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3|回复: 4

[原创] 论“格物致知”(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9 12: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lg6688 于 2019-1-20 15:16 编辑

儒,既稱家稱學,卻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只能教人怎麼做,而不會教人如何思考。
只令知其然,不令知其所以然。
从根本上限制了人的求知欲。
如此學問,有甚用處?!

     说明:针对本网《儒学本质》一文,认为儒学的结论为“如此學問,有甚用處?!”特回复,将此文发表于此,以为学习探讨,敬请大家帮我指正。
   若为了便于查阅,可以移动到相关文章的页面。

      论中国人类学的根基,传统文化的本源,儒家文化的命脉,自然的形而上学
                                     ——“格物致知”(一)
                一个悬置二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疑案之破解探索

     格物致知就是形而上学。“格物”之“物”是谓“形而下”的“器”,“致知”之“知”是谓“形而上”之“道”,“致知”就是“致使人知其物(器)之道和德”,故我认为可称为我们“口头禅”常说的“知道”。如问:你知道吗?回答:知道。这简单的问答,轻巧而随意,但要说清楚其中的学问,那可就太大了!

第一节   “格物致知”悬案探索的背景

       “格物致知中国人类学的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也是中国古儒家思想中的一个命脉性重要概念他的本质是在向自然学习的基础上构成的形而上学同时,这种向自然学习的形而上学也是儒家“道”和“德”的来源,周代治世方略的基础。或犹如在问: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人(自认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因此,可以说向自然学习形成的格物致知”,是儒家理论体系形成来源和纲领基石,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人类学的本源、根基是中国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核心文化的形成基石,亦是中国特色之宗教和道德的来源
      中国特色的“宗教”和所谓的“道德”,都是在向自然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格物致知”的产物。因此,格物致知”成为“文化之谜”,也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迷失方向说不清、道不明自己传统文化的所以然的根本找不到自己精神家园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导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成为“一把掉了钥匙之锁”“打不开”的根本原因。
     如我们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在对两种自然现象进行“格物致知”,让人明白如何“励志”的道理。但若是将该文句子中的“宝剑锋”和“梅花香”删除,只有“从磨砺出”和“自苦寒来”,你将会感到莫明其妙!而这种现象就是我们迷失“格物”,只有“致知”,导致我们现在对儒家文化了解的现状。
     我们大多都是在断章取义地前提下,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儒家格言,却少谈、甚至不谈具有中国特色性宗教的前面一半部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其完整地呈现应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之间是递进的逻辑基础关系,没有前者,则没有后者。但要命地是一开头,我们就陷入了迷茫,“格物致知”成为儒家文化的历史悬案,这就等于我们只了解儒家文化的后半部分“德”,却不知道前半部分“道”的来龙去脉什么。儒家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宗教性理论体系,或者说是对某种自然现象(并非是天下的万物)的形而上学,但现在我们只知道盲目地学习、阐释儒家的“据于德”,却不知道“德”的来源;只知道儒家“以道为最高”,却不知道儒家“志于道”的“道”是什么?总之,弄不清“格物”,儒家的“致知”文化就可谓是“有德无道”、“有向无志”、“有用无体”,是没有根基的“理学先生”,却不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的“道学先生”。尤如“格物”梅花,知道了“梅花香自苦寒来”,如舍去了“梅花香”,只知道“自苦寒来”的方向,却不知道通过“形而下”的“梅花香”之“物”,不知道其拟人化的目的,是教导人明白“自苦寒来”的“形而上”之诲人的精神性道理。所以,我把“格物致知”比喻为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之“锁”的“钥匙”,而“格物致知”成为千古谜案,则是导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成为“一把掉了钥匙之锁”的根本原因。
     由于格物致知”成为历史悬案,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成了“一把掉了钥匙之锁”从而也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众说纷纭中变得难以辨别是非,甚至是一无是处;在治世与人生之“道”的选择上,由于儒家和道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阴阳之争”、“儒与道、法之争”,让生存于阴阳之间的炎黄子孙们难以把握“阴阳”各自的利弊,协调“阴阳”的“平衡”;加上“世界大同”之“双刃剑”在文化上的碰撞、绞杀、侵略、交流、借鉴、“拿来主义”混杂和部分国家之“文化霸权在世界上不公正地“说东道西”,混淆是非,导致难辨本末的国人在精神领域无所适从,大量与精神文化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更进一步地加剧国人的灵魂成为无所归依之“游魂”的形势。
