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9|回复: 0

荀子議兵篇析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1 20: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r/ m4 ?8 q/ I7 Q  X
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之後的一個大儒,在先秦時代,他對諸子的學說既能批判的繼承,又能創造的發展,針對時代的問題,提出了一套體大思精的哲學體系,希望能夠挽狂瀾於既倒,致君於聖王之道,救民於水火之中,事雖不成,他的聖賢人格和仁者胸懷,以及精深的哲學思想,留給後人無限的啟示。
+ v* [$ Z  c; O- B1 Q$ n- m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的戰爭規模和發生的次數,愈演愈烈,已經變成一個不能不正視的問題,戰爭甚至成了時代發展的重心,面對時代的挑戰,荀子作議兵篇予以回應。
9 N/ o$ _9 q) m+ r6 O$ W一﹒荀子為甚麼要寫議兵篇' X3 \! N! ?3 U  G% ]1 D; b* y8 F3 ~
(一)承襲孔孟思想的傳統︰1 C7 F- Q( H1 I7 R7 R0 ~% f
孔子和孟子本身對戰爭都有自己的觀點,形成了儒家對戰爭的基本原則,荀子之所以要寫議兵篇也是這個傳統的延續。
% @; a% a# Q- I8 H" W1.孔孟反對不仁不義的戰爭︰
9 X& K, g. G& v4 e" U, o. U3 |孔子認為發動不仁不義的戰爭,終將害人反害己,例如他反對季氏侵伐顓臾,甚至譴責自己的學生冉有說︰
9 q9 V: k# M4 j# U9 C1 \& W「求!無乃爾是過與﹖……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季氏》$ u  T( i4 M3 D8 q( y
孔子不但反對不仁不義之戰,對某些國君詢問軍事,孔子還會推拖不知,拒絕討論,例如:
7 M+ u( z% @6 m. Q4 n7 S; a/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論語—衛靈公篇》(註一)% i8 F7 i5 S6 \  e% w
孟子對諸侯所發動的侵略性的戰爭,也深深的予以譴責,他說︰( d' l  n5 N  y) `/ x% M! r
「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孟子·盡心篇》" ?/ p& Z8 n  `) h7 k7 U  J  i. D
至於那些善戰的人,則指其為民賊,而欲予以定罪︰/ T( ~( o( a& I- U
「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大罪也。」《孟子—盡心篇》, N) t2 F$ r: [1 K
「『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孟子—告子篇》! ^2 @' P/ _% `  k- }; N( |
對於這些民賊,孟子主張予以懲罰︰
( p) |  |: P2 C7 z「善戰者服上刑」《孟子—離婁篇》
( ?9 Y; ?" S0 i3 q荀子對不仁不義的戰爭也持反對的態度,貶其兵為盜兵︰
' p4 D0 a- c1 B; X9 n「若夫招勁募選,隆勢詐,尚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代翕代張,代存代亡,相為雌雄耳!夫是之謂盜兵,君子不由也。故齊之田單,楚之莊譑,秦之衛鞅,燕之繆蟣,是皆世俗之所謂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強弱則未足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齊也﹔掎契司詐,權謀傾覆,未免盜兵也。」
) y- K5 U( y0 @對於不以仁義為之,卻能兵強海內,威行諸侯的秦軍,荀子曰:- O- @2 G) Q* L& ]5 j$ T  D/ A# \
「秦四世有勝,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末世之兵,未有本統也。」《荀子—議兵篇》4 s7 Q/ ^0 e3 m2 T: J# H
2﹒孔孟並不反戰% ]8 d* K# u$ x+ d: [% @, h
孔孟雖然反對殘暴的戰爭,但是並不反戰,為了保家衛國,弔民伐罪,甚至主張要教戰:例如論語顏淵篇所載,7 B8 t0 O7 r+ n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4 {6 N$ ]" p* Q又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論語—子路篇》
/ n- ~5 u3 |) q% ^* Y所以孔子主張:「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論語—子路篇》
( A2 O( a( p, Q) J8 X& f: y) `孔子積極的教戰、備戰是很明顯的,在齊魯夾谷之會,相定公出席,既有文事,又有武備,當機立斷,粉碎了齊君的陰謀,索回失土,使得魯國聲威大振,這是孔子在軍事上小露鋒芒。(註二)他的軍事才能受到學生的肯定而爭相與之,例如:# A3 Q/ d8 h* \+ |2 J
「子路問孔子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憑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篇》& G; L: ^0 J/ j
孔子對戰爭採取慎重的態度(註三)例如論語述而篇所說的「子之所慎︰齋,戰,疾。」但是為了討伐亂臣賊子,孔子甚至還會主動請求發動戰爭,例如在魯哀公十四年,齊國陳恆弒其君王於舒州,孔子齋戒三日而請伐齊,哀公曰:「魯為齊弱久矣,子欲伐之,將若之何﹖」對曰︰「陳恆弒其君,民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公曰:「告夫三子。」之三子告,固不可,出而語人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由此可見孔子並不是絕對的反戰,像耶穌和釋迦牟尼的處理方式,是不為孔子所讚許的。(註四)如果涉及叛亂、弒君、殘民以逞等事,孔子是力主征討的鷹派人士。
- U' [; s% [& K孟子主張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推崇仁義之兵:
8 W" a& J- I) y' o/ O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衷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孟子—公孫丑上》
4 r6 {7 A% L1 O4 j# H$ Z* n4 a: S5 f雖然是以德服人,還是無法絕對放棄軍事行動,孟子曰︰  N5 k4 `* p$ G
「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夷怨,曰『奚為後我?』……誅其君而弔其民,若時雨降,民心大悅。」《孟子—公孫丑》
9 w- Y; [% r7 [孟子進一步的主張征服那些殘害百姓的國君:1 d/ X7 F: s! {
「彼奪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孟子—梁惠王》
) U+ k/ ^* \" J* x7 X以上是孟子對梁惠王說的話。類似這種征討無道之君的言論,孟子也曾私下向齊國的大臣沈同發表,間接的促使齊國和燕國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當輿論界批評孟子勸齊伐燕的時後,孟子趁機闡釋自己的主張,他說他所謂的燕可伐,指的是天吏,而不是齊國,以齊國的狀況去伐燕,類似於以燕伐燕,孟子說︰「何為勸之哉?」(註五)$ v7 @( m" w2 _. d$ H# H
荀子的學生也曾當面質問荀子說,既然你論兵強調以仁義為本,那麼仁者愛人,義者循理,又何必用兵?荀子回答說:
2 k$ o+ o% E: A% P$ u「非汝所知也,彼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尋循理,循理故惡人之亂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過者化,若時雨之降莫不說喜。是以堯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紂,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德盛於此,施及四極。」《荀子—議兵篇》& E) n  B( \& `9 j! ^/ ?
