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慧宇居士

[講座] 什么是“道”?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15: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0-6-27 11:04
哼~~~!!!
还地外文明呢

    你的眼光就不能大一点?从无限的宇宙看,地球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从虚无看,一颗基本粒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这些你是不是连想都不敢想?老子是不是中国人?为什么他说的你就不看不听不想,孔子那帮丧儒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你却奉若神明。
    告诉你,所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是怎么回事:太极是“道”,“道生一”,这个“一”是由纯阴和纯阳即纯精神和纯物质构成,是圣人的境界。由于是纯阴和纯阴,所以是两仪。“一生二”,这个“二”就是两仪--纯阴纯阳分化成太阴太阳和少阴少阳叫四象,这就进入了俗人的世界。“二生三”,这个“三”,就是三叠的阴阳爻组合成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八卦。这是进入了比较复杂的世俗世界。再往后就是“三生万物”,八八六十四卦,进入了真正的世俗社会。

    这就是老子要告诉你的绝对真理,适用于整个宇宙的绝对真理!

    你引用的那些什么昼夜,什么春夏秋冬,还什么仁义礼智信,还开什么红色法拉利,一派胡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7 17: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6-27 17:52 编辑
慧宇居士 发表于 2020-6-27 15:16
你的眼光就不能大一点?从无限的宇宙看,地球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从虚无看,一颗基本粒子就是一个大 ...



有理说理,有事说事
吐脏字,说恶语,对于研究理解真理,不会带来丝毫帮助!



-------



太极、道、四季(春夏秋冬)往复循环;是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于引起客观事物变化的那个原因的不同表述,没有根本区别!


请耐心仔细,参阅下图



200608001.jpg


200608002.jpg


200608003.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1: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0-6-27 17:39
有理说理,有事说事吐脏字,说恶语,对于研究理解真理,不会带来丝毫帮助!

    我说的那个红色法拉利,是一句名人名言,拿来幽默一下,你真不识逗。
    我说了半天,你愣是一点儿没听进去,合着是对牛弹琴。咱们俩的交流也不少了,你对于我所说的一点儿回应也没有,就是固守着自己的那点认知翻来覆去的说。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要素的阴阳,就是拿我们看得到的那些事胡乱往阴阳上一按就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侯宝林的相声“阴阳五行”其实讽刺的就是这个阴阳五行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南边为阳,北边为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东西在我看来就是狗屁不通!
    阴阳其实很简单,阴是精神,阳是物质;阴是意识,阳是真气。并由此涵盖一切,从虚无到无限,从微观到宏观,从微尘到宇宙。
    我可是语重心长了,你要是还听不进去我就真没办法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8 14: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居士 发表于 2020-6-28 11:53
我说的那个红色法拉利,是一句名人名言,拿来幽默一下,你真不识逗。
    我说了半天,你愣是一点儿 ...





引;我可是语重心长了,你要是还听不进去我就真没办法了。

好!!!
你的语重心长,我收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5: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0-6-28 14:14

引;我可是语重心长了,你要是还听不进去我就真没办法了。
好!!!你 ...

能听人劝,善莫大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5: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学复兴论坛的对话
【国士】岭背(1649841341) 2020/6/27 12:16:24
朋友。“道”是什么呢,是哲学。哲学又是什么呢,通俗说法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所以没有答案的问题就是哲学。


【布衣】慧宇(1254317090) 2020/6/27 12:53:31
@岭背 哲学就是世俗中的大道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打得鸡飞狗跳,鸡飞蛋打,还先有鸡先有蛋。哲学是闲的蛋疼的人搞的,儒家法家那些破烂玩意儿是别有用心的人搞的。“道”不是哲学,是超出世俗的无所不能的高智慧体,是“万物之母”。


【布衣】慧宇(1254317090)  20:27:48
如果给关于“道”的学问起一个名字的话,我们不妨叫它“灵学”。


【国士】岭背(1649841341)  20:31:13
@慧宇 “灵学” 什么意思。


【布衣】慧宇(1254317090)  20:47:51
    对《道德经》的解读和相关理论的展开,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名称。用道学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道学有很大的局限性。我给它起一个名字叫“灵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8 18: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宇居士 发表于 2020-6-28 15:11
能听人劝,善莫大焉。




