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6|回复: 5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意辨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3 15: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对《论语 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意存在争论。这一争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句意不同,对孔子的为政思想评价不同。本文首先从句读分析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民可使由之正确的句读方法应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而澄清了多年以来在这一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也使孔子多年来蒙受的不白之冤得以洗刷。
2 M1 h0 B/ o7 K9 ]' T1 ]$ Z" x  - F  e. G8 Y5 z) p, N
    主题词:孔子 泰伯  论语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 {8 y1 S. [( n+ n2 r                         ' ^/ N: `; R  U4 y0 ~! o
一、引言:我们可能误解了孔子
0 ^% x) S' J) r" Q! i0 e    《论语·泰伯篇》第九章很短,但很有名。原文只有“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十二个字。在三十年前的批林批孔运动中,除了批孔子的“克已复礼”外,重点批的就是这句话了。当时这句话的句读是这样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当时,“子曰”被翻译成“孔老二说”,孔子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孟皮,所以孔子被称为孔老二。这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失去了敬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被解释成“老百姓只可被驱使,而不可以让其知道为什么”。如果句读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讲也没有什么错误。由这句话批判者认定孔子是愚民政策的鼓吹者,是愚民政策的始作俑者。孔子不仅搞“克已复礼”(照当时的说法“克已复礼”就是复辟),还搞愚民政策,罪莫大焉。由于当时的批判声势浩大,以至于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几乎都知道这句话。即使现在,其影响仍在。在最新出版的比较权威的《论语》的注释本中,当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仍然延续当时的解释(参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的《论语注释》)。我家里有三十多个出版社出版的《论语》,所有的版本都是这样解释的。 4 U% E, l. W, T& t) F8 Y" d
  " I  i7 L: ~, ]7 ~1 ~% h
    学习古汉语的人都知道,最早的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因为古代的字要么刻在甲骨上,要么铸在钟鼎上,要么写在竹简上,非常麻烦。这势必要求行文异常简练。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古代人创造了文言文。文言文的特点是行文简练。行文简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字尽量少,二是修饰少。孔子在《论语》中就曾经讲过“辞达而已”(见《论语·卫灵公篇》)。由于用字很少,由于字义多变,由于存在更多的省略,短短的一句话就会产生许多歧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这样。因此,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必须结合孔子的一贯思想与主张,必须从多方面去考察。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就有可能曲解孔子,误解孔子,甚至冤枉孔子。
7 c+ e8 m4 i' c二、辨析:由句读到句意
' Q$ ~3 ~5 R1 E4 {& F    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言,如果不考虑说话人的思想,仅从句读方面考虑,且句意完整,可能有6种标示方法。
4 P& @( G* C' Z" y  - f: _( N  B4 ]4 o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a5 I' O, A8 B2 E- t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9 e1 ~* O- s4 h8 v# S3 u/ h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A6 H( \3 g4 _1 B+ k  f& ]
      4.民可使,由之不可,知之。
7 t- V: u1 w+ y) q" S1 r* p) K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R: K7 s& s# K8 z- q+ f+ H; n3 x( L
      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 l$ t2 a! d/ \# n: F
