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回复: 3

[转帖] 以对立统一观点解读道德经帛书版第一章(送交者: 514925260[布衣] 于 2023-12-24 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6 06: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对立统一观点解读道德经帛书版第一章-道可道也(1)

送交者: 514925260[布衣] 于 2023-12-24 21:19 已读 1366 次 2赞 大字阅读  514925260的个人频道 +关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本章帛书版与通行版差异很大,字句之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以前以通行版来解读,但在慢慢解读道德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越来越多,所以转向了帛书版,发现帛书版问题就少了很多。发现这一章之前的解读,错误太多,解读的比较简陋,故而重新解读本章。

《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中有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做车轮的木匠,对恒公说,古时圣贤所写的书,都是糟粕。他以自己的经历来说明,做车轮的时候如何用力如何控制力道速度,这些都无法用文字表达。他还活着,都无法将他的技艺传承下去,何况是已经死去的圣人。庄子用这个故事是想说明:道,是无法用文字讲述清楚的。这也就是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这样理解对不对?

也对,也不对。

先说对的部分。

任何一个事物,哪怕是最简单的,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很多方式去表达,比如影像,声音,文字。其中,文字只能包含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信息,大量的其他信息都丢失了。但是在古代,能够把信息保存一部分并流传后世的,只有文字。所以,文字确实无法将大量的信息保存下来,而只能选择性的保留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所以,文字的确无法将信息完整的说清楚,不仅仅是文字做不到,任何其他方式都做不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庄子这个理解是对的。

但是,文字并非毫无意义。信息也并非无法留存。否则,文字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就无法解释了。文字保留的是其中关键的重要的信息,并非全部信息。所以,要理解文字所要传递的信息,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文字就好比一堆密码,一个钥匙,在完全没有知识积累的人的眼中,这些文字就是天书。积累的知识如果不够,也经常会得出错误的理解。文字是完整信息的一个关键,一个线索,一个钥匙。文字下面隐藏着大量的信息,需要人去解读,去读取其中丰富的信息。

这才是文字的意义。道德经之所以难懂,就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知识积累不够。道德经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知识,就是唯物辩证主义。以唯物辩证的思想去解读道德经,就会很简单。以其他思想去解读,就会出现很多奇奇怪怪的解读结果。

所以,道,并非是无法言说的。无法用文字去描述的。只是无法全部说清楚而已。言者,听者,都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可以理解交流。否则,就是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上。

这是庄子的理解有所不足的地方之一。

其次,从本句的句子结构来分析一下,“道可道也。”其中“可道”是修饰语,是限定。也就是说,道,分为“可道”、“不可道”两个部分。本句是“道可道也”,很明显,指的是“可道之道”。所以,这句话的本意应该是,“可道之道,非恒道也”。

这句的意思很简单,我们可以认识理解掌握实践的“道”,并非永恒不变的“道”。

用辩证唯物观点来看 很容易理解。道,可以认为是绝对真理。可道之道,可以认为是相对真理。我们所有掌握的真理,都只是相对真理,而非绝对真理。

这是不是就可以对上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6 06: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对立统一观点解读道德经帛书版第一章(2)名可名也

送交者: 514925260[布衣] 于 2023-12-25 1:12 已读 573 次 1赞 大字阅读  514925260的个人频道 +关注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什么是名?

名,名字,名号,名声等等。很多人忽略了“名”这个字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人都只注意了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的意思并不复杂,就是对事物的概念,定义等等。但是,名,对我们认识事物是极其重要的。万事万物,我们想要认识它,就要给它起一个名字。

《荀子.正名》:“名定而实辨。”大意是:名称一旦确定,那么实际事物就能分辨了。

所以,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名”。

命名的事物,并不一定就了解了。但这是了解的第一步。

比如“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在老子之前,应该是没有“道”这个概念,是老子意识到了存在这样一种“物”,老子不知道是什么,就起了一个名字“道”。

所以,老子的思想,并不一定是完全由其独创的。从易经等等经典之作可以看的出来,与老子的思想是比较接近的。所以,可以认为,老子的思想是有其根源的, 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下来的结果,而非其凭空创造。但是,“道”这个概念,这个“名”,的的确确应该是老子首创的,道家思想,也以老子创造出“道”这个名开始,成为了影响中华历史几千年的重要思想。有了“名”,就成为了一个重要性的标志。

所以,“名”,是认识事物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但是,“名”,只是方便分辨事物。但,并不意味着就了解了。很多事物的“名”,其实其中的包含的具体内涵,是有很大不同的。

比如“天”。我们可以说,麻雀在天上飞。我们也可以说,天上飘着雨。我们也可以说,天空中有太阳月亮。我们还可以说,天人合一,天命所归。

这里面的“天”,概念相同吗?很明显有极大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这是因为我们在定义了“天”这个名之后,对“天”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天”的概念不断深化,就细化出了非常多的意义,内涵。名,虽然没变,但内涵早就变了。

