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5|回复: 0

《庸》《孟》与《易 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9 10: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时期,思孟学派的代表一一子思、孟子建立了一个以“诚”为道的哲学体系,对当时和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写成于战国中后期的《易传》,不仅接受而且发展了思孟思想,是当时受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下面我想从哲学方面谈谈《中庸》《孟子》即恩孟与《易传》的关系。
) o+ Q4 w, P: ^8 Q4 N& q0 s一、思孟天道观与《易传》的关系
) J$ t4 O( K8 W* s2 h子思和孟子都说:“诚者,天之道也。”(《中庸》、《孟子·离娄上》)“诚”是“天之道”,天道包括天道和地道,是“天地之道”的简称。《中庸》说:
/ X2 q! Y5 `1 y" N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1 d, x: A) v% f/ I
“天道”“诚”的特点是“博”“厚”、“高”“明”和“悠”“久”。其作用为,
7 R) c3 ~6 ?" e9 I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K% Q' _% }8 f& ~/ R
天道以“高明”“覆物”,地道以“博厚”“载物”,天地之道以“悠久”岁月生成了万物。所以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中庸》)天道“诚”是宇宙的本原,没有“诚”便没有世界万物。孟子也说:“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孟子·滕文公上·梁惠王下》)以“诚”为道的“天”生成了万物和人类。天道说是思孟学派的本体论,天道“诚”是思孟哲学的最高范畴。/ K6 W( E$ q; V+ ], b1 z
《易传》接受了思孟的天道观,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系辞下》)又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系辞上》)“弥纶天地之道”即包络天道与地道。天地之道是《易传》的根本之道,其特点是:“天道下济而光明”(《谦·彖》),“地道光(广)”大而德“厚”(《坤·象·彖》),“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恒·彖》)“下济而光明”即《中庸》的“高也,明也”,“光(广)”“厚”即“博也,厚也”,“恒久而不已”即“悠也,久也”。《易传》认为,天地之道也是宇宙万物的生成者:
( N% Q2 L! I# {; n# I' e“天道下济而光明”。“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谦·彖》《乾·彖》)2 U! X* ?0 L* c8 y9 g9 z( Y$ a0 ~
“地势坤”,“坤厚载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象·彖》)5 F" G! [! V% ^% O8 b$ U8 J
“乾”“坤”代表天地。“下济而光明”的天,覆照天下,使“万物资始”,即万物赖以有生。“光(广)”“厚”之地以博厚“载物”,使“万物资生”,即万物赖以成长。“资始”则万物有“始”,“资生”则万物有“终”,这就是“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物的生成不仅需要天覆地载,在时间上还需要天长地久:$ v! Q) a. }; _# F$ U- A$ A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枚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 J3 P( \# \$ C
四时变化而能久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恒·彖》)。- h7 b9 e/ \# _! C6 L
“恒久”是“天地之道”,也是“天地万物之情”,“道”决定“情”,没有恒久之道,不可能有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之情。孔颖达的解释十分确切:“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故日月得天所以亦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者,四时更代,寒暑相变,所以能久。生成万物。”在这里,《易传》不仅接受了《中庸》的“悠久成物”,而且使这种思想进一步具体化。- v  ^8 Q1 \( B. p% m0 @' R
在天道生成万物的问题上,《易传》还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系列:
! u6 [: q( W: c: r; U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
* H. w8 a& b# y从“有天地”到有“万”、“男女”、“夫妇”、“父子”、“君”、“上下”、“礼义”,是天地、万物、人类、家庭、社会、等级、制度和道德的生成系列。这一生成系列的提出,丰富了“天道”说,推进了思孟哲学的发展。
- T, J" b% k7 a( K) R) n+ G/ c天道“诚”的实质是什么呢?思孟说,“诚”是“天德”,是“性之德”(《中庸》),也就是天的本性。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中庸》郑注)“诚”、“天德”、“天性”是“天道”的不同称谓。子思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中庸》)孟子也说:“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离娄上》)从“诚身”必先“明乎善”看,天性“诚”是至“善”的。《易传》接受这一理论,也说:$ {# q' f. \! h. p0 v2 L. ?7 K
