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b11bc

[原创] “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融合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 15: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晚年喜易,吾继周,易学传续周易。三代损益,有古三易。古易传续,儒家易学经典《易传》,出自荀子之后,问世也许在秦汉之间。《易传》从“易与天地准”的天地人参理论高度,重新诠释周易。《彖》、《象》、《文言》辞说,系辞上下传等,都成为儒家易学的精华。只要认真研读张载的《横渠易说》,研读船山的周易外传与内传,也会悟觉认同,现代易学的历史接合点,是从《易传》,精华开出的张载易学与船山易学,传统易学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原真理路。回到《易传》的义理体系,有两个理论问题供楼主思考。
一、“事常变,易无体,神无方”,三个同构的范畴意涵,该如何理解其义理真蕴?
二、《易传》循物理事则的三道三才,船山精练为:“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的“致知在格物”,如何理解?很想知道楼主的精辟见解。
楼主研究阴阳五行的传统文化,明明摆着是理论实践主体人的心性阴阳?若楼主有个团队,分工协作,明明摆着是人事刚柔的本体阴阳?若无心性阴阳与本体阴阳,对阴阳五行的传统文化谁知晓?谁主持实践实验?楼主要撇开心性阴阳与本体阴阳,纯理论研究阴阳五行,无我?无团队精神?可以说得过去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22: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0-11-28 08:27
这位朋友毛病之处,正是闪光之处请仔细认真慢慢参阅下面文稿

  



2012020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2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0-12-2 15:06
孔子晚年喜易,吾继周,易学传续周易。三代损益,有古三易。古易传续,儒家易学经典《易传》,出自荀子之后 ...



这位朋友
实事求是的说;我是一名传统文化的业余爱好者!!!


对于你问题,我只能用苏轼的诗句来回答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3 08: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亦是业余的国学研究者,半世人生,带着对社会人生的困惑问题去研究国学,学海无涯,学以致用无止境。我是遵奉船山学思辩证的方法*论,“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思辨之疑”。对苏轼此诗句,我的理解思路:立身现状,期待理想更美妙的“庐山”景象,只缘耽心皓首穷经入书山之中,忘却尘世的天下事。忘却尘世的天下大用,何必研究学问?何必皓首穷经于天下无用?记得张载的四言教,与崇真理的国学研究者共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0: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有点意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不过,你根据什么说;你学的那个学,是往圣之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3 14: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致知在格物,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通经正经接着讲,为往圣继绝学。点到为止,不要再讨论下去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10: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0-12-3 14:36
致知在格物,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通经正经接着讲,为往圣继绝学。点到为止,不要再讨论下去了。




这位朋友
你要明白,智慧结晶,他就是智慧结晶,是人类生活生产经验的汇总归纳总结。优秀文化是智慧结晶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全球大统一的趋势形式阶段。优秀文化(或者直接说;传统文化)如何切入到(或者说;适应)这个大趋势变化形成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传统文化喜爱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为,优秀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是能经得其时间考验的人类智慧结晶,是值得人们珍惜的智慧成果




是非,请朋友指正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4 20: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质文刚柔 于 2020-12-6 08:33 编辑

人道率天道,致知在格物,“一心之健,一念之诚,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在自然经济时代,以物物经济的终奏物为先导;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就不会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现代哲学有唯物主义,也有辩证唯物主义吧!这些问题楼主作自我思考。还是那句话,点到为止,不要再讨论下去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12-4 23:56 编辑