     每逢中国面临重大的转折,便会构成举国上下的“文化寻根争鸣”。例如我国在准备实施改革、开放、搞活的国策阶段,面对“世界大同”的“双刃剑”,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被“世界大同”的“双刃剑”伤害得体无完肤?曾进行过全国性的大讨论,各大媒体、大学教授、知名学者纷纷登场,连篇累版地激扬文字,或举行学术研讨会,请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等等召开“合诊会”。可谓手段用尽,但由于“格物致知”这个本源、命脉性问题的迷失,当时的“文化寻根大争鸣”在没有形成“共识”的情况下草草收场。最终,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文化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而这种经常发生的现象,常常导致我们总是无法找到中华民族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
     由于“格物致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谜,儒家校仿太阳照耀大地、“生柔万物”,倡导人文之“生生之德”的“入世”理念,成了低级“世俗文化”的根据,同时也导致中国成了一个没有“宗教”、没有“信仰”、没有“文化核心”的国家甚至于在一些学者中,中国还被认为是一个没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三观”,稀里糊涂地活了几千年世界少见而特殊的国家儒家文化是“世俗”文化,与“宗教”无关的论调,成为将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甚至于是被“调侃”得一无是处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在世界的民族之林的认识中,是没有信仰和是非之分的国家,犹如是没有“教养”或没有“家教”的家庭一样。而“无教”,则是既骂祖宗、也骂今人,而且还要继续骂下去,殃及子孙万代。
     因为中国“无宗教”之论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市场”,且其形势愈演愈烈,在国内已经达到了有大学者在“重修中华文明史”的地步。而在中国文化圣地——山东曲阜孔庙附近,曾经出现过要建造一座高达四十余米、容教徒三千余人的哥特式耶教大教堂的事件。其教堂的容纳量为三千余人,似乎是欲以与孔子的三千弟子为数量上限形成对垒,笑儒家的世俗,突显基督教要到孔府来为这个“无教”养)的古老国度为众生“传教”的凌人盛气。并且这个哥特式耶教大教堂的高度和容纳人数都超过孔庙,这可真让大气包容的中国人啼笑皆非“小气”了一回终于呼吁“叫停”了。殊不知,有五千年文化连绵不断的中国,其“教”之美不胜收,“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价值观、核心文化形成的意识形态、宗教观念、与天地和谐共存理念、“普世”理论和“阴阳”的“制衡”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方向,这些问题早有定论,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和名贯古今的中国古代圣贤、先烈们也不是浪得虚名的。自然,山东曲阜修教堂的种现象也招来国内数百名教授、院长、名人义愤填膺的联名反对。但,反对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还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文化:我们有自己的宗教和信仰吗?儒家能叫“儒教”吗?儒家文化仅仅因为其是“入世”的,就“世俗”了吗?
     但是,因为史料然缺失,文化出现“断坎”,加之历史上文化悬案、疑案、是非案的迷雾重重,致使对儒家“格物致知”记载的真相,乃至理解,成为不知所云的浆糊同时,也导致儒家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与宗教是什么关系?中国是什么宗教?儒家是什么宗教?中国古代的传统信仰是什么?我们的三观”和核心文化是什么?我们强调“道德”,这个“道德”是怎么来的?都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化悬案。进而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一把掉了钥匙的锁”,或谓是一团不明所以然的“倒浆糊”。我们犹如隔着一层窗户纸,或是“白内障”患者在看世界,一片模糊。但我坚信,当弄清了“格物致知”,就犹如捅穿了这层窗户纸,割掉了蒙在眼睛上的“白内障”,我们将会豁然开朗。
“格物致知”的失传,让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肢翅膀出现了问题,精神文明的翅膀有了严重的障碍,飞不起来了,也失去方向了。精神文明有时比物质文明更重要,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的“半壁江山”,是与物质文明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的国家富强之支柱,绝不能掉以轻心,甚至不屑一顾!这是“继往圣绝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往今来的学人不断求索的大问题。
     然而,也正是因为史料的“失佚”文字依据的匮乏,大家便有了许多探索的空间,亦成为我国历史上许多儒家文化明星对“格物致知”进行“盲人摸象”的前提。当然,也正因为是“”,最终这种“摸象”摸到近代的结果是:将“格物致知”“摸”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
     中国传统上将所有的知识统称“学问”,古代将关于自然物道理的学问称为“物理”。因此古代的物理即是自然科学,数学学科独立于“物理”。而自明代时国则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以表示研究自然之物所得的学问。直至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出版的许多科学书籍多冠以格致格物之名。
     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学生古汉语词典》“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化)条载:“清代末年,统称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为‘格致’。” 我想,这格物致知”已经成了“物理”的“简称”,它就是与“化学数学”对举联姻是属于当今之“数、理、化”体系中的“物理”。即为所谓“理科”的“物理”之“物理”!?直至当今,我们仍然将“格物致知牵强地理解为知识与道德的结合,即使承认这种解释可以成立,但存在的问题是:“格物”是形而上”的道德”?还是“形而下”的“知识”可知这“道德”、“知识”源于何“物”?“致知”属人文的“道德”,而人文的“道德”又是源于何“物”。例如“致良知”中的“良知”来源于什么?什么是“良知”?“格物致知”与宗教和信仰有关吗?总而言之,用“物理”来解释“格物致知”,就是在用“模糊学”的手段“倒浆糊”。