天地之大德日生。(《系辞下》)
4 |; D3 A" q, U5 ]2 |/ e6 U“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乾·文言》)
1 \) ?1 ^& X: F; p" k3 E.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坤·彖》)' V( a) u6 a7 w0 l; Z+ v' \
天地的“大德”是“生”成万物。所谓“大德”、“天德”和“德”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道“诚”。其内容包括四种德性,《乾·文言》解释《乾》卦“元亨利贞”时揭示了这一问题。说:, K! x6 E4 J2 b! k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q% R  j7 G; J3 ~0 k
“乾”即天。“元者,善之长也”,“善之长”为“仁”。天生万物表现了它的“仁”德,“亨者”天使万物以“嘉”美之德相“会”,表现了它的“礼”德;“利者”天利万物,使之“和”谐。表现了它的“义”德,“贞者”“干”济天下之物,使之成功,是为“干事”。“仁”、“礼”“义”和“干事”是天和君子的“四德”。《文言》的这种说法。来自春秋时穆姜对《随卦》的解说。穆姜说:
' h0 o1 i6 j8 l' V" k+ I8 B《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左传·襄公允年》)
- L  P% I( Z" v) O* q5 z! y5 ]3 n穆姜的话不见于今本《易传》对《随卦》的解说,而见于《乾卦·文言》,显然是《易传》把穆姜的话搬了家。两相对照。我们可以发现《文言》搬用穆姜的话时,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6 K- f+ J4 ^# H4 Y2 W! A其一、穆姜说:“元,体之长也。”春秋时子服惠伯解释《坤》卦六正爻时则说。“元,善之长也。”(《左传·昭公十二年》)《文言》显然是把穆姜对“元”的解说换成了子服惠伯的话,使“体之长”成了“善之长”。“体之长”的意思是物“体之长”,改为“善之长”后,“元亨利贞”直接成了以“元”为首的四善,因为只有四者都是善,才有“善之长”可谈。# {2 C& S' V2 X
其二、以“元亨利贞”为四德解释《随》卦,与天道无关,没有哲学意义。搬到《乾》卦后,四德成为天的四种美德,“天德”说由此确立,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7 M1 [# ~6 K) [' f: X其三、《文言》把四德说搬到《乾》卦后,进一步把“元亨利贞”之德解释为“性情”,说:“利贞者,性情也。”“利贞”是“性情”,“元亨”当然更是“性情”。这样,“元亨利贞”代表的四德又成了天的四种“善”“性”。- N- a9 z1 c1 Q
《易传》为什么进行上述改动和补充呢?主要是受了思孟哲学的影响。恩孟天道观前己述及,另外,子思认为,“知、仁、勇”“三达德”是“五达道”的行的表现,而“仁”义和“义礼”结合为一体(《中庸》)。孟子更明确指出:“仁义礼智”是天命善性。《文言》作者接受思孟天道观和仁礼义等思想后,既想体现思孟的诚善理论,又要与《周易》的经文结合在一起,恰好有穆姜解释《随》卦的现成材料和《乾》卦“元亨利贞”的卦辞,于是移花接木,乔装打扮,精心而又巧妙地进行了上述安排。从而发展了天道人性化的思想。) W; N& g3 K3 B, Z! {; O
天以四种善性为道,地道又如何呢?《易传》按照上述天道说,做了合乎逻辑的解释:“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坤·文言》)“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彖》)“坤道”即地道。其德性是“顺承”天道,以天的四德作为自己的本性。
$ s& X& @9 v/ l* o. }* H《易传》还把天道的诚善说和阴阳之道结合起来,发展并丰富了思孟哲学。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系辞下》)天刚地柔,天阳地阴,阴阳相合是“道”,是“德”,是“善”,又是“性”。天的“道”“德”“善”“性”一体,正是思孟的天道说。在这里,《易传》没有提到“诚”字,但却包含了“诚”的理论。《系辞上》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化”“成”万物的“天地之道”全部在“易”中。又说:“夫易广矣大矣”,“广大配天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之善配至德。”思孟以“至德”为“诚”,《系辞》说的包罗“天地之道”而又与天地“至德”相配的“易”就是天道“诚”的化身和代称。: N8 r/ T1 y  C& ]1 ?/ B
二、思孟圣人观与《易传》的关系  y+ e) e) L' M/ k+ v1 c7 d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者……圣人也。”子思认为,“圣人”和“天道”同以“诚”为本体,因而同道、同德、同性、同功:9 m- {9 B/ K! t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幸,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6 z0 Z, Z4 n1 V3 [" `“至诚”指圣人之道。圣人的“至诚”因“不息”而“悠久”,而“博厚”、“高明”。“博厚,所以载物”,“高明,所以覆物”,“悠久,所以成物”,圣人和天地之道的“载”、“覆”、“成”物同德同功。所以说:“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又说“至诚”的圣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孟子也说:“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他以天“命”与人“性”的一体化为根据,论证圣人与“天道”同体。并说:“至诚而不动者,末之有也。”(《孟子·离娄上》)“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圣人“动”“化”万物的功德与天地之道共同存在和“流”传。总之,思孟认为,圣人和天地之道同“参”“同流”,同是产生和主宰世界万物的实体。
