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3|回复: 0

庄子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9 09: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摘要〕先秦儒家与道家相比,孔孟荀是以人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承认存在,立足
5 i) Z6 G/ s, Q2 a0 v现实,注重人生和社会实践,务求建立一完备、自恰的秩序体系。道家之庄子则是以自然为中
) y! `' M. B- S* P+ w7 B/ w心、为出发点、为根据,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想是从其本体论核心中逻辑推导出来的。荀子批评6 ?: V6 Q' L2 B5 Q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庄子则批评儒家“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意犹批评儒
6 D! q# b0 `) A  x. Y家“蔽于人而不知天”,由“天人”关系方面看,儒道二家虽都讲“天人”,但儒家实际上是侧
1 L) [% z! [/ Y( v* ?重于“人”的一极,庄子实际上是侧重于“天”的一极。由本体论角度看,“蔽于天而不知% g: @0 g# I8 G. d
人”,实为庄子对于绝对真理的一种“往而不返”的追求,庄子由此而对于“天”、对于6 Y( X& E% W( U8 Z. P- q
“物”、对于人类感性认识的极限,都有充分的论述,较之先秦儒家甚至于道家之老子,都更为
* j7 X0 C: z% K5 \% U' \/ e深入系统。$ F1 n$ K) @. O, \# j
    1 F3 u2 ]' c8 e* T2 V& {- L, o
    先秦诸子百家之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或可称之为“轴心”,或可称之为“元典”,总之5 e' C3 w6 x$ J
是为后来的人文发展确定了一种不变的格式。这不变格式的出现有一个背景。古语说天下大势分% s+ w8 t  d; J( k0 ?& e/ b0 x9 _8 H
久必合、合久必分,先秦诸子百家出现的背景是分,不是合,即是说中国文化的初始条件是分,
1 a( Y+ |1 Z; s' R3 [% x是开放。“开放”一语是当代人最为熟知的,但鲜有确诂。热力学中称与外界没有热力和质量交* Y: c" m0 M4 l7 a  L: s
换的系统为封闭系统,称与外界有热、功和质量交换的系统为开放系统。而先秦社会的开放性质( M! v# q; F3 l0 Y4 g
用最简单的概念界定,或许可以解释作无序:政治上的无序与价值观念上的无序。如刘向所说:' L6 R6 g. V# r6 m$ t9 m* k1 d* }+ P
“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俟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
/ j) l, b9 @3 R, R8 W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是为
, o6 X& w/ r1 d) e9 W上下失序。开放或者无序的压力是沉重的,栖栖惶惶的绝不只是孔子一人,儒、道、墨、法诸家0 P1 S1 W3 ?5 C! l9 Q  o1 j! \
莫不如此。$ g. J2 {' R& ^& y( m$ ]
司马谈《六家要指》 引《易传》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虽然诸子百家都是探求
" S8 C( F0 R' K- o" ^真理,以期重建有序,但是百家所认定的道路却是不一样的。司马谈又说:“夫阴阳、儒、墨、
, u+ h$ [  P* F/ E9 y6 F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这个见解是极其重要的。所谓
+ ~& [! m* \) n# ^“务为治”,就是说他们都是希图通过政治手段,来重建秩序。所谓“异路”,是说各家的主张
& l( `! K* e. l; [# @有仁政与刑罚、王道与霸道等等区别。但各家都是归结于政治、落实于人文的。今观先秦儒家,
' J  V& w% c6 S5 M与其将孔子尊崇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不如将孔子理解为一个终生为政治理想而奋斗却最, P' c6 H9 b5 X: h; e- e6 c
终未获成功的政治家,庶几更切合孔子的本意。由《孔子世家》所见,孔子及其弟子实际上就是. r) d. d% o( i4 H% m5 N1 \( A
一个要求以文化推进政治的政治集团。+ J% w. L( j3 t' J. Y7 X6 U
但是庄子却又有所不同。在儒、道、墨、法诸家及各后学支脉中,庄子明显地既不同于儒家,也
