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质文刚柔

[综合讨论] 漫谈学问研究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09: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去研究历史与现实的相结合。研究历史,有历史事件的演变次序,有心性实践的学习次序,有理论的历史逻辑演变次序。研究历史的三大次序,汇合成藏往之学的学问道。“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学问之事”,是带着现实问题去研究藏往之学的学问道。
(1)藏往之学的学问道,依然还是传统儒学两大学问道的尊德性和道问学。孔儒发展系统的尊德性学问道的藏往之学,孔子的仁礼忠恕→孟子察于人伦的仁义行,“有诸己之谓信”的“充实有光辉之谓大”→荀子礼义调理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易传》成之者性的日新盛德。贞元亨利事物运程的成性继善。孔儒脉理传承尊德性学问道的藏往之学,乃形上圣神導引领理气诚明的性灵至当,张载“一故神”的“性性为能存神”;船山仁恕天下的人道理欲观,“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 孔儒发展系统的道问学学问道的藏往之学,孔子的性与天道→孟子明于庶物的非行仁义,“可欲之谓善”的“充实之谓美”→荀子精于物者的物物道→《易传》循物理事则的三道三才,天人继善的富有大业,天道元亨利贞的继善成性。孔儒脉理传承道问学学问道的藏往之学,乃形上圣神導引领实践理性的天则中正,张载“二故化”的“物物为能过化”,船山“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的道体论。孔儒发展系统的尊德性和道问学两大学问道的藏往之学,孔子仁礼忠恕的性与天道→孟子“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可知之之谓神”的“充实有光辉之谓大”→荀子“礼之隆”的“文理繁,情用省”,王制理想的“节用裕民善臧其余”→《易传》“易与天地准”的天地人参,极深通志,研几成务。孔儒脉理传承尊德性与道问学两大学问道的藏往之学,张载道器层次的神化理论,船山“形气存乎神理”的“类应之,数数之”。
(2)传统儒学两大学问道的藏往之学,是带着历史事件与心性实践的事实逻辑去思辨其文理逻辑,表现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原理,方显然实践效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方有千秋功罪的历史评说,绝对不存在纯理论的学术研究。历史事件的演变次序,心性实践的学习次序,即社会的存在意涵,引出存在与思维的哲学基本问题。文理的历史逻辑演变次序,历史事件的演变次序,即社会的存在意涵,引出存在与意识的哲学基本问题。从船山“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的道体论,去研究三大次序,索味无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09: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3)研究现实,有文理的历史逻辑演变次序,唐宋变革负向的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自然而然进入到现代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所以要提倡哲学思维的辩证唯物,哲学原理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践应用,以及其他哲学原理的实践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否定阶段的周期性,减少其灾难程度。有心性实践的学习次序,性命、理气的事物矛盾,实践心性或实践理性的承前启后:形上導的承前受命→现实造命的理道定所定命定性→形上導的启后俟命。了解、掌控和引领心性文化承前启后的文明走向,形上神導的理势言天,理有物欲屈伸以顺乎天,心统性情的功贞情,切勿走向宋明理学人性异化的存天理去人欲。势有轻重以应乎的中庸质文心性人,即健顺五常刚柔文质的心性人,切勿走向宋明理学唯心教条的道德固化,尊卑定理的天命之谓理。有历史事件的演变次序,铺成历史到现实的因果链路。所以,深刻认知实践实证的基础理论,乃健顺五常的礼义言行规范;深刻认知实践实证的精深理论,道体论的精微四义:“天尊地卑,义奠于位:存亡进退,义殊乎时;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立纲陈常,义辨于事”。见诸义利矛盾的“其为别亦有”,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印迹在“相因之微”的利害因果事实之中。
从社会现实去研究三大次序,有开来之学的学问道。“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开来之学的学问道,人道率循天道的“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切勿象宋明理学的唯心教条,事物定理的道德固化,“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
寻找古今文化接轨的历史接合点,现实社会的尊德性学问道,从船山仁恕天下的人道理欲观传承创新,须有安排的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现代社会的道问学学问道,从船山道体论传承创新,中奏以天限定始奏以人的心性活力释放,“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应对发展不充分的事物矛盾;中奏以天限定终奏以物的顺乎物则,“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应对发展不平衡的事物矛盾。
藏往之学,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学思辩证,“学愈博而思愈远”;开来之学,有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学思辩证,“思愈困而学必勤”。孔儒经典的藏往之学,通经与明经的格物致知;孔儒经典的藏往开来之学,通经正经接着讲的致知在格物,会通古今义理的经世治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如何理解?从孔子开创论理学时代,中国道路的意蕴逐渐明晰: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从孔儒到船山到现代儒学,一脉相承的文理宗旨,古今义理会通,义理不断深化。传统儒学尊德性学问道的人文化成,“性性为能存神”,形上導性之灵的“神”意蕴;道问学学问道的民所共由理道,“物物为能过化”,形下器道天之则的“诚”意蕴,“神”与“诚”的道器层次所产生传统儒学两大学问道的尊德性和道问学,引领着天人诚信道与天人诚道的文明同道,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文理源流的历史逻辑循序演变,从孔子仁礼忠恕的人文化成,性与天道的共由理道;孟子人文化成的成果,反身以诚的尽心尽性,共由理道的知天事天;荀子人文化成的成果,礼义调理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精于物者而物物的共由理道;《易传》“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人文化成,循物理事则于三道三才的共由理道。辗转到孔儒的脉理传承,张载“性性为能存神”,性灵至当的人文化成;“物物为能过化”,天则中正的共由理道。船山的天下仁恕,“情交以尽性而至于命”的人文化成;船山道体论的自然之化,“天命不止为己而有,率性而后道现,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民所共由理道。以船山学理为基础理论的现代文化体系,依然是天下仁恕的人文化成,应对发展不充分的事物矛盾;依然是道体论的共由理道,人、天、物道体贞一之理的自然之化,人事相乘之几的均衡发展,应对发展不平衡的事物矛盾。从传统儒学的孔儒到船山,承前启后接通的现代儒学,会通古今义理的一脉相承: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
先秦的诸子百家争鸣,争鸣出主流学派的孔儒发展系统,从孔孟仁礼体系的开拓阶段,到荀易礼仁体系的完成阶段,始终如一的文理宗旨,坚持的中国道路,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荀子解蔽诸子学,蔽源多门,都是蔽于一曲的闇乎大理,不是理道于人文化成天下,也不是论理民所共由理道,非主流学派。
汉儒对孔儒的初度异化,宋明理学对孔儒的极度异化,非民本的共由理道,乃君本家天下的君主专制;事物定理的道德固化,从汉儒初度异化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到宋明理学极度异化的存天理去人欲,尊卑定理的天命之谓理,非传统儒学人文化成天下的共同富裕。
唐宋变革负向的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否定阶段,自然而然进入现代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都不是我们要坚持的中国道路,唯心教条性质的文化研究乱相路。唐宋变革正向的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否定之否定阶段,现代儒学哲学圆圈的肯定阶段,方是我们要坚持的中国道路,文化心性的唯物辩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08: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弘扬的中国精神,由坚持中国道路所证验的中国精神。《易传•大有》彖辞:“大中而上下应之”。大中,事物循序渐进的天则中正;上下应之显然的中国精神: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也是道器层次和合的“神”意蕴与“诚”意蕴。
