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0|回复: 3

[秦末] 从《史记》史料来源演变的思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4 16: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记  高祖本纪》有关刘邦起义之前的几则史料: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後。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適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兒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原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於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後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原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後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於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汉书  高帝纪》对于这几则史料全部引自《史记》。但是对于刘邦起义时的记载中措辞有了变化,把刘季的名字改成了高祖。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陈涉起蕲。至陈,自立为楚王,遣武臣、张耳、陈馀略赵地。八月,武臣自立为赵王。郡县多杀长吏以应涉。九月,沛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帅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以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高祖。高祖之众已数百人矣。
于是樊哙从高祖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曰:“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令共诛令,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室家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帅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高祖,欲以为沛令。高祖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择可者。”萧、曹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高祖。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奇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高祖数让,众莫肯为,高祖乃立为沛公。


司马迁写作《史记》时,汉兴已过百年。高祖即位方有史官,起义之后有文职官员记录有关史料。起义之前的史料来自何处?只能是刘邦当时的同乡同事口头传说世代相传。从司马迁记载的这几则史料,可以看出这几乎是当时传说的原话记录。但是,毕竟已经是刘邦即位以后的传说,所以就有了神化的传说影子。而在原话传说之中,都是把刘邦称为刘季。《汉书》在记录刘邦起义时,把刘季改成了高祖。有了为君讳的意思。


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司马迁是知道刘邦起义之前是没有正式的大名——刘邦——的。只是为君讳而不好明言说破而已。后世史家就直接说明,刘邦的大名,是起义之后(应该是封为汉王之后)才正式起名的。邦,国同义。封王就有国,刘邦之义即是有国归刘氏所有。


从这些口头相传的史料,也已经能看出,有了经过史家作者文字润色的痕迹。如吕后的言谈,就近似于口语。而刘邦起义时的帛书,发言,就明显是经过润色的文字化记载。


从这些历史史料记载的来源,演变,文字润色,可以探索中国历史文字记载的源流。
汉兴百年,百年之前的史料就已经通过传说发生了诸多演变。那么,更久远的传说史料,会发生多少演变呢?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汉以前的列国,三代,五帝以及上古史的史料,有前代留下的文字记载,更多的是经过民间传说流传下来的。汉兴百年就已经有了神化的传说,更何况千百年以前的历史传说?历史的神化传说和历史的神话传说,是性质根本不同的。


由此思考,近代历史学界的疑古论,否认夏代以前的历史存在,实在是对于中国历史认识的浅见陋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30 收起 理由
yong321 + 10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 08: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详述“历史的神化传说和历史的神话传说”的区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 00: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yong321 发表于 2021-1-1 08:21
能否详述“历史的神化传说和历史的神话传说”的区别?

谢谢光临。
如果要详细说明二者的区别,就需要引证大量历史资料。这样就比较繁琐。
简明扼要的区别之处在于:
神化的历史传说,起点是具体的人,有生老病死。但是这个具体的人可能具有某些超出常人的能力。即是被神化。例如: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
神话的历史传说,起点是一个神。其所有的能力都是人无法达到的。其产生和消失是人无法知晓和参预的。例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 06: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化是过程 ,神话是结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