: j" F" `' ~. L9 s' F; @不同于道家中的老子,更不同于魏晋时期的玄学。与先秦儒家相比:孔孟荀以人为中心、为出发+ s5 k7 X' `1 `/ l* G, c1 a
点、为根据,承认存在,立足现实,注重人生和社会实践,以相对现象为绝对依据,务求建立完+ ?" P( T& y8 Z1 a6 W
备、封闭、多元支撑的秩序体系。庄子则是以自然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关于人生和社会
! {* W2 P- M1 {' d7 P) m的思想是从其本体论核心中逻辑推导出来的。中国古代文化不是讲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精神与物
& Y& A; c9 L# s; f" e3 M9 l4 G  n质的对立,而是强调天与人的关系。在由儒道二家所共同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关系坐标. h; W7 @# c) |. p+ w
中,儒家正是侧重于人的一极,庄子则是倾向于天的一极。庄子与孔孟荀以其相互对立的思想体
9 f+ u5 F( C2 ^/ K$ R2 e6 ^系各自沿着天人的两极发展,同时又共同构成了天人关系的完整体系。与老子相比:庄子称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 ,书中引述老子之处甚多,在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许多方面老庄都是相近的。: u1 G% F9 S; f4 L  J, m
但是在最后的推论上,在社会观方面,二者却有很大的不同。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5 a9 v# w$ ~  B$ J  B
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本已超出有无之上。及其末流,以天下沈浊为不可与庄语,
! G3 O- _4 g+ }  W5 X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
8 L7 d2 |7 |7 }- V, q1 A并重。“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其心乃在不去。庄子在社会观上只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所
3 Q. j9 }# ~) N1 _7 x+ y$ G: V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恢恢乎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其精义援引为艺术论。老子在社会观方面是一种独特的治世哲学,所谓“反者道之
( C$ g6 m8 k0 k7 T1 l% ]  u动”,“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其精义合于兵法。由3 v! h8 {8 w+ }5 O+ |9 _; b0 ^# L
此可知,庄子哲学是一贯到底的对于抽象思辩的本体论的追求,而老子则本质上是致用的。& G" v& Q: u1 o3 p) A  ~* K
    老庄自称其学说是“洸洋自恣” 、“正言若反” 。所谓“正言若反”说得较为通俗就是:
9 Y. S5 h/ B- {, Z  L话语严肃的时候他的心意可能是随便的,话语荒唐的时候他可能是最用心的。古人著书不易,庄
- v5 N( S9 X. B子之所以这样做,是有深意的,也是说明问题的,实际上这种局面本来就是终极探索中所必定要
, W* C/ n; y9 h- b9 |0 H出现的。今观庄子,在其书中随意可以见到一些由日常经验看来颇感莫名其妙的话。《老子》第
0 a9 ^5 g5 p1 R/ z, X" T4 z7 H一章开篇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句话,读来极其辩证,由是颇具盛名,而《庄
8 G* V- f: _" a7 a6 E: O3 {, v$ L5 [子》书中的一些段落,实际上更要“辩证”得多,因此也十分的宝贵。譬如说:“恶乎然?然于/ e  o  O* q3 s5 ~$ z
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
/ |# E* b2 z8 z5 a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又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I+ }" r2 c6 W& U
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11)这些话不仅在庄子
- n* _4 R4 H. \1 W的同时代人中,而且在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中,都是极少见到的。
