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3|回复: 9

[原创] “重叠结构世界”与“国学复兴”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2 11: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智玩家 于 2019-3-22 11:34 编辑

“重叠结构世界”是一个既上古又全新的认识。
对于“重叠结构世界”的认识,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更关系到人类文明进程的进步与发展。

也就是说,“国学复兴”的范围,不只是在中国的范围内,也不只是在历史上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范围内,而是全球性的、跨种族、跨文化的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将会引领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即将到来的人类文明的主流。

所以,今天周末专门开一个帖子,聊聊“重叠结构世界”与“国学复兴”的关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1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1、2楼有共同的认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1: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智玩家 于 2019-3-23 11:55 编辑

我们先要来认识一下,现代文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了,在这本书里,牛顿向世界揭示了万有引力以及三大定律……

这,代表着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经典力学诞生了。

经典力学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一直以来都被严重低估。经典力学对于现代文明的开创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现代人类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文明都建立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换言之,没有经典力学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文明。

经典力学的价值就在于:让现代人类确认了世界的“真实”结构!“真实”世界就是由三维空间以及一维时间组成的四维时空。再从更大的结构来看,经典力学所描绘的“真实”世界,是一种唯一的“单一结构世界”。

当人类确认了真实世界是唯一的“单一结构”以后,由此,引发出了一连串的“所以”,这些一连串的“所以”建构起了现代文明。

因为世界是唯一的“单一结构”,所以,在宗教方面无神论占据了主导地位;
因为世界是唯一的“单一结构”,所以,在哲学方面更注重唯物主义、科学与逻辑的作用;
因为世界是唯一的“单一结构”,所以,在文艺方面更注重对自然的研究与描绘;
因为世界是唯一的“单一结构”,所以,在国家治理方面有了君主立宪、民主与法制,在经济方面追求市场的自由性。

我们发现,所有代表现代文明的逻辑前提,都是经典力学所描绘的世界。人类社会能够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是建立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既然世界是唯一的“单一结构”,那么,在达尔文提供的证据面前,“人类是进化而来的”看起来是很科学的解释。

经典力学开创了现代文明,也开创了科学(science)。在牛顿之前,没有科学(science)这个概念,也没有科学(science)的体系与方法,牛顿是以“自然哲学”的概念发表了他的万有引力与三大定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13: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4楼说的好,所有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是阴阳(质能)平衡因果自然之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6: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智玩家 于 2019-3-23 22:09 编辑

但是,科学(science)本身是有边际、范围与假设前提的,超出这边际、范围与假设前提,科学(science)也无能为力了,然而不能因为科学(science)的无能为力,就认为科学(science)之外的真实世界不存在。

所以,科学(science)不是认识真实世界的全部、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高原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22: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用西方概念的科学(science)、哲学、宗教的概念来认识“完整的真实世界”,都是不对的,因为“完整的真实世界”已经超出了西方概念的科学(science)、哲学、宗教的边界。

真正的国学不能用科学(science)、哲学、宗教的概念来认识,在这些概念前面加上“中国”二字,也不对。

真正的国学所认识的“完整的真实世界”的范围远超西方概念的科学(science)、哲学、宗教,而且真正的国学认识的主体也发生了本质性改变,是内在的元神对“完整的真实世界”的认识,而不是大脑意识的认识,以及建立在语言分析基础上思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4 08: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的道,就是易經阴阳转换之道,也即道法自然。阴阳的边济是无极而太极,太极而两仪,這是易老的定意。它包罗萬像,百事皆宜。什么哲学、科学、信仰都要經过否定之否定,才能達到相对的认可。阴阳之道是没有邊济的。
    是非請参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4 16: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智玩家 于 2019-3-24 16:36 编辑

科学(science)的这个假设前提,在1925年《量子论》完善之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量子论》完善之后,这个假设前提就开始动摇了。2015年《量子论》得到实验验证以后,科学(science)的这个假设前提,基本上已经到了被推翻的边缘。

《量子论》告诉我们,真实世界并不是唯一的“单一结构世界”,在我们这个能够感觉到的三维空间与一维时间组成的四维时空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世界。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认识到的还仅限于“平行宇宙”的概念。也就是说,在更大的“宇宙”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与我们这个宇宙相同的宇宙。

