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6|回复: 0

[原创] (二)先楚、后楚与考古发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7 22: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先楚、后楚与考古发现


    既然楚人是中原的外来人,或迁徙族群,他们来到南方的江汉间就有先后,最早的楚人是些什么人呢?
  在商代的卜辞中,就似乎反映出有两支楚人,他们属于“先楚”人:
  1 、《殷契粹编》的“楚”由“从林从木从”构成。卜辞“楚”代表的是商王朝在楚田猎
  2、“妇楚”的“楚”由“从木从”构成,妇楚之“楚”则代表这个楚与商王朝存在着联姻关系
  从二者的造字不同,和所在的地域与发生的事件不同,大致可以判断为两个“楚”,他们并非是同一支。
  据最早的《国语》记载,楚人的祖先祝融有八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史记》和《大戴礼记》也如是说。这就是说,凡是祝融的后人,都是楚人。祝融兄弟有八人,可见楚人家族庞大,并非一支。这二支楚人出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我认为,在祝融的后裔中,最有贡献和宏图大略的楚人,还数当初隐居于当今湖北潜江地域的姓楚后人。他们继承了祝融“光融天下”,彰显太阳之光明的仁德,并转换成人文道德之“教”的伟大事业,通过“荆楚”联盟,齐心合力,在对太阳道德的形而上学中,形成以“南”代“道”的儒家文化,并以各种文化渠道,将其发扬光大到顶峰,从而对华夏的传统文化起到了无法估计的影响。
  西周周成王时期的“楚”和“荆”,据卜辞有“楚子来告”,《清华简》也称“楚”,他们属于“后楚”人;而同一时期,又有《荆子鼎》称“荆”,《新蔡简》也有“荆”称记载,有学者认为“荆”就是“楚”。但“荆”就是“楚”吗?既对,又不对!我认为其中另有所指(详见后文)。
  追溯与潜江地域有关的楚人和楚文化来源,通过《史记·楚世家》可以找到一些端倪。又根据屈原的《离骚》之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查找“高阳”为“颛顼高阳”。《史记·楚世家》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司马迁说他是黄帝的曾孙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通过上述记载可见,在帝喾时期,有两个称重黎的祝融,他们是兄弟关系。这也说明,先楚人称重黎的祝融有两人属于明确记载。据查,祝融氏兄弟共有八人,但他们并不是居住在一个地方,具体是分散于何地,尝不清楚,只能依靠考古发现提供线索或猜测。
  《山海经》亦载“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山海经》又有:“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说明祝融是共工的父亲。综合《史记》中的“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乃以庚寅日诛重黎”。如果联系《史记·楚世家》和《山海经》或可看出些端倪来。如果按照《山海经.海内经》的说法,那就是帝喾时期,祝融的儿子共工“作乱”,帝喾要祝融去平乱杀共工,即要他们父子之间自相残杀!所以“重黎诛之而不尽”就不难理解了。其结果是:帝喾认为祝融平乱不尽心竭力,“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这里有一个兄祝融和弟祝融的分别。从兄祝融来说,可能与弟祝融不是在一个地方。弟祝融吴回可能与良渚文化地域有关。兄祝融在哪里呢?根据江汉流域史前文明的考古发现,可能与淮河中游安徽蚌埠双墩遗址,或从渭河流域迁徙而来的姜寨人有关。先楚人的兄祝融,将淮河中游安徽蚌埠双墩,或者渭河流域的姜寨文化带到江汉,后期的弟祝融将江浙的良渚文化带到了江汉。
  从早期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红陶缸上有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其中“牛角杯形”刻画陶符和描绘“稻草人形”的陶符,表明石家河人盛行“灌褅”,崇祀“帝”礼。而“帝”是人祖至上神。这种祖先崇拜与安徽蚌埠的双墩文化祖先崇拜极为相似。石家河古城内邓家湾社祀中心还出土了陶祖(男性生殖器),说明石家河人有生殖器崇拜现象。在史前文化中,淮河中游安徽蚌埠双墩遗址曾发掘出土了作为鼎足的陶祖,也是典型的生殖崇拜的表现。所以,早期石家河文化与双墩文化之间不仅存在着文化的交流,而且还伴随着人群的迁徙。换言之,早期石家河文化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从淮河中游迁徙而来的双墩人。