$ T% [, j; n  U: H; d/ h实际上,庄子作为一个为追求绝对真理“往而不返”(12)的思想家,对于天、对于物、对于人
8 c' Y1 s  c% D  k0 @, E) T类感性认识的极限,都有充分的论述。据统计,《庄子》一书中用“物”字共计202次,“万物”1 `2 I) v- H( O0 C# l. c4 S4 {
一词共计100次,其他“物化”、“物累”、“物物”、“物物者”等词又有多次(13)。可知庄
" N4 [# A3 e2 x( K子于天人之际都有极认真的探讨,甚至于较以往被认为是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一些古代思想家更$ `+ [2 I) V5 N% I0 F/ O
加“唯物”。然而以往对于庄子这种探索的路径太缺乏冷静的理会,致使许多应该发掘的思想久
3 h8 F$ V$ K; L; o沉泥沙。
4 H" e! @. d6 w9 b$ Z以下仅就庄子哲学本体论中的道、无、有三个概念做一阐述。                           / v+ D' s5 b6 Q
    一、形而上之“道”2 y7 J( n; A( j# T. G, C, T
        《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4 |. n# X9 `# @! q* ^
    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有三种不同而又易于混淆的含义:一指哲学本体论;二指形式逻辑,是与辩证的认识论相对称的思维方式;三是一般形容词,指孤立、静止、片面的主观倾向。本文使用
/ n7 ^( x* E7 f+ @的是它的第一个含义,也是它的本义。4 D  t  J( t  j" j5 L$ C1 X/ a
    “形而上学”,西方哲学中指关于宇宙存在的终极根据的知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
& a# z) J$ q/ S  J9 K2 X/ ^' a; |7 m先使用了“物理学”(Physics[英])这一名词。亚里士多德另有一部十四卷的著作,以论事物的9 _9 b" `$ v' ?% J" y+ P" s# o7 n
本质、研究抽象范畴为内容。公元前一世纪安得罗尼柯在编纂亚里士多德遗著时,把此书编排在了《物理学》之后,题名为“在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s[英])。“物理学”和“在物理学之" j4 Z. G- H; Q: z/ y
后”后来都延用为专有名词。中译据《易传·系辞上》将“在物理学之后”这一名词译作“形而
; p3 Z, h; n  M6 M8 D9 P: a& k上学”。% H# U$ Z$ {7 F2 X7 F7 Z
    物理学研究自然现象,形而上学研究抽象范畴,二者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前后篇。无论在内容) h% X- y% O  r; I
的关联上,还是在“上下”、“前后”的命名上,“物理学”和“在物理学之后”都与《易传·
3 R- M. t7 w- b8 }: U5 v系辞上》中的“形而下”、“形而上”的表述相一致,可谓心有灵犀。
/ ]0 R6 t  J( v& v( t8 B    “形而上者谓之道”,意思是:超出在有形的事物之上的,就是“道”。因此实际上“在物理学之后”更直接的译法,应是“道学”。因为在“形而上者谓之道”一句中,“形而上”只是* X. r& J( k/ s3 J+ P9 n5 r5 H
“道”所体现、概括的对象和“道”所具有的范围层次,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名词,这就如同物理. j: \" X/ {7 y; J6 O
学(Physics)也没有被译成“形而下学”一样。总之,无论是东方传统还是西方传统,“形而上; J6 j/ c. d: G7 o. x
学”这一名词概念的本义都是指纯粹抽象思辨的本体论。在此方面,庄子有专门和系统的探讨,9 g1 E# [8 C1 _. d# Y4 N0 R1 \
其最主要的概念就是“道”、“无”、“有”。; H6 b; }2 Q/ w. e) d
    二、形上与形下统一之“道”7 y4 i0 L: A. G* ?; R. C
    庄子所说的道是指宇宙万物的共同的物质本质,以及物质世界无限运动的整体过程,即:从
" g# B! O* G- A$ C“无”到“有”,从万物生成到各复其根,“无”生“有”,“有”复归于“无”,“有”# ~& B/ Z7 v& D
“无”相生,“无为首,生为脊,死为尻,死生存亡之一体”(14),这样一个统一于物质性的
. y- C) p1 ^  e6 V3 D无限运动的整体过程。这个整体过程就是“道”。
6 z. P. q% k, g+ M道有两个含义:其一指世界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最终根据,即“无”;其二指世界万物的存在法7 z3 T3 Q7 N. L* ?5 K% h# \& B2 ?