有机会,再交流

DSCI0027.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6 08: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时饮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1: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0-12-6 08:35
闲时饮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哈哈哈!确实如此
但,有比饮茶,更美好是事情
那就是
静时要读书,好书有三味;曰,醇;曰,香;曰,回味久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8 05: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饮茶说到读书,楼主有联想思维。饮茶读书,好丑也普遍认同。所谓“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齐之无盐,善美者不能掩其丑”。终归人各有嗜好,各有美味。就以读书来说,楼主不是喜好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我却感觉苦涩,品味殊异。我喜爱船山的书,推荐船山《思问录内篇》给楼主,其实《思问录外篇》也不错,还有《周易外传》、《诗广传》、《尚书引义》等,只有品出味道,日后索味无穷。一生受用。船山生世距今四百年,是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社会,与商品经济时代的现代社会之间的历史接合点。无论是承前启后文化大环境循序演变的原真理路,还是理论理性历史逻辑演变的原真理路,以及探究文理的社会效应,对于真正了解现代中国,了解中西文化义理会通问题,都是很值得阅读的经典书籍。楼主不妨换换口味,真正了解人道率天道,“致知在格物”的义理逻辑,看看能否成为理解现代哲学辩证唯物的基础理论,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文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0: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我也再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到了应该换一个思维方式时候吗

谢谢,推荐书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07: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去书店,除前一次,买了套《船山遗书》,算是大收获,其他都是一样,空手回归多,习惯了。学术书海,林林总总,除了朱熹、阳明等理学家的书,儒道佛文化的今文古注外,就以二千数百年的孔孟四书,古典易学,道德经等诸子百家的今文古注。张载正蒙及船山文著极少极少,研究文著也极少极少。少有需求,当然少人问津。关注人少,不等于“道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就有萧萐父先生为首的启蒙学者群,高扬船山学,提出寻找古今文化转换的历史接合点理论。前赴后继,今有一批文化学者坚持研究船山学,杰出者之一,王立新老师。前一时期,王老师有专著《天地大儒王船山》,现在又有新文著《船山大传》。楼主若有心研读船山书,不妨找这二本文著读读,初步认知船山的社会人生和学术生涯,认知船山的学术人格与学术思想,对于立志坚心于船山学研究,很有必要。
序言赞颂船山学问是大学。出入宋明理学及儒道佛互补的文化时代,反其道而行之,从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走到否定之否定阶段,船山学问是大学;从孔孟仁学体系,到荀易实践实证基础理论的礼义规范健顺五常,孔儒发展系统的哲学圆圈肯定阶段。“为往圣继绝学”,更高复归为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完成阶段,船山学问是大学;续荀学虚壹而静谓大清明,解蔽诸子学的“偏蔽一曲,闇乎大理”;续《易传》循物理事则的易简理得与刚柔健顺,心性质文的“情伪相感而利害生”,人事刚柔的险阻与吉凶,开出道建阴阳的刚柔文质,见诸思辨哲学的贞一之理与相乘之几。“义利之际,其为别亦大;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的道体四精微,出自存在音容天,阴阳不测之几的“人物之元,鬼神之绍”,提出“明有礼乐,幽有鬼神”的心性矛盾观;提出“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也”,人道率天道,致知在格物的辩证唯物观;提出“类应之、数数之”的“形气存乎神理”,神理明诚与神参明钦为理论理性的神導德政,明晰礼义健顺为实践理性的人道诚明观;提出理势必然适全理势自然的象数天理观;提出继善成性与成性继善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无极而太极的易学哲理观等,船山学问是大学;尊德性学问道,仁恕天下的人道理欲观;道问学学问道,“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的道体论。藏往知来的两大学问道,船山学问是大学。“船山大学”,是培育出贤希圣群体的研究生摇篮,孕育出圣希天大师级领军人物的圣神学府。
我非常期望有更多的学人关注船山学,研究船山学。别将宝贵时间完全放在二千数百年前的文化寻源根方面。文化寻根问源头,有必要,寻根问源头目的,明晰文化源流,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原真理路。注重研究文化源流,轻视文化寻根,不可能会明晰文化源流的原真理路,焉能探寻出古今文化转换的历史接合点?若不问文化源流的原真理路,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文化寻根;止步于二千数百年前的文化寻根,焉能探寻出古今文化转换的历史接合点?不是皓首穷经于天下无用?文化寻根问源头与明晰文化源流原真理路的相资相成,船山提出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船山学问是大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08: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12-13 08:27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0-12-12 07:25
常去书店,除前一次,买了套《船山遗书》,算是大收获,其他都是一样,空手回归多,习惯了。学术书海,林林 ...