  晚期石家河文化出现了瓮棺葬成为唯一的墓葬形式,同时存在着玉敛葬现象。石家河文化中的瓮棺葬,特别是底端穿孔是半坡文化姜寨人的一种习俗,瓮棺葬成为唯一的葬式意味着姜寨人曾经主导了晚期石家河文化。石家河玉器深受良渚玉文化的影响,玉敛葬是良渚文化贵族大墓的普遍现象,特别是石钺的出现,具有明确的太湖地区钺文化印记。这又昭示,良渚贵族后来取得了石家河文化的主导权。所有这些现象显示,晚期石家河文化出现过两个主导人群,即北方的姜寨人和南方的良渚贵族,而且是从姜寨人过渡到良渚贵族。
  由此可知,三苗人群中,在江汉一带,主要由本地称荆人的土著、从淮河中游迁徙而来的双墩人、从渭河流域迁徙而来的姜寨人和北上的太湖地区良渚贵族组成,大致是因祝融、重黎、火正的司徒身份来到江汉。除了荆人外,外来的人因祝融的历史渊源关系,故荆人的文化可能存在与先楚人的文化交融因素。由于祝融的来源不同,三苗内部的人群之间,文化视野的差异可能较大。但是,潜江人的祖先——荆人兼收并蓄,他们在文化传统上,如对太阳的俯首顶礼、对“阳”的虔诚膜拜、对祖先的崇敬、信仰等方面都与楚先人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
  如果结合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记载,分析其中提到的楚人祖先重黎、祝融线索猜测:先楚的重黎、火正、祝融更换可能不止一次,也可能帝喾时代杀的兄祝融是双墩人或姜寨人,帝喾杀了祝融,继后令祝融的弟弟吴回任祝融,这个吴回可能是太湖地区良渚人。他们到江汉间的潜江、天门一带任重黎、火正、祝融或司徒之职官,将淮河中游的双墩人、或渭河流域迁徙而来的姜寨人,以及北上的太湖地区良渚人的部分精英也带到江汉间的潜江、天门一带,同时也将这些地方的文化元素带来,进行了早期的荆楚文化交融、化合。
  由于石家河文化早晚两期担任重黎、火正、祝融或谓“司徒”的领导者更换,导致其渊源不同,从而导致石家河文化早晚两期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换言之,生活在江汉地区的三苗集团内部曾经发生过权力更替,荆人的集团权力从双墩人转移到姜寨人最后转移到良渚贵族手里。
  在这一时期,尧舜禹集团和三苗集团都出现过权力更替。探讨这种权力更替对两大集团之间战争的影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同时,对探索潜江人的祖先之祖先的来龙去脉,也是极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说,距今4600年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间。在中原地区,所谓的“龙山文化”取得了主导权;在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取代了屈家岭文化。与古史传说相对应的是,尧或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三苗成为江汉平原的主导人群。
  事实上,中原地区与江汉平原的对抗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尧来自良渚平民,三苗被认为是九黎(炎帝)后裔,屈家岭文化正是良渚平民北上江汉平原后,与荆人共同创造出来的。换言之,在来自良渚平民的尧取得中原地区统治地位之时,江汉地区发生了一次文化领导权的嬗变,良渚平民主导的屈家岭文化消失,以“三苗”为主导的石家河文化走上了历史舞台。这是否意味着尧的势力在南方的失控或者转换?代表“三苗”的新生石河文化,在那个多水患自然灾害、多迁徒、多兼并战争、多生存空间与利益的争夺,甚至出现意识形态、信仰、人格与文化的尊严、方位文化地位同中原所谓“华夏”的相互抗衡与较量。例如所谓“蛮夷滑夏”、“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无论真相是什么,但史载所表现的,就是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曾出现过较量的,这也是历史争战可能出现的必然现象。