可見荀子也是主張戰爭有其正面的意義,聖王為了愛人,為了循理,運用戰爭正所以成就聖王的仁義之道,及其至也,甚至可以兵不血刃,將盛德施於四極。
" v& a. e7 }4 J(二)正面的提出儒家的軍事哲學; M, ~: L. p3 j( Y. K
荀子身處戰國時代的晚期,除了七雄爭霸之外,弱小的國家飽受屠戮,所剩無幾。由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西元前二三八年)李園殺春申君,荀子廢居蘭陵之年,向前推八十年,此期間,趙惠文王四年(西元前二九五)趙滅中山。齊湣王三十八年(西元前二八六)齊魏楚伐滅宋,三分其地。楚考烈王十十四年(西元前二四九)楚滅魯。而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元前二五六)赧王卒,秦昭王取西周。這些事實,荀子可能目睹。在這八十年間的十數次較重大的戰役,荀子可能知之甚詳,感受到強烈的震憾。這些戰役如︰齊湣王六年(西元前三一八)趙、韓、魏、楚、燕五國共伐秦,不勝。七年,秦與韓趙戰,斬首八萬。十二年,秦擊楚,斬首八萬。十七年,秦拔韓宜陽,斬首六萬。廿四年,秦擊楚斬首三萬。卅一年,韓魏伐秦,白起敗之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齊襄王四年(西元前二八0)秦擊趙,斬首三萬。十年,秦拔魏四城,斬首四萬。十一年,白起擊魏華陽軍,斬首十五萬。齊王建五年(西元前二六0)白起破趙軍於長平,坑殺四十五萬。總共殺了一一六萬人,其它比較小型的戰役還不計算在內(註六)。戰爭的慘烈已經成為時代推動的重心,荀子不得不正面的面對戰爭,提出解決之道來說服國君。
% D; V# r  \  g9 K孔子和孟子雖然不是絕對的反對戰爭,但是孔子和孟子並未提出他們周詳而系統的主張,像論語之中,孔子大都是把它當做施政的一個重要項目,譬如子貢問政,他答以「足食、足兵、民信之之矣。」之類的話,孟子在孟子一書中提到的仁者無敵,軍事上都是用仁政帶過去,像孟子告訴梁惠王︰0 K* T. g4 A* D( i4 `; U+ U
「地方百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伐,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孟子—梁惠王》
6 }* O8 P9 O& [% _1 K, K怎樣才能行王道、仁政,孟子說︰6 V% a# f( z& ], P& P
「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穀祿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0 V5 |9 E9 N' g, E) f8 I
又曰︰
! H& q3 c% X6 S「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虌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 R% ^) i7 F) s) N* ^# m& P實行王道、仁政可以無敵於天下,人民用木棍就可以制服秦國、楚國的堅甲利兵,在戰國時代,那個兵連禍結,軍事規模和技術空前發達的時代,孟子的理論誠然崇高偉大,卻有不切實際之虞。(註七)荀子則是先秦儒者中對軍事正面提出理論的人(註八),也可以說是承襲孔孟軍事思想的核心原則,又能彌補其不足而與以創發的人。% z  B, K7 z  b  T( v5 K
二﹒荀子議兵篇的結構
' C. W$ n9 Y; }7 A$ ~' i& s* R荀子議兵篇總共分為十段,三大部份。
0 t/ u6 g% |2 N: K* l' f2 a( M6 q- p: g第一部份是荀子在趙孝成王的面前,和臨武君展開軍事大辯論,結果是荀子大獲全勝,趙孝成王和臨武君都俯首稱善,心悅誠服的受教於荀子。這個部份有五段,大意如下︰
, Q' C) ?! a7 _' ^& q, |臨武君和荀子分庭抗禮,他所秉持的理論權威是孫吳兵法,強調的重點是(一)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二)兵之所貴者勢利也,所行者變詐也,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其所從出;孫吳用之無敵於天下。荀子則答以:(一)凡用兵攻佔之本,在乎壹民。故善撫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二)荀子自謂其所言者為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指臨武君所貴者,乃權謀勢利也;所行,攻奪變詐也﹔諸侯之事也。荀子在孝成王和臨武君心服口服而誠意請教時,乃告之以王者諸侯強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勢。順其所請,再告以為將之道,和王者之軍制,使儒家的軍事思想戰勝了兵家的變詐攻伐之道。/ G8 m' b$ r+ h0 P/ O, d2 |7 _
第二部份只有一段,是荀子的弟子陳囂對荀子提出質疑,既然荀子的軍事理論以仁義為本;仁者愛人,義者循理,為什麼還要參與戰爭呢?換句話說,也就是問為什麼儒家不放棄戰爭,因為戰爭一爆發,免不了就是殺人與爭奪。荀子則回答說,仁者愛人,因為愛人所以厭惡別人的害人,義者循理,因為循理,所以厭惡別人擾亂理法,所以仁者用兵是為了禁暴除害,不是為了爭奪和殺人。也就是說荀子反對絕對的和平主義。
+ ^$ d# h9 g3 L3 x$ U/ n第三部份有五段,是荀子回答弟子李斯的質疑,秦國四世有勝,兵強海內,威行諸侯,非以仁義為之也,以便從事而已。李斯以國際上的現實為準,舉出秦國為例,質疑荀子的仁義之兵。李斯可以說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而荀子堅持道德的理想主義,故當面駁斥李斯的言論,指出秦國雖然四世有勝,卻常常恐怕天下之一合而軋己,是所謂的末世之兵,根本沒有本統,然後剴切曉以大義,讓李斯知道何為王者的兼人之術,肯定禮者才是真正的強國之本,威行之道,由之可以得天下,不由所以隕社稷。從這裡我們看出,當後代的學者指責荀子說,李斯以荀卿之學亂天下,這是不公允的。(註九)
