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8|回复: 8

略谈《老子》自然与道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3 09: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略谈《老子》自然与道德        
                                                                         黄石
     “自然”是人们说不清道不明而又客观真实存在的自然现象。
     《老子》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很显然“道”从“自然”中来。那么什么是“道”呢?我的回答是“道”是人们已认识掌握的自然规律,与已习惯认可的社会规则及感慨无奈的世态兴衰。
     打个比方说“道”与“自然”的关系,就像是皇上与太上皇的关系。在现实中,太上皇只是一个虚名,可有可无。“道”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主角,包括天、地、人。
     有人要问,既然“道”只是我们已知的自然规律,难道“天”还要效法我们所谓的“道”吗?我的回答那是当然。比如“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是我们已知的自然规律“道”,那么“天”也必定按照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的运行,即“天法道”,否则天地将大乱。
     需要强调一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处在最底层,但“人”所认识的“道”即主宰着天地自然,因为若没有“人”所认识的“道”,天地自然将毫无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人们对事物更深入的了解,人们所掌握的自然规律及认识的社会规则也会随之改变。因此,《老子》又有:“道可道,非常(恒)道”之说,也就是我们所认识的“道”不是永恒不变的。
     起初人们将原子视为物质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个体,但随后人们又发现原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构成,而谁又能保证现在已知的所谓基本粒子,就是我们物质世界的终极根本呢?
     君臣和睦是“道”,家庭亲善是“道”,社会和谐是“道”,就这些所谓的“道”都不是永恒不变的。
     “道”还是不停地流动的,不可能永远的停留在原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你方唱罢,我登场。
     “道”是游离于人们意识之外,自生自长而独立存在的,那么"德"就是人们规范的意识行为,准确的说就是“道”所规范的意识行为。
     《老子》的“道生之,德畜之。”是指“道”是天然自生自长的,无需人照料,“德”是指后天畜养的,需要人的照料。
     正如我们将法律、正义视为“道”,那么“德”就是人们遵从法律,坚守正义的行为。如此一来,我们便有了一个确切的答案,即先有“道”,后有“德”,如同先有法律与正义,后有遵从法律坚守正义的道德行为。
     以上是本人对“道”与“德”关系的阐述,定有不足之处,望广大同仁指正。
     唯恐本人处在无人的沙漠,对着空气自言自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3 09: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探讨,请参考:

   1:  “自然”是人们说不清道不明而又客观真实存在的自然现象。
----------------------------------------------------------------------------------
这是意思之一,是通常的理解。将自然等同与自然现象,万物既是自然的总称。《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不指自然现象,而是道有自己的运转规则,不再效法其他事物的规则,也就是【道是最后的根源,自己内部的规则来运转】。什么规则呢?【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2;《老子》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很显然“道”从“自然”中来。
--------------------------------------------------------------------------------
道的状态是自然而然,道是根源。

3;那么什么是“道”呢?我的回答是“道”是人们已认识掌握的自然规律,与已习惯认可的社会规则及感慨无奈的世态兴衰。
     打个比方说“道”与“自然”的关系,就像是皇上与太上皇的关系。在现实中,太上皇只是一个虚名,可有可无。“道”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主角,包括天、地、人。
----------------------------------------------------------------------------------------
道学将世界万物看做一个有生命的整体,以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什么类比研究世界万物生存发展需要什么,再反过来,以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管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就是道学的宗旨。
道学的“道”有本体道、规律道和方法道三个层次的理解,本体产生规律,规律支配现象,体现方法。规律道是道学的中坚部分,有着5000年以上发展史;老子本体道是道学的顶级智慧,是进入真正哲学殿堂的标志;诸子百家是治国理政方法系统构成的基础。三道是道学大系统的骨干框架,涵盖了从源头的理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渠道、如何掌控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本体道,属于“非常道”,理解的渠道是感悟。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道进入天地万物之中部分构成了天地万物本身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这部分动力就是“德”。道通过德来展示和管理天地万物,天地万物反过来通过德来感悟道的特性。道通过德来展示和管理天地万物,有五种渠道或叫五种平台、五德、五种规律,天地万物在平台、规律之内是感觉不到管理痕迹的存在的,因此称之为“自然”,这种管理方法就是“无为”。
“无为”的实质就是先做规划,框架设计,建设水到渠成的渠,就是五位一体科学发展观的来源。
规律道,属于“常道”, 可以通过性质和作用两方面来认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易学阐述的是性质,道德学说阐述的是作用,就是万物普遍联系的方式。
常道的性质是阴阳两种因素对立统一的整体,阴阳两种因素的互相转化是产生万物,运转万物的内在动力,《管子·四时》“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易学》认识论由阴阳三才八卦等构成系统,是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常道的作用,指的是道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而天地万物的本身就是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道产生“利”;从另一个意义上讲,道产生的财富,不是为天地万物的某个物种所独有的,而是每个物种所共享的,因此说道生“义”。利与义,创造财富和共享财富是道的两个基本内涵。
规律道,就是研究创造财富和分享财富的规律,是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根源。我们道学侧重物质文明规律的阐述的是五行学说,侧重精神文明规律阐述的是道德学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就是得民心是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物质财富的创造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因素比较大。因此,将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 就是创造财富能力长期化、可持续化的重要保证了。五行学说就是循环利用资源物质的学说,而共享财富的意识则是我们祖先一开始就有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强化的意识,这也是我们民族特有的已经融入血脉、骨髓、心灵当中潜意识。
方法道,属于规律道的应用。说的是如何按照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天地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方式就是各种关系的确立。 比如各个物种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只有人与自然是互动关系,其他的都是从属被动的关系;如物种之间的联系,弱肉强食关系;如物种内部的联系,伦理关系又表现为仁爱关系、伙伴义气关系、尊卑礼仪关系;以及竞争敌对关系等。这些关系固然重要,但其中人们没有意识到最重要的就是道与万物的联系,就是道德的关系。而往往这个最重要的一般人却认识不到,只有智者能通达这层关系。
老子的伟大之处就是洞察了道德仁义礼法兵之间的关系,每个字都代表一种关系,也是一种管理的层次,并将道管理自然的方法用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管理,这就是真正的管理大道。老子道德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孔子道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对民心尊重的程度是透视管理大道的根本。


