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3|回复: 0

[原创] 论“格物致知”(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 15: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lg6688 于 2019-1-21 15:49 编辑

   论中国人类学的根基,传统文化的本源,儒家文化的命脉,自然的形而上学
                                ——“格物致知”
                        一个悬置二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疑案之破解探索



            第二节   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历代文人的探索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1、格物2、致知3、诚意4、正心5、修身6、齐家7、治国8、平天下。这八个有着递进的逻辑基础之内在联系的过程,在礼记·大学所论述的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可见,这“八目”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递进”,没有父母就没有儿女的延续逻辑关系。然而,由于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致知”,致使这两个词汇可供参照文字,遂使号称志于道,据于德”的儒家,因对格物致知真正面目和意义的不了解致使儒学思想成为难解之谜儒家的“(志于)道(据于)德”也常常被调侃、笑谈
      有人认为“格物致知”是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中,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种似是而非的结论,让人坠入五里云雾,不明所以,其要害也是不知道“物”是什么?儒家的理论体系是如何在这个“物”上建立起来的?为什么是这个“物”?这个“物”能够攘括儒家的所有理论体系吗?孔子为什么评价周代的“以德治国”为“郁郁乎文哉”?周代是如何在这个“物”上“文哉”的?我们能够体味周代在这个“物”上的“文哉”吗?
      我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从东汉开始迷失方向,成为儒学思想史上直至今日千古之谜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此悬案已经争论了至今日,仍无定论。明末刘宗周在当时经过自己的统计,曾归纳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从明代的刘宗周至今,又历百余年,更是又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可谓是贯穿古今之真正的“百家争鸣”了
     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格物致知的观念争议,重点年来,部分历史上儒学界的主要“文化明星”,对“格物致知”进行“盲人摸象”解释原文例举如下源自《百度·格物致知》)
   东汉
    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引者注:郑玄格,来也。”“此致或为至。可能源自《尚书·舜典》:“帝曰:‘格,汝舜’”。其中的“格”意为“来,至”(见《学生古汉语词典》第201页“格”。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5次印刷。】
唐朝
      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李翱:万物所来感受,内心明知昭然不惑。“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
    北宋
      司马光: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
      程颐: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格,至也谓穷至物理也。”问:“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之间,皆是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由曰穷齐理而已也。”“物,犹事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
    南宋
      朱熹: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
      陆九渊: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此理本天之所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来无事胡乱。彼事物牵去,若是有精神,即时便出便好;若一向去,便坏了。格物者,格此者也。伏羲仰象俯法,亦先于此尽力焉耳。不然,所谓格物,末而已矣。”“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实;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
       黎立武:通彻研究《大学》所述的事物内容。“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事有终始,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言。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由平治而溯至格物,终必有始也。”“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后之知,盖通彻物之本末,事之终始,而知用力之先後耳。夫物,孰有出于身心家国天下之外哉!”
     明朝
      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王艮:规范反省自身行为,了知德行根本。“格如格式之格,即后絜矩之谓。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絜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故曰物格。吾身对上下前后左右是物,絜矩是格也。”“物格知至,知本也;诚意正心修身,立本也;本末一贯,是故爱人治人礼人也,格物也。不亲、不治、不答,是谓行有不得于心,然后反己也。格物然后知反己,反己是格物的功夫。反之如何?正己而已矣。反其仁治敬,正己也。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此正己而物正也,然后身安也。”
      瞿汝稷:止于应止之行,而可达致至善之知。“射有三耦,耦凡二人,上耦则止于上耦之物,中耦则止于中耦之物,下耦则止于下耦之物。画地而定三耦应止之所,名之物也。故《大学》言物是应止之所也。格,至也。格物也者,至于所应止之所也。
     蕅益智旭:修持唯心识观,转意识为妙观察智。“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