' D2 c3 Z4 ^" M三.荀子的軍事哲學7 b6 r, K3 G1 m4 U0 |5 O+ G: r' ?
荀子在議兵篇之中,有系統的把儒家的軍事思想,條分縷析的講述出來。
; ]# V$ y+ n" }( E$ D8 u(一)論王者強弱存亡之效︰4 G$ F( n( D2 ]: j9 J0 _
荀子認為王者之兵,將帥乃末事也,王者諸侯強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勢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R, b' I: z2 a+ f2 N# g  n
甲.強弱之本︰君賢者其國治,君不能者其國亂;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治者強,亂者弱,是強弱之本也。
* R+ O& c5 `4 m8 y% b% Q( ~荀子認為國家的強弱,它的根本,不是軍事,而是賢能的國君,他能隆禮貴義,使國治兵強,這才是強弱的根本。$ F# c/ H2 L* f  T( J
乙﹒強弱之常︰1.上足仰則下可用也,上不仰則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則強,下不可用則弱,是強弱之常。
5 A% m, C& U" b! K: |& c1 @6 m2.好士者強,不好士者弱;愛民者強,不愛民者弱;政令信者強,政令不信者弱;民齊者強,民不齊者弱;賞重者強,賞輕者弱;刑威者強,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強,械用兵革窳苦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強,輕用兵者弱;權出一者強,權出二者弱,是強弱之常也。- X! b9 D. d* z& r& a
荀子認為國家強弱的常道,是在上位者足以被仰仗依靠,而在下位者可以被重用;再加上在上位者能夠好士、愛民、政令信、民齊、賞重、刑威、權力集中而不分散,是國家強盛之常道,反之,國家必弱也。
6 ~1 O$ s$ T6 |0 M: J. c丙.強弱之效:荀子在分析強弱之效的時候,把天下的軍隊分為:盜兵和和齊之兵。盜兵包括亡國之兵、危國之兵、銳士之兵;和齊之兵,包括霸者的節制之兵和王者之兵,茲詳述如下:4 O6 @9 Z" A7 P
1﹒盜兵的分類
( e9 ]" ~. ?/ Y( q2 f7 R8 M8 ]﹙1﹚亡國之兵:荀子說:「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得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渙焉離耳!若飛鳥焉,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賃市傭而戰之幾矣。」7 C7 C, f* {* l" t4 B
荀子認為齊國的軍隊,好像是在市場上,僱人去打仗那樣,差不了多少。砍殺幾個人頭,就得多少錢,沒有本賞,那麼當敵人小而弱的時後,還有用,當敵人強大而堅強的時候,為了自己保命的利益,一定渙然奔逃,聚散反覆像飛鳥一樣,這是最弱的兵,叫亡國之兵。
* H4 J0 o9 V5 X, Q7 L) V﹙2﹚危國之兵:荀子說:「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軸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而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
" Q" b& n+ g; R  r+ _# _% ?. Z荀子認為,魏國的軍隊是危國之兵,以程度來取用,穿上三屬之甲,拿著十二石的強弩,背著箭袋,裝著五十枝箭,帶著頭盔,身懷利劍和戈,帶三天的糧食,從早上到中午,要行走百里,若是通過測試,就復其戶,不傜役,給予田宅便利,幾年之後,筋力衰弱也不能奪去他的優遇,再選擇也不容易周遍。那麼,雖然地很大,但是國家的稅收卻很少,這是危國之兵。6 q4 C& g3 j; R- [, s# F  I- |* y) [
﹙3﹚銳士之兵:荀子說,秦人其生民也狹隘,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勢,隱之以隘;忸之以慶賞,鮂之以刑罰;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鬥無由也。隘而用之,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強長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
7 N9 `0 u" b9 Q; j2 s4 f8 a荀子認為秦國之兵是銳卒。秦國生養人民很狹隘窮蹙,但使役人民卻很酷烈,用威勢去劫迫,用窮蹙使痛苦;使人民習於得到慶賞,迫之以刑罰;使在下的人民想要求利益於在上的,除了戰鬥再也沒有其它的路了。窮蹙他而後來用他,得勝然後賞功,使功賞互相增長,獲得五甲首就可以役隸鄉里中的五家,這是最能使兵眾維持強大而持久的方法,增多了土地的征服和稅收,所以四世有功,不是佼倖,是理當如此。荀子對秦軍有一番客觀的分析和評價,他的戰勝掠地,國富兵強,是有一套切實有效的制度,所以四世有功,但是役使人民酷烈,威脅利誘,驅民於鬥,鄙陋無文,缺少聖王之禮樂教化。( ]/ I' P) {$ h5 a8 y) x