5 m; i, K! m+ V) ^5 m3 \* N- E《易传》接受了这一思想,说:* ~( M* d0 M0 f/ G0 l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乾·文言》)
2 V# ?/ {5 J2 D# b7 a' Q/ C8 P2 Y《易传》中类似的话很多,让我们结合起来考查一下它和子思思想的关系:+ g4 b- y% _4 h! T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大人”即圣人。圣人“与天”“合其德”即圣人“与日月合其明”,共同覆照万物,“与地”“合其德”即《坤卦·象传》说的“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与《易传》的“君子”都指圣人)。孔颖达疏云:“‘与天地合其德’者,谓覆、载也。”所说颇得其要,“覆、载”二字清楚地说明唐时孔颖达已经发现了《易传》与《中庸》圣人观的关系。所谓“与四时合其序”讲的是时间。“四时”之序指不同季节的循环交替。“与四时合其序”就是圣人与“悠久无疆”的“四时”相配合,化成万物。类似的思想在其他《传》中也有。如:《乾卦·象传》的“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天行健”相配合。《恒卦·彖传》以“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与“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己”相配合。而君子“自强不息”和“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就是前引子思的“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微,微则悠远”和“悠久,所以成物也”的简文。
0 }0 K0 X+ G  r3 ~6 N上述《文言》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一段话,不仅在思想上,在文字上我们也可以从《中庸》中找到它的出处。《中庸》说:4 `# t0 h7 z" E4 ]( L/ H: i
仲尼……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帱覆。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 P& p4 C  W8 _2 u
以此与上述《文言》话对照,可知《文言》话由《中庸》抄录而来。“与天地合其德”即“如天地之无不持载”“覆帱”。“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两句话的颠倒。
2 W$ e; t& x' S2 z/ \" s“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两句话是圣人“与天地合其德”的进一步说明。孔颖达疏云:“‘先天而天弗违’者,若大人在天时之先行事,天乃在后不违,是天合大人也;‘后天而奉天时’者,若天时之后行事,能奉顺上天,是大人合天也。”“天合大人”与“大人合天”就是圣人与天地合为一体,共同覆载和生成万物的具体发挥。类似的话在《易传》中还有,如《泰卦·象传》说:“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后”即圣王,“财成”即裁用天地之道使之成功。“辅相天地之宜”即辅佐天地化生万物,“左右民”为“左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财成”与“辅相”天地之道就是子思“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和孟子的“动”“化”万物“与天地同流”。
3 k, \: U7 y* c7 ^* P$ m% N0 k对圣人“成物”孟子还有具体地发挥。说:“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渴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成物”包括成器和仁政两个方面。《易传》不仅接受了思孟的圣人与天地之道共同生成世界万物的一般理论,而且接受并发展了孟子成器与仁政的具体思想。对于圣人成器问题,《易传》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系辞上》)具体的事实是: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黄帝尧舜“垂(缀)衣裳而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揖”。“服牛乘车,引重致远”。“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又创制“宫室”“棺椁”“书契”(《系辞下》)等,以利天下之人。《易传》认为这些器物都是圣人根据卦象制成,而易卦又是圣人所作,虽然绕了个“取诸”卦象的圈子,仍然讲的是圣人成器,孟子的“仁覆天下”是“成物”思想在社会方面的具体化。“仁”是“诚”的核心,“仁覆天下”即以仁政“覆”照天下的人。《易传》的“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乾·文言》)和“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彖》)等讲的就是这一问题,“体”即“行”,“体仁”即实行“不忍人”之政。以仁政“覆天下”才能“养贤以及万民”,才能“长人”威德。孟子认为,“仁覆天下”可以感化天下的人心,“所过老化,所存者神。”《易传》也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积平。”(《咸·彖》)1 _' x, V) ?+ }4 j) S! [) n  B7 B