《易传》言人事刚柔的循物理两大事则,乾职能的易知,知天于“易与天地准”的事物规律;乾职责的刚正,令下必从有成效;君子品性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保持恒久不变的乾易知职能、乾刚正职责的乾刚健精神,也是保证长效的礼义规范操守,君子喻于义的乾刚健精神。坤职能的简能,有执行乾道指令的能力;坤职责的柔顺,只有心性柔顺,才有如实效法乾道变化的主观能动,柔得尊位动也刚的坤道柔顺。上下应之的中国精神,乾刚健与坤柔顺。乾坤和合,上下应之的同心协力。《易传》探究的人事刚柔的险阻与吉凶,即探究循物理事则的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易传》探究心性质文的“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即探究仁义人道融入的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也是“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弘扬形下器道的中国精神
形下器道的中国精神,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道的“诚”意蕴。形上導中国精神的“神”意蕴,哲学萌芽生长在孔儒人文的义理逻辑中。孟子言圣神導的“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易传》言“阴阳不测之谓神”的极深通志,“神无方而易无体”的精义入神,“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的研几成务,都成为船山神導德政的逻辑资料,孔儒仁礼德政的更高阶段。神導德政的哲学人文,一是引领心性文化的益质载道,大文昭之的明有礼乐。神理明诚引领中庸质文的理气诚明;二是導引健顺五常的实践理性,大质体之而质实鬼神,神参明钦導引的刚柔文质。神理明诚与神参明钦,形上神導的“神”意蕴;理气诚明与刚柔文质,形下器道的“诚”意蕴。“神”意蕴与“诚”意蕴,道器层次的中国精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08: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坚持中国道路,弘扬的中国精神,方有凝聚的中国力量。逻辑连贯初成,实证在《易传》。坚持中国道路,“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人文化成,循物理事则于三道三才的共由理道;弘扬的中国精神,“大中而上下应之”的乾刚健与坤柔顺,方有“易与天地准”的探赜索隐。凝聚的中国力量:“极深通志,研几成务”。逻辑连贯的理论成熟,体证在船山学理。坚持中国道路,“情交以尽性而至于命”的人文化成;“天命不止为己而有,率性而后道现,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的民所共由理道。弘扬的中国精神,形上神導的“神”意蕴:神理明诚与神参明钦;形下器道的“诚”意蕴:理气诚明与刚柔文质,弘扬道器层次的中国精神。那么,凝聚的中国力量在那里?依然还是道器层次的中国精神,所凝聚的中国力量。社会物质的生产活动,天命之谓性,有生民立命的人事本体,“形有数”;“理未有数”,未有循物理两大事则,完备的易简职能与刚柔职责。终然如此,“理无数,则形不得而有数”。物质生产活动客观存有的人事本体。“气有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气质之谓性,有心性本体的生民立心。“神未有类”,未有神气的形上導,非引领实践理性两体理一的“神无类”。“则气不得而有类”,定位定性的理在气中,一物两体的实践心性。“是故由形之必有理,知理之既有形也”,《易传》的研几成务;“由气之必有神,知神之固有气也”,《易传》的极深通志。极深通志,神理明诚引领的理气诚明;研几成务,神参明钦導引的刚柔文质。“形气存乎神理,则亦可以数数之,类应之也”。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形气存乎神理”;凝聚中国力量的“数数之,类应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3 16: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该为此引以为傲。然而,面对百年的现代文化乱相路,“礼之杀”的“文理省,情用繁”,谁能引以为傲?坚持的中国道路,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道德理性的人文化成天下,民所共由理道的道德理性。该为中华文化的道德理性引以为傲。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时代,要走向全球理性回归时代,更需要成熟的道德理性。然而,挺儒与反儒的世纪论战,至今依然激烈,已将道德人心扰乱。道德理性何物?世人不知!该如何秉持?世人不明!道德理性连接个体的心性本质,孔子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也连接着社会的心性本质,船山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中庸质文与刚柔文质的道德理性,未曾见其社会效应,普遍人不知道是什么概念?只见到官场贪腐的严峻局面,小人禽兽引发的流俗质野,触目惊心的深刻和感概。至于钟摆惯性,极重而必改的文革事件,文胜质则史的理论浮明,道德理性异化的道德固化,对逆道中国道路所产生的社会灾难,不亚于流俗质野。因有道德护持,有着极大的欺骗性,不似对流俗质野的恨之极深。道德是一个工具概念而已,有着事物矛盾的正负向。道德理性正向,人道率循天道的致知在格物;道德固化负向,“合于天而不因物”,唯心教条的定理内修。实践是检测真理的唯一标准,文革事件的心性文史,与官场贪腐引发的流俗质野,逆道中国道路所产生社会灾难都至深至烈,对于亲临其境,有深切感悟的人来说,有何区别?该要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思辨。思辨的现实问题,非天下掉下来,乃文化承前,承天“受命”,方有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人事言天和道心环境的现实造命。为什么文革时期会出现道德异化,斗私批修,兴无灭资,缝缝补补又三年,叫你干啥就干啥的螺丝钉“精神”?文化承前,乃同属道德异化性质的宋明理学,还有对后世的影响力,存天理去人欲,尊卑(事物)定理的天命之谓理,宋明理学的文史浮明在现代社会的重演。船山言藏往之学的学问道,思辨的是现实造命问题。现实造命,源接承前受命,该要秉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哲学思辨;现实造命,关系到启后俟命的千秋功罪评说,所以,“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致力于现实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建设,“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容光而不穷于所受,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至关重要的开来之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3 16: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往之学的学问道,就是探究和秉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哲学思辨。思辨现实的文革事件,认知宋明理学的文史浮明在现代社会的重演,并非我们要坚持的中国道路,弘扬的中国精神,凝聚的中国力量。乃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自然而然传续为现代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开来之学的学问道,就是探究和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思辨。思辨的是:“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也是我理解启蒙先师萧萐父的启蒙理论,一是寻找古今文化接轨的历史接合点;二是建设现代文化体系的基础理论;三是昭明船山学。
传统社会的儒道佛互补,空谈心性的极重而必改,出现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理论。现代社会的佛道儒思潮,连同推崇复古寻根的老子道学和诸子学,都是“文理省”,非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蔽于一曲的杂乱不堪,非主流学派的纯理论研究!如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惟精惟一,允执阙中”?“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应对纯理论研究的空谈误国,该要崇扬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思辨,现代社会也需要一场理性实学与心性启蒙的文化思潮,昭明船山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6 04: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船山此段论述,论及除质文心性基础部分外,心性学其它三大部分。一是能动部分的性情相需,“以性发情,情以充性”;二是时空部分,天道事物的始终相成,“始以肇终,终以集始”;三是应用部分的体用相函,“体以致用,用以备体”的健顺五常,刚柔文质的实践理性。论及仁礼本体的三大要素:事物、人事与心性。论及形上導的道体论三大要素:“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论及道器层次和合协同的太极理道,事物运程的三大要素:一是人道观的天人诚信道;二是天道观的天人诚道;三是“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的实函斯活。心性学三大部分,仁礼本体三大要素,道体论三大要素。以及太极理道的事物运程三大要素,都聚集在船山此段论理逻辑中。