嘿~~~!!!
是,善莫大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30 14: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老子学说为代表的古文明在哪些方面不同于其它文明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老子认为万物是“道”所生,而上帝真主宣扬宇宙天地万物都是他们创造的。我们就看看两者之间谁说的合情合理,谁是在胡说八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5: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第一章(通行本)是这样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帛书本是:“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两字之差,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第一章开头的意思是:“道”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清楚的描述的,“名”,文字,名称,间接表达为文明。“无名”,在还没有语言文字的时候,可以认为是人类社会的开始。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现正是“道”创造出了生命乃至人类社会。可以说“道”是万物之母。
    为什么说“无名天地之始”不对呢?因为天地诞生距人类文明实在是太遥远了。根本挨不上边儿。“万物之始”是在衬托后面的“万物之母”。
    第二十五章中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说的是“道”先于天地存在,是超越时空的。即便是天地毁灭了,“道”也还是存在着的。     
    后面我会尽可能的解释“道”是怎样一种存在状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5 00: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往今来,只要试图解释何为 道,就已经陷入了错误。
老子已经指出: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求道者往往只注意了道,却忽略了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和名是同时存在。有可道之道必然伴随可名之名。举例:中国之道就有中国之名;美国之道就有美国之名。动物之道有动物之名,植物之道有植物之名。
如果你觉得解释了何为道,就必然伴随给予名。但是如此就违背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根本出发点。你一开始说  道 就已经不是 常道路。一开始说名,就已经不是 常名。
老子已经说了:道是不可知的。古往今来,无数人苦苦求道,求得的都是可道之道:为官之道,经商之道,求仙之道,技艺之道,等等。而不可知的道,也就是常道,也就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人类只能知道其存在,却无法最终理解它。
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奥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5 14: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就是老子全释,易經阴阳,对应转換,自然所形成的因果之道,祸福相依的因果之道。人只能顺其自然,不可超其自然,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17: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朔回归 发表于 2020-7-5 14:48
道就是老子全释,易經阴阳,对应转換,自然所形成的因果之道,祸福相依的因果之道。人只能顺其自然,不可超 ...

    又是名词概念的堆砌,看不出有什么逻辑关联。顺其自然属于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你知道吗?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你理解是什么意思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5 20: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之动与道之用,道是周行不殆,总是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老子研究道的动态关注那个阶段或节点呢?
老子关注【道之动】是什么呢?是【反】,是【返】,大道汜兮岂可左右,汜就是道在总体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的分出一个支流返回总源。
同理,弱者道之用,道显示作用的阶段或道处于生发阶段的状态是【弱】,就是成长阶段,也就是弱小或柔弱的阶段,也是生机勃发的阶段。
道逐步离开或逐步返回,就是生老病死的外在表现。
而道之动和道之用的关键,是【静】,是最终的归宿,是修齐治平的底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19: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物混成”,“道”是由什么东西混合而成的呢?老子没有说。在四十二章中有一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万物的根基是阴阳,就是精神和物质。“道”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2 17: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經阴阳是万事万物的根源。
   1,老子开端指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阴阳是质能一体不可分割事物。
   3,道的中心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不可任意而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09: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就层层揭开“道”与宇宙,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首先老子说“道生万物”,这个万物指的是与生命相关的方方面面,可不是什么天地万物。“道”是物质衍生出来的无所不能的精神体,但是这个“无所不能”也是有局限的,这个局限就是“道法自然”。所以“道”不可能凭空创造出物质来,更不可能创造出日月乃至星辰宇宙。“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在老子这里是有所指的,是那种微小到极致的存在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4 16: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说道法自然,是指:阴阳、质能、身体灵魂,运行不止,一体不可分割的事物。天地、风云、山海、雷電、千奇百怪的生物、微生物、病毒都一样,都是质能平衡运行体,但对万千之物的行成的因果归律无人能知。這是当今最大的困难。如冠状病毒对人造成的天灾就可想而知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6 10: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lh 于 2020-8-26 12:23 编辑

