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8|回复: 0

经学兴衰的理论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8 12: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个朝代都有主流学术思潮。由于思潮是有时代性的,就有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要研究这个过程,首先要弄清楚这个过程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之间的前因后果,其次对这些变化进行理论说明,阐明其中的逻辑性,并用它去解释其它历史时期的同类现象。这样,我们得到的结论就能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 W1 }# ^9 M, x# ?. M用以上思维来研究经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 |8 |7 w* Q8 k0 ^7 c) c7 a. E- S) K* T4 g* E
一、经学的产生过程
, J2 q! v2 R9 `+ E  _' T7 r6 x1 J, Y3 c2 Z0 n
经书典籍先秦就存在,至少从孔子就已经开始传授经书的知识和思想。我们说那是古籍传授,不能算经学思潮。经学成为社会思潮应是汉代的事情。
7 z( m+ \# j! x. z7 A经学思潮可以说直接产生于独尊儒术。儒家独尊以后,儒家的教科书才成为有权威性的经典。儒家学说为什么会升到独尊的地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过程。5 }+ `, l/ R' b9 s5 M
春秋时期,周天子衰微,各诸侯国自行其是,不太尊重周天子。这时出现霸主,来维持天下局势。开始都是以尊周天子为号令,以诚信作为结盟的基础,实际上实力是关键。后来,实力成为唯一的根据,讲诚信,被认为是蠢猪式的幼稚天真。韩非子说得好,这时是“争于气力”。在“争于气力”的时代,什么仁义道德都束之高阁。因此,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仁义,没有诸侯王愿意接受。战国时代的孟子也是这样,曲高和寡。他们都只好著书立说,将自己的理论通过文字流传下来。在春秋战国的几百年中,有许多思想家研究社会的动乱,探讨治理的方案,企图救庶民于水火。这些思想家治理社会的方案,都有一些拥护者,形成各自的学派。各学派之间进行争论,形成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许多学者认为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思想的春天。有人怀疑说:乱世还是春天吗?我认为乱世虽然在许多方面是不好的,比如人民生活很艰难。但是,坏不是绝对的坏。由于乱,统治者难于控制思想,思想就比较自由。另外,现实的苦难逼着人们思考。许多思想家就在忧患中产生出来。愤怒出诗人,忧患出哲学家。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乱世逼着人们去思考天下治理的问题,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凭各种思想自由驰骋。这对于造就思想家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乱世时间长了,各种思想任意自由发展,各派自是而相非,社会没有统一的价值观、是非观,使百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思想混乱与社会混乱互动,安定不下来。因此,乱世时间一长,不论百姓还是思想家,都希望有统一的思想观念。这是社会的需要。战国中后期,许多思想家开始提出统一思想的要求。庄子认为以一家思想作为天下人的是非标准是片面的,要以道作为公共的标准。荀子写了《非十二子》,认为各个学派的思想都不行,只有孔子、子弓一派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实际上他是想用孔子、子弓一派的思想来统一天下的思想。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也是为了将正确的思想汇编在一起,形成能流传千古的巨著。在政治没有统一的时候,想统一思想是不可能的。在“春秋无义战”的情况下,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实力,因此“争于气力”成为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秦国采纳商鞅的变法,以奖励耕战作为富国强兵的国策,最后吞并山东六国,统一天下。秦政府实行从商鞅到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取得成功,故秦朝以法家思想来统一天下的思想,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前期有成功的经验。但是,时代变了,形势变了,政策也应该有所变化,否则,就不能适应新社会。固守老规矩,是刻舟求剑。要与时俱进,逆取与顺守应该有别。逆取须凭实力,有时可以暂时不顾道义。而取得政权以后,就要马上改变方针,采取顺守的政策对待人民。攻守的形势变了,在守的时候仍然不施仁义,是秦政权败亡的根本原因。法家思想有利于发展实力,却不能维持社会的长久安定。虽适用于乱世,却非治世长治久安的法宝。很明显,法家思想在乱世,有快刀斩乱麻迅速解决问题的效用,而儒家思想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作用大。二者各有利弊,可以互补。总之,在乱世,需要用实力平定天下;在治世,需要用道义稳定人心。法家理论适合于发展实力,儒家理论有利于维护道义。. @5 r( f# X5 {- w7 [; E2 }6 @
