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屮 发表于 2023-12-30 11:28:48

品评【杨庆中:古史辨运动与传统经学的瓦解】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23-12-30 11:33 编辑

杨庆中:古史辨运动与传统经学的瓦解——以《周易》的研究为例
2023-12-28 作者:王英柱 郝含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易XL合会副会长杨庆中教授主讲,讲座的主题是《古史辨运动与传统经学的瓦解——以<周易>的研究为例》。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章伟文教授主持,哲学学院许家星教授和田智忠教授担任与谈人。  来自校内外多名学者和同学积极参与了讨论和提问,现场气氛活跃,热情洋溢。
https://pic4.zhimg.com/80/v2-d67d1f47204b427d41dc6a32c1b822ef_720w.webp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杨庆中教授就古史辨运动进行了简要述评,并就其解构传统经学的理念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古史辨派的经学研究,目的是要“打破汉人的经说”,就《易经》的研究而言,是要“破坏其伏羲神农的圣经的地位而建设其卜筮的地位”,“辨明《易十翼》的不合于《易》上下经”,“从圣道王功的空气中夺出真正的古籍”。
https://pic3.zhimg.com/80/v2-020a39152b4e14d7d9a2ba60a4a7a7f2_720w.webp
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易XL合会副会长杨庆中教授
  首先,杨庆中教授透过古史辨学者对《周易》成书的年代和作者,以及《易传》的著作年代和作者的研究,分析了其解构传统易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说的史料根据及其经验教训。顾颉刚把《系辞传》、《左传》、《周礼》和《史记》等断为战国秦汉时期的著作,以此为根据认定出自于这些古籍的所谓伏羲画卦文王重卦之说必属后人之附会,不足凭信。至于《易传》,顾颉刚认为《易传》带有较强的“发生于战国而极盛于汉初的”道家自然主义倾向。而《系辞传》中圣人“观象制器”之说的基础为《说卦传》的物象,乃建基于《九家易》的互体和卦变上,《说卦传》较《象传》为晚出,且与孟京《卦气图》相合,故《系辞传》必不能早于孟京之前的汉元帝时代。李镜池则进一步认为《彖》《象》作于秦火至于汉初,《系辞传》则成于史迁之后、昭宣之间,《说卦》、《序卦》与《杂卦》当出于昭宣之后。这样传统易学视孔子为《易传》之作者的观点也就不成立了。不但如此,有的学者甚至怀疑孔子没有读过《易经》。
  接着,就古史辨学者对于《周易》经传的性质与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传统易学对《周易》卦爻辞的解释虽然存在种种分歧,但都深信此书出自圣人之手,包含神圣的微言大义。历代易学家也以阐明这些微言大义为己任。但顾颉刚却认为卦爻辞所述之故事并非为表达义理,而是仅仅用于占筮。李镜池则比较了甲骨卜辞与《易经》卦爻辞编纂体例的内在关系,并结合《周易》卦爻辞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贞”字的训释,断定《易经》从性质上说是一部筮占之书。就《周易》经传的关系而言,传统易学将《易传》视为《易经》之标准解释,以至于将部分篇目附于卦爻辞之下,以传解经。而古史辨则认为这条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经、传性质完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年代,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观念。钱玄同认为卦爻辞为术数而《彖》《象》乃玄理,高亨先生则认为应当以经观经,以传观传,经传分观。