1、道,甲骨文从行从首(见老猫字典),或从辶从首(见说文解字)。行的甲骨文,如同四通之衢,有通达之意。首,有首先、开始、头之意。道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其看法。阴阳也好、精神体也好,“天理”也好,都是对道的理解。
2、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无标点符号,因此,有许多猜测。如:是先天之道,还是后天之道。道从行从首。首,若理解为首先、开始之意,则此“道”,或可理解为客观之“道”;首,若理解为“头”之意,则此“道”,为“可道”,或有主观之意。此主观,可能不只是“人”首之主观,动物也有首,大自然各行其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此句话原本涵盖主观和客观之争议。紧接着的那章,有句“行不言之教”,其意或许就是,一旦有“言”,“言”不达意,易引起争论(暂且不管,既然说了“行不言之教”,为什么还洋洋洒洒留下“道德经”?几千年来有哪些人不著书而行不言之教?什么是“以身载道”?什么是“坐而论道”?)文字可能是文明的标志,但也同时限制了思维。当用文字表达或定义某事、某物时,文字的排他性立即随之而出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甚至其相反之意也随之而来。当第一个人看到石头,说:此为石头,后人随之均称呼其为石头。但是此石,或许已不再是此石,而是彼石。这涉及到后句话中的“名”。
3、或许,我们不去解释也无法用文字去解释什么是道,也不去解释道是客观、还是主观。每个人只能自己去悟道。每个人认知不一样,能量场不一样,决断不一样,甚至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也不一样。或许可以尊重彼此判断、吸取他人看法(正-反-合),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思维。人类不会因为尊重彼此想法而停滞不前,在特殊时期必将出现特殊之人带领或影响思维与之相同或不同的人往前走。
4、名,从口从夕。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此句式来看,很对仗,“名”和“道”或许在一个重量级上,但讨论“道”的多,讨论“名”的少。名:起名、命名、名字等,具有明显的主观意味,即主观对客观的认知,认识万物、命名万物(皇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他叫石头,他叫咸鱼片,他叫泰戈尔,他叫老聃,他叫clh。但问题是:clh如果改个名字叫www之后,clh就消失了吗?当然没有消失,那他到底是谁?如果没有身份证、结婚证、毕业证、从业者,他到底是谁?至此,无法简单地去解释“名”,可能已经无法简单的将“名”理解为起名、命名、名字。或许可以将“道”和“名”一起去理解,存在客观和主观之说。为什么“名”?如何“名”?什么是“正名”?什么是“名副其实”?暂且不论。命“名”,对人、事物有一定分类,即有分别之心,一有分别之心,世界将支离破碎,而非浑然天成。命名之后,世界或许有了秩序。世界的发展趋向于有序还是无序?若无序,我们为什么一直命名(定义、发表演说)维持秩序?若有序,为什么个人房间过段时间不打扫就会杂乱不堪?或许“名”与“道”一样,存在显露之道和不显露之道、显露之名和不显露之名。不管我们如何去理解,它都在那里,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5、我们可以无限地接近认识“道”(或许人生而有灵),因为道就在那里,不因每个人说法不一,而有所变化。每个人都在不断认识自己的“道”(包括老子),但应该不是活在别人(老子及他人)的阴影下认识道。此“道”可能来自“道德经”,我们可以逐字逐句去从道德经中寻求道,但不仅限于“道德经”,而是脱离文字之外的道。毕竟,道就在那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6 11: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48楼说的对,道並不是用“”字“”和“”口“”說的道与名。而是道法自然所形成的因果“”事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8 21: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小”的描述,《道德经》中有这样几个词:
1、小,“小国寡民”,“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常无欲,可名于小”,“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2、细,“若肖其细也”,“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微、“搏之不得名曰微”。
4、虚、“至虚恒也”。
5、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于无有,入于无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21: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老子那儿,小和细的意思差不多,它们的区别是,小大多形容的是具象的事物,细表现的是抽象的状态。
    “微”,细小到看不见的程度。
    “虚”,相当于我们说的微观世界,也指数量上的稀少。
    至于“无”,在老子这儿就太有讲究了。不仅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极为高级的存在,是“道”之本体,万物生化之本原。那么问题就来了,“无”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8 10: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玄”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11: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j_ming 发表于 2021-2-8 10:01
就是“玄”呗。

“玄”指的是哲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8 16: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闻不可见,可意会不可言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8 16: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1-2-8 16:29 编辑

这个无只能在个人的心理之中,无可交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8 16: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8 18: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先生讨论的是玄学呀。
有,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现象。由“有生无”分析,可知“无”是人的主观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看不见的东西。“无生有”,可能是指人用知识改造客观世界产生的可见的现象。
我这就是班门弄斧,拙见尔,诚望各位先生批评指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9 1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理解一下老子的这一段话。有欲和无欲,指的是世俗与出世。站在不同的位置来感悟生命与人生。这种感悟看似不同又可以归为一类,称之为“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哲学,哲理。但是这还是世俗中的学问。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这些哲学理念背后的那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玄之又玄”,才是打开宇宙和生命奥秘之门的一把钥匙。第一个玄是有为法,是世俗法,是宗教、哲学等用语言表达的东西。第二个玄是无为法,是道在精神方面的展现,是般若,也可以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但对黑格尔来说,这只是一种猜测,是通过逻辑的推演得出的结论。当黑格尔通过概念的逻辑推演来到哲学的顶峰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无路可走了。他无法把自己的这个绝对观念跟现实联系起来,因为它是纯精神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黑格尔的思辨思维只有阴没有阳,只有精神没有物质,也就是说其中没有把真气对人和物的影响考虑进去,是一个瘸腿的理论。老子的“道”不是推演出来的,它是客观存在而且从未改变的永恒的存在。它同时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属性,无相无形又无处不在。是“万物之奥,善人之宝”,它不像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那样虚无缥缈。它看似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就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只要我们不恣意妄为,不跟着感觉走,通过感悟与修炼进入无为的状态,“道”就会引导我们来到觉悟的彼岸。这就是老子说的“众妙之门”。是探究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玄妙之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11: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1-2-9 11:26 编辑

这位朋友!其实,你的那个“玄”、“道”、“哲理”
在中华文化面前,都不算什么稀奇东西

不是,我说大话
你,只要认真仔细思考一下“邹衍 / 律吕调阳”,并与“下面几个表格”对照,就什么都能明白!

20110801.jpg


200709001A.jpg


21020601(科学依据01).jpg




20122101(简览).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9 13: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1-2-9 11:18
这位朋友!其实,你的那个“玄”、“道”、“哲理”
在中华文化面前,都不算什么稀奇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其中的关键点就是阴阳五行说。这个学说避开了这个世界与生命最基本的存在——物质与精神,把阴和阳散乱与世俗的事与物之中。这样的学说如何能正确的反映天地万物的真正的本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