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回复: 1

[转帖] 梁武帝与和尚吃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1 12: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武帝与和尚吃肉
来源:趣历史

  中国人有一个共识:出家人不能吃荤。这是为什么呢?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定的呢?
  众所周知,佛教信徒不能吃肉,无论是剃度的僧尼还是在家修行的居士,吃素成为中国佛教徒一种特别的慈悲仪式。
  但实际上,我国汉族佛教徒不吃肉在世界佛教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因为到目前为止,包括我国的藏、蒙、傣等少数民族在内的佛教徒,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佛教徒吃肉是非常正常的,例如印度、斯里兰卡、泰国以及日本等国。
  事实上,佛教在最初传入我国的那几百年仍然保持着释迦牟尼创始之初的习俗,和尚并不是完全不能吃肉。僧人能不能吃肉是视情况分别对待的,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大乘是一心度人,以自度为度人手段,所以什么肉都不能吃;小乘但求自度不求度人,允许吃三种“净肉”(“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而对于生病的僧人,则特殊照顾,可以吃肉。
  佛教里不吃荤的概念也不等同于今天吃素的意义,肉在佛教定义里属于“腥”的范畴,而“荤”在佛经里不读hun,要读成xun,是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主要是葱、大蒜、韭菜、洋葱及兴渠(兴渠是一种印度香料,中国不常见)等五种蔬菜。佛教认为吃了荤会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所以要严加查禁。早在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传法的时候,并没有规定信徒不能吃肉,只是规定不准喝酒和吃荤。
  其实,佛教本来并没有规定和尚只能吃素食,佛戒要求“不杀生”,却并没有要求“不吃肉”,因此,在南北朝之前的和尚一直都是吃肉的。
  我国汉族佛教徒不吃肉的历史有1400多年,相传始于南北朝南梁的第一代皇帝——梁武帝萧衍(464-549)。梁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佛教信徒,曾大力提倡佛教,把佛教立为梁朝的国教。在他的大力提倡下,梁朝境内广建佛寺,大批人出家当和尚、尼姑,仅都城健康(今江苏南京)就有佛寺700余所,僧尼10余万人。这位想当和尚想疯了的皇帝不仅受了佛戒,还先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奴,自动放弃一切合法权益,变成同泰寺的庙产,其中最长的一次竟在寺院里住了37天!每次都是太子领着群臣用重金把他赎回来,让他继续当皇帝。梁武帝不仅多次在同泰寺设立各种法会,亲自为僧众讲解佛经,另外他还认真实践佛家戒律:吃素,不喝酒,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穿的也很朴素,也不听音乐。
lwudi0.jpg
hs6p0.jpg
  笃信佛教的梁武帝熟读佛经,吸收佛教中有利于济世安民的内容作为维护君权统治的工具,但是当时的佛教信仰和佛教徒却不能完全为他所用,这与他治国安邦的思想发生了冲突。
  那时候,佛教寺院僧侣不受国法制约和户籍管理,不需要对国家尽任何义务;而且,印度佛教中的“平等”、“唯佛”等观念的存在也使得僧侣们有所倚仗,敢于藐视皇权。
