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臆想一下,《归藏》《连山》是怎么失传的? 试看清代易学家焦循《易图略》论《连山》《归藏》的一段话: 说《易》者,必言《河图》《洛书》《连山》《归藏》,《河图》、《洛书》经前儒驳正,无复遗说。惟《连山》《归藏》,言人人殊,大率多以《连山》为伏羲,而夏因之,《归藏》为黄帝,而殷因之。又谓《连山》以艮为首,《归藏》以坤为首,妇不可以先夫,则坤不可为首也;子不可以先父,则艮不可为首也。伏羲作八卦,重六十四卦,其首皆以乾坤,故曰乾坤定矣,何得又首艮?神农、黄帝继伏羲以治天下,尊卑长幼,何容变紊?其序首艮、首坤之说,殊足疑焉。 (这是不明两卦管理的原因,《归藏》揭示的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河图》是其原理;《连山》揭示的是兴衰成败的事业规律或腐败规律,《洛书》是其原理。不知原理,孔子又想借其解释天地君亲师管理结构,所以改造为乾坤卦序,作为儒根。又将《归藏》改名为先天八卦,《连山》改名为后天八卦。由此,《归藏》《连山》失传。这个有臆想的成分,但基本符合事实。) |
归藏,说的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想长寿,在于减缓生命的节奏,保养元气,《道德经》含德之厚,复归婴儿。是为归藏。 连山,说的是兴衰成败的事业规律或腐败规律,命运如连山起伏,想长治久安关键是防微杜渐,减缓趋势,是为连山。 |