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3|回复: 0

[其它] “道心”究竟在何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0 09: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心”究竟在何处?》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原文出处
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相关释义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通读,其涵义为: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使人心与道心和合,执中而行。
关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 序》中有着如下释义:“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引申分析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亦有:“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易先感悟】
人心思变,道一永恒。知端执中,思言行善,以恒一不变之道心,应万变之人人之心。
圣哲云“母体十月怀胎的过程,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的浓缩。”因此在胎儿的大脑(主要是右半脑)中儲存的信息,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处。它是人们后天一切创新思维的源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古之儒者以坐忘,佛者以坐禅,道者以坐定,令人心静寂,使之处于灵感思维状态,从而与右脑互通,如此久而久之修炼成灵感思维模式,随时随地可以取右脑儲存的信息而用之。此之谓——“神通”!
因此,传统文化中之《易经》是培养儒者产生灵思维的教科书,《佛経》是培养佛者产生灵思维的教科书,《道德经》是培养道者产生灵思维的教科书,这些経典本身並不是万事万物问题答案的百科全书。而万事万物问题的答案全部蕴藏于每个人的右脑中,此乃“道心”之究竟处!(易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