非常感谢这位朋友的回帖及对各位哲学先贤学术思想的解说

----------------------

我就是一名传统文化的业余爱好者。正是,因为是传统文化的业余爱好者,所以在思想想法上就少了些约束,多了些自由。特别是当代出版业发达至极,传统文化的经典典籍陆续出版。更难能可贵的是,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的加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这就给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极大的学习研究思考交流,一探究竟的机会
正是,有如此良机。我才能有机会对“阴阳五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研究思考。经过艰苦的学习研究思考,最终形成了“阴阳五行”与客观实际相互联系的《“阴阳”今释》论文,为发掘传统文化其科学基础,完成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也正是,有了这个实实在在的探索,才使我对傅海燕的《中国易学史略》中“揭示卜筮内含的象数之理而返诸物,为易学的进一步发展确定了一条新的思维原则,由此开辟原始义理学(之一)途【径】”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这个刻骨铭心,就是义理,他是从卜筮中得来并能应用于卜筮。换句话说,就是义理,是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实验经验的汇总归纳总结。直白地说,义理他就是客观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这种表现形式,不能于客观现实相挂钩。那么,义理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就以“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以被认识”这个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来说。如果,没有对“阴阳五行”的探索,就不会对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万物”有认识。因为对周敦颐“万物”平常就有所思考。所有,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以被认识”一出现在我眼前,我马上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思想”相融合的机会时机到了。就能抓住机会,一蹴而成形成文稿

---------------------------

说上面这些,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就是想表达,学习研究应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张载、王阳明、萧萐父等人其学术思想,能被人们所接受,并流行。我认为,其学术思想内部,一定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地方。只是,他们在表述时,采用了他们各自擅长的表述方式。我们要学习研究发掘出,其符合客观规律的思想,使其发扬光大。换句话说;我们学习研究张载、王阳明、萧萐父等人的学术思想,要把他们学术思想转化成规律性的东西,或者类似于规律性的东西(此处,就有点类似于《太极图说》)一旦时机成熟,就能马上抓住机会


