原型的说法还有不少,可谓众说纷纭。
1 }: Y& n: [) B/ b5 |& P" Y  不过,当讲究实证的现代研究者将小说中的有关记录文字逐一放在显微镜下详加考察时,有些结果未免还是令人大吃一惊。《红楼梦》在第16回中,借贾蓉之口道出了大观园的尺寸:
  U+ f. k5 u' u  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庚辰侧批: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 }/ X3 F- f2 g
  按照光绪末年所立里制,一里为1800营造尺,营造尺一尺为0.32米。这样一里大约相当于576米(由于营造尺自唐以后历代为工部所用,也称部尺,其长度相当稳定)。由此可以推定:文本中的“三里半大”相当于2016米,足有两公里长。照此解读文本的话,这2公里长度应是东侧边界与北侧边界之和。这样是正方形的话,大观园要接近1平方公里,即1500亩(100公顷),接近圆明三园的长春园面积。形象地说,也近似于康熙畅春园(又叫颐和园,290公顷)的1/3大小。北京故宫南北至长961米,东西至宽753米,两者之和为1714米。若按照字面理解,大观园的规模比故宫还要大。若说大观园的原型在江宁织造府,那么其后花园竟然比故宫还要大,如此巨大的规模简直不可思议,岂不逾越王制!- [& `) A. y& O, M$ d8 m
  但小说文本中又明确写着“三里半大”。据庚辰本第16回脂批侧批:“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假设大观园确是写实的话,一种解释是,贾蓉所说的“一共”并非仅指东界与北界,而是整个园子的周长。不过“一共”二字,紧接在“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之后。推测作者说的是“三里半长”并非“三里半大”,指的是方圆周长。虽然这一“瘦身运动”看起来如此勉强,但是“减肥”后的园子,假设长宽为3:1,即 666米*333米=19.8万平方米,约等于19.8公顷,如此狭长的情况下园子的面积也近300亩。这比故宫面积的四分之一还要大(不包括护城河的话,故宫面积将近72.5万平方米)。于是,进一步设想,大观园如是葫芦状的(联系文本中的葫芦庙的暗示),这样,如果假设大观园是长宽2:1的长方形,再去除四分之一后剩下的曲尺形。根据前面两千米的周长,可以推算出其面积约为16.9公顷(相当于250余亩)。这个数字和最开始的近百公顷相比,可说是大大地缩小了。不过,在私家园林中规模可谓数一数二的苏州拙政园,园林部分占地面积仅约4.1公顷(62亩)而已。而曾被怀疑是大观园原型的恭王府(现存清代王府中规模最大的)花园部分占地不过28860平方米(仅约43亩),就更小了。所以说,“三里半大”的大观园,即使经我们反复“瘦身”之后,仍是4倍于拙政园,差不多相当于最大的恭王府花园的6倍!试问,此外何方世族有此等实力拥有如许大的私家花园?
9 e. ^# b0 y1 G2 X$ R+ F  可见,如果承认大观园是有其历史的原型,其必须来自于皇家园林。
4 P: {  \8 i) x  但是退一步说,如果不认同大观园的原型来自于皇家园林的话,那只能假设作者的这个作为“一部之主”的“三里半大”不过是虚托夸大之词了。这也是不能成立的。譬如,江南的私家园林,或如拙政园以单座亭台楼榭为单位,或将上下院落联结在一起,绝无像大观园那样以彼此独立的院落为单位布局的。原因何在?没有如许大的地盘。如果说“三里半大”是虚构,将大观园缩小到恭王府的规模,那么十二钗的起居之地也成为空中楼阁了。因此,如果要将怡红、潇湘、蘅芜诸馆等容纳进去,大观园还真非得有“三里半大”不可!. E/ v3 h2 W' t" h1 l2 o; M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文本中着墨不多的大观园正殿(又名“省亲别墅”),其形制却也非同寻常。除在元妃省亲前后的第17回、第18回出现两次以外,仅在第41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再次出现一次。总计三次陈述,看起来整部《红楼梦》对大观园正殿的显露,有点低调。4 R( N8 q- m# k# v+ j6 I) }5 Q
  大观园正殿第一次出现,是在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看到的只是远景:$ z, k6 y7 r+ W$ H
  说着,大家出来。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四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 k! _! u$ f2 g- R  近景仅提及一座“龙蟠螭护,玲珑凿就”的玉石牌坊。及至元妃归省,正殿以远景出现,继之以近景:
6 V- y! q/ w1 Z' Q  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镜”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于是进入行宫。但只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0 }1 N& u0 r5 C$ s, u$ T7 k* R8 t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 `$ m; W$ c; d: S! Y; x  贾妃乃问:“此殿何无匾额?”随侍太监跪启曰:“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拟。”贾妃点头不语。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谕曰:“免。”于是引退。第18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3 h! H4 n2 P9 H/ V
  大观园正殿在第41回再次出现的时候,却全无以上这些花样词藻,只借着村姥姥的话,一语道出正殿给人的直观印象:
2 @  w3 B* G4 d# x& o! }: A  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道:“嗳呀!这里还有个大庙呢。”说着,便爬下磕头。第41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 [7 Y; [( S3 F  牌坊和华表一样,其历史非常久,其源头可能要上溯至史前。但到中古以后,牌坊的礼制内涵逐渐淡去。后世牌坊常用于旌表。在建筑群中,牌坊则多被放置在某些正式建筑之前作为引导,此类建筑往往具有某种权威的象征,比如祠堂、庙宇,或者王陵配属的享殿,等等。牌坊出现在私家花园中,应该是非常特殊的。
8 u* F8 n2 A* S$ W0 p; `& @  在大观园的牌坊后面的确出现了一座正殿,从远景描写看,“金辉兽面,彩焕螭头”形容的应该是镇脊之类。“崇阁巍峨,层楼高起”说的应该是重檐。“玉兰绕砌”意味着正殿台基的四周有栏杆围绕。“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表明,正殿四周还有一组附属建筑,很可能其中还存在东西配殿。
( g: g* R% B' D  或许要说,这些文字可能只是作者的文学夸张,不宜如此追究。不过在刘姥姥眼中,整个省亲别墅就是一个“大庙”。可见大观园正殿的形制的确与普通私家花园中的亭阁迥异。; k0 M: k  D; \- D  f$ a* ~* q7 F
  第18回的近景中曾说到正殿的月台,其中还提及荣国女眷自东阶升月台排班。一个“升”字反映出作者心目中的月台高度不低。而既有东阶,则必有西阶。荣国女眷选择东阶而登月台,显然是遵循尊卑位次的结果。如此,则贾妃元春当应自正中的台阶登上月台。东、中、西三道台阶有两种可能的布置,一种是三道台阶全在月台的南侧。不过此种布置规格太高,故宫太和殿也不过如此。那么退而求其次,将东、西两道台阶分别安排在月台的东、西两侧。这样规格上虽不至于和太和殿媲美,不过也可看出月台在正殿前面部分的面积恐怕不小。结合上面的“玉兰绕砌”,那么月台的形制应该说已经基本复原成功。在这么个月台上,一个屋脊上“金辉兽面,彩焕螭头”的,给人“崇阁巍峨,层楼高起”印象的大观园正殿的形象,至此也就呼之欲出了。
8 K' ]9 \( J/ e( l& I  大观园正殿叫什么?书中从未明确说明过。不过在第18回有段文字:1 Y9 L  Z7 ~/ D
  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柳叶渚”等名;又有四字的匾额十数个,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此时悉难全记。
+ ^2 n7 u: b. n! D+ g3 q5 ~  此处突然出现了一个前文从未提及的“正楼”,那么这个正楼是否就是正殿呢?也许直接叫“大观殿”未免过于显露,为了避嫌,作者改“殿”为“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大观楼即正殿,那么“缀锦阁”、“含芳阁”就是东西配殿,三者形成一个相当严整的建筑布局。如果大观楼不是正殿,那么既然称为“正楼”,可以肯定大观楼就应和正殿及附属建筑在同一建筑群,最可能就是正殿之后的第二进。这样,按照后一种可能,正殿、大观楼、缀锦阁、含芳阁同样也形成一个极其严整的建筑布局。加上正殿前的玉石牌坊,大观园正殿建筑群隐然是一个小小的中轴线。8 U/ ~# u( L  Z; k. f! o
  此外,大观楼在第40回李纨指挥小厮们准备宴席用的高几时,还提到过一次。不过大观楼是正楼,楼上锦阁“乌压压的堆着些围屏、桌椅、大小花灯之类”,似乎与正楼的地位不太相称。若说此处锦阁是两侧飞楼,则此处文字实在语焉不详。大观楼既是正楼,如果不是正殿,则至少也应和正殿相去不远。若刘姥姥上过锦阁,则不可能不注意到正殿的存在,但是刘姥姥后面见到省亲别墅时再次惊讶“这里还有个大庙呢”。可见,此处出现的大观楼应是作者有失照应的地方之一。
# q) H* n% p+ c" ]* A% L  这么个大观园正殿,贾政见了,曾叹其太过富丽,元春见了也说“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大观园正殿的形制的确“过分之极”,单以月台来说,其格局就超过了雍和宫。即使以故宫论,整个故宫中有月台的宫殿除了前后三大殿外,只有宁寿宫区的皇极殿有此形制。如果要求月台在殿前有点面积的话,那么整个故宫有此格局的只有太和殿了!
/ A4 ^6 g& O. Y' e$ R, t3 U  由此可见,大观园正殿的形制远不是一般的“过分之极”,其实诗句“桂殿兰宫妃子家”就是改成“桂殿兰宫帝王家”,也不显夸张。# G. \1 R0 S: F  ?% V5 i
  这里,很自然的一个疑问:作者为什么要在大观园中布置这样一条中轴线?大观园正殿其实和全书情节并无多大关系,正殿的存在几乎全为元妃省亲摆设。如果说大观园正殿有僭越之嫌的形制是因为元妃的缘故,也许还遮掩得过去。不过帝王后妃省亲的说法,史无前例,应属杜撰。按照凤姐的说法,“历来听书看戏,古时从未有的。”而元春不过一妃子而已,并非帝后,并无此等资格使用我们在小说中所看到的正殿形制。况且为了历时仅一天的省亲活动,就建造一个“三里半大”的园子,其正殿格局也带有明显僭越嫌疑。现实上可能吗?或许要说,省亲故事只是是借来暗写实事。不过,曹寅之女曹福金不过王妃而已,大观园正殿的场面显然不是一个小小的王妃所能担待,又再次否定了曹氏家事之说了。) i! z6 T4 K! ~" k1 z5 a% ^
  若说大观园正殿的场面有写实的背景,则只有继续向上朝康熙的南巡上靠。不过,若说大观园是康熙南巡的行宫(这里要提请注意,那个“三里半大”按照字面理解,其规模比故宫还大),则又如何解释十二钗入住大观园呢?难道十二钗后来就被恩准了入住皇帝行宫了吗?