  和尚皇帝梁武帝为了在佛教中确立自己的皇威,让僧人为自己所用,他立志佛教改革,禁止和尚吃肉成了第一项内容。为了推行这项改革,他专门作《断酒肉文》来进行义理论证,其后又针对不同意见进行辩驳,引经据典并掺杂其他儒法思想,多次强调荤腥戒的重要意义。
  直到梁武帝时期,他提出了和尚不能吃肉的规定。
  梁武帝提出不吃肉的主要论据是佛教的五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戒”中的杀戒,他认为僧人触犯杀戒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吃肉,如果禁止他们吃肉那么就断绝了犯杀戒的必要性。
  这个规定的提出,肯定会有人反对,但是梁武帝指出了和尚不能吃肉的两个理由,让反对者哑口无言。
  和尚为什么不准吃肉?梁武帝给出的两个理由。
  一、不吃肉以启迪芸芸众生的慈悲之心。佛教把世间万物分为两类,有情类和无情类。植物属无情,而动物因为具备悲欢离合的感情,所以属于有情类。为了佛教的传播,为了启迪人们的慈悲心,佛教选择只吃素食这一个不得已的做法。
  二、和尚吃肉会导致消化不良。因为和尚的修行就是打坐诵经,而在打坐之前吃肉的话容易导致气行不畅,头晕目眩。这样是不利于和尚修行的,但是吃素食却没有这样的不良影响。
  另外,有人认为动物被杀死之前,由于“恐惧、惊慌、愤恨”等情绪,会使动物身体上聚集很多毒素,加上和尚经常打坐而缺少锻炼,从而,容易造成他们身体虚弱。
  梁武帝表示如果僧众不能守戒,就是和盗贼一样的假和尚。为了能确保这一政策贯彻实施,他设立了一系列的惩罚制度,要求各寺寺官严加监督,寺庙不能惩罚的就利用国家机器加以干涉。他自己还以身作则,否则就如在“阿鼻地狱”(佛教中所说的十八层地狱的最底一层,是永受痛苦的最黑暗地狱)。
  为了彻底推行断酒肉的戒律,梁武帝要求天地神明也与和尚们享受同等待遇,祭祀的供品不准再宰杀三牲,而是改成面粉做的供品。如此一来,中国的僧众彻底开始了不吃肉的日子。
  皇帝不让和尚吃肉,成为汉传佛教的特殊待遇。
  在中国佛教史上,梁武帝梁武帝创立了一套包括禁断酒肉在内的一整套中国佛教可操作模式的框架,这一整套规矩包括素食、僧装和独身,这一框架为后世继承和发展,不仅少有违犯还延存至今。在这一点而言,梁武帝开创的佛教可操作模式框架不仅推动了我国佛教文化的本土化,对世俗文化和生活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chirou01.jpg
chir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5 收起 理由
浪花 + 5 谨受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1 12: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观点
  谈及佛教吃素根源,有“汉传佛教不食肉食,自梁武帝始”之说。余未深信,未置可否。然心中疑虑颇多,不能释怀。吾才疏学浅,对佛教历史了解甚少,但知梁朝在当时中国,乃偏安南方之小国,照历史常识,梁国的一项政令,对整个中土的佛教,其影响力大概有限。且梁朝昙花一现,总共才56年的历史,一个短命王朝所强制实行的既不符合教义,又违背人心的政令,往往都是人亡政息,影响也不太可能会长久的。
  于是带着疑问,私下上网搜查资料。结果令人遗憾,各种来源的文章(其中包括几个知名佛教网站),大致都证实了朋友所说,似乎佛家吃素的确始自梁武帝。余心不死,翻阅蒋维乔之《中国佛教史》亦未得,又转而求诸网络,查出梁武帝禁食肉食之原文出处——《断酒肉文》。拜读全篇,终得其解。始知事实大谬不然,禁食酒肉乃佛教典籍之明文记载,非源自梁武帝之禁令。因世人不读原文,惰于考证,或断章取义,以讹传讹之结果尔。
  梁武帝《断酒肉文》共四篇。在第一篇中,引《大般涅槃经》、《楞伽经》诸典籍作为素食依据,痛斥违背经文的僧侣,并以嗜酒啖肉之僧侣对比外道者及在家人,有“九不及者”。指出食肉之结果“若食肉者,是远离声闻法,若食肉者,是远离辟支佛法,若食肉者、、、、、、(此处省略五百字)所以经言,食肉者断大慈种”。第二篇乃以祭祀北山蒋帝为例,勒令庙祝及百姓祭祀时,不得杀生。第三篇及第四篇,乃重复前言,并力陈吃素的好处和再次强调肉食的恶果。作为人王及佛门弟子的双重身份,梁武帝以身作则,严守戒律,对佛门中”饮酒啖肉不如法者“,法办严惩。并且对”最老旧者及最多门徒者”,“最宜先问“,因其”治如是一大僧,足以惊动视听“。梁武帝用现世的王法来处置佛门中违背戒律的僧众,并且首先惩治那些德高望重门徒众多的僧侣。