一、“性情以动静异几”,心性学能动部分的性情相需,仁礼本体的心性质文,道体论的始奏以人,也是事物运程的天人诚信道,仁义礼智信的人道观。四大概念范畴集约成传统儒学尊德性学问道,“致广大而尽精微”。
(1)坚持中国道路的主体人,乃始奏以人的心性质文,有尊德性的学问道。致广大的民所共由理道,循顺事物客观规律的道德理性;尽精微,显示出人文化成天下效应的道德理性。道德理性,乃顺应人情物理数者,共同富裕的生活美好。共同富裕的道德理性,物欲屈伸顺乎天的的理欲辩证。察人伦仁义行而屈物欲,“使欲必不穷于物”;明庶物非行仁义的伸物欲,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的理欲辩证,“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乘乎气”,伸物欲而发展物质经济的天人诚道;“不逐万物之变”,“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天人诚信道,探究共同富裕的生活美好。道德理性是: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道的人道率循天道,始奏以人的心性主体。心性学基础理论部分的心性质文,质是源生于人性自然的物欲需求,也是心性实然的名利期盼,有靠接动物性的本质属性,质胜文的心性质野;文是源生于共由理道的道德概念,修饰于质的性恶伪善,礼义调理而远离动物兽性,质变成人性的文以益质。若限定于文以益质范围在屈物欲的仁义行,不越雷池一步于伸物欲而停滞物质经济,则是心性质野的另一极向:文胜质的心性文史。所以,孔子论理仁礼忠恕的心性质文,忠于己的人性自然与心性实然,“可欲之谓善”;推己及人恕道的“有诸己之谓信”。仁礼忠恕爱人境界延伸:民所共由理道的道德理性。“不偏不倚之谓中”,没有矛盾相反两极走向的过与不及,物欲屈伸顺乎天的庸者用也,乃孔子崇尚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摒弃违FZ庸理则两极向的文史与质野。学问研究关注人,必须要研究心性学的基础部分,心性质文的三类型: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以及违FZ庸理则两极向的文史与质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6 04: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2)“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的“致广大”,研究民所共由理道的道德理性;“势有轻重以应乎人”,应乎中庸质文心性人的“尽精微”。“尽精微”于心统性情的性情相需,“情有功罪贞淫”,性情相需的矛盾相成与相反,义利矛盾的“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因果事实是人事刚柔的险阻生和吉凶生。秉持道德理性,“情有不可而必可,匡之以义以扶之”,礼义调理的性情相需。性内情外的心性内外,也是情内物外的心物内外,心性内外与心物内外之间平衡的中介点,性情相需的功贞情。以性贞情尽人伦,孔子的仁礼忠恕,更高阶段是船山仁恕天下的恕道:“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也是以己之情,通天下情理的“情交以尽性以至于命”。以情充性功于物,“道生余情”的“精于物者而物物”,孔子的性与天道,更高阶段是船山仁恕天下的仁道:“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人道率循天道的致知在格物。从个体的中庸质文言:“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我才自命,不能自逸;我情自性,不能自薄”,释放心性活力的个性张扬;从社会心性的刚柔文质言;“天命不止为己而有,率性而后道现,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释放心性活力的个性张扬,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道德理性的心性能动部分,人道率循天道的性情相需功贞情,“性情以动静异几”,致广大而尽精微,有尊德性的学问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7 03: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始终以循环异时”,心性时空部分的天道事物,仁礼本体的事物要素,道体论的终奏以物,也是事物运程的天人诚道,元亨利贞的天道观,四大概念范畴集约成传统儒学藏往知来的学问道,事物循序渐进的象数天理。
(1)坚持中国道路,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体证在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极深通志的仁义人道融入,研几成务便有人事的易简刚柔,“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的太极理道,元亨利贞的天道自然观。“因已然以观自然”的象之理,“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期必然以符自然”的数之理,“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事物循序渐进的象数天理,体用中庸的实函斯活,也是道体论终奏以物的顺乎物则。正因为顺乎物则终奏以物,引发天道的元亨利贞运程,人、天、物道体自然之化的“理化,天也”,无极而太极,一定理道的“事物人也”,“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文质,弘扬现实主义的中国精神。文化心性变化规律的承前启后,有受命、造命、俟命三概念,从承前受命到现实造命,有藏往学问道的尊德性和道问学。“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皆其学问之事”。带着现实问题去研究学问道的藏往之学;从现实造命到启后俟命,有开来学问道的尊德性和道问学。“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带着现实问题去研究的开来之学。弘扬现实主义的中国精神,人道率循天道的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以耳目资心之用”,极深通志的性灵至当,研几成务的天则中正,“循理而应乎事物”的内圣外王之道,道器和合的象数天理。古往今来成然过去、现在与未来三概念,在藏往之学与开来之学之间,决定作用是弘扬中国精神的现在概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7 03: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2)弘扬中国精神体证在人道率循天道,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的现在概念。研究学问道,能舍弃现在概念的中国精神?能回避现实问题作纯理论研究?回避现实问题,乃文化专制主义致弊,人为设定的文化禁区。不准研究现实问题,能弘扬中国精神?“有定性,无定位”,非人事言天的易简理得!非刚柔人事的名实相符,非质文心性的性命相称。“天道之本然是命,在人之天道是性”,易简理得尊卑在位的人事职能结构,“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弘扬中国精神的“易简立本”。“有定位,无定所”,理道定所的道心环境,定夺的理在气中,事物矛盾的相成与相反。矛盾相成的“一故神,二故化”,实践理性的性命、理气两体理一,也是健顺五常刚柔文质的人事职责结构,弘扬中国精神的“易简之善配至德”。若矛盾相反,无形上神導的理道定所,“神无类,则气不得而有类”,实践心性的一物两体。缺失了形上神導的理道定所,也就缺失了循物理两大事则的“易简立本”与“易简之善配至德”,谈弘扬中国精神,浮明空论。形上神導的理道定所定位定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性者命也,命不仅性也”,“才者,性之才也,性不仅才也。惟有才,故可学”。“有是才必有是学,而后能尽其才,人之所当率循是路以合乎天也”,弘扬中国精神的人能弘道。若缺失现在概念的健顺五常刚柔文质,缺失形上神導的理道定所定位定性,也就失去了弘扬中国精神的人能弘道,实质性失去了藏往之学和开来之学,势必成为纯粹天道自然观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失去了传统儒学的道问学学问道;势必是道德固化的唯心教条,失去了传统儒学的尊德性学问道,如船山的一针见血:“非耳目全操之之权而心可废也”。弘扬中国精神的“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辩证唯物的人道率循天道;窒弱中国精神的“非耳目全操之之权而心可废也”,唯心教条的“合于天而不因乎物”。传统儒学的理性实学,与变异儒学的文史浮明,道分殊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8 04: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体用以德业异迹”,心性学应用部分,体用相函的实践理性,仁礼本体的人事刚柔,道体论的中奏以天,事物运程的贞元亨利。四大概念范畴集约成传统儒学的道问学学问道,凝聚中国力量的顺应人情物理数者,“形气存乎神理”的“数数之,类应之”。