  Q$ ?2 \% L9 X  大观园按照小说给出的布局,其规模太大,大到几乎接近超级皇家园林的规模。这样,大观园怎么在小说中以合理的方式出现,就成为一大难题。甲戌本第16回畸笏的眉批对此说可以参考:( T$ c/ ~! b0 F- O1 `  E+ @* t6 l
  大观园用省亲事出题,是大关键事,方见大手笔行文之立意。畸笏。(甲戌眉批)+ }( G3 t8 Y! H, k/ b6 q$ b
  如果说插入省亲故事,不过是为了引出大观园为目的,那么大观园的月台也可以说只是为了配合元妃省亲的情节偶然加进去的。虽然一个妃子使用此等礼仪,未免僭越太甚,但这样的解释勉强还能自圆其说。
) \% U0 x2 m# a/ K  然而,大观园的形制真的只是为了元妃省亲偶然夸张出来的吗?我们再来看第17回:& `" l* F+ x& e/ S$ h) p9 j( j
  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在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那月日的事了。【庚辰双行夹批:仍归于葫芦一梦之太虚玄境。】1 `+ M! t6 P( f3 i  [
  这座村姥姥眼里的“大庙”,众宾客眼里原来竟然和“蓬莱仙境”可相媲美。而宝玉更是见了:
) O, d6 |; V+ D, b8 Z! [6 l  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在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那月日的事了。众宾客与宝玉再怎么没见过世面,也不至于没见过“大庙”吧?然而,真正值得疑问的是宝玉,为什么要将太虚幻境与一个类似皇家宫殿的建筑物联系在一起呢?
% M) |' C* W2 f7 z$ V0 v§11.3 僭越之极?  前面分析了大观园的规模与正殿的形制。我们不妨再分析一下下贾府的饮食起居,看看作者又是如何进行陈述的。, c4 M$ ?* n/ g5 u# z/ l
  贾府的日常生活,不仅奢华无比,同时又有一等普通豪富人家所不及的贵气。这贵气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若仅仅着眼于米襄阳之《烟雨图》和颜鲁公之墨迹等处,恐怕难得要领。论者或许要举出“茄鲞”与“软烟罗”来,以示贾府之非比寻常。其实“茄鲞”一类,不过是将一类食品做得精细到极致,其实沈万三之流距此也已不远。至于“软烟罗”一类,那小小的江宁织造府,既然为皇帝经营着诸般贡品,见过此等世面也不是没有可能。其实贾府之非比寻常,并不在一两件贵重物件,差距还在道具、典故等生活细节上。这好比贵族世家出身,居移体,养易器,举手投足之间见其高下。4 B$ b! L& q, W7 j9 y
  一、大观园所述之景物必在皇城根的“确证”之一,在第53回:
9 a3 [8 B+ J! K* a# g( l% U  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9 P$ e) z) l! u
  清代外朝,除朝房及各门外,无灯。内庭与东西六宫的东,西长甬均有路灯。宫中各长甬道设的路灯,以石为座,铜为楼,铜丝为门壁。每晚内府库添油点灯,以便巡看关防,这是皇宫内才能设置的路灯。史料记载,王府和其他地方是不准设置的。譬如:嘉庆时和(王申)定罪抄家时,其中一罪就是在家中私设路灯。既然大观园陈述有路灯,就确定它就在紫禁城内。
. @+ m  d+ P) U. e  二、大观园所述之景物必在皇城根的“确证”之二:着眼点放在贾府的“食盒”上。“食盒”在小说出现约近二十处。譬如:
. L4 M' l( ]. ?1 Y( ~9 Z  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1 J. x& C5 l% r! g5 K; U' X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两三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听得那边说了声“摆饭”,渐渐的人才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几个人。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第6回); K6 ^# }5 M/ ]5 t4 J$ W+ e' _3 k
  话说是日贾敬的寿辰,贾珍先将上等可吃的东西,稀奇些的果品,装了十六大捧盒,着贾蓉带领家下人等与贾敬送去。(第11回); G& w$ u0 d% ?5 ?3 X
  家下仆妇们将带着行路的茶壶茶杯、十锦屉盒、各样小食端来,凤姐等吃过茶,待他们收拾完备,便起身上车。(第15回); o* I* A6 q& e- X
  少顷,荷叶汤来,贾母看过了。王夫人回头见玉钏儿在那边,便令玉钏与宝玉送去。凤姐道:“他一个人拿不去。”可巧莺儿和喜儿都来了。宝钗知道他们已吃了饭,便向莺儿道:“宝兄弟正叫你去打络子,你们两个一同去罢。”莺儿答应,同着玉钏儿出来。莺儿道:“这么远,怪热的,怎么端了去?”玉钏笑道:“你放心,我自有道理。”说着,便令一个婆子来,将汤饭等物放在一个捧盒里,令他端了跟着,他两个却空着手走。(第35回)
, O3 H& R; ^2 v1 l3 e$ B  话说众人见平儿来了,都说:“你们奶奶作什么呢,怎么不来了?”平儿笑道:“他那里得空儿来。因为说没有好生吃得,又不得来,所以叫我来问还有没有,叫我要几个拿了家去吃罢。”湘云道:“有,多着呢。”忙令人拿了十个极大的。平儿道:“多拿几个团脐的。”众人又拉平儿坐,平儿不肯。李纨拉着他笑道:“偏要你坐。”拉着他身边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他嘴边。平儿忙喝了一口就要走。李纨道:“偏不许你去。显见得只有凤丫头,就不听我的话了。”说着又命嬷嬷们:“先送了盒子去,就说我留下平儿了。”那婆子一时拿了盒子回来说:“二奶奶说,叫奶奶和姑娘们别笑话要嘴吃。这个盒子里是方才舅太太那里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姑娘们吃的。”(第39回)
# M$ ^, a+ c: i/ m. W  宝玉来至上房,只见贾母正和王夫人众姊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宝玉因说道:“我有个主意。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贾母听了,说“很是”,忙命传与厨房:“明日就拣我们爱吃的东西作了,按着人数,再装了盒子来。早饭也摆在园里吃。”商议之间早又掌灯,一夕无话。(第40回)9 U( z9 X) r+ G* |* O
  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凤姐忙问王夫人早饭在那里摆。王夫人道:“问老太太在那里,就在那里罢了。”贾母听说,便回头说:“你三妹妹那里就好。你就带了人摆去,我们从这里坐了舡去。”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
' H' y% V5 m- d) G' u9 P& b, R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2 N$ u2 W$ U% x: ?- z$ S
  鸳鸯便问:“今儿剩的菜不少,都那去了?”婆子们道:“都还没散呢,在这里等着一齐散与他们吃。”鸳鸯道:“他们吃不了这些,挑两碗给二奶奶屋里平丫头送去。”凤姐儿道:“他早吃了饭了,不用给他。”鸳鸯道:“他不吃了,喂你们的猫。”婆子听了,忙拣了两样拿盒子送去。鸳鸯道:“素云那去了?”李纨道:“他们都在这里一处吃,又找他作什么。”鸳鸯道:“这就罢了。”凤姐儿道:“袭人不在这里,你倒是叫人送两样给他去。”鸳鸯听说,便命人也送两样去后,鸳鸯又问婆子们:“回来吃酒的攒盒可装上了?”婆子道:“想必还得一会子。”鸳鸯道:“催着些儿。”婆子应喏了。, J  C; Q! }3 O+ n1 t/ O* B
  一时只见丫鬟们来请用点心。贾母道:“吃了两杯酒,倒也不饿。也罢,就拿了这里来,大家随便吃些罢。”丫鬟便去抬了两张几来,又端了两个小捧盒。揭开看时,每个盒内两样:这盒内一样是藕粉桂糖糕,一样是松穰鹅油卷;那盒内一样是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贾母因问什么馅儿,婆子们忙回是螃蟹的。- _+ U/ a0 U6 z" |/ ~
  王夫人打发文官等出去,将攒盒散与众丫鬟们吃去,自己便也乘空歇着……宝玉湘云等看着丫鬟们将攒盒搁在山石上,也有坐在山石上的,也有坐在草地下的,也有靠着树的,也有傍着水的,倒也十分热闹。 (第41回)4 B0 I. v; p8 X
  凤姐儿道:“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幺们往里抬。小幺们倒好,他拿的一盒子倒失了手,撒了一院子馒头。” (第45回)
9 P/ G& h8 K) b5 c) S0 Y# z& E  这里宝玉刚转过来,只见两个媳妇子迎面来了,问是谁,秋纹道:“宝玉在这里,你大呼小叫,仔细唬着罢。”那媳妇们忙笑道:“我们不知道,大节下来惹祸了。姑娘们可连日辛苦了。”说着,已到了跟前。麝月等问:“手里拿的是什么?”媳妇们道:“是老太太赏金、花二位姑娘吃的。”秋纹笑道:“外头唱的是《八胤》,没唱《混元盒》,那里又跑出‘金花娘娘’来了。”宝玉笑命:“揭起来我瞧瞧。”秋纹麝月忙上去将两个盒子揭开。两个媳妇忙蹲下身子,宝玉看了两盒内都是席上所有的上等果品菜馔,点了一点头,迈步就走。麝月二人忙胡乱掷了盒盖,跟上来。宝玉笑道:“这两个女人倒和气,会说话,他们天天乏了,倒说你们连日辛苦,倒不是那矜功自伐的。”麝月道:“这好的也很好,那不知礼的也太不知礼。”宝玉笑道:“你们是明白人,耽待他们是粗笨可怜的人就完了。”(第54回)
3 j0 k" P2 b+ l1 x  那个媳妇只得答应着去了。就有大观园中媳妇捧了饭盒来。侍书素云早已抬过一张小饭桌来,平儿也忙着上菜。(第55回)& P. j1 L1 `6 h* u4 z# t
  接着司内厨的婆子来问:“晚饭有了,可送不送?”小丫头听了,进来问袭人……说话之间,便将食具打点现成。一时小丫头子捧了盒子进来站住。晴雯麝月揭开看时,还是只四样小菜。晴雯笑道:“已经好了,还不给两样清淡菜吃。这稀饭咸菜闹到多早晚?”一面摆好,一面又看那盒中,却有一碗火腿鲜笋汤,忙端了放在宝玉跟前。宝玉便就桌上喝了一口,说:“好烫!”……阶下几个等空盒家伙的婆子见他出来,都笑道:“嫂子也没用镜子照一照,就进去了。”(第58回)" J7 d6 N; x) ^3 l; O9 L2 n
  说着,只见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个盒子来。小燕接着揭开,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第62回)
2 r" T) k! y$ ~" }5 x  说话之间,早有媳妇丫鬟们抬过饭桌来,王夫人尤氏等忙上来放箸捧饭。贾母见自己的几色菜已摆完,另有两大捧盒内捧了几色菜来,便知是各房另外孝敬的旧规矩。(第75回)8 l- y0 G8 }8 i; k$ I
  从上可知,贾府的食盒并无提梁,是用来捧的,又叫大漆捧盒。除了大漆捧盒以外,还有一种装点心用的小捧盒;如果行路在外,又有一种十锦屉盒供路上用。
" v  a% S' V8 n6 W  大漆捧盒的大小究竟有多大呢?第62回的盒子连饭共装了五样;第58回的似乎差不多大。第40回的只装了两碗菜。第三十九回的装了“十个极大的”螃蟹。而第6回的两三个盒子,将一张炕桌摆得“碗盘森列”。不过,第45回的盒子,却要“小幺们往里抬”了。当然,用“抬”恐怕主要是为了平衡——毕竟捧盒里装的有汤有水,平衡还是第一位的。第41回片断显示,丫鬟们是在主人用餐完毕后才吃的。不过这可能是在大宴之时,丫鬟们日常应该是有自己的盒子送过来的。第58回给宝玉的不过一个食盒,而门口等空盒的婆子却有几个。& {; X0 c4 V% P% L  S" `5 ?9 p