     再者,知识与道德,“为学”与“为道”,积极的生存知识,或谓实际的“形而下”之“物”的实际信息,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形而上学的道德价值,其间虽有联系,但却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可以分别的称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学”的目的是增加积极知识的层面,“为道”的目的是提高心灵的境界,一个属于物质领域,一个属于精神领域,虽然他们有必然的联系,由物质转化为精神,但“形而上、下”却是属于哲学领域的,与“为学”的知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因此,“格物致知”界定为“知识”,便是犯了将“精神”归类于“物质”的错误,划错了他们的领域。同时,我们也是在用西方的文化理念规范中国的文化传统,以达到削足适履之目的,故而出现了“三人当家,七扯八拉”的混乱局面。例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其中的“梅花香”是自然知识,梅花只在寒冬腊月开放,寒冷是梅花的生存环境,夏秋季节,没有梅花,春季的中晚期和冬季的早、中期也没有梅花,这也是自然知识,属于“形而下”的知识。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主题不是在讲自然知识,而是在自然知识中通过“格物”,提炼人文的世界观,达到“致知”,认识“苦寒”对人生的意义,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苦楚”和“寒冷”。而且,“苦寒”也并非是指真正意义上的“苦寒”,而是指人生中的种种磨难、痛苦、万般的不如意、让人生不如死,苦难进而让人在困境中引为“励志”的格言,走出人生的辉煌来。因此,“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终极目标是属于人文精神的,其中的“知识”不是主体,将其认为是“知识”,就是本未倒置。“梅花香自苦寒来”当“知识”讲,只可给幼儿园的小、中班的小朋友讲“梅花香”,与人文方面有关的知识,讲了则听不懂。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到如今难道还只能听“知识”吗?如果国人还处在了解“知识”的水平,能写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供人“励志”吗?!
     我认为:“格物致知”是属于精神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哲学文化,或谓是属于中国特色之宗教性的文化,从继后递进要求的“诚意、正心”,即真心诚意地“与天合一”,就可以证明此说不虚。强调性地非要“格物致知”与物理知识有关也应该是与中国特色的“物理”,即中国特色的文化格式、文化公式、文化定制知识有关,例如五行与五方、五色、五音的格式等等。这种“物”之“理”的知识继续深入了解:例如与五行、方位、颜色、人体的五脏与五色、五味及医理文化链等等有意识形态之“道”关系的知识认知,再如中国人是如何信仰“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格式与他们的“道德”是如何“通感”挂联“道”的知识;还有与风俗习惯方面有关的常识,如: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入门问讳等等与“礼”有关的知识而决不是当今的“物理、化学”方面的纯知识,即使有关,也不是仅仅如此。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中最为著名的两句话他由自然的“形而下”的“天行健”、“地势坤”,通过“格物致知”,转化为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形而上”之人文的“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这说的就是人文精神上的“天经地义”,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我们能从中体悟到“理科”所学的“纯粹性知识”吗?!这是典型的宗教标志——天的启示,神的启示,简称“天启”、“神启”的宗教哲理,与当今的“理科”知识可谓是“风牛马不相及”。即使牵强附会地说有联系,他们也是有本质的区别,一个属于“分”的物质学科;一个属于“合(和)”的精神领域。
        我曾专程到上海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室,查找“格物致知”的相关史料,在《四库全书》中,发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二十二·儒家类》有《格物通》的专篇,我高兴得如获至宝,请古籍阅览室的管理员帮我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但打开一看,让我凉了大半截。请看摘录:
P716-13
      诚意格
    臣若水序曰:何以不著致知?曰:经曰,致知在格物,则格物即致知也。诚意何以言格物也,曰,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至也者,知行并进之功也,于意焉而至之也,至其意之,理也,是故审也,立志也,谋虑也,感应也,儆戒也,敬天也,敬祖考也,畏民也,皆意之事也,人主读是编焉,感通吾意之理念,念而知于斯存,存而行于斯文,以有诸已,则格物之功庶乎于诚意焉,而尽之矣。
     可见,其书《格物通》摘录的是“格物致知”,即“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北宋的主张理解的“物”,是指人为地“格”“天下万物”,“格天下万物”是一项至今也没有完成的“伟大事业”,到南宋朱熹也是主张“格”天下“万物”的,他同样也没有完成这项“伟大事业”,“格物”之“物”至今仍然是个“谜”!
   《格物通》是明代的南京吏部右侍郎臣湛若水撰写,他理解的“格物致知”是源于“经”,而“经曰,致知在格物,则格物即致知也。”这尤如在说:“所以是因为,则因为即所以”。这话似有道理,但又让你稀里糊涂。可见,“格物致知”的“物”首先是在“经”上不明,从而导致后来的古人不明,继而导致今人的不明。难道此案就没有蛛丝马迹可查?“格物致知”要成为永久的悬案?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之谜将不可破解?!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0 13: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格物致知