荀子把以上的軍隊皆稱之為盜兵,荀子說:「若夫招近募選,隆勢詐,尚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代翕代張代存代亡相為雌雄耳矣﹗夫是之謂盜兵,君子不由也。故齊之田單,楚之莊礄,秦之衛鞅,燕之繆蟣,是皆世俗之所謂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強弱則未有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齊也;掎契司詐,權謀傾覆,未免盜兵也。」
) o+ g; q# I5 W7 Q1 }% y3 P+ V世俗人所謂的善於用兵者,像齊國的田單、楚國的莊礄、秦國的商鞅、燕國的繆蟣等人在荀子的評價中,竟然都變成了「盜兵」。荀子雖然說秦軍是銳士之兵,但是看荀子對商鞅的評價,可以知道秦軍也是未免為盜兵也。所以荀子的客觀評價,和主觀的道德判斷,都是毫不含糊的。
! R! K, N) |" i$ O% s" ^0 a2 G2.和齊之兵:荀子說:「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兼是數國者,皆干賞蹈利之兵也,傭徒鬻賣之道也,未有貴上安制綦節之理也,諸侯有能微妙之以節,則作而兼殆之耳﹗故招近募選,隆勢詐尚功利,是漸之也;禮義教化是齊之也。故以詐遇詐,猶有巧拙焉;以詐遇齊,譬之猶以錐刀墮太山也,非天下之愚人莫敢試。故王者之兵不試,湯武之誅桀紂,拱揖指麾,而彊暴之國莫不趨使,誅桀紂若誅獨夫,故泰誓曰:『獨夫紂。』此之謂也。故兵大齊則制天下,小齊則制鄰敵……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句踐是皆和齊之兵也,可謂入其域矣,然而未有本統也,故可以霸而不可以王,是強弱之效也。」荀子把湯武的仁義之兵,和春秋時代的霸主之兵,皆列為和齊之兵,但是以王者之兵為理想,霸者之兵雖然也進入和齊之兵的領域,卻是沒有本統,因此可以霸而不可以王,這是荀子尊王而不黜霸的理念,在此表現出來。' v9 m7 e+ I& S: H9 X6 K: y
(二)為將之道:
/ Z  F4 g, Z, K當孝成王和臨武君請問荀子王者之兵設何道,荀子告以凡在大王,將帥末事也,然而不論守城或攻戰,運籌帷幄或決勝千里,領導作戰還是非靠將帥不可,荀子還是先秦儒家中,正式提出為將之道的人。他說:
" I# I! f$ |4 T, ?1.六術:「知莫大乎棄疑,行莫大乎無過,事莫大乎無悔,事至無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故制號政令欲嚴以威;慶賞刑罰欲必以信;處舍收藏欲周以固;徙舉進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窺敵觀變欲潛以深,欲伍以參;遇敵決戰必道吾所明,無道吾所疑;夫是之謂六術。」$ x$ S% E  E' h# Y4 m
孫子兵法始計篇云:「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荀子則以知棄疑,行無過,事無悔,成不可必為原則而提出六術,以此為將領的基本守則。
% H6 T+ _2 O1 }; K$ Y4 a2 }8 k5 G2.五權:「無欲將而惡廢,無急勝而忘敗,無威內而輕外,無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凡慮事欲孰而用財欲泰,夫是之謂五權。」
) E, ^3 b7 [6 B4 v荀子提出五種權衡的原則,不可貪求將領的高位,而厭惡被主上辭退,這樣才不會有戀棧之心,能以正道來進退出處。不要急於求勝而忘記失敗;不要施威於內而輕於外;不要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凡是慮事要精審;用才行賞要寬侈。這五件事要仔細的衡量,才不會失其輕重,而能各得其宜。
- {; ~- n1 x& Y3.三至:「所以不受命於主有三,可殺而不可使處不完,可殺而不可使擊不勝,可殺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謂三至。」! g; B6 _, }3 m3 q
孫子兵法九變篇云:「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君命有所不受。」荀子則謂之:三至。可殺而不可使他處於不完善的地位,可殺而不能使他攻擊不能得勝的敵人。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抗命,其實是效忠君王,使其立於不敗之地。如果遇到昏君要以抗命罪制裁之,那就無可奈何了。! L4 F0 P( ^' j
4.至臣:「凡受命於主而行三軍,三軍既定,百官得序,群物皆正,則主不能喜,敵不能怒,夫是之謂至臣。」- F& G6 c1 X3 b. |1 T$ J0 S- q
孫子兵法火攻篇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 S0 \" s7 t8 T; l
荀子和孫子都主張戰爭時,喜怒的情緒化反應,必須去除,換句話說必須非常的理智來從事戰鬥,不過荀子的思考是以仁義之兵為原則,而孫子則是完全以利益為依歸,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雙方的目標在安國全軍的目標上是一致的,荀子以之為至臣,而孫子則以之為良將。
6 J1 u( A( J' W. b0 O; X# ~% [, w5.五無壙︰荀子提出敬字,認為如果能夠慎行六術、五權、三至,而處之以恭敬無曠,則可以成為天下之將,而通於神明,荀子說︰「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終始如一,夫是之謂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故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計勝欲則從,慾勝計則凶,戰如守,行如戰,有功如幸。敬謀無壙,敬事無壙,敬吏無曠,敬眾無壙,敬敵無壙,夫是之謂五無壙。」8 c* m/ T! ]) o6 m0 @