  描写贾府“进餐”的场面令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刘姥姥眼中凤姐吃的饭,从这顿饭中可以看到下人们在整个过程中的活动。先是“小丫头子们齐乱跑”各就各位,后是“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有“两三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然后“听得那边说了声‘摆饭’,渐渐的人才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几个人。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在刘姥姥初进荣国府这一节,刻画至为逼真。5 [9 J' x* l. r& \" |& J
  我们再次有个疑问:作者又是从何处得来此等生活经验的呢?按照主流红学权威的说法,小说的背景与曹家有关,而曹家发达的时期均在江南,北京不过只有十七间半老宅。凤姐吃饭的场面若是放在那十七间半老宅里,未免显得太过局促、寒酸。若说凤姐吃饭的地点是在江宁织造府,则以上排场却又带有明显的北方印记。从小说中的文字可以看出,食盒在贾府是日常用具,上至贾母、凤姐、宝玉,下至丫鬟,饮食都用食盒传送。不过,这就引起一个问题:各式汤汤水水的菜肴,传送时十分讲究保持平衡。若是拿个盘子端,端盘子的下人还能见着那汤水,可以随时调节以保持平衡。若是用盖子盖起来,那么这个平衡动作难度就不是一般地高了。那么贾府为什么要用食盒而不用盘子呢?- b0 v+ h/ A' f
  以盘子传送饮食,几十米的距离在室内或回廊间还行,若是距离较远或需经室外,食盒就有优势。不过,真的距离很远,为什么不在食盒上加个提梁,让人提着走呢?要说明的是,食盒虽是日常用品,其装饰却丝毫不马虎。第40回装早点的就是“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这些装饰考究的食盒,在“摆饭”前先要在厢房中等候,接命后才可进堂屋,“捧”字本身就属于进餐礼仪的一部分。既然食盒保持平衡不易,那些受命每日“传饭”的婆子,必须训练有素才是。这一点绝非短期暴发的人家所能做到。8 W! [- T7 T8 A! n) N( u6 N9 T
  有关食盒的文字,最值得品味的当属第54回:  e* S! q, h9 O
  宝玉笑命:“揭起来我瞧瞧。”秋纹麝月忙上去将两个盒子揭开。两个媳妇忙蹲下身子,宝玉看了两盒内都是席上所有的上等果品菜馔,点了一点头,迈步就走。麝月二人忙胡乱掷了盒盖,跟上来。
+ w+ @' n5 S3 K2 j  此处在“蹲下”处,庚辰本有双行夹批:4 M$ @1 S1 Q! Z
  细腻之极!一部大观园之文皆若食肥蟹,至此一句则又三月于镇江江上啖出网之鲜鲥矣。  k8 u7 [* ^+ y9 o7 s3 M  a
  宝玉自己不动手,很可能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但“两个媳妇忙蹲下身子”,并非为了方便秋、麝二人罢?那食盒本来就是捧着的,也就略高于腰部,至多双手略低些,就可很方便地揭开—— “两个媳妇忙蹲下身子”,象古代女子打千之礼,可知实是说明宝玉的身份。
3 N$ S7 ]5 r4 n& G5 \  只是“蹲下”这种姿势并不稳定,如果手中还托了一大盒各式菜肴,换作普通人只怕立刻是另外一种姿势。只是这另外一种姿势作者却是万万不敢落笔写出,只好敷衍写个“蹲下”。% y/ g, t4 E/ w7 C* J: O
  看起来“食盒”仿佛只能说明大观园之大——进食都要用仆役传膳。可以推测,红楼梦好象只有一个“厨房中心”,大观园女儿生活在另有一个“御膳房”似的。所以推论作者为皇家人物——乾隆六子永瑢,是有着历史生活的现实经历的,其充分具备创作《红楼梦》的自身条件的。2 H7 j- s, l4 J" b
  综和以上所论,那么有没有一个皇家园林,既修建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左右,其面积约为16.9公顷(相当于250余亩)大小,而且契合纂制《红楼梦》文本叙述的大观园的呢?+ t$ f* d! O5 v; n) l
§11.4 绮春园,抑或圆明园?  这个“三里半大”的大观园之园林,在历史、地理上真的是虚构的吗?6 P$ d7 n8 H( v
  历史上,人们习惯所称的圆明园,是由圆明、长春、绮春(“万春”)三圆组成,总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三园总面积5200亩,比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还大850亩。园子周长10公里多,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三园内有100多个风景点,无数的楼台、殿阁、廊榭、馆轩尽在山环水抱之中。
; m( w$ o$ p7 ]$ J8 P  经过考察,笔者看到了清皇家园林——绮春园(后改名“万春”)。万春园在长春园南面,是颐和园中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三园中最小的一座,主要供清朝历代皇太后、妃子们居住使用。其特点是小型庭院较多,如凝晖殿、中和堂、集禧堂、蔚藻堂等。万春园的建筑也是三十个景点,精巧自然,著名的天地一家春就在其中。
8 j# G7 C/ h: W6 \$ {( h6 j  绮春园早先原是怡亲王(是否暗指《红楼梦》大观园中的怡红院?)允祥的赐邸,约于康熙末年始建,后曾改赐大学士傅恒,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那时的范围尚不包括其西北部。面积约300余亩。
$ u! d. z  H" N- X  绮春园宫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自道光初年起,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后的地方;但园西路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园居范围。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O+ i! ?9 b% }1 n
  历史遗留的绮春园的景色:
9 f3 L/ A5 L9 o  [  1、会心桥(仿佛是黛玉葬花的“沁芳桥”)。位于绮春园后湖西岸,1988年重建成单拱石桥,桥南原有一组建筑“会心处”,今遗迹无存。(见下图)9 R$ `8 p0 Q- }1 a
  

1 ]! H3 {" ?. V6 t- A%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 n! ?% I( K* k( z  }
  2、凤麟洲(大观园的紫菱洲)遗址。1992年整修驳岸,清理基址,立石刻图。西侧新建九曲仿木桥。
$ @. z& O3 @& k3 Y& [6 I+ n  U4 l  位于绮春园东湖之中,原为嘉庆帝新建景群,1807年(嘉庆十二年)始见诗咏,被誉为“南园避暑最佳处”,南园即指绮春园。本景名取自古代神话传说海内十洲之一“凤麟洲”。由大小二岛组成,上建殿宇亭榭,南设码头。嘉庆、道光、咸丰三帝均喜至此游赏。
8 ?- x) E8 H7 L: z+ k0 ]  注:凤麟洲:汉代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载:西海之中有凤麟洲,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溺水绕之,不可越。洲上多凤麟,有神药百种,亦多仙家。(见左下图)4 H" j: S7 l2 j7 ?. M1 L2 a8 |
  3、浩然亭。在凤麟洲(仿佛大观园的紫菱洲)直北小岛上,原为重檐四方亭,建于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前。1992年在原址复建为重檐六方亭。(见右下图): u/ f* q7 g: V5 e3 h
  
8 h" d0 M/ w3 F, o0 K$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e2 A7 [- K3 o/ @! }7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 h, m* @; U  Q; p
  
- R$ i' v/ Q' I; V% s/ J, p! z- j  4、含经堂盛时风貌图。含经堂位于长春园中心地带,四周山水花木环抱,是该园内最大的园林建筑风景群。主体部分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4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三路轴线纵向并列,记有大小殿座近30座,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 Y% I* E# R7 x/ B
  含经堂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是乾隆为归政后颐养天年而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御制题淳化轩诗》中自注中云:
$ ~& n' X" f7 W; r6 w+ j  ……若纪元得至六十,则寿登八十五,彼时当归政居此……6 E# j5 |9 Y, k) U! `2 r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刊行的《钦定日下旧闻考长春园》卷中关于含经堂有这样的描述:“云容水态西北循山径入,建琉璃坊契三。其北为宫门五楹,南向。内为含经堂七楹,后为淳化轩,又后为蕴真斋。含经堂东为霞翥楼,为渊映斋。堂西为梵香楼,为涵光室。”嘉庆十九年(1814年)又在淳化轩添盖戏台等。+ G: z+ i: v# f5 P6 t/ i" J
  圆明园管理处自2001年4月起,委托市文物研究所对含经堂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迄今共发掘遗址面积近4万平方米,全面揭示出“蕴真斋”、“淳化轩”、“神心妙达”、“看戏殿”、“扮戏楼”、“戏台”、“澄波夕照”、“理心斋”、“梵香楼”、及“仪门”、“牌楼”等规模宏伟的早期建筑群遗址,出土了一批形式多样的石、陶、琉璃等不同材料的建筑构件和铜佛、玉雕、装饰瓷器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这些发现都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考证价值及较高的文物价值。(见下图)
% o, k' o( a' f9 U* }! U  

+ N& |- o& y7 [3 l7 D/ Q.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0 `4 m6 q* u- H8 r5 R5 j
   8 z. u* i& Y* ?) q, Z% p
  5、仙人承露台(大观园中的玉皇庙、炼丹房)。位于凤麟洲湖西岸山凹。相传,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妄求长生,听道士说用天降甘露拌玉石碎屑服食,可止阴气生阳气,长生不死,于是下令在西安建章宫修造了一尊托盘承露铜仙人。本园此处点景之物,约建于嘉庆年间,原是铜铸雕像。园毁后铜像丢失。原址今竖随露仙人,为1989年重制的墨玉石雕,样式、尺寸皆依清代藏图。(见左下图)  ^9 T1 ]- A( X9 t
  