  杨庆中教授进而梳理了古史辨对《周易》一书的内在结构的基本看法。传统易学,无论是象数易学拟或义理易学,均承认卦爻象与卦爻辞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卦爻辞是用来解释卦爻象的。历代易学家都透过揭示二者关系,发挥圣义,融汇新知,抒发己见。而古史辨派认为,《易经》源于占筮,《易经》中的卦爻辞是系统整理编排已有的占筮材料而成,卦爻象是为这种编排服务的,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讲座的最后,杨庆中教授对古史辨的易学研究进行了评价,指出古史辨对传统易学的“破坏”,影响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十世纪的中国易学,基本上是在消化他们提出的问题。同意也好,反对也好,这些问题都不能绕过。就此而言,古史辨提出的问题可以说是击中了传统易学的要害。然而,这里所谓的“要害”,与其说是传统易学本身,不如说是传统易学赖以存在的观念信仰。换句话说,古史辨派所击中的,是圣经的地位、圣经的信仰,而并非“经”之本身。所以,在上世纪的易学研究中,不管哪一流派,都可以而且都必须把古史辨提出的问题当作问题来研究。即或你不同意他们的考证结果,但你必须认同他们的考证精神。这种精神及与之俱有的思想解放就是古史辨派留给现代易学研究的最大财富。今天回归传统经学和建立新经学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消化古史辨遗留下的问题可能是必须面对的学术话题之一。
  讲座结束后,在评议环节中,田智忠就古史辨学派的渊源和其所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古史辨以预先设定的规律对古代文献进行判准的方法*论存在一定问题,而其去神去圣的意识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田老师最后结合马王堆和帛书的问题就《周易》的文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与杨老师讨论。许家星就经传分合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主要就经学的信仰问题进行了说明,认为经与圣有密切的关系,非经则去圣,价值信仰就很难建立,经-圣-道三者密切相关,否则道也只是经验性的道。宋儒的经学系统是建立出来的,而非来自历史,但是今天的出土文献越来越证明四子书的合理性。先秦的一些哲学概念都是宋代之后才开始流行,如忠恕,才变成哲学概念,孟子的地位也是宋儒推崇出来的,所以是以义理定训诂。最后许老师就现代的经学建设问题与杨老师进行讨论,认为自由、平等等当代观念也应被容纳进未来的经学谱系。
https://pic4.zhimg.com/80/v2-a8a6298662f7b21502b351f7dc58aafb_720w.webp
讲座评议环节
  历史学院李晓艺老师就朱子“易本卜筮之书”的观点与杨老师进行了讨论,认为朱子提出易本卜筮之书,在现在看来石破天惊,但是在当时为何没有影响,反而在近现代受到顾颉刚的肯定。那么是否是因为朱子毕竟是回护圣学,所以没有造成很大影响。
  杨老师作出回应:朱子的观点受到邵雍先天易和后天易的影响,这样说恰恰是为了将三圣的传承关系讲清楚,所以他这样说并不影响信仰本身,而顾颉刚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反驳圣圣相传。
  在现场提问环节,关于古史辨与乾嘉学派的关系问题,杨庆中认为,二者都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和实证方法。但古史辨的工作目的乃为瓦解经学的信仰,而乾嘉学派的目的仍然是为了证成信仰,二者可谓同途而殊归。对于今天来说,新经学如何建立,仍是任重而道远。
  最后,章伟文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在一片掌声之中,本次讲座圆满完成。
供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王英柱 供图: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郝含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