(1)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出自中国道路: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心性学应用部分的体用相函,“体以致用,用以备体”;实践理性的性命、理气两体理一,也是仁礼本体,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道体论的中奏以天,即道器层次和合协同的中奏以天。存在理势天理道定所的存在音容天,社会限定的中奏以天。限定着始奏以人的活力释放,神理明诚引领心性质文的道心环境,大文昭之的明有礼乐,文以益质礼载道,仁恕天下理道定所于仁义健康与礼义健顺的仁礼忠恕;社会限定的中奏以天,限定着终奏以物的顺乎物则,神参明钦導引实践理性的人事言天,易简理得的人事职能结构,健顺刚柔的人事职责结构,两大结构的人事运行基础:机会平等的人事机制。仁恕天下理道定所于仁礼忠恕的道心环境,“天之所齐,不待齐也”,“不待齐也”的理在理中,心性繁杂,“极深通志”的义理精深;研几成务的理道定所,机会平等人事机制的刚柔文质,承载着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健顺五常的礼义规范秩序。“天之所弗齐,不可齐也”。“不可齐也”的“性命分殊”,“气以理生化乎质”所显然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心性危微的“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因果事实是人事刚柔的险阻生与吉凶生。如何调理心性危微的人事刚柔,完善机会平等的人事机制?研几成务,必要探赜索隐。“天尊地卑,义奠于位;存亡进退,义殊乎时;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立纲陈常,义辨于事”。道体论的精微四义,有实践实证的基础理论,健顺五常的礼义规范秩序,也是完善机会平等的人事机制的基础理论。有实践实证的精深理论:“义利之际,其为别亦大”,分辨出一人之正义,一时之大义,古今之通义。“其为别亦大”的义利矛盾,引发出不同的利害因果事实,“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也是完善机会平等的人事机制的精微理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8 04: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2)极深通志的义理精深,研几成务的义理精微,凝聚中国力量的理论指导实践,有传统儒学道问学的学问道,“极高明而道中庸”。关乎研几成务的义理精微,完善机会平等的人事机制的基础理论和精深理论;关乎极深通志的义理精深,“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问道,凝聚中国力量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两大学问道。
完善机会平等的人事机制,人事言天的研几成务,“形有数,理未有数,理无数,则形不得而有数”,性命、理气一物两体的实践心性,也是性命分殊的理在气中;“是故由形之必有理,知理之即有形也”,神参明钦導引的实践理性,有完善机会平等的人事机制的基础理论和精深理论;仁恕天下理道定所于仁礼忠恕的道心环境,“气有类,神未有类,神无类,则气不得而有类”,理在气中的心性质文三类型,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以及违FZ庸理则两极向的文史与质野,三类型的心性质文,“情伪相感而利害生”,便有不同因果事实的人事刚柔险阻与吉凶。“由气之必有神,知神之固有气也”,神理明诚引领的理气诚明,仁恕天下理道定所于仁礼忠恕的道心环境。神参明钦導引的实践理性,与神理明诚引领的理气诚明,乃凝聚中国力量的心物两要素,即道体论理道定所的中奏以天,理道定所于始奏心性人的活力释放,理道定所于终奏以物的顺乎物则。《易传》极深通志,研几成务的精深理论,船山的“形气存乎神理,则亦可以数数之,类应之”。凝聚中国力量的理论指导实践,传统儒学的原创阶段和成熟阶段。实践实证:“体用以德业异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09: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质文刚柔 于 2021-6-10 08:30 编辑

环境造人,文化环境造就文化心性,这个理论的研究课题,出现在唐宋变革后。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船山直接了当,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有定性,无定位;有定位,无定所。定所也者,先立一道以便性而不迁也”。“夫无定所以为定位,则出入皆非其疾,位以安安而能迁,曰素位。无定位以为定性,则尊卑皆非可逾,性以下济而光明,曰尽性”。孟子言,尽心尽性于知天事天,若无理道定所,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不能坚持中国道路去选贤任能,尽心尽性,那么,“无定所以为定位”的知天,定位即素位,按照习以为常成惯势的普遍形式,人事言天的君相造命,按照其官位资历、人缘资质的升迁之路,“位以安安而能迁”;“无定位以为定性”的事天,定性即尽性的“下济而光明”,尊卑定位成尊卑定理的“尊卑皆非可逾”。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的“君子喻于义”,坚持的中国道路:会通古今义理的天下义利,基础理论,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有实践实证的基础理论和精深理论。所以,坚持易简职能与刚柔职责的人事理则,显然人事业绩及实践效绩为尊卑定位的鉴证标准。“迁以安者,有事以为功于位也”;坚持极深通志,研几成务,“情交以尽性而至于命”,凝聚中国力量而达成“上下而大中应之”的和合协同。一是情通天下情理的天人诚信道;二是“道生余情”而精于物物的天人诚道。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道,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
(1)为什么唐宋变革后出现这个理论的研究课题?“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船山的道体论,中奏以天社会限定的顺乎物则终奏物,“为生民立命”;“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船山的道体论,中奏以天社会限定始奏人的心性活力释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选贤任能的易简定命,对立面是宋明理学尊卑定理的天命之谓理;“为天地立心”,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中者体也,庸者用也”,实函斯活的体用中庸,对立面是宋明理学的唯心教条,“合于天而不因乎物”,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中为心体”; 变易以告人的人事当然,“守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的庸守常。
(2)唐宋变革正负向的两条道路,即坚持中国道路的正道和逆道,随着宋后忠君报国的阳法阴儒,到满清专制赤裸裸的法家回朝,延续的是宋明理学的唯心教条,所以,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的理论研究课题,也随着船山学被荒芜而随之流水而消逝。直至今天的现代新儒学,探究宋明理学为基础理论的新内圣之道,当然,船山学理未能昭明天下,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的理论研究课题,自然也不会引起学术界重视。是船山的理论研究课题不存在实践效用?非也!官场贪腐的严峻局面及前腐后继,斩草除根,基础理论难道不是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的理论研究课题?研究“为天地立心,为官员立命”?不少的明星大亨,金融大鳄触犯国法,危害民生;电信诈*骗及其它诈*骗形式的触犯刑律;医生职业的自扫门前雪,难见医者父母心;教师职业的自扫门前雪,育人的园丁“神圣”,则大打折扣;普遍人群自扫门前雪的实惠人生,心性乱相的千态万状驳杂错综,基础理论难道不是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的理论研究课题?研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是唐宋变革必要正视和探究的的理论研究课题。直到今天,依然如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09: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3)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的理论研究课题,也是道器层次和合协同的理论研究课题。传统儒学政制理论的礼法合治,从孔子的政制思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指明法治施政与礼治施政,出现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心性效应:法治效应的“民免而无耻”;礼治效应的“有耻有格”。到荀子的礼法合治,应对至善者与不善至者,两种不同本质的心性人,施以不同性质的礼治和法治。孔儒脉理传承的船山政制理论:“天治者,神以依”。神導德政的礼法合治,应对质文心性三类型的道心环境,便有势有轻重的礼法合治。应对流俗质野,法主礼辅,法主,遏制质野的心性下滑;礼辅,回复心性健康,人道教化的益质载道;应对文史浮明,虽然是礼主法辅,却要加强天道教化的益质载道,物欲屈伸顺乎天的理欲辩证,个性舒展的性情相需功贞情:应对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礼主法辅的至善理想,贞一之理的“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大文昭之的明有礼乐;人事相乘之几的势有轻重以应乎中庸质文心性。理势言天的理道定所定位定性: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