是非请指教。谢谢关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4 06: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天道元亨利贞,也有事物元亨利贞,两者如何辨知?天道元亨利贞,属于太极之无极的“理化,天也”,“大中即寓其间”的至善无止境;事物元亨利贞,属于太极理道的“事物,人也”,继善成性的富有盛德,体用中庸的止于至善。无极与太极的义理相通,有着不可易变而有待深化的义理逻辑,与时俱进。无极的天道范畴有天则,太极理道的事物范畴有中正;无极的人道范畴有性灵,太极理道的事物范畴有至当。无极与太极的义理准则;天则中正与性灵至当。事物客观规律,体证在太极理道的事物层面,涵容三大要素:心性人情、天道物理、本体礼数。船山提出顺应人情物理数者,就是顺应事物的客观规律。从人情方面的事物客观规律,基础理论是心性质文,心性活力源是心统性情的性情相需,符合人情的事物客观规律是:中庸质文的功贞情;违反人情的事物客观规律是:心性文史的制欲情罪,心性质野的滥欲情淫;从物理方面符合的事物客观规律是:人道率天道有为自然的事物元亨利贞运程,违反客观规律是:无为自然的纯粹天道自然观,道法自然的有无相生,天理浑然的变易以告人,生驻异灭的事物运程。以及法家专制的妄为自然。从礼数方面,性命、理气的实践心性,连接刚柔文质本体论的体用相函。符合礼数的事物客观规律是:理性实学,健顺五常的礼义规范,性命,理气两体理一的实践理性,“中者体也,庸者用也”的体用中庸。违反礼数的事物客观规律:过于理性不及实学的文史浮明,事物定理的理在气先,尊卑定理的天命之谓理,中为心体庸守常,以及过于实学不及理性的流俗质野。人情、物理、礼数三方面,显然着人为主体的人文化成,探究和遵循事物客观规律的天地能参。即使现代哲学的唯物论,故然有物质生产力决定一切的义理意涵,断定不能弃却物欲需求的唯物要素,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的辩证唯物。船山言:“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三方面齐备,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性进程。其中的“性情以动静异几”,心性矛盾深层的义理逻辑,阴阳不测之几的民生利益精微与鬼神心性危微,明有礼乐、幽有鬼神的心性矛盾体,显然的义理精微是:“义利之际,其为别亦大;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其中的“始终以循环异时”,关乎人道仁义礼智的天人诚信道,如何文明同道于元亨利贞的天人诚道,即人道率天道的致知在格物。天人诚道的富有大业,关乎民生利益精微的大质体之,逻辑连接“体用以德业异迹”,有“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学问道;天人诚信道的日新盛德,关乎治理心性鬼神危微的大文昭之,逻辑连接“性情以动静异几”,有“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学问道。可见船山提出道体论的“终奏以物”,决定“中奏以天”的“体用以德业异迹”。始奏以人的“性情以动静异几”,即受中奏以天的社会限定,也受物质经济的条件限定。其中的“体用以德业异迹”,人参本体论的用以备体,体以致用,义理精微的刚柔文质,“情伪相感而利害”,有“贞一之理”的性灵至当,见证“义利之际,其为别亦大”的义理精微;刚柔人事存有的险阻吉凶,有“相乘之几”的天则中正,见证“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的义理精微。神参道体论的“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所要阐明二个问题,一是中奏天的理道定所,如何释放始奏人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终奏物,应对发展不充分的新矛盾;二是“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人,天,物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应对发展不平衡的新矛盾。应对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新矛盾,显然道体论的义理精微:“天尊地卑,义奠于位;存亡进退,义殊乎时;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立纲陈常,义辨于事”。事物的客观规律与义理的逻辑体系共为一体,却有不同论理的范畴领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科学实践实验
简单的说;有理论、能操作;获得客观事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7 1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各位大师发表的评论,显示出对国学研究达到了较深刻的认识,讨论热烈,因此可以说国学复兴有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0 06: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48楼也许未曾领略过论坛兴旺的往事,我却铭记不忘,感慨万千。论坛,乃各抒己见的平台。非自话自说,也非二人“对讲”,三人“互诉”,是一大群不同见解者、不同学派观点的争鸣讨论,发出的文贴也非几十上百,而是成千上万的热闹非常,颇有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景象。只有道出各自见解的争锋,才能明晰其中的真理所在,逻辑精深而索味无穷的义理逻辑。即使真理未得清白,也留待以后为之学问与思辨。若失去热烈讨论的今天,万般都今不如昔了。讨论任何问题,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见解殊异,证实存在的意识纷纭,也见证存在思维的世界观对立和方法*论殊异。经过争鸣讨论,方可以殊途同归,争鸣出主流学派来。先秦的诸子争鸣,经过荀子对诸子各家的解蔽和集成,经过《易传》对周易易道的重新诠释和义理阐述,方奠定儒学为主流的学派地位。人类社会有着古今不可易变和深化不断的义理逻辑,讨论前人的理论思想,也必然能找到现实的逻辑影子印证,能以现实的逻辑影子印证古人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所谓古今不易的义理逻辑,浓缩在荀子礼三本的意涵内。“天地者,生之本”,天道自然的物物生化,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人类社会必要应对,心性质文之质;“先祖者,类之本”,明人伦庶物的诚之者之道,“循理而应乎事物”的诚者天道,即天人诚信道与天人诚道的文明同道,人类社会必要应对,心性质文之文。“君师者,治之本”,先儒仁礼德政的礼法合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道器层次礼义规范准则的健顺五常,循物理的两大事则,人事职能的易简定命,心性职责的刚柔定性。为往圣继绝学的后儒,乃神導德政的礼法合治,“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形气存乎神理”的“类应之,数数之”。人类社会的文化文明,必须要应对。礼三本中的生之本与类之本,乃形下器道文化心性的实践理(心)性;治之本,乃形上文政導的理论理性。传统儒学的前后两阶段,先秦儒学的义理精深,体证在形下器道的生之本与类之本。船山评定:“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文理道德定律的社会效应:“治世通行,乱世遗落”。后儒神導德政的义理精深,体证在形上文政導的治之本,神理明诚的古今义理会通,神参明钦的经世治用。义理精深的社会效应:人道率天道的致知在格物,事物循序渐进的象数天理,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从传统儒学的前后两阶段之间,经历一个理论浮明,形上教条道德固化的儒学变异阶段,哲学圆圈三阶段的理论理性原真理路。古今文化转换的历史接合点,焉能止步于孔儒精深义理的形下器道方面,应该致力于后儒义理精深的形上神導方面的文化接力,按照理论理性原真理路所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理性思路。忆往昔,论坛培植了我,我感德于论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 12: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0-12-8 10:28
是啊!!!
我也再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到了应该换一个思维方式时候吗

