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0|回复: 0

[各地风情] 锡伯族刺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7 21: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锡伯族刺绣
来源:民族工艺

  锡伯族刺绣,新疆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锡伯族刺绣相传源于明末清初。清代,锡伯族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戍边屯垦之后,其刺绣工艺又受到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民族刺绣的影响,从而成就了新的地域特色。刺绣手艺的好与坏是衡量锡伯族妇女品性与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能够绣一手好绣品是心灵手巧的年轻妇女的标志,往往是年轻男子蜂拥追求的对象。过去,锡伯族姑娘在出嫁前要绣制枕头蒙子、被蒙子、云枕顶、手帕以及绣花鞋等一系列的绣品,出嫁时带到婆家向亲友展示。已婚的妇女还要给丈夫绣制一个精心设计的烟口袋,纹样以吉祥图案为多。  
  2011年5月23日,锡伯族刺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108。  
xobx90.jpg
  中文名:锡伯族刺绣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遗产编号:Ⅶ-108
  遗产类型: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新疆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遗产级别:国家级

  历史渊源
  锡伯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锡伯族刺绣相传源于明末清初。早期的锡伯族刺绣具有较为明显的中国北方渔猎及迁徙文化特征。自明末清初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后,其刺绣受到满族和汉族刺绣技艺的影响;清代,锡伯族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戍边屯垦之后,其刺绣工艺又受到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民族刺绣的影响,从而成就了新的地域特色。  
  当下普查到的比较早的刺绣制品一般都是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之后,主要用作兵服和官服图案。锡伯族妇女的刺绣工艺对挑花、贴花、针织等种类较为擅长,在绣制的过程中娴熟地运用各色丝线,有时还创造性地用绒毛绣成绒绣,使绣品更加璀璨夺目。

  文化特征
  文化内涵
  无论过去和现在,凡是锡伯族聚居地,从首饰服装到桌椅箱柜,从生活用品到生产工具,以及鞍具、套具、各种铁木器皿,大多都饰以花卉、果实、禽鸟、昆虫等造型的精美图案装饰。细回味,这些图案虽然植根于生活却超越生活,或表白博大的心怀,或寄托美好的祝愿,不仅点缀锡伯族民族的生活风貌,显示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而且开拓出一种高远而宏大的精神境界。
  图案纹样
  锡伯族刺绣图案纹样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这几年充实了鲜卑、弓箭、牛车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纹样,更让锡伯人喜爱。锡伯族刺绣讲究图案纹样设计的多样性,图案纹样分为平面图案和立体图案两大类。平面图案有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两种,单独纹样又分适合纹样、角隅纹样、边缘纹样等。如绣花纹样,在千百朵花的样品中选取精美的典型,加以组织,使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此连续重复,形成一组组既有统一构思,又有各自变化的绣品。平面纹样应用较为普遍,凡平面物体上都可绣上图案。角隅纹样和边缘纹样一般只用于衣角、衣边等上面。根据纹样的不同要求构成了直立式图案,衣罩、床单、门窗帘上的转换式、回旋式图案。连续纹样有二方连续纹样,包括散点式、折线式、直立式、斜行式、波状式、朵云式等,木器和单独类刺绣中使用较多。四方连续纹样比较复杂,包括转换图形连续、方形连续、菱形连续、波形连续、重缀纹样等样式,大多用在帏帐、壁挂、床被等较大面积的刺绣品上。在设计好的各种图案纹样基础上绣制的刺绣品,造型优美,色彩绚丽,具有多样性风格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色彩搭配
  锡伯族妇女的刺绣色彩搭配合理,色彩对比性较强,色彩处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深底浅花,看起来花在后,光色在前,主要纹样采用明色。比如柜面帏帐等多用大红、深红色,纹花用浅色,藏匿于底色之中,对比强烈。另一类是浅底深花,花在前,光色在后,纹样采用不同程度的暗色,主纹样色度不致过于明显,使绣品浓淡有致,富有立体感。后一类大多用于床单、衣罩、枕套、窗帘上。色调一般由底色来选择和决定,底色深、中、浅不同决定绣品的色度和外观。色彩的处理还经过细腻严谨的比对方式,比如采用串珠、刺花、镶嵌、彩漆、描金、雕花、编织、贴花、金银线、拼花、挑花、扎花等方法进行处理。

  制作工序
  锡伯族刺绣大多以表达吉祥意义的花鸟草虫为纹样,以牡丹、莲花、蝙蝠居多。内涵丰富的刺绣出现在锡伯族人民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服装、头巾、枕套、鞋子、窗帘、桌布、挂饰和香包等。枕头顶的刺绣一般用呈长方形的蓝色布料作为底料,纹样或是用彩笔勾勒出来,或是先用纸剪出纹样贴在绣布上,然后用各色丝线绣成。绣花鞋一般是用黑布先做好鞋帮,在鞋帮和鞋头部位或绘或贴好刺绣图案,然后按照图案搭配各种颜色的丝线来绣制。锡伯族刺绣除了运用各色丝线,还创造出了用绒毛绣成绒绣的方法,使绣品更加璀璨夺目。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锡伯族刺绣代代相传到当下,作为锡伯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传承状况
  在2007年之前,锡伯族刺绣的传承基本处于民间自发传承状态,主动学习刺绣的人员持续减少,技艺濒临失传。2007年之后,随着“联合国援助501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工作的开展,锡伯族刺绣迈上新的台阶,官方和民间力量结合,实现了跨越式的历史性进步。
  传承人物
  杨秀玉,女,1963年9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锡伯族刺绣,申报地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xobx9.jpg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馆获得“锡伯族刺绣”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衍生作品
  2014年11月,中央电视台七套《农广天地》栏目组来察布查尔县录制节目,实景拍摄了锡伯族刺绣和全羊席,预计2015年春节前后将在央视七套播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