神導德政的礼法合治。礼治,文理益质礼载道,神理明诚導引理气诚明的道心环境,明有礼乐的明诚与诚明,明天下礼乐之诚,共同富裕生活美好的天下诚明;天下礼乐之明,继善成性的天道元亨利贞,成性继善的贞元亨利,也是天下礼乐的诚明。政制法治,建立人事言天的礼义规范秩序,神参明钦導引实践理性的富有日新。神参的“易与天地准”,极深通志,研几成务于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明钦的神参与人参,道器层次的和合协同,“循理而应乎事物,则内圣外王之道尽”的神参效应。神導德政的神理明诚与神参明钦,理势言天的理道定所定位定性,道器层次的和合协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0 08: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吸取藏往学问道的优秀文化传统,通经正经接着讲,应用在理想现实主义的太极理道:也是通往未来的无极而太极,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以贯之。承前“受命”的过去,有藏往之学,其义理的传承应用及深化开新,历史和现实的相结合;应用于现在的人能弘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便有开来的学问道。尊德性与道问学两大学问道的藏往之学和开来之学,不是“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从主体人立场谈坚持中国道路,心性学能动部分的性情相需功贞情,“性情以动静异几”,逻辑关联仁礼本体的心性质文,道体论的始奏以人,事物运程的天人诚信道,即仁义礼智信的人道观。四大概念范畴集约成传统儒学的文化传统:坚持中国道路,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历史和现实的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有传统儒学的尊德性学问道,“致广大而尽精微”。 民所共由理道的“致广大”,人文化成天下的“尽精微”。“人心惟危”,有鬼神的心性危微,“道心惟微”,有民生的利益精微。心性危微与利益精微,便有阴阳不测之几的心性危微。神導德政的形上導效应,极深通志,有贞一之理的性灵至当,“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研几成务,有人事相乘的天则中正,“势有轻重以应乎人”。“应乎人”,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体用中庸成就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心性人。坚持中国道路,顺应人情物理数者,“阴阳不测之谓神”。神理的形上導效应:性情相需的功贞情。道器层次的和合协同,应验在形下器道: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0 08: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2)从天道观的事物运程谈弘扬的中国精神,非纯粹的天道自然观,“天地无心而自化,圣人有心而无为”,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而是诚之者人之道循物理事则于诚者天道的天人诚道,天道观的主体人,诚之者人之道,循物理两大理则的生民立心与立命,方有性命、理气一物两体的实践心性,方有神導的性命、理气两体理一的实践理性。实践理性的实践精神,弘扬的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所产生的实践效应,继善成性的天道元亨利贞,“理化天也”的无极而太极;成性继善的事物贞元亨利,“事物,人也”的太极理道。正因为太极理道的“事物,人也”,乃仁礼本体的事物要素;正因为诚之者人之道循物理事则于诚者天道,乃道体论的终奏以物。天人诚道的循物理事则,有元亨利贞与贞元亨利的事物运程,象之理的“因已然以观自然”,“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数之理的“期必然以符自然”,“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象生数,数成象与数生象的象数互生,事物循序渐进的象数天理。人道率循的天道自然观:理势必然适全理势自然的理势言天。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文质,弘扬实践理性的中国精神,也是会通古今义理效应,神導的经世治用。现实的应用往来,实践理性的中国精神。承前藏往,启后开来,尊德性与道问学两大学问道的藏往开来,凝聚中国精神的古今义理一以贯之。道器层次的和合协同,“始终以循环异时”,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共同体证:弘扬的中国精神。
(3)从人道率循天道的致知在格物,神導德政的极深通志,研几成务,“体用以德业异迹”。道器层次的主体人,道体论的中奏以天,存在理势天理道定所的存在音容天。凝聚中国力量的主体人,神導的中奏以天,社会限定的始奏人心性活力。文理礼治定所的道心环境,生民立心;政制法治定所的天命人事,生民立命。神導的理道定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凝聚中国力量的主体人,心性学应用部分的刚柔文质,“大中而上下应之”的实函斯活,实践理性的体用相函。也是诚之者人之道的循物理事则,仁礼本体的人事刚柔与心性质文。“中者体也,庸者用也”,传统儒学的体用中庸,性灵至当的天则中正。“极高明而道中庸”,道问学的学问道效应:“维天之体即以用,凡天之用皆其体,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容光而不穷于所受,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道器层次的和合协同:“形气存乎神理”的“数数之,类应之”。顺应人情物理数者,凝聚的中国力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12: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理想的现实主义;“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理想的现实主义。理想,有开来的学问道;现实主义,有藏往的学问道。尊德性与道问学两大学问道的藏往知来,理想的现实主义。
(1)研究尊德性与道问学两大学问道的藏往之学,会是不关心历史事实的纯理论研究?不关心历史事件的事实逻辑,如春秋时代为什么出现人类历史第一次的礼崩乐坏?冲击着三代之前的质朴心性?质朴心性会发生什么变化?正因为春秋时代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改变着原有心性形态的质朴心性。也出现自发性质,却又是文化自觉的诸子百家争鸣。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什么起初显学是杨朱私己,墨学的兼爱交相利?为什么杨墨的心性效应,原初显学,逐渐理论湮没,流变为往后乱世心性的流俗质野?如果不从原初显学→理论湮没→往后乱世心性的流俗质野,历史事实的逻辑演变,去研究杨墨的文理效应,能定夺杨墨的理论性质?纯理论研究的结果是什么?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性质,自话自说的莫衷一是!
(2)批判杨墨,有历史文化的影响力,主要是儒道两家。孔子儒家言人心不古,老子道家言人心复古。不古与复古,都是以无为自然的天道观为基础,在孔老时代,在批判杨墨的心性质野问题上,孔老初合,并没有发生文理冲突。从孔子的性与天道,演变到荀子顺天而制天的精于物物道,论理礼三本的“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和平共处”的孔老时代,却转变为激烈争峰的荀庄时代。在战国时代法家法术势流行的奸诈人心时代,同时改着孔老的儒道两家。孔子克己复礼的仁礼体系,转变为礼义规范质正仁心的礼仁体系,质实仁义,视礼义的言为规范为实践实证的基础理论。老子的入世道学,演变为庄子的出世道学。入世与出世,一以贯之,道法自然。荀子解蔽:“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何况不是老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老子道法自然三无为的历史逻辑演变路,从老子原初重心是无为自然,经秦朝的法家妄为,二世而亡的钟摆惯性,成就的是汉初黄老无为之治为重心,结局是文景二帝而止,与法家妄为的二世而亡结局相类:在君主专制时代,从魏晋南北朝的儒道佛三教鼎足,到宋后儒道佛互补的治乱世循环,先秦自然无为的儒道再度复合,复合根源:道家有无相生的道法自然,宋明理学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同属纯粹的天道自然观,荀子解蔽的“蔽于天而不知人”,船山言:“合于天而不因乎物”。老子三无为的重心,从开初的无为自然,汉初的无为政治,最后落具,宋后的无为人生,至今依然。宋明理学文史浮明的道德人生,佛门的幻化人生,与道家的无为人生,同属与世浮沉性质,难得糊涂的无为人生。