由此可见,《易传》和《庸》《孟》一样,也认为圣人与天道同为“诚者”,同体、同德、同功,同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 q5 m' a' s7 K: h; f! q4 s7 e0 h0 W  \三、思孟中道说与《易传》的关系
9 `- v% {  b  L" y6 l9 k+ R+ N  _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把“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子思说:“诚者,……从容中道,圣人也。”把“中庸”作为圣人的“中道”,称之为“诚”。又说:“诚者,天之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使中道升华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孟子也认为中道是天道,又是圣人之道,说:“汤执中”(《孟子·离娄下》),“孔子岂不欲中道哉”(《孟子·尽心下》)汤和孔子都是“圣人”。7 d- }* C. {# o, C* M7 d) o. a
思孟以“中道”“诚”为宇宙本原,同时保存了它的道德属性。《易传》接受这一思想后,以一卦的上下两经卦的中爻即二、五爻为“中位”,把阴阳象数和思孟“中道”说揉合到了一起。
6 O. |) s. c, G" k3 S0 T: i# f2 G《易传》认为,分居二、五中位的阴阳两爻。可以象征天地之道。如《临卦》的九二、六五为阳爻居下卦中位,阴爻居上卦中位。《象传》说:“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阴性柔,阳性刚,六五之柔应九二之刚,象征天地中道之和,为“刚中而应”。所以孔颖达说:“天道以刚居中,而下与地相应,使物大得亨通而利正……故云‘天之道也’。”“天之道”即天地之道,“使物大得亨通而利正”就是化生万物。
: Y5 l) N+ z# M8 `  U天地和圣人都以“中道”为“城”,阴阳爻居中位,不仅象征天道,也象征圣人(君子)居中道之位,立中道之“诚”。如《乾·文言》解释《乾》九二时说:
2 V) Z5 y4 o' W0 E, `% L! G* A& f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U  e! B, C7 T( M' P* s, d
“中”、“庸”、“诚”、“化”是思孟哲学的四个重要范畴,《易传》中道说搬来这四个范畴,也搬来了思孟圣人之道的理论,其一、“正中”即“中道”,九二为阳爻居下卦中位,象征“君德”和行“正中”之道。此即子思的圣人“从容中道”和孟子说的“中道而立”(《孟子·尽心上》);其二、“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是《中庸》的“唐德之行,庸言之谨”的变文。意思是“信”于中庸之“言”,“谨”于中庸之“行”,即以中庸为道;其三、“闲邪存其诚”的“诚”是思孟的“圣人之道”。“闲”即“防”,防邪以“存诚”是对“诚”的理论的发挥;其四、“德博而化”是圣人以“博”厚之德化育天下,此即子思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孟子的“大而化之为圣”(《孟子·尽心下》)和“君子所过者化”。9 N+ O) A" L5 `5 P6 h
《易传》中道说还接受了孟子圣人之道的美善理论。如《坤卦》“六五,黄裳元吉。”《文言》说:7 T! U6 f4 U4 b3 Y0 t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7 p" P1 V* `/ @4 }' u: c7 ?3 t六五阴爻居上卦中位,象征圣人(“君子”)行中正之道。“中”是中道,“黄”是黄色。古人认为中道是至德,黄色是美色,“黄中”为至善美德。下面让我们先看看孟子的有关论述:; }7 v$ B3 N! C. F7 t, G' Y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 (《盂子·尽心下》): A, l" g* g* S; M' S$ n0 ]) i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啐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
$ W) p" {" J  q1 O. @( F% n% ]“根于心”(“有诸己”)的“善”“性”的内部“充实”为“美”,“美”的“光辉”形于“生色”、“面”、“背”和“四体”,谓之“大”美,“大”美“化”育万物谓之“圣”。《文言》的“美在其中”是孟子“根于心”的“善”“性”“充实”于自身之内,“畅于四支”是孟子的“美”的“光辉”“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发于事业”是孟子“美”善的“大而化”育万物,“美之至也”是孟子的“大而化之谓圣”,圣人的中道是“善”的最高境界,也是“美”的“至”高峰。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善”,“根于心”为“真”(“信”),“充实”于内外为“美”,认为圣人的中道是真、善、美的化身。《文言》以“中”“正”为善,“黄”色为美,“美在其中”为真,用《坤》卦六五表现了真、善、美思想。二者具体内容有异,基本思想一致。6 z1 j# k% \5 d( M7 J% R- ^* m% Y
孟子的美善思想与子思的下述一段话有关:( r1 y0 r% y/ ]8 t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定,变则化,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化。(《中庸》)
