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02|回复: 6

[西周] 楚人源于关中平原新证——以清华简《楚居》相关地名的考释为中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4 23: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祝融之虚所在的郑并不是指今河南新郑,也不是指今陕西凤翔,而是指关中平原东部今华县一带的姜姓郑地",而祝融之墟向来被认为即有熊之墟。那么华县附近即有熊氏建都之地。这就与华县附近黄帝与蚩尤的相关传说联系起来,更与灵宝西坡遗址演变相印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23: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拙文《文明起源于中国新说 六 伏羲  炎帝  有熊氏与考古文化对应关系 》(http://www.gxfxwh.com/thread-21008-1-5.html)在此算是找到了重要的文献证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5 08: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秦汉之时,秦岭仍有荆山之称谓。《史记 封禅书》公孙卿言“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这就是说,轩辕黄帝仙铸鼎于鼎湖。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在蓝田修建鼎湖宫,鼎湖在今之蓝田县无疑。公孙卿所言黄帝铸鼎之荆山在蓝田亦无疑问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5 08: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崩,葬桥山“之桥山应即蓝田境内之乔山即峣山。黄帝升仙之鼎湖在蓝田蓝田县焦岱镇焦岱村,其臣下所设之衣冠冢自会据其地不远。因此黄帝所葬桥山应为蓝田乔山(峣山),而不会是远在陕北秦汉阳周县的桥山。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yong321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