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5|回复: 0

[各地风情] 羊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 12: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21-8-1 12:46 编辑

羊拐
来源:民族风情

  羊拐,东北地区叫做“嘎拉哈”,源自满语穆麟德(gachuha)。新疆叫做阿斯克,在河北称骨头子儿。  老东北的怪,姑娘爱玩嗄拉哈。
alh08f.jpg
  中文名:羊拐
  新疆:阿斯克
  东北:嘎拉哈
  河北:骨头子儿
  作用:小女孩的玩具
  流行群体:满族等妇女和儿童
  类别:传统游戏

  简介
  嘎拉哈是一种满族妇女和儿童的传统游戏,为满族对掷距骨游戏的称呼,这种游戏明朝时北京就已流传。
  嘎拉哈也称羊拐(羊的大小适中),北方小姑娘多喜欢此游戏。
glhsp0.jpg
  基本概况
  羊拐北方(尤其东北)小女孩的玩具,是羊的膝盖骨,只是后腿有,共有四个面,以四个为一副,能提高人们的敏捷力。以小羊拐为上品。这种骨头不仅在羊身上有,猪牛身上及野狍子身上也有。
  此外,人们还常常将羊拐涂成红色。由于当时北京并没有过多的牛羊肉,羊拐在女孩子们的心中便成为一笔珍贵的财富。这种骨头不仅在羊身上有,猪牛身上也有。也称羊拐(羊的大小适中)将其放在平面上会有四种形状向上,被分别叫做“壳、针、背、轮”配合口袋做游戏。
  蒙古族亦有此戏,音译为夏嘎、夏盖、沙盖、沙嘎、沙阿。据研究这名字源于古代蒙古语种的“其嘎”一词,意为“特别”或“特别好看”,在巴林右旗的辽朝古墓就有此物。除游戏外还可用来占卜。

  历史
  “嘎拉哈”相传这个名字是满语的汉语音译,满文音译是gachuha,在清代的正式汉文写法是“背式骨”,原指兽类后腿膝盖部位、腿骨和胫骨交接处的一块独立骨头。游戏使用猪或者羊的膝盖骨,有时也有狍子、牛或者猫的膝盖骨,现时也有使用合成材料制作,把骨头蒸煮刮净之后,或者涂上颜色 (通常为大红),或是保持原色。狍子骨的嘎拉哈比较小而方正,好看,四面也比较平整,所以是上等的嘎拉哈,但狍子的嘎拉哈比较少,所以与狍子骨相近的羊骨更加流行。相比起来,牛骨太大,很难能一手抓四个,而猫骨太小,很难控制特定的面,所以玩牛骨和猫骨的人很少。现代有用塑料制,就不受这些限制了。
  传说金兀术(即完颜宗弼,?-1148)小时候师傅曾给过他任务去取熊和鹿的嘎拉哈,人们因此让孩子玩来鼓励他们变得勇敢。“嘎拉哈”和金代的梁王金兀术有关。金兀术少年时,父母让他进山打猎。克服重重难关后,他终于取下四种最凶猛的野兽的腿膜骨.从此,金兀术的勇敢和强悍便成为当地的佳话。女真人为了让后代像金兀术那样勇敢,便让孩子们抓玩野兽殡骨“嘎拉哈”。
jwzzb0.jpg

  游戏介绍
  嘎拉哈骨头通常叫“子儿”,也称羊拐,以四个子儿为一副。嘎拉哈一般是长方体,两个大面,两个长条面,还有两头的面比较小,形状不规则。一般游戏时只玩四个比较大的面。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对各个面的叫法不同,有“珍/针/支”,“轮/背/拐”,“壳/坑”,“肚”。
  羊嘎拉哈四个为一副。手巧的一次能同时玩三四副。玩嘎拉哈,都是要一副嘎拉哈配一个口袋的。嘎拉哈是六面体(所有动物的都一样),因两个尖角重心不稳,弃之不用。正面像人的肚脐眼儿叫“坑儿”,背面像胖人的肚皮叫“背儿”(肚儿),侧面像人的耳朵叫“轮儿”,还有一侧什么都不像就叫“真儿”。
  歘嘎拉哈计数是以阿拉伯数字为单位的:一对“坑”是十、三个“坑”是十五、四个“坑”是二十、四样是五,以此类推。抓满一百,分别翻真、轮、坑、肚;抓起四样、空中抛接在手背上,翻转过来,一个不掉就算赢。“歘”是这个游戏过程和输赢的结果。歘的过程是这样的:用一只手(另一只不用)将四个嘎拉哈散乱地抛在炕上(桌上),然后将口袋向上扔起,在口袋落下的时间内将四个嘎拉哈都先搬(以下的过程叫搬)成真儿,用手抓起,再接住落下的口袋(用同一只手)。如口袋和嘎拉哈都没有落在炕上,则接着搬下个背儿,依次接下的次序是坑儿,轮儿。最后,把口袋抛起,手把都成轮儿的嘎拉哈抓起。如果口袋落下时在手里(没有落在炕上)则第一个回合完成。倘若在搬的过程中口袋没能接住,则叫“坏了”,交由下一个人玩(抓)。其输赢的判断是:在搬四个嘎拉哈的过程中,谁抛口袋的次数最少,谁就是赢家。这只是歘嘎拉哈的一般过程,当然里面还有许多技巧。比如说:在搬真儿时,因为下个是背儿,所以将真儿一字排好,到搬背儿时用手心一压就行了,节省时间和次数。歘嘎拉哈的输赢关键,一是口袋要抛得高(留空时间长),二是抓的过程要快,尽量用少的次数完成全过程;这个游戏要手、脑、眼并用。
glh00eca.jpg
  玩法
  游戏时需要一个皮球或者沙包(装沙子、大米或是黄豆的六面立方形布口袋),再有一块报纸大的坚硬、平实的场地。玩的时候只许用一只手,如果是皮球,手把球扔起,在球落地再弹起的时间里摆好嘎拉哈,再接住球;如果是沙包,则是在抛起沙包再接住的时间里摆。根据抓起嘎拉哈的形状不同,得的分数也不同,再抛起口袋,将嘎拉哈放下,同时碰地上原有的嘎拉哈,使它们的形状变化,更容易寻找自己下次抓的对象。抓嘎拉哈的时碰动不需要抓的为坏,抓起嘎拉哈没接到口袋为坏。玩的时候,最少可以一个人,最多可以很多人,分成两伙儿进行对抗赛。有的一替一次轮流抓,有的只要不“坏”就连续抓下去,哪伙先抓够一定的数哪伙就赢。比较高难的游戏里,也有扳很难站立的第五面、第六面的,但那大多是因为一些嘎拉哈的形状比较特殊,或是被磨平过,才有可能站住。
  值得一提的是,玩“嘎拉哈”并不叫“玩”,而是称为chua(发第三声),也有念成“耍”、“数”、“抓”的。
  根据满族的有关资料记载,玩嘎拉哈这种游戏最先开始流行,是因为在正月里有规定不许姑娘们动针线,而东北的正月也不适合进行户外活动,于是女孩子们就兴起了这种在屋里炕上就能玩的游戏。

  背景故事
  在东北地区农村,每当过年杀猪时,大人就把后腿关节部位的那块骨头保留下来,再用旧布缝出一个小口袋,里面装上粮食,使布袋有重量。游戏时,先把小口袋抛到空中,然后迅速把炕上的“吸拉哈,改变方向,然后手脚俐落地接下掉下来的口袋。由这样循环往复,直到炕上所有的“嘎拉哈一都改过四个方向为止。
dbsn0c.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