楼主好
如果把人的学问分为怎么做人的学问和怎么做事的学问,或说是心法和术类。技术是术类,金木水火土应该了是物质论,儒家思想是重关于形而上的,但形而上和形而下一定要一起表达,才是辩证关系。中医讲辩证施治是求阴阳平衡。因为一阴一阳谓之道。
《易》是归心法好呢还是归为术类好叫呢。
一阴一阳谓之道,有相生相克之理。这是规律,也就是真理,是形而上谓之道,讲形而上一定要讲人心境界。物性另说。
用传统文化对应科学文化是概念错位。传统指道统与法统,不是制度就是思想。科学文化算是技术服务于欲望吗。佛家讲戒,道家讲损,损之又损,都是要无欲的。儒家讲发而皆中节,知足长乐。现代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讲追求无止境。就是足欲喽。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讲物理学之后是讲形而上的,现代教育的哲学是反对形而上的。
从东西方文化说,心思所在意的地方都是古今错位的。就西方说叫哲学已死,东方说叫复兴传统。
说个笑话,顺着思考,是写总结思维,叫自恋。倒序思考是总结经验的,叫反省。所以说现在要原路返回,看看哪走错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3 07: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1-7-3 07:07 编辑
秦耕 发表于 2021-7-2 12:30
楼主好
如果把人的学问分为怎么做人的学问和怎么做事的学问,或说是心法和术类。技术是术类,金木水火土 ...



谢谢这位朋友的关注
我对中华文化比较关注,能从这方面谈点个人感悟及认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文化的基本理论;阴阳(两仪) / 四象(五行)


21032402(阴阳五行01).jpg



阴阳(两仪)
以太阳为主,地球外所有星球,对地球的综合作用,定义称谓;阴阳(两仪)
地球上,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称阳气上升
地球上,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称阴气上升


10070901.jpg



详细学习研究,请参阅
1;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科学基础
附件1;【网络论文】;中国周易、农历24节气与地球运行轨迹:
2;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理论“阴阳”今释!
(出处: 国学复兴网)



阳气上升、阴气上升,其实质,是由于太阳地球特殊的相互位置变化产生的结果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昼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定义称谓;阴阳(两仪)
所以,中华文化基本理论阴阳(两仪)的原始含义;是地球的自转,自转产生昼夜(昼为阳,夜为阴)
地球的自转累计形成公转,地球的这个公转,人们把它细化成四个(五个)季度【春夏秋冬、春夏长夏秋冬】,这四个(五个)季度,定义称谓;四象(五行)


举例说明
中国人的寿命,据有关部门在2019年公布的资料,2018年是77
这个77岁,实际上是人从出生到去世,地球的公转次数的累计。人有青少年、青壮年、老年之分。根据年龄变化,就能清楚知道人的身体状态
同理可知
根据客观事物的阳气上升、阴气上升,这个变化规律,就能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状态(或者说;客观事物的旺相休囚衰)


