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7|回复: 1

[先秦诸子] “仁”“德”“礼”“孝”“学”的思想图谱——再读《论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 09: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豫章姚某人 于 2020-4-1 09:13 编辑

“仁”“德”“礼”“孝”“学”的思想图谱
——再读《论语》
作者:豫章姚某人(论坛ID 豫章姚某人  
2020年3月30日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论语》的普及性文章,自问才疏学浅,总是担心不能贯通其意。观《论语》二十篇,一万六千字,不过一篇学术论文的体量,但是言极简而意深远,夫子之道足以明心见性,以行人生之路。千载而下,其思想仍熠熠发光,非一句圣学高深所能体味。
    《论语》直接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应该算是是最为原始的儒家经典文献,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性格养成有重大的影响。《三字经》里面就有,“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的记载。作为知识分子蒙学的重要读本,古代读书人自童蒙时期,就不断地接受《论语》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北宋名相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作为一部优秀的人文经典,《论语》历经 2000 多年的时光流逝,经久不衰。从两汉开始,文人士大夫几经编纂多有探索,虽然历代有不少分歧,但是《论语》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包含着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仁”的核心
    《论语》中共出现百余次“仁”。关于“仁”是什么,夫子反复的论述。“克己复礼曰仁”“仁者爱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近仁”“仁者不必勇,勇者不必仁”。儒家认为“仁”是天下大道的最高标准。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如何构筑天下大同的和谐境界,关键是君行其仁,人行其仁,进而各行其仁。孔子反复教导,心要正,行要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要“巧言令色”。通过内心向往美好的事物,多接触美好的事物去不断地陶冶自我。儒家认为仁并不是很神奇或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你只要积极践行就可以了成“仁”,“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德”是修行
    《论语》进一步告诉我们,如何去实践“仁”。概括起来指出了两条康庄大道。一条就是忠恕之道;一条则是中庸之道
如何去理解忠恕之道,《论语》中有两句话很好地作了诠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成“仁”的方法。我们要积极地雕琢和影响这个世界,去努力地做一个好人,这就是“仁”。成“仁”,就是成“人”,去做一个好“人”。从另一方面讲,《论语》中有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希望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仁”的又一方面。所以,宋代朱熹曾经说过“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意思就是说尽力做好自己就是“忠”,把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这里的忠于自己,就是忠于自己的本心,善良之心。
而中庸之道则是孔子维持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及处世准则。在纷争不息的春秋末期,孔子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什么是中庸之道,子曰:“过犹不及”。夫子是怎么做的,“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是一整套理论体系与实践法则。
    在这两大原则之下,《论语》提出了“德”的系列主张。那个时代没有什么所谓的“职业”,读书人的出路,或是君子的“职业”就是“修平治齐”,努力构建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所以,“政”“教”是一个概念,具有很大的相通性。《论语》提出了“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领导者角度,“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为政者提出告诫,为上者带头,在下者必然跟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而对于“君子”之德,则有忠、有敬、有勇、有诚、有信、有义。“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道不同,不相与谋”“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夫子真心希望,放眼社会,人人都是谦谦君子。
    三、“礼”的节制
    如果说“仁”“德”是内在的话,那么“礼”则更为外化而具体。但又不仅仅是指表面的礼节或礼仪,“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儒家看来,“礼”更多是与“仁”互为表里,互相印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么看来,“礼”是作为规范行为的“礼”而存在。它的作用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之,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在强调“德治”的同时,也强调“礼治”。“德治”是内在的规范,“礼治”则是外在的规范。换句话说,“德治”就是“礼治”,“礼治”也就是“德治”。他希望通过以礼为序的方法,实现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四、“孝”的理念
    古人为什么讲究“孝”?古代中国还是个血缘关系的时代,血统的概念非常强烈,家族的观念就很重要。同时古人认为,如果一个人懂得“孝”,就会忠于宗族的事业。所以古人也以“孝”为“教”。然而,孔子从人伦情感的角度,不仅为我们找到了“孝”的最天然的依据,“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而且为我们指出了孝亲之道的若干基本原则,“不敬,何以别乎”“色难”“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通过“孝”,能达到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孝”的伟大意义,则是可以实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五、“学”的内涵
    《论语》很重视“学”。如果用一句话来高度概括孔子的治学之道,那一定是“学而不厌”。孔子不仅是学习的典范,“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更是终生学习的典范,“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告诉我们,一是要明白,为什么学?要有正确的态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还要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时刻要保持谦虚谨慎的学风,“不耻下问”。二是要明白,学什么?学正确的知识。“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三是要明白,怎么学?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学完了要注意实践中运用,要经常温习以求知识的精进,更新,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六、结语
    《论语》中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以“德”“礼”“孝”“学”作为不同层面的具体规范,形成了一整套追求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对《论语》的进一步解读,不仅对于理解和学习有重要帮助,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经典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辉者,江西南昌人也。好读书,不求甚解。勇于任事,为人尚义,待人亦可。
职场十载,不胜感慨,似有不甘,尽力而为。君子处事,但求问心无愧罢了。工作之余,看看书写写诗填填词,也幻想和希望着,能为传播中国经典文化做点事。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我实现了呢? 不才拙作,承蒙惠阅,万望斧正,不胜感激之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09: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才拙作,承蒙惠阅
   
       “仁”、“德”、“礼”、“孝”、“学”的思想图谱。我更喜欢将其称为先秦孔学或先秦儒学。自汉以来,儒学不断“异”化,武帝独尊儒术,董公大谈天人感应,以致更有谶纬横行。君不见,两汉之经学,魏晋之玄学,隋唐以来三教合流,至宋明之理学,时不时可见“孔”字大旗,然真“孔”耶?真“儒”耶?
        故而,“大成至圣先师”,夫子不为喜。“打倒孔家庙”,夫子亦不以为悲。真“孔”耶?真“儒”耶?
         所以我说,夫子的思考,是关于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基本关系和基本原则的思考。
          所以我说,夫子及其践行,是知行合一,言行合一,身心合一的精神感召。
          所以最后,我还想说,即便夫子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又何必强求。
—豫章姚某人 2020.4.1. 再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