  ) h( V5 t! \: e6 x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泰伯篇》之第九章。原文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既然标明是“子曰”,那毫无疑问是孔子讲的。但孔子为什么讲这句话,在什么场合讲的这句话,又是对谁讲这句话,原文没有交待。既然原文没有交待,我们只能猜测。当然,猜测也不是没有根据的瞎猜。我们要根据孔子的一贯思想与主张,联系到当时的生活背景加以分析。
; V( P" q8 [8 M0 M  7 @* K; ^5 J1 `; S4 f! m" Z$ L
    1、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k# ?( w! }% g8 \; ?, ^
    h. m! @9 {; d1 o- @* t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读古之有之,并不是文化大革命的发明。文化大革命时期不过是借这句话来攻击孔子而已。何晏的《论语集释》、邢昺的《论语疏》、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都是这样的句读。古人在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一般都从正面解释。说,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不让他知道呢?何晏的解释是“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何晏〈论语集释〉),邢昺的解释是“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邢昺《论语疏》。)既然不易知,知起来很麻烦,所以就不用知了。近代学者对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都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孔子把民看作愚昧无知的人,可使由(服从)之,不可使知之……”指出孔子政治思想保守。又如冯友兰在《论孔丘》中说:孔子认为“民”是“下愚的人”,“他们不可使知,所以只可以让他们听从驱使。”指出孔子鼓吹愚民政策。文革时批判孔子的愚民政策,大都数人也都是引用这两位学者的话。 2 y) x: R1 |8 g- C: K, B
  
5 E2 W$ L& o: v+ d2 J$ C    应当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没有什么错。但这只是几种可能中的一种。从孔子的一贯主张来看,孔子不赞成愚民政策。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孔子把一生中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说出这种话的人怎么会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呢? 2 W4 J: X. o3 V9 \
  
, U1 ?# @' _3 y$ _. ]8 _    那么古今学者之所以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从整体思想上去把握孔子,这样就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二是以自己的好恶来解释。喜欢者极力为孔子辩解,如何晏与邢昺,不喜欢者则极尽诋毁之能事,如范文澜与冯友兰。好者使其偏,恶者使其冤。批林批孔时大批孔子的所谓愚民政策,就是使孔子蒙受了许多不白其冤。 , l2 w: K5 h) j6 T# J+ b- o, ]/ k+ r
    还有的人从“民”字上做文章来解释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这里的“民”指的是奴隶,既然是奴隶,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当然就不需要“知之”了。持这种观点的是部分台湾学者。这种解释有两大问题。一、中国古代是不是实行过奴隶制到现在学术界仍有争论;《孟子》中有关于井田制的记载,很多人据此认为中国没有实行过奴隶制。二、外国的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中国古代社会是不是这样没有人证明过。至少没有人证明孔子生活的那个时期是如何对待奴隶的。三、即使孔子那个时候有所谓的奴隶存在,从孔子一贯的主张来看,孔子不大可能认为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孔子主张“仁”,仁者爱人。主张爱人的孔子是不会有如此主张的。 0 E6 H1 F$ k& R' X: ~6 \7 e
  * W+ m5 f% Y9 {' D; s5 `
     2、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 g4 o0 q5 u3 J) \
  
' E0 F4 y$ X* E, o: `/ B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句读最早见于宦懋庸,他在《〈论语〉稽》中解释孔子的这十字名言说: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或曰:舆论所可者则使共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理解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可”。在这种解释中,“可”是外动词,认可的意思。与宦懋庸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台湾学者俞志慧。他发表了两篇文章。一是《〈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见《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五期,1997年1月号),一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补正》。在《心解》)一文中,俞志慧通过对《论语》一书中有关“由”、“民”、“使”三字的全部义项和句例的研究,结合儒家仁民爱物、“政者正也”的思想进行分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可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指出其中绝没有什么民愚或者愚民思想,相反,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思想的体现。
