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0|回复: 4

[讨论] 郭店竹简本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8 06: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店竹简本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

郭店竹简本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的主要证据:
一是将今本“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加了个“安”字,变成了“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因而改变了原意;
二是将今本“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变成了“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这两处在今本《老子》的整理中其实是一个问题,请参考整理后的经文 :


1:孔子问礼与老子的时候,和老子著述《道德经》的时候,不是一个时期。老子西出函谷关,可能孔子已经周游列国无果而回家从事教育了。
  所以,老子【三弃三绝】可能是依据形式最后的反思的结果,庄子一方面误解了老子【三弃三绝】的意思,一方面证明了老子当时是有这个说法的。从《道德经》篇章布局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
  我说郭店竹简本篡改了老子愿意,依据是老子原来段落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将欲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伎巧,而奇物滋起;法物(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

  如果只篡改关键的、敏感的几个字,而整个段落还在的话,必然是矛盾重重不能自圆其说的。而《老子》是故乱其辞的手法,没有还原的能力想消除干净【三弃三绝】的论证过程,也是不可能的。

  2:反对“以智治国”是老子的创建:

  老子以前的各家学说都是上贤的主张,包括百家宗师姜尚、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的管仲等,上贤思想的依据就是智慧的作用。
  《太公兵法》(《六韬》)治国思想的基本思路是圣贤的君主通过使用贤能之人治国, 即“心以启智,智以启财,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要通过修炼个人心性以获取智慧,通过个人智慧来获取财富,通过财富来获取众人拥戴与归附,从拥戴归附自己的众人中获取贤才,通过贤才来提高自己,这样就成为一个良性循环,遇到一定的时机,就以行动以获取天下。(见百度)
  智慧是上贤思想的根本,是打天下的基础,由于姜尚所处的时期是开国时期,所以有上贤的思想很正常,这从《管子》的观点中也可以看出来,这也是管子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姜尚讲的是取天下的方法,起点至于“智”,老子讲都是治天下的方法,起点也在于“智”,只是方向完全相反。《道德经》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老子这么说的原因,也看不出是这个观点是原创还是讨论,不过老子特意加以强调,说明了害处,打天下在智慧,守天下治国理正在愚,治家在于难得糊涂。
  智慧的根本作用在于知人,然后善用,则事业可成。但是人是可以伪装的,在各种诱惑危险前是可变的,所以知人是千古第一难。所以,老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内因不明的时候,弱化内因而强化外因的管理作用,靠法治、制度的透明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效率。这是三弃三绝的背后意图。
  可以看出,反对“以智治国”是走向法治,弱化人治的起点,是老子的伟大创建。






3:“大道废,有仁义”的理解:
竹简本做“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究竟是哪个篡改的呢?
关键在于“安”的理解,我是以“怎么”的意思理解的。也有人理解为“案”的通假字,如果是这样的话,首先我们对老子愿意没有异议;如果不是“怎么”理解的“安”字那就意思全反了。就我所知,“案”的通假字是“按”是审查、查看的意思,在通假字表中没有看到“安”与“案”或“按”的通假用法,想必持此种观点者有考证证据了?还有“安”,从语气上和对“绝知弃辩,民利百伓。绝巧弃利,眺恻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孝子。”这个的变动可以来验证。训诂学以义理为重,这个意思的变化总不会是笔误吧?有人说你为什么不否定帛书乙本呢? 因为它只有“安”的用法,而无“绝知弃辩,民利百伓。绝巧弃利,眺恻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孝子”这句话的改变,“安、按、焉”的意思不明。


如果加个“安”字变成了疑问句,意思就相反了。“大道废,安有仁义”,意思是“仁义”是“大道”重要内容,或者说仁义就是大道才会有此疑问的。而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自然之本、万物之母的“道德”,是一种本质的力量和这种力量的表现形式,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源起论、认识论”。这种本质的因素,“道”有“夷、希、微”三个特点和五种认识“道”的渠道(恍惚、有无、玄德、玄同、不道等五德);二是在“法道”中,获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人处事的准则。也就是“道德仁义礼法兵”的层次问题,属于哲学范畴的“方法*论”,分为“天道、地道、人道”三个方面构成。