8 B' ~/ W5 e* ]# n4 j4 i2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9 Q+ S7 v- [2 o, _3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v) |+ ^* y" \1 X$ H6 ?/ R
  6、正觉寺(大观园中的达摩庵和佛寺)。位于绮春园正宫门之西,与绮春园既有后门相通,而又独成格局,单设南门。正觉寺实际上是清帝御园圆明园附属的一座佛寺,俗称喇嘛庙。占地1266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
* f$ q4 v1 p$ U- N. o  内设僧房八座22间,由正觉寺山门、天王殿、三圣殿、文殊亭、最上楼、配殿等主要建筑组成。正觉寺山门外檐刻有“觉寺”,为乾隆御书,汉、满、藏、蒙四种文字合璧。 文殊亭为八方重檐亭,外檐匾上有"文殊亭"三个字。该亭又称殊像阁、文殊阁。1 K1 K. x& Y* {2 N/ [& Q
  据记载,文殊阁内奉有文殊菩萨骑青狮之像,总高二丈有余。文殊菩萨像及其背光均为木制包金,下乘白玉石台。最上楼有后楼七间,楼东西各三间顺山殿。最上楼供佛五尊,法身连座通高三尺零六分。最上楼、三圣殿前各有东西配殿五间。周围的廊房为喇嘛住所。1860年及1900年,圆明园两度罹劫时,因正觉寺独处绮春园墙外而幸免于难。从70年代起,正觉寺为海淀机械制造厂(今北京长城锅炉厂)等占用。现仅残存山门、文殊亭和四座配殿及26株古树。
, l( D0 e* ?, W8 \1 `0 B( ]% P  7、绮春园天心水面。在鉴碧亭以北,残桥西北方向。原为一处临水敞榭,面阔五间、南北各接三间抱厦,北额题:“天心水面”,南额题:“玩鹤亭”。(见左下图)
/ T3 k9 [6 m3 g/ {4 H  
& U' O, o0 c  }5 M9 Q, p2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 B% r8 ^& M1 x+ c, f* w#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6 x1 w: C. v( A6 `  
# b+ t& f; L/ ~) \- B  8、绮春园流杯亭。此亭在绮春园西北部,清夏斋一景,为四方重檐,亭额曰“寄情咸畅”。因该亭之大理石基座上,凿有云形流杯渠,所以俗称流杯亭。园毁后此石座流散它处,1981年运回圆明园,今展陈于西洋楼远瀛观遗址东侧。(见右上图)
- L. l' ~; [5 L; `* [/ [7 ?2 h  9、曾为怡王府第的绮春园鸟瞰图(大观园全景):
" n% g1 l, k6 p; p7 M3 S; s( ]' q0 k  
! k4 T* [% r! O8 E. ~9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n0 }/ X. P9 e5 O- \  (上图为新华网刊发的《圆明园旧迹图》首页上的圆明园鸟瞰景区局部位置图)+ O+ A, O/ F; R' Y6 r
  嘉庆四年和十六年,该园的西部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经大规模修缮和改建、增建之后,该园始具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至此,圆明三园处于全盛时期。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 I# A1 f& X5 o9 b4 [
  19世纪初,著名的法国大文豪雨果曾在写给布特勒上尉的信中这样描绘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圆明园如同月宫式的仙境,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无可比拟的杰作”。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后记》概括说:
4 a5 U3 w5 X( {7 w! N& H4 D' j  “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R8 B  k1 ^- R5 {0 h
  由此可见,大观园赋比圆明园中皇太后、妃子们居家的绮春园,并进膳用“食盒”的皇宫生活,并不为虚。
) ]4 ^$ \" K: N( k+ y5 @( t  此外,《红楼梦》的原型,好象也有颐和园(畅春园)的影子和长春园的地理景物。
5 L  P5 M* A! u, {§11.5 长春园乎?  颐和园(畅春园),现北京大学中未名湖,是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恩佑寺山门和恩慕寺山门是现在畅春园仅存的遣物。位于北大西门对面。1 m( _7 Y. o! ^8 F6 L
  恩佑寺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此处原为畅春园清溪书屋(此“清溪”,猜测就是红楼梦中的“芹溪”?),康熙皇帝晚年常在此寝宴,并逝于此。雍正皇帝“为圣祖仁皇帝荐福”改建书屋为恩佑寺。寺原有三进院落,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仅存一座山门。1981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 L+ K% `2 E: `
  恩慕寺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乾隆时,皇太后曾长期居住于畅春园。太后病逝后,乾隆皇帝“昭承家法”以寄托哀思,在恩佑寺旁建恩慕寺。寺原有三进院落,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仅存一座山门。1981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v; X4 h( I5 J! ^4 F! e  右下图为清溪书屋现景:# F* R; U2 |. u% p0 E" M; D4 {
  

, I4 o. T2 @" E. k, @- }! }0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p# C) r" \! V' W! K8 |8 x
  
# n3 O# L( u. K) i2 r1 o" w$ d4 u  X  长春园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于1751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时,园中路和西路各主要景群已基本建成,诸如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思永斋、海岳开襟、得全阁、流香渚、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转湘帆、丛芳榭等。其后又相继建成茜园和小有天园。而该园东部诸景(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是乾隆31年至37年大规模增建的,包括西洋楼景区,长春园共占地1000亩。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约为200座。园内最大的建筑群是为藏淳化阁帖(在2004年,上海博物馆斥资230余万美元从海外购回)而建的淳化轩。主要景区: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思永斋、海岳开襟、得全阁、流香渚、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转湘帆、丛芳榭、茜园、小有天园、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西洋楼景区。* e2 p! y4 g+ [7 y
  下面,介绍长春园西洋楼铜版画二十图,是由西洋楼规划者之一、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作画,由中国对人完成的。郎世宁,F.Liuseppe Castiglione, 也称Lang Che-ning,1688-1766,是一位传教士,曾在如意馆画院任职。国内外一些重要图书馆藏有这套版画。原画画面宽88厘米,髙51厘米。1930年代初,沈阳故宫博物馆曾将此出版发行。
- r; C2 z4 C& Z  现在用的是根据法国花园与花卉出版社(Edition du Jardin de Flore)1977年第二版印刷本缩印。它是西洋楼各建筑物建成之后的忠实记录,建筑形象、细部、尺寸等均准确可信,在我国建筑史上自有它应有的价值:
, h$ p3 o7 y9 K3 o  ~' a  1.谐奇趣南面South facade of the Palace of the Delights of Harmony ;2.谐奇趣北面North facade of the Palace of the Delights of harmony ;3.蓄水楼东面East facade of the Water Pavilion
( |) P, U" Q# d& A/ r! B( s' y  4.万花阵花园门北面Gateway leading north to the garden of the Water Pavilion ;5.万花阵花园View of The Labyrinth ;6.养雀笼西面Aviary, West facade ;7.养雀笼东面Aviary, East facade ! f0 z+ _5 h1 I. {
  8.方外观正面Belvedere, South facade ;9.竹亭北面Bamboo Pavilion, North facade ;10.海宴堂西面Palace of The Calm of the Sea, West facade ;11.海宴堂北面Palace of the Calm of the Sea, North facade ;12.海宴堂东面Palace of the Calm of the Sea, East facade ;13.海宴堂南面Palace of the Calm of the Sea, South facade ;14.远瀛观正面Palace of the Immense Ocean, South facade ;15.大水法南面Waterworks, South facade ;16.观水法正面Throne of Qian-long opposite The Waterworks, North facade ;17.线法山门正面Gateway to The Terrace of the Artificial Hill ;18.线法山The Artificial Hill ;19.线法山东门Gateway to the Artificial Hill
0 e: i+ t3 r' Z6 Z: l% Z  z  20.众方河看线法山View of the East Bank of the Lake 。+ S: U) F2 X# y8 Y# Z- |
  附录:下面八幅图分别对应以上所列顺序——
9 H7 |  c9 o9 R+ Y  图:左1、右2% w/ R, J  s, C! u! d. Z
  

2 _. {. o& u8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V0 p! w% c% N; S  W$ d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9 m$ M: `" |0 g& n% N
  左3、右4# `0 d4 F5 j) [4 H% Q( m
  
) Y  X- g7 r2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v2 i/ \* w& y8 c) c$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l% v% v4 o' c" C  左5、右6
