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6|回复: 2

[原创] 十面埋伏的《老子》有多晦涩难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9 11: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面埋伏的《老子》有多晦涩难懂?

老师讲授“排列组合”时都会提到“田忌赛马”的故事,用以说明不同的排列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试想一下,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既有文字排列错误,又有标点符号理解上的错误,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存在这些问题的传世本《老子》第二章中的有关内容。


“莫名其妙”的解释

传世本第二章的文字内容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知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我们只讨论粗体字部分,因为后续内容与之无关。对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段文字,《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中这样解释:“美善者,生于欲心,心苟所欲,虽恶而美善矣。故云皆知,以己之所美为美,所善为善矣。美善无主,俱是妄情,皆由封执有无,分别难易,神奇臭腐,以相倾夺。大圣较量,深知虚妄,故云恶已。”唐玄宗从“欲乱情迷”的角度来解释,走眼了。

《王弼老子注》注曰:“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偏举也。”王弼从“美”与“恶”、“善”与“不善”皆“共生”的角度解释,明显受到了后续句子的启发。由于古人习惯于进行“委曲枝派”般的解释,我们无从知晓他是否真正理解了原文。


任继愈先生、陈鼓应先生开启了对《老子》进行白话文翻译的先河,勇气可嘉。陈鼓应先生认为“苏辙本作‘矣’,‘已’‘矣’古通”。他是这样翻译的: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80-84页)

任继愈先生则不由分说地把原文中的“已”改成“矣”,并认为“这一章前半段论证了辩证法思想,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并作出了类似陈鼓应的翻译。(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4页)

此二位老先生对“斯恶已”、“斯不善已”的解释完全脱离了原文,还是“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已”非“矣”

原因就是“已”非“矣”。不能因为“已”“矣”古代可通,就断言在这里也必通无疑。要说明这个问题,还是要参考我根据楚简本和帛书本还原出来的《老子真经》。


在《老子真经》中,我们讨论的相关文字是这样组织的:

“20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茫呵其未央哉!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此其不善已?

2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随也,恒也。”

与传世本文字两相对比可见:

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和“皆知善之为善,此其不善已”前面增加了两个疑问句和一个感叹句(这些文字散落在传世本第20章中,传世本有文字错误,这里只展示正确的文字):

”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茫呵其未央哉!”

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和“皆知善之为善,此其不善已”两个句末的标点符号由句号变成了问号;

③“有无之相生也”前面的“故”字没有了(该字是东汉以后文人加的,本来就不该有)。

这里要注意的是“”中的“之”作连词,不能一概依照白话文的习惯来理解先秦经典。先把还原出来的这段话简单地翻译成白话文:

“‘唯’与‘呵’,能有多大差别?‘善’与‘不善’,又能差别多大?真是迷茫得没边没沿了啊!

天下都知道如何为美并且行为美,丑就消亡了吗?都知道如何为善并且行为善,不善就消亡了吗?

有无的相互产生,难易的相互转化……前后的相互随从,这是永恒存在的(永远不会消亡)啊。”

老子故意把紧密联系的文字分割开来,并且把一个疑问句有意写成很容易误解成陈述句的模样,设了埋伏。埋伏设得过于成功了,千百年来人们都没能发现这个问题,出乎老子预料。


老子为什么要设埋伏?

老子设下埋伏,必定想隐藏什么。

这一连串的疑问句外加一个感叹句,是老子对作为周礼理论基础的“义(宜)”和“礼(理)”的反问式批判和嘲讽。老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儒家的学者们在认识论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他们用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而不是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哲学素养不行,所以才会有那么荒唐的认识,造出那些繁文缛节。他们的“义”不是那么“适宜”,他们的“礼”也不是那么“有理”。(《中庸》第二十章有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仲尼燕居》有曰:“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

在“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随也”这段话中,除了“有无”、“难易”这两个总结“道篇”和“德篇”的观点作幌子外,其余四个矛盾(高与下、前与后、长与短、音与声)都和要讨论的内容紧密有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之后是小结,阐述在前述哲学思想指导下应有的正确认识和实践运用。这些内容被分散在多个章节中。由于传世本文字错误百出,说来话长,这里只给出段落大意。

老子说,人水平有高低,能力有大小,饮食方式和居住习俗也各有不同。不要蔑视人家的居住习俗,也不要厌恶人家的饮食方式。只有在思想上不厌恶,才能在行政上不压迫。要磨削锋芒,化解纷扰(端正思想),和颜悦色,入乡随俗。

到这时我们才能知道,《老子》中这部分内容是老子对“义”和“礼”从哲学高度进行的批判,直指儒家的一系列偏见(尤其是对底层民众和“蛮夷”的吃穿住等生活习俗的歧视)。

除此以外,老子也对周礼的“仁”、“德”等从哲学高度进行了批判。老子认为,周礼的“仁”实为“不仁”,周礼的“德”实为“无德”。其表述方式也都很晦涩,且同样布下了多种埋伏。

只有逐个破解了这些埋伏阵后,才能把《老子》文本中的所有文字都还原到处于有机联系的状态中,这时我们才能彻底搞清楚老子为什么布下这么多的埋伏。原因就是:

《老子》从理论上彻底撕破了周礼的虚伪面具,吹响了推翻周王朝腐朽统治的号角,同时也奏出了建立“以道莅天下”的新秩序的强音。

对周天子来说如此“大逆不道”的宣言,怎么能让周王室的大儒们轻易看懂呢?时过境迁,字替义更,后人理解起来难度就更大了。注家们经常是“欲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更有些人借着大众对《老子》的“神秘”感,公然做着那羊头狗肉之事。

这正是:

人人都说《老子》好,

究竟几多能明了?

微言大义空寂寞,

痴人说梦尽招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9 13: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任何事都要把握正确的时机,这样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时机不当,则会势得其反。如果天下都知道一件事物是美的时候,你再去做就会落入俗套,有故意做秀的嫌疑也就不美了;天下都认为是一种善行的时候,你再去做就会让人质疑你的诚意,背上钴名钓誉的嫌疑,也就不善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4: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20-5-29 15:13 编辑
zzz009a 发表于 2020-5-29 13:57
做任何事都要把握正确的时机,这样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时机不当,则会势得其反。如果天下都知道 ...

你说的这些只能叫做老张见解,与《老子》毫无关系。老子的思想比你的见解稍微高那么一点点。还是要遵守基本的语法规则才好。后续文章我会谈到你认为的“郭店楚简本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的事,实际上只是不符合你的思路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