若以纯理论研究老子道学,不是从老子入世道学到庄子出世道学,从老子道法自然的三无为重心,无为自然到无为政治,最后落具为无为人生的历史逻辑循序演变,能定夺老子道学的文理性质?纯理论研究的结局是什么?老子道学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性质,自话自说的莫衷一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12: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3)诸子百家争鸣,原初显学是迎合礼崩乐坏心性乱相的杨墨质野。真理愈辨愈清晰,“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自发意识与自觉性质的诸子争鸣,真理愈辨愈明朗,愈清晰。争鸣主流学派的显学,那就是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坚持的中国道路;那就是精于物者的性与天道,循物理事则的诚之者人之道,弘扬的中国精神;那就是乾道变化的“易与天地准”,效法乾道变化的天地人参,“大中而上下应之”的极深通志,研几成务,凝聚的中国力量。“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一惟精,允执阙中”,应对心性危微隐患的阴阳不测之几,“惟一”的贞一之理,“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的富有盛德,有尊德性的学问道;“惟精”的精义入神,致力于继善成性的穷神致化,“大中而上下应之”的“允执阙中”,有道问学的学问道。请问:作纯理论研究的诸子学,闇乎大理的蔽于一曲,会有“惟一惟精,允执阙中”的文理效应?诸子百家争鸣,若不能争鸣出有“惟一惟精,允执阙中”的文理效应,坚持中国道路的民所共由理道,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的人文化成,主流学派的显学,诸子百家的文化争鸣,能说是成功?值得赞扬和推崇?真理愈辨愈明朗,愈清晰,彰显主流学派的孔儒论理学,才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功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2 09: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4)吾继周的三代损益,有古三易的连山、归藏与周易,“夏尚忠,忠以用性;殷尚质,质以用才;周尚文,文以用情”。到孔子人文化成天下的论理学,“质文者忠之用也”,有仁礼忠恕的中庸质文;“情才者性之撰也”,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民可使,天命由之的生民立命;民不可使,气质知之的生民立心。延至荀子后,《易传》的论理易学。论理“易与天地准”的天地人参,三道三才的循物理两大事则:乾易知与坤简能的人事易简,乾刚健与坤柔顺的心性健顺;论理极深通志、研几成务,探赜索隐的知幽明道,“神无方而易无体”;论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心性实践,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伪善,孔儒人性论的尘埃落定:《易传》的继善成性与成性继善。荀子礼义规范质实仁义的实践实证基础理论,应用到人事心性的本体论,论理心性的“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因果事实是人事刚柔的险阻与吉凶。《易传》论理孔儒的文化价值观,天道元亨运程的利贞两收获,富有大业与日新盛德。《易传》的论理易学,完全改观了古三易的自然易学,从古三易自然易学的天地人同阶段,进入《易传》论理易学的天地人参阶段,即从荀子精于物物的天道观逻辑,走到循物理事则的三道三才逻辑,用船山精练的哲理逻辑:“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这也是物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文明结果。对易经的传承开新,自然而然的文明成果:《易传》的论理易学。然而,进入君主专制时代,传承开新的《易传》,反被古易同化,视之为易经附骥,完全失去论理易学的文化文明,与荀学被摒弃出儒门圣坛如同一辙。开拓阶段的孔孟之道,逐渐异化为道德固化的儒门心性学。汉儒的初度异化,“正其谊不谋其利”。还有富有大业的“天地者,生之本”?“明其道不计其功”,还有大有概念的“大中而上下应之”,“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的社会效应:“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宋明理学的极度异化,变异以告人的天理浑然,还有“易与天地准”的知幽明道?还有“神无方而易无体”的易学效应:“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宋明理学尊卑定理的天命之谓理,还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道建阴阳?“卑高以陈,贵贱定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还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易简定命和健顺定性?宋明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还有“生生之谓‘易’”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请看朱熹的释解,“生生之谓‘易’”,即变易以告人的逻辑,“阴生阳,阳生阴,其变无穷”,道生阴阳的“天地无心而自化”;删掉张载的“富有广大不御之盛與;日新悠久无疆之道與”!质变为“圣人有心而无为”的天理浑然,“张子曰:富有者,大而无外;日新者,久而无穷”。对张载的义理诠释,明目张胆的断章取义。传承开新的《易传》被易经同化,荀学被摒弃出儒门圣坛,孔孟之道也被汉儒初度异化,宋明理学极度异化,还有诸子百家争鸣时代成长完善的孔儒发展系统?还有值可通经正经接着说,完善的孔儒经典?二千数百年的儒学史,并不是一脉相承的儒学铁板一块,而是有着传统儒学哲学圆圈三阶段,自然而然产生现代儒学哲学圆圈三阶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2 09: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5)推崇诸子百家争鸣,赞扬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业绩在于:争鸣出主流学派的显学。终然,由于历史逻辑的局限性,其理论体系未臻完善,却呈现出走向完善的文明态势。其理论指导实践的文理特征,体证:坚持中国道路,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走向完善的文明态势,哲学人文化成的民所共由理道;弘扬的中国精神,“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的循物理事则,乾刚健与坤柔顺,走向完善的文明态势,健顺五常的“循理而应乎事物,内圣外王之道尽”;凝聚的中国力量,探赜索隐而极深通志,研几成务,走向完善的文明态势,“形气存乎神理,则亦可以数数之,类应之”。三者之中,坚持中国道路是首位。只有坚持中国道路,方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从人文化成到哲学人文化成的民所共由理道,理之道,有传统儒学的道问学学问道,“极高明而道中庸”;道之理,有传统儒学的尊德性学问道,“致广大而尽精微”,只有蕴涵两大学问道的民所共由理道,方有人文化成与哲学人文化成的文理效应。老子执古道纪的道法自然,论道不论理;法家主君主独权专制,杨朱私己实惠及墨学兼爱交相利的利益抱团,远离民所共由理道,失理于人文化成,与主流学派对立,非中国道路!初度异化的汉儒,极度异化的宋明理学,效力于君主专制制度,也是儒道合流的纯粹天道自然观,论道不论理的天理浑然。非民所共由理道,道德固化的文史浮明,完全失去孔儒人文化成效应,更不用说哲学人文化成。能否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理论指导实践,是确立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的试金石。从文化意义来说,经过诸子百家争鸣环境成长的孔儒发展系统,即孔孟开拓阶段的仁礼体系,到荀易完成阶段的礼仁体系,完善的孔儒发展系统,方有完善的孔儒经典,方有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决定着孔儒脉理传承的异化和创新,探究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三阶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3 07: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6)研究前人的理论体系,同时也要研究其文理的社会效应,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才是真正的学问研究。孔儒的仁礼忠恕,“通于人而未合于天”,走向理论的更高阶段,神導德政的天下仁恕;孔儒的性与天道,“成于事而亏于道”,走向理论的更高阶段,形上圣神導的道体论;孔儒的文理效应,道德定律的治世通行,乱世遗落。孔儒脉理传承的更高阶段:“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义理精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孔儒文理效应的治世通行,乱世遗落,进入君主专制时代,再不是孔儒的民本儒学,而是“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阳儒阴法的独尊儒术,而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儒术诚行。独尊儒术的文理效应,魏晋南北朝动乱时世的儒道佛三教鼎立。此时的儒,非孔儒,独尊儒术的汉儒;不谋其利与不计其功的儒术诚行;不再是儒道对立,走向儒道合流的儒。此时的道,保持老子道法自然本质,开始进入儒道合流,以及儒道佛的三教合一,从重心为无为自然到无为政治,终极为无为人生的道。无为人生与幻化人生,道德人生的三教合一;无为人生,与世浮沉的自然人生,与幻化人生,论说人为因果的实相空境,事物矛盾体的人为与自然,一物两体分立的道佛二教,合缘为一物的道佛双轨,从外则儒术的内则道佛,走到治世宋明理学通行,乱世道佛通行的儒道佛互补,也是外来佛教寄生于玄学贵无土壤的生根发芽,生长出内则道佛与乱世道佛的一物两体。这就是孔儒文理效应的治世通行,乱世遗落,走到宋明理学文理效应,儒道佛互补的治世宋明理学通行,乱世道佛通行。