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44|回复: 1

无为大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0 2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为大堤: x' T. m& L: M; m, w
来源:长江水利
/ x) a2 }6 i& h* K. y" Z- w( j( z9 a; q4 f$ [
  无为长江大堤位于长江下游北岸,自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西南绕而向东,上起无为县土桥的果合兴,下至芜湖市鸠江区方庄,全长124.5公里。
) h* h3 n/ \% q$ ^( o# K! e wwdd9602.jpg
1 A8 w' H! ?7 z$ j. l2 Q  中文名称:无为大堤
; t7 J5 T$ G6 T( j! ]1 {2 r; j. C  地理位置:长江下游北岸
3 D5 T) i. }! ?! B' z/ W  学科:水利工程
$ D6 }6 K1 E! T% t6 h  领域:工程技术% g- y0 {' B6 c4 @6 Y+ D, {

7 c- w" J' g7 S: t* y% u8 @; d  简介4 u" d1 e. |: P/ ^/ y' L( E
  无为长江大堤为无为、芜湖市鸠江区、含山、庐江、舒城、肥东、肥西等七县(区),以及巢湖市、合肥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淮南铁路等交通干线的防洪屏障。6 {4 N+ O' M) d+ M  {6 _( s( P
  无为大堤历史悠久。无为、和县沿江一带,宋代筑圩垦殖,明代堤工渐多。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无为大堤形成雏形,是将沿江各圩联成四段,上起青岗寺16里,下至裕溪河雍家镇,长211里,形成了无为一线长堤的雏形,名“鼎修全坝”。但由于江岸崩坍,江道变迁往往长达20余里,于是退建江堤或改变堤线非常频繁。
6 D6 f. _9 e( l9 `  ~3 u' L, B! N1 y' O- U, I
  地理位置
, w* o3 H- s* w, A% c' i  无为大堤位于长江下游左岸安徽省巢湖市境内,上起无为县牛埠镇果合兴,下止芜湖市鸠江区方庄,全长124.5公里,属1级堤防,保护面积4520平方公里。无为大堤是巢湖流域的防洪屏障,保护无为、和县、庐江、含山、肥东、肥西、舒城及合肥市、巢湖市七县二市的427万亩农田(1954年受灾田亩面积)、600多万人口。该区是安徽省的重要粮、鱼基地。$ K+ E% o+ `! ]% \+ @8 o9 I) p
& ]1 j& `- W' _) ?4 l
  重点险工险段情况  H# r3 G  D' P1 F% b, i, Z' P
  历史上无为大堤曾多次溃决,损失严重,如根据1954年灾情统计,安徽全省受灾面积1006万亩,成灾面积580万亩,受灾人口588万。其中无为大堤区内受灾面积427.3万亩,占全省受灾面积42.5%;成灾面积360.39万亩,占62.4%;受灾人口500余万,占85.1%,减产粮食126370万斤。+ u  n! w. j/ G" m! n- `3 V- G
  通过历年来的加固,无为大堤险情已大大减少,1998年无为大堤水位接近1954年水位,总计出险42处,其中散浸险情33处、管涌1处、渗漏2处、涵闸出险4处、其他险情2处。
, D: ?2 g& a; M! b
* \5 b- I8 n5 a  历史
2 a1 s8 c9 x/ X% n; V" u&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无为大堤防洪能力很低,稍遇大汛,即溃堤成灾。1954年大堤安定街溃口,保护区的9个县、市全部受淹,受灾面积28.5万hm2,受灾人口500多万人,粮食减产63.2万t,人民财产损失极其惨重。大堤纵跨铜陵、黑沙洲和芜裕3个河段,河道长度为143.5km,河道平面形态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河势变化较大。大堤外滩一般宽200m~1000m,最宽达9km,局部堤段外滩在200m以内,近75%的堤段堤外筑有民堤,绝大多数堤段主要靠民堤挡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对无为大堤进行了除险加固,特别是1983年以来,对大堤进行了加固处理,截止1999年底,共完成土方填筑2276万m3、锥探灌浆120km、干砌块石11.9万m3、抛石92.7万m3、涵闸加固80座、防汛公路114.5km、通线路178.6km、房屋拆迁24.2万m2、征用护堤地109hm2,使大堤的防洪能力得到较大的改善。$ Z9 L' q+ k# |