      
4:    “道”是游离于人们意识之外,自生自长而独立存在的,那么"德"就是人们规范的意识行为,准确的说就是“道”所规范的意识行为。
     《老子》的“道生之,德畜之。”是指“道”是天然自生自长的,无需人照料,“德”是指后天畜养的,需要人的照料。
     正如我们将法律、正义视为“道”,那么“德”就是人们遵从法律,坚守正义的行为。如此一来,我们便有了一个确切的答案,即先有“道”,后有“德”,如同先有法律与正义,后有遵从法律坚守正义的道德行为。
-----------------------------------------------------------------------------
儒道不同的道德
为什么儒家“德道”的顺序和道家的“道德”的顺序相反呢?我的理解是,道学道德是自然道德,是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儒学道德素质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儒学认为只有人才有思想,才有道,所以有“人能弘道而非道能弘人”的观点。
《道德经》讲:“道,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可见,老子已经非常明确的说明了“道、德”的先后问题了。 “道”作为本体,形而上的意义来讲精华,就是“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和“道法自然”,反映了“道”的特性。“德”作为“道”的作用的表现形式,精华就是“恍惚、有无、玄德、玄同和不道。”也就是认识“道”的作用实质、作用周期、作用方式、作用方法和作用现象。


儒家的“道”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的根本是“孝”,在此基础上有“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处世之道,而加强自己的涵养是“德”的内容,比如“温、良、恭、俭、让”,积极主动的推行上面的思想,是“仁”,而“六艺”只是生存的必要技能而已。也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六艺”的内容,以推广孝道为根本,以深厚的修养为基础,能担当有责任心,还有必要的技能为辅助,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孔子的“道德”和老子的“道德”的区别,根本的区别在于儒家将“方法*论体系”转化为了“评价体系”。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会生机勃勃的原因,是由于自然万物的运作管理方式,达到了“道德”的标准,而方法则是“仁义礼法”的内容。将这种方法的效果发挥到极致的程度,达到博爱、大同的程度,认为是“近乎道”。依次,再进一步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人品好坏、行为美丑、技艺精粗、修养高低等都以达到“尽善尽美、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程度,为“近乎道”。也有庖丁解牛、曲木为轮的典故,将“方法转化为标尺”也是后世道学发展迟滞的根源。

最后,探讨一下现在的“道德”内涵,现在的“道德”已经进一步缩小到人品、行为的是非范围了。书法练的再好,技艺再娴熟,即使获得“近乎道”的评价,也和“道德”的内容没有什么联系了。


《中庸》和《大学》的“道、德”观念,逐步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道德”观,成为了一种评价个人修养或者技能高低的标准。涵养成了道德的主题,而某项技能达到了反朴归真、浑然天成的境界,则称赞为“技近于道”。我们当今的道德观,和孔子儒学的道德观已经有了很大差别,和道家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道德观就更远了,这也是我们理解《道德经》 的障碍之一吧。

总体说的话, 两家的区别在于,道家更注重方法的培养,而儒家更注重素质的培养。道学培养朴实的能人,儒家培养安分的好人。好人光有好心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正确的方法;以身作则固然重要,但是要在正确方针的大前提下才行。道家更多的是从天道、地道、人道的功能互补角度看问题来说明三者的顺序,所以可以更接近平等的观念;儒家更多的是从天地人的表面顺序来阐释不同的分工等问题,所以才会接近等级观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4 15: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9-2-13 09:09
探讨探讨,请参考:

