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9|回复: 0

[原创] 7、潜江方言语音的历史证明 “荆楚语言”同化的可能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9 20: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潜江方言语音的历史证明
          “荆楚语言”同化的可能性



  潜江地域的语音现象,在历史上有两次变化现象:
  一次是西晋时代从当时潜江的涌水自然堤上分出监利县,一次是明代从江西移民到潜江。从分设监利县和从江西移民潜江境内的现象可以发现,潜江地方语音的保留与同化现象。
  从与潜江有关的已知语音历史现象分析:晋代的监利县是当时从潜江境内涌水自然堤上分立的县,至今的监利北部仍然与当今的潜江语音相同。证明潜江方言语音从晋代到现在,都没有因历史变迁而发生任何变化;明代从“江西填湖广”的移民现象分析,江西的移民主要分住于三江、竹根滩、沙街、泽口一带。清朝时这一带仍有“烂泥湖”之称,江西的移民到潜江后,被潜江方言同化,泽口、三江、竹根滩、沙街一带,现在早已听不到江西的语言音调。在这个同化过程中,曾经历潜江人比喻的“江西驴子学马叫”之同化过程。
  从晋代在潜江的分疆设监利县和明代的江西人迁入潜江,这两则与地方语音有关的例证可以推测,楚人在潜江的五百年中,也有被潜江土著荆人的方言语音同化的可能。对当时来说,即楚语被荆语、南音同化。这种同化与地方文化的法则有关,其法则是
  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潜江的楚人也必被潜江的水土所同化;
  二、“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必须入乡随俗,向当地的“土著”跟风学语,以尽快地被接纳,融合立足。
  所以,当今的潜江语言,就是已经完全同化楚人留下的正宗荆楚语。如果不是,那楚文化就是一个与华夏文化无关的“传说”。
  古往今来,或有人问:潜江人的语音有没有变化?我认为,没有变化!
  此论的依据是,通过晋代在涌水自然堤上分设监利县,当今的监利北部仍然是潜江的方言语音,证明晋代到至今,潜江语音没有变化,西汉建立时间为公元前265年,到现在的2023已有1758如果以晋代为时间起点,向上推溯到公元前1758年,潜江方言语音也应该不会有变化,那么,当今的潜江方言就是史前所谓的“荆(楚)语”无疑。
  另一个例证是明代移民,江西填湖广。当时有江西的大量移民被迁徙到潜江的三江、沙街、泽口一带。江西人迁入潜江以后,也是入乡随俗的,他们学潜江人讲话,模仿潜江人的语音与语气表达习惯,当时的潜江人笑话他们的蹩脚的模仿,说是:“江西驴子学马叫”。但随着时日的推移,现在已经听不到江西话,全部潜江语言化了。明朝1368年成立,现2022年,距今654年。江西人已经全部潜江语言音调同化。
  由此再分析当时在潜江滞留五百年的楚人,他们在语言上的“潜江化”现象应该也不会例外。如果不是,那么“荆、楚语”到哪里去了呢?难道“荆楚语”会从人间蒸发了吗?如不是的论点成立,楚文化也就找不到根基了,还能到哪里去找所谓的“楚文化”和“楚语”呢?!!!例如,典型的“兮”、“些”方言楚语,至今仍然是潜江方言中的“口头禅”,运用得极为频繁、广泛,已经到了日常口语中不运用几次,乃至十几次,就不像是潜江人的地步,也可为此说的力证。
  应该说,楚语就是方言。首先是历史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离我们当今社会太遥远;第二是楚语的地方性是狭义的地域,不是广义的指凡是曾被楚国占领过的地方。
如果说,追溯潜江的语音历史,通过上述事实推论,可以发现没有变化。那么,潜江的语言就有可能是荆楚语合流的结果。
  潜江的“荆楚语”是当地普遍使用的语言,它属于北方官话中的西南官话。潜江方言的源头为荆人的当时潜江地域荆语,或谓土著荆语,后来由于芈姓楚人定都的加入,且坚定不移的居住时达五百余年,故形成了潜江的“荆楚语”,即楚人被潜江的荆人同化后,成为楚国的通用语言,故有“荆楚语”之说。
  我认为,所谓“楚语”,和我说的“荆楚语”主要是指方言,是一个区域的方言与语音。因为所谓的“楚语”不是没有根基的外星人语言,它有产生的根据地,所以,没有那么神秘;再者,楚语不会凭空消失,至今应该仍然存在;其三是根据考古发现、史料记载、音乐传承、人文现象、方言土语所保留的相关文化因素,所谓的“楚语”一定会发现其踪迹。而这些条件,潜江都已经具备:
  例如:
  1、芈姓楚人在潜江的历史最长、最重要、最鼎盛;
  2、潜江的“鸡鸣歌”就是《楚辞》津津乐道的“阳阿”,至今仍然在流传;
  3、潜江的“鸡鸣歌”叫“楚歌”,例如《四面楚歌》就直接点名,有从《南风》到“楚歌”,再从“楚歌”变为汉代的“楚歌曰艳”,并有“荆艳楚舞”的分野。流传至今,直至形成“皮黄腔”,最终形成京剧,均可发现其踪迹与华夏的音乐文化形影不离;
  4、楚文化的代表性方言“兮”、“些至今仍然在潜江普遍传说;
  5、楚人的根据地在荆州,具体地域在当时的潜江。而潜江语言在当今的荆州地区具有核心性地位和辐射圈的影响作用。

  我认为,大家所谓的“楚语”,我说的“荆楚语”,就是当今的潜江话,《潜江方言文化》一书现已在编撰之中,不久即将付梓,详论请见该书。
  根据《诗经·鼓钟》有“以雅以南,以龠不僭。”《后汉书》注,薛君章句载:“南夷之乐曰南,四夷之乐,唯南可以和于雅者,以其人声及龠不僭差也。”证明西周的“雅”是以“南”为标准的,且四夷只有“南”可以与“雅”相“和”,包括与语言、音乐有直接关系的人声。一个“唯”字,将其他的“三夷”排除在“雅”之外。例如,周公和召公就只到南方来采风,没有到其它的三个方向去。
  由此我推测,儒家的经典之一——《尔雅》,也应该是研究南方语言的主要工具,因为“唯南合于雅”,是为了注明给其它地方的人看,以了解南方以荆人为主之话的。《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的意思(后来写作),的意思在《尔雅》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的书
  但是,由于儒家文化北方论的原因,将“南方”视为“南蛮”而排除在外,导致《尔雅》也找不到根基地了。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