  截至1999年底,大堤堤顶高程已超过设计洪水位1.5m~3m。大堤上游丘陵区10.1km堤段堤顶宽度6m,外坡1:3,内坡1:4;下游平原区堤防堤顶宽度5m~14m,外坡为1:2.5~1:4,部分堤段内坡设有顶宽3m~5m的压浸台,平台以上堤坡为1:2.5~1:3,平台以下为1:3~1:5。在总长度9.5km的3个重点堤段堤内回填宽30m~40m、厚1m~2m的压渗盖重,堤外回填宽50m~65m、厚1.5m~2m防渗铺盖。大堤所处河段河道护岸工程长度44.2km。大堤沿线建有各类穿堤建筑物44座。
$ d/ Y* f( p/ z6 w7 T# n  1998年长江发生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大堤经受了严重考验,没有决口,但出现大小险情数十处。根据1999年~2000年的地质勘探成果分析,大堤的抗渗稳定性仍显不足,岸坡冲刷破坏依然存在,沿线穿堤建筑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隐患,大堤的防洪能力与保护区的防洪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为了确保保护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按照堤防设计规范,仍需对堤顶高程不够的堤段进行加高培厚及基础防渗、堤身隐患处理和穿堤建筑物及其与堤身结合部位进一步进行加固。
. a8 W. `4 M. @9 c- Y) {  如今的无为大堤象一道天然屏障,又象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北岸。军二路贯穿大堤土公祠至二坝段33公里,沿堤有凤凰颈大站、土公祠、蛟矶庙、铁路通道等建筑和古迹。
7 M7 y" o0 {) t6 v  如今的无为大堤保护面积4520km2,保护着无为、和县、庐江、含山、肥东、肥西、舒城及合肥市、巢湖市等7县2市的600多万人口、28.5万hm2耕地及交通、电力、军工等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
% Z4 m4 F) k8 T  A, U
( a4 k6 W/ E# f" x/ \% K: Q  作用
! H5 @6 n8 U( |9 Z" f+ [) @. D  长江无为大堤是国家一级堤防,在无为县境内有113公里,保护着9个市、县、区,500多万人口,427万亩土地,淮南铁路,合宁、合巢芜高速公路和华东电网等重点设施的安全。8 B) _0 B; i' R, O# Y

0 y+ t- }4 [, V1 v: y4 o! l  防患$ F! U+ y! y( O/ ~
  无为县就组织力量,对无为大堤白蚁、岸线变化情况以及5个通江闸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对部分年久失修的闸进行了维修,消除了隐患。为确保大堤安全,无为县还利用国债资金,实施了护岸、固基和加固工程。对土桥胡家沟、小江坝等4处12公里进行抛石护岸,总投资3960万元,抛石料78万方。投资600万元,对汤沟至惠生堤段约5公里进行填塘固基,总土方72.6万方。此外,在投资1.7亿元加固堤身的基础上,又投资1800万元,对土公祠至白玉池17.4公里的堤身进行加固,总土方量95.9万方。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无为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无为大堤加固工程指挥部,由县长任指挥长,县人大主任任政委,水利、公安、交通、土地、供电、沿堤乡镇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通过公开招标,水利部水电4局、9局、12局、安徽省水建等14家具有二级资质以上的企业获得了施工资格,参与了以上各项工程的建设。所有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日上工机械260余台套。预计汛期到来前,工程可全部结束,长江无为大堤的防洪能力将大大增强。
) c- C9 e7 l, i6 b, a2 n, ?. A- K& e2 [,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22: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竹丝湖