  X( S1 p* V: {  
+ N& {' S5 @/ P$ @6 W: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m" Q8 Q9 s! f+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M% V+ g; }& }- t: g/ @0 `
  左7、右8) |2 _( A% D) {$ {; W3 ~3 ~
  

" v, M$ W! [! b0 y: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x8 F& \5 n5 r. q9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t  e* O: d6 q" |. |2 W4 Z  直到1742年,乾隆仍然誓言不会进行任何园林扩建工程。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座花费超过60万两白银,既新又壮丽的“鸿慈永祜”已经完工。% ?$ g# u) f* p4 L4 @8 F- {
  圆明园原址的西南角(绮春园西南向),有一个检阅台可供军队操练,命名为“山高水长”。越过“月地云居”然后到西北角,是乾隆在1742年花了60万两白银完成的“鸿慈永祜”,主建筑叫做“安佑宫”,处在山径尽头正中,朝向南方。《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鸿慈永祜,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安佑宫。”! T0 M! u+ g1 }. m
  不同于许多圆明园内其他建筑,“鸿慈永祜”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大理石。离大门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可以看到在牌坊前有两对华表,顶部是淡黄色的琉璃瓦和檐。每一柱华表都有20英尺(约6米)高,彼此之间有大约100英尺(约305米)的距离,这些华表的四周有四个大理石护栏和一只石兽,以及雕饰了龙、云和火焰的台柱。五条平行的大理石桥梁跨越护城河之后,就是三座用作屏饰的牌坊,坐落在宫门之前。每一座桥梁都有两只大约174厘米高的石麒麟,坐镇在98厘米高的石台上。宫门通往主殿堂的淡红色外城高墙,上方是黄色琉璃瓦的屋顶,至于内城墙也是红色,配上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庭院里面的空间是用来等候觐见的地方。主宫门建在富丽堂皇的大理石平台上,可扶护栏拾级而上。另有一对桥梁横跨一条护城河。在宽广的庭院两侧是供宾客留宿的房间,院中有一对很大的香炉和两座有叠檐的亭子。主殿坐落在一个很大的大理石平台上,有五个石阶可拾级而上,石阶由青铜兽守护,位于中间精雕细琢的龙雕石阶,只有皇帝才能行走。乾隆命名为“鸿慈永祜”。
6 \& D+ Q# ~# n- Z  在此殿堂的内部,乾隆摆放了雍正和康熙的画像和牌位,以表达他对已经去世父祖的追思。在乾隆死后,他自己的画像和牌位也由他的继位人摆放在这里以便纪念和供奉。满洲皇族非常重视这座殿堂;不过在园林当中建筑这样的大型宗庙,极为罕见。
% u4 j) a& O4 Y: {  在“鸿慈永祜”的东边是汇芳书院。它由以下的建筑群组成:抒藻轩在前方,涵远斋在后方,随安室在西边,倬云楼在东边。从汇芳书院再往东走就是眉月轩,南面有一座名叫“断桥残雪”的露天建筑,处于一个凉亭和楼阁之间,约有三楹宽。这座断桥是由数十种不同形式的碎石建造出来,残存的部分桥身仍然可以在今天的遗址中看到。
# h3 `8 U. k6 H* F  在汇芳书院的下方是宗教建筑群,仿照北京著名的喇嘛寺庙雍和宫而建造,包含三个部分:两排七楹宽的楼阁由两道门廊连接至西边,三排七楹宽的楼阁坐落在中间,由三座位于西边具佛教风格庭院组成的瑞应宫。乾隆给这个佛教大院命名为“日天琳宇”。
# |$ G8 a3 `# J; Y: Q  在宗教建筑群的东边是最大的景点,约有12英亩(约73亩)大,颇有一些华丽的建筑,包括以九根柱子作为主要屋架的建筑,四周有山丘和小溪围绕。这个景点的一个独特外貌,是在浅水上漂浮着大量的莲花,对中国文人来说,宋代大儒周敦颐曾写出为人赞扬的《爱莲说》,文章以莲花来比喻君子。乾隆很欣赏这篇文章,因此给这个景点命名为“濂溪乐处”,以显示他愿意厕身于许多有修养的君子当中。9 W( ^% w& k5 Y( G$ F
  根据文献上记载的路线再继续往东走,我们就会看到“水木明瑟”,那里有西方风格的水车把水注入房间里。瑟瑟泠泠的水声附和着瑟瑟的木声,可以帮助皇帝达到仁与智的至高境界。. B. }8 ?( y+ D
  在圆明园本园的北端附近有几处乡野的景色(仿佛大观园中李纨所居稻香村),雍正皇帝首先在园林里开辟农地,来提醒他自己有数以亿万的子民是过着农村的日常生活。皇帝陛下可以从凉亭上观察到农务是如何进行的,后来他把蚕桑纺织染坊加到这片农地上。早在公元3世纪和4世纪的魏晋时期,中国的文人就透过整体园林的设计、花卉的布置和特殊的叠石,来不断尝试寻找他们自我独特的个性。有一些文人想表达他们非凡的抱负,另有一些人则想展现出他们纯洁、崇高或孤傲的个性。个性与品位长久以来被视为园林和园主的灵魂。雍正十分注意他的责任,勤奋政务和关怀人民的福祉。他有意在自己心爱的御园里建造农地景象,就是要表现出他关心子民,以及强调他的仁政。皇帝很明显利用这个主题作政治宣言,来表示他是一个广大农业人口的正直的统治者,以及表现自己追求儒家的道德理想。3 L. s- B$ D0 q' d: C
  乾隆给五个乡野景点取名。紧贴在“水木明瑟”东南方,坐落着一幢外观呈巨大的中国象形文字“田”的房子,乾隆称之为“澹泊宁静”,旁边就是曙光楼。另外还有四个乡野景点:“多稼如云”附有几间小房子和一大片稻田;“映水兰香”是由稻田、织坊和鱼塘所组成;“鱼跃鸢飞”包含了几幢被溪流环绕的村舍,原名为课农轩的“北远山村”,拥有几排位于一条窄河两岸小而雅致的楼阁和宅第。
8 f, b- c; d4 z( J4 |  在北远山村的东边冒出“坐石临流”,其中复制了一座位于浙江绍兴的著名的兰亭。兰亭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21—379)的庄园,他在里面跟名士朋友结伴饮酒、练习书法和作诗。当他们在户外吟诗作对的时候,会坐在石上并把他们的酒杯放在旁边的小溪里,看哪一只杯子会浮在溪上顺流而下。作为一个诗人,乾隆十分高兴去重现王羲之的雅兴。其他用来充实这个景点的建筑,包括了清音阁和同乐园,后者是乾隆经常用膳的地方。紧贴这座兰亭和园林的是“曲院风荷”,乃是参照杭州西湖著名的莲花景而建,九孔桥则把这个巨大的长方形湖泊一分为二,三英里(约4.8公里)长的左岸也是仿照西湖著名的苏堤而建。这些景观都是乾隆下江南之后引入圆明园的。  e8 u. t1 O( @5 b6 J6 }1 j9 B, j
  “西峰秀色”坐落在圆明园旧址的东北角,它的外貌是一座华丽的楼阁,特别为了雍正皇帝欣赏日落而设计。它的设计是要把壮观的日落山景带入楼阁西面既宽敞又明亮的窗户上,是“借景”技巧最佳的例子。事实上,雍正的诗指出,这个设计正是借取江西庐山著名的日落景色。在这座观景楼的东边是名为“涵远斋”的巨大建筑,四周被木兰花所包围,当花朵盛放之时,到处飘香。在这座礼堂的东北方是“花港观鱼”,用来观赏溪中无数的金鱼。在附近山脚之处就是三仙洞,这是足以容纳两百人的宽广空间。乾隆把此景也列入他的四十景之内。
  J1 c( C! n8 G1 a+ ~, C: d0 w  为了显示孝顺的诚意,在鸿慈永祜完工之后,他经常来到这里探视。4月的第五天就是清明节,乾隆会在父祖辈们的牌位面前,亲自主持祭祖的仪式,其他皇族的成员会跟在他的后头。在他题为《清明日拜谒安佑宫》的诗有详细的描述:* N" L% F7 x5 r0 F) X  A, x5 ]7 m
  昨岁寿皇思莫穷,今年寒食御园中;亲支率领谒安佑,驹影推迁信幻空。+ b2 Q3 c/ {4 e: X) [
  已觉烟含堤柳绿,谁怜风妒坞桃红;东西瞻眺二陵邈,不隔精诚一念通。& e/ T. A: g) z% O* a7 p
  当乾隆9年完成四十景及其两百幢建筑物时,圆明园到达历史高峰。乾隆欣慰地在宫廷艺术家唐岱和沈源所绘制、令人印象深刻的画册上,为每一个景点题写了一首诗。乾隆在诗作中表达他在园中非常满意的生活。长寿的乾隆一生中写作了不下42,000首诗,其中有许多诗作都是在圆明园里完成的。
" @6 G6 c# {( X6 w2 h/ K  乾隆皇帝在1744年,从圆明园里选出一系列多彩多姿的景点命名为四十景的时候,曾经认为他的御园工程已经完成。但事实上,乾隆要建造更多园子的热情才刚刚开始,除了承德避暑山庄和扬州的瘦西湖之外,他大大扩充了圆明园,最后形成数以十计的小园林和独立的景观。虽然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但并没有因此而损害全园的整体性。一个景区跟另一个景区重叠,而重叠处又从一个景区渐变到另一个景区,因此产生出不断连续和结合的印象。很明显地,当皇帝无法从无休止的园林建筑中克制他自己的话,就没有人敢制止他;而更可能的原因是,乾隆在位时帝国仍然相当富裕,足以满足或合理化他对园林的追求。
% Q" [! c) l- P  “杏花春馆”所在的小岛是由碧澜桥连接到“坦坦荡荡”,坦坦荡荡的前院建筑有三个部分:素心堂在中间,知鱼亭在东北,双佳斋在西北。前院建筑的后面是“光风霁月”。这组景观的独特之处是有一个方形的鱼池,此池最得乾隆的欢心。他在诗里就引用庄子的话:“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在这个景观的南方,可以见到名为“茹古涵今”的小岛坐落在后湖的西南角,并由多座桥梁连接到主要的居住宅院和长春仙馆。所有楼座、殿堂、画室都建造成很大的四方形,由许多宜人的回廊连接。乾隆在给这个景观命名的时候,曾引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我们可以想象的到,仿佛是贾政一行初游大观园时,贾宝玉题对额时的一番议论)。有人认为,这个在九个岛上的多个景观所构成的景是四十景当中最漂亮的。5 @, k1 r3 p. i6 i
  跨越九州往西走就是字楼,乾隆命之为“万方安和”,房子建于湖上,成字状。由于房子是用坚固的砖块建成并有水环绕,所以冬暖夏凉,乾隆皇帝在此曾被秋月下字漂浮水面上下对映的金色倒影所吸引,这个金色倒影被称为“佛光普照”。其他外观具有宗教意义的风光景点,包括最著名的“月地云居”,由矮红墙和翠松包围环绕,隐藏在一个大操场(疑为贾兰射箭的山坡?)的北端。其主建筑前方,面临一条小溪,后方依靠一座小山丘,这是皇室成员念经拜佛的理想之处。
" y3 e% P5 K: ~+ g  I- Y1 K  在字楼的北方正好是桃花坞(是否记起了黛玉《桃花行》?),这个景观让人想起公元4世纪诗人陶潜(公元372—427),即陶渊明所虚构出来的著名传奇。在这个传奇里,有一个渔夫迷路后,发现一个叫做桃花源的世外桃源,在那里生活的人十分快乐,对外界一无所知。这个渔夫后来回到家之后讲述他的经历,但他再也找不到这个桃花源。这个失落的桃花源从此就赋予中国文人一个传奇乐土的乌托邦想法。圆明园里的桃花坞包含了一系列的殿堂和楼座。位于东北端的殿堂称为“桃源深处”,是雍正所建造,他非常欣赏巧妙的设计,并亲自为每一个楼阁的牌匾题写称号。乾隆为这个坞另取名为“武陵春色”,并把它选为四十景之一。/ c, u" I' `$ c
§11.6一个王朝的背影  下面详细查看一下长春园的历史状况,主要参考了汪荣祖英文版原书《追寻失落的圆明园》(A Paradise Lost: The Imperial Garden Yuanming Yuan)的部分史料,相信能对理解《红楼梦》大观园的描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 C6 @, Y1 y2 A8 N9 ?: G
长春园的兴建
