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回复: 0

[原创] 老子之“道”是一个禅悟状态,还是确有所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7 16: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x_tWqIxLqq 于 2020-4-27 16:32 编辑

老子之“道”是一个禅悟状态,还是确有所指
-
彼岸人家
-
上篇:“道”之问
-
此文为《认识〈道得经〉,认识老子哲学》之辅文。
     两千多年来直到今天,我们对《道得经》的研究与认识:对老子之“道”的总结是一个“禅悟”状态。对此,我提出了极为对立的看法,老子之“道”是确有所指的。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因果关系。同时还更名为《道得经》,这简直就是叛逆。
     我基本上是以一已之力,与整个学界唱对台戏,与整个传统文化的研究学界唱对台戏。因而自然迎来人们对我的不肖——在他们看来,我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小角色,如同一些小明星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自我爆料一样,不值一提。
     只是,从我思考的角度对《道得经》的研读,我发现老子本人对“道”的阐述,是确有所指的。“道”根本不是一个“禅悟”状态的形式,所指向的正是因果关系。不信,我们就来细细揣摩,细细品味:
    在《认识〈道得经〉,认识老子哲学》中提到的三十七章,在此就不例举,我们来认识《道得经》三十二章。
——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如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译文:“道”永远没有名称,处于质纯朴的状态。虽然隐微幽眇,天下却没有谁能使它臣服。侯王如果能坚守它,万物将会自动归从。天地间阴阳之气相配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需指使它,自然就均匀遍布了。万物出现后,就有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有了,也要知道各自的界限。知道了界限便可以不出危险。“道”存在于天下,正如同川流之水与江海的关系。(摘自《老子*庄子》,以下相同)
——
     如果说,“道”是一个“禅悟”状态的话,老子却要侯王坚守一个“禅悟”状态,因而“万物将自宾”。这于情于理都是不通的。又如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如果“道”只是一个“禅悟”状态的话,怎样来理解?就是说:如果我们把“道”理解为一个“禅悟”状态,那么老子是要侯王坚守一个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道理来治国兴帮。这分明不是说老子是在无理取闹吗?
     又如,七十章老子感叹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译文:我说的话很容易了解,也很容易实行。但是天下却没有人能了解,没有人能实行。
     老子这段话,不只是说给老子年代的人听的,同时是不是也是说给今天研究《道得经》的人听的呢?在四十一章中老子更明确说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意思是说:能懂得“道”之道理之人(上士)听到“道”便以行动为之。中士,听了道,只是进入一种“禅悟”状态呢?就是说,历史以来对《道得经》进行研究的人,都       只是中士级别——这可是老子说的,虽然我也狂,但还真不敢对学界如此的冒犯,必竞我还有求于他们真正的为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著出一点实实在在的成绩!不要再把这些包袱甩给后世。
-

下篇:“道”之本
-
待写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