荀子把天下之將,當成為將之道的極致,提出一個敬字,用敬字來戰勝人類的惰性,謹慎思慮始終如一,則大吉,怠惰勝過敬謹則滅,計策勝過利欲則吉,利欲勝過計策則凶。敬謀到無限,敬事到無限,敬吏到無限,敬眾到無限,敬敵到無限,這五件事都能敬謹到無限,而能貫徹始終,荀子說這種將領就通於神明了。這是荀子心目中理想的將軍的典型。
' p+ x9 S2 ^' R) n  m2 ^(三)王者之軍制︰所謂王者之軍制,荀子列出一些原則如下︰; i9 C  @9 N, F0 Z' W: L
1.將死鼓,吏死職,士大夫死行列。
2 a$ a6 u3 q5 T* E: f( @2.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順命為上,有功次之﹔令不進而進,猶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
% H  @0 C- v, P9 Y6 X0 o6 I4 i4 _# u3.人師︰不殺老弱,不獵禾稼,服者不擒,格者不捨,奔命者不獲。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亂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賊,則是亦賊。以故順刃者生,蘇刃者死,奔命者貢。微子開封於宋,曹觸龍斷於軍,殷之服民所以養生之者也無異周人﹔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無幽間辟陋之國,莫不趨使而安樂之,四海之內若壹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 p/ a0 ^6 L8 F  y
4.王者有誅而無戰,城守不攻,兵革不擊。上下相喜則慶之。不屠城,不潛軍,不留眾,師不越時,故亂者樂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 K- R4 k9 m) U) X0 \6 T1 T荀子在這一段,比較特殊的觀念就是「人師」,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離婁篇上二四節)是屬於教育上的觀念,但是荀子從軍事上來立論,征服敵國,殺賊誅亂,使敵國之百姓,不但不產生仇恨報復之心,反而莫不趨使而安樂之,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四海之內若一家,用軍事的手段,達到教育的目標,號稱「人師」,這是儒家的軍事思想的一個特色,和孫子兵法等兵家的論點差異慎甚大。孫子論兵直言兵者詭道也,他說︰
8 _" w" M' U: R( i%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J2 @  d; p  O5 n4 K- F/ a
荀子論兵以人師為原則,他會嚴厲的批判以詭道立論的兵家,誠良有以也。: X7 Q9 z! h( s4 P, [8 x7 w5 a
(四)為甚麼不反戰?& k7 ^4 s- x" ~% P
荀子論兵以仁義為本,在軍事上還提出「人師」的概念,他的學生就以此提出質疑,既然如此為何不反戰,陳囂曰︰
/ D+ M( C! }: P+ p* d* \「先生議兵常以仁義為本;仁者愛人,義者循禮,然則又何以兵為?」
( _6 j, ~1 v5 B; U荀子不像墨子那樣的主張「非攻」,而是在反戰的和平,和侵略的戰爭中取得一個中庸之道,取得一個中庸之道,並提出理論來為儒者辯護:. g) m7 H3 ]6 u4 a# ]1 l3 W
1.戰爭是為了禁暴除害:
/ V3 n, V& p' Z% p. R* Z9 J, |, R荀子說:) H# R, O: H9 ~$ T
「彼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循禮,循禮故惡人之亂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7 z+ M( J) F, M  i% P
2.兵不血刃:
! Y0 u. g" Z# b+ {1 w! P荀子說:
& c# [8 }: k% [1 d" T; |「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過者化,若時雨之降,莫不說喜。是以堯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武王伐紂,此四帝兩王,皆以其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德盛於此,施及四極。」
2 \: h/ W$ B3 A: y0 V1 W這就是儒家絕不答應放棄武力的原因。從伯夷﹑叔齊的觀演點來看,這是以暴易暴,(註十)但是儒者卻堅持這是仁義之兵,是禁暴除害,而且可以達到兵不血刃的地步,近悅遠來,四海若一家。  }# E, V, j/ T: @
(五)荀子對秦國軍隊的批判2 M/ ]/ D, F7 j1 V# _
李斯是荀子的門下中,相當著名的人物,他對荀子的仁義之兵提出質疑:% p6 z8 A5 @, {" o9 C
「秦二世有勝,兵強海內,威行諸侯,非以仁義為之也,以便從事而已!」# @% C/ d3 d3 u7 o' L7 U3 j
針對荀子主張的仁義之兵,李斯以現實的國際情勢予以反駁,荀子則義正辭嚴的斥責自己的學生:
5 r- T0 E! {! L) n9 }. Z7 J「非女所知也,女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謂便者,大便之便也。」  D* }" a' l3 q) N; |9 _7 U* E2 r, C& E
李斯認為秦國只是便宜從事,就能兵強海內,威行諸侯,荀子則指出李斯所謂的便宜從事,其實是不便之便,只有仁義之兵才是大便之便,接著荀子就為這個學生的大哉問,發表了批判性和建設性的意見:- b5 v1 \" t; l+ s1 X; l
1.秦國是末世之兵:
3 M/ `) D" n6 V7 g「彼仁義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則民親其上,樂其君,而輕為之死。故曰:凡在軍將率末事也。秦四世有勝,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末世之兵,未有本統也。故湯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鳴條之時也;武王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後勝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謂仁義之兵也。今女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此世之所以亂也。」3 i. x3 Z5 ?" D$ C3 W: n
荀子責備李斯,只知被秦國累世的軍事勝利所迷惑,不知秦國的軍功愈多,愈恐懼天下各國,聯合起來作軍事的報復,這是末世之兵;李斯受儒者的教育,卻捨本而逐末,荀子毫不含糊的說:7 x! L) h& G$ |
此世之所以亂也。但是並沒有把李斯逐出門牆,可知荀子作為儒者的立場堅定,作為一個老師的立場卻頗為包容,允許他們提出尖銳的問題來互相討論,他的包容卻成為他日後的罪名之一,這是不盡公允的,諺語說:你可以把馬牽到河邊,卻不能強迫馬喝水,荀子正是面臨了這種困境,然而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似乎可以看到荀子對學生自由意志的尊重,和內心無可奈何的悲哀。(註十一)或者荀卿必須把李斯列為叛徒,才能避免他在歷史上的罪名?(註十二)" n/ w* H3 E9 m! j: V
2.禮才是強國之本,功名之總:4 Y- W8 M& ~5 F
不但國君們傾心於強國、軍功、統一天下,自己培育出來的傑出的學生也是如此,荀子乃嚴正明白的說︰9 ^9 y$ I: T, o' j
「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殞社稷也。」5 T! V% ~+ M# A! t
面對時代的潮流,荀子就順應的說,只有禮才是強國的根本,功名的總要,王公想要得天下,一定要經過禮,否則連社稷都會悔滅的。
4 S* f+ H: F# A3.兵強非勝利之道:
# z* I3 S6 D8 }" r  J「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楚人鮫革犀兕以為甲,鞳如金石,宛鉅鐵鎡,慘如蜂蠆,輕利剽遫,卒如飄風;然而兵殆於垂沙,唐蔑死。莊矯起,楚分而為三四,是豈無堅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也。」" h# M# r2 M' S: {$ h
荀子打破世人對武力的迷思,那些堅甲利兵、高城深池、嚴令繁刑根本不足以依靠,不由正道,還是會被廢棄,他以楚國為例來證明之。
' H5 }$ ]( Z( L0 C4.賞慶刑罰勢詐不足以盡人之力:- Y- ]7 ^7 ?% y- m* _. v5 _
「凡人之動也,為慶賞為之,則見害傷焉止矣。故賞慶刑罰勢詐不足以盡人之力,致人之死,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無禮義忠信,焉慮卒用賞慶刑罰勢詐除隘其下,獲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則至,使之持危城則必叛,遇敵處戰則必北,勞苦煩辱則必奔,霍焉離耳,下反制其上。故賞慶刑罰勢詐之為道者,傭徒粥賣之道也,不足以合大眾,美國家;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
0 {% \0 O  x- u+ Y  K% q荀子說:用賞罰勢詐去威脅利誘,是沒有用的,軍民沒有禮義忠信,那麼強大的敵人來了,叫他們守危城就會叛變,和強敵接戰就會敗北,勞苦煩辱就會奔竄流亡,甚至會反過,控制長上,這種自利的心好像是市場買賣的商業行為,無法凝聚人民,美化國家,荀子以之為羞恥,根本不想提及。但是這卻是戰國時代相當盛行的思想和作風,荀子擇善固執,然而也和時代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
4 r% j& }) @+ O$ @( y2 k0 M3 a(六)荀子論大化至一之道:" O, |) F2 v& Q+ u# ^
1.大化至一  x2 |5 ]4 E$ E+ r
「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禮義以道之,致忠信以愛之,尚賢使能以次之,爵服慶賞以申之,時其事輕其任以調齊之;長養之,如保赤子。政令以定,風俗以一,有離俗不順其上,則百姓莫不敦惡,莫不毒孽,若袚不祥;然後刑於是起矣,是大刑之所加也,辱孰大焉。……然後百姓曉然皆知修上之法,像上之志而安樂之,於是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積禮義尊道德,百姓莫不貴敬,莫不親譽,然後賞於是起矣,……故民歸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為者化而順,暴悍勇力之屬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屬為之化而公,矜糾收繚之屬為之化而調,夫是之謂大化至一。」
, T8 l2 d4 y5 N2 R儒者認為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荀子的軍事思想也是以務本為首要,在軍事上的刑賞之前,主張要先厚德音,明禮義,致忠信,尚賢使能,爵服慶賞,時事輕任,如保赤子,然後政令定,風俗一,百姓風行草偃,此時再施以刑賞之道,則百姓如流水歸之,所為者化,所存者神,感化一切的人民而能調節頑劣暴戾之屬,這就是大化至一,以德行教育,配合政令的推行,則軍事賞罰,攻城野戰,如水到而渠成。4 X, T, K* v7 b$ ?
