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5|回复: 0

[商] 转美篇:甲骨文中的干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0 17: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meipian.cn/1n83ldwe
甲骨文中的干支

2018.10.04 翰墨缘·孟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干支表刻辞
        天干和地支名用字是殷墟甲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书写符号。关于干支名的重要性,郭鼎堂在《卜辞通纂》中分析云:“古人初以十干纪日,旬甲至癸为一旬。旬者遍也,周则复始。然十之周期过短,日份易混淆。故复以十二支与十干相配,而成复式之干支记日法。多见三旬式者,盖初历月无大小,仅逮三旬已足,后始补足为六十甲子者也。以干支记日,则干支之用至繁,故有此多数之干支表存在。此种表式与卜辞无关,然欲读卜辞者必自此入手。”干支表属于殷人表谱刻辞的一个主要内容,同时殷人的干支表作品又大都具有习刻演练的特点。这些干支表刻辞或依序罗列六十甲子,也有仅分别刻写旬、三旬、四旬、五旬干支名的。从书写的材料上看,有90%左右的干支表都刻于牛胛骨骨面上,还有近10%是刻在龟背甲上。今所见干支表刻辞尤以商王帝乙、帝辛时期比较多见,也比较典型。        考察一些比较完整的骨版,在牛胛骨上的干支表常与卜旬辞、田游辞同版。牛胛骨上的干支表刻辞,一般都刻在骨白切口下方的骨面处。 龟背甲上的干支表大都细致整齐,其契刻的位 置均在边甲处,且多与王   ?卜辞同版。还有一些龟腹甲 上的干支表刻辞与卜夕、祊祭等卜辞同版。因为背甲的边甲部位靠近边缘,故很少再施钻凿和刻写卜辞,于是便留得干支表刻辞的“空闲”。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牛胛骨上的卜旬辞大都刻在与骨白切口相对的外边缘骨条处,田行卜辞也有近似的规律。因骨白切口下方的骨面质地较薄,多不施钻凿, 也不刻卜辞,故这里难得成为刻手们习字或刻写干支表的空间。各时期的干支表刻辞,大致可划分出幼稚型和成熟型两种书迹。        卜旬活动都是在癸日进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殷墟卜辞,它是以分为辞条记事的书写方式,来行施自己的职能。每一条完整的辞条,分为四个辞格,这就是:叙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就在“叙辞辞格”中,多以是占卜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用“干支纪日”表明的。在卜辞用途极广,几乎每片甲骨刻辞都有完整的或残留的干支纪时的文字。这是学习和运用卜辞的必备的基础知识。        干,天干,也称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王、癸。        支,地支,也称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成、亥。        干支纪时的方法是,以天干与地支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循环周为60日,俗称为一甲子日”。60日最后天是“癸亥”日,之后再从“甲子”开始,以此循环,以至无穷。十天为一旬,一个月分三旬,二个月为六旬。殷墟卜辞,常常有“贞旬卜辞”。        在夏代就已经用干支纪日了,那时也将天干用作人名。如夏几个王称“胤甲”、“孔甲”、“履癸”等。这也延续至商代,如商王武丁、祖庚,祖甲等。干支纪时具有广泛性,除卜辞外,在金文乃至古文献中,也常常会见到干支纪时的字样。(今日亦有之)        除此,干支也用于纪年。就纪年而言,一直延用到今天,仍为农历纪年所使用。        据刘正先生考证,六十甲子“相传它是黄帝的史官大挠创立的,历法的创立者相传却是黄帝的史官容成。《世本》中有“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的记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备注】        此版为未加工的牛肋骨条,上面横向刻写一行干支。 这一行干支字的写法和风格多数和无名组相近,如“午”字中竖上的圆点写作短横笔,“酉” 字腹部作三角形,  “庚”字斜肩,中部封闭性结构中的横笔或写作斜笔,“已(子)”字头部作尖顶的菱形。但有些字并不见于常见的无名组类卜辞,如“寅”字,中竖上附加口形,地支“子”字头部作尖顶的竖立四边形,其上另加两个向外侧弯折的曲折笔画。该版文字足见书家功力,不过也有刻写失误的地方,  “癸酉”和“乙亥”之间当为“甲成”,此版误作“戊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上图片均选自《甲骨文合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上图片均选自《甲骨文合集补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备注】        这是门艺博士根据同一字迹特征缀合的一版干支表刻辞。其中“辰”的写法比较特殊,于黄组类卜辞中未见,属于幼稚型习刻。缀合后可见本片行款不够整齐,字形大小不一,甲申行有误刻:“庚辰”“辛已”当为“庚寅”“辛卯”。“甲寅”下缺少数字,有待于今后的发现与修补。

干支合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上图片由网友天下归心先生提供

  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期的大挠氏所创。《世本》中也讲:“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与地支的结合是按照中国古代阴阳理论组合的,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另有典籍论干支源流,书中讲到:“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旃蒙、柔兆、疆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远古时期,天干地支,还有其他叫法。这也就是说明古汉语中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照着另一种语言,十天干:于逢、旃蒙、柔兆、疆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昭阳;十二地支: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滩、作噩、阉茂、大渊献。那么我所讲的另“一种语言”就是炎帝时期的语言,这些语言与《山海经·大荒经》里面的“皮母地丘、鞠陵于天、孼摇頵羝、猗天苏门、壑明俊疾、凶犁土丘、鏖鏊钜、先槛大逢、北极天柜、成都载天”一样古奥难懂。(亚布先生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孟庆栋,字朴,号槐村,斋号三乐居。己酉(1969)年生,江苏沭阳人,祖籍山东邹城,亚圣孟子七十三世孙,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江苏省骨干教师,宿迁市、沭阳县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沭阳县书法家协会理事,宿迁市教育书法家协会理事。晨读《大学》,昼教中学,晚习“小学”。1989起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主编出版教辅用书十余种。业余爱好古文字和书法,书法研习以金文为主,兼习甲骨文。先后得陈振谦、韩天雍、张业建、李啸、仇高驰、王友谊等先生指点。古文字研习先后得曹锦炎、王蕴智先生指点。1997年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全国第一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学习,2010年毛笔、硬笔作品双获第四届江苏省中小学师生书法展示赛教师组金奖,2016年入展“第十届江苏省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2016年9月获“微拍堂·我有匠心”书法大赛篆书金奖,2017年11月入展“江苏省首届经典家训书法展”。2017年12月获“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40周年——全国古文字书法篆刻大展及论文与文献展”书法优秀奖。2018年8月入展“威海第二届中国古文字书法篆刻展”。2019年5月入展“纪念“五四应”运动100周年全国硬笔书法小品展”。2019年9月入展“大美中国古文字”——庆祝新中国70华诞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书法作品捐赠展。2019年参加“全国第一期甲骨文书法研修班”学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珍贵甲骨干支集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