对“平行宇宙”的理解,至少让人类认识到了“多世界”的存在,但是,这样的理解依然是“科学(science)”的“单一结构世界”的思维。因为如果多世界之间是“平行”的关系,那么,不管与我们这个世界保持平行的世界有多少,都与我们没有关系。对于人类来说,与我们有关的,依然只有这个“单一结构世界”。

但是,《量子论》告诉我们存在着这么一种可能性,人类所能感觉到的“单一结构世界”与“另外的世界”是有关联的,而且,真正掌控我们这个“单一结构世界”的某种“意识”来自于“另外的世界”。

在“量子论”与“量子纠缠”中,量子明显表现出有意识的表现,我们在解释“量子论”与“量子纠缠”的时候,习惯性地把量子的意识界定在量子的本身中,就好比生物体自身有意识一样。

因为量子自身就有意识,所以量子知道观察者使用观察波的方式去观察它,于是,它就以波的形式出现;知道观察者使用观察粒子的方式去观察它,于是,它就以粒子的形式出现;知道观察者把另外一个量子与自己进入了量子纠缠状态,于是,它就能与另外一个量子发生同步。

如果,量子的意识与量子都在这个“单一结构世界”中,于是就会提出一个“超光速”的问题。按照科学原理,两个量子之间一定存在着一种超光速的交流介质,否则,它们之间是如何瞬间就知道对方是如何运动的呢?

按照我们现有的科学认识,能够形成“意识”需要一种很复杂的生物结构,或者很复杂的软件程序结构。但是,在量子单位的极小粒子上怎么可能有意识呢?而且量子所表现出来的意识,还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超能意识,两个处在极远距离上的量子能够实现同步,这不是超能意识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够突破科学(science)的假设前提,用一种全新的、更大的视角去认识,会发现,在“量子论”与“量子纠缠”中,量子所表现出来的超能意识现象,是在告诉我们一种可能性:构成完整世界的,并不只有我们能感觉到的“单一结构世界”,非常有可能是一种“重叠结构世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6: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叠结构世界”就是完整的世界由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世界相互重叠而成。其中一个世界,人的感觉器官能感觉到,我们把这个世界称为“显性世界”,这个显性世界从人类的感觉来说,就是现实世界、真实世界。其中另外一个世界,人的感觉器官是感觉不到的,我们把这个感觉不到的世界,称为“隐性世界”。
这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世界相互关联,但是,主体部分并不是显性世界,而是隐性世界。这种结构的世界就是“重叠结构世界”。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控制量子运动的“意识”,并不在量子的显性世界中,而是存在于隐性世界中。因为隐性世界是“重叠结构世界”的主体,所以,在隐性世界中的“意识”,完全能够根据在显性世界中科学家对量子的观测行为来控制量子的表现。

当隐性世界中的“意识”观察到显性世界中的科学家用观察波的方式观察量子,隐性世界中的“意识”就控制量子以波的形式出现;当隐性世界中的“意识”观察到显性世界中的科学家用观察粒子的方式观察量子,隐性世界中的“意识”就控制量子以粒子的形式出现;当隐性世界中的“意识”观察到显性世界中的科学家使两个量子进入量子纠缠状态的时候,就让那两个量子表现出同步。

大家也许会有个疑问,隐性世界中的“意识”如何知道显性世界中科学家的思想?

这个其实很简单,假如完整的世界是一种“重叠结构世界”,那么,作为存在于这个“重叠结构世界”中的科学家,其本身也是重叠结构的,科学家的意识,也不在显性世界中,而在隐性世界中。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隐性世界中的某种“意识”,想要了解显性世界中科学家在隐性世界中的意识 ,那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因为控制量子的“意识”是直接从隐性世界对显性世界进行观察的,而科学家在隐性世界中的意识,不能直接观察量子,而是要通过在显性世界中的肉体感官以及大脑去观测量子。

所以,控制量子的“意识”相比科学家的意识,处在一种类似“上帝视角”的自由状态,而科学家的意识却受到了极大限制,是不自由的。所以,控制量子的“意识”能及时了解科学家的意志过程应该是件非常容易的事。