  重温《史记·楚世家》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司马迁说他是黄帝的曾孙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在上述记载中,与南方、太阳有关,并在《周易·离卦》之“火”、“光明”有关的神灵、祖先,全部在楚先祖中出现,其中有重黎祝融,并说,重黎就是祝融。因祝融在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即平乱不力而被杀,启用祝融的弟弟吴回为重黎,承担“火正”之职。
  《史记·楚世家》追溯“吴回”还载: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吴回生了陆终,陆终生有六个儿子,其中的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后来到当时潜江地域的楚人就是季连的后人。楚人在夏的时代曾当过“侯伯”,但在夏“桀之时汤灭之”,被“(商)汤”灭国。被灭国的楚人踪迹是:“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其中以“熊”为姓的“穴熊”,成为追踪楚人的线索。《史记·楚世家》承接上文继续载: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後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由上记载可见,称重黎的祝融,帝喾的司徒,他大概是帝喾时代最早到荆地的“先楚”,因为司徒是主管南方的官职,其与当时产生“鸡鸣歌”的潜江关系密切,因潜江地域的方言语音声调,与公鸡打鸣的音乐结构完全相同(详论见后),有与太阳相通的“风水”,可谓是“南方” 的“太阳城”,说不定早期的祝融,就是以当时的潜江地域为政治中心。因为这里不仅有史前八千年的大型遗址,其面积达三十平方公里,证明当时的潜江具有中心城市的态势,而且祝融的芈姓楚后人,就深藏于潜江,这种现象出现,不是没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的。
  据文献记载,楚王族出于上古著名的祝融部族。祝融部族传至陆终以后,部族繁衍支系众多,形成祝融八姓,楚王族即祝融八姓中的芈姓季连之裔。但季连之后仅两传至穴熊即面临“中微”,部族的发展即遭重大挫折,不仅居地不明,连世系也不清楚。穴熊之后,“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史记·楚世家》)至商末周文王时,季连的后裔鬻熊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商末之时,纣王众叛亲离,商朝的统治危机四伏,渭水流域的周族势力却乘机强大起来,其君西伯昌(即周文王)广纳贤士,团结诸侯。楚祖鬻熊把握此一时机,审时度势,投奔周文王,与周人建立了政治联系,从而奠定了芈姓楚人受封建国的基础。
  根据包山楚简246号鬻熊是位于荆王熊丽前面先楚中的最后一位,他是楚国开国史上很显赫的人物,传说他曾作为周文王的臣子火师,因他早卒,所以封他的后人于楚。"自清华简《楚居》整理公开后,支持此说的学人渐成主流。
  其中“鬻熊”的重孙子是“熊绎”,就是到潜江来的楚人。在鬻熊之前的楚人,考古界称其为“先楚”,即先祖。这一称呼的依据见于湖北荆门出土的战国楚简。据荆门楚简第217简载:“祷先楚老僮、祝融、鬻熊各一”;第237简载:“祷先楚老僮、祝融、鬻熊各二”。
  从朝代划分界线,大致应该是西周之前的楚人可称谓“先楚”人,西周时代的楚人可称谓“后楚”人。
  从楚人祭奠的祖先分析,“老僮”应该是早期楚人的始祖,但几乎找不到详细的资料。其后是祝融与鬻熊。任“火正”的先楚人重黎或祝融,被帝喾杀后,又任其弟弟吴回担任重黎,“复居火正,为祝融”。而吴回的孙子则叫季连,他的后人是一位中兴之主,叫鬻熊。楚人祭祀的祖先有三位:老僮、祝融、鬻熊。从祝融和鬻熊两位来看,都是有所建树的人,其中,鬻熊对后来楚国的立国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熊绎是鬻熊的重孙,也是周成王封侯时,划地立国的君主。根据以鬻熊为界,到熊绎时,再次来到潜江地域的,已经是后楚人了。
  追溯楚人的历史,无论先楚人还是后楚人,他们都不属于南方土著的荆人范畴。可想而知,如果楚人是土著荆人,还有什么必要再用“楚人”来称呼,以与荆人区别呢?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