秦朝在平定天下后仍然施行法家政策,形成暴政,逼得人民起来造反。秦亡后,刘邦与项羽经过五年激战,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了汉朝。为了总结历史教训,汉初思想家比较深入地研究历史上的治乱产生的原因,总结统治经验。他们知道法家思想是片面的,认识到儒家思想的重要性。陆贾提出“下马治天下”的建议,叔孙通根据儒家思想制订一套朝廷礼仪,贾谊提出一整套治国方略,经过几十年的思想斗争,儒家思想逐渐占了上风。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实际上,这就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说法。后来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儒家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仁义,所以儒学也称“仁义之道”。孔子是创始者,孟子在战国时代是儒家的突出代表,因此也称“孔孟之道”。儒家尊崇并效法尧舜和周文王、周武王,以“六经”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乐经没有文字,实际主要是五经:《易》、《礼》、《诗经》、《尚书》、《春秋》。这些本来只是教材,儒家独尊以后,就都成为权威的经典著作。很明显,汉初社会需要儒学,统治者也需要儒学,儒学就因此上升到独尊的地位。但是,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只有一种理论,一种学说,总是不够的。法家理论严重排斥其他学说,最后导致秦朝灭亡,也使自己的理论遭到严厉指责。汉初,能够吸纳其他思想的黄老之学受到重视,又因为它提倡无为,最适合战乱之后需要休养生息的社会现实,得到当政者采纳,风行一时。但它的基调是无为而治,不能长久,因为中央无为,地方却会出现一些有为的野心家,觊觎中央政权。特别是在尾大不掉的形势下,这种危险便成为现实,许多明智之士都已经发觉,而文、景两帝对此总下不了决心,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这一次动乱,冤杀了晁错,惊醒了景帝,给汉朝统治者留下深刻的教训。于是汉武帝又开始重视儒学。汉代的儒家以先秦儒学为基础,尽量吸取其他各家的有助于长治久安的思想来丰富、补充儒学的不足,使汉代新儒学形成完善的系统的全面的政治哲学,以适应当时治理天下的需要。这既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也是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在这里,儒学以仁爱为基础,又有开放性,是它极为重要的优势,也是它能够传之久远的重要原因。
/ p8 J% M7 Q1 W9 D+ f4 W, j% Z总之,社会发展、时代需要,是产生经学的客观条件。儒学以仁爱为基础适应人心,又能容纳其他学派的各种合理思想,所以被选为独尊的对象。从那时起,中国历史上出现混乱时,儒学就被放在一边,欺诈和暴力成为争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混乱之后,进入稳定时代,儒学就开始吃香。因此儒学有善于守成的美名,也有过于保守的坏名。善于以仁爱为基本原则的将军为儒将,善于以仁爱为经商规则的商人为儒商,善于以仁爱精神来行医的医生为儒医。称得上“儒”者,都应该比较了解经书中的内容所表现的精神实质即仁爱思想,并在各自的实践中加以真正实施。
, q( q, z0 t8 P. S3 J* P: M# Z) a2 t/ Z0 S0 N
二、经学的衰落过程0 O) E4 `1 d3 ^: c1 m* z
- H$ V4 `( ^' {5 W. o  ^/ T
经学鼎盛时期在西汉中后期和东汉中期以前,即西汉中期到东汉中期。汉武帝时代独尊儒术,还是从实际出发的,许多决策还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例如用人,根据需要,选择有适当才能的人。对于边境国防,有的儒生以为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亲近来远,修仁义来服匈奴。汉武帝就没有接受这种迂儒的幼稚想法。用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主持财政,实行盐铁官营,夺了富商巨贾的利益,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用汉宣帝的说法,可以概括为“杂霸王道而用之”。元帝以后,纯用儒术,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实力减弱,政府就逐渐失控,无法控制朝廷的强臣和地方上的豪强势力,这就可能导致各地霸主的出现。政府没有强大的财政实力,没有足以维护中央集权的法制威力,就很难维持统一的政治局面。政治局面不能统一,便出现乱世。“乱世英雄起四方”。汉惠帝时代,吕后掌握实权,几危刘氏江山。平了诸吕之后,稳定了一段时间。到汉景帝时代,地方势力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准许诸侯分恩,削弱了地方的势力。董仲舒强调大一统论,从理论上巩固了中央集权。地方是稳定了,中央又出了大问题。王莽借助元后的势力,加上自己的努力,逐渐夺取中央政权,最后由假皇帝到真皇帝,取代刘氏汉室江山,建立王氏的新朝。王莽在当时是人们心目中典型的儒家形象,借助独尊儒术的社会思潮,也是王莽能够实现夺权的重要原因。王莽夺权后,还是利用儒经中的内容进行各种改革,“专念稽古之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天无二日,地无二王”,他就将所有过去封的王都改为侯。又将秦汉时代的官名都改成商周时代的官名,“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经常改变地名,有的郡名改了五次。王莽召集很多儒生,整天讨论如何按儒家经典的说法,制订一套礼乐制度,“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结果严重耽误正常的政务。吏禄改革,货币改革,导致经济失控,社会大乱。王莽的垮台,使儒学的形象也大受影响。光武中兴,做了拨乱反正的工作,恢复了儒家的声誉。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朝政府失去政权,儒家经典也失去权威。在以后的魏晋时代,否定儒家经学的言论很多,经学也就明显地衰落了。: W- W5 z9 c+ Y8 Q( u  }