研究学问,该要探究两个文理效应之间的转换,探究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心性文化根源。由于儒道佛三教鼎立,是适应君主专制环境的意识形态,所发生文政導的形上效应,由独尊儒术阳儒阴法的儒术诚行,经世致用的汉唐专制生长期,走到忠君报国的阳法阴儒,汉夷王朝两度陵替的宋明专制衰落期。由初度异化的汉儒。不谋其利与不计其功的儒道合流,走到极度异化的宋明理学,变异以告人的天理浑然的儒道合流;汉儒“正其谊不谋其利”的初度异化,走到宋明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极度异化;汉儒“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初度异化,走到宋明理学的变易以告人,人事当然的极度异化,理一分殊的儒佛合流,尊卑定理的天命之谓理。正是汉儒初度异化引发儒道佛三教鼎立,走到宋明理学极度异化的儒道佛互补,也是理论探究:孔儒文理效应的治世通行,乱世遗落,走到宋明理学文理效应的历史逻辑转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3 07: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7)从经世致用的汉唐专制生长期,走到汉夷王朝两度陵替的宋明专制衰落期之间,存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唐宋变革。盛唐经济建设的成就辉煌,人们对物欲需求的增长态势,“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如何顺应人情物理数者,发展物质经济的继善成性,“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如何致力于致知在格物,人道率循天道的成性继善,“势有轻重以应乎人”。 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理势言天,必须改善独尊儒术阳儒阴法的儒术诚行,使之适应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必须改变有道伐无道的王朝正常陵替,走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導德政,使之适应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必须改变孔子礼有损益的王朝生气新其故,走向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使之适应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这就是唐宋变革的历史转折关头,有正负向。唐宋变革正向,从张载正蒙的“为往圣继绝学”,到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船山实学的文化理论。唐宋变革负向,忠君报国的阳法阴儒,治乱世循环的儒道佛互补。随着汉夷王朝再度陵替的满清法家专制回朝,唐宋变革正向失折,唐宋变革负向通行,历史转折关头的唐宋变革定局,引发社会心性的文化演变。从儒道佛文史浮明的空谈心性,极重而必改,阳明后出现百姓日用皆道,正向是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理论,负向是实惠人生的自扫门前雪。不管谁当皇帝,都要穿衣吃饭。在满清文化专制的淫威下,自扫门前雪的心性下滑,适应满清法家专制环境造人的民族劣根性;帝国列强入侵时代,是睡熟的雄狮。从唐宋变革负向发生文化变化的心性效应,治乱世循环的儒道佛空谈心性,极重而必改的百姓日用皆道负向,实惠人生的自扫门前雪→满清专制环境造人的民族劣根性→帝国列强入侵时代的睡熟的雄狮,这些都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学问道的事实逻辑资料,决不可能是纯理论的研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4 12: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势的西方文化进入,改变中国文化墨守前规恪守本份的文化现状,向往着自由与民主的创新图强,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改变了中国的学术理论。继五四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的会流和碰撞,出现三次重大的文化事件。
(1)挺儒与反儒的世纪论战。没有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理论高度去研究挺儒的儒,反儒的儒,儒的概念十分笼统,儒学的理性概念是什么?谁也讲不清:没有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高度去研究挺儒的儒,反儒的儒,儒的概念十分模糊,恰如一个被人打扮的小姑娘,挺儒有自话自说的儒概念,反儒有自话自说的儒概念,永远凑不到一起的莫衷一是,焉有体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惟一惟精,允执厥中”的主流学派?焉有体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主流学派?世纪论战的挺儒的儒,反儒的儒,决不是诸子百家争鸣时代成长,完善的孔儒发展系统,完善的孔儒经典,以及通经正经接着讲的孔儒脉理传承,张载正蒙与船山实学。挺儒的儒,该有靠接民本性质,却被程朱异化了的孔孟“民本”儒学;反儒的儒,该有靠接专制性质,孔孟民本被异化了的宋明理学专制儒学。挺的是被专制异化的孔孟民本儒学,反的是孔孟民本被异化的宋明理学专制儒学,孔孟程朱一脉相承铁板一块的儒概念,挺的不是真正的民本儒学,反的也不是制造着社会灾难和文化折腾,万恶之源的专制儒学。这样的世纪论战,直到今天依然激烈有加,会有结果?不要讲世纪论战,即使时间纵向的无限延伸,只要孔孟程朱一脉相承铁板一块的儒概念,继续认同的世间沿流,挺儒与反儒之间的论战,只会激烈,不会停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4 12: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2)全盘西化与坚执国粹说之间,第一次论战的中西文化碰撞。全盘西化所蕴涵的民主与科学的意涵,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有着特定时代背景和实质意蕴。资本主义前阶段的自由竞争时代,无政府主义和个性自由无限制的理性偏蔽,会有真正意义的民主与科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自由竞争时代的理性偏蔽,对内丛林竞争的适者生存,即违反商品经济规律,也违反人道的道德原则,天道与人道共同的罪恶实证:经济危机周期性频发的社会折腾。对外转移经济危机,倾销剩余商品,抢夺国外市场,抢夺殖民地的军事侵略,践踏他国主权,掠夺他国资源。所扮演着侵略者的强盜本质,会有真正意义的民主与科学?这种畸形的所谓民主与科学,却被热衷于救亡图强的“志士仁人”,视为理想的全盘西化,与热衷于传统整体理性的“志士仁人”格格不入。前者带有畸形的所谓民主与科学,后者带有整体理性的文化专制主义。各有的理性偏蔽,在错误的时代,错误的地点,发生一场错误的中西文化碰撞路:全盘西化论与国粹说的文化论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4 1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3)西体中用与中体西用之间,承前全盘西化说与国粹之间的第一次论战后,第二次论战的中西文化碰撞。同样也是在错误的时代,错误的地点,发生一场错误的中西文化碰撞路 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特定时代,自然经济时代的质文心性人,转变为商品经济时代的质文心性人,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生质变,成然质文心性人发生质变的自然而然,正如船山所说:“昭明天体也,昭物而物昭之,明物而物明之,天用也。维天之体即以用,凡天之用皆其体,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容光而不穷于所受,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显然,从自然经济时代的质文心性人,转变为商品经济时代的质文心性人,是“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容光而不穷于所受,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的社会过程,也是“体用以德业异迹”,“昭明天体”的“维天之体即以用”;“昭物而物昭之,明物而物明之”的“凡天之用皆其体”。自然经济时代的质文心性人,体用同源的“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进入到商品经济时代的质文心性人,同样是体用同源的“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质文心性的性命人,能亦中亦西的两面人?体用同源,能一分为二,西体中用与中体西用?当传统中国进入到商品经济时代时,早已进入商品经济时代的西方文化成为借鉴物。吸取其经验教训,实现中西文化的义理会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社会进程的顺利与稳健。传统中国进入到商品经济时代,没有西方文化为借鉴物,体用同源;有西方文化的为借鉴物,同样是体用同源。这就是萧萐父先生的启蒙理论,寻找古今文化转换,中西文化会通的历史接合点,探究现代文化体系的基础理论,昭明船山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现代新儒学四代传人的理论探究,并没有什么理论新思路,反而步步走入困境,这是必然的。孔儒的民本儒学,与宋明理学的专制儒学,焉能拼凑一起,成为孔孟程朱一脉相承的铁板一块?焉会有以宋明理学为基础的内圣中体,与民主科学为西用的体用分隔?违反了社会的事物客观和文化规律,“体用以德业异迹”的体用同源。