& O) w- z+ g! {# y  u: W4 W. x  
$ D, m$ E& [' {# ?4 _+ S    应当指出,宦懋庸与俞志慧虽然同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读,但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所不同。宦懋庸理解的“民可”与“不可”与俞志慧理解的“民可”与“不可”不同。宦懋庸把民分为两类,一类是“其可者”,另一类是“其不可者”。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不可者也使其知之。其可者与其不可者由舆论判定。而俞志慧对此的看法有所不同。俞把“可”理解成“可以”、“行”,把不可理解成“不可以”,“不行”。即当执政者认为老百姓的道德、行为符合“道”、“礼”的要求时,就随他去,不要管他。如果老百姓的道德、行为不符合“道”“礼”的要求,就要告诉他,引导他。这里,俞志慧强调的“可”与“不可”重点是从是从行为上判断,而不是简单地分类。应当说,俞志慧的解释要比宦懋庸的解释更灵活,更全面一些。 ' d+ l% ^5 a4 o. ?" K# V$ A# A
  : F4 k# D( E( L, ]
    我是赞成这种句读的。因为无论是是宦懋庸的解释还是俞志慧的解释,都符合孔子的一贯思想与主张。孔子不主张愚民政策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除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以作此解释外,我们从孔子所编的《春秋》,所删定的《诗经》以及《论语》的其他篇章中我们找不到类似的证据。从历史上看,孟子是孔子的忠实信徒,孟子是主张民贵君轻的,主张民贵君轻的人说什么也不会提出愚民主张的。当然,孟子不是孔子,孟子比孔子晚一百多年。但如果孔子存在严重的愚民倾向,不会不在孟子的著作里有所体现。
8 S. G) U7 C- k  k) y  
4 V# ~( K; W. Q    3、关天“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 j; I. r6 Z( y% K- K  
* @- k( a$ s/ L1 {* m6 ~    上面所举的两种句读不同的句子都是讲得通的。但按第一种来解释孔子的话,则与孔子的思想抵牾太甚。第二种虽略近孔子的思想,然此中“可”义模糊,解释者也有不透彻之嫌。其实还有第三种句读方法。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第三种句读方法,由于对使的理解不同,又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5 \% J" Y2 `; G, a  & s# B  |, c  A% r5 Q
    第一种,把使当作“被支使”、“被使用”“被“驱使”讲,就可以翻译成“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见刘LAN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别解》一文。 ! q6 G# ?9 K4 Q7 H- Y# S
    这样才更符合《论语》的语言规律,也更合乎孔子的思想实际。
- I9 i1 L5 n5 D    此句读法中,“知”、“由”都作使动词用,“使”字自然属于前面的假设分句,否则便是冠上加冠了!“之”,代词,代“民”。
! |" s0 [& ~$ Z/ [8 p2 S  ; X2 y6 k9 T. n: `8 `6 ^: G
    据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使“在古汉语中有两个基本的意思,一是刚才的“使用”,“支使”,二是“使者”、“出使”。如果作使者讲,那样能讲得通,不过有点笔走偏锋了。笔者在《冤哉,孔子》一文中提出这种观点。原文是这样的:
0 Q! q; j: @* K: j1 i# n8 L+ g# ^  / X) [5 Y5 f7 t+ r
    “我们可以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句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做如下猜想:有一天,国君在向孔子咨询,要派人到国外执行外交任务该怎样做?(我们知道,孔子做过鲁国的司寇,孔子在鲁国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的。)孔子就告国君,如果有人可以做使者(有出使的条件与能力),就应当授以特权,由他全权处理,不要过多的限制;如果他条件不具备,就应当告诉他,他有哪些方面不足,哪些地方应当改进。把“使”理解成“出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不是在讨论一般的原则性问题,而是在具体地讨论外交问题。 5 O; J/ H) Y& k$ s9 a& Z
4、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M% D- W* a7 U4 }" R% `    这种句读是笔者有一天在备课时忽然想到,查遍手头所有资料,没有见到;又在网上进行了搜寻,也没有见到。恐怕是笔者第一个提出。首先,这种句读方法符合古代语法,其二,语意上也讲得通。据此,可这样解释:如果老百姓可以被支使,放任自由是不行的,必须加以引导。孔子一生主张“克已复礼”,孔子一生都在为建立一个礼制社会而努力,孔子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孔子是主张对老百姓加强领导的。在《论语·为政篇》孔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照此看来,这种解释也能讲得通。只是读起来感觉有些突兀,不大那么顺口。 6 h* U# y* H) ?' [+ v0 M+ f- n
