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0|回复: 9

[思想综合] 三教合流与内圣外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8 12: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豫章姚某人 于 2020-5-18 14:18 编辑

三教合流与内圣外王开篇序  文 豫章姚某人

    小子不才,略笔心得二三句以此。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余尝感慨,深爱之而欲罢不能,读之愈深,涉猎愈广,愈为先贤所折服。文化,我觉得至少应该有这么三层含义,或是三个范畴。一是物质的体现,如《四书》《五经》的皇皇文本,万里长城浩浩无疆。二是精神的感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三是传承与发展。如风俗,民俗,口耳相传,诗文记载。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如果让我去做一个概述,鄙人不才,请斗胆言之。三教合流是趋势,内圣外王是内涵。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这里面不断地进行着儒释道三教思想的激烈碰撞。但是中华文化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特点,这些思想又都不断地交流、融合着,即便佛教最终也实现了中国化。所以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和亮点。内圣外王,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另一大特点,强调入世,强调治世,强调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美好。什么是内圣,就是修己,不断地修己,达到圣人之情怀。什么是外王,就是积极构造太平盛世,致君尧舜的治世理想,达到圣人之功业。这是多么伟大的境界。
    如果从个人层面去理解,借用《论语》中的一句,这种境界就是努力地实现“君子不忧,不惧,不惑”。
    当然,梁先生的文章早先拜读过,写的好,不愧国之大师。在这里我还是想写几句,不敢说与梁先生相比肩,不过角度不同罢了。
    人要做到不忧不惧不惑,从传统思想上去追溯,无外乎处好两个关系,一是人和自己的关系,二是人和他人关系。一是内圣二就是外王了。
    和自己的关系,要和解,自不必解释。
    而与他人的关系?看世间心焦者,莫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孺墨道法诸子百家研究了一辈子,谁又不是著述等身。都有道理。可是有没有想过,要看得惯别人,还不是首先得理得顺自己。摆得平自己,处的好别人,推而广之,就是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得自理,而后理人。我是谁?我该如何我要怎样?所以《中庸》说,射不正鹄,反求诸己。诚如是,纵一生颠沛,亦风景满途。国要自理,而后理国。治国之道,文武兼备。所以,孔子说,夫文事者,必武备之。诚如是,纵列强环伺,能耐我何?以修齐致公之心,立尧舜禹汤之志,行光明正大之道。则是祖宗亦不足法,夫何忧;则是天变亦不足畏,夫何惧;则是人言亦不足恤,夫何惑哉。
    这就是传统思想所传达的人生境界,大气,大志,大器也。
    人间佛教不也说吗,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


——豫章姚某人 2020.5.1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12: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完美人格之路

        做圣人。儒释道三教之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精英阶层强调积极入世,所以孔子成“神”是很难的,但是大成至圣先师,确实是杠杠的。
         像一般宗教一样,儒家也有“清规戒律”,也很系统。如若人人笃信儒学,据乱世而升平世,大同世界也在唾手之间。这么看,儒家的"宗教信仰"的色彩也有的。
        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就是现实感召。
        子说“三愆”,言未及而言谓之燥,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子说“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
        子说“三畏”,天命,大人,圣人之言。
        子说“九思”,明聪温恭忠敬问难义。
        这些极具实操性。以作日修,或成至圣之道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9 13: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学说作为一种哲学指导思想,他自成一套体系。核心概念是仁与义,最高理想是成为修圣和实现大同世界,或是说“三纲”吧。理念是是中庸,忠恕,正名等纲常名教的规范,具体手段就是“八目”。
     这是一套不断奋进的体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8 09: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豫章姚某人 于 2020-6-8 09:36 编辑

道家新说
文 豫章姚某人

去奢去泰是无非,
明见慈柔亦有为,
背负苍生君莫笑,
风流黄老一轮回。

    注:七绝一首,平起首句押韵式。依旧稿,今修韵。
    中国人,应该都是“道家”人。不知道诸君怎么看?道家思想,对于生命和幸福的追求与探索,更符合中国人的另一面,是传统儒家的另一面。我说咱们都是“道家”人,倒不是咱们都“信仰”道教,就是说咱们骨子里,都流淌着或多或少他们思想血脉。
图片1.png

    姚某常言,关于一种信仰,如何鉴定你是不是真的“信仰”,你自己啊去研究研究它的历史,去追寻它的来龙去脉。当你对它有了全面和更为深刻的认识后,你依然信仰它,那你就是真的信仰。
道家思想,作为哲学的思想,是可以思辨的。而作为“信仰”的一面,那当然就是道教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道教,这就很不中国了。道教,本身也是古代中国人“实用性”的一面。它是多神崇拜的,这不是很中国吗?中国人从来不那么绝对,有什么唯一呢?你可以信三清,信玉皇,你还可以信八仙,信孙悟空,信猪八戒。你爱信啥信啥,你觉得有用就行。你还可以修仙呢,这也很中国。当然,不能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和解释,甚至怜悯或诋毁古人的“信仰”,如此,你就不懂中国人的“可爱”了。那套理论,可是真真正正的“一本正经”。不管是炼外丹还是修内丹,都是为了追求“长生”的幸福。我大唐太宗、宪宗、敬宗、武宗、宣宗,据说都是吃金丹大药,“升天”的(我为何把升天二字打上引号,诸位不妨细想一二),很流行。洎至五代,虽然,朱太祖全忠是被儿子砍死的,但据说也吃庞九经炼的丹,有“效果”,“眉发立坠,头背生痛”,一派升天景象。南唐烈祖李昪也吃,升天了,告诫儿子,这玩意儿升天太快,不好吃。还有,明朝嘉靖帝,大清的雍正爷,都是这玩意儿闹得嘛。
图片2.png

    玩笑了啊。可即便如此,我们用现代的视角,从道家思想本源去理解修仙,是不是可以强为之解释一番,姚某也“强名之曰道”吧。“信与不信”,也是诸君“自为之”罢了。“修仙”还是得重内养,外用以辅之。“内丹与性命双修,此谓玄牝之门,炼精化炁,炼炁化神,五炁朝元,取坎填离,炼神还虚,复归无极”。不懂?我也不懂。又或是清净为宗,识心见性为先,以实现自我的放飞,还是不懂?
扯远了哈,拱手拱手,君莫笑,君莫笑。我说“风流黄老一轮回”,他们的思想生生不息,因为,他们最初,是在进行“背负苍生”式的思考。啥意思?这又不懂?那你就在开玩笑了。
                 ——2020.6.4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17: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用之用:
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反也者道之动也。
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纷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水善利万物。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3 16: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说一阐提人皆可成佛,孟子也讲人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也讲涂之人可以为禹
佛不讲人性,但是佛性却也包含着人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4 16: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儒:拿得起
道:想得开
佛:放得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4: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罢,哲学,从正面入,从背面出,不是否定,而是超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0: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颇具理想主义色彩。你说他有“神秘主义”的性质,可能不妥吧,当时社会条件而已。孟子讲仁政,强调仁,而荀子强调礼。孔孟的中心,是伦理,这是毋庸置疑的。伦理性在儒家看来,本就是性对性与绝对性的结合,体用不二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5: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思想不是说知识,而是境界。中国没有宗教,但是中国思想实现了宗教的作用。
中国讲究要成圣人,达到人与宇宙的统一。我们要用出世的方式来入世,中国传统思想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他培养人,完美人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