; w5 d; h* ^% e, f5 x( n  竹丝湖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西南端的牛埠镇境内,东临长江,西靠大别山余脉三公山,湖面1.6万余亩,水深平均3米,是无为境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日前,安徽省水利厅发布了《关于公布安徽省湖泊保护名录(第一批)的通知》,竹丝湖名列其中。
4 p( b- K8 g3 h- M. j# `# i4 ? zsh690.jpg ' t& v4 t; b1 Z- s6 g! S
  中文名:竹丝湖
9 P  D' X* x8 v! p" k* ^7 e" t  地点: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牛埠镇# A$ U$ H/ D% N3 n: f
  面积:1.6万余亩
% a: |; ?7 e' {! ~  水深:平均3米
3 C1 p) f$ d) |& V* {
' r/ l1 {( [+ g! H  y% _' F  概况) A  O7 r; o) U5 \* ^9 F
  竹丝湖深藏于无为西南山区的重峦叠嶂之中,湖水澄碧,波光粼粼,以“三公山下一翡翠”之称而闻名,气势博大;湖岸盘曲,弯岔极多,无纤尘污染,湖心有小岛10余处,似星星点缀。沿途湖岸绿树成荫,竹林小径,掩映着民舍山村,粉墙青瓦,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景如画。湖内物产丰富,有鱼类20余种,盛产蟹、鳖、虾等珍稀水产品。尤其是天然生长的湖蟹,肉嫩味鲜,脍炙人口,誉扬省内外。
' F$ U# N; I! a. V% L; A6 g% W4 R8 W& E
  名称由来
0 Y2 q4 f5 V$ _9 w9 M$ ~  竹丝湖原名横山湖,又叫黑沙湖。因湖周山多,每年汛期洪水暴发,将山上的竹丝冲入湖内,当地群众撒网打鱼时,网网带上许多竹丝,故后改称为竹丝湖。
9 e2 @+ V6 t/ ]6 V. k  @8 M4 g# O
  竹丝湖的水
: m9 c( d$ \1 z  竹丝湖美,美就美在竹丝湖水。其一湖清水,生机盎然,形成四季纷呈的自然风光,壮丽迷人。春天,沿湖遍野绿色,夹杂着盛开的野花和鸟鸣、蜂飞、碟舞,越发显得春光明媚;夏天,微风吹拂湖面,青波荡漾,湖边的荷花绽苞怒放,随风摇曳在片片荷叶丛中,构成一幅“微风拂波荷花开”的美丽图画;秋天,淡淡的白云漂浮在蓝蓝的天空,常有一队队雁群飞过,湖中小岛上,各种奇景怪石裸露于青松翠竹之间,映入一湖秋水,呈现出别有一番风采的画面;冬天,湖岛时有积雪,银装素裹,倒映在湛蓝如碧的湖水之中,更显出一派迷人景观。
1 X# w6 V6 S' {/ R$ t9 O$ J% y+ \( q
3 ]% w3 N2 H0 \$ V) C  竹丝湖的山# |6 y' F# p. O: W* E
  竹丝湖水美,沿岸的山更美。有山势巍峨的三公山,脉跨无为、庐江、枞阳三县,主峰耸立于竹丝湖西岸,海拔675米,系巢湖最高山峰,顶部地势平坦,青草覆盖,登峰能观云海、看日出,俯望长江,犹如一条巨龙卧地,立峰西睹,万山逶迤,绵绵不断。有两峰对峙如桥墩的黄龙山,传说此山是二郎神挑运而来,欲架一座桥连通南北,后被两位石婆泄露了天机,桥未架成,留下两座山峰,南峰名叫廊轮砀,北峰称为走马岗。有浅可观底、深不可测的裂山,脉体总长约2公里,自东向西呈现一条裂缝,据说这裂缝是被地藏王路过时一脚蹲裂的,每年入梅后,在山涧下游生长着一种梅花鱼,身长1.5厘米,圆柱体,头稍扁,尾扇形,活动成群,出梅则无,当地群众用密网捕捞,放入锅内温火炕干,储存备作食用,多做汤菜和炒菜的配料,味异鲜。还有恰似一对情人卧躺在湖东岸的横山与益山,两山海拔不高,脉体相依,山上绿树成荫,怪石稀布,登山环顾,顿觉心胸开阔,令人赏心悦目。' x. J" W- F  R+ K7 b

7 t8 v7 ^; ~4 q- A9 s  名胜古迹+ N  s! ^: W* m1 t# _5 e
  竹丝湖不仅自然风景秀丽,而且周围名胜古迹众多,有山势巍峨的三公山;有似一对情侣的横山和益山,有神奇的裂山,有两山对峙的黄龙桥山,有盛产梅花鱼的清水涧,还有世世代代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的石婆洼、龙门桥、擂鼓墩、万丈楼等。 & X& a* p$ b0 u8 P6 l1 V
  竹丝湖集湖光、山色、清泉、小岛、驽林和名胜古迹为一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山绕湖水、水中有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自然美景,又有内蕴深厚、充满神奇色彩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