    5、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 e$ C4 ^6 _- Q! d% v* f, N
    这种句读也有人提出过,这是最近的事。在2004年8月24日的《语言文字报》上,王昌铭先生撰文提出这种观点。照这种句读,这是孔子在自问自答。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孔子说,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要进行教育。”这种解释不为错。 : ~( r$ \  [; ^+ `+ a
至于第六种句读,与第五种差不多,就不再详述了。
; |1 a  |1 h; j三、结论
4 o# G% q4 L# d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几种可能的句读。不用说,我是赞成第二种句读的。我觉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无论从行文,还是从字义,还是从思想角度,都符合孔子的一贯思想与主张。而一贯的思想方法是孔子主张的方法。《论语 ·卫灵公》中曾有这么一段话:“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以一贯之”。主张对人民实行教育并身体力行是孔子一生的追求,据此来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应是最正确的。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孔子不是愚民政策的始作俑者,相反孔子是极力赞成对人民实行教育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最好的例证。
- W$ r" |, U) I9 {# w$ I    至于第三种与第四种句读,讨论起来是比较有趣的,所以也罗列在这里,博一笑。第五种及第六种也不错,一并介绍给大家。 1 U4 g& S( f# J) a' q% E/ i
    最后我着重强调,我是反对第一种句读的,因为这使孔子背了多年的黑锅,虽然孔子对此并不不意。我之所以说孔子不在意,是因为孔子在《论语 学而篇》告诫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孔子不在乎是一回事,我们冤枉孔子是另一回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多思、善思、深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冤枉孔子。孔子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背了多年的黑锅,现在是到了去掉这口黑锅的时候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6: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使而由之,天命之谓性,习以性成,气以理生化乎质,性命学也;不可使而知之,质文之心性变化也。明有性情,幽有鬼神。当明诚以教,仁义礼知之知,知理履人道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1 08: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读法是正确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可以让人民只认识事物的名字,而要让民众认识事物的起因和后果。大力开发民智!# C  X/ [; V$ O- N

0 @: q' ~$ U; K' a8 w" u2.“因为古代的字要么刻在甲骨上,要么铸在钟鼎上,要么写在竹简上,非常麻烦。这势必要求行文异常简练。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古代人创造了文言文。”
5 p/ M2 g+ o3 j9 \) Q: m7 |说这句话的人根本不懂文言文,只是猜想。猜想害死人!
; `) v" K$ [' f, r0 K1 L文言文是人进入一种状态后的语言形态,具有共同性。是对一事物全面掌握后所形成一种最全面的语言形态,对比西方语言可以说是无漏洞的语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4 15: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孔子的论语逻辑,与文言文的话语工具何涉?如何理解其表述的逻辑义至真,从孔子的人生经历,以及《论语》的逻辑精义去探究,从先秦时代的历史逻辑去探究,从思想史的历史逻辑去探究,从现实逻辑,会通古今通义角度去探究。9 k" _9 ^1 Y  c+ s
孔子人生,最感慨两件事,其中之一是天命。放弃周公志,转途思想研究,人道施教而教化无类,成为儒家文化奠基人,天命所“由”。天命成实在,是人生选择路向的客观条件,是人能弘道之客观条件。孔子感慨于天命之人生缘根于命,以己之命推及民之命,言出“民可使由之”之论语,何尝不是“推心置腹”,忠恕之道。
7 |2 T) S  `$ _$ s7 L" T: m“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对性命范畴的逻辑论述,清晰了孔子的论语逻辑。“命也,有性焉”,不是民命“由”自天命的现实人生之写照?孟子秉持人能弘道的儒家精神,“君子不谓命也”,正视天命实在的客观条件,作好心性准备,一是善养浩然之气,备尝艰辛与困苦,倡导精神哲学;二是随时缘俟机遇耐心等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时随“由”天命,达时俟“由”天命,心性基础还不是“命也、有性焉”的天命所“由”。
) \" b' M. ^) b* G2 t《中庸》的性命学命题,“天命之谓性”,天命定角色位置,“习以性成”,生变化气质。“由”自天命,形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矛盾体,不是在释解孔孟天命之“由”的逻辑义?