所以说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最接近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思想体系


11041101(简览01).jpg



诸子百家,皆积极倡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或者说;仁义礼智信的优良品德),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努力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创造形成和平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3 10: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耕 于 2021-7-4 14:18 编辑

你好
你说的都对。你想的都是好愿望。
易可以算出人的寿数,是吧。也有说人各由命的,对吧。
现代讲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种地养生,科学养生,,,,上医院的人还没减少,对吗。
古时病患少,现代病患多。是事实。在实验讲人在发出不好的想法时在发出恶念时,自体会产生毒素。由此说要养生先说修心,要心态平和。这也就是关于怎么做人的问题。儒释道都是关于怎么做人的问题。但是,
但是,当下文化大环境是与传统观念相反的。
你说的真好,我也愿意相信你这是真心话,
诸子百家,皆积极倡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或者说;仁义礼智信的优良品德),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努力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创造形成和平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要实现你的希望,首先是我心向善,对吧。
讲个真实故事。见有视频在讲”是人重要还是钱重要",有说人重要(应该是指人才重要),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样故事随时在发生着吧。这是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的。这 个大的文化氛围和你希望的不一致。是吧。


若能直面怎么做人的问题,才是直面"病”的根源问题。不能直面怎么做人的问题,应该绕不过"病"去。
佛家讲因果,而因果之理是理。现在是经济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各显其能,相应也就怨气很大,谦让才能和谐,竞争与谦让二选一,要想社会和谐,首先重个人修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3 11: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耕 于 2021-7-3 11:41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0-12-3 14:36
致知在格物,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通经正经接着讲,为往圣继绝学。点到为止,不要再讨论下去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
万事万物。人物,动物,植物,事物,矿物,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归类,应该不不不是格物的所指的意思。
想啊,即使能分清金木水火土了,与能不能意诚、能不能心正应该没有半毛钱必然关系。(可以用高科技犯罪为例证)
那么,什么是格物呢。



@国学爱好者树文  
@质文刚柔
@ab11bc

希望邀请更多的国学爱好者们一起讨论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3 12: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秦耕 发表于 2021-7-3 11:30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

对于这类古今通用的范畴,思究其确切的范畴意蕴,通过现实生活逻辑去理解,那就最深刻透切了。人们的生产活动,一是不管做那一行,生产那类物品,都要懂得其生产岗位应知应会的物质原理,“格物”。金木水火土是普遍使用和应用的自然物料。二是不管做那一行,都有组织分工的人事组合,传统儒学陈述:人事就是天命的性命之事,即《易传》所说循物理的两大事则,人事分工理则的易简定位和刚柔定性。这都是古今通用的义理逻辑。致知在格物,就是循物理与两大事则组合的事物范畴。“事物,人也”,在人事组合的天命条件下,便有心性能动实践的性命之事。本体论三大要素:事物、人事与心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3 17: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耕 于 2021-7-3 17:25 编辑

@质文刚柔   你好
通论说怎么通。
       一技傍身,衣食无忧,一通论就讲到技术问题上,有京腔云:“吃了吧”。“吃"是全人类最广泛的话题。工作餐吃一顿,家人聚餐吃一顿,朋友聚餐吃一顿,国宾来访吃一顿。孔子却是不懂怎么种地。      讲技术的是劳于力。孔子希望培养的是学生要能劳于心,要对治民负责首行要意诚,首先要心正,还要修身就是要让心更正,要让自身德行要有动态升华是修身的过程。人的心路痕迹可以体现在字里行间。古人的科举不是只看文采的吧。当下讲民主也就是这里出问题了吧。
      诚心诚意学技术并不是一定能保证让人心正。要看目的。看目的。
      若从欲望看世间理论,无欲,知足,足欲三种。这又要说回什么是人性。当下讲的人性概念,只讲满足人性欲望,只是讲了半个人性,儒释道的理论都在讲约束欲望的,传统文化没有主张膨胀欲望的,子曰:不义名且贵于我如浮云。
      讨论什么问题或最终都可以归结到怎么做人上来。比如,从做工可以谈到大工匠精神,这也是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转变。只是自然辩证法里没有关于怎么做人的理论的,讲物质决定意识外加几个与主题不协调的口号。传统文化是辩证的,全面的。

