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1|回复: 0

[原创] 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第三次修改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31 15: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第三次修改稿)
-
人本主义的产生,冲破了宗教的彤云。人类第一次建立起了人本论的独立思想。这是学术上的一次进步,也是思想上的一次革新。以老子、孔子为代表人物。只可惜历史以来,人本主义这一伟大的思想,没有得到较为普遍的全球传播。直到十几年前,中国才正式在全球各地建立孔子学院、这一汉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工程。当然具体都传播什么内容,是不是人本主义这一完整的思想,笔者没有去作深入了解。不过在读了老子的解读本后,让人发觉,我们今天对老子思想、及整个人本主义思想还缺乏精准而深度的概括和总结,以及给予世界思想发展史中的准确定位,这难免会暗淡不少人本主义应有的思想光辉。下面,我就班门弄斧的在这里来补上这一课。
-
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在自然存在的奥秘中探寻人和谐相处之道。
-
老子以牙齿掉了舌头还在的关系、揭示了生活中“强”与“弱”的关系。水在滋养万物生长,营造着生机盎然大自然的同时,总是与事无争地往低处流。自然界中的表现,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表现,完全是一个相反的现象。因此大自然充满了生气、和谐;而人与人之间因为豪强、霸占充满了相互间的矛盾、对立和斗争。因而老子得出:人类要能像大自一个样充满生机和谐,那么人就应当拥有圣人之为。
-
何为圣人?得道之人。何为道?“上善若水”之道。
这是老子之道:其为自然生机盎然之奥秘。人要能和谐相处,自取自然之玄机,做到无为而治、无言而教,致善致极,方为圣人。圣人者,本身并不是无限的失去,得与失之间是相互转换的。以舍得到的才是真正的得到,反之以强夺的方式得到的反而是一种的失去。
-
老子这一基本思想的建立,于是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我们就不难理解其意义。
-
但是直到今天,我们对老子“无为”的理解,每一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人把其理解为:无为无所不为。但是怎样做到无所不为呢?没有人能说出恰当的理由;也有人理解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于是我们读到老子的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一章时,就会感到老子“无为”思想很迂腐。
-
要能真正理解老子“无为”之玄机,我们就要找到老子思想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原理所在。
-
对“有无相生”我们的理解有以下三种:
-
其一、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就是直接等量换代的。因此产生“菩提本无树”的观点。就是说:你明明看到一棵树,你却说这棵树根本不存在,它只是一个假像。这样来理解老子“有无相生”等于是把老子的思想转换为一种神秘,这或许是道教形成的原因;
-
其二、今天我们已普遍认识到老子思想与宗教无关,对“有无相生”的理解因此以客观得多,但仅仅只是把其作为一种机械反应,仅仅是把其理解为事物的存在和消亡,和“有无相互依存”。
-
其三、也有人把“无”理解成某种“规律”,是什么规律呢?是一种隐藏着的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的规律。这样一来又造成这样一个结果:我们用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来证明一个我们直观能理解的东西,于是我们本来直观能理解的东西不得不变得玄之又玄,反而不理解了。
-
这是对“有无相生”历来出现的三种理解方式。这三种理解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忽视“有无”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是什么。忽视“有无”之间转换的关系,也就造成我们对老子的理解一谬千里。造成我们对老子之“道”处于是懂非懂的禅悟状态,总是走不出最后的迷雾。
-
那么“有无相生”相互转换的关系是什么呢?就是因果关系。
“有无相生”是一个自然现象。它是凭着事物,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具有的因果关系实现的。
-
例如:《道德经》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循环,是道的运动方式,柔弱,是道的作用形式。天下万物从“有”中产生;“有”从“无”中产生。
-
这篇,老子深入阐述了天下万物循环的因果关系。就是说,“循环,是道的运动方式”,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循环”运动的?这是理解事物因果循环的关健问题。
-
当前人类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总分为三种:
一种是、自然存在的万事万物本身的运动方式。
比如,一棵小草为什么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一切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怎么产生的?——原因是有这样一粒种子,在温度、湿度适宜,和土壤或是某种介质的作用下的自然现象。
-
又是怎样从有到无的?原因是任何生命一经形成,它都有生命周期。新成代谢是任何生命生长的方式,但是代谢的多了,使机体不得不向着老化的转变,直到慢慢枯萎,又回到种子的状态。
-
自然存在的这一因果循环关系,我们今天有着更深一层的总结:就是否定之否定定律,即事物发展的一般进程。
-
二种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因果关系。
-
如,突然的一天,你的邻居被警察抓走了。原因是,他头一天以自己身强体重的优势,半路抢劫了别人的财物。于是抢劫是他被警察抓走的原因。
-
对人创造出来的因果关系,我们有着“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等经典语录。为什么会有“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呢?原因之一是人类集体的一经形成,甚至于国家的形成后,为了使集体人们和平稳定的生活和生产,国家就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人们可为和不可为的事项。如有人违背了法律法规,自然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原因之二是由人们在长期集体的相处中自然形成的,如一个人以不好的德性生存,弱小的人常常被其欺凌,无力反抗。但是终久,他会遇到比其更强的人,受到惩治。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原理就在这里。
-
三种是、纯粹由人臆造出来的因果关系。如人的生死轮回说。
-
以上的三种循环方式,便是自然界中包括人类本身存在的三种循环方式。这三种循环方式的前提都是因果关系的使然。没有因果关系的循环是不存在的。
-
因此,老子提到的“循环”自然不存在有第四种方式,更不会是超出因果关系的循环方式。
-
我之所以要着重地谈这个问题:原因是我们研究老子的学者们不认可老子提到的“循环”是因果关系的存在形式。他们又说不出超出因果关系,事物存在的第二种运动方式。
-
至此,既然确定了万事万物的运动方式是因果关系使然,那么老子提到的 “有无相生”自然就是因果关系运动的结果。
-
在我们理解了“有无相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果关系。我们再来理解“无为”就容易得多。
-
——世间,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的一经存在,它与周边都会产生相生相克的联系关系。因此所谓的“无为”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老子确偏偏要说“无为”之治,是什么原因呢?