後世儒生不懂何爲東周。

《論語·卷九·陽貨第十七》云: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爲東周乎。”

何宴注曰:興周道于東方,故曰東周。

朱聖人注曰:爲東周,言興周道于東方。

一派胡言。

不懂東周,是後世儒生歷史常識的欠缺。

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先秦儒學談不上什麼理論體系。

漢唐時期,儒學也沒有出現完整的理論體系。

直至宋朝,儒學出現了較爲完整的理論體系。

程朱理學即是其代表。

《大學》云: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禮記》中的大學和朱熹《四書》中的《大學》,在這句話上沒什麼差別。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

這可以看作儒學,特別是程朱理學的方法*論。

其基礎在于格物。

可惜,直到今天,後世儒生還是搞不懂什麼是格物。

格物。

鄭康成注曰: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于善深則來善物,其知于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

朱熹注曰: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鄭康成的注,哪位大儒看得懂?

把讀者搞得一頭霧水,从而蒙混過關,一派胡言而已。

朱熹的注,貌似能夠自圓其說,不過終究還是一派胡言。

傳說王陽明曾經格過竹子。

錢鐘書也帶著女兒去格物。

格竹,格物,又是如何格法呢?

格字的本義是辨別。

木+各=格

屮+个=木

口+夊=各

格者,《老貓字典》云:从木从各。會意。木者,樹木也。各者,歸于各戶也。格者,謂木歸于各戶,乃將木分門別類也。故,格者,辨別也。

木者,《老貓字典》云:从屮从个。會意。屮者,象初生小艸之形。初生小艸也。个者,象根形。根也。木者,謂草有其根,可成參天之樹也。故,木者,樹木也。

各者,《老貓字典》云:从口从夊。會意。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夊者,倒止也。各者,謂足回,乃歸于各戶之入口也。故,各者,歸于各戶也。

物字的本義是犁地。

牛+勿=物

彡+力=勿

物者,《老貓字典》云:物字之本字,勿也。勿字之義別有所專,後世乃復增牛旁作,物字。物者,从牛从勿。會意。牛者,象牛形。大牲也。勿者,犁地也。物者,謂以牛犁地也。故,物者,犁地也。

勿者,《老貓字典》云:从彡从力。會意。彡者,象飾帶之形。飾帶也。力者,象犁之形。犁也。勿者,謂犁地所出之土若飾帶飄散也。故,勿者,犁地也。

物者,犁地也。引申爲犁地之產出,即穀物,再引申爲萬事萬物。

格物,就是分辨萬事萬物。

格物致知,作爲儒學的方法*論,本應該可以爲儒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但前提是後世儒生要能夠理解何爲格物。

鄭康成和朱熹的理解,實在是與格物的本義風馬牛不相及。

不懂得格物,也就沒有了基礎。

既然沒有基礎,儒學的理論體系又當如何構建呢?