则,即物质世界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整体运动过程。“道”或“无”作为
  K2 d2 [5 [) l( D宇宙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最终根据,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道”或“有”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
$ N$ T8 G' {( T. j0 d存在法则,又有其形而下的含义。  k% G, z! o& g1 K
    三、道的性质:“道”无所不在,又复归于一+ K! O  I( l$ D/ \
    道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不是一个抽象了一切属性的主体,正相反,道具有最大范围的包* ]3 p- \! `6 t
罗和概括。
9 {) |6 ?% L8 `, q% ]道的属性,延用《庄子》的原句,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道的性质:道无所不在,又复归于一;二、道的特点: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P  U9 m, W; Q+ s& A
    《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
' O, c, |( P7 F) t3 ?9 I$ E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 L2 k' p) b6 [# ]* r5 `
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3 {- k+ ~. T: q- p& p, c    道是普遍存在的,道的普遍性同时也就是道的统一性,因为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要共同依循
1 Z3 Y* \4 O* b. v; J的。同时,道的普遍性又是抽象的道以“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
" Y! Y2 ^( w. F. j9 }" x  O) C$ D(15)的形式存在于事物的个性之中。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尿,道不仅承认具体事
! d; f7 |6 `7 z2 @, G5 h# A物的存在,而且承认位置微贱的具体事物的存在。合于个性,即合于天,即合于道。道既无所不% W3 a" q4 C* P; b7 A% O
在,又复归于一。普遍性和统一性是统一的,个性和道是统一的,物质存在的“有”与抽象概念
  S* }0 @: _  p# z9 B的“无”也是统一的。8 ^* e; p, V/ }) r5 c9 I% d
    四、“道”的特点:“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2 M. I1 R1 @% l, o    《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9 }) U# W& e3 i
道有情。" H% @& y$ d0 z. k
庄子所讲的“情”有人情、天情两种。人情是现实中与道相背离的人的情欲和作为,天情则是在
, ~. c. G# Q) f* u“泰初”演化的序列中与“德”相吻合而对称的概念。
/ h& b4 n* s& ^) s' i7 m情者性之动,“情”本来是用来描述人的一个概念。《天地》篇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
9 j' l# K+ f% s$ y5 ~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在这一段“泰初”的完整序列中,从生生之“德”,到$ H5 S4 U( J( a  J+ g0 y6 T, o
保神的“性”,之后再没有其他概念,由“性”就又直接回归到“德”,回归到物得以生的初始: k1 H1 V' }6 j; \( I5 x
状况,而没有经过“情”的展现阶段。但是在人世和现实中就不同。《庚桑楚》:“性者,生之
2 r" @- l) h% l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性之动,叫做“为”,失其真,叫做“伪”。为就' K/ `+ t4 a7 M0 j( s$ o
是伪,这与荀子性伪之说中的伪含义相同。成玄英《庚桑楚疏》:“矫性伪情,分外有为,谓之
0 B+ ], t# Z2 w( k4 m道也。”为,就是情。庄子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是“道与之貌,天与之形”,而人情则不是本来就有的。所谓“人情”就是人有好恶是非。有好恶是非则“内伤其身”,违背生命的原% n2 p; A1 G- g" [% N
则,不符合天性。因此,“人情”在庄子哲学中是被否定的一个概念。?# b0 V% A& [7 A
    物得以生,谓之德。德者,得也。《韩非子》:“德者,道之功也。”陆德明《经典释
( u6 l0 F+ [: ~# q, C文》:“德者,道之用也。”从无到有,从浑沌到有形,进而有理、有仪、有性,就叫做德。德是从万物的角度而言,万物得以生,谓之德。而从天或从道的角度而言,天或道对于万物的这份
0 o" P% T4 R2 a  p2 {: t& }5 ~! N9 J$ c赋予,就是情。《齐物论》:“非彼无我,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如求得其情与; O) Z# p1 [, w& z$ ^
不得,无益损乎其真。”情即是天道对人对万物的无形无声的赋予。?; \0 v" `2 _. B4 b9 J; C9 f, y5 C5 I
道有信。' T6 `9 V* ~1 a/ a3 v( A3 _2 r
守命共时,有符契可验证,叫做信。《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己信,而不
# n! M& F: c* `( i3 D1 d见其形。”朕是征兆的意思,此处指“真宰”的形貌。信是验证。真宰似乎是有,看不到他的形貌,但可以验证到他的行迹,所以说道有信。?
$ F0 n( n0 g3 q6 C0 j    《列御寇》:“天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道有信,主要体现为有序。”?
