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9|回复: 0

[社会组织民俗] 勒巴舞及其传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 12: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勒巴舞及其传承
来源:民族文艺

  如今在丽江西北部山区仍然保留着一种古老舞蹈《勒巴舞》。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歌以歌八厥”。
  《勒巴舞》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拿着牛尾巴跳的,它分别模仿大象、鹰、猴、蛙及虎,并使之形成了一套连贯的舞蹈动作。勒巴舞共有12套,70多种跳法。
  “勒巴舞”是一个将纳西族的古典民间舞蹈和藏族的民间舞蹈"热巴舞"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个新舞种。主要流行于丽江金沙江上游塔城、鲁甸、巨甸等地山村的民间。这个舞蹈兼备纳藏两族歌舞特色和特点。
    勒巴舞是纳西族的一种传统舞蹈,这套乐舞流传于滇西北金沙江沿边塔城等地,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封闭,这套乐舞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从纳西族诗人李玉湛《(1827—1887年)的《黎巴舞》“左擎牦尾右摇鼗,燕接凫连柳絮飘”。一诗可以得知,勒巴舞至迟在19世纪中叶已在金沙江沿岸的纳西族中广为流传。解放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勒巴舞被中断了30年,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勒巴舞才逐渐恢复起来。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庆典活动都少不了传统的勒巴舞。因为舞蹈动作庄重而大方,粗狂豪放,富有浓郁的纳西族气息,舞蹈中体现出纳西族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并以优美动听的歌词穿插其中,为歌颂美好生活,希望人寿年丰,风调雨顺,万事如意。是欢庆丰收,表达美好生活的古老民间舞蹈,具有象征吉祥平安的功用。勒巴舞具有早期原始艺术“三位一体”的形态特征。勒巴舞共有十二节,每节5—9种跳法。舞蹈类型:主要是仿生舞、劳作舞、祭祀舞、形容舞等。并配有唱词诵词40多段,有祭奉诸神仪式,为了体现这种舞蹈的严肃性,必须按12节的前后顺序进行,按照程序需要8个小时左右,常常要跳到天亮或日出。
    勒巴舞以自然村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或两次,时间一般在春节期间或前后择个吉日进行,跳的地点选择在村里四合院家庭,参加的人数没有限定,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为了充分准备,一般提前排练数日,正式演出的当天下午由德高望重的人主持设宴招待外宾或客人。晚会一般由勒巴领舞人主持。舞场的摆设;院 坝上方栽一对三节青松树,中间放一张长桌,棹上铺满青松,放置一对花盆、一张灯,一个香炉,旁边放掷烧香火的火架,天井中央放置篝火。勒巴舞道具:有一个大鼓伴奏,男右手持板鼓,左手甩牦尾,女士左手持长棒女鼓,右手持鼓棒。服饰:男士白衣长衫、短褂、羊毛线裙,戴头帕或帽子,身挂红带;女士白兰灰色内衣,红褂子,花边黑裙或白裙,身后挂红色带子,红色头帕佩带银耳环。
    整套勒巴舞以纳西族原始舞蹈和近代崇拜自然的舞术为主体,与纳西宗教东巴舞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历史因。
    勒巴舞的保护和发展,关键在于传承,在以前,勒巴舞的传承均以家族式传承,普遍以父传子,叔传侄的方式在传承,为了把这一纳西族宝贵的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下来,玉水寨公司于2001年聘请勒巴舞第六代传人李文先到玉水寨担任勒巴舞老师,开始招收一批年轻人教授勒巴舞,通过多年的传承保护,玉水寨为拉市乡、白沙乡、古城先后培养了300多人,勒巴舞得以在丽江普及。其中,杨志勇通过李文先的耐心教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已经全套掌握勒巴舞的跳法及唱词。为了把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玉水寨东巴学校从2014年开始开设了勒巴舞课,并由杨志勇担任勒巴舞教师,现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学员已经基本掌握勒巴舞的舞步特征,并能够跳老鹰跳、青蛙跳、猴子跳,大象跳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老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勒巴舞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lebaw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