2.兼人三術:( ]3 }+ A* \# L
如何擴充自己的勢力去兼併他人,這是孔孟所不願討論的議題,荀子為適應時代的趨勢,以君子坦蕩蕩的態度去討論它,以德為尊,因勢而利導之,荀子說:6 _- l9 _+ X3 X; [3 v
「凡兼人者有三術: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間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彼貴我名聲,美我德行,欲為我民,故辟門除涂,以迎吾入,因其民,襲其處,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順比;是故得地而權瀰重,兼人而兵愈強,是以德兼人者也。非貴我名聲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勢,故民雖有離心,不敢有畔慮,若是則戎甲愈眾,奉養必費;是故得地而權彌輕,兼人而兵愈弱,是以力兼人者也。非貴我名聲,非美我德行也,用貧求富,用饑求飽,虛腹張口,來歸我食,若是則必發夫掌窌之粟以食之,委之財貨以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已期三年,然後民可信也;是故得地而權彌輕,兼人而國愈貧,是以富兼人者也。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古今一也。」
4 X' X( J; f9 c戰國時代的君王,大都懷有大一統的雄心壯志,換句話說,也就是懷有兼併他國的野心,荀子諄諄善誘的提出兼併他國的三種方法,王者以德兼人,得地而權愈重,兼人而兵愈強;霸者以力兼人,得地而權愈輕,兼人而兵愈弱;富者兼人以財,得地而權愈輕,兼人而國愈貧;因此以力兼人者,和以富兼人者,相形之下就應能知所去就。這是荀子對時代所做的震聾發聵的德音,可惜的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3 l4 ~( ?/ a6 F
3.兼併容易,堅凝難:) Q3 I* c% Z9 V+ S2 N
荀子說:一般人以為兼併他國是很難的,其實兼凝才是真正的難,他說:% ~) h; V7 f7 x# [" ]0 z+ I1 j
「兼併易能也,唯堅凝之難焉。齊能併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奪之。燕能併齊,而不能凝也,故田單奪之,韓之上地,方數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趙不能凝也,故秦奪之。故能併之而不能凝則必奪,不能併之又不能凝其有則必亡。」  ~7 z9 \7 a3 u- X. B3 e  P* l
侵略別的國家,荀子以為,其實並不難,把征服的國家凝聚起來,讓他們能安居樂業,循仁蹈義,忠君孝友才是不容易的事,否則像燕國併了齊國,費了重大的國力,不能凝聚之,結果是一場空,最後還是被齊國的田單奪走了。韓國的上地,完整而富足的歸予趙國,趙國不能凝聚之,結果被秦國奪走了。所以凝聚一個國家比兼併一個國家更形重要。8 S; y' a. ]" }1 G, Z5 E1 _
4.大凝之道:
, l; l  M9 d7 R6 P! r6 S" e* t荀子認為,只有王道才能堅凝之,否則徒勞其功而已。荀子曰:「能凝之則必能并之矣,得之則凝,兼併無強。古者湯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為一,諸侯為臣,無它故焉,能凝之也。故凝士以禮,凝民以政;禮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謂大凝。以守則固以征則強,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李斯對秦國壯盛的軍功,頗有傾倒之意,荀卿到此已經很清楚的把秦國的下場剴切的剖析,而迷信武力,羨慕功名,欲以威行霸道者,實宜清醒;然而醉心於霸道的國君和臣子們都是迷途而不知返。
  L8 D: Y; x6 i* [+ r( d6 r4 q結論$ e; R  W: L2 K4 i( F, A
荀子的軍事哲學,王者的大凝之道,系統井然有序,綱舉目張。首先把國際上的軍隊分類:一.盜兵,包括有亡國之兵、危國之兵、銳士之兵;二.和齊之兵,而和齊之兵包括霸主的節制之兵和王者之兵。以王者之兵為理想,霸者之兵雖和齊而未有本統,次之。對於為將之道則提出:六術、五權、三至、至臣、五無壙的原則。再於王者之軍制做詳細的說明。至於儒者強調仁義之兵,又為何不反戰,提出詳細的辯護。秦國的戰功彪炳,威行天下,震撼人心,最足以欺愚惑眾,也是儒家仁義之兵的強烈反諷,荀子以道德的勇氣,和哲學的智慧,予以評鑑,秦國乃是末世之兵,只有禮才是強國之本,功名之總,而秦國根本不具足,只知用慶賞刑罰勢詐,其實根本不足以盡人之力,唯有禮義德音才能使百姓大化至一,而兼人三術,僅有以德兼人,才是可長可久,以力兼人,和以富兼人,皆非長久之計,凝士以禮,凝民以政,方為王者的大凝之道。王者的大凝之道,幾千年來,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若能落實在現代化的台灣,融合西洋的民主憲政,實現主權在民的真正的王道,當能在廿一世紀不遠的將來再現光芒,或許這就是台灣儒學在整個社會已達成民主化和科技化之後的新使命吧!' q4 s( z, o5 Z6 s' v. U6 Z