      若说无欲与足欲是两端,对照不同理论的目的取向就是明镜高悬喽。目的不同的论是不能通用的,但可以对比。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若是志于欲,据于艺,依于财,就是与古人主张不同喽。要说在欲望的旋涡里能意诚,能心正,能修身,,,有点不逻辑了。至少说是走偏了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3 20: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人文与哲学的范畴应用,都是抽象的概念,方有古今通用的义理逻辑,不可易变而不断深化。一技傍身之类,是具体可变的概念,不能应用在抽象思维中。格物致知的范畴组合,,是抽象概念的古今通用,穷物理究事则,是事与物的范畴组合,用现代话语: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易传》的阴阳天道,循物理的易简定命,乾易知与坤简能,乃人事结构的分工组合,“易简立本”的客体基础;《易传》的刚柔地道,循物理的刚柔定性,乾刚健与坤柔顺,乃能动结构的心性组合,“易简之善配至德”的主体能动。格物致知的范畴组合,属于天道观范畴,有做事的学问;诚意正心的范畴组合,是人道观范畴,有做人的学问。人道率循天道,即《易传》以仁义人道融入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仁礼本体的三道三才,“仁心大用乎礼之体”。天道观的格物致知,人道观的诚意正心,各有各的归属,却又是两体理一的人道率循天道:致知在格物,彰显人事心性主体性的“仁心大用乎礼之体”,健顺五常的刚柔(人事)文质(心性)。修身,重心应用在职业立命方面;齐家,养老娶妻育儿的齐家立命,这样范畴组合都是抽象性质,却在现实生活的事实逻辑中,如有身临其境的切身体会。有普遍性意义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理的高度抽象,古今通用。
如何正确应对人的物欲与道德的关联。建议先生研读荀子礼义调理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研读船山仁恕天下的人道理欲观:“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相隔近二千年时空的荀子与船山,论理同一问题的逻辑差别在那里,发展物质经济的“更无转折”,关乎名利差别的物欲需求分配的合理、公平与公正,“须有安排”。建设现代的福利社会,实质也是属于“须有安排”范畴,关键是如何走好完善。换言之,“更无转折”与“须有安排”未能走好完善,便出现混乱,人的物欲需求,必然会引发社会心性乱相的大问题。其中,唐宋变革负向就是因“更无转折”与“须有安排”,存在道器层面的理论混乱和心性混乱。未能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在现实社会重演罢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06: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1-7-4 06:21 编辑





21070201(秦耕0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0: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
1;“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及各方面创新”

21051301(柔知24).jpg




2;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1070201(秦耕03).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5 10: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耕 于 2021-7-5 13:43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1-7-3 20:53
研究人文与哲学的范畴应用,都是抽象的概念,方有古今通用的义理逻辑,不可易变而不断深化。一技傍身之类, ...

你好
《春秋繁露》董仲舒      
   《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众人不察,乃反以仁宽己,而以义设人,逆其理,鲜不乱矣。莫欲乱,而大抵常乱,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义之所在也。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为仁。

       格物,品格,可以想到品格高贵。了解思想境界不同层级,才谈的上修身为本。子曰:“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中人以上”自然立志德行上进。比如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是问话。答不出,听孔老师的,答的出,按自己想法做。以问话形式留下了后门。
       以佛教这例.戒、定、慧。戒能生定,定能生慧。以戒而得大智慧,信者不多,出家修行者更少,但终究是有些穷其一生隐迹空门者。假设假设假设无欲与智慧真有关联,反之则逻辑推导为愚。当下也有把讲道德称为愚民的。此二者认识相反。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大笑之。孔子讲过君子在野,也就可以理解为当下士在位时或希望使其所笑之事弱化或消失。史有坑儒之例。《》:"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和为贵"。本人不提民主,不评制度,只讲文化。
  