  1749年,标志着圆明园大扩充的开始,就在这一年圆明园向东边开拓了1059英亩(约6428亩)的土地,建成后取名长春园,因乾隆童年时曾长期住在“长春仙馆”。
  T, s! F' H8 u. e  这座巨大的别馆完全根据蓝图建造,成为园林历史上最包罗万象和最奢华的单一工程。乾隆说需要一个退位后的居所,因为他希望在八十五岁也就是登基满六十年的时候逊位。不过,长春园在1751年完工时,距乾隆退位的日子还有四十多年,从完工的那一年开始到乾隆退位,长春园就成为圆明园内极重要的部分。既然这个别具风格的园林是为了皇帝退位而建造,所以整个设计是强调休闲。不同性质让人陶醉的建构,具有以道家美学为主的迷人的建筑外观,在圆明园原址内很少见,而在长春园内却多见。
- I% w& F' g2 v/ Z9 {  如果说圆明园是一座水景园,那长春园的外貌就更配得上水景园这个名称了。它的设计以很大的活水空间为主,利用水的空间区分为许多不同形状的小岛和沙洲,彼此之间由多座桥梁和岸边互相连接。里面的建筑由水磨村东边一大片开发土地上的含经堂和淡怀堂开始。这里靠近圆明园的东门,即著名的明春门。为了让长春园看来像一座帝王宫苑,堂皇的前门有五楹宽,还有一对麒麟竖立在汉白玉的座台上,很像圆明园原址的前门。长春园里的宫门前也都有两翼的官署,不过,这座堂皇的宫门很少使用,因为通过明春门就直接连接到圆明园里的东西两个区域,这对皇帝和他的侍从来说较为方便。 ( l: B* \1 N6 \( C7 t8 s5 w1 v
  从这个前门往前踏进院内,立即进入眼前的是九楹宽的淡怀堂及其双排侧殿,南长河就在正殿的后面。在这座殿堂的西边就是一座差不多有40米长的十孔石桥,即跨越南长河的长春桥。过了此桥就是一座位于中央的岛,乃长春园内最大的岛,上面有很大的庭院建筑,可以比拟“九州清晏”的规模,几乎占整个长春园的一成面积。庭院内的一双主建筑是南面的含经堂和北面的蕴真斋。这个建筑群被绿山和花丛所包围,创造出一个安宁的环境,其中还有一个色彩鲜艳的牌楼,每一边都建了东、南和西三个方向的矮墙。含经堂是一座巨型的建筑,由大大小小共480座复合的建筑所组成,包括了厨房、仓库、厢房和走廊,分明是皇帝在长春园里的寝宫。乾隆视为他休憩、阅读、诵经念佛、祈求安宁,以及繁忙一天后沉思的理想所在。1 r- \0 F( \+ S) n4 ?0 ~6 f5 n
  蕴真斋的前面则由一对以汉白玉雕出的石狮子镇守着,并且在两侧各连接着一排厢房。1773年乾隆在这里放置了《四库全书荟要》,是永垂不朽的《四库全书》的浓缩版本,因此这座书斋亦被称做“味腴书屋”。这座雅致的小型藏书楼在1860年,跟圆明园内用来保存《四库全书》的文源阁一起灰飞烟灭了。笔者论述的《红楼梦》作者永瑢,历史记载,曾和纪昀任此部书的总纂官。( Y! U" G, W5 x* V" U6 ~
  含经堂和蕴真斋由一座巨大的庭院分隔开来,乾隆在庭院内建造了独一无二的淳化轩来摆放最珍贵的碑刻,许多碑刻都放在连接这两座主建筑的长廊墙壁上展示。这些珍藏的碑刻,都是一流名家的手迹,很明显地是乾隆最喜欢临摹书法的对象,因为他自己本身也是十分有素养的书法家。
1 i4 G- e0 ?$ s" F; I& E  长春园内这座最大的中央岛,两侧有两座小岛,在西侧的岛上建立了思永斋,它是一座巨大的、有各式各样建筑的庭院,连接着东侧的“小有天”。它的主建筑也是叫做思永斋,五楹宽兼有走廊,两翼面对开阔的大湖,并连接到一座三楹宽的殿堂,其中有许多厅房展示非常多无价的青铜古器。这座殿堂的北边面对着远风楼,再往北走就是八角形的游廊,配上精雕的白色栏杆,沿路走向一座有八角形金鱼池塘的庭院。为了展示精心布局的匀称,在中央岛的东侧也有一座相对应的建筑叫做“玉玲珑馆”。这座“玉玲珑馆”的平面图显示出两个由走廊连接的迥异建筑:东边是自然的造型设计,西边则是长条形的设计。东边的住处包含了一个巨大的曲线形状的大理石浴池,乃特别为乾隆沐浴而建造。在这座复合建筑的东南边建筑了一座非凡的、被环山包围的映清斋,其中几幢建筑之间都由长而蜿蜒的游廊所连接。% ^& n1 U* B. N+ j/ A
圆明园本园的扩充
  中央岛上有三座主建筑,分别是含经堂、淳化轩和蕴真斋,南北轴向,跨越大湖到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高耸岛屿。这座岛另有个建筑群,包括了南面的翠交轩、爱山楼和北面的泽兰堂。在泽兰堂的西侧竖立着几座颇有特色的庙宇,特别是法慧寺,寺中有73.5英尺(约22米)高的宝塔,配上鲜艳的琉璃瓦,坐落在巨大的汉白玉的台阶上。在殿堂和楼阁之间是一座庭院,由走廊互相连接,产生出来的特别效果是让人工打造出来的背景看来浑然天成。石桥、洞穴、轿子,乃至于人工的瀑布都可以在周围种满松树的斜坡上找得到。由于这个地方的位置高,所以能鸟瞰整座长春园。
: y+ b5 E) M4 C2 w/ f! C  长春园内最壮观的建筑应是“海岳开襟”,坐落在中央岛西边的长方形湖泽里的一个圆岛上,外观看来闪烁着绿色和金光。整座复合建筑坐落在两层的圆形台阶上,下面一层的台阶直径大约有80米长,周边由汉白玉的栏杆围着,无论哪一个方向都很靠近水边;上面一层的台阶直径大约是70米长,在台阶上竖立了一座三层的四方形的亭子,亭顶配有黄色的琉璃瓦,跟天坛相似。在这个很特别的景观里,产生了一幢灿烂的建筑,好像是坐落在巨型玉碗上的景象。这里有许多壮观的建筑,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石榴树若隐若现。从远处观看,这些建筑就像空中楼阁,近看又像是一个仙境。每当5月花开的时候,花海就产生红白锦绣般的迷人景色。在亭子的东边是一座巨大的池塘,池塘的周边围绕着垂柳,到了夏天,池中布满盛放的莲花。
9 {# s; R9 z1 c) R: E$ [  由海岳开襟的东边跨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就是长山岛仙人台,是一座大约350米长和20米宽的方砖建筑,几乎是两层楼的高度,且有玉雕楼梯通往仙人台。到处都是百日红、芳香的夹竹桃、石榴树、木槿、棕榈和松树,特别是白皮松更密集种植,所长出的树荫都高于这个仙人台。在这个仙人台的顶端建有一座十字形的凉亭,配有金铜色的亭顶和黄色的琉璃瓦,亭内有一座巨大的观音像,旁边伴有十二个小雕像。在凉亭的周围,南北两边的山丘上种满牡丹,在春天里形成一片美丽的景观。 % |& {1 C) d4 ~( q3 l
  由海岳开襟的西边跨过一条水道就是漂亮的“流香渚”,它的外观是金色柱子、叠檐和四角的凉亭,竖立在一座周围有雕饰栏杆的汉白玉台阶上。在凉亭的外面种了非常多的石榴树,在5月盛开的时节里,构成一幅红白相间的花色刺绣。在凉亭东边的湖面上布满看似一望无际的莲花,而岛上的整个布局平添鲜明的道家仙境的感觉。显而易见,流香渚与海岳开襟和长山岛仙人台形成东西轴向。按照近代园林建筑师的看法,足可以代表这座帝王御园最巧夺天工的部分。圆明园的地图让我们知道皇帝和他的侍从游走的大概路线。他们可能经过蜿蜒的路从福海的东岸,通过分隔长春园和圆明园原址的明春门,就立即可以看到这个壮观的景象。' f6 c) e+ \# j6 A3 Y% w5 R, v
  在长春园内还有许多其他的建筑,不少是乾隆多次下江南游历时,将具有魅力的园林和景点绘图仿制。乾隆探访了许多著名的江南园林。他随时都带着工匠和艺术家,他们负责仿制乾隆皇帝喜爱的园林建筑,并计划在长春园内重新建造出来。事实上,乾隆经常要求园林的设计者,尽可能去仿制江南园林。最后,至少有五座完整的江南园林在长春园内仿建。
( f! P; Z6 t, K# U7 x) q  坐落在长春园东南角的如园,就是依照南京瞻园的样式来建造的。此园有独特的假山和土石,比原来在瞻园的还要大。如园的胜景位于东边,里面的大池塘把北边的殿堂和南边的楼阁划分开来。在池塘的东边耸起一座七米高的人造山丘,在山脚下的两侧和台阶顶端有多座亭子,在台阶上有一个方向可以看到长春园,而另一面就看到南边墙外的郊野景色,在台阶下是数以百计不同颜色的珍贵牡丹。在池塘的西边有很多石造假山与洞穴,在这座假山的顶端建造了清瑶榭,面对着含碧楼。一座六角形凉亭的后面可见惟绿轩,清瑶榭的北面是七楹宽的延清亭,榭西是含翠轩。从这座殿堂的凉台上北望,可以看到600米外的湖泊和山丘,因此这座小庭园虽然孤立在大范围之内,却进一步善用了“借景”的技巧。
1 C# K  b/ m2 }' Y' E6 |7 K& f  淡怀堂之旁有茜园,包含了朗润斋、湛景楼和菱香片,在空间、水泽、岸边,以及1.2英亩(差不多100米长和50米宽)土地上的建筑等布局,在设计上很细致地采用了江南的技术。一条向东流的小河上,三座有品位的拱桥、曲桥和三孔石桥横跨而过。以精巧假山组成的河岸,支撑了类似城门的建筑,以及水面上各个种类的植物,予人一种愉悦的野趣。这座庭园里还有花圃、小树和数千条锦鲤在大池塘里游泳。  L( d( T3 }3 r
  在庭园里面,朗润斋的西边竖立了一块珍贵的秀绿湖石。乾隆在1752年从杭州荒废的南宋皇宫里取得这块石头,并命名为“青莲朵”,并把它列为这座特别园林的八景之一。乾隆皇帝十分喜爱这块石头,他写了至少四首诗来颂扬它,其中一首写道: & w, i* c5 w7 ^1 A3 k% n, b
  刻削英英陆地莲,一举提示色空禅;
9 p8 a; x- E+ ^4 ?0 D  飞来鹫岭分明在,幽赏翻因意歉然。
) A" r4 J5 [2 X; P3 t  长春园里的欧式宫殿和园林称为西洋楼,亦称为中国的凡尔赛宫。它横跨长春园的北端,乃由乾隆所建最特殊的园林工程。在乾隆以前,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曾经采取外国的建筑方式,至迟在唐朝时,中亚就已经影响到中国的建筑。在蒙古人创立的欧亚帝国之下,基督教的影响已经出现在元朝的大都,即今天的北京。随着公元17世纪广东对外贸易体系的开始,西式的商业建筑和民宅也已经在广东建造,更不要说公元16世纪以来在澳门出现的葡萄牙式建筑。然而,乾隆无疑是第一个在帝王宫苑里容纳大量的欧式建筑的中国统治者。1 N8 m& Z" ?! `2 J# a0 W1 v' T# A
  欧式宫殿的范围占地达65英亩(约395亩)之广,长约750米宽约70米,许多建筑是以巴洛克风格为主。根据最新的勘查显示,早年莫里斯·亚当估算为300米长100米宽的数字是不准确的。整个设计很认真地依据欧洲模式,包括巨柱、大理石栏杆和玻璃窗在内的欧式材料都被广泛地使用。不过,东方的特色在这座西式建筑里并没有消失,还是可以看到浅红色的砖墙、鲜艳的琉璃瓦、中式的装饰品和装潢、太湖石及竹亭等。根据蒋友仁的记述,当第一座面向湖泽的西式建筑于1747年建造出来时,乾隆对这座建筑非常满意。两层高的蓄水楼位于铺好路面的庭园里,中央大楼的两侧由长而弯曲的走廊连接着两座镶了玻璃的附属建筑。乾隆特别喜欢巴洛克风格建筑那种具有动力和震撼的外观,他可以在两边任何一幢建筑内,观赏位于中央大楼前面、有十四个喷水装置、巨大而鲜艳的喷水池。他在附属建筑内,则可以欣赏来自蒙古和中国回疆等地异域情调的音乐演奏。- T" o9 |/ B. y+ ~% P) s7 h
  西洋楼的第一阶段工程在1751年正式完成,乾隆把最先出现的这组西式建筑群命名为“谐奇趣”。
  n5 z! h+ E9 w7 N( }3 Y  总结:
# U+ [' T5 ^) T, a7 {  1、经过考察,笔者得到清皇家园林——绮春园(即万春园)和长春园,具备《红楼梦》描写的充分条件:既修建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左右,其面积又符合文本叙述的约为250余亩大小,而且契合纂制《红楼梦》文本叙述的大观园的四十余处景点。其中绮春园主要建筑点会心桥(仿佛是黛玉葬花的“沁芳桥”)等,契合大观园的取景意象。
; A9 R3 h& |) R. x  2、万春园在长春园南面,曾经是怡亲王(猜测暗指大观园中的怡红院)允祥的赐邸,约于康熙末年始建,后曾改赐大学士傅恒,后收回重建,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那时的范围尚不包括其西北部。是颐和园中圆明园、长春园(畅春园)绮春园等三园中最小的一座,主要供清朝历代皇太后、妃子们居住使用。其特点是小型庭院较多,如凝晖殿、中和堂、集禧堂、蔚藻堂等。0 O4 y# k# {# s( G