读者们如果对理解“重叠结构世界”有困难,其实,可以通过现在非常流行的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来帮助理解一下。

虚拟现实场景,就好比是显性世界,而游戏玩家本身所处的环境对于虚拟现实场景,就是隐性世界。

假如有一件非常高级的彻底沉浸式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装备,能把游戏玩家身上所有的感觉都覆盖掉,让游戏玩家产生一种彻底沉浸在虚拟现实游戏场景中的错觉,根本感觉不到自身所处的环境,这种感受就是身处“重叠结构世界”的感受。玩虚拟现实电子游戏时,游戏玩家与游戏之间的结构关系,与“重叠结构世界”非常类似,我们可以用来理解一下。

那么,真实的世界有没有可能真是“重叠结构世界”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7: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智玩家 于 2019-4-2 18:06 编辑

甲骨文为世界保留了完整的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方法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方法,当然是有的,这种方法就记载在中国的甲骨文中。

我们现在对甲骨文的认识,都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去认识,按照这样的角度,甲骨文就是与中国古代语言相匹配的古老文字,记载的也都是一些与占卜相关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去看,甲骨文在现代社会除了能让中国人对自己悠久的文明历史自豪一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现实价值。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

甲骨文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沟通语言而创造出来的文字。而是一种独立于当时中国人沟通语言的图示,每一个甲骨文都是一种图示。

这种图示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向后世传递“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

甲骨文对于现代文明来说,真正的价值在于TA记载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在超出科学(science)假设前提的时候,甲骨文为现代人类揭示了“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方法——“心智系统转换”。

从哥白尼开始,人类认识真实世界的旅程,从“地心说”到了“日心说”,又从“日心说”到了无垠的宇宙;从牛顿的刚性的“单一结构世界”到了爱因斯坦的柔性的“单一结构世界”。人类文明在这个阶段,又到了另一个“地心说”的临界点,这个新的“地心说”就是“单一结构世界”,而新的“日心说”就是“重叠结构世界”。

但是,现在的科学(science)能否帮助人类从“单一结构世界”走向“重叠结构世界”?就像当初从“地心说”走向“日心说”,这是非常令人值得怀疑的,因为一旦科学能够认识“重叠结构世界”,这个科学已经不是现在的科学(science)了,而是一种假设前提完全不同的全新科学,这种全新科学甚至有可能就连名称都会改变,犹如科学(science)是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一样。

虽然,我们知道在甲骨文中包含了一整套关于“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但要直接从甲骨文中全部解读出这些内涵,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所幸,1993年在湖北省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出土了一批楚墓竹简《老子》,从我们现在的研究进度来看,其中的《老子》甲编,就是用甲骨文字义写的,内容是关于在“重叠结构世界”背景下,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老子怎么会用甲骨文字义写的《老子》?

老子曾经做过周朝古代典籍的管理官员,我们要是把这个官职简单理解为图书管理员,那可是大大低估了老子。
老子之前的古代典籍,包括周朝本朝的,以及之前殷商的,甚至更早的黄帝时代的典籍。这些典籍所记载的核心内容,相信是以“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为主的。

“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的内容,在当时缺乏知识背景的条件下,无法用日常沟通的语言、文字来描述、记载。因为日常沟通的语言、文字都是人的共同经验的约定,用共同经验的约定根本没法传达、交流“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这样的知识,因此,只能用甲骨文这样的专用图示来记载。

所以,作为研究古代典籍的官员,老子日常接触、研究的都是甲骨文。更为重要的是,老子与如来一样,都不是普通人,从“心智系统转换”的角度来说,老子的心智系统已经得到了转换,他有了感知“重叠结构世界”的能力,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完全能读懂甲骨文中所包含的内涵。
而他想把相关的内容继续留给后世,他用日常交流的语言、文字也是无法表达出来的,他也只能用甲骨文字表达出来,写完就出了函谷关,走进了历史长河。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幸运的,东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为我们搭建了能够解读甲骨文的知识背景以及体验手段,我们只要运用这些知识背景以及体验手段,就能让普通人也能认识到中华祖先为人类留下的“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人类文明的未来,竟然就在中华文明的源头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