6 c' E: Q% f" f. R' @; O" O盛唐过后,士大夫群普遍存在的心性现象,“穷则独善其身至真,达则兼济天下无望”,与宋明理学“天命之谓理”的性命学逻辑,成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至真与无望皆属天命之理,归根结底还是天命所“由”,“由”自天命成定命论了。
; h4 X  q) m$ x船山论理道心统性与人心统性的矛盾理论,“人心统性,天命之性其原,气质之性其都;道心统性,天命之性其显,气质之性其藏矣”。如何理解?以陈景润的人生事诠释。国家统一分配,陈景润从事教师工作,工作一蹋糊涂。却又是“天命”所“由”,“道心统性,天命之性其显,气质之性其藏”。后来,熊、华两教授发现是“人事错位”,代行天命调其到数学研究所,“人心统性,天命之性其原,气质之性其都”,顺其志趣、人能弘道而获取优异的研究成果。人心统性与道心统性,皆出自天命所“由”,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2 K9 `( y5 K) E/ z# x
普世习俗都有一个流行说法:听天由命。由命,不是“民可使由之”的逻辑注脚吗?
1 w/ S3 M. l, L4 B“不可使,知之”,涉孔子人生的另一个感概:人心不古。孔子因于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人心乱局,与心性异变的社会现状,由衷而感概!《易传》有“明有性情、幽有鬼神”说;船山亦有“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说。都在论理人心。人心不可欺,不可侮,也不可使,你要使便可顺你所使吗?只能人道教化,使其明人伦而知性,与人心不古的感慨,逻辑衔接而来吧!仁义施教,克己复礼,还不是在于知,明理履行人道吧!孟子的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尽心尽性,还不是为了仁义行于礼而致知吗?《易传》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就是致知。《中庸》云:“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实也、忠实也。通性而忠性,故谓之性。忠性求实,诚明也,仁义礼成知之致。明诚施教,也是达成仁义礼之知性也,都在扩充人道践行的心性之知吧!“不可使知之”的知,都是因于人心之疑所存有的变化气质,务于人道施教以成致知之道。
' x% h* x4 N) s; H" a如果再作深层思考,从船山的道心统性与人心统性的矛盾理论,再联接到道心人心的危微之几,环境造人、文化造就心性的哲理逻辑,是否感觉到与人道教化不一样,且更重要的社会教化问题。何以营建仁义健康与礼义健顺的心性体系,使之成为质文心性合道合体的社会实在,这是文化造就心性,施行社会教化必以思考的问题。同时,明诚的人道施教,又是什么性质的人道施教,“非诚之离明,明之离诚矣”,同样离不开仁义健康、礼义健顺的心性基础成社会实在的问题,以使社会教化与人道教化合二为一,成矛盾的统一体。注意纠正人为文饰成异化,扭曲自然的理论趋向,真正从礼乐、情理、理欲等矛盾原理去理解人道之自然,施行社会教化与人道教化的合二而一。
/ X) W$ M0 S' D/ p; ^提出社会教化与人道教化的问题,也许将孔子的话题扯远了。跨越二千数百年时空去解释孔子的论语逻辑,言之未明将以明之;言之未详将以详之;言之未透彻将以透彻之,此逻辑还原之理论*功夫也。范畴间的普遍联系,逻辑内在更有深层蕴义潜在而隐微,随历史与逻辑之演变而渐逐彰显,会出现新的哲学范畴,新的哲理逻辑。潜在隐微之逻辑转化成通义彰显之逻辑,此逻辑升华之理论*功夫。船山诠释先儒经典,《读四书大全说》、《诗广传》、《尚书引义》、《周易外传》等著述,无不是显现逻辑还原与逻辑升华的理论*功夫,探赜索隐,阐述其哲学思想,将先儒思想提升另一理论的高度。
) m$ d" m" f3 {7 t( M. @, f/ k- u7 U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5 15: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08: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 s8 ~! |5 N; X. Z7 k' r* L; e% y, N# A
! N1 X5 b0 s/ v! U# F: H  t

  u. w& {, L6 S  {! _; V) Z4 ~- x, _5 M8 i6 `4 E7 t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 w0 @6 m; s* t2 B% j$ c( ]6 R8 m- r. @1 d0 ~) B' f

% V5 f3 l" ~: }6 L7 [  o  j, Q7 F0 {2 {7 X7 B* t  Y5 ^3 j3 M
$ f( h. J! Z) T9 z7 P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