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0|回复: 0

[小说故事] 品味红楼——红楼一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4 14: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国学 于 2009-10-14 18:38 编辑

我对红楼梦的理解的拙见,不足之处多多海涵.
1风月宝鉴,风月的宝鉴,鉴的是风月,又名为情书,是大旨谈情的,而这又不是红楼梦的全部,情是一条线,红楼梦写了各种情,无论是痴情,还是苦情,还是悲情,一概包罗进来,而鉴的是什么呢?我认为鉴的是人生,是人间的万象,并不仅仅是风月,风月里面说风月,荒唐人生述荒唐,开篇即点明荒唐又无稽,又以梦为题,为人生一梦,但却又说哭成此书,更有前代品评者说,非经历奇苦至绝之人不能解此书,既然人生如梦,又何必更有情痴抱恨长,这份对美好情感的追求的执着,这份大悲悯观,又问何人能解呢?无奈何只得以胡涂荒唐来观,而又痴心如此批阅增删煞费苦心,如何能解这份作者苦心呢?红楼梦言真到假时真亦假,假到真时假亦真,并言风月宝鉴可以正反双面照,到底都在说什么呢?真假时难辨,正反不可分,全凭各人嘴一张吗?难道说世间无正反真假,根本没有区别的准则和准绳了吗?我理解的是真到一定的时期真的似为假的,假的到一定的程度假的也似真的.这个程度的准绳在哪里?我认为这是一句一语双关的反正互映的对照法,其实全凭人心,人心如果是认为是真的,自然假的也能成为真的,人心如果认为是假的,自然真的也能成了假的.所谓人心难料,也正在于人的心.但公道是否在人心呢?我相信是在的,虽然有时真有时假,但公道是在的.因为虽然归于尘土,但一切的美好还是留在了真正品味的人的心里,雪芹是了解人心的,他因此会将一切的美好珍藏在心底,对任何的人都怀着一种悲悯.命运之不可数的,因为命运交织着各种的因素,但美丽的存在还是在渴望美的人的心里的.我想雪芹就是这样的人,但这样的人我想在每个时代都不是很多,他才渴望知音.诚然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红楼梦里的也是.并非都是什么神仙,在西游记里我们甚至看到神仙的不完美,但是,我们仍然执着的相信虽然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都有一颗渴望完美,渴望美好的心.这颗心正是无论红楼梦也好还是各种哲学也好所最珍视的.我们可以以一面镜子来双照我们的内心,但我想能为自己内心而活着并坚定的走下去的人就是一个英雄,而有这份勇气的人,我们在红楼梦中也可以看到知已.保持内心是非常的不易的,而要行动出来更需要勇气.这也是我欣赏黛玉的一份原因.
  2如何看待各人的优缺点.大赞黛玉者,夸奖黛玉的优点,贬宝钗,夸奖宝钗者,贬黛玉,我以前也曾比较偏激的,看问题也不全面,现在也是我的一些小小的拙见,但我现在体会到,每个人的不容易,真的很不容易,在人世间能存活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不容易,每个人各有各的难处,在命运的主导中,有时我们的力量何其的渺小,在雪芹的生命中也许感受得更深,其实宝钗有她的难处,我也可以体会,但我之所以有的地方反对宝钗的是认为一个人虽然有命运的摆布但不能低头维护,也许在这一点上我比较倾向于黛玉,宝钗曾经的扑蝶,曾经的读西厢,曾经的女儿爱慕宝玉的心情,都让人很感动,但是宝钗最后都埋起来,雪洞也好,奉迎也好,有心计也好,都是为了生存,正如王国维所说,处于不得不应对之悲剧,但她教育黛玉,懒对香菱学诗,在某处程度上如何评说?是维护了本身就在残毁她的美好的教育还是要帮黛玉等人学会生存呢?或者她已经认可并接受了这份安排并指导别人也这样的活过呢?所以我在这一点上不是认可宝钗.但她也是同样可悲的,对于以前某些时候我对她的不解现在也释然了.但如果说风月镜是用来看穿某些人的假面具的,我倒以为小看了这面镜子.

3宝钗的螃蟹咏.这首诗出至宝钗之口实令人惊异,但为什么呢?先不提宝黛之情,及林黛玉烧诗,宝钗此诗为讥刺黛玉恶语相向这种说法,我仅从另一种角度层次来看,我认为宝钗的世俗是有层次性的,山中之士何其多,能达到宝钗的境界的不多,所以她是高士,她是真心信服于书本礼教的,既所谓的她所说的真读书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也没有什么大害处.这证明,宝钗这个人是真心的认可这种制度,她相信在这种制度和理念下可以达到大治的社会,在这种情形下,她并没有看到这种制度对人性的压抑与迫害,所以她劝宝玉仕途精进,但是在同时,她又对一些为官做宰的不做正经事的官员也有所反对反映出她还能分明是非,就如历代的能臣武将.但在她的举动中,却往往透露着相似的圆滑,世故与心计,这也是我解那块锁头的含义,将一个本来活生生的生命,用一把锁头给禁住了,就像历代的圣君,他们也费尽心计的来谋划富强,而结果却更多的是失败,因为本身所受的教育的束缚,并不能让其看清某些本质.这才是宝钗的可悲之处.这与宝玉之恨文死战武死谏并不能画等号,宝钗还在盼着盛世能臣,而宝玉却将理想放在女儿国实现,也是根本的分歧所在.
而黛玉的教育其实很少,说到贾雨村,也没有她见去访问贾雨村,常常不上学,基本上林黛玉对贾雨村之流也是反感的.基本上是随任自学的,所以受的熏染也少,所以本性纯真天然,红楼梦里的很多丫环也是如此.宝玉要求的自然天然纯美,而正是与黛玉这种陶渊明式的心灵相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