-
“无为”其本身有两重含义,即,“无为”和“有为”
无为——无为“天地不仁”之事;无为“圣人不仁”之事。
有为——为“上善若水”之自然之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
为什么要遵循“上善若水”之道?因为世间万事万物因果循环的关系,以舍得到的才是真正的得到,反之以强夺的方式得到的反而是一种的失去。
-
用一句话对“无为”的解读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本意就是:以善为本、以恶为戒之为。这是老子提出“无为”的真实本意。
-
这样,我们便能准确地立出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
基本思想——以舍得到的才是真正的得到,反之以强夺的方式得到的反而是一种的失去。
-
基本原理——因果循环。世界万事万物在运动或是发展过程中本身存在的因果关系。
-
至此,老子之“道”,其本意正是老子哲学。那么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固然为老子之“道”。
-
就是说:老子之“道”:以诚善舍德为灵魂,因果关系为形式。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必要不要再歪读《道德经》,而是应当恢复其真正的本意:《道得经》。
-
《道德经》在老子当时来说,其中的“德”的意思是“得”失的“得”,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道德”的“德”。而“得”是认识的意思。就是说:对“道”要有认识。而“道”就是以诚善舍德为灵魂,因果关系为形式。这才是《道得经》真正的本意。
-
不知道,上述我的讲述你是否明白?在这里我只能这样说:如果我们掌握了老子哲学思想,我们就掌握了怎样做人,怎样管理好一个集体,怎样治理好一个国家的道理。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经典良言,即使首个总结出这话的人是从实践经验中得到的,但是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
-
我们又看看今天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理念:习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美国主张的“美国优先”,以老子哲学思想我们直观的就知道这两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发展未来。
-
我们不应当把老子哲学思想继续模糊化处于,因为新的时代需要有新的思想观、理论观和哲学观。我们不应当再含糊其辞地面对我们古老但永不过时的哲学文化。在一篇小文稿中我甚至说:掌握好老子的哲学思想,它对时事的认识要比“经济学原理”对时事的认识更精准,更具有鲜明的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让人的思想找到归宿。
-
读到这里,请再反复读老之“道”的本质含义。老子之道,正是人类继上帝之后人类内在的心灵之家,思想之家。虽然老子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但是后人对其不能深入认识,导至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入住。他们依然依偎在上帝的怀抱之中,依偎在自己美好的想像之中。这是人类文明进步不能再忽视的现象!作为汉文化的子孙,深度研究汉文化、发展汉文化、发扬汉文化,这是我们的任务和义务。如果我们只是以小家子气自居,终久的一天反被汉文化圈外的人破解了我们的汉文化宝藏,那时我们才是无地自荣呵!
-
说到这里:如果有人能透彻地理解我的意思,《道得经》需要有新的全面的解读,真正让国学闪耀其本来的光彩,你便可以深入的来进行这项工作。笔者的任务是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国学的重新整理,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帮助。我在此之所以研究《道得经》?是我计划在我的《一般管理学原理——人类的形成发展和未来》一书的最后,想总结一下历史以来,人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作为尾论。因此才真正认识到我们中华古典哲学的精妙绝伦。只可惜直到今天,这一经典著作并没有得到真切的认识和解读。于是班门弄斧地补上这一课,以和各位讨论。下面,我就解读《道得经》第一章,“道之篇”,以作为对因果关系的这一定论,结合老子原文进行切实的讲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