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长路三万

[原创] 读孟浩然诗的疑思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3-6 20: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3-3-5 12:06
古人的后人今人的前人曾经有言:天下事本难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后人的古人前人的后人如此对句:可疑事 ...

从王维,白居易以诗干谒名人权贵的记载,可以了解唐代士子干谒的过程,先准备礼物拜访有名望地位的名士官员,然后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诗作呈上给他,这些诗作都是平时自己认为是得意之作,请求批阅指导,如果这个名士官员认为这些诗作确实是绝妙好辞,自然会在文士同僚之间推荐夸奖,名声广布,登第有望。如果实在是水平不够,或者看不上眼,也就敷衍一番,鼓励几句,就没了下文,落第而归在所难免。
在唐代科举取士名额很少,白居易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所以,唐代进士可以说都是真才实学,没有贿赂作弊一说,可叹哪可叹。。。。。。王维以世家子弟和俊美风姿加上音乐天才干谒贵主,还是要有真材实料的诗篇,才能一举登第。白居易回忆自己应考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拳于战文之场,十年之间,三登科第。能够考上清北,都不是一般学子,至于其他人就不说了。明代汤显祖的戏剧【邯郸记】有关科举考试的曲目,就是用唐代科举暗讽明代弊端。

孟浩然因为落第,他干谒过哪些名士权贵,用得是哪些诗作,已经无从考证。如果从孟浩然的诗来说,从他三十岁到五十岁二十多年间,现在存世诗篇二百多篇,佚失不知其数。而现存诗作,干谒诗屈指可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6 22: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3-3-6 20:43
从王维,白居易以诗干谒名人权贵的记载,可以了解唐代士子干谒的过程,先准备礼物拜访有名望地位的名士官 ...

从孟浩然现存诗作可知,他虽然自认为是孟子后裔,但是没有世家背景。他诗中交往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明府少府官曹主簿一类,是七品八品以下官员,根本算不上权贵。这些诗作,也算不上是干谒诗,只是应酬诗。
能够算得上的干谒诗一首:
【上张吏部】
  公门世绪昌,才子冠裴王。自出平津邸,还为吏部郎。神仙余气色,列宿动辉光。夜直南宫静,朝趋北禁长。时人窥水镜,明主赐衣裳。翰苑飞鹦鹉,天池待凤凰。



这首诗全篇用赞美颂词和典故,歌颂张吏部。用“上”字表示尊敬之意。张吏部只是个吏部郎中,不是吏部尚书。和杜甫被称为杜工部一个意思。与【临洞庭上张丞相】比较,可见风格含义差得远。因为孟浩然寻求仕途,需要和张吏部打交道,所以才如此奉承,实在是有违心意。这和应试干谒诗不是一回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6 22: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3-3-6 22:00
从孟浩然现存诗作可知,他虽然自认为是孟子后裔,但是没有世家背景。他诗中交往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明府少 ...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明敭逢圣代,羁旅属秋霖。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沉。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跃马非吾事,狎鸥真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这是孟浩然在长安应试落第,求仕绝望,盘费用尽,决意归乡时给两位官员的辞别诗。
左丞,侍郎,在孟浩然诗作中已经是级别最高的官员了。按照这个情况来看,孟浩然可能是干谒过他们。但是没有结果。(裴迪大约也有过这个经历。)诗中用“权势沉”“当路者”几乎是明白显示出自己对求仕无门的绝望和不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22: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3-3-6 22:43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明敭逢圣代,羁旅属秋 ...

孟浩然落第,他自己说的是“不才明主弃”,很有些抱屈之意。后人评点孟浩然诗也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孟浩然确实是在应试文章方面才能不足。
与王维比较,王维诗文集中有多篇文章,涉及面广,有表文奏章,碑记祭文,佛道赞文,公文判词。王士源在孟浩然去世后只是收集了孟浩然诗,没有收集了孟浩然文章,是因为什么原因?按说孟浩然读书三十载,要应试,不会不写文章,但是却没有收集记载,在序言中有孟浩然自己对所作文字不满随时弃去,有可能他的文字水平差一点,影响到应试文章。宋代苏轼评价孟浩然韵高才短,后人认为评价合理。
王维上张九龄诗请求提携,诗中表示“愿为苍生谋,曲私非所求”希望为国家大事尽力,境界还是比较高,尽管他的后来作为没有实现这个理想信念。而孟浩然诗中对社会政治现实理想几乎没有涉及,就是个文字功夫很高的诗人,加上没有世家背景,如此在应试求仕过程中屡次挫折也是情理之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9 00: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3-3-7 22:30
孟浩然落第,他自己说的是“不才明主弃”,很有些抱屈之意。后人评点孟浩然诗也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但是实 ...

