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回复: 0

[各地风情] 东北民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5 15: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北民猪
来源:惠农网

  东北民猪,又称黑猪,东北民猪起源于东北三省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是中国华北型地方猪种的主要代表,民猪原称“东北民猪”,1982年改称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
  民猪肉的特点可以用10个字来概括:肉红、脂白、髓满、皮黏、花绽。”刘娣介绍,民猪肉质紧实,呈大理石纹,分布均匀,肉色鲜红,口感细腻多汁,色香味俱全。
  民猪肉之所以香,是因为其肌肉中水分含量少,干物质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风味氨基酸含量高,肌间脂肪丰富。肌间脂肪就是人们常说的瘦中带肥、肥中带瘦的“雪花肉”。民猪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一般需要养殖10个月以上才能达到出栏体重,较长的饲养周期,让肌间脂肪得到充分积累,其肌间脂肪含量达到5.2以上,肌间脂肪的丰富度和口感有着直接联系。
  猪肉中的氨基酸含量,也影响着猪肉的口感与品质。据相关检测结果显示,民猪肉中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引入猪种,尤其是天门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等。
  其中,天门冬氨酸具有改善心肌收缩,增强肝脏功能,消除疲劳的功效;组氨酸有很强的血管舒张作用,能够刺激胃蛋白酶与胃酸分泌;亮氨酸有助于修复肌肉,控制血糖;谷氨酸是风味氨基酸的一种,可参与人体中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用于改善儿童智力发育;赖氨酸则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苏氨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强化剂,有缓解人体疲劳,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
  民猪在东北地区饲养历史悠久,20世纪30年代,民猪广泛分布在东北三省,依猪型分大中小三型,俗称“大民猪”“二民猪”“荷包猪”,一直是东北地区的当家品种。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市场化竞争,外来猪种引入,民猪数量出现大幅衰减,种质资源岌岌可危。经过几十年的抢救、挖掘、保护、发展,民猪目前种群稳定,但其仍处在保种层面。
u=2564627692,127552881&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

642.png

641.png

640.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