这就是,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名,定义,概念。

可名,我们对事物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

名可名也,同样是倒装。也就是“可名之名”。可名之名,非恒名也。

意思很简单,我们理解了的事物的概念和内涵,并非永恒不变的概念。事物的概念和内涵,是不断变化的。

我 们目前认识的事物概念和内涵,只是目前的暂时的了解,是有局限的,是受到我们目前认识的局限。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局限,并不是可以泛用的。“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名”是有使用限制的,有范围的。

如果有了唯物辩证的思维,理解这点,是不是就很容易了?

再看看“道”的概念和定义。“道”从老子起了个名字到如今,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道”这个概念也在不断变化。有道家,有道教,有大道,小道,天道,人道,得道,失道,盗亦有道。。。

所以,这就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6 06: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对立统一观点解读道德经帛书版第一章(3)无名、有名

送交者: 514925260[布衣] 于 2023-12-25 1:19 已读 1105 次 1赞 大字阅读  514925260的个人频道 +关注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这一句,帛书版与通行版有差异。通行版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万物,有区别吗?

有,区别很大。非常大。

文字,尤其是道德经这里面的文字,就如同一串密码。关键字一旦错误,所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

我们先来解读帛书版原文,后面再来解释这里面的不同。

在前面的一句中,我们解释了“名”。“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关键。没有“名”,我们就无法认识事物。那么,我们首先认识万事万物,是从“名”开始吗?并不是。我们之所以要给某个事物取名,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这个事物的存在。这个事物,最初,是没有名字的,是处于“无名”的状态。所以,“无名”,乃万物之始。

比如,“道”,之前人们肯定是不知道这个名字的,但是人们肯定模模糊糊感觉到了有这样一种东西存在。所以,在之前的经典书籍,比如易经,虽然没有“道”这个名字,但已经对很多现象加以了描述。这个时候的“道”,处于无名状态。

而到了老子这里,才终于起了一个名字“道”。这个时候的“道”,就是处于有名状态。“有名”之后,我们才可以对“道”进行论述,进行分析,认识深化发展,演变出各种各样的道,天道,人道,各种道。这些,都来自于于对道的命名。所以,“有名”,乃万物之母。

这两句话,很明显,是在说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这是典型的认识论。

任何事物,在人们没有认识到之前,只是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人们能模模糊糊感觉到有一种事物存在。这就是“无名”。而经过一系列研究,人们确认了这种事物真实存在或者有可能存在,这个时候就开始研究,这叫做“有名”。当然,这种存在,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要基于之后的研究才能确定。

这种认识论,在现代科学发展中,也是广泛的应用的。比如空气,氧气,这些的出现,都是经历了漫长的认识过程才得以被确认。现代的物理研究中,比如暗物质,也是从无意识状态,然后被命名了。虽然不确定是否真实存在,但是可以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

所以,本句的解读,其实并不复杂,就是阐述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从无名到有名。
现在,我们来看看通行版的改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里的情形就变得很复杂了。

首先是断句的问题。这里有两种断句方法。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但更重要的是,这涉及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区别。就因为两个字的改变。第一句中“万物”改成了“天地”。

如果前后两句都是“万物” 那很简单,这句话就是就是认识论的观点 。

但改成这个样子,性质就变了。

这两句话,就变成本体论了。也就是,世界是如何产生的,天地万物是如何来的。无,有,在这里就变得非常玄幻,变得无法解读 。所以历来解读道德经的人,在这里都成了玄学者。

因为我们至今也没有弄清楚世界是从何而来的,古人当然也不可能知道。那么,严格来说,所有的本体论,都是猜想,都是玄学。所有的本体论,其实都只是假说而已。

所以,把本体论,当成是哲学的一部分, 其实是很荒谬的。

道德经,其实并没有包含本体论的内容。道德经,只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比如,对于道,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是在天地之先,但并没有说道生天地。再比如,“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也没有说谁创造了天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是认识论 ,并不是道生了一,一生了二。

所以,道德经通篇,几乎就没有多少关于天地是如何产生的论述。道生万物,也并不是指道创造了万物,道产生了万物。而只是说,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 是万物变化的根源。这也是典型的认识论。

而且,从本章后面的两句也可以看到,这很明显就是认识事物的方法。“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这也是在讲如何认识事物。

所以,两字之差,天差地远。

通行版改了两个字,不仅仅然后本章无法解读,而且完全使其性质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帛书版原文很明显更易于解读,前后文语意也非常连贯。整篇文章的逻辑,也很通顺。