新唐书和旧唐书给孟浩然入传,繁简有异。因为孟浩然一生未仕,立传原因肯定是因为他的诗名。他的诗名能够广泛流传,与王士源和韦滔的编辑刻印诗集有绝大关系,韦滔序言明确说明这一点。
唐诗兴盛与唐代兴亡始终相伴。唐诗作者众多诗篇数以万计,能够流传后世,其中著名诗人有自己保存诗稿如李白,白居易,有后辈儿孙收集整理如岑参,杜甫,也有如孟浩然由友人收集整理传世。但是绝大部分诗人诗作都是在互相酬唱赠答中得以互相流传保存。
孟浩然诗传世,旧唐书没有记载与唐玄宗的不愉快遭遇,新唐书记载此事,而从史书记载时间上分析,此事几无可能。新唐书是因为从哪些传闻得此结论?虽然今日已经无考,只是可以从孟浩然诗的题目被改变由感怀诗演变成干谒诗,隐约大概模糊猜想出其来源,由疑问引出猜疑,如此而已。大约是后人因为对孟浩然仕途失意而表现出同情而对当朝者不满而产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3 21: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3-3-9 00:18
新唐书和旧唐书给孟浩然入传,繁简有异。因为孟浩然一生未仕,立传原因肯定是因为他的诗名。他的诗名能够 ...

孟浩然和唐玄宗内署诵诗的传说,真实性极小。但是既然是因诗而起,其传说起源可以猜测是与孟浩然上呈给权贵名流的干谒诗有关系。如此可以猜测,当这些权贵名流看了孟浩然的诗,对孟浩然的诗作意境挑剔不一。同时因为孟浩然的其他条件(家世背景,年龄,性格,等等)不足,大约这些权贵名流可能说,如果这些诗篇,经过圣上过目,估计也会是龙颜不悦吧。。。。
按照惯例,孟浩然应该是把自己诗作整理抄写上呈权贵名流。但是究竟是哪些诗作已经是无迹可寻。是否是现存孟浩然集中诗作,也是无据。
由此猜测,既然后人认为孟浩然集中诗作可能是干谒诗而被窜改诗题,如【临洞庭】被窜改为【临洞庭上张丞相】,【送丁大鳯进士应举】改为【送丁大鳯进士应举呈张九龄】,那么在当时传阅孟浩然诗的权贵名流之间,逐渐流入普通士子之间,可能是不知如何演变成唐玄宗真的看见了孟浩然诗,而皇帝和布衣身份差别,如何相见,就有人加上想象,扯上孟浩然比较熟悉的王维,演绎成这一段传说故事。
这个传说故事,产生并且流传的时间,猜测应该是天宝末年(天宝十年到十四年)。因为天宝四年王士源序言和天宝九年韦滔序言没有记载,天宝以后战乱,没有人会操这些心吧。这个传说应该是在士子诗人之间流传到宋代被欧阳修编撰新唐书时采用,进入正史记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3 2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3-3-23 21:13
孟浩然和唐玄宗内署诵诗的传说,真实性极小。但是既然是因诗而起,其传说起源可以猜测是与孟浩然上呈给权 ...

这些猜测纯系本人杜撰联想。于史无据,于理无凭。仅仅是思慕先贤,读其诗而思其人,猜测而已,故而名之疑思。达人见笑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3 21: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3-3-23 21:24
这些猜测纯系本人杜撰联想。于史无据,于理无凭。仅仅是思慕先贤,读其诗而思其人,猜测而已,故而名之疑 ...

古语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浩然一生求仕无门,布衣终身。与他同气相求的李白,王昌龄,仕途坎坷困顿潦倒。杜甫好像与他没有什么交往,但是在草堂有诗解闷也仰慕孟浩然诗,说明孟浩然诗流传广泛而且被杜甫熟悉,仕途也是一样命运啊。倒是王维劝他回乡隐居而自己仍然汲汲于仕途不肯离开,诗家以王孟并论为山水田园诗篇代表,实在是有点貌合神离牵强捏合了。题外闲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4 22: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3-3-23 21:42
古语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浩然一生求仕无门,布衣终身。与他同气相求的李白,王昌龄,仕途坎坷困 ...

虽然是言终而意未尽,姑且再举孟浩然诗为结。孟浩然虽然说是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但是诗集中还是以应酬诗篇为多,其次有问佛访道,游历求仕,诗中以山水吟咏为胜。其中名篇清新如“春眠不觉晓”,感怀如“八月湖水平”,田园如“故人具鸡黍”,愤世如“北阙休上书”,为唐诗爱好者传颂。有咏史一篇,堪称佳作,引此结束。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