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首页 国学投稿 国学著作 查看内容

逸民著:《老子辩证》● 第四十一章----第五十章

2014-1-20 17:59| 发布者: 国学复兴网| 查看: 4580| 评论: 0|原作者: wangofkings|来自: 国学复兴网

摘要: 《老子》辨证 第四十一章(帛书第四章) 【楚简本】 上士昏道堇能行於丌中中士昏道若昏若亡下士昏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爲道矣是以建言又之明道女孛遲道女□□道若退上德女浴大白女辱廣德女不足建德女□□貞女愉大方 ...

《老子》辨证

第四十一章(帛书第四章)

 

【楚简本】

上士昏道堇能行於丌中中士昏道若昏若亡下士昏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爲道矣是以建言又之明道女孛遲道女□□道若退上德女浴大白女辱廣德女不足建德女□□貞女愉大方亡禺大器曼成大音希聖天象亡型道□□□□□□□□□□

【帛书甲本】

□□□□□□□□□□□□□□□□□□□□□□□□□□□□□□□□□□□□□□□□□□□□□□□□□□□□□□□□□□□□□□□□□□□□□□□□□□□□□□□□□□□□□□□□□□□□道善□□□□

【帛书乙本】

上□□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質□□□大方無禺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天象無刑道褒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王弼本】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辩证本】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悖,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注解】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①言有之:明道若悖②,进道若退,夷道若③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④,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⑤,质真若渝⑥。大方无隅⑦,大器免⑧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⑨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⑩。

建,《说文》云:立朝律也。《玉篇》云:竖立也。②悖,《说文》云:乱也。《玉篇》云:逆也。③类,不平也。④辱,污也。⑤偷,《说文》云:苟且也。⑥渝,《说文》云:变污也。⑦隅,《玉篇》云:角也。⑧免,《增韵》云:事不相及也。⑨褒,大也,美也。⑩成,《说文》云:就也。《广韵》云:毕也。

上士闻道,仅能照做;中士闻道,时而记起,时而忘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称之为道。是故立言如下:明白之道,却似悖离;前进之道,却似后退;平坦之道,却似不平。高尚之德,却似溪谷;纯净之白,却似有污;广大之德,却似不足;直立之德,却似苟且;质朴真诚,却似污浊。大的方正,没有角落;大的器物,难以制成;大的音响,不可声闻;大的表象,视之无形;大道美善,隐而无名。惟道,善始善终。

 

【辨证】

本章的主旨:大道美善,隐而无名。

两千五百年了,还是木有几个人懂啊。^-^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

从帛书乙本。

楚简本作:上士闻道,堇能行于其中。

王弼本作: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楚简本与帛书乙本经义大同小异。

堇者,与仅通。《博雅》云:堇,少也。

堇字,不与勤字通假。

老子谓上士亦未得道也。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悖,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建言者,老子立言也。

 

明道若悖。

楚简本作:明道女孛。

帛书乙本作:明道如费。

王弼本作:明道若昧。

楚简本,明道女孛。

女为如之假字,孛为悖之假字。

故,楚简本作,明道如悖。

据楚简本改之。

 

悖者,《说文》云:乱也。《玉篇》云:逆也。

帛书乙本之费字,于此,我不知其意也。

昧者,《说文》云:昧爽,且明也。

段注曰:各本且作旦。今正。且明者,将明未全明也。

《尚书·周书·牧誓》云: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又昧者,《博雅》云:冥也。

故历代注家训昧为暗,以为明暗相对。

此说似亦可通。

 

夷道若类。

从帛书乙本。

王弼本作:夷道若颣。

朱谦之曰:颣、类,古通用。

类者,不平也。

《左传·昭公十六年》云:刑之颇类。

孔颖达疏曰:类,不平也。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从王弼本。

辱者,污也。

《左传·襄公三十年》云: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偷者,《说文》云:苟且也。

渝者,《说文》云:变污也。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

隅,《玉篇》云:角也。

大器免成。

从帛书乙本。

楚简本作:大器曼成。

王弼本作:大器晚成。

免者,《增韵》云:事不相及也。

曼、晚,二字之意,皆与经义不符也。

故不从。

 

道褒无名。

从帛书乙本。

王弼本作:道隐无名。

褒者,《说文》云:衣博裾。

段注曰:博裾谓大其袌囊也。《汉书》:褒衣大袑。谓大其衣绔之上也。引伸之为凡大之称,为褒美。

故,训褒为,大也,美也。

隐字,与经义不符也。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从帛书乙本。

王弼本作:夫唯道,善贷且成。

成者,《说文》云:就也。《广韵》云:毕也。

《老子》辨证

第四十二章(帛书第五章)

 

【帛书甲本】

□□□□□□□□□□□□□□□□□□□□中氣以為和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損之□□□之而損故人□□教夕議而教人故強良者不得死我□以為學父

【帛书乙本】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以為和人之所亞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云﹦之而益□□□□□□□□□□□□□□□□吾將以□□父

 

【王弼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辩证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①气以为和②。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③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④。

冲,《玉篇》云:虚也。②和,《说文》云:相应也。③强梁,焦氏竑曰:木绝水曰梁,负栋曰梁,皆取其力之强。④父,《释名》云:甫也,始生已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虚其气以致和谐。人之所厌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之为自称。所以万物有时受损反而得益,有时得益反而受损。别人以此教我,我也以此教人。勇武者不得好死,我要以此作为教人的第一课。

 

【辨证】

本章从王弼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前面解释过,这里总结一下。

道生一。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一者,惚恍也。

或谓恍惚也,或谓无物也,今谓之混沌也。

皆一也。

换言之,一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状态呢?

老子说: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其上不明,其下不暗。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所谓惚恍。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道德经·第十四章》)

 

一者,道之始也。

老子谓之为,道纪。

朴者,道之基本也。

道之始者,至简也。

道之基本者,至简也。

故一者,朴也;朴者,一也。

 

一生二。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惚恍中生象,恍惚中生物。

象、物,谓二也。

但是这个物,指的是没有生命的实物。

 

二生三。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精者,灵也,真气也。

真者,《庄子·渔父篇》云:真者,精诚之至也。

信者,《说文》云:诚也。

精、真、信谓三。

 

窈兮冥兮者,谓岁月之悠远也。

其中有精者,谓生命生焉。

其精甚真者,谓生命精诚之至也。

其中有信者,谓生命有诚信者生焉。

 

老子所谓精,大抵是指生命吧。

有信者谓人也。

人和其他生命的区别是什么?

上学时候跟马克思学的是,劳动创造人类。

在儒生看来,大概是忠孝礼义之类。

老子认为是,信。

哪个学说更有道理呢?

 

二生三者,其中有精,则生命生也;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则人生也。

精、真、信谓三也。

 

三生万物。

三生万物者,生命始有感知,方可感知有无,方可感知万物也。

实谓生命感知万物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冲者,《玉篇》云:虚也。

和者,《说文》云:相应也。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

始称孤、寡、不穀者,其知道耶?

后世之王公,流于形式而已。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谓不言之教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强梁者,焦氏竑曰:木绝水曰梁,负栋曰梁,皆取其力之强。

子路之死,可谓强梁者不得其死也。

 

父者,《释名》云:甫也,始生已者。

《老子》辨证

第四十三章(帛书第六章)

 

【帛书甲本】

天下之至柔□騁於天下之致堅無有入於無閒五是以知無為□□益也不□□教無為之益□下希能及之矣

【帛书乙本】

天下之至□馳騁乎天下□□□□□□□□□無閒吾是以□□□□□□也不□□□□□□□□□□□□□矣

 

【王弼本】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