儒家衰落的原因从理论上探讨,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4 @$ K" l, I, z6 w
首先,盛极而衰。独尊儒术以后,经书地位极高,经学成为社会思潮,不许任何人提出怀疑,更不允许批评,就是对经书的解说也成为不许改变的家法与师法,形成僵化的思想体系。孟喜研究《周易》,颇有创见,“博士缺,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喜授同郡白光少子、沛翟牧子兄,皆为博士。由是有翟、孟、白之学。”(《汉书·儒林传》)众人推荐孟喜,他所传授的弟子后来也当了博士,可以说明孟喜的《易》学水平确实很高。仅仅因为他有所创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有完全按师法来讲,就被取消了任博士的资格。由此可见,当时的师法是不容许改变的。
% z, w; C7 R# B! O/ h8 u+ z7 S2 p其次,合久必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思想也是合久必分的。任何一种学说在流传的过程中,都会因社会的变迁,传人的不同理解,而产生发展变化。开始可能变化很小,时间一长,变化渐显。例如董仲舒传《公羊学》给嬴公,嬴公传眭孟,眭孟传颜安乐与严彭祖。“彭祖、安乐各颛门教授。由是《公羊春秋》有颜、严之学。”(同上)董仲舒的《公羊学》传了三代,就分成了两大派。颜安乐的后学又分为筦路之学与冥都之学。彭祖“廉直不事权贵”,有人劝他灵活一点,他说:“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同上)有的学者固守先师的说法,有的学者追求富贵,委曲从俗,就对先师的说法略加修改,以适应社会政治的需要。这样,思路就不一样了,就自然要分派了。分派原因可能有多种,治学态度不同,追求不同,可能也是分派的重要原因。一种学说成为意识形态,权威很重,许多人研究,理解有深浅之别,有为己为人的不同,也有寻道义与谋利禄的差别,理论思维还受到个人经历、社会地位、周围环境诸方面的影响而产生差异。同样经书的一句话,可能有多种解释。这就可能出现混乱。为了统一思想,汉代统治者多次召开经学研讨会,最大的两次就是西汉的石渠阁会议和东汉的白虎观会议。即使这样,由皇帝出面作裁判,经学的分歧仍然不能完全解决。一种权威思想体系总是相当庞大的,成分也复杂。后学各取所需,重心不同,方向不同,也自然会发展成不同的学派。学说内部特点与外部环境变化,都是导致分裂的重要原因。分裂产生内耗,导致自身的衰亡。" O0 G/ u9 m# Y2 I  ^2 c
第三,政治原因。在中国历史上,有的思想被统治者选中,成为意识形态。有的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排斥,成为异端。当社会稳定,国家强盛时,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力量加强了,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就盛行于天下,成为思潮。而异端思想就受到压抑,遭到严厉批判。在汉朝鼎盛的时候,儒学成为经学。到东汉末,政权衰落,经学一旦失去政治权力的支持,支撑和维系经学的社会力量就削弱了。经学由于失去靠山,也就衰落了。隋唐时代的佛教也是由于政治人物的支持而兴盛。唐初达到极盛,接着就有了唐武宗灭佛之举,导致佛教衰落。佛教兴衰也是跟执政者的支持密切相关。而王充哲学则是异端思想,社会稳定,国家兴盛时,王充《论衡》就受到严厉批评;到了乱世,王充《论衡》就受到读者的推崇。
# j0 d' ?' B2 }, r6 [. A第四,社会动乱。经学需要和平环境。群众在生活没有保证的情况下,也就顾不得文化了。东汉末年的动乱就给经学衰落创造了社会条件。1 n: U: p% s7 o' ^5 U
从学术本身来讲,还有一些原因值得探讨。从西汉着重义理到后来注重训诂,从今文经学转古文经学,使经学沉溺于文字训诂等小学功夫,失去儒学思想中的大道之学的精神活力;注经出现极端繁琐现象,引起学术界不满。总之,僵化、繁琐、不注重精神,没有活力,是经学衰落的必然过程,也是盛极而衰的自然现象。
& j! b7 D2 F" w( S
# \( d# ~5 X: F% k, a* X参考文献:
7 s3 D; I$ E9 T# t. F[1] 孔丘.论语[M].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
2 ^. X/ J: @1 Y3 u3 Z! J( K! H$ g) ~[2] 孟轲.孟子[M].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
  J) |9 m# A6 M9 f/ Y/ z[3] 荀况.荀子[M].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 a0 ?* j& W1 M  l
[4] 贾谊.过秦论[M].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0.0 m* `+ R. }# P# [; e
[5] 班固.艺文志[M].董仲舒传[M].儒林传[M].王莽传[M].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