  通读全文,我们很容易看出,出家人禁食酒肉,在当时的梁朝是一种社会常识,乃天经地义之事。要不然“出家人尤嗜饮酒,啖食鱼肉”者,也不会“覆藏”、“隐蔽”了。从《断酒肉文》所引经文亦可证实,在传入的佛教经文中,是明令禁止食肉的。《涅槃经》言:迦叶,我今日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楞伽经》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猪肉,二业俱不善,死堕叫呼狱(皆转引自《断酒肉文》)。可以推断,如同当今我们常挂嘴边的“社会道德滑坡”一样,在梁武帝时,因不守佛门清规戒律,私下吃肉喝酒的僧侣颇多,已经影响到整个佛教声誉形象,于是才有了梁武帝之《断酒肉文》的出炉。
  梁武帝萧衍,和中国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一样,都是学者型皇帝,文学造诣颇高。据史书记载,其“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也许此话多有夸张溢美之词,但萧衍於经史文学等方面的学术成就,那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佛学方面,可谓成绩斐然。梁武帝一生精研佛教教理,固持戒律,佛教著名的《慈悲道场忏法》便是他组织十数高僧编纂而成。并著有《涅萃》、《净名》、《三慧》等佛学著作。
  古语有言,上行之而下亦效之。梁朝时百姓信佛礼佛成为一时风尚,出家的僧宝,在家修行的居士可谓比比皆是。杜牧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说此。由于当时出家没有什么门槛,且政府对出家之人还有优待有税免,是以导致出家人良莠不齐,潜心礼佛者有之,嗜酒啖肉者亦有之。梁武帝虔信佛教,对佛教经典熟稔于胸,深谙佛理,他必然是看到当下佛教风气不佳,“嗜饮酒,啖食鱼肉“者日众。所以《断酒肉文》开篇就说“夫匡正佛法,是黑衣人事,乃非弟子白衣所急。但经教亦云,佛法寄嘱人王。是以弟子不得无言”。梁武帝身体力行,严格律己,并根据佛经教义和自己的帝王权力,站出来呼吁大家要遵守戒律,要求出家僧人必须严格遵守佛经中吃素的戒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梁武帝作为虔诚的佛教徒,是佛教素食戒律的严格遵守者;作为帝王,他是佛教素食戒律的有力推动者——但绝非中国佛教吃素自他而始。
  佛教源自古印度,於汉明帝时传入中国(说法不一,姑采学界主流之说),传播之媒介乃是翻译典籍。当时佛经并非直接由印度本土传入,而是间接通过西域的僧侣,而经文多以西域本地文字写成,或者翻译时直接以西域语言口传笔录。大概因西域古代以游牧为主,肉食易得而一蔬难求,遂有一些佛教徒稍作变通,从原始佛教中的禁止吃肉,变为允许吃“三净肉“,翻译时也就连同不忌食肉类一并传入中土。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来华之后,梵僧陆续东来,各种经文陆续翻译出来,而原始佛教中禁止啖食鱼肉等戒律也得到了有力的推动及执行。
  由是可知,并非是只有汉传佛教才禁止食肉,原始佛教是禁食一切肉食的。只因为传播到不同地域,为了适应本土环境,扎根本土,才稍做权宜变通。随着历史发展,佛教於印度本土日渐衰落,约在公元八、九百年的样子,受外教排挤,竟在本土消失。佛教落土中国之后,和中国儒道思想相互融合发展,又远传于日本、韩国。而能保留佛教原始教义并发展佛教的中国,就成了当今世界佛教的真正故乡。 经我们中土传入外邦之佛教,也就有了忌肉食与不忌肉食之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