因此,老子的“道”有本体论中的“道”和方法*论的“道”两个层次。“道”本体论上,属于形而上,形而下是“德”。“法道”方法*论中的“道”属于“形而上在形而下”中的作用规律,天道在天时的转换,人道在民心的向背。

本体论的“道”就是哲学系统的宇宙的来源问题,道在我们东方哲学体系中是“阴阳学说”的进一步发掘,是对“阴阳”两种因素来源的进一步探讨,一阴一阳之谓“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也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由“道、无极、太极”的转化过程。

本体论的“道”和西方哲学的“矛盾分析法”有相通的地方,阴阳转化和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质变量变的原理相通,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观点,理解矛盾论的合理性就理解了“道”的合理性。

由此可知,“大道废,有仁义”,是“法道”中的“道德仁义礼法兵”理解问题。简单理解“道德仁义礼法兵”:
“治人事天,莫若啬。”农业活动要严格按照节气变化来进行,就是“法道”的“道者同于道”。我们掌握了这个道理,也能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制定行动原则,也是“道者同于道”;
受到“治人事天,莫若啬”的效果感召,而从内心自动仿照实行的行为,是以“德”治世,也就是平常讲的“榜样的力量”;
如果,将“榜样”树为典型,大力推广,号召人们向他学习,就是“仁”的方法;
如果,利用社会舆论谴责那些学习“榜样”不利的行为,就是“义”的方法;
如果,制定考评标准来推广学习“榜样”的行为,是“礼”的方法;
如果,制定规则来要求民众学习“榜样”的行为,是“法”的方法;
如果,用强制施行的法子来推广,就是“兵”了。

所以,老子讲“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再举个例子说说,就如请客做饭:

如果,用“道”的方法的话,就会只准备原料,灶具,而鼓励大家自由发挥,各遂其欲;
如果,是用“德”的方法的话,就会选取几样口味不同的成品,供大家自由品评,各取所需;
如果,用“仁”的话,就会推荐自己喜欢的做法,希望别人接受;
如果,用“义”的话,就会搞民意调查,评选出大家满意度高的作为做饭的标准;
如果,用“礼”的话,就会制定成规则,饭谱,要求大家不出框架;
如果,用“法”的话,就会制定奖罚制度,来推行自己的做法;
如果,用“兵”的话,就会强制别人吃自己的作品。。。。。。
因此,类似“自助餐”的方式,是主人最省心、又效果最高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推广“无为”的方法时,会首先在环境氛围上着手,看似无意的提出个中问题,来诱导大家思考,最终能自动选择“无为”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推广方式,属于以“道”来治理;而自己先按照“无为”的方法去行动,以身教来影响别人,是以“德”治理的方法;如果,主动将“无为”的方法直接推荐给大家,就是“仁”了,也就是“无为”和“有为”的区别所在。这里面变化的原因,就是对“人性”尊重的变化,或者说是对他人智商、辨别能力的尊重。由此可见,“仁”的做法不利于精英人才的汇聚,也不会将以人为本的国策发挥到最大的效果。
“仁”,无论作的怎样好,也比不上“道德”的层次。毛病就在于“仁”的主动性上,这个“主动性”无形中,会有低估别人智商的嫌疑,也就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儒道的本质所在,也是《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的原因。如果,推广“仁”者,能让受众明白他完全是为了大家好,没有个人目的的话,意见虽然可能还会有,逆反心理会减轻一些。这就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效果。这方面明显的例子,就是孩子的叛逆期为什么产生的问题。我们的父母就是过多的指导、操劳造成的,也就是“爱”的不当造成,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独立人格的培养,抉择权利的给予,指令性太多,参考性的太少。只做了好家长而没有成为孩子的平等的好朋友的缘故。

