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2|回复: 0

[思想综合] 不学礼,无以立的礼经探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0 16: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简单来说,礼,考其本源,应该是礼仪,当然是各种礼仪,这应该是最起码的,是为《仪礼》《周礼》。后来,可能是不过瘾了,中国士人又极具研究精神,是为《礼记》。十三经里,礼就占了这三经。不才浅薄的观点来论述,时代的发展,也是事物异化的过程,儒学的发展也是如此。然后,《礼记》的“地位”就上来了。《清史稿·选举志三》:“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四书》主《朱子集注》,《易》 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传》,《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胡安国传,《礼记》主陈澔《集说》。其 后《春秋》不用胡《传》,以《左传》本事为文,参用《公羊》《谷梁》”。晚清时期,各种不合时宜,还有什么“礼”可言,于是就逐步削弱了。礼经漫长的历史,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吧。
1.jpg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总结和阐发,具有当时的思想性和指导性,在一定的框架下和时序中,它应该也算是与时俱进的。《大学》据说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他阐述的` 明明德 ” “ 亲民” “ 止于至善 ” 是三纲领,既是大学之道的目的 ,也是“礼”的目的。《中庸》据说也是《礼记》中的一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这是形而上的教化。“尊德性而道问学 ”这是“礼”教的目的之一 ,  “ 博学之、审问之、慎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算是方法*论吧。
      所以,对于《三礼》,纵有“千般不是”,鲁迅也说“吃人的礼教”嘛,但是作为千年经典,尤其是回归本原去看待“礼”的本质,我们仍然会拜倒它光辉灿烂的智慧之下。毕竟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文明程度的大踏步提升,是我们先贤无法看到的。
       于是,我们要相信,有些道理,剥去异化的风尘,它却是亘古不变的。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
       “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
        云云于此,终不失君子。
        至于《礼仪》十七篇,更不愧礼仪之邦。
——豫章姚某人 2020.10.10.
2.jpg
图 不学礼 无以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