! I, `" l+ r/ K$ L  i  B    《天道》:“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
6 U1 u* r( N7 Z# e, F3 `矣。”?. e/ ?2 [& U+ M% u# b
《知北游》:“天地有大美,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
- \$ V% M! Z( D& E“期”,《汉书注》:“必也。”《庄子·寓言注》:“待也”。《玉篇》:“时也。”《广+ p; i$ |% b( w" {% C
韵》:“信也。”期是时间的确定的循环。期又写作朞,《广韵》:“复其时也。”《尚书·尧" r) G: N* z; U! Z* V& J& o
典》:“匝时而期。”朞是时间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序,本义作东西墙,引申为时序、次第。2 J3 x! i" B* j0 u
天地日月星辰,草木禽兽,旦暮寒暑,春夏秋冬四时,都有其稳定的次第序列,有其稳定的运转8 X; @" {% Y% {
周期,整齐有序,有必然性可以期待。这就是道的有信和有序。庄子认为,序是道的属性之一,
4 A- M6 L) h  C3 n6 _2 X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形式,宇宙万物都表现为有序的、符合某一规则的运动。有规则就是有序,有8 a- {5 k- Q4 \. s  V: p2 k* T  Z
序所以是有信,有信所以能够见出道的存在。任何事物不依循有序的原则,就不能善终,不能长
5 F+ P9 ]( c' L8 ]存。
4 B9 N8 y- l: R: l( R道无形。
, S7 c; ~$ U' M4 @道“不期精粗”,故无形。无形,故“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存在的,但道以无
# q* s% L& o/ t! [形的、抽象的形式而存在;道是可知的,但道并非语言、概念和感觉经验所能知。?: w# F7 c$ ^- m/ N+ `7 L
    《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
- v8 F% o' k) x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子6 r* L2 \2 r0 o- }, F! R& J! r: `* I
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对道和生死的本质都很觉悟,四人相交成为道义上的朋友,只是经过
/ \! Q5 x+ l0 `) L  ~7 f相视一笑,并没有用言语互相表白。4 _$ ?! Z5 L$ B, H
    《天道》篇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道虽是无
& I, p/ R5 S9 o9 _7 `/ c形的,却是可以认识的,只是认识道要靠意,靠直觉,靠感悟。可以借助语言认识道,但借助语2 ?/ V5 P, {1 M
言是要通过语言获得对意的领会和把握,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得意忘言”。语言作为工具是第二
- [" D# i' r0 j* y! J位的,目的在于意,语言只是一个借助和假托,因之一旦领会了意,语言的功用也就完结了。?$ h: a" v% d* P; l7 W5 m
道无为。
& X7 X: v+ Q& M( h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无为和无不为的统一。?
( G" C3 z( F& O  _) W4 w老子和庄子都有很多关于“无为无不为”的论述。《庄子·则阳》篇说:“万物殊理,道不私,
& k+ ^$ R! q3 I1 w1 y7 r5 s故无名。无名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这一思想显然来自老子。“无为无不为”原文,
' y+ z( Q# X4 v见于《老子·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以及《四十八0 {3 _; a& s0 m+ \& W& a. v' \+ T" q
章》:“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王弼《老子注》说,无为
; O8 N) w+ b) W( ?* h是“顺自化也”,无不为是“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有为则有所失,故无为乃无所不为也”。对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从正面和反面都做了解释。?  不过,庄子虽然直接接受了老子无# e. `; Q0 e- v. G8 y/ k
为无不为的思想,但老庄二人在无为无不为上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老子》中再三讲到“圣人2 n% ]$ j: E9 `( Z5 }% M! ~
不为而成”(16),“取天下常以无事”,无为无不为,其倾向在于无不为,因而老子哲学得以
4 Q3 l  |7 j' f4 w: J* Q; ~7 A在汉初之际被引为无为而治的政治理论。庄子主张安时处顺(17),与世同波,“静而与阴同, Y* k$ d0 v! G5 \: V$ X( R1 O
德,动而与阳同波”(18),“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19),无为无不为,实际上是侧重于无为,所以直到魏晋之际才为士大夫所重视,援引为玄学清谈之资。
" D: O4 e# O+ e, n4 b  L五、“有”与“无”及其三种内涵. E2 V! u; d7 g; o% |
    庄子曾提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20)的“浑沌”概念,又提出“有实而无乎处”(21)2 c' O3 n7 x- v( ?2 D. Q