  3、颐和园(畅春园)中未名湖之恩佑寺山门和恩慕寺山门,是现在畅春园仅存的遣物。恩佑寺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此处原为畅春园清溪书屋——此“清溪”,猜测就是红楼梦中的“芹溪”的谐音。  r$ N9 F1 s( v& m4 h4 V+ t! P
  4、再次证明前面章节论述的《红楼梦》作者为乾隆六子永瑢,完全具有《红楼梦》创作文本的生活经历和素材积淀的;证明大观园的原型,就是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万春园(绮春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2: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红楼旨义) v8 C* C+ j" R5 f
' R% Y; t: t( L$ Z
           ——永瑢创作《红楼梦》的动机

5 G+ k: G' K  C2 I  L" \! j% [& s2 x. \" i# `/ u# \4 U

% v- P9 Y$ g* J* E. N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 d/ Y9 p, r5 `  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 X, B8 B5 w5 P' h: G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i/ o/ y- c/ ^2 d3 r5 \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120回《红楼梦》第1回
, I/ D' I+ @* b§10.1 无才补天?  那么如果认同《红楼梦》作者为皇宫要员,清楚了解宫苑私秘,但《红楼梦》又有着明显的反对当朝的觉醒意识,所以接下来有还有个关键问题是:——是什么呢?为此,笔者仔细探究了一番。
4 r4 U7 z* X( H; y2 }" U  我们可以将《红楼梦》第29回清虚观打平安醮和五月端午节,从民俗文化角度加以考察。认定农历五月在我国古代是极为不吉的一个月。
) I" m' [* Y% L0 L# q  至晚在战国时代,人们就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风俗通义》记载:“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房,令人头秃”,不但此恶月万事不吉利,甚至连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视为不祥之兆。王充《论衡·四讳》就记载当时风俗,“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已举之,父母祸死”。' Y  Q- o. G! ^7 k# [2 d  x* d- ~
  出于对五月的慎重,人们从一进入五月就开始了一系列除邪、厌疫的活动,端午节也就成为一个祛病驱瘟、辟邪去毒的节日。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代。譬如,《燕京岁时记》记载:
6 e: O2 y; Z% @+ A7 R& \  “京师谚曰:善正月,恶五月。”
# q/ o  F+ R3 Z! G2 Z1 O! Y  “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硃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 d! G& ?9 o5 o5 h% Y' @  又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5 y# }0 b- {; F- u
  京俗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以艾叶贴窗牖,谓之解厄。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 A/ @& o" n  T' t# h+ H, R
  由此可见,在清代,“恶五月”的观念还是深入民心的。至五月初一,其实就已经进入端阳,避恶、除邪的活动就已开始。《红楼梦》中也记载了贾府的种种端午节的避邪活动。由此可见,五月实在是一个需要祈福的日子。于是元春在赏赐端午节礼物的同时,顺便给银子,为自己(甚至皇室)、娘家打醮以祈福。——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乾隆在世几番立储,都不予考虑出生在端午节的六子永瑢的倾向。
0 t4 ?/ t( m6 C% B$ T  据《清史稿》载:清朝皇帝的传位制度与历代皇帝的专位制度不同,既不一定传位给长子,也不预立太子而是实行一种秘密的建储制度。太祖、太宗世祖生前都未预立太子,至圣祖康熙皇帝才预立太子。雍正帝即位后,他吸取了历代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建立了一种新的皇位世袭制度,即秘密建储。其方法是皇帝亲写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封藏于秘密立储的这个鐍匣,安放在乾清宫中“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一份则由皇帝保存。待老皇帝死后,大臣们将在两份谕旨取出对证。雍正帝就是用这种新的秘密建储制度立皇四子弘历为太子,是为乾隆皇帝。, }/ b6 d9 F; a9 t' N
  乾隆也曾三次立储。第一次是1736年(乾隆元年),乾隆秘密选立的储君为永琏(端慧皇太子永琏为乾隆第二子,生于1730年,即雍正8年六月二十六日申时,乾隆嫡皇后富察氏所生,雍正给其取名为永琏“隐示以承宗器之意”),但在1738年,乾隆三年十月十二日因“偶感风寒”仅9岁就病死宁寿宫。第二次是1746年(乾隆十一年),乾隆又内定储君为永琮(悼敏皇太子永琮为乾隆七子,生于1746年四月初八日,为皇后富察氏所生第二个嫡子。永琮出生这当天正逢亢旱之后大沛甘霖,又值“佛诞”——佛家指农历四月初八为佛生日,乾隆特颁谕旨:“皇七子永琮敏粹中宫,性成夙慧,甫及两周,岐嶷表异。圣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聪颖异常,钟爱最笃,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为轸悼。”)但是在1747年的除夕,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痘的永琮仅立了两年就病亡了。第三次是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立储君为颙琰(嘉庆睿皇帝为乾隆第十五子,生于1760年,即乾隆25年十月初六日,母亲魏佳氏,后尊为孝仪纯皇后)。以后的嘉庆、道光也均以此法建储。至咸丰时,因国事纷扰,又只有一子,故无须秘密立储,不久病死于避署山庄。同治、光绪均无子嗣,不需要立储,秘密立储制度遂告终结。
8 [( c  p9 v: v) o5 g  (附:清王陵端慧皇太子永琏太子墓,如下图)3 G, l$ q( D7 [, \9 |0 w
  

& ~- g; w. h$ H- r  B3 k$ z!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w3 h1 H1 m8 ^" V( J5 }
  (慧皇太子永琏太子墓)* S0 X$ I) c! v$ K7 z% h, q
  可以看出,在1738年、1746年和其后的1773年的36年期间,乾隆从未考虑储君之议题。所以出生五月初五的皇六子永瑢按照 “恶月” 古法,即使多才多艺(《红楼梦》中北静王形容的宝玉“龙驹凤雏”),但始终几次都不在乾隆皇帝考虑储君之列位。猜测立储君时故意避开六子永瑢,主要原因就是乾隆对其生辰八字有忌讳。; I2 h: \- R: S8 _% i4 U
  可以想象,作者永瑢现世的“无才去补天”的慨叹和忧愤——也许这就是《红楼梦》多次点出众多主、次要人物的生日但仅仅隐晦宝玉(石头的原型为作者)生日的心理。这也是创作《红楼梦》的潜在的深刻动机罢。9 M( E7 }) m4 b6 @( o  l
  但是,史料记载,端午节又称女儿节,此种风俗自明代就已存在。清代的北京,此风俗更为浓郁。据《宛署杂记》卷十七载:燕都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又据《康熙大兴县志》载:端午节当地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已嫁之女亦各归宁。故俗又称端午为“女儿节”。此外,《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可见端午节又称“女儿节”是清代北京的一个普遍的习俗。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已嫁之女子都回娘家。假如元春不是嫁与帝王家,她自然也可以在此时与亲人团聚。但深居宫闱,她唯有让太监送去礼物,同时,送银子让家人打平安醮,以表达对家族的眷顾之情,这是元春在女儿节期间思家的一种方式。因此,选择五月初一至三,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所以《红楼梦》作者认为宝玉绰号“绛洞花王”,具有护花使者的意蕴——而设计黛玉生日为二月十二“花朝节”,意义颇深。
8 I$ I* S4 }1 }: K2 K5 k0 f5 u§10.2 梦兮幻矣  《红楼梦》的大量诗词原来被看作满清贵族青年玩弄辞藻、抒发闲情逸致的“香艳之词”。其实细究起来,除了作者对众生的“平等或泛爱主义”和人生的悲剧的精神(王国维语)外,大部分是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诗篇,又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它们抒发了亡国悲痛,谴责当权者腐败无能,歌颂民族主义、民族气节和民族英雄,是爱国主义的赞歌。诗词中多用“北风”、“雪”来形容清统治者,用大雪中的酷寒形容人民遭受的苦难。譬如,对立储制的冷嘲热讽,对国贼禄蠹的蔑视等,还有“交趾怀古”等呼唤民族英雄,梅花诗、菊花诗是歌颂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这就是作者自称“字字看来都是血”。所以对这些诗词的理解,依然是红楼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H' F: f- F/ K1 w" q$ K
  笔者看来,作者兼具皇子身份而有具有人性自由精神,这种貌似矛盾而又和谐的“双重人格”,在《红楼梦》的艺术拟态环境——虚拟世界,有着充分的显露。笔者将在以后独立的文本分析和解索章节——《红楼的人生境界》和《红楼的民族主义》,结合作品诗词的蕴意和思想,作进一步分析和详细剖析,暂时先按下。3 W4 S6 X9 R9 Z
  陈传坤' s/ n! I6 a: ~8 v$ `& t
  改定于2006.05.07
$ \- P, N: c/ Y# |* R  ( i. i2 S; e7 @& Z% i
  附录: 答客问) ?% K7 N0 d( Y  h" u& b
  9 D1 G  Q; w/ D0 I& [( x0 z
  1、红楼在线刘栖泠朋友探讨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新的方法论问题——