张无屮 发表于 2023-12-30 11:34:17

我和杨先生的观点不同,基本赞成顾颉刚先生的观点。

从杨先生讲的内容来看,至少没有分清【易更三圣】之间的区别,也没有认清河图洛书与伏羲易学的内在联系。古《易》的主要作用是占卜,依据三才综合分析法和两种规律进行判断;孔易主要作用是解释乾坤卦序的合理性,为儒学提供儒根,所以乾坤卦序的解说和古《易》的解说肯定不一样。能看出出这一点,是顾颉刚先生的贡献。



一是分清【古《易》】和孔子《易经》的区别;二是古易学是传统哲学的科学源头,古《易》在传统哲学的位置和辩证法在马哲中的一样,属于认识论。
1:易学有四个发展阶段,河图洛书源头阶段、《归藏》《连山》八卦阶段、文王六十四卦阶段和孔子《易经》阶段,前三个阶段说的都是一个方法和两种规律,一个方法就是三才综合分析法;两种规律:一是《归藏》揭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一是《连山》揭示的兴衰成败的事业规律或腐败规律。一切事物的横向分析离不开三才综合分析法,纵向发展离不开两种规律。因此,是大道之源、诸学之首。前三段是古《易》,我写此文的目的就是【古《易》归真】。

古《易》三才综合分析法,在传统哲学中位置,相当于辩证法在马哲中的位置一样,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中华道德哲学是由道是本体,认识论由认识方法易学三才综合分析法和认识成果五德构成,方法*论由道德学说和五行学说构成,是一个有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哲学系统, 是传统文化中优秀文化的脉络骨干,可以作为建设SHZY特色文化的坚实基础。

2:孔子《易经》有《周易》和《易传》构成 。

《周易》由《归藏》卦型+乾坤卦序构成(8字路线)构成,《周易》的主要作用,是孔子用来解释天地君亲师管理结构的合理性的,就是孔子认为的天理,就是等级秩序的来源。是儒根,儒家经典之首。

《易传》是对《周易》的解释,是孔子对古《易》的错解,典型的有:六十四卦是八卦重叠而成,用八种自然现象解释八卦等。没有揭示易学三才综合分析法和两种规律这个哲学性、科学性的思路,而是用天地君亲师的管理结构遮蔽了易学的真貌。

使得后人对易学理解起来困难重重,在运用的时候,大多只停留预测功能上,而真的宝贝已经无人能识了。

3:试着用矛盾内部主次方面转化的动态过程,解释一下河图,会有天衣无缝的感觉,也知道为什么说河图洛书是上一文明的遗迹了。

奇数阳,偶数阴。太阳1——少阳3——阴阳平衡点5——少阴2——太阴4——这是一个四象。——太阴6——少阴8——平衡点10——少阳7——太阳9——下一循环。两个四象回到螺旋上升原点,开始下一循环…………

河图是矛盾顺序变化,洛书说的是矛盾突变。河图揭示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洛书揭示兴衰成败事业规律或腐败规律。河图洛书说的是事物一个方面矛盾的变化,八卦说的是一个事物三个方面矛盾的综合分析,就是三才,三才相配万物化生。



河图是《归藏》原理,就是先天八卦原理;洛书是《连山》原理,就是后天八卦原理。都说《归藏》失传了,其实是被孔子改造了,《周易》就是《归藏》卦型+8字路线构成的,去掉8字路线,去掉乾坤卦序,恢复震卦开始——顺时针旋转——坤卦结束,再进行下一循环,,,,就是《归藏》。
《归藏》,说的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想长寿,在于减缓节奏,保养元气,《道德经》含德之厚,复归婴儿。是为归藏。连山,说的是兴衰成败的事业规律或腐败规律,命运如连山起伏,想长治久安关键是防微杜渐,减缓趋势,是为《连山》。
如此,可打通易学原理,并揭示出易学科学性哲学性的内涵。
4:孔子错解了易学,错在哪里:
a:孔易可以叫儒根,这样免得误导。
b:六十四卦有三种卦序,归藏、连山和周易,周易没有预测功能。
c:易传说八卦重叠为六十四卦,应是八卦三才以四象代入细化而成。重叠而成,卦理何在?
d:不解四象,是一个事物一方面矛盾内部主次方面转化的动态过程描述,就不知道八卦是一个事物内部三个方面矛盾的综合分析。这导致了,一说八卦三爻是三层天空或气的可笑解释;八卦重叠,作为方便记忆可以,解释卦理就有点离谱了。

所以,我说孔子错解了易学。后世,以周易预测,您说能准吗?

张无屮 发表于 2023-12-31 15:31:36

易学有四个发展阶段,河图洛书源头阶段、《归藏》《连山》八卦阶段、文王六十四卦阶段和孔子《易经》阶段。有人说孔子发展了易学,为易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不这样看,《易》更三圣,基础是对伏羲、文王的正确理解,孔易和其它三个阶段的思路不一样,可以说孔易为儒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是,同时阻断了古老易学和马哲辩证法的通道,遮蔽了我们古易的科学性、哲学性,还有先进性。得失与否,见仁见智。
我的观点是【古《易》归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品评【杨庆中:古史辨运动与传统经学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