       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要讲人性的,是要讲境界的。这是当下以科学思维所欠缺的,以科学思维研究社会管理,以如何满足欲望追求为期考基础,带来和负作用是很明显的啦。现代教育的经济教学中强调经济活以法律为底线,不是以道德为底线。
      讲个故事。依法经商是好。但是以不坐牢为底线也算是心中有法律吗。违法经商但不能让对方得到违法证据就能不介意上法庭。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又让古人说对了吧。
这个“格物”应该不仅指人心道德境界,应该还有关于比如肉切的不正不食,事不实不语席不正不座。
透过现象看本质,即使是事实,也有真象或假象。

请斧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5 14: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先生讲的故事作讨论交流,涉及两个层面。从形下器道层面,个人的经济效益与道德准则的关系,即一人之义与一人之利的关系,这就是道德境界。人群中又有多少人可以接受道德境界?在兴无灭资,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文革时期,普遍人都会接受,那是抑情制欲的文史浮明时代。在现代的心性社会,社会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时代,会有多少人接受?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面对人欲横流的质野社会,摇头叹息吧!共和国一代人,已经历文胜质则史和质胜文则野的两个时代,惟独是孔子认定理想的心性社会,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共和国一代人未曾经历,只能从理论上寻找理想蓝图。
从形上導层面,是礼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应对。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法治的心性效应是“民免而无耻”;礼治的心性效应是“有耻有格”。先生说的故事,摇头叹息怎么办?难道还不明白?
理想的社会,不应该象文革时期的文史浮明,所以船山说:“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也不象现代社会流俗质野的“民免而无耻”,所以船山说:“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离开“须有安排”天下义利的社会不公,失去“君子喻于义”的“小人喻于利”阶层,又有多少人有道德境界?文化环境造就文化心性的环境造人。
环境造人,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更无转折”与“须有安排”的人道理欲观,天下仁恕理道定所于仁礼忠恕的心性环境,这就是中庸质文的理想社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为往圣继绝学”,为什么往圣学是绝学?难道不值得深思?继,不是原样搬来的本本教条,而是文理的传承创新。研究传统儒学,我不会止步于孔儒文本,而是从张载正蒙,船山学理重新理解孔儒文理,产生传承创新的更高阶段。孔子论理法治与礼治截然不同的心性效应;荀子定论:礼治至善者道德境界的文益质载道,法治不至善者违法乱礼行为,严惩法办。船山依据不同性质的心性社会,治理象文革那样的文史浮明,礼主法辅,施以理性实学教化而张扬个性,性情相需功贞情,物欲屈伸顺乎天;治理“民免而无耻”的质野社会,法主礼辅,遏制质野的心性下滑,逐渐回复中庸质文的健康心性;治理中庸质文的理想社会,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理势言天,“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这就是船山所说:“天治者,神以依”,船山的政制理论的礼法合治,不是孔子、荀子礼法理论的更高阶段?
董仲舒的儒学,是对孔儒初度异化的儒学。“《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仁内礼外的心性学,已质变道德内修的心性学。须知,孔子的仁心主持,“克己复礼为仁”的仁礼心性,事物矛盾的心性内外。仁心主持与礼义言行规范之间的关系可以断开?荀子以礼义规范质正仁心,质实仁义,礼义言行规范是实践实证的基础理论。道德内修的心性学,与礼义言行规范的实践实证基础理论断缘了。只需要道德效应的“立人之道曰义”,“正其谊”和“明其道”;不需要经济效应的“生人之用曰利”,“不谋其利”和“不计其功”。难道先生要尊奉董仲舒的学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