     憨山德清:感通外境万物,致以化为自心真知。“物即外物,一向与我作对者,乃见闻知觉视听言动所取之境。知即真知,乃自体本明之智光”“格即‘禹格三苗’之格;谓我以至诚感通,彼即化而归我。所谓至诚贯金石,感豚鱼;格也。”“以妄知用妄想。故物与我相扞格。向之与我扞格者,今则化为我心之妙境矣!物化为知,与我为一。其为感格之格,复何疑问。”
    清朝
     孙奇逢“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涵而为纯一之体,发而为灵明之用,其灵明之发而为最於一之念者,则良知是也。即良知之发,而识吾性之真,因推极其良知之用,以复还吾性之体;是王子良知之说,正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非者也。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统而为彝伦之大,散而为万事万物之理,是万事万物之理,即吾性之所存也。本吾性之理,以格万事万物之理。穷万事万物之理,而益明吾性之理,是朱子即物穷理之说,亦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为非也。盖王子得吾性之要,朱子得吾性之全。不得其要,则泛滥而无本;不得其全,则缺略而不该。然所谓要者,即所以主宰其全,非於全理之外,而别有所谓要。所谓全者,即所以统具乎其要,非於要理之外,而别有所谓全,是吾所谓归於一者也。
      颜元:亲自实践验证,致使知性通达事理。“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於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周公以六艺教人,正就人伦日用为教,故曰‘修道谓教’。盖三物之六德,其发见为六行,而实事为六艺,孔门‘学而时习之’即此也;所谓‘格物’也。”
      印光 格物致知确解,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此圣人为天下后世所立修己治心之大法。修齐治平在是。超凡入圣亦在是。于此用功最省力。而其所得之利益,随各人之工夫浅深,为贤为圣,乃至为佛,悉由是得。况其下焉者乎。惜后儒不察,以物为事物,以知为知识。则是以根本之根本,认为枝末之枝末。又以枝末之枝末,认为根本之根本。不但不得圣人之意,亦乱圣人之文。何以言之,以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极省力,极简便,举念即得之法。弃之不讲,令人推极吾之知识,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以期诚意正心者,则举世难得其人矣。宋儒误认物为外物,故后儒只云诚正,而不提格致。此理极明显,以自命得圣人心传者错解之。致圣人教人修己治心之道,晦塞不彰。可不哀哉。若专主自治,则格物一法,便可足用。以私欲一去,则众恶悉除,众善悉生,故云足用。若欲令举世之人悉去私欲而显正知,非提倡因果报应不可。以凡欲自利者,固不暇计及人之利与否。若知善恶因果,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了此,则不期格物,而自肯格物矣。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此实明前生之因,今生之果。向,顺也。用,以也,得也。威义,当是违。极,穷厄也。由前生所行,违背正道,致今生得此穷厄之果也。后儒不察文理,一归于王政,则成违天理而诬王政矣。小儿生于富贵家,即享福,生于贫贱家,即受苦,岂王政令彼生乎。五福之四,攸好德,乃前生修道修德之习性。一寿,二富,三康宁,五考终命,乃前生修道修德所感之果报也。六极之一凶短折,二疾,三忧,四贫,五恶,(貌丑曰恶)六弱,(身柔曰弱)乃前生多作不顺道义之事之果报,何得皆归于王政乎。
     【《修福积德造命法》一书之《格物致知之真义》一节/印光大师序言讲记:开篇即说:“或问格物乃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致知乃推极吾之知识。必使一一晓了也。何得以人欲为物。真知为知。克治显现为格致乎。”印光法师用白话讲解时说:“这是假设一个疑问。或者有人这么问,儒家常讲的“格物致知”,“物”是讲天下事物的道理,“格”当穷尽讲,我们要研求一切事物、一切万法的道理,这叫“格物”。“致知”是推展我们的知识学问,使我们对一切法样样都能够明了。这跟大师所讲的不一样,大师是以人欲为物,以本性里的真智慧显现出来为真知;去妄克欲之内功显现,称做“格物致知”。“答曰。诚与明德。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名虽有二。体本唯一也。”印祖在这一篇一开端,就把修学的因果提示出来了,后面的文章形象片不外乎是发挥这个道理而已。圣贤之道就在诚与明,这两个字在前面讲得很详细,现在不必再说了。诚与明都是讲我们自己真心本体。】
    现代
      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所谓的实验。


     
     我想,诸君看了如此多的儒家文化明星对“格物致知”之说解,一定会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由于在先秦时期典籍中,从未出现“格物致知”的相关词汇,所以还有学者认为,“格物致知”应该不是先秦儒学思想,而是汉朝学者融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观念产物。
      “格物致知”之所以难于解释,且又不得不解释,故而使儒学界为此争论达千馀年首先关键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是后面随之而来的各项步骤的基础。同时,也涉及儒家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超越了先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深度。
    其次,是不知道“格物”之“物”是什么?这个“物”被“格”后,是怎样形成儒家一整套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人文之“道”和“德”理论体系的。因为知道了“物”,与儒家的道德体系结合,便知道了“格”是什么意思,也知道了“致知”是什么意思。但这个“物”被理解为“万物”后,便迷失了方向,“格物”之“格”也说不清楚了。想当然,从东汉到现在,两千多年人为地“格物”都没有将万物“格”出个“道”来,周公当时是在那么短的时间时里完成这套儒家体系的,他会在毫无目标之“物”的前提下,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格”世上的万物,然后制定“以德治国”的“礼乐”体系吗?!周公当时很忙的,据《尚书大传》载:“周公摄政,一年救难,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还有“周公吐哺”的典故,证明周公为求人才,忙得连吃饭不得安宁,能有精力去“格”天下万物?然后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采风、制定礼乐制度的大事???如果周公真是如程颐朱熹等人认为的是“人为”地去“格”天下的“万物”,恐怕那“黄花菜都凉”成“文物”了!因为周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若周公没有相应的中国文化格式和公式,形成“格物致知”的框架基础,周代的政治制度便无法在一年内确定,若周公真是要“格”天下的“万物”,时间一拖再拖,进而便是——历史上有没有周代存在只怕也要打个问号了?!
