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9|回复: 2

[原创] 《太极图说》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4 10: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著有《太极图说》。今将“太极图说”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相结合,形成图解。望大家
慎重参考





20082103.jpg



20082401.jpg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09003.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7 10: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8-27 11:25 编辑





中华先祖说的那个,

用我们现在科学思想,表述;
对于太阳系来说;就是太阳对地球的综合作用!即;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农作物的生生不息,就是道的作用)
对于银河系来说;就是银河系中星球对太阳系星球的综合作用!即;太阳系也有个四季变化(太阳系的这个四季变化,《皇极经世》用元会运世,取象类比地球,说的非常清楚)




这才是对“道”的正确理解;地球上的客观事物变化,受太阳的影响,受银河系星球的影响
这个“受太阳的影响,受银河系星球的影响”,“影响”的综合,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说的;道!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




----------------


道;是中华先祖,在那个遥远时期的人们,其科学技术人文思想状况下,认识到的客观事物,并对引起客观事物变化的,那个规律性东西的描述!用现代科学技术语言表述,就是客观事物变化规律。这个客观事物变化规律(即;道),包括自然界变化规律、人文思想变化规律。
其本质,主要是以太阳为主及其他星球,对地球的综合影响
所以,我们才有《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说法!


个人观点,请慎重参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0: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8-31 11:03 编辑





有的朋友,纠结于“道”是先天地而生,还是后天地而生。
这表明,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立场,没有随着知识阅历的丰富,而有所提高!
当你把“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搞明白!
“道”是先天而生还是后天而生,自然就大白于天下


举例说明
汉字是个方块字,是形声义的结合体
这个“结合体”
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看,就是一个字,代表一个事物

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立场上来看,它不但是一个字、一个事物,而能预示着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趋势


为什么一个字,就能预示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遵循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思维理论体系。即;为天下母

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天下母,到底母在那儿?!就母在,那个方框,当然字也很重要
那个方框,横竖三等分,就形成九个小方框
这个大方框分成九个小方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个特殊称谓;九宫格
这个“九宫格”由于具有阴阳五行的特性。所以,能把天下万事万物,全部纳入。如下图所示



20082401.jpg


好了,现在,我们再来分析,这个“道”的先天而生,后天而生的问题
汉字;相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句,能表达不同的意思。所以,单个汉字,具有为语言母的天性。
这种单个汉字,在不同语句中表达不同的意思法制,就是一种“道”

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看汉字
汉字,自然是先于看的人,而生!所以,汉字,是先天而生
但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立场上来看汉字
汉字,自然是后于中华传统文化,而生。所以,汉字,是后天而生

这种“先天”“后天”是由于分析者的知识阅历不同,而发生的转化



综上而言
分析地球上客观事物发生变化的规律(或者说;引起地球上客观事物变化的那个;道)时
站在地球的立场,来看客观事物的变化,有个先后天问题
而站在太阳地球形成的联合体立场,来看客观事物的变化,也有个先后天问题
这两个“先后天”是有所不同。这个不同,是由于分析者,知识的不同,而引起的不同

这个不同,就是

站在地球上,分析客观事物的变化,那个“母”是什么?不知为何,强谓之道

站在太阳、地球联合体上,分析看到事物的变化,那个“母”是什么?是以太阳为主,地球外所以星球,对地球的综合作用




所以,固执执着一方面的知识,去追寻“道”,是一种错误行为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遵循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思想理论体系。

故;中华先祖,说的那个“道”,是以太阳为主,地球外所以星球,对地球的综合作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