   1:  “自然”是人们说不清道不明而又客观真实存在的自然现象。

谢张先生的回帖!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也就是明达事理之人,只需掌握事物最简单,最基本的规律,去应对天下繁杂之事。
我们的社会由现实社会与宗教社会组成。在现实社会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后人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前人。然而,在宗教社会里,却与之相反,教的开创者始终被后来的信徒奉为先知先觉的神明,后人永远无法超越。请问《道德经》所谓的作者老子,是现实社会还是宗教社会中的人?“学者致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智者乐于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本人只希望人加对老子所谓的“道”有个简单明了的阐述,让普通人能够明了。
在现实社会中,如果有人说:有一本奇书,已将世间万物及人类社会的事理都已说个明明白白,前无古人后无来都,我不信,包刮《道德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5 09: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1:谢张先生的回帖!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也就是明达事理之人,只需掌握事物最简单,最基本的规律,去应对天下繁杂之事。--------------------------------------------------------------------
大家一起探讨,不用客气。先生说的是“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通常的理解,没什么问题,只是不够精确。在《道德经》中“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说的是【静是万物生发的周转、修养阶段,圣人把握的是源头治理。】请参考整理文:
第 四 章  自然之道
一:自然之本
〈一〉静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二〉静 之 用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是以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三〉静 之 性
大道汜兮,岂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常无名,可名于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者,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持故无失。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长无名,朴虽小,而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2:我们的社会由现实社会与宗教社会组成。在现实社会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后人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前人。然而,在宗教社会里,却与之相反,教的开创者始终被后来的信徒奉为先知先觉的神明,后人永远无法超越。请问《道德经》所谓的作者老子,是现实社会还是宗教社会中的人?“学者致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智者乐于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
这个问题,我更愿意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别,或者是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差别。研究现象的会也来越细而研究规律、追求真理真相的会越来越宏达,这既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社会科学丰富的是智慧,是真理,而智慧是有顶点的,真理只有一个,谁领悟到了真理,谁就进入最高的智慧殿堂,所以后人修到最后只是最高智慧殿堂的一员,智慧殿堂中只有方法路径不同,高度是一致的。
老子应是现实中的人,后来被神话了。学者致力于将问题方法化,智者乐于将问题理论化,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方法,也可以泛化为一个理论,深度有些差别而已。




3:本人只希望人加对老子所谓的“道”有个简单明了的阐述,让普通人能够明了。
在现实社会中,如果有人说:有一本奇书,已将世间万物及人类社会的事理都已说个明明白白,前无古人后无来都,我不信,包刮《道德经》!

--------------------------------------------
对。一本书更多的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阐述一个道理,不太可能正反面兼顾,所以要看出话外之音。
另外,学问也有层次级别,也有思路类别,拿哲学研究对象来说就大致分为:自然、心性和语言的三大类,人资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喜欢的路径自然不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5 18: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9-2-15 09:02
1:谢张先生的回帖!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也就是明达事理之人,只需掌握事物最简单, ...

谢谢张先生的回帖,也感谢您的宽容。
我再次重申:《道德经》中的所言所语,只是所谓的老子针对当时的人与事而发的感慨与对白,而当时的人们是一定能够明白的。如果有人说:《道德经》是特意为几千年以后的某些特殊人物,留下的“天书秘笈”,那我无话可说。
本人自信地认为今天的人们,在绝大多数领域不会逊色于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否则就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学者知就说知,不知就说不知,智者知常说不知,不知却不说不知。”
如果认学者的态度,我能解读理解大部分的《道德经》。但我确实难以理解您所阐述的《道德经》。也不知此论坛中有多少能理解:五贼,五德……
很希望能以简单明了的论述,让我们常人领悟。(本人很不赞同《道德经》的传承法,是老子的顾乱其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6 06: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9-2-16 06:58 编辑
黄石 发表于 2019-2-15 18:56
谢谢张先生的回帖,也感谢您的宽容。
我再次重申:《道德经》中的所言所语,只是所谓的老子针对当时的人 ...

大家探讨,谈不上宽容,太严重了。1:本人自信地认为今天的人们,在绝大多数领域不会逊色于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否则就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
赞成这个。



2:如果认学者的态度,我能解读理解大部分的《道德经》。但我确实难以理解您所阐述的《道德经》。也不知此论坛中有多少能理解:五贼,五德……
--------------------------------------------------------
这是因为《道德经》是有源头的,《阴符经》就是其总纲,先看懂《阴符经》《管子》再看《道德经》就容易多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6 08: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易""道"一理,只要能知道法自然之定義的,就能知道什么是人为之道的。就是说:不是人所说的各种各样的道,只能是天道自然之道,凡不附合道法自然之道的都是人为之道。自古之释,各有其說,只要按道法自然之理为準,不就会自然而明了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6 13:4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回帖!自然之道与人之道这个说法很有趣,只是怎么区分天之道与人之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6 16: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石 发表于 2019-2-16 13:40
谢谢各位的回帖!自然之道与人之道这个说法很有趣,只是怎么区分天之道与人之道。

1:《道德经》中的【天之道】:
第三章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执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功遂身退,天之道!



天之道,其如张弓欤。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是谓微明。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圣人不积,即以为人,己愈有,即以与人,己愈多,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以其不争故,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阴符经》中的【天之道】: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