“不仁”,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认为你就是泥偶土狗,是空罐子,给你灌输什么思想,你就会有什么思想。指挥棒指向哪里,你就会朝向哪里。因此,即使是出于爱心,这种洗脑式教育,是另一种意义上对智商的践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这个意思,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人为通过制造矛盾来引起竞争的话,只是利用人们的欲望,而忽视人人也都有精神境界的话,也是一种无视人们智商的行为。这也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本意。再进一步讲,真正尊重百姓人格的话,就要使百姓获得最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连圣人的引导作用也要隐藏起来,做幕后英雄才是最慈悲的做法,也就是“太上,下知有之”的意思。所以,《道德经》才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的说法。有一点要分清楚的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侧重“不敢为天下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侧重“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侧重“俭”,合起来也就是“三宝”的内涵。

道学的“不仁”和儒家的“不仁”还是有些差别的:《论 语·宪问第十四》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这里面是“仁”的标准问题,是大爱还是愚忠的问题。而《论 语·宪问第十四》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里的“仁”是有没有为别人着想的爱心问题,都和道学的方法问题有些不同。

“不仁”和心理学的“非爱行为”是有区别的,“非爱行为”是用“爱心”为条件,来要求别人如何如何。而“不仁”可能没有个人要求,只是方法生硬而已。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仁”为什么不能和“上德不德”一样理解为“善隐则大。也就是作好事不求人知的,是不含任何私利的真好事;而比这个更进一步的就是连其本人也没有自己在做好事的观念,是心地最纯净的人才会有的朴实”呢?也就是一些学者理解的“天地无所谓仁不仁”,或者“大仁不仁”的问题,首先《道德经》不是说的“大仁”的层次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德仁”的区别上,“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仁”的特点就是有心而为的,只是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已。不存在“不以仁为念”的问题,也就和“不德”是“上德”的一种的层次不同,不仁不是“仁”的层次划分,而是和“仁”本身相对立的层次。这一点,从语境上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以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是一致的。


因此,可知“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的谬误所在了。



4:关于老子“绝仁弃义”的观点,是不是针对孔子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一些训诂学者提出来质疑《道德经》是在孔子之前还是之后问题,认为孔子倡导“仁义礼”在前,老子不可能在孔子之前。其实,“仁义礼”的观念,早在《管子》时代就已经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管子,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以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的言论史料由西汉时由刘向编定为《管子》。管子比老子要早近110年,《管子》一书确切说相当于如今的总理施政报告,不是宪法的层次。而管子的学说以“霸道”为出发点,其高度也就有所限制。但是他对政事的分析判别,深入细致,条理分明,可谓天下奇才!百家学说都有他的影子。

A: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在位)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轴。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来者鸷距。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子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正外,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牧民何先?”管子对曰:“有时先事,有时先政,有时先德,有时先恕。?风暴雨,不为人害,涸旱不为民患。百川道,年谷熟,粜贷贱,禽兽与人聚,食民食,民不疾疫。当此时也,民富且骄,牧民者厚收善岁,以充仓廪。禁薮泽,此谓先之以事。随之以刑,敬之以礼乐,以振其淫,此谓先之以政。飘风暴雨为民害,涸旱为民患,年谷不熟,岁饥,粜贷贵,民疾疫。当此时也,民贫且罢,牧民者发仓廪山林薮泽以共其财,后之以事,先之以恕,以振其罢,此谓先之以德。其收之也,不夺民财。其施之也,不失有德。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桓公曰:“善”。(《管子·小问》)

B:晏子,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仁者长寿,和则养生:“仁”是儒家“仁政爱民”的主要学说,也是晏子施政的中心内容。晏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遇有灾荒,国家不发粮救灾,他就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救急,然后动谏君主赈灾,深得百姓爱戴。对外则主张与邻国和平相处,不事挞伐。齐景公要伐鲁国,他劝景公“请礼鲁以息吾怨,遗其执,以明吾德”,景公“乃不伐鲁”。

C:《论语·宪问》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
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
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成书的年代,不能标定思想形成的年代,刘向是历史记录的整理。晏婴早于孔子,对管仲仁爱思想推崇备至。其实,孔子《论 语·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从这句话本身也表明,孔子的“仁义礼”不是他的原创,他只是编纂整理者,还做了一些推广工作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9 06: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自然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管理,是真正的大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9 16: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2 09: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xfxwh.com/forum.php? ... mp;page=1#pid325760
2018年的旧帖子,又翻出来了?了无新意。先生只是在刷存在感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1 11: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刷一次存在感,问题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