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8|回复: 1

[疑难辨析] 【转】孔子之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9 19: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的先祖非常显赫。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商朝灭亡后,大哥微子被周封为宋国的国君,微子启死后,微仲继位,到孔子父亲一代,已是十五世,孔父在鲁国只是一名武士。孔子的母亲叫颜徴在。孔子约三岁时父亲去世,孔母带他离开鄹邑,到国都曲阜的阙里居住,当时家境相当贫苦。
  
孔子的外公是饱学之士,在那个时代,同样能够让女儿识字识礼,可以见其开明。外公的直接传授,使孔母不仅仅积累了丰厚的识见和学养,在教育和礼上也有很高的修养。她把父亲家的全部书籍,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孔母教孔子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礼节和仪式。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子,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有了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直接的影响。   按照当时的规矩,童子十岁就要外傅(跟别的老师去念书)。孔母把小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被后世称为《诗》、《书》、《礼》、《乐》的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平民是没有权利到学校读书的)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因孔子外公颜氏家族与鲁国国君是同宗关系,孔子仍以一个贵族子弟的身份,在学堂里受到贵族式教育。  
孔子自己博学多闻,谦卑礼让.“三人行必有我师”。周游列国时,曾经短期问学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据传其好学曾拜稚童为师。
孔子师郯子 郯子(生卒年月不详),已姓,子爵,春秋时期郯国国君,少昊氏后裔.
  郯子治郯讲道德、施仁义,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继续保质下来,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郯子知识渊博,对少昊文化十分通晓.公元前525年郯子朝鲁时,鲁大夫昭子问及少昊氏以鸟名官之故,郯子回答甚为详尽.这件事载入史册,流誉后世,留下了关于古代官制形成和远古民族演变的重要资料.当时孔子年仅二十七岁,听到此事后,立即“见于郯子而学之”.韩愈在《师说》中“孔子师郯子”之句即出于此.
孔子学琴于师襄 师襄:春秋时鲁国乐官,擅击磬,也称击磬襄.也有一说是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 《史记》里说他“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师文曾从他学琴,《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也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
孔子学乐于苌弘 苌弘,字叙,古资中县(现资阳市雁江区)人,公元前(575-492年).据《图经》载“苌弘、资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又据,《庄子.外物篇》载:“苌弘蜀人,被杀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
,三年之后化为碧.”成语“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来. 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常与周景王交往,孔子在齐久仰其名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国造访苌弘,求教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 孔子在请教苌弘韶乐与武乐异同后最后问苌弘道:武乐与韶乐孰为轩轾?苌弘道:武乐为周武王之乐名,韶乐为虞舜之乐名,若以二者之功业论,舜是继尧之后治理天下,武王伐纣以救万民,皆功昭日月,无分轩轾.然则就乐论乐,韶乐之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之声容虽美,曲调节器却隐含晦涩,稍逊于韶乐.故尔武乐尽美而不尽善,唯韶乐可称尽善尽美矣! 对于苌弘博学施教,孔子称谢不迭,并于次年前往齐国聆听了韶乐的演奏,乐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疾,“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与苌弘的会晤,史称“访弘问乐”.其六艺(礼、乐、书、诗、易、春秋)中“乐以发和”思想即源于苌弘的乐学理论. 在晋国的“六卿之乱”中,苌弘因帮助范氏和中行氏,赵简子派晋大夫叔向对周王施反间计而将其杀害.现资中发轮镇有苌弘读书遗迹. 孔子问学于老子 在《史记》的《孔子世家》和《老子传》里,均有记述.在《礼记》、《孔子家语》、《孔子集语》、《孔子年谱》、《庄子》、《吕氏春秋》、《白虎通》、《潜夫论》等书中,也有记载. 大致有几种说法. 一是《高士传》、《水经渭水注》所引:“孔子年十七遂适周见老聃”.
二是《孔子世家》所说:孔子年三十前,与鲁南宫敬叔适周见老子. 三是《孔子年谱》所谓“三十五岁,与南宫敬叔适周,见老聃而问礼焉”. 四是《庄子·天运篇》讲的,“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五是《庄子·天道篇》所述;孔子欲藏其所修之书于周室,前去会见“免而归居”的徵藏史老聃.这五种说法,可信程度如何,应作分析.前面所说三次,孔子去东周都城洛阳见老子,实际上只是一次,就是与南宫敬叔一起去的那次.据《孔子世家》所说,当在孔子年近三十的时候.因为《世家》在叙述孔子去周见老子一事以后,讲到当时鲁国周围晋、楚、齐三大强国争战的形势,然后接着说,“鲁昭公之二十年(前522),而孔子盖年三十矣”.以此推之,孔子适周见老子,当在三十岁的时候. 为什么又有“孔子年十七”和“三十五岁”适周的说法呢?我认为,都是由于对《世家》的误解造成的.《世家》第四段有“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要其嗣懿子向孔丘学习的一段话,隔了一段,就述说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的事.于是就有“孔子年十七”适周见老聃之说.可是持此说的人,忽略了中间隔这一段所说:孔子及长,尝为季氏史、司职吏,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返鲁的经历,而直说年十七适周,是不确当的.“孔子年三十五”适周之说,则基于《世家》孔子适周一段之后的第三段,记有“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后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的事,于是产生“孔子年三十五”适周见老聃之说.但持此说者忽略了在“孔子年三十五”之前,即孔子适周后的第二段,已有“孔子盖年三十矣”的记载.所以再后推到“年三十五”,也是不确当的. 至于第四、第五《庄子》说的那两次,其中“孔子年五十一”,南之沛见老聃之说,较为具体,且老聃为孔子说“至道”的内容,在《孔子家语》中得到了印证.最后,所谓孔子欲藏书于周室,而往见已退休居家的老聃,则应是孔子晚年的事,实属虚构而不必当真.根据这样的分析,可以认为,孔子年三十和年五十一,正是青壮年时候,先后两次求教老聃.孔子一再得到这位前辈的教诲,受益不浅,他的好些知识,即来源于老聃的传授. 孔子拜项橐为师 项橐(xiang tuo),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三字经》中有“昔仲尼,师项橐”的句子. 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回答:“咱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答道:“我叫项橐.”
  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你的嘴很厉害,我想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   
问完,孔子盯着项橐露出微笑.
  项橐想了想说:“您听着——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  
 孔子大惊,这孩子竟智慧过人!   项橐这时不容孔子多想,反问他说:“现在轮到我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不对!”项橐大声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吗?”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拱拱手连声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驾着车绕道走了. 孔子一生,无时无事不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并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述而》),故有“学无常师”之说.孔子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其意为,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索得到的.圣人孔子拜师求学的精神,登门求教、学无常师等做法,对我们现代人的学习进步都有很大的启示。 春秋时期,社会等级森严,只有贵族家的子弟可以入学读书。孔子首开了私人讲学之风,广收学生,据说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0 14: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迁是知道刘邦起义之前是没有正式的大名——刘邦——的。只是为君讳而不好明言说破而已。后世史家就直接说明,刘邦的大名,是起义之后(应该是封为汉王之后)才正式起名的。邦,国同义。封王就有国,刘邦之义即是有国归刘氏所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