(附注)
9 }( @5 w$ y1 y0 ?註一:同樣的例子,亦見於左傳哀公十一年:孔文子之將攻太叔,訪於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甲兵之事,未嘗聞之也。」,孔穎達正義云:正因孔文子非禮欲於國內用兵故也。" y  _( X$ `3 ^9 E
註二:見於左傳魯定公十年。8 u* ^5 T5 Q, z8 Y+ f+ Y8 `  b- G
註三:論語述而篇:「子所慎:齋、戰、疾。」
# n8 f/ t$ ?& \0 J( w註四:耶穌主張「愛你的敵人。」,用愛來消除仇恨,認為仇恨不能消除仇恨,他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給他打。」(馬太福音弟五章三十九)「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居,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的仇敵,詛咒你的人,要為他祝福;恨你的人,你要幫助他;迫害你的人,你要為他祈禱。」(馬太福音第五章四十三)
9 N, J- k& Z1 D. R0 _* A耶穌主張「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二十一)把政治、軍事都排除在外。6 ~. O+ h; g5 V5 Z, P; Z) N
釋迦牟尼佛在面臨祖國即將被滅的時後,仍然沒有主張以剎帝利種的身份,以王儲的立場興兵保衛父母之國,而堅持用慈愛說理感化的方式去勸阻敵軍,不採用戰爭的模式。這兩位教主堅持放棄武力的救世之仁,和儒家主張的仁義之兵,真是差異甚巨。參見The Dhammapada Commentary, author Buddha Ghosa, The flower Chapter 4 ,Verse 47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5 r) k( p  q9 d; _: ~/ w
註五:見孟子公孫丑篇第八。
; J) l" {# x, P% S" c1 x註六:見施銘燦著,荀子之強國強兵思想,高雄師大學報,第三期。9 M) X, j% d7 I3 R& Y, r) p9 _* b( `% W
註七:從孟子書中,我們得知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話想實行仁政,但內心對列強的壓迫,有強烈的焦慮和不安,要救亡圖存,有其它的面向必須考慮,則是很明顯的,這就是法家、兵家之所以被時代所傾聽的原因,荀子的軍事哲學也是這樣應時代而起。
2 Q4 C) B6 v  q' V0 r1 A註八:在荀子之前的儒者,能成為軍事專家的非吳起莫屬。他是儒門的弟子,但是一般都是把他歸於兵家或法家,若歸於儒家,學術上恐有爭議性,故儒家的第一篇軍事哲學,目前仍屬荀子議兵篇。
3 h+ N$ n, B' Y% w註九:宋代的學者蘇東坡,在其荀卿誌一文,評荀子的過失有如下數端:1.喜為異說而不讓2.非子思、孟軻二位賢人君子3.曰人性惡,桀紂性也,堯舜偽。4.李斯以其學亂天下。但是我們從上文中可以看出,李斯的價值判斷和軍事觀點,和荀子是迥然不同的。
2 q) F# K) m9 Z" a  J! G0 I註十:見史記的伯夷叔齊列傳。% l4 h* ?, o6 N; i7 n) [
註十一:李斯學成,欲赴秦國尋求發展,也親自向荀卿辭行,表明心志。見史記的李斯列傳。
: {9 u' z/ j6 e$ `0 m* @6 w5 {註十二:同註九。
+ k! [* N9 P/ j  w, e% l參考論文
. h; r/ V2 \" s3 f6 |" O' }$ p荀子的軍事思想 羅漢文 政治評論 第四十卷 第七期
) p, F% U0 E, ]6 F" k; e荀子議兵 周紹賢 哲學與文化 第十五卷 第四期
5 t. O- k0 e. y荀子之強國強兵思想 施銘燦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期" e, |: G. ^4 C2 b
參考書目1 h0 P( V  ~* Z% R" T
新譯荀子讀本 王忠林 三民! C9 B" ?% r4 T7 M' H9 s2 R
史記 司馬遷 藝文! z; {1 U) x, X1 \2 O% b$ C
荀子思想體系 姜尚賢 復文
- X* S; H  k- s2 B荀子哲學思想 魏元珪 谷風
: ~0 t9 I) G' l0 Y: H' j# X. I% ?) e荀子與古代哲學 韋政通 商務) d/ V1 ^1 J  N5 [
四書讀本 謝冰瑩 李鍌 劉正浩 邱燮友 著 三民+ g9 ]/ M. m7 `, L" c( v2 B
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啟超 東大
$ v0 w$ m0 z7 L* f7 Q6 N中國政治思想史 薩孟 武三民0 W8 E' Y$ j3 h& X
孫子與孫子兵法 孫思政 台灣大同書局
6 D/ U& C; D# b" _9 H聖經(新約全書) 國際基甸會) n9 ]  u5 a0 b
The Dhammapat a Comentary ,Buddha Ghosa,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