61楼文贴,引出我一股“泉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08: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以来,中国的救国图强的道路归纳两条:一是康梁的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内阁制;二是共和革命,推翻满清专制王朝。二条道路已是尘埃落定有结局。探究因果其所以然,追溯到唐宋变革。若是唐宋变革正向的自然而然,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理道定所,理势必然适全的理势自然,也许,中国走通的是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的内阁制。然而,中国走的是唐宋变革负向,从宋后忠君报国的阳法阴儒→汉夷王朝两度陵替→回复秦朝法治妄为的满清文化专制酷烈,维新变法失败结局的因果所以然。救国图强成功道路只有一条,推翻满清专制王朝,建立共和政制。适应商品经济的现代社会,由君主专制的大一统,返回传统中国的民本大一统,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走向现代中国的民主大一统,哲学人文化成的民所共由理道,坚持的中国道路。从盛唐辉煌开出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唐宋变革正向,自然而然要出现的维新变法;建立共和政制后,同样要返回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唐宋变革正向。殊途同归:唐宋变革正向的中国道路,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然而,近代以来,走的并不是唐宋变革正向的中国道路,特别是中国要进入到商品经济的现代社会。回看自己走过的路,唐宋变革正负的两条道路作理论比较,看到中国走过的路,积贫积弱受外强欺凌及铁蹄践踏;看到国人心性,从三代和汉唐沿流有道伐无道的人民正义,走到百姓日用皆道负向的心性下滑过程,不管谁当皇帝都要穿衣吃饭,实惠人生的自扫门前雪→适者生存于满清专制酷烈的顺民心性,自扫门前雪的民族劣根性→帝国入侵时代,自扫门前雪的睡熟雄狮。心性下滑起点:唐宋变革负向,宋后忠君报国宣传引发汉夷王朝两度陵替,明亡以后无中华;治乱世循环的儒道佛互补,儒道佛空谈心性的极重而必改,百姓日用皆道负向的自扫门前雪。若然看到唐宋变革负向所出现社会效应的积贫积弱,看到自扫门前雪的顺民心性,一方面“助成”所谓的康乾盛世,一方面适者生存而出现更严重的心性顽疾:自扫门前雪的民族劣根性,自扫门前雪的睡熟雄狮。站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还有理由提出和坚执孔孟程朱一脉相承铁板一块的观念?还会提出程朱异化孔孟民本的国粹说?还会提出异化孔孟民本,程朱专制为内圣的中体西用说?比较别人走向的路,面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内外罪恶路,畸形成理性偏蔽的民主与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正视资本主义自由时代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症结是违反商品经济规律,违反人道伦理原则而出现的内外罪恶路,从而提出的科学SHZY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还有理由接受和提出全盘西化论和西体中用说?继出现挺儒与反儒的论战后,续后出现全盘西化说与国粹说,西体中用说与中体西用说的两次文化论战。在错误的时代,错误的地点,发生一场错误的中西文化碰撞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08: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作用,体现在更睿智思辨自己走过的路;理知三大规律,更促使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对立统一规律,可以悟觉到理性实学的两个阶段:理性实学前阶段,仁礼忠恕的性与天道,民所共由理道的人文化成,对立统一的矛盾基础理论,性命、理气一物两体的实践心性。理性实学后阶段的神化理论,“一故神”,“性性为能存神”;“二故化”,“物物为能过化”,神化实践心性的一物两体,质变为性命、理气两体理一的实践理性,矛盾精深理论的对立统一规律。从质量互变规律,可以甄别出两类体用中庸理论的是非理蔽。辩证唯物的理性实学,是船山的“中者体也,庸者用也”?“维天之体即以用,凡天之用皆其体”的“体用以德业异迹”;还是宋明理学的中为心体庸守常?中为心体,“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庸守常,“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变易以告人的人事当然。对于两个不同性质的体用中庸论进行哲理思辨,有利于马哲中国化的正确理知。从否定之否定规律,可以悟道;二千余年的传统儒学史,从诸子百家争鸣时代的孔儒发展系统,到君主专制大一统时代,独尊儒术的汉唐儒学,忠君报国的宋明理学,还有从张载正蒙的“为往圣继绝学”,到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文化思潮的船山实学,是孔孟程朱一脉相承的铁板一块?还是存有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曲折与反复,存在哲学圆圈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阶段,体证为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明晰传统儒学历史逻辑循序演变过程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理论高度,必要明晰,谁是孔儒脉理传承的更高阶段,关系到古今文化转换,中西义理会通的历史接合点理论,现代文化体系的基础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高度,关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7 10: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纪念日。新中国成立,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坚韧不拔的百炼成钢。“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方显执政党英明的领导本色。
(1)回看过去走过的路,共和国承前天命所归的文化大环境。共和国的成立与运行,并不是在真空的文化大环境,并不是喊着建设新世界,推翻旧世界,旧社会心性大环境的文化烙印就会消失。带着唐宋变革负向的千年文化烙印,进入到新中国,影响着共和国的社会运行。以历史为镜,知陵替,正是非,明理蔽,探究唐宋变革负向的千年文化史。为什么从千年前周边邻国视盛唐为 “天朝上国”,千年后历经汉夷王朝两度陵替,沦落成任人欺凌践踏的贫弱民族?为什么从千年前充满人民正义感的国民心性,在千年后心性步步下滑,沦落成自扫门前雪的实惠人生?自扫门前雪的民族劣根性?自扫门前雪的睡熟雄狮?文化环境造就的民族心性。涉及到形上文理的学术文化,儒道佛文史浮明的空谈心性,“礼之杀”的“文理省,情用繁”;文化专制主义的以理杀人,礼教食人。从宋后忠君报国的阳法阴儒,到满清法家专制回朝的君师一体,治学一统,赤裸裸的文化专制主义。唐宋变革负向逆道了盛唐辉煌开新的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物质生产力停滞,文化倒*退,心性下滑,再见不到“理有屈伸以顺乎天”,性情相需的功贞情;再见不到“势有轻重以应乎人”,应乎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健顺五常的刚柔文质。见到都是理在气中的心性繁杂错综,不是存理去欲的情罪文史,就是杨朱实惠私己,墨学兼爱相利的利益抱团,滥欲情淫的流俗质野。程度不同的轻重有别,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文史与质野,成然旧社会心性大环境的文化烙印。回看唐宋变革负向的千年文化烙印,共和国承前天命所归的文化大环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7 10: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2)回看共和国六十多年走过的路,是承天受命而进入现实造命,启后俟命,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以贯之,有藏往知来的学向道,会通古今通义的经世治用。探究唐宋变革负向千年文化烙印的因果所以然,乃形上文政導逆道于天下之变,顺乎物则的人情物理数者。从宋后忠君报国,到满清法家专制回朝的以理杀人,礼教食人;从治乱世循环,儒道佛互补的空谈心性,造成文史质野两极向的心性繁杂。思辨而明晰唐宋变革负向的因果所以然,实质也是思辨而明晰唐宋变革正向夭折的因果所以然。正如船山论语:“治道之裂,坏于无法;文章之敝,坏于有法。无法者,惟其私也;有法者,惟其伪也。私与伪横行,而乱恶乎讫”。满清赤裸裸的法家治国,一切文化专制主义,会允许这类理论传道?会允许诸子百家争鸣?“坏于有法”的“文章之敝”,“惟其伪也”,焉会有益质载道的理性实学?“文理省,情用繁”的“礼之杀”,“坏于无法”的“治道之裂”,“惟其私也”。“文章之敝”的“惟其伪也”,“治道之裂”的“惟其私也”,社会效应的因果事实,不是“私与伪横行,而乱恶乎讫”?文化专制主义压制了这类理论传道,压制了诸子百家争鸣。坚持中国道路,该反其道而行之,推崇诸子百家争鸣。“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争鸣出主流学派的“惟一惟精,允执阙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