儒學由此成爲無本之木。

儒家修齊治平的說法,是从老子那里剽竊來的。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云: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當然,儒家中庸的思想也是來自老子。

孔大聖人之後的儒生曾希望使用老子的思想體系來構建儒學的理論體系。

可惜二者兼容性太差。

後世出現的儒學理論體系當然更是一塌糊塗。

朱熹曰:去人欲,存天理。

對曰:人欲即天理。

王陽明曰:我心即宇宙。

對曰:汝心已死,而宇宙永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14: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g6688 于 2019-1-20 15:01 编辑

谢谢回复!
     我以为:
     周公制礼乐,且在“三教先忠”的继承中,继承夏的”忠“,商的”敬“,到周代则用“文”为主的形式,辅以“忠”和“敬”,构成了周代“以德治国”的框架,如不成体系,孔子为什么要赞扬周礼“郁郁乎文哉”,要“复周礼”,回到那个没有体系,没有道路的社会去,无辜地背上“复古倒退”的罪名呢?您说“先秦儒學談不上什麼理論體系。”孔子不懂“郁郁乎文哉”的赞扬意思,是胡乱说的吗?其实,西周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部分的格式和公式存在的。例如对“阴阳”的划分标准,就是一种格式;再如:“阳”配以太阳,和“德”,“阴”配以月亮和“刑”,这也是一种格式。且这些格式是被西周利用来为《周礼》建立制度发挥功能作用的。
     儒家文化不是孔子发明创造的,孔子只是“述而不作”,老子比孔子大,但毕竟都是春秋时代的人,且有孔子求教于老子之说,可能他们均处于春秋的同一时期。西周时期的文化在老子和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西周时期的理论,经过孔子“述而不作”,传达了“格物致知”的这个信息理念,孔子不是当权者,“格物”能由孔子提出来,让西周去执行吗?!这显然不合逻辑。故“修身、齐家”等等理念也不可能是儒家剽窃了道家的理念。如要说有相同的理念,只可能是老子借用了西周之周公的理念。
     您上述提到的问题,后文将都会说到,当然,有的观点与您不同,但也有相同的观点,即“格物”是“格”天下的“万物”,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0 17: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至於作者是誰,聚訟千年。
朱熹說是曾子所作,可惜他拿不出證據。
《大學》在《禮記》中,只是一篇很普通的文章。
《中庸》也一樣。
朱熹把這兩篇拿出來,是要建立他的理學。
而朱熹的理學在兩宋,也談不上什麼崇高的地位。
只是在元朝將朱熹的《四書》列爲科舉的課本之後,理學才確立其在儒學的統治地位。

《禮記》本是成書于漢朝,其中大概有幾篇先秦的東西,但多數是漢儒文章。
退一步講,即使格物致知之說出自曾子,然而在先秦直至秦漢,都談不上什麼影響。
當然更與周公制禮談不上任何關係。
作文,言必有據。

老子是道家嗎?
那是後世道教追封的。
老子和道教、道家毫無關係。
老子《道德經》的道,也和後世道教、道家的道毫無關係。
道教的官方說法,並非史實。

同樣,所謂夏朝,也是出於周朝的官方說法。
無非要證明周朝統治的合理性而已。

我實在懶得和千瘡百孔的歷代的官方說法去辯論。
當朝的官方說法,同樣千瘡百孔,如李學勤之流。
沒有我黨實事求是的原則,只能是浪費時間而已。

http://www.gxfxwh.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5: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您《集权中国》一文的部分内容,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也是受益匪浅。我下载了,有待来日过细的领会。
     这又是一种史前中国文化的历史学说,如您说夏、商、周的朝代顺序排列应该是商、夏、周,这个观点对我理解在《楚辞》中,凡是提及汤跟禹的部分,与其它文献不同,都是写作‘汤禹’,似乎是在表达前后相反的时间顺序,如《离骚》:‘汤禹俨而祗敬兮’(后续‘周论道而莫’。意思是:商汤夏禹严谨而恭敬,文王武王道义无差。);‘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意思是:汤禹殷殷之心,求索同心同德的贤臣,伊尹和皋陶才能辅佐左右,共创盛世。);《九章·怀沙》‘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意思是:商汤、夏禹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久远到了很难思慕的程度。)的困惑有很大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我要好好地学习!
       我自知自己的学识浅薄,到这里来就是以学习为主的。
       但我说句心里话,我不认同您认为儒学无甚用處的观点,若真如此,我感觉精神像被抽空一般。因为我们信奉了这么多年,突然将他置入无用的境地,还有什么传统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支柱呢?我有将儒家文化的本质弄清楚的企图,权当以虚心学习,渴求指点,抛砖引玉的心态,发表自己的观点。
       敬请您多多点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