) X, t+ n: |  o/ M9 p# k0 e“曲”是局部。从局部为善可发展为“诚”,“诚”形立于体,由显“著”而光“明”,而“动”“变”人心,“化”育万物,是为“至诚”(圣人)“能化”。孟子的由“善”到“圣”是子思的由“曲”至“诚”的变文。善性开始是善“端”,限于局部之“曲”,“充实而有光辉”即“著”“明”于外。“大而化之为圣”就是“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不同之处是孟子从“美”的方面进行了发挥。《文言》中道说直接接受了孟子的美善理论,也间接接受了子思的思想。
9 f* H% D2 v' ^《易传》中道说还取来了思孟“五达道”的部分内容。如:《彖传》解释《家人》卦时说:. b8 M+ Z' i: X- A  ]; F: [/ }
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1 t+ r  `. n8 z4 W1 u$ d2 ^
《家人》六二为阴爻居内卦(下卦)中“正”之位,象征女以正道守内;九五为阳爻居外卦(上卦)中“正”之位,象征男以正道守外。男女各当中位守中正之道,是“天地”之“大义”,即天经地义。以此为基础;父母、子女、兄弟、夫妇各守其道,“家道正”则天下安“定”。《象传》这一思想来自思孟。子思说:
  m- N! v( C  g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
' l! {" m6 x( m4 D1 U孟子说:
; E! w& ^) z. q6 C4 L% E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膝文公上》)
. o( a- y/ l9 b& i9 i) q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U& _% n/ P! }. m/ f& K& `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8 \% z* i% z& @7 ^. C* z4 n/ v7 D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五达道”是圣人化育天下的中和之道,是“诚”的人道观。身为家本,家为国本,国为天下之本,身正则家正国“平”天下安。
6 l4 Z7 H6 `! `7 F' l; y+ @2 X& k《彖传》的家道理论正是从思孟的“五达道”中取来了“父子”、“夫妇”、“昆弟”与“正家”之道。
) x$ O4 C: z6 @" E《易传》在解说二、五中爻时,大量使用了“正中”、“中节”、“刚中”、“柔中”、“中直”、“中正”、“中”等“中道”范畴,象征天地和圣人之道。据统计,言“中”者,《彖传》42处,《象传》48处,《文言》4处,《系辞》1处,共计95处。查《易》之经文,不言“中位”和“中道”,只有《益》卦六三、六四,《泰》卦九二,《夬》卦九五,《复》卦六四,谈到过“中行“问题。考其位置,“中行”不尽在二、五中爻,内容也不专指德行。如:《益》卦六四爻辞为,“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告公”的“中行”显然是人名,也不在中爻。再如《复》卦“六四,中行独复”,高亨解为“与他人同有所往,而行至中途,己一人独返。此乃独行其是之意”(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第243页)六四也不是中爻。由此可.见,《易传》中道说不是来自经文,而是作者以二、五爻位发挥并宣扬了思孟的中道学说。
" T7 I7 Z; v- ?. M四、小结
, I8 u& C1 T, e" V& G5 o  T1 Q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易传》从“天道”、“圣人之道”和“中道”三方面接受了思孟的以“诚”为“道”的哲学思想。思孟的天道“诚”是客观精神。“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它自我生成和自己成道。不依赖任何人和物。“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天道“诚”自我生成后,产生了世界万物。作为“诚”的另一方面的“圣人之道”(“至诚”)与天道同体同功,“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也是客观精神。“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尽心下》),圣人是神妙莫测的“神”。而中道就是圣人和天地之性的共同实体。《易传》作者也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与天地共同载覆和“化生”万物,又以天地和圣人之道为“中道”,融合于二、五中爻,一体化为客观精神。《易传》实际上是思孟学派写成的一部作品。' n- m. y& z# z( {. A
不过,《易传》大谈阴阳,又表现了思孟学说与阴阳说合流的思想。正如一些同志所说,《易传》不是一人,也不是一个时间写成的。孔子之前,有《易象》(《左传·昭公二年》)之类的解释《经》文的《传》。孔子晚年,整理过《彖传》《系辞》《象传》《文言》(《史记·孔子世家》)等传,战国时,又有了解《易》的《阴阳说》(《左传集解·后序》载太康时,发掘魏襄王墓,得“《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思孟学派便把思孟哲学和阴阳说揉合起来加以论述,完成了今本《易传》。今本《易( F; m; i- |% _, ~
传》有孔子前的内容,有孔子的思想,主要的是思孟学派的儒学理论。其中《彖》《象》《文言》和《系辞》的思孟思想最为明显。
0 z! t" X  I: g6 _% r5 [由此可见,那种认为《易传》和《庸》《孟》世界观“有很大不同。”(李泽厚:《荀易庸记》载《文史哲》1985年第一期。)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