而通行版,极难以解读,语意混乱不堪。

故,孰是孰非?不是很清楚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6 09: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对立统一观点解读道德经帛书版第一章(4)无欲、有欲

送交者: 514925260[布衣] 于 2023-12-25 1:23 已读 600 次 1赞 大字阅读  514925260的个人频道 +关注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这一句,和通行版有一点点区别。区别就在于两个“也”字。这两个“也”字,主要目的就是断句。帛书版有了这两个“也”,断句就很清楚。

而通行版没有这两个“也”,就导致了断句出现了分歧。出现了两种断句方法:“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噭。”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噭。”

再看王弼自己的注。王弼说:“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这说明了什么?其一,王弼自己断句,是按“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而第二种可能,是王弼注的版本,其原文就有这两个“也”字,接近于帛书版,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

而苏辙的注,就很明显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了。苏辙是这样注的:“圣人体道以为天下用,入与众有而常无,将以观其妙也。体其至无而常有,将以观其徼也。”我们不用管他说了什么,但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苏辙看到的版本,就是现在的通行版。

苏辙和王弼的水平都很高。远超其他人的水平。所以,他们两个人的注,就很能说明问题。

所以,通行版的形成,很有可能并非是王弼自己注的版本,而是在王弼之后,至少在宋代苏辙之前出现的。

现在来看这两句的意思。

这里,不太好理解的地方,就在于“欲”这个字。

欲:是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比如,欲望,七情六欲等等。

欲,其实是指某种主观意愿。

如果将“欲”理解为物质欲望,私欲,这个理解不能说不对,只能说是一种比较狭义的理解。更广义的理解是,所有的主观意愿,都算是“欲”。

所以,无欲,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物质欲望,自己的私欲,而是不带有主观意愿。也就是顺其自然。这其实就是无为。

有欲,也不是说,要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私欲,而是说,带有自己的主观意愿,也就是主动人为的干预。这也就是有为。

所以这样一来,再结合上一句,这一句就很容易理解了。

上一句是,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任何一件事物,最开始,我们是不知道它的名字 只是模模糊糊的意识到它的存在。而知道了它的存在之后,我们可以给它命名。这样,就可以开始对它的研究。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解读:
所以,我们开始的时候,往往是静静观察,不主动干预,不带自己的主观意愿,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奥妙。

观察之后,我们又往往用主观意愿去主动干预事物变化,然后观察这种主动干预所造成的后果,从而进一步的发现其奥妙。

这里面,有一个字被通行版去掉了。以观其“所”噭。这个“所”字被去掉了。

这个字,很明显的表明了,这个是指主动干预之后,所造成的后果,所形成的现象。

而通行版,很明显是不懂,所以为了文章整齐,语句对仗,去掉了这个“所”字。简直是可笑至极。通行版中 这样的蠢事干了不少。到处都是错误。

观察事物发展变化,先是不带主观意愿,然后再用各种主观手段去干预,去刺激事物发展变化 ,从而获得对事物的理解。这是一种很平常的方法。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没什么难以理解的。任何一个物理实验也好,化学实验也好,都是这样做的。社会实验,其实也是这样的方式。

这是典型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典型的认识论。并没有任何神秘的成分。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两者,是指哪两者?通行版中,绝大部分理解,就是“无,有”。但,我们从前面的分析已经知道,其实老子并没有空泛地说“无、有”这两个概念。老子说的很清楚,无名,无欲,无为,或者有名,有欲,有为。“有,无”,并不能泛指,而应该具体有所指。“名可名,非恒名”。“名亦既有,亦将知止”。每一个概念,有其具体内涵,有其所指,有其边界。所以,不能空泛的说“有、无”。

中国的很多文人,特别喜欢泛指。概念东拉西扯,张冠李戴。这是搞文学的方法,不是搞哲学的方法。哲学是极严谨的。

所以,这里的“两者”,我想到了三种解释。

其一,就是“无欲、有欲”。

其二,“妙,噭”

其三,“无欲,观其妙”与“有欲,观其所噭”。

我偏向于第三种解释。

也就是说,两者指的就是,在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时候,一种方法就是不带主观意愿,顺其自然。另一种方法就是带主观意愿,去主动干预,观察其变化。

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观察事物发展变化而采取的方法,名字虽然不同,做法也不同,但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认识事物了解事物。两者出发点相同(两者同出),目的相同(异名同谓)。

最后,老子又叮嘱了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两者,非常玄妙,是我们认识事物了解事物奥妙的根本方法。

全篇,从头到尾都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很简单,也很实在,没有任何玄虚。通过帛书版来解读,就很容易。而通行版,因为错误的地方太多,改动太多,故而解读起来晦涩难懂。就好比一串数字密钥,被改动了其中很多地方,再想去解读,当然就很难了。而且解读的千奇百怪,,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