  o* d  `9 o5 C; J   :刘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颇中时弊.现在《红楼梦》已经走过200多年了,所有历史、文献或实物物质遗产等方面的资料(除非伪造的)基本上可说全部水落石出了(但是还不尽如人意),而还没有发现的且可足资凭证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材料,只能是冰山之一角了。新的史料或实物方面的发觉,可谓希望不大。现在看来,研究红楼梦的出路——只能从方法论上开拓了。$ W" O* @4 E& U0 J% Y/ h3 Y
  吾看来红楼前辈研究的方法,实证或探佚,终究是归于逻辑哲学上的类比/枚举/归纳等论证方法,这些论证的结果,难免说十挂漏,没有(充分、必要条件)严谨的科学依据。旧年的“道可道非常”的《红楼梦时间解谜》仿佛另辟蹊径,引入古人的八字命理 、天文工具等推算出元春(1703-1723年)/宝玉等红楼年谱。貌似颠覆的主流红学大厦,但是细看就让人诟病,如周思源枪毙的“陈林现象”——为了某个既定结论随意篡改文本,又循环论证,何来科学意义!故宫博物院公布的“元旦朝贺”是从乾隆三年(1748年)元旦才推行的典故,而陈林“道可道非常”却让《红楼梦》的作者提前数十年“寅吃卯粮”——小说中的贾家却在其推定的1730年就提前享受了。作者真正成了前知500年后知500年的神仙了!可见其论证的荒唐。8 d$ \$ P, L  Z
   旧年开始,笔者决意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几经考量与推敲,借鉴信息学、集合学和控制实验论方法,抛弃前人一切成果和史料等“外围证据”,一意“孤行”文本自证,探索到从结构生成功能出发,论证120回文本呈现的是一个和谐的系统——“红楼真本事”。
& H/ T* z( e7 L6 }  现在,笔者把论证的《陈述红楼真本事》系列1-12章,开始在“红楼艺苑·学术研究”、“中国文学网·专题研究”、“明清小说研究·资料文论”、 “悼红轩·文学研究”和国学网“学术争鸣”栏目等网站和大家见面了。恳请您们不吝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来,以谘诌善道耳。吾何幸之!谢谢。----陈传坤  200.6.04.16
, ]2 ~. F( r( ^6 W  
: \5 Y1 x9 _% ?8 n+ ~& \* t  \' z  2、再答青木堂主朋友关于“兰桂齐芳”-----
4 T' U% [! _( E) K  首先谢谢您!您来信提出的关于兰桂齐芳历史上的可能性,我查到的史料如下:
9 _3 j; H) q' j0 Y: O8 T! y* u$ ~  故宫博物院授权的“明清五百年”网站公布的《清代宫廷大事表》:“乾隆三十年(1765年 乙酉):是年准八旗大臣子弟一体参加科举考试,毋庸奏明请旨。甘肃大地震。滇缅间诸土司与缅人冲突,缅甸之役开始。”
+ H  A4 U& j4 e4 W6 e  再对照《红楼梦》第119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氏延世泽》,按笔者《红楼十三月》章系年表,推算此回文本所陈述事件的时间为1765年,文本叙述此年八月中秋宝玉乡试“高中第七名举人”。6 N# z; ~! }8 u' E& Z* ~  U
  其次,按照本论论证的《红楼梦》系统是传记体的文本性质,如果在此年八月中秋宝玉乡试,前提条件是:在1765—1766年期间(乾隆三十年,乙酉),历史上清朝有没有举行乡试呢?历史有案可稽,我们可以得到确定的答复的。按照《清通考·卷四七:选举考一》等记载:清制,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举行,考期一般在“八月初九至十五日”。由此可见,红楼文本叙述的此年八月中秋宝玉 “高中第七名举人”,正逢上乾隆乙酉正科乡试,叙述毫厘不爽。此外,乡试正科三年一次,如果不是1765年,那么至少在1762或1768年才能乡试,可见120回《红楼梦》作者对历史现实的把脉,何等一丝不苟!! v8 i5 F. ?- n7 A9 ?" N1 n
  可见文本陈述的年份契合历史.这也又一次说明120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元本。# i4 n6 g) q2 m: C. ^
  (还可参照史料看出乡试还有皇帝元年或大寿节时外加恩科,王录乾隆卷一零六,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乙未朔谕:乾隆五十五年朕八旬节庆,宜沛特恩,所有下届乡会试正科,著于五十三年八月、五十四年三月预先举行,五十四年秋举行恩科乡试,五十五年春举行恩科会试,以示乐育敷恩、寿世作人至意。”《清续通考·卷八四:选举考一》)9 t* R5 `. @) a1 m( X4 S
  另外,据张宜泉的诗作《〈春柳堂诗稿〉自序》有一句:
; F0 }; u2 ~7 K- n+ V* Q# q1 m  “想昔丁丑礼部试,我皇上钦定乡会小考,增试五言排律八韵,一时握管拈毫之士,皆鼓吹休明,和声以鸣国家之盛者,未易更仆数”。1 \+ S' L; u) ]0 ?1 L
  有历史专家确定,乾隆朝“钦定乡试增五言排律”(五言八韵诗)的皇家典故,史实确在1757年(乾隆22年丁丑年)。由此证明120回《红楼梦》作者在纂制第119回-120回文本叙述时,其所处的历史时间必须在乾隆22年之后——也反证如果全本“迷失”云云,岂不确实可笑?而据此(所谓的甲戌本脂批)推定此本子在1754年流传出来更不可思议了!——因为这样的皇家典故的推行,是在1757年当年乡试及以后,作者不是前算500年、后知500年的神仙。所以,陈林《红楼时间解谜》考证的在此119回:“当为甲辰年(雍正二年1724年) 从第一百零八回“一日,史湘云出嫁回门,来贾母这边请安”(第1487页)到第一百二十回“康熙五十九年,1730年)”,说故事在1730年,亦荒诞。即这样的皇家典故在晚1757-1724=33年之后的1757年才厉行的,《红楼梦》作者怎么能提前数十年寅吃卯粮呢?
& B) H& o: g( d5 d& I) n+ f  按照陈林这样 “寅吃卯粮” 的逻辑推论,作者看起来真的像《红楼梦》第1回说的“半生潦倒”、“茅橼蓬牖,瓦灶绳床”呢!又反证陈林的《红楼时间解谜》错的离谱了。笔者的《陈述红楼真本事》无误。
  C* M- Z: N1 p) ~( s* @  ——陈传坤于 2006-05-02& f, n+ t# z5 ?) F, Q! I5 t
  3、红狐评论于 2006-03-29我认为甲戌本等是伪造的。“脂本”和“程高本”两个体系还有别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就是先后出来的吗?到底《石头记》是原版还是《红楼梦》是原版? 它的原版真的已无法考究了吗? 找到原版是解决所有问题最好的方法?2 d4 u# }/ ]# w
   + w: ?1 _& O6 q8 V1 `( X
  答复:首先谢谢您的提问。您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如果一切论证是在找到原本子之后,那希望也渺茫,现在从物质或非物质的证据看基本上都显露了(除非伪造的),但是还不尽人意。按脂批《石头记》“凡四评过”又似乎为早期书商向社会流布而作,《红楼梦》似乎为作者后来的定名(“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清)楼薄姓名”作者是否暗示反意朱/红楼?)7 S+ d$ g( }  }& Q1 D
  持论作者(最大嫌疑是皇宫人物)如此年轻而传奇般的创作,似乎也有论据可能的,像巴金26岁著成《家春秋》,钱钟书34岁写成《围城》,张爱玲22岁写成名小说,都是现代的例子。但是从第16回前面时序模糊来看,确有《风月宝鉴》改制的痕迹,但是后来的历史现实时间和事件的清晰接榫,又说明创作的时期必须在1745-1760年间或以后。
2 \* e3 }3 \- F& w( x/ a0 d4 J  至于作者为曹家血缘子嗣说,理论上的反证很多,譬如书中对历史的评价也很有讽刺味道,如戏说“唐寅”为庚黄;还有按照传统学派曹操应该是曹家的先人了吧,历史记载上也没完全否定他,但书中就把他说成最坏的人之一,如果真是曹寅的后人写的书,为什么作者要骂曹操呢?吾臆测就因为曹操就是一个阴谋夺人江山的人,却又是死要面子的家伙!如果作者是皇室后人,当然最恨这样的人了。7 |) {0 J6 d' a. B$ x1 t- c
  笔者目前新的结果考证尚在推敲,请您以后继续关注。——陈传坤 2006.04.04# m* g. h7 j5 f5 x6 x& r2 o0 j! c( Y9 {
   # `& _, s7 ?' f' N2 F
  4、关于《红楼梦》陈述事件时间的选定问题。
2 h- M5 S$ G- o% y$ E! E   : w2 [" o. R& E. k* w: U+ \
  答:首先谢谢你们的热情参与和提醒。鉴于大家如此热情,笔者仔细把明末到乾隆时代1546年—1791年的时间又排查了一遍。发现:1 ]3 ^! L" M0 L# g: _
  秦卿逝世当年——十一月三十日是冬至日;只有1642年和1745年两个年份有。
6 s, z* f$ `/ G! H$ Z4 V1 R  e  元妃薨逝当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只有1646年2月3日、1760年2月4日和1779年三个年份。
0 m8 l0 A' D* r/ [* o$ w  贾敬升天当日——“守庚申”;庚申日在端午节的只有6个(端午节在庚申日的公历年月日)分别如下六个:
9 B! h$ p" P1 A4 d4 s8 F  1546年6月2日 嘉靖二五年;4 M. P; n/ Q1 f" {9 `* ]" j* S
  1603年6月13日 万历三十一年;
5 _* f7 b6 N% M. i7 Z2 D3 Z5 u  1670年6月21日 康熙九年;
$ c. P! N( S2 A+ m8 J( J' J& n  1696年6月4日 康熙三十五年;
+ s" b+ ]9 L5 [" ]  1727年6月23日 雍正五年;
3 `' Z& \1 Y1 K; I% Q  1753年6月6日 乾隆十八年。: U: j4 J* o6 D9 _0 U+ v* G* I
  但是,庚申日交芒种节的只有两个:1650年6月6日顺治7年(庚寅年壬午月庚申日)02:48交芒种节 ;1753年6月6日 乾隆十八年。其中,前者为五月八日,后者为五月初五端午节又于00:04:52交芒种节)。
2 P5 \+ N5 Y) \& O9 o+ ?  符合正逢宝玉当年生日特征的时间只有“1753年6月6日 乾隆十八年”。. D6 s6 b) j  \- S) z: B" A& f. @
  所以,综合以上时段,考察《红楼梦》文本系统只有在1700-1791年间,才能都满足叙述的三个条件。所以笔者论文界定的时间范围在明末到乾隆时代,不存在像目前红学界推测小说影射嘉庆、康熙或明末等历史上的其他选择余地。红楼梦时间如此契合历史实况的就只有这一个1723-1765年间,也不存在历史回环等多重意象。笔者的结论无误。
7 O( P  s8 p7 _7 {* M) L: _  ——陈传坤 2006.03.26
' Q$ u  z9 C& m1 z2 C* L* o$ |  5、关于“甲午年”讹误成“甲戌(戍)本”的猜测。
9 J, i$ C7 w* R: H) x) e    答复是:“甲戌本”的原本迟于己卯本、庚辰本,而且迟于1771年.——那么笔者猜测,("甲午八日")现在讹误成“甲戌(戍)本”,这可能是过录当时,抄手把“甲午”唱本时读作同音的“甲戊”,于是流传,藏者检阅文本时想到决不可能,便想当然的径直添加一点,就成了第一回的“至脂砚斋甲戍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这就是甲戌(戍)本的真实来历。然否?
, ~& l* L. S5 k5 M5 E) v' Y
陈传坤 2006.05.0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7 23: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辛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