    再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的字义训诂难以适当,以致于不能适合、恰当地解释字义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遂使后代诸儒各家解释,往往各自随意发而强行解释,遂造成至今儒学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最大的问题是,人为的“格物”形成的理论,不能涵盖儒家的所有理论,只能证明其中的部分理论,而绝大部分理论与所“格”之“物”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即使想牵强附会都办不到。这便成了一个令人头大的问题,也成了一个找不到方向的问题,导致此要命的历史文化悬案悬挂至今,却仍然悬挂无解。
     为了探究“格物致知”,知名的历史文人程颐、朱熹、王阳明等显然是下了大功夫,他们有的想将世上的“万物”都一一地“格”一“格”,有的说积累多了就会有贯通的那一天。王阳明先生选择了一“物”,即竹子,进行连续数日的“格”之。他曾面对着竹子连续地“格”了七天,终以病倒而失败告终。总之,他们的“格物”无论多少,形成的理念最终都是因为无法与儒家的理论体系完全贯通,无法证明他们所“格”之“物”就是儒家所说的“格物”之“物”故而宣告失败,从而也让“格物、致知”之“物”至今继续成为悬而未决的“悬案”
     例如河南的程颐曾说:“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遗书》十八)朱熹很注重这句话,他认为,积累可以达到贯通,贯通须由逐渐积累。朱熹十分强调积累之功,他说:“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然后胸中判然不疑所行,而意诚心正矣。然所致之知固有深浅,岂遽以为与尧舜同者,一旦忽然而见之也哉!此殆释氏一闻千悟,一超直入之虚谈,非圣门明善诚身之实务也。”(《文集》七十二)按照朱熹先生的“格物”,学习儒学每天就是“格”天下之“物”,这样格物须是一个又一到十,到百的过程,如果不能切实的“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则会一事无成,超越积累而想达到格物是不可能的虚妄的。朱熹的观点是从即物的见闻之知入手,这个“知”要从小的入手,从自己入手。这样今日格,明日格,久之就贯通了贯通了你就知道儒家的理论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但这仅仅只是起点,后面才能进入到“诚意”环节,再后来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此一来,儒家之学岂不成了无人可学的“绝学”?!因为人不可能吃了饭没事干,天天地去“格物”,并且一生一世都“格”不完天下的“万物”,那么你便没有进儒家的“门”!你边儒家的门都没有进,儒家的理论怎么能成为人们的精神粮食,“儒如五谷”又怎么高攀得上?!这岂不是笑谈!
     但是天地万物千千万种,据《郑语》,《国语》卷十六(第5-6页)载:“夫和实生万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从此载看,天下之物可不是“万物”,而是“材兆物”。
     一“兆物”有多少,我说不清楚,但据我小学时听老师说的知识,据说从一数到一兆,要数九年零十个月才能数完。如此看来,且不说将“物”一一“格”过,仅仅是数数,也需要不少的时日。况且还有许多看不见的“物”,如“风”、“气”等等,总不会达到全部都一一“格”过去,这样就有了轻重缓急问题。对于那些没有“格”过的,朱熹说:“物有多少,亦如何穷得尽?但到那贯通处则才抬来见便晓得,是为尽也。”(《语类》六十)这样那些经过“穷格”的事物才会转化为人的现成知识,这个过程就是推类。如何推类,朱熹认为用这八个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一类事物积累而得到一个普遍原理,再用这个普遍原理去推知其他事物之理。他肯定了人在认识事物上的能动性,认识到一些事物与它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有联系,这当然是很难得的。但是朱熹人为这种推理而得的知识,只是大体上如此而已,对此也不能全信,他自己似乎也还是存在有疑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