的宇宙概念。虽然未有封,但还是有物;虽然无乎处,但还是有实。有实、有物就是“有”。
! }8 a& O5 \# [3 c* l1 S, {“有”是物质存在的总称,是宇宙万物的抽象。从“物”、“实”,到“有”,物理学的概念就
/ e, s) V  A" {3 U被抽象成为形而上学的概念。
4 K/ k* @3 Y# ?" s4 _' A; H    “物”又称作“有”,那么,“物”或“有”的根据又是什么?
  s9 T( e6 D9 X. z    《知北游》:“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 |* ]) X1 n! _! k% r+ {
也,无已。”
! S& [% l7 u' c  s  t# I    《庚桑楚》:“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8 m# y6 o6 A' R5 O* G  e3 {
    物不能以物为根据。因为此物之上有彼物,彼物之上又有彼物,此物与彼物都是物。如果在
& S# l6 |; K: R2 ~" J此物之前总是以一个彼物做根据,结果就是“什么是物的根据”的问题永远没有完结。所以,最6 m1 @" x: o0 K6 G, P0 g
终生成了物的不是“物”。“有”的最终根据不是“有”,而是“无有”,“无有”就是
: I" K9 O; n1 j“无”。# X5 A/ |, Y6 H  B4 u
    “无”的概念具有不同层次的含义。
' z0 o# \" M1 V; R0 s4 N9 d    第一,“无”是无有,是对“有”的否定。但“无”对“有”的否定是存在的,所以无有就仍然是“有”。庄子认为,作为最终根据的“无”不仅是作为对“有”的否定而存在,而且是作
9 h! n4 D2 i/ ~' \& E8 M为对“无”自身存在的否定而绝对否定。也就是说,“无”是绝对的。
8 E7 S" l1 D5 K4 y6 L# v. j    《庚桑楚》:“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
+ h  a; \4 Q" {' |+ {    “无有”就是什么都没有,一切没有。“而无有一无有”的“一”是一切、纯粹的意思,即4 o' L4 G3 {! a/ d# v; Z" Q
无论怎样都怎样,无论如何就是如何。《大宗师》篇“回一怪之”的“一”字,用法同此。“无
, Q- r4 s4 _: v/ O$ J& m有一无有”意即无论怎样都无有。因此:0 Z4 s7 f' E. L
    第二,“无”是无“无有”,或者叫做“无无”,是对“无有”的否定。4 D) [! X1 y- X  A$ K8 `
    《知北游》:“光耀问乎无有曰:‘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耀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杳
) n7 o( ]+ i2 h6 O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光耀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7 q5 N" U- c5 w( u9 j# a3 y
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 a" m4 x# _6 C& M    但是,“无无”也仍然是有。“无无”是在“无”之上又加了一个“无”,这就还是有% c5 Z/ _: E8 S; N
“无”,就还是有。按照“有不能以有为有”的原则,“无”也不能以“无”为“无”。“无”; W. I6 Z/ C  t( q3 [9 S
不能以“无”为“无”,所以“无”就必须是一种绝对不存在,绝对无规定性,完全是宇宙万物4 S# i$ ~9 t- ]5 B" u
的重合为一,天人关系的重合为一。- @3 q2 l5 r8 ~7 P0 g# c
    “光耀”意为可见其光辉而不可见其形体。“光耀”自以为是无,但是因为他还有光辉,所4 v: n2 O8 H6 o2 C# Q. A- Y
以还不是无。无究竟是什么?“光耀”找到“无有”来问,问过之后却得不到回答。视其状貌而不3 T) U% A/ o+ p  Z
见,听其音息而不闻,手触其形体而无所得。因此:
7 q9 b5 Q/ j+ E+ @. V0 B/ k    第三,无是任何规定都不存在。
# x: ~: ?0 x' u    任何东西都不存在的无,无有,无无,无形,无名。既然连自身的存在也是不存在的,所以
* `6 x+ L; {2 ]0 G无在认识上和表述上也就是不可分析和无可表述的了。2 S: S8 I) x  s0 p
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根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庄子哲学最终要探讨的问题。从宇宙论到形而& ^8 F: d2 B  w+ x7 o0 X( d2 P& l! i7 @
上学,从无限的“有”到绝对的“无”,至此,庄子最后完成了他哲学本体论的追求。所谓“有
0 y+ q6 w, I" F. ?4 Q2 j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无”就是存在的最终根据,就是天地万物的最- ?; L8 u6 N# G' z) B) z7 u
终根据,就是生命的最终根据。1 @0 _( R+ u5 [' ?" C6 s, R. R& W
    六、“有”与“无”及其三种逻辑思维层次8 R% g  \, C+ g; p6 v
    先秦诸子在逻辑思维方面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矛盾不相容”的逻辑思维层次,第二9 e5 W! X5 q8 C0 k. r
是“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第三即老庄用以论证抽象绝对的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 k+ P& W! ?- [) e
形”的逻辑思维层次。
& S9 g) e( ]0 \7 ^$ _* Q* E+ g    “矛盾不相容”的逻辑思维层次以韩非为代表,中文“矛盾”一语即出于韩非。“矛盾不相
. e" O) M( t- F+ `容”的逻辑思维层次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就是“矛盾律”。
) R9 {  `( G# E$ ]    “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是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互为成立的条件,同为相对而存在,对
6 _6 a' p' ~2 A2 t/ U此老子和庄子都有论述,如:
" n' U3 i6 t$ p' X; J《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 c- @- T0 a; v# d1 P( Z% X
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N: |( R( s$ v8 V* W6 `: G
此处的有和无,是普通意义上的有和无,是有和没有的意思。老子的原意是说,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是相互依存的相对的概念。对立的" a# c+ k: L: x- u5 F7 V5 `4 ~
双方如果各自偏执于自己的一端,就会使双方都不能存在。强调了自己,否定了对方,对方失去7 F1 t  }. I5 i" d7 N8 {/ O
了,自己的一方也不复存在。* s4 L6 ~4 k) }) s" o- V5 T; a
    “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具有更为充分的思辨因素,从哲学的意义上看,较之形式逻辑0 k7 _0 K5 @' _. O6 p* i6 d* q# m4 W5 f
的层次更高一层。但因为相反相成的双方既不能进行肯定判断,也不能进行否定判断,双方都是有条件的,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无论其美、善、有、易,
0 f; L+ z, _7 e, S9 w- a0 A或者恶、不善、无、难,都不具有绝对的性质,因此都没有意义。所以《老子·二十章》又说:8 g9 G2 z) `0 V* m% X" V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唯与阿都是叹词,是答应的声音,唯是正常情况
* V# T( P: r/ ~1 |0 ]下的答应,阿有谄谀的意思。唯与阿,善与恶,同样是偏失,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可知这种“相4 p: n  h1 @6 G' I# ]
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是为道家一派所共同否定的。
  }' w( }6 r! y4 g* K( O( G2 C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层次以老庄为代表。
3 t; l/ N/ l: ]3 \" \8 D7 k    《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5 ^* _+ r  I% [6 @* b$ \1 }
    《老子·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Q; k# D% m4 S9 r; D' B$ i
    《老子·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 E6 P7 }1 o  C4 H3 J# Z
知。”
  o* [, O8 J9 U# f' G# z# \    《庄子·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 i0 w8 i7 y9 T  q% D    “大象无形”,“大”是至大,“无”是无对,也就是绝对。至大的象,涵括了所有的形,
, ]" \4 ?" ]5 B& y所有的象,无所不形,无所不象。因而有形同于无形,有象同于无象,至大而无对,孤立而自  R5 P( x4 P$ ~
存,所以说“大象无形”。
) A% L9 d& b' N; o5 i5 ]大象无形中的“象”和“形”替换作“有”和“无”,就成为“大有即无”。同理,大有者无所不有,无所不有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有则无有,故大有则无有,大有即大无。所以,在“大象无
. t) e+ i) u, I6 